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0049A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0049A CN102050049A CN2009102087545A CN200910208754A CN102050049A CN 102050049 A CN102050049 A CN 102050049A CN 2009102087545 A CN2009102087545 A CN 2009102087545A CN 200910208754 A CN200910208754 A CN 200910208754A CN 102050049 A CN102050049 A CN 1020500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p
- surface layer
- automobile mat
- skidproof structure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至少由一位置于上层的面层及结合于下层的止滑材料所组合而成。于上层的面层可以多元变化,包含采用发泡材质、毯类、热可塑弹性体、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等材质以增进适用性,下层的止滑材料具有多个微小的合成纤维丝,将各层构件予以贴合并藉由模压技术结合,使能轻易对任何毯类地板作黏扣止滑,而于脱离时不会对毯类地板造成有任何的损伤,使垫体具有良好止滑效果及增进行车安全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的设计,具有适合于地板材料为毯类、涮毛布、圈绒布上作为止滑,使踏垫体底部具有黏扣止滑效果但却不会勾损贴合材料的优点,适用在汽车室内成型地毯、家用地毯上作为地垫踩踏而防滑的目的。
背景技术
以一般的踩踏地垫而言,通常脚踏垫底部制设出具有防滑构造,而能当地垫铺设于一般的毯类地板时具有止滑效果,例如汽车车内成型地毯即有区分为针札毯及簇绒毯等不同型式的车内成型地毯,为便于维护车内成型地毯的清洁,所以都会在一体式成形的车内成型地毯上于乘员踩踏部位另外铺设活动式的脚踏垫,而活动式脚踏垫通常一组至少设为四块垫体,包含可铺设于驾驶员、副手座及后座两乘员地板上,以保护下层的高级汽车车内成型地毯避免脏污。普通的汽车脚踏垫铺放于车内地毯地面,但脚踏垫与地毯之间却容易因脚底踩踏惯性力而造成滑移现象,尤其如果当驾驶员处的脚踏垫不当滑移时,可能因此而使脚踏垫阻碍煞车踏板下踩的行程空间,容易造成行车上的安全疑虑,而有待改善。
而使用于作为家用毯类材质地板的踩踏地垫,包含浴室门外的家用地垫或者是练习瑜珈时铺设的瑜珈垫,因此为确保脚踏垫放置于地毯上时,能具备极佳的防滑特性,因此在脚踏垫的底部需加以加设有特殊防滑结构。
已知的脚踏垫底部防滑结构,如有一种脚踏垫于底部制设有多个凸起状的尖柱,使得当脚踏垫放置于地毯上时,利用凸出的尖柱以作为嵌入地毯材料中,增加摩擦阻力而达到防滑的目的。然而此种型式止滑构造的设计,容易使高级地毯的表面形成起毛损坏,且此种凸出的尖柱设计作为止滑效果不佳。于另外已知的垫体止滑构造,也有设计一种于地垫底部设有不织布硬化止滑颗粒,然此种止滑结构仅单独使用于针札毯时具有止滑特性,但是使用于簇绒毯上则无法止滑。因此,以汽车产业界为例,为求脚踏垫与成型地毯之间能够有效发挥止滑作用,亦有业者乃于成型地毯上设置固定的定位柱座体,而于脚踏垫相对位置上设有孔座,使脚踏垫放置于正确位置上之后,利用孔座嵌合于定位柱而结合,使脚踏垫不会滑移。然如此一来制造成本提高极多,且消费者如换新脚踏垫时将无法加工上该孔座,所以替换率变得极低,较为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脚踏垫面临的问题,发明人潜心研究,开发出独特黏扣止滑材料结合于脚踏垫底部,其止滑材料复合加工于平面状脚踏垫或立体状脚踏垫时,皆具有容易加工生产的优点,且脚踏垫底部止滑结构不会对任何的毯类、涮毛布、圈绒布造成勾损或起毛的破坏力,置放于汽车原装成型地毯上不易滑动,具有极为有效的高度黏扣止滑作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期能提供一种有效止滑踏垫垫体止滑结构,适合大量生产、质感轻盈、透气、缓冲、构造简单且有效达到对于毯类、涮毛布、圈绒布作止滑的特性,为本发明所欲研创的发明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可以同时适用于针札毯及簇绒毯等不同款式地毯上,增加脚踏垫底部和车体成型地毯间摩擦力,达到止滑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不会对任何毯类造成永久性的勾损或起毛的破坏,具有构件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成本低、耐用度及适用度高的优点,且使用时脚部压触感柔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至少由一位置于上层的面层材质,及下层具止滑的止滑材料所组合而成。将该两层构件予以贴合并藉由模压技术结合,其中面层可包含单独由发泡材质例如:交联聚乙烯发泡板材、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PU发泡板材等材料;而面层亦可为一毯类或热可塑弹性体或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板材。于制成脚踏垫面层如采用发泡材质,于其发泡材质之上更可以加设一表顶层,表顶层可为一毯类或热可塑弹性体或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板材,以增进质感。其中设于下层的止滑材料具有多个微小的合成纤维丝,使能轻易对任何毯类作黏扣止滑,而于脱离时不会对毯类造成有任何的损伤,整体使垫体达到具有高度止滑的功效。
上述的脚踏垫为包含可制设成为呈一平坦的垫体,亦包含可为制成一四周凸高而中央低陷构造的3D立体造型垫体,有利于往后车厢内的清洁动作。
对于汽车内使用的脚踏垫而言,优良垫体的条件包括:
1.制造完成后的重量要轻,以符合省油耗环保效益。
2.脚踏垫要能止滑、不损坏原有成型地毯材料。
3.制造成本要低廉,大量制造的物品为提高行销竞争力,势必将制造成本尽量降低,因此制程的考究,选用材料的适当性则必需严选,以让功效增加之外售价低廉才能落实物廉价美要求。
