CN102056112B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6112B CN102056112B CN200910211737.7A CN200910211737A CN102056112B CN 102056112 B CN102056112 B CN 102056112B CN 200910211737 A CN200910211737 A CN 200910211737A CN 102056112 B CN102056112 B CN 1020561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service data
-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 control plane
- core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所述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和上行传输模块。所述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以及以可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相连的服务器和用户设备。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节省了网络资源,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或称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机器类型通信),是一种机器和机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的M2M业务为例,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附着在网络中的具体过程为:
U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给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网元),如果附着的是一个新MME,则需要删除旧MME以及核心网可能保存的UE过去的承载信息,新MME需要从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UE的签约信息,然后通过控制面信令的交互,触发建立用户面承载,包括核心网用户面承载、接入网用户面承载以及空口用户面承载,最后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来传输业务数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某些具有低数据量通信特性的M2M业务,建立所有的控制面和用户面承载,只传输数据量很少的数据,对网络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损耗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能够解决传输数据量很少的情况下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上行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以及以可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相连的用户设备和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还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附着过程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附着过程传输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附着过程传输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UE发起的UE激活过程及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网络侧发起的UE激活过程及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提供的数据封装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8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8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设备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9中提供的传输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其中,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此处的控制面信令指的是用户设备和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空口和接入网控制面信令。
102: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还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完全的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传输数据。
方法一:参见图2,UE在接入前发送正常的附着消息。MME根据获得的签约数据,判断该业务应该采用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向UE发送消息指示传输方式,进而触发网络侧各节点将数据封装在控制面信令消息中进行传递。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通过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号)或原有GUTI(Globally UniqueTemporary Identifier,全球唯一临时标识),UE核心网能力,PDN(Packet DataNetwork,分组数据网)type(类型),PCO(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协议配置选项)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全球唯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
步骤2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203.可选的,MME发起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204.MME获取并保存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向HSS获取签约信息。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2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传输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则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206.MME通过NAS信令向UE发送获取数据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UE传输指示信息;
其中,该消息可以通过MME到eNodeB的S1信令下行信令传输承载,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承载。eNodeB和UE之间可以通过下行RRC传输消息承载,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消息承载。
步骤207.UE收到获取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消息中传输指示信息的指示,保存关于UE传输指示信息,并且将自己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在获取数据响应信令消息中,返回给MME;
步骤208.MME向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发给MME的上行业务数据和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
此外,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参数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识),PGW地址,APN(Access PointName,接入点)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209.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然后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PDN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消息中携带UE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
此外,消息中还可以包含参数:UE标识,APN,SGW控制面TEID等,还可以包括PDN地址等。
其中,保存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在步骤209或者步骤213执行。
步骤210.PGW与PCRF(Policy Charging Rules Function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进行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和计费控制)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210和步骤211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211.P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并与Server(服务器)进行上下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PGW从信令消息中获取到UE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和Server的交互传给Server;Server如果需要传输的下行业务数据,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212.PGW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S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此外,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DN GW控制面TEID,PDN地址等参数。
步骤213.SGW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此外,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等参数。
其中,步骤209中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也可以在本步骤执行。
至此,由于SGW和MME上面都得到彼此的控制面TEID,SGW和MME之间的控制面已经建立完成并且也完成了数据传输。
步骤214.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的S1消息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跟踪区标识)列表,安全相关参数等信息。
步骤215.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业务数据。
至此,UE完成附着过程和上下行业务数据交互过程。
以上方法中,UE,MME,SGW,PGW等相关实体上都保存UE上下文以及UE的传输指示信息。整个流程完成后,UE和当前网络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后续UE和Server之间发送数据则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的交互完成。
