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5756A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45756A CN102045756A CN200910178882XA CN200910178882A CN102045756A CN 102045756 A CN102045756 A CN 102045756A CN 200910178882X A CN200910178882X A CN 200910178882XA CN 200910178882 A CN200910178882 A CN 200910178882A CN 102045756 A CN102045756 A CN 1020457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asurement
- component carrier
- carrier
- district
- incid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该测量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使UE可以同时上报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从而使网络侧能够更好的管理分量载波以及为UE调度合适的分量载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满足移动性要求,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某个小区与网络建立连接之后,UE仍然需要对其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以便选择合适的小区进行切换。以演进型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EUTRAN)为例,连接态下UE测量的具体过程是:网络侧将测量控制消息发送给UE,其中,该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测量标识(measurement identity,简称为MID)、事件类型、测量对象、以及需要测量的属性;UE根据测量控制消息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控制消息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门限值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并通过评估确定全部测量对象中满足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ime To Trigger,简称为TTT)的测量对象;UE将这些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此时测量对象已经对应为小区)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cells Triggered List)中;UE根据确定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并将测量报告发送至网络侧,测量报告中所包含的测量对象都是从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获取的。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带宽的需求,LTE Advance提出采用载波聚合的方法实现更大带宽的目的,此时一个小区由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各个载波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组成,能够同时为UE提供多载波的服务。分量载波可以采用兼容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后向兼容载波;分量载波也可以采用不兼容现有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非后向兼容载波,这种载波只能为Release 10版本及以上的UE使用。对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其工作的多个分量载波称为激活载波集、或调度载波集、或服务载波集,根据上下行可以分为UE的上行载波集和UE的下行载波集。在UE的下行载波集中,还可以分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载波集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载波集,某些载波可能只提供PDSCH。
在LTE中,UE只能工作在一个载波上,这个载波称为服务小区,在LTE Advance中,工作的多个分量载波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服务小区,如果工作的分量载波只有一个服务小区,UE视其他的载波均为资源;如果工作的分量载波包含一个以上的服务小区,UE需要同时接收这几个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这几个服务小区具有独立性。
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在频域上是否连续,可以分连续的载波聚合和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所谓连续的载波聚合是指各分量载波在频域上是相互连接的;而非连续的载波聚合则指各个分量载波之间在频域上是不连接的。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是否在同一频带内,可以分为单频带(single band)的载波聚合和跨频带(over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的载波聚合,所谓单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所有分量载波都在同一个频带内,单频带的载波聚合可以是连续的载波聚合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所谓跨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可以源自不同的频带。
在载波聚合中网络根据UE发送的测量报告为UE配置工作的多个载波。在现有的测量配置中,网络按照各个频点分别为UE配置测量任务,UE分别评估各个频点上满足上报条件(对于测量事件,指满足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时间大于或等于TTT;对于周期性测量,指满足测量上报构造条件)的小区,UE发送测量报告给网络侧。由于不同频点的测量配置可能不同如TTT不同,各个频点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也可能不同,导致UE发送不同频点的测量报告的时间是不同的,即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频点分量载波的测量报告,这对网络侧对该UE管理不同的分量载波是不利的。网络侧需要根据UE的测量报告动态的增加或删除分量载波,如果网络侧一次只能获得一个分量载波所在频点的测量报告,网络侧一次只能动态的修改这个频点上分量载波的配置(增加或删除),采用这种方法网络需要耗费大量的空口信令才能实现载波的管理。为了实现网络侧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不同分量载波的目的,需要采用新的测量配置。
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优选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
优选地,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包括: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预定门限的事件或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的事件。
优选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包括以下之一: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的事件;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激活载波比较的事件;激活的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服务小区之间比较的事件。