本发明的有效增益即在设计出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适合于毯类、涮毛布、圈绒布、毛巾布相结合时具高度止滑效果,使汽车脚踏垫底部设有止滑材料后达到有效防滑特点,维持行车上安全。对于家用时,亦可使踏垫于地毯上止滑,对于瑜珈运动亦产生安全功效。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汽车脚踏垫的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汽车脚踏垫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汽车脚踏垫的构造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汽车脚踏垫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制成一汽车脚踏垫的背视图。
图6为本发明制成另一汽车脚踏垫的背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黏扣止滑材料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底层与合成纤维丝编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黏扣止滑材料一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设脚踏垫10,该脚踏垫10至少由一位置于上方的面层20及一设于底部止滑层30所组成,该面层20可单独由一发泡材质或毯类或热可塑弹性体或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所制成,将各层构件予以添加黏剂贴合或藉由火贴融熔模压技术结合,使制成垫体底部止滑结构,于铺设于地毯上时具备高度止滑效果,同时能够满足制造成本降低的优点。
请参图3、图4所示,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设脚踏垫10,除具有一上方的面层20及一底部的止滑层30之外,甚至于面层20的上面更可以加设一表顶层40,表顶层可为毯类,或可由热可塑弹性体或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板材,如图3所示。
于前所述表顶层的毯类10,其材质可以为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织制成的毯类,或是尼龙纤维、聚氯乙烯制成的毯类。
而上述面层当采用发泡材质20,其发泡材质可以为交联聚乙烯发泡板材、聚乙烯发泡板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PU发泡板材,发泡材质的面层20本身具有隔音的效果。
所述的面层20,其亦可单独由热可塑弹性体或止滑热可塑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板材,使其于底部结合止滑层30。
请参图7~图9所示,图7为本发明中黏扣止滑材料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基底层与合成纤维丝编结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黏扣止滑材料一局部剖视图。而前所述底部止滑层30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黏扣止滑材料10其设有多个合成纤维丝20a,20b及柔软的基础纤维丝30a、30b。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各合成纤维丝20a,20b圈绕成U形环圈,使其具有一环部21如图8所示与两延伸的小短段条杆22图9所示,使每一后面的环部21为扣住于每一前面的环部21,使各个相扣合的环部21的末端预定长度的小短段条杆22向基底层A外部延伸出。该基底层A为由合成纤维丝20a,20b与左右分列的基础纤维丝30a、30b所共同编织而成,使基础纤维丝30a、30b相扣合于前一个合成纤维丝及并设基础纤维丝;如此达到共同编结成稳固的基底层A。其中合成纤维丝20a,20b可为以尼龙塑料制成或采聚酯纤维制成或采聚丙烯塑料制成,亦可以聚乙烯塑料制成。
而本发明脚踏垫10构造为将发泡材质面层20制备后,于背面施以添加黏剂贴合或藉由火贴融熔模压技术结合底层的止滑层30。亦可于表顶层40材质制备后,于背面施以胶层,再贴合夹在中间的发泡材质面层20及再贴合底层的止滑层30,最后经由贴合或火贴融熔压模技术而结合,以制成如本发明图5或图6所示的汽车脚踏垫10。
如此,本发明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所制设出的基底层具有柔韧且质轻、具高度透气效果及具弹性的优点,制造生产成为脚踏垫产品后其止滑效果极佳,且反复与车内成型地毯黏结或撕离,不会有损坏地毯材质的缺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脚踏垫构造,虽然构成要素简单,但具有容易大量生产制造及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达到质轻、隔音、吸音及防水的优点,适用于制成汽车脚踏垫或车内成型地毯,能使生产效率提升,具有实用价值无疑,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凡精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该脚踏垫由一上方的面层及一底部的止滑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止滑层为一黏扣止滑材料,由基础纤维丝与合成纤维丝共同编结形成,使合成纤维丝延伸出于基础纤维丝与合成纤维丝共同编结成基底层外部一特定的高度,且合成纤维条具有刚性强度;
将面层及止滑层构件予以利用胶剂贴合或藉由火贴融熔模压技术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单独由一发泡材质制成,包含为交联聚乙烯发泡板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单独由一发泡材质制成,包含为聚乙烯发泡板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单独由一发泡材质制成,包含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单独由一发泡材质制成,包含为PU发泡板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为一毯类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为热可塑弹性体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为止滑热可塑橡胶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面层可为聚氯乙烯所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面层之上更可以加设一表顶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滑层黏扣止滑材料其设有多个合成纤维丝及柔软的基础纤维丝,各合成纤维丝圈绕成U形环圈,使其具有一环部与两延伸的小短段条杆,使每一后面的环部为扣住于每一前面的前环部,使各个相扣合的环部的末端预定长度的小短段条杆向基底层外部延伸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合成纤维条为以聚丙烯塑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合成纤维条为以聚乙烯塑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87545A