方法二:参见图3,UE在接入前根据预先配置的传输指示信息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例如上一次接入保留的传输指示信息,知道自己需要使用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因此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行业务数据。MME根据取得的签约数据判断该业务应该采用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从而触发网络侧各节点将数据封装在控制面信令消息中进行传递。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通过NAS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根据预先配置的传输指示信息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例如上一次接入保留的传输指示信息,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UE欲发送给Sever的上行业务数据;
此外,附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或原有GUTI,UE核心网能力,PDN type,PCO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
步骤3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消息中携带该UE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303.可选的,MME发起的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304.MME获取并保存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获取签约信息。获取的签约信息即HSS上面保存的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是否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3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根据签约数据中的传输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读取附着请求中的上行业务数据,并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306.MME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发给MME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
此外,消息中还携带参数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APN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307.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然后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消息中携带UE的上行业务数据;
此外,消息中还包含参数:UE标识,APN,Serving GW控制面TEID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其中,保存UE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在步骤307或者步骤311执行。
步骤308.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308和步骤309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309.P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并与Server(服务器)进行上下行业务数据交互;
具体的,PGW从控制面信令消息中获取到UE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和Server的交互传给Server;Server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310.PGW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S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PDN GW控制面TEID,PDN地址等参数。
步骤311.SGW将下行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等相关参数。
其中,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也可以在本步骤执行。
步骤312.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下行数据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的S1消息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参数等信息。
步骤313.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业务数据。
以上方法中,UE,MME,SGW,PGW等相关实体上都保存UE上下文以及UE的传输指示信息。整个流程完成后,UE和当前网络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后续UE和Server之间发送数据则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的交互完成。
方法三:参见图4,UE在接入前不知道自己是需要使用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发送正常的附着消息。MME根据取得的签约数据,判断该业务应该采用控制面传输业务数据,向上发送消息进行信令交互。下行业务数据在响应消息中携带逐层带给UE,UE接收到附着完成消息后,可以进行上行业务数据传输。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401-404同方法一的步骤201-204。
步骤4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传输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406.MME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
此外,消息中还携带参数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APN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407.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然后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请求中携带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
此外,消息中还包含:UE标识,APN,Serving GW用户面地址,Serving GW控制面TEID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其中,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在步骤407或者步骤411执行。
步骤408.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408和步骤409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409.P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并与Server(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Server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410.PGW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S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PDN GW控制面TEID,PDN地址等参数。
步骤411.SGW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响应消息中,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包括但不限于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等相关参数。
其中,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也可以在本步骤执行。
步骤412.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下行业务数据和UE传输指示信息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业务数据和UE传输指示信息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的S1消息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参数等信息。
步骤413.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UE传输指示信息和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业务数据;
步骤414.UE收到消息后,根据UE传输指示信息的指示,保存自己的传输指示信息。如果有需要传输的上行业务数据,则通过控制面信令携带,传给当前网络,由当前网络发给Server.
以上方法中,UE,MME,SGW,PGW等相关实体上都有保存UE上下文以及UE的传输指示信息。整个流程完成后,UE和当前网络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后续UE和Server之间发送数据则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的交互完成。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附着过程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空口、接入网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接入网和空口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3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侧发起的Idle(空闲)态UE激活以及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
UE通过附着请求与网络建立连接并发送数据之后,网络各相关节点上都保存有UE的上下文和需要的信息。在后续的时间内UE和网络侧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如果有一段时间该UE并没有数据传递,可能通过现有方法eNodeB上的Timer(定时器)超期,通知MME或者通过MME直接发现等方法将UE转为Idle状态。此时,会删除eNodeB上UE的相关上下文,并且释放空口连接。UE由此变为Idle态,处于Idle态的UE如果需要和网络交互传输数据则需要转为激活态,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UE通过发给eNodeB的RRC消息携带NAS消息发给MME,进行业务请求,其中携带UE欲发送给Server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UE根据自身存储的信息判断自身的业务数据可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