优选地,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均为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或默认配置。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配置包括:测量配置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分量载波的频率;分量载波的索引;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分量载波的全局性标识CGI。
优选地,默认配置是指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为以下之一:载波聚合小区中的服务小区;载波聚合小区中所有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和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优选地,在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之后,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生成测量报告,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
优选地,测量配置中携带有测量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优选地,用户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
优选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
通过本发明,采用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解决了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使UE可以同时上报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从而使网络侧能够更好的管理分量载波以及为UE调度合适的分量载波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 Advance系统的网络布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
步骤S204,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优选地,在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之后生成测量报告。
优选地,测量报告为测量事件对应测量标识的测量报告。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
优选地,上述测量事件包括与预定门限比较的事件、或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
优选地,与预定门限比较的事件包括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预定门限、或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
优选地,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包括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或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或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的事件、或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激活载波比较的事件、或激活的分量载波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或分量载波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
优选地,如果UE有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还包括服务小区之间比较的事件。
优选地,所述最好的分量载波是指信号质量最好的分量载波。
优选地,上述分量载波是UE所在的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即与UE保持连接的具有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的分量载波。
优选地,如果是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分量载波是载波聚合小区除服务小区之外的部分或全部分量载波。
UE收到测量配置后,评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由网络侧指定、或采用默认设置。
由网络侧指定是指测量配置中包含分量载波的信息,可以是频率信息、分量载波索引(carrier index)、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或分量载波的全局性标识。
优选地,采用默认设置是指载波聚合小区中的服务小区、或载波聚合小区中所有的分量载波、或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或载波聚合小区中该UE的除激活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或载波聚合小区中该UE的激活载波、或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或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和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优选地,UE探测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在持续TTT均满足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UE触发测量报告。
优选地,UE探测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是指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不在小区列表中。
优选地,测量配置携带应用于测量事件的标识,当标识有效设置时,如果在小区列表中存在持续TTT满足离开条件的分量载波,UE触发测量报告。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进行如下描述: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测量对象以频率或位于频率的小区集为单位,测量配置包括测量标识、测量对象、测量上报的形式(例如,事件触发或周期上报)等,其中,测量标识对应于某一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与特定的测量上报构造(reporting configuration,简写为RC,表示上报的属性),同一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上报构造对应不同的测量标识。对于事件类型的测量配置,测量上报构造与测量事件一一对应(此时一个测量标识描述了一个测量对象以及与之对应的测量事件),目前定义的测量事件一般包括事件的进入条件、离开条件、事件的特定门限Thresh、事件的滞后参数Hys、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以及事件的偏移量Offset等。
为了满足连接态下UE的移动性要求,要求UE对服务小区和邻小区进行测量并上报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目前已经定义了一些对服务小区的测量事件,例如,定义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为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门限,或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对邻小区的测量事件,例如,定义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为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某一门限值,或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