CN102050049A (zh) | 2009-10-27 | 2009-10-27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87545A CN102050049A (zh) | 2009-10-27 | 2009-10-27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0049A true CN102050049A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395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87545A Pending CN102050049A (zh) | 2009-10-27 | 2009-10-27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5004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6678A (zh) * | 2012-07-09 | 2012-10-31 | 上海车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汽车脚垫垫体止滑结构 |
CN103373266A (zh) * | 2012-04-11 | 2013-10-30 |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脚踏垫构造 |
WO2023082122A1 (zh) * | 2021-11-11 | 2023-05-19 | 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 垫体及其制法和运用垫体的瑜珈垫及地面铺设件 |
-
2009
- 2009-10-27 CN CN2009102087545A patent/CN10205004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3266A (zh) * | 2012-04-11 | 2013-10-30 |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脚踏垫构造 |
CN102756678A (zh) * | 2012-07-09 | 2012-10-31 | 上海车信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汽车脚垫垫体止滑结构 |
WO2023082122A1 (zh) * | 2021-11-11 | 2023-05-19 | 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 垫体及其制法和运用垫体的瑜珈垫及地面铺设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07304B2 (ja) | 合成皮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S62502745A (ja) | 自動車の附属品フロアマツト | |
US20180125277A1 (en) | Mat | |
JP2001501682A (ja) | 装飾的な複合フロアカバー | |
JP2000505845A (ja) | 装飾複合床敷物 | |
WO1996037648A1 (fr) | Maillage pour panneau de fibres ondule, moulages et tapis a souris fabriques avec un tel element | |
JP2023165696A (ja) | 装飾不織布ラミネート | |
CN201553062U (zh)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
JP2006522239A (ja) | 加工現場で活性化されたバインダー樹脂を含む耐摩耗性複合材料 | |
US20180345634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and composite material | |
CN102050049A (zh) | 汽车踏垫垫体止滑结构 | |
DE60008383D1 (de) | Schutzmehrschichtwerkstoff für kraftfahrzeugteppiche | |
JP5706735B2 (ja) | フィット性、滑り止め性に優れたシート材 | |
CN203528354U (zh) | 簇绒eva 3d立体地毯 | |
US20110117312A1 (en) | Anti-skidd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foot mat | |
CN203221909U (zh) | 汽车防滑踏垫 | |
JP2016537256A (ja) | 二層カーペット | |
JP5242978B2 (ja) | すべり止め部材 | |
JP5356268B2 (ja) | クッション性のあるタイルカーペット | |
JP6764814B2 (ja) | 内装材用の立毛表皮材 | |
KR101366799B1 (ko) | 자동차용 보조매트 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1641582B1 (ko) | 다층이나 원형 분할 극세화 가능형 단섬유를 식모한 후로킹 카페트와 후로킹 매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20012291A (ko) | 자동차용 보조매트 | |
JP2013231262A (ja) | ウレタン発泡成形品用補強基布 | |
CN102756678A (zh) | 一种新型汽车脚垫垫体止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