步骤502.eNodeB通过S1消息将NAS消息传给MME,进行业务请求,其中携带UE欲发送给Server的上行业务数据;
步骤503.可选的,安全认证过程;
步骤504.MME收到消息后,根据自身保存的UE的传输指示信息指示该UE的上行业务数据需要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则MME读取业务请求中携带的上行业务数据,并发送控制面信令消息给SGW,其中携带该UE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该控制面信令消息属于GTP-C协议消息,可以是直传、承载修改或者其他消息类型。
步骤505.SGW收到相关消息后,发送控制面信令消息给PGW,其中携带相关数据;
其中,该信令消息属于GTP-C协议消息,可能是直传、承载修改或者其他消息类型。
步骤506.可选的,PGW与PCRF执行PCC过程,与步骤507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507.PGW与Server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508.PGW返回响应消息给SGW,其中可携带Server发送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如果没有下行业务数据,则不携带;
步骤509.SGW返回响应消息给MME,其中可携带Server发送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如果没有下行业务数据,则不携带;
步骤510.MME返回响应消息给eNodeB,其中可携带Server发送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如果没有下行业务数据,则不携带;
此外,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eNodeB可以保存该信息。
步骤511.eNodeB返回响应消息给UE,响应消息中可携带Server发送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
此外,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UE可以保存该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各节点网元保存的传输指示信息,当用户设备欲发送业务数据时,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空口、接入网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如果需要发送下行业务数据,则将其通过核心网、接入网和空口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还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4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发起的Idle态UE激活以及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
步骤601.当PGW收到下行业务数据,判断该数据具有控制面传输的特性,PGW通过控制面信令封装该下行业务数据,发送给SGW;
步骤602.SGW通过信令消息将下行业务数据传递给MME;
步骤603.MME缓存下行业务数据,向处于TA的所有eNodeB发送寻呼(paging)消息;
步骤604.收到寻呼消息的eNodeB在空口上发送寻呼消息寻呼UE;
步骤605.收到寻呼消息的UE发起业务请求流程,建立UE和MME之间的信令连接。
具体的,605a)UE通过发给eNodeB的RRC消息携带NAS消息发给MME进行业务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UE欲发送给Server的数据;
605b)eNodeB通过S1消息将NAS消息传给MME,进行业务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UE欲发给Server的数据;
605c)可选的,执行安全认证过程。
步骤606.MME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封装下行业务数据并下发给eNodeB;
步骤607.eNodeB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封装下行业务数据并下发给UE。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各节点网元保存的传输指示信息,服务器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接入网和空口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5
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数据封装在控制面信令消息中进行传递的方法。实施例2、3、4可以采用该方法,但并不限制在该方法中。
步骤701.UE将上行业务数据封装在IP包里,如果UE上面保存有自己的IP地址和Server的IP地址,则将自己的地址作为源地址,Server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如果UE上既没有保存于自己的IP地址也没有对端的IP地址,则UE将IP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添上一个预设地址,该预设地址用于触发核心网网关实体(如PGW)为用户设备获取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替换预设地址。例如:预设地址可以是PGW地址,也可能是网络约定的特定地址,也可能是0.0.0.0这样的空地址。PGW根据该特定地址无法路由数据。然后将IP包作为NAS 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封装在NAS消息中;
步骤702.UE发送NAS信令给MME,携带相关参数以及该上行业务数据包,相关参数中包括UE传输指示信息;
步骤703.MME收到消息后,根据UE传输指示信息,知道该信令中携带数据,则将NAS PDU解开,将IP数据包封装在GTP消息中,通过信令消息传给SGW;
步骤704.MME传递封装的上行业务数据给SGW,即GTP信令传递过程;
步骤705.SGW传递封装的上行业务数据给PGW,即GTP信令传递过程;
步骤706.PGW收到该信令消息后,将IP数据包从消息中解封出来。如果该IP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预设地址时,PGW先根据IP地址获取的原则为用户设备获取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替换预设地址,然后路由出去;
具体的,如果UE向Server发送IP数据包,则获取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分别为UE的IP地址和Server的IP地址;如果Server向UE发送IP数据包,则获取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分别为Server的IP地址和UE的IP地址。
步骤707.上下行业务数据IP包在PGW和Server之间路由过程;
步骤708.PGW接收到下行业务数据IP包,PGW根据自身保存的UE传输指示信息,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信令中;
步骤709.PGW传递封装的下行业务数据发送给SGW,消息中同时还携带有分配给UE的IP地址;
步骤710.SGW向MME发送控制面信令,携带下行业务数据和相关参数;
步骤711,步骤712.MME将封装在GTP信令中的下行业务数据取出,封装在NAS消息中发送给UE;
步骤713.UE收到信令后,从中获取下行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用户设备设置预设地址,进而触发分组数据网关获取相应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使得业务数据可以在用户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交互,解决了在不能正常通过用户面获取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情况下的数据传输问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和空口使用控制面,核心网使用用户面来传输数据,在SGW进行用户面和控制面的转换。
方法一:参见图8,UE在接入前不知道自己是需要使用信令传输数据,发送正常的附着消息。
步骤8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通过NAS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或原有GUTI,UE核心网能力,PDN type,PCO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
步骤8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803.可选的,MME发起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804.MME获取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向HSS获取签约信息。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8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数据是否采用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根据签约数据中的传输指示信息判断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806.MME通过NAS信令向UE发送获取数据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的传输指示信息;
其中,该消息可以通过MME到eNodeB的S1信令下行信令传输承载,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承载。eNodeB和UE之间可以通过下行RRC传输消息承载,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消息承载。
步骤807.UE收到获取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UE传输指示信息的指示,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并且将自己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在获取数据响应信令消息中返回给MME;
步骤808.MME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UE发给MME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MME为该UE的核心网承载分配EPS承载ID。
此外,消息中携带的参数还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APN,EPS承载ID等参数,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809.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以及MME控制面TEID和EPS承载ID的对应关系,也即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缓存UE的上行业务数据,然后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
其中,消息中包含参数:UE标识,APN,EPS承载标识,Serving GW用户面地址,SGW用户面TEID,Serving GW控制面TEID,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其中,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在步骤809或者步骤813执行。