对于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有两种上报形式:一种是事件触发单次上报(或称为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另一种是事件触发周期性上报。事件触发单次上报是指网络侧为某个UE配置了事件的进入条件,UE检测并评估测量对象满足事件的进入条件后,将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只上报一次测量报告,该报告包含的测量对象均是从小区列表获取的。如果在后面的某个时间,又有新的测量对象满足该事件的进入条件,UE将新的测量对象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同时再次上报新的测量报告,新的测量报告包含的测量对象均是从此时小区列表获取的,此时上报次数仍为一次。
事件触发周期性上报是指网络侧为某个UE配置了事件的进入条件,UE检测并评估测量对象满足事件的进入条件后,将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多次上报测量报告,上报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均由网络侧配置,每次上报的测量报告包含的测量对象均是从当前上报时的小区列表中获取的。在这多次上报的过程中或者多次上报结束后,如果有新的测量对象满足事件的进入条件,UE将重置上报次数,将新的测量对象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然后依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和上报次数再次有序的上报测量结果,每次测量报告包含的测量对象均是从当前上报时的小区列表中获取的。
对测量对象的测量,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均是反映小区的信号质量。在LTE中,UE测量的是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简称为RSRP,单位为dBm)或UE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简称为RSRQ,单位为dB)。在WCDMA中,UE测量的是公共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简称RSCP,单位为dBm)或公共导频信道的Ec/No(指发射端扩谱后每码道上每个码片的能量和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比),单位是dB。UE在比较不同小区的信号质量时需要比较同一类型的测量结果。在评估测量对象满足事件进入条件时,对该测量对象的完整描述不仅包括UE测得的RSRP或RSRQ,还包括该测量对象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frequency specific offset,简称Ofn)、小区特定的偏移量(cell specific offset,简称Ocn),以LTE中定义的A4事件为例:进入条件为邻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某一门限值,其具体的数学描述为Mn+Ofn+Ocn-Hys>Thresh,式中Mn为UE测得邻小区的RSRP或RSRQ。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TE Advance系统的网络布局示意图。
实施例一
在LTE Advance系统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站1所辖小区1是载波聚合的小区(在本发明中,载波聚合小区是指具有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即一个小区由多个分量载波组成),UE在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这里,基站1即:泛指图1中的任何一个eNB。以下涉及到的基站1也是这里的意思,以下不作赘述。eNB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为S1接口,其中,eNB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完成移动性管理和S1接口的控制面功能;另一部分用于完成用户数据的路由、传递等功能。eNB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X2接口用于完成用户设备在激活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对等的eNB之间的信息交互。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包含的分量载波在频带1,即Band 1中,下行有3个连续的分量载波,即:CC(f1)、CC(f2)、CC(f3);上行也是3个连续的载波,即:CC(f4)、CC(f5)、CC(f6)。三个下行载波均发送系统消息、寻呼消息。
某个时刻,UE在分量载波(UL CC(f4),DL CC(f1))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UE只有一个服务小区,如果UE需要接入更多的载波,UE视其他载波为资源载波。此时UE视当前的分量载波(UL CC(f4),DL CC(f1))为服务小区。
为了实现移动性以及分量载波的管理,基站1向UE发送测量配置,在测量配置中包含现有协议中的测量任务如:
测量标识1,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f1)以及测量事件A1(即测量上报构造RC),测量事件A1为服务小区的信号超过预定门限,测量标识1包含预定门限的值、滞后参数Hys、TTT、f1的频率偏移量offsetFreq等;
测量标识2,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f1)以及测量事件A3,测量事件A3为邻区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测量标识2包含预定的偏移量、滞后参数Hys、TTT、服务小区特定的偏移量Ocs、邻区特定的偏移量Ocn、f1的频率偏移量等;
测量标识3,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f2)以及测量事件A3,测量事件A3为邻区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测量标识3包含预定的偏移量、滞后参数Hys、TTT、服务小区特定的偏移量Ocs、邻区特定的偏移量Ocn、f2的频率偏移量等;
测量标识4,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f3)以及测量事件A4,测量事件A4为邻区的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门限,测量标识4包含预定门限、滞后参数Hys、TTT、邻区特定的偏移量Ocn、f3的频率偏移量等。
为了实现本发明,基站向UE发送的测量配置还包括新的测量标识:
测量标识5,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CC(f1)、CC(f2)、CC(f3),可以用分量载波的标识表示如分量载波索引(carrier index)、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或分量载波的全局性标识)、或多个频点(f1、f2、以及f3)、或该载波聚合小区(小区1)。该标识对应的测量事件A6(可以采用其他的A7或A8标识)为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预定门限,此处特指该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预定门限。测量标识5还包括预定门限、滞后参数Hys、TTT、各频率的偏移量等。优选地,新增的测量事件应用的分量载波是指UE所在的小区1的部分或全部分量载波,即与UE保持连接的具有载波聚合功能的小区1的部分或全部分量载波。
UE收到测量配置后,对其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配置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门限值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新的测量标识5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或多个频点或该载波聚合小区,UE初始化CC(f1)、CC(f2)、CC(f3)对应的参数,评估满足测量事件A6进入条件的分量载波,如果有经过层3平滑处理(L3 filtering)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满足测量事件A6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TT,UE生成测量报告,将满足条件的分量载波上报网络侧,网络侧据此可以有效地管理分量载波。
在某个时刻,UE发现分量载波CC(f1)和CC(f2)在TTT时间内均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即分量载波CC(f1)和CC(f2)的信号质量均高于预定门限,CC(f1)和CC(f2)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已经经过层3的平滑处理(filtering),UE将分量载波CC(f1)和CC(f2)放入测量标识5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或称为分量载波列表)。UE生成测量标识5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测量对象都是从测量标识5的小区列表中获取的,其他的实施例与此相同),该报告包含分量载波CC(f1)和CC(f2)的标识(可以是频率、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索引Carrier Index、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或全局性标识CGI)。基站1收到测量报告后,根据UE的业务需要、分量载波的负荷情况等做出为UE增加工作载波CC(f2)的决策。基站1通过专用信令向UE发送增加工作载波CC(f2)的信息,UE收到该专用信令后,同时利用两个分量载波与基站1保持通信,实现了大带宽的需求。测量标识5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包含了CC(f1)和CC(f2)后,如果CC(f1)和CC(f2)一直满足进入条件,UE不会再次触发测量报告;如果CC(f1)或CC(f2)持续TTT满足离开条件,从小区列表中删除后,CC(f1)或CC(f2)再次持续TTT满足进入条件,UE才触发测量报告,这部分处理方法与现有协议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A6标识的新的测量事件为分量载波(下行)的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门限,其进入条件(或触发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Thresh;其离开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Thresh,在上述表达式中,Mc表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e component carrier),Ofc表示分量载波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the frequency specific offset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component carrier),Occ表示分量载波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e cell specific offset of the component carrier),Hys表示滞后参数,Thresh表示预定门限。此处如果Ofc和/或Occ取零,表达式可以简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新增的测量事件中的分量载波包括服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CC(f1);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即仅适用于CC(f2)和CC(f3),基站1在测量配置中指明适用的分量载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标识5对应的测量对象采用明确的信令指示,也可以采用默认的配置:如默认该载波聚合小区的所有分量载波或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在现有的协议中,测量对象是单个频率,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扩展测量对象的范围使其包含多个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载波聚合的小区可以使用不对称的上下行载波,比如下行5个载波,上行3个载波,UE也可以使用不对称的上下行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也可以使用不连续的上下行载波(下行载波不连续,上行载波不连续),UE也可以使用不连续的上下行载波。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同样适用于这些场景,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在LTE Advance系统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站1所辖小区1是载波聚合的小区,UE在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这里,基站1即:泛指图1中的任何一个eNB。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包含的分量载波在频带1,即Band 1中,下行有4个连续的分量载波,即:CC(f1)、CC(f2)、CC(f3)、CC(f4);上行也是4个连续的载波,即:CC(f5)、CC(f6)、CC(f7)、CC(f8)。四个下行载波均发送系统消息、寻呼消息。
某个时刻,UE在分量载波(UL CC(f5),DL CC(f1))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UE只有一个服务小区,如果UE需要接入更多的载波,UE视其他载波为资源载波。此时UE视当前的分量载波(UL CC(f4),DL CC(f1))为服务小区。
为了实现移动性以及分量载波的管理,基站1向UE发送测量配置,在测量配置中包含现有协议中的测量任务,内容与实施例一所述类似。
为了实现本发明,基站向UE发送的测量配置还包括新的测量标识:
测量标识1,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CC(f1)、CC(f2)、CC(f3)、CC(f4),可以用分量载波的标识表示如载波索引)、或多个频点(f1、f2、f3、f4)、或该载波聚合小区(小区1)。该标识对应的测量事件A6(可以采用其他的A7或A8标识)为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此处特指该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测量标识1还包括预定门限、滞后参数Hys、TTT、各分量载波或各分量载波频率的偏移量等。
UE收到测量配置后,对其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配置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门限值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新的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或多个频点或该载波聚合小区,UE初始化CC(f1)、CC(f2)、CC(f3)、CC(f4)对应的参数,评估满足测量事件A6进入条件的分量载波,如果有经过层3平滑处理(L3 filtering)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满足测量事件A6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TT,UE生成测量报告,将满足条件的分量载波上报网络侧,网络侧据此可以有效地管理分量载波。