步骤810.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810和步骤811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811.可选的,Server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812.PGW为即将建立好的用户面承载在EPS承载表格中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并且生成一个charging Id(计费标识),并且P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 GW用户面地址,PDN GW用户面TEID,PDN GW控制面TEID,PDN类型,PDN地址,EPS承载标识,EPS承载QoS相关参数,PCO,计费信息等。
至此,由于SGW和PGW上面都将得到彼此的用户面地址和用户面TEID,以及SGW和PGW之间的用户面承载已经建立完成。由于SGW和P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此时,SGW和PGW可以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进行上下行业务数据交互。
步骤813.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类型,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EPS承载标识,PGW的地址和TEID,PCO,计费信息等相关参数。
至此,MME和S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MME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另外,如果SGW从PGW收到下行业务数据,则SGW会按照EPS承载标识和MME控制面TEID的对应关系将数据封装在相应消息里传给MME。
步骤814.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的S1消息中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的参数等。
步骤815.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业务数据。
方法二:参见图9,UE在接入前根据业务信息或者配置知道自己需要使用信令传输数据,因此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行业务数据。
步骤9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通过NAS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根据配置信息,或者保留的关于上次接入的相关信息,将需要发给Sever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在信令中一同发送;
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或原有GUTI,UE核心网能力,PDN type,PCO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
步骤9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消息中携带有该UE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903.可选的,MME发起的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904.MME获取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获取签约信息。获取的签约信息即HSS上面保存的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是否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9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根据签约数据中的传输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读取附着请求中的传输指示信息,并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906.MME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发给MME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MME为该UE的核心网承载分配EPS承载ID;
此外,消息中携带的参数还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PDN地址(可选),APN,EPS承载ID等参数。
步骤907.SGW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以及MME控制面TEID和EPS承载ID的对应关系,也即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缓存UE的上行业务数据,然后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
其中,消息中包含参数:UE标识,APN,EPS承载标识,Serving GW用户面地址,SGW用户面TEID,Serving GW控制面TEID ,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其中,保存该UE的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在步骤909或者步骤913执行。
步骤908.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908和步骤909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909.PGW通过和Server的交互将上行业务数据传给Server,Server如果需要传输数据,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910.PGW为即将建立好的用户面承载在EPS承载表格中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并且生成一个charging Id,并且P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 GW用户面地址,PDN GW用户面TEID,PDN GW控制面TEID,PDN类型,PDN地址,EPS承载标识,EPS承载QoS相关参数,PCO,计费信息等。
至此,SGW和PGW上面都将得到彼此的用户面地址和用户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用户面已经建立完成。SGW和P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此时,缓存在SGW上的上行业务数据将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PGW,PGW的下行业务数据也可以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SGW。
步骤911.收到响应消息后,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类型,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EPS承载标识,PGW的地址和TEID,PCO,计费信息等相关参数。
其中,如果SGW从PGW收到下行业务数据,则SGW会按照EPS承载标识和MME控制面TEID的对应关系将数据封装在相应消息里传给MME。
此时,MME和S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MME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步骤912.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业务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地S1消息中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的参数等。
步骤913.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业务数据。
至此,UE完成附着过程但是并没有建立空口和接入网用户面。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附着过程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空口控制面信令和接入网控制面信令以及核心网用户面发送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接入网控制面信令和空口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中的MME具有用户面承载的功能。当MME收到空口侧以及接入网侧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发送的数据时,将向上触发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建立,当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建立好后,上下行数据可以通过核心网的用户面承载传递。数据在MME做用户面和控制面传输的转换,在接入网和空口则不需要建立用户面承载。
方法一:
参见图10,UE在接入前不知道自己需要使用信令传输数据,发起正常的附着流程。
步骤10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通过NAS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或原有GUTI,UE核心网能力,PDN type,PCO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
步骤10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1003.可选的,MME发起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1004.MME获取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获取签约信息。获取的签约信息即HSS上面保存的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10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根据签约数据中的传输指示信息判断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1006.MME通过NAS信令向UE发送获取数据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传输指示信息;
其中,该消息可以通过MME到eNodeB的S1信令下行信令传输承载,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承载。eNodeB和UE之间可以通过下行RRC传输消息承载,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消息承载。
步骤1007.UE收到获取数据请求消息后,根据传输指示信息的指示,保存UE的传输指示信息,并且将自己的上行业务数据封装在获取数据响应信令消息中,返回给MME;
步骤1008.MME缓存得到的UE上行业务数据,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携带UE发给MME的数据,MME为该UE的核心网承载分配EPS承载ID;
其中,消息携带的参数还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APN,EPS承载ID以及下行用户面的TEID和MME用户面地址,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至此,MME建立了MME控制面TEID和EPS承载ID的对应关系,也即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
步骤1009.SGW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