在某个时刻,UE发现分量载波CC(f2)和CC(f3)在TTT时间内均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即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均低于预定门限,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已经经过层3的平滑处理(filtering),UE将分量载波CC(f2)和CC(f3)放入测量标识1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UE生成测量标识1的测量报告,该报告包含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标识(可以是频率、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索引Carrier Index、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或全局性标识CGI)、以及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RSRP和/或RSRQ。基站1收到测量报告后,获知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不好,不能增加这两个分量载波为该UE的激活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A6标识的新的测量事件为分量载波(下行)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其进入条件或触发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Thresh;其离开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Thresh,在上述表达式中,Mc表示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e component carrier),Ofc表示分量载波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the frequency specific offset of the frequency ofthe component carrier),Occ表示分量载波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e cell specific offset of the component carrier),Hys表示滞后参数,Thresh表示预定门限。此处如果Ofc和/或Occ取零,表达式可以简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新增的测量事件中的分量载波包括服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CC(f1),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即仅适用于CC(f2)、CC(f3)和CC(f4),基站1在测量配置中指明适用的分量载波信息。基站1也可以在测量配置中指明测量标识应用的部分分量载波的信息,比如仅指明CC(f1)和CC(f2)、或者CC(f2)和CC(f3),UE在评估满足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时,仅考虑指明的这部分分量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采用明确的信令指示,也可以采用默认的配置:如默认该载波聚合小区的所有分量载波或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在载波聚合小区可能存在扩展载波(Extension carrier),这种载波不能被UE独立使用,只能作为其他载波的资源载波,当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采用默认的配置时,也可以是该载波聚合小区除扩展载波之外的所有分量载波、或除服务小区和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测量事件为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在实施例一中,测量事件为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门限,可以将这两个测量事件统一起来,比如在测量事件为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高于预定门限时,增加一个标识(测量配置中),当这个标识有效设置时(如设置为True),如果在小区列表中存在持续TTT满足离开条件的分量载波,UE仍然需要触发测量报告。
实施例三
在LTE Advance系统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站1所辖小区1是载波聚合的小区,UE在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这里,基站1即:泛指图1中的任何一个eNB。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包含的分量载波在频带1,即Band 1中,下行有4个连续的分量载波,即:CC(f1)、CC(f2)、CC(f3)、CC(f4);上行也是4个连续的载波,即:CC(f5)、CC(f6)、CC(f7)、CC(f8)。四个下行载波均发送系统消息、寻呼消息。
某个时刻,UE在分量载波(UL CC(f5),DL CC(f1))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UE只有一个服务小区,如果UE需要接入更多的载波,UE视其他载波为资源载波。此时UE视当前的分量载波(UL CC(f4),DL CC(f1))为服务小区。
为了实现移动性以及分量载波的管理,基站1向UE发送测量配置,在测量配置中包含现有协议中的测量任务,内容与实施例一所述类似。
为了实现本发明,基站向UE发送的测量配置还包括新的测量标识:
测量标识1,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CC(f2)、CC(f3)、CC(f4),可以用分量载波的标识表示如载波索引)、或多个频点(f2、f3、f4)。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事件A6(可以采用其他的A7或A8标识)为非激活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此处特指该载波聚合小区的非激活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测量标识1还包括预定偏移量、滞后参数Hys、TTT、各分量载波或各分量载波频率的偏移量等。
UE收到测量配置后,对其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配置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偏移量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新的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或多个频点,UE初始化CC(f2)、CC(f3)、CC(f4)对应的参数,评估满足测量事件A6进入条件的分量载波,如果有经过层3平滑处理(L3 filtering)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满足测量事件A6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TT,UE生成测量报告,将满足条件的分量载波上报网络侧,网络侧据此可以有效地管理分量载波。
在某个时刻,UE发现分量载波CC(f2)和CC(f3)在TTT时间内均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即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均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已经经过层3的平滑处理(filtering),UE将分量载波CC(f2)和CC(f3)放入测量标识1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UE生成测量标识1的测量报告,该报告包含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标识(可以是频率、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索引Carrier Index、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或全局性标识CGI)、以及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RSRP和/或RSRQ。基站1收到测量报告后,获知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根据UE的业务需求、分量载波的负荷状况分配UE新的分量载波CC(f2),基站1通过RRC信令发送新增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UE收到后在两个下行载波接收数据,即此时UE的下行激活载波数为2,在基站1发送的新增分量载波的配置中可以修改服务小区的设定,如改成CC(f2)与相应的上行载波构成服务小区,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小区保持不变,仍为UE初始成功接入的载波。