其中,消息包含参数:UE标识,APN,EPS承载标识,SGW用户面地址,SGW用户面TEID,Serving GW控制面TEID,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1010.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1010和步骤1011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1011.PGW通过和Server的交互将上行业务数据传给Server,Server如果需要传输下行业务数据,也把要传给UE的下行业务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1012.PGW为即将建立好的用户面承载在EPS承载表格中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并且生成一个charging Id,并且P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 GW用户面地址,PDN GW用户面TEID,PDN GW控制面TEID,PDN类型,PDN地址,EPS承载标识,EPS承载QoS相关参数,PCO,计费信息等。
至此,SGW和PGW都将得到彼此的用户面地址和用户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用户面已经建立完成。SGW和P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步骤1013.收到响应消息后,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类型,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EPS承载标识,PGW的地址和TEID,PCO,计费信息等相关参数。
此时,缓存在MME的上行业务数据将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PGW,PGW的下行业务数据也可以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MME。
步骤1014.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从用户面获得的数据从用户面承载获取出来,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地S1消息中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的参数等。
步骤1015.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数据。至此,UE完成附着但是并没有建立空口和接入网用户面。
方法二
参见图11,UE在接入前根据业务信息或者配置知道自己需要使用信令传输数据,因此在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行数据。
步骤1101.UE发起附着流程,向eNodeB通过NAS信令发送附着请求消息,由于UE上面的配置信息,或者UE上面保留关于上次接入的相关信息,UE将需要发给Sever的业务数据封装在信令中一同发送;
其中,附着请求消息包含NAS相关参数,包括IMSI或原有GUTI,UE核心网能力,PDN type,PCO标识,附着类型以及安全相关等参数,并且在RRC消息中携带RRC相关参数,包括所选网络信息以及原有GUMMEI。
步骤1102.eNodeB通过RRC消息中的GUMMEI和所选网络信息找到对应的MME,eNodeB将附着请求消息发给该MME,消息中携带有通过信令传输的数据;
其中,如果没有MME相关信息或者eNodeB无法找到指定MME,则eNodeB为其选定一个新的MME。
步骤1103.可选的,MME发起的删除旧承载和相应节点上上下文的过程;
步骤1104.MME获取签约信息;
具体的,如果UE本次接入的MME是一个新的MME,或者MME上没有UE的签约信息,则MME与HSS交互,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获取签约信息。获取的签约信息即HSS上面保存的签约数据,包括: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传输数据。该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业务属于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或者是该业务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或者该业务的低数据量特性,或者是业务级别,业务特性,或者是用户签约特性等参数,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内容。
本步骤可选,如果该MME原来保存有UE的签约数据,则不需要向HSS获取。
步骤1105.MME根据签约数据判断该UE的业务是否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
具体的,如果签约数据中的传输指示信息指示采用控制面传输数据,则读取附着请求中的上行业务数据,并对该UE的业务采取控制面信令传输,否则,MME可能拒绝该带有数据的NAS请求消息,并携带相关的拒绝原因。
步骤1106.MME缓存得到的UE业务数据,向SGW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消息,携带UE发给MME的数据,MME为该UE的核心网承载分配EPS承载ID;
其中,消息中携带参数包括但不限于:UE标识,MME的控制面TEID,PGW地址,APN,EPS承载ID以及下行用户面的TEID和MME用户面地址,还可以包括PDN地址,发送给SGW。
至此,MME建立了MME控制面TEID和EPS承载ID的对应关系,也即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
步骤1107.SGW发送建立会话请求给PGW;
其中,消息中包含参数:UE标识,APN,EPS承载标识,Serving GW用户面地址,SGW用户面TEID,Serving GW控制面TEID,还可以包括PDN地址。
步骤1108.PGW与PCRF进行PCC流程,制定计费和控制规则,其中,步骤10和步骤11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
步骤1109.PGW通过和Server的交互将数据传给Server,Server如果有需要的话,也把要传给UE的数据传输给PGW;
步骤1110.PGW为即将建立好的用户面承载在EPS承载表格中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并且生成一个charging Id,并且PGW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中携带PDN GW用户面地址,PDN GW用户面TEID,PDN GW控制面TEID,PDN类型,PDN地址,EPS承载标识,EPS承载QoS相关参数,PCO,计费信息等。
至此,SGW和PGW上面都将得到彼此的用户面地址和用户面TEID,以及SGW和PGW之间的用户面已经建立完成。SGW和PGW都获得彼此的控制面TEID,则SGW和PGW之间的控制面建立完成。
步骤1111.收到响应消息后,向MME返回建立会话响应消息;
其中,消息携带PDN类型,PDN地址,SGW的控制面TEID,EPS承载标识,PGW的地址和TEID,PCO,计费信息等相关参数。
此时,缓存在MME的上行业务数据将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PGW,PGW的下行业务数据也可以通过建好的用户面承载传送给MME。
步骤1112.MME收到响应消息后,将从用户面获得的数据从用户面承载获取出来,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或者是将下行数据封装在NAS附着接受消息中,再封装在下行传输消息中,下发给eNodeB;
其中,本步骤的S1消息,例如下行传输消息和NAS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AS层的安全上下文等信息。NAS消息中包含参数APN,GUTI,PDN类型,PDN地址,TAI列表,安全相关的参数等。
步骤1113.eNodeB向UE发送下行直传消息,其中携带NAS附着完成信息以及下行数据。至此,UE完成附着但是并没有建立空口用户面。
方法三:
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发起的Idle态UE激活以及通过信令传输低数据量的方法。
步骤1201.下行业务数据通过用户面承载一直下发到MME;
步骤1202.MME收到数据后,向处于TA的所有eNodeB发送paging(寻呼)消息;
步骤1203.收到寻呼的eNodeB在空口上发寻呼消息寻呼UE;
步骤1204.收到寻呼消息,UE发起业务请求流程,建立UE和MME之间的信令连接;
具体的,1204a)UE通过发给eNodeB的RRC消息携带NAS消息发给MME,进行业务请求,消息可以携带UE欲发送给Server的数据;
1204b)eNodeB通过S1消息将NAS消息传给MME,进行业务请求,消息可以携带UE欲发给Server的数据;
1204c)可选的,执行安全认证过程;
步骤1205.MME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封装下行业务数据并下发给eNodeB;
步骤1206.eNodeB通过控制面信令消息封装下行业务数据并下发给UE。
本实施例在附着过程和激活过程中,通过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空口控制面信令和接入网控制面信令以及核心网用户面发送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接入网控制面信令和空口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以上实施例均以LTE网络架构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网络架构,其他网络架构下也同样适用,如异构系统、CDMA200系统、WCDMA系统以及Wimax、WLAN系统。参见图13,在上述无线网络架构下,用户设备1301通过接入网网元1302、移动性管理实体1303和核心网网关实体1304,与服务器1305之间通过实施例1-7提供的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即空口和接入网使用控制面信令进行数据传输,核心网使用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经过的具体网元。例如,在LTE系统中,接入网网元为eNodeB,移动性管理实体为MME,核心网网关实体为SGW和PGW;在WCDMA系统中,接入网网元为RNC和NodeB,移动性管理实体为SGSN,核心网网关实体为GGSN。其他无线网络架构与此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实施例8
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140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上行传输模块140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1401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参见图15,其中,获取模块1401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401a,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指示获取单元1401b,用于根据请求接收单元1401a接收的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指示发送单元1401c,用于将指示获取单元1401b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接收到传输指示信息后,采用上行控制面信令传输上行业务数据;
数据接收单元1401d,用于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获取模块1401还包括存储单元1401e,
存储单元1401e,用于在指示获取单元1401b根据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传输指示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1401d,还用于:当上行控制面信令为业务请求时,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上行业务数据的业务请求,上行业务数据是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业务请求中发送的;
根据存储在设备中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业务请求中携带的上行业务数据。