过了一段时间,UE发现分量载波CC(f4)在TTT时间内均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即分量载波CC(f4)的信号质量均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CC(f4)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已经经过层3的平滑处理(filtering),UE将分量载波CC(f4)放入测量标识1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UE生成测量标识1的测量报告,该报告包含分量载波CC(f4)的标识(可以是频率、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索引Carrier Index、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或全局性标识CGI)、以及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RSRP和/或RSRQ。基站1收到测量报告后,获知分量载波CC(f4)的信号质量,根据UE的业务需求、分量载波的负荷状况可以重新分配UE激活的分量载波或保持不变。需要说明的是,当UE的激活载波由CC(f1),增加到CC(f1)和CC(f2)后,UE在评估满足事件A6触发条件的分量载波时不需要再考虑CC(f2),仅需考虑CC(f3)和CC(f4),网络可以通过修改测量配置通知UE需要评估的测量对象、或者UE自动的修改评估的测量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A6标识的新的测量事件为非激活分量载波(下行)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其进入条件或触发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Ms+Ofs+Ocs+Off;其离开条件用表达式表示为:Mc+Ofc+Occ+Hys<Ms+Ofs+Ocs+Off,在上述表达式中,Mc表示非激活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the non-active component carrier),Ofc表示非激活分量载波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the frequency specific offset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non-active component carrier),Occ表示非激活分量载波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e cell specific offset of the non-active component carrier),Hys表示滞后参数,Off表示预定偏移量,Ms表示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Ofs表示服务小区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Ocs表示服务小区的小区特定偏移量。此处如果Ofc和/或Occ取零,表达式可以简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新增的测量事件也可以新增标识,当标识有效设置时,在小区列表中存在持续TTT满足事件离开条件的分量载波,UE也需要触发测量报告。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场景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新增的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为载波聚合小区的全部或部分分量载波,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事件为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Change of best component carrier)。其进入条件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Mc+Ofc+Occ)non-best-Hys>(Mc+Ofc+Occ)best,其中的参数与其他实施例相同。
UE收到测量配置后处理方式与其他的实施例相同,基站1收到UE发送的测量报告后对分量载波的管理与其他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在LTE Advance系统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站1所辖小区1是载波聚合的小区,UE在小区1中处于空闲状态。这里,基站1即:泛指图1中的任何一个eNB。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包含的分量载波在频带1,即Band 1中,下行有4个连续的分量载波,即:CC(f1)、CC(f2)、CC(f3)、CC(f4);上行也是4个连续的载波,即:CC(f5)、CC(f6)、CC(f7)、CC(f8)。四个下行载波均发送系统消息、寻呼消息。
某个时刻,UE在分量载波(UL CC(f5),DL CC(f1))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该载波聚合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UE可以有多个服务小区,如果UE需要接入更多的分量载波,UE也视其他分量载波为服务小区。此时UE视当前的分量载波(UL CC(f4),DL CC(f1))为服务小区。
为了实现移动性以及分量载波的管理,基站1向UE发送测量配置,在测量配置中包含现有协议中的测量任务,内容与实施例一所述类似。
为了实现本发明,基站向UE发送的测量配置还包括新的测量标识:
测量标识1,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CC(f2)、CC(f3)、CC(f4),可以用分量载波的标识表示如载波索引)、或多个频点(f2、f3、f4)。该测量标识对应的测量事件A6(可以采用其他的A7或A8标识)为非激活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此处特指该载波聚合小区的非激活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测量标识1还包括预定偏移量、滞后参数Hys、TTT、各分量载波或各分量载波频率的偏移量等。
UE收到测量配置后,对其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配置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偏移量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新的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为分量载波或多个频点,UE初始化CC(f2)、CC(f3)、CC(f4)对应的参数,评估满足测量事件A6进入条件的分量载波,如果有经过层3平滑处理(L3 filtering)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满足测量事件A6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TT,UE生成测量报告,将满足条件的分量载波上报网络侧,网络侧据此可以有效地管理分量载波。
在某个时刻,UE发现分量载波CC(f2)和CC(f3)在TTT时间内均满足事件A6的进入条件,即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均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已经经过层3的平滑处理(filtering),UE将分量载波CC(f2)和CC(f3)放入测量标识1对应的小区列表cellsTriggeredList。UE生成测量标识1的测量报告,该报告包含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标识(可以是频率、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索引Carrier Index、或者是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或全局性标识CGI)、以及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RSRP和/或RSRQ。基站1收到测量报告后,获知分量载波CC(f2)和CC(f3)的信号质量,根据UE的业务需求、分量载波的负荷状况分配UE新的分量载波CC(f2),基站1通过RRC信令发送新增分量载波的配置信息,UE收到后在两个下行载波接收数据,即此时UE的下行激活载波数为2,此时UE具有两个服务小区。基站1可以向UE发送新的测量配置表明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事件选择比较的服务小区为CC(f1)或CC(f2),同时修改测量对象的范围;或者基站不发送新的测量配置,UE自己选择测量事件比较的服务小区,在测量报告中表明服务小区的信息即可,UE同时修改测量对象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基站1在初始配置测量标识1对应的测量对象可以只包含部分分量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新增的测量事件是非激活载波的信号质量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预定的偏移量,新增的测量事件也可以是其他实施例所述的测量事件。