进一步的,
请求接收单元1401a,还用于当上行控制面信令为附着请求时,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上行业务数据的附着请求,上行业务数据是用户设备根据预先配置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附着请求发送的;
指示获取单元1401b,还用于根据请求接收单元1401a接收的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数据接收单元1401d,还用于根据指示获取单元1401b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附着请求中携带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上行传输模块1402包括:上行控制面传输单元1402a或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1402b;
上行控制面传输单元1402a,用于根据获取模块1401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核心网网关存储传输指示信息并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1402b,用于根据获取模块1401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建立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并建立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控制面信令包括上行控制面信令和下行控制面信令,根据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控制面信令与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将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传输指示信息并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1403和下行传输模块1404;
存储模块1403,用于在获取模块1401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传输指示信息;
下行传输模块1404包括下行控制面传输单元1404a或下行用户面传输单元1404b;
下行控制面传输单元1404a,用于接收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是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传输指示信息,通过下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的;
根据存储模块1403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下行用户面传输单元1404b,用于接收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是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传输指示信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发送的;
根据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1402b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的下行控制面信令;
根据存储模块1403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传输数据的设备,与方法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通过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还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施例9
参加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以及以可通信方式与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相连的用户设备1502和服务器1503;
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1502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
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1503。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设备1502发送的附着请求;根据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将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1502,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1502接收到传输指示信息后,采用上行控制面信令传输上行业务数据;接收用户设备1502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具体用于根据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传输指示信息;当上行控制面信令为业务请求时,接收用户设备1502发送的携带上行业务数据的业务请求,上行业务数据是用户设备1502根据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业务请求中发送的;根据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业务请求中携带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具体用于当上行控制面信令为附着请求时,接收用户设备1502发送的携带上行业务数据的附着请求,上行业务数据是用户设备1502根据预先配置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附着请求发送的;根据附着请求,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根据获取到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附着请求中携带的上行业务数据。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具体用于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核心网网关存储传输指示信息并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503;或者,
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建立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并建立控制面信令和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控制面信令包括上行控制面信令和下行控制面信令,根据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控制面信令与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将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传输指示信息并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503。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还用于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传输指示信息;
接收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是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传输指示信息,通过下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的;
根据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1502。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还用于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传输指示信息;
接收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业务数据是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传输指示信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发送的;
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的下行控制面信令;
根据存储在获取用户设备1502的传输指示信息的设备中的传输指示信息,将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1502。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1501,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核心网网关实体,上行业务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由用户设备1502设置为预设地址;核心网网关实体检测到上行业务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预设地址时,替换预设地址,将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503。
其中,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所涉及的用户设备、移动性管理实体、核心网网关实体和服务器等,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于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系统,通过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根据传输指示信息,将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使得数据量较低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控制面信令直接进行传输,无须建立用户面承载,节省了网络资源,相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均建立完毕后再传输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还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其软件程序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光盘或软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将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后,采用上行控制面信令传输上行业务数据;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包括:
当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为业务请求时,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业务请求,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业务请求中发送的;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包括:
当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为附着请求时,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附着请求,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先配置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附着请求发送的;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读取所述附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4.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或者,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建立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并建立控制面信令和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和下行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下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的;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发送的;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的下行控制面信令;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存储在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的设备中的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7.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由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预设地址;
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检测到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预设地址时,替换所述预设地址,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8.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上行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
指示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指示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示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后,采用上行控制面信令传输上行业务数据;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获取单元根据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为业务请求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业务请求,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业务请求中发送的;
根据存储在所述设备中的传输指示信息,读取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为附着请求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上行业务数据的附着请求,所述上行业务数据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先配置或预先获取的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附着请求发送的;
所述指示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附着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读取所述附着请求中携带的所述上行业务数据。
11.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上行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上行传输模块包括:上行控制面传输单元或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
所述上行控制面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建立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并建立控制面信令和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和下行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和下行传输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下行传输模块包括下行控制面传输单元或下行用户面传输单元;
所述下行控制面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下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的;
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下行用户面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发送的;
根据所述上行用户面传输单元建立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的下行控制面信令;
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3.一种传输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M2M通信中,所述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以及以可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相连的用户设备和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上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包括:低数据量传输的指示、使用控制面传输的指示、业务级别、业务特性和用户签约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通过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或者,
根据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建立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并建立控制面信令和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面信令包括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和下行控制面信令,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与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和传输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上行控制面信令对应的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中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使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并将所述上行业务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下行核心网控制面信令发送的;
根据所述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还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指示信息之后,存储所述传输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发送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下行业务数据是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根据存储在所述核心网网关实体中的所述传输指示信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发送的;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核心网用户面承载对应的下行控制面信令;
根据所述存储的传输指示信息,将所述下行业务数据通过所述下行控制面信令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1737.7A CN102056112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1737.7A CN102056112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6112A CN102056112A (zh) | 2011-05-11 |
CN102056112B true CN102056112B (zh) | 2015-03-25 |
Family
ID=4395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11737.7A Active CN102056112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561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79667B2 (en) * | 2011-07-01 | 2014-11-04 | Intel Corporation | Layer shifting in open 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
US8965415B2 (en) * | 2011-07-15 | 2015-0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hort packet data service |
CN102223715A (zh) * | 2011-07-21 | 2011-10-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2264045A (zh) * | 2011-07-2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握手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02904971B (zh) | 2011-07-26 | 2015-11-2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获取目的ip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
BR112014000454B1 (pt) | 2011-07-29 | 2022-05-24 | Sca Ipla Holdings Inc | Terminal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e, método de operar um terminal de comunicações móveis |
CN102333293B (zh) * | 2011-09-21 | 2014-07-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小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2355744B (zh) * | 2011-09-29 | 2015-07-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eps承载服务控制方法及mme |