在本实施例中,UE可以有多个服务小区,因此网络侧配置的测量事件可以是仅应用于服务小区的,新的测量事件可以是服务小区之间的比较事件,如服务小区之间信号质量顺序改变的事件、或最好的服务小区改变的事件。网络也可以配置应用于载波聚合小区部分或全部分量载波的周期性的测量,UE在周期性的定时器超时时上报探测到的最好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均限于LTE系统,事实上在UMTS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仍然适用,在UMTS中,向UE发送测量配置的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UE在评估持续TTT满足测量事件进入条件或触发条件的测量对象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包含的测量结果为RSCP和/或Ec/No。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解决了载波聚合小区UE不能同时上报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的问题,从而使网络侧能够更好的管理分量载波以及为UE调度合适的分量载波。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能够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01、测量模块303,优选地,还包括:发送模块305。
具体地,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测量事件,其中,测量事件为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测量模块303用于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发送模块305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包括:
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所述预定门限的事件或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门限的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包括以下之一:
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
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与所述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
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的事件;
所述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激活载波比较的事件;
激活的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
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
所述服务小区之间比较的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均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或默认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配置包括:
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分量载波的频率;
所述分量载波的索引;
所述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
所述分量载波的全局性标识CGI。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配置是指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为以下之一: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的服务小区;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所有的分量载波;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所述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和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生成测量报告,并向网络侧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中携带有所述测量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8882XA CN102045756A (zh) | 2009-10-10 | 2009-10-10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PCT/CN2010/077599 WO2011041985A1 (zh) | 2009-10-10 | 2010-10-08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8882XA CN102045756A (zh) | 2009-10-10 | 2009-10-10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45756A true CN102045756A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385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78882XA Pending CN102045756A (zh) | 2009-10-10 | 2009-10-10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45756A (zh) |
WO (1) | WO201104198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6251A (zh) * | 2011-06-29 | 2014-03-1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环境中终端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36891A1 (zh) * | 2012-09-06 | 2014-03-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146272A1 (en) * | 2013-03-21 | 2014-09-2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control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
CN105191391A (zh) * | 2014-03-20 | 2015-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和基站间载波聚合的测量方法 |
CN107295593A (zh) * | 2016-04-13 | 2017-10-24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7659388A (zh) * | 2011-07-04 | 2018-02-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具有扩展载波的通信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79534B (en) * | 2010-04-12 | 2014-1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ndover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93228C (zh) * | 2005-03-10 | 2009-05-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频点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