WO2013053133A1 (zh) | 2011-10-14 | 2013-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
CN103108377B (zh) * | 2011-11-15 | 2016-03-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mtc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及中心控制节点 |
CN103384279A (zh) * | 2012-05-02 | 2013-1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3428677B (zh) * | 2012-05-17 | 2018-02-06 |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分组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及信令信道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 |
CN103621158B (zh) * | 2012-06-26 | 2017-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网络设备接入点装置以及移动性管理实体装置 |
CN103517324B (zh) * | 2012-06-28 | 2018-10-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小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3716112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10306594B2 (en) * | 2012-10-30 | 2019-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verage enhancements |
CN104969578B (zh) * | 2013-04-17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099999A (zh) * | 2014-05-04 | 2015-11-25 | 阿尔卡特朗讯 | 一种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nas附着方法、设备与系统 |
EP3404877B1 (en) * | 2016-02-04 | 2022-10-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7040331A (zh) * | 2016-02-04 | 2017-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机器类通信设备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370498B (zh) * | 2016-04-05 | 202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7426785A (zh) | 2016-05-23 | 2017-12-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484224A (zh) | 2016-06-08 | 2017-12-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8032520A1 (zh) * | 2016-08-19 | 2018-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MX2019001997A (es) | 2016-08-19 | 2019-06-13 | Nec Corp | Metodo para la activacion o desactivacion por conexion del plano de usuario por sesion. |
CN106100800A (zh) * | 2016-08-22 | 2016-11-09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lte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的切换方法 |
JP2020057834A (ja) * | 2017-02-07 | 2020-04-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9429348B (zh) * | 2017-07-19 | 2022-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移动性管理设备和终端设备 |
EP4117342A1 (en) | 2017-08-10 | 2023-01-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rvice gap control for a wireless device |
CN107567107B (zh) * | 2017-09-29 | 2021-04-2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247846B (zh) * | 2017-10-25 | 2022-05-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将来自远程sidelink控制服务器的用户面信令转换为控制面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
CN108495278B (zh) * | 2018-02-11 | 2021-04-13 | 北京盛安同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网络中低时延资源控制的业务传输方法 |
CA3114848C (en) * | 2020-03-19 | 2021-10-26 | Citrix Systems, Inc. | Short message service link for activity feed communications |
WO2021226937A1 (zh) * | 2020-05-14 | 2021-11-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
WO2025054761A1 (zh) * | 2023-09-11 | 2025-03-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992A (zh) * | 2001-10-15 | 2003-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简化的3g核心网网络设备控制面结构的实现方法 |
CN101094204A (zh) * | 2006-08-17 | 200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组播广播业务中组播用户激活去活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06742B2 (ja) * | 2002-12-12 | 2009-01-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
CN1997207B (zh) * | 2006-01-06 | 2012-10-17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开机注册接入的方法 |
US8325656B2 (en) * | 2006-02-07 | 2012-12-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extended control plane signalling in a high speed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
US8208495B2 (en) * | 2006-07-26 | 2012-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upplemental resources |
-
2009
- 2009-11-05 CN CN200910211737.7A patent/CN1020561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992A (zh) * | 2001-10-15 | 2003-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简化的3g核心网网络设备控制面结构的实现方法 |
CN101094204A (zh) * | 2006-08-17 | 200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组播广播业务中组播用户激活去活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6112A (zh) | 201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56112B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20240306069A1 (en) | Support of user plane transactions over a mobile network | |
CN115102588B (zh) | 5g系统中的寻呼策略区分 | |
EP2768251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mobile terminal | |
EP3253083B1 (en) |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multiple priori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905990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ultiprio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402299B1 (en) | User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for, and network nod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for | |
US1068176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RC connection resu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566199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mall data packets | |
CN102892109B (zh) | 一种实现ip地址属性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 |
EP3407667B1 (e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ata,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ata | |
US994851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9131485B2 (en) | Method for revocable deletion of PDN connection | |
KR20150001251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트래픽 분산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EP2805436B1 (en) |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multiple priori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883429B (zh) |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本地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