CN101547486B (zh) * | 2008-03-24 | 2011-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2009
- 2009-10-10 CN CN200910178882XA patent/CN102045756A/zh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10-08 WO PCT/CN2010/077599 patent/WO201104198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6251A (zh) * | 2011-06-29 | 2014-03-1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环境中终端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636251B (zh) * | 2011-06-29 | 2017-12-08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环境中终端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US11146941B2 (en) | 2011-07-04 | 2021-10-12 | Tokyo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2035410B2 (en) | 2011-07-04 | 2024-07-09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659388A (zh) * | 2011-07-04 | 2018-02-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具有扩展载波的通信系统 |
US11812501B2 (en) | 2011-07-04 | 2023-11-07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659388B (zh) * | 2011-07-04 | 2022-06-1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具有扩展载波的通信系统 |
WO2014036891A1 (zh) * | 2012-09-06 | 2014-03-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146272A1 (en) * | 2013-03-21 | 2014-09-2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control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
CN105191391A (zh) * | 2014-03-20 | 2015-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和基站间载波聚合的测量方法 |
US10917866B2 (en) | 2014-03-20 | 2021-02-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nter-base st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524221B2 (en) | 2014-03-20 | 2019-12-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nter-base st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5191391B (zh) * | 2014-03-20 | 2018-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和基站间载波聚合的测量方法 |
CN107295593B (zh) * | 2016-04-13 | 2019-12-20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7295593A (zh) * | 2016-04-13 | 2017-10-24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中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41985A1 (zh) | 2011-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04649B (zh) | 用于新无线电(nr)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 |
KR102727954B1 (ko) | 측정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 |
CN102308625B (zh) | 电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选择技术 | |
US8155141B2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wo-stage mechanism for quiet period management in spectrum agile radio networks | |
US878792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pectrum manager oper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 |
CN104067553A (zh) | Ue-发起的辅助载波的动态激活和去激活 | |
KR20120063537A (ko) | 캐리어 집성 시스템의 측정 보고 방법과 설비 | |
CN102045756A (zh)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11034295B (zh) | 使用参考信号处理系统的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460166B1 (ko) | 셀룰러 네트워크들에서 피어-투-피어 링크들 및 무선 광역 네트워크 링크들의 공동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792710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938774B (zh) | 载波聚合中测量和上报的方法 | |
CN102802235A (zh) | 用于网络辅助的混合网络操作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3546207A (zh) | Csi-rs获取、csi-rs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1128000A (zh) | 一种实现异频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19442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KR20110122454A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캐리어들이 집적된 단말기의 캐리어들에 대한 효율적인 메저먼트 방법 | |
CN101932014A (zh) | 载波聚合中测量配置的处理方法 | |
US11172414B2 (en) | Coordinated cell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EP336927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varying reference signals' power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 |
CN103391575A (zh) | 传输节点信息的配置及上报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 |
CN104519542A (zh) | 一种状态转换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997343B (zh) | 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方法以及无线设备 | |
US2015022945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 |
WO2017121183A1 (zh) | 传输方法、装置及接入网网元、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