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202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43202B CN102043202B CN2009103083908A CN200910308390A CN102043202B CN 102043202 B CN102043202 B CN 102043202B CN 2009103083908 A CN2009103083908 A CN 2009103083908A CN 200910308390 A CN200910308390 A CN 200910308390A CN 102043202 B CN102043202 B CN 1020432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insulating body
- connector
- pedestal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2 extern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85805 fiberall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位于收容槽后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位于第一凹槽后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光纤,所述光纤设有固定于基座内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二凹槽内的弯曲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传输光信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1.0,1.1,2.0及3.0等版本,而USB的传输速率也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人们仍然在不断努力地提高USB的传输速率,目前已经有一种可传输光学信号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的USB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学传输的光纤装置。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槽,该光纤装置可以在该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使得该USB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该光纤装置可以在收容槽内向后滑动,当该USB连接器未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光纤装置向前滑动以恢复原状从而方便再次对接,然而,光纤装置在收容槽内滑动后难免会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产生歪斜,从而不利于该光纤装置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相对接。此外,通常固持在绝缘本体中的光纤装置上的光纤在与线缆连接后呈伸直状态,当线缆受力拉伸时,容易导致光纤被过度拉伸而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光纤装置对接可靠且不易损坏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位于收容槽后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位于第一凹槽后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光纤,所述光纤设有固定于基座内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二凹槽内的弯曲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将每一光纤的定位部定位于其中,使得本发明连接器与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或未对接时,光纤的定位部均不会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移动,从而可有效牵制基座,防止基座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过度移动,进而使得本发明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时可沿前后方向相互对准,以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可靠对接;此外,在第一凹槽后侧设置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较第一凹槽宽的第二凹槽,则光纤装置在向后移动时,光纤后侧可成弯曲状移动入第二凹槽内,使得光纤装置整体移动顺畅,又可方便光纤后侧直接设置弯曲部以收容于第二凹槽内,从而当连接于本发明连接器后侧的线缆拉伸时,可通过光纤的弯曲部伸直来消除或者减小光纤因此受到的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分解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器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分解后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连接器100的最佳实施方式为一光电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设在绝缘本体1上的光纤装置3、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光纤装置3之间的弹簧4、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座体5、与座体5相配合的定位块6、包覆绝缘本体1的遮蔽壳体7、围绕在遮蔽壳体7外围的外绝缘层8以及与导电端子2及光纤装置3连接的线缆9。所述线缆9包括电缆及光缆。
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并包括有主体部13以及自主体部1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14。绝缘本体1下表面12后端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31,主体部13的上方设有自上表面11凹设的收容腔132,所述座体5固定在收容腔132内。所述绝缘本体1舌板14的下方设有自下表面12前侧凹陷的收容槽141及位于收容槽141的后方并与收容槽141沿前后方向相贯通的开槽142。所述绝缘本体1上自下表面12还凹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143。所述凹槽143包括位于收容槽141后侧的浮动槽1433、位于浮动槽1433后侧的第一凹槽1431及位于第一凹槽1431后侧的第二凹槽1432,所述第二凹槽143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143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432的宽度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43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相连通后的宽度;诚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1432也可仅稍大于一个第一凹槽1431的宽度,也可与所有第一凹槽1431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相连通后的宽度相同或更大。所述浮动槽1433沿绝缘本体1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收容槽141的宽度而大于第一凹槽1431与第二凹槽1432的宽度。所述浮动槽1433与开槽142沿上下方向相贯通。所述第一凹槽1431沿前后方向与浮动槽1433及收容槽141相贯通,所述第二凹槽1432沿绝缘本体1前后方向与第一凹槽1431相贯通。绝缘本体1在开槽142内设有向收容槽141方向凸伸的定位柱1421,弹簧4后端收容在开槽142内并固定在定位柱1421上,弹簧4可抵持于开槽142两侧以限制弹簧4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摆动。所述舌板14在收容槽141的后侧向下凹设形成一与收容槽141相贯通的凹口149,该凹口149正好位于弹簧4的前端下方从而为弹簧4的前端提供一上下摆动的空间。
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一位于收容槽141后方并自下表面12凹陷的凹陷部144,所述凹陷部144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延伸的深度小于收容槽141。所述凹陷部144与收容槽141沿前后方向相连通、与第一凹槽1431沿上下方向相连通。所述连接器100包括有一盖板10收容于凹陷部144内。所述凹陷部144下方在第一凹槽1431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圆孔1441,所述盖板10上设有一对固持柱101可分别固持于圆孔1441内。此外,所述盖板10上还设有一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与开槽142相对应设置的开口102,使得弹簧4安装于定位柱1421上时可沿上下方向摆动。所述收容槽141内舌板14的前端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宽后窄大致呈V形的挡止块145,舌板14在挡止块145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上凸伸的凸块147。舌板14的上方后侧形成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端子槽148。
所述导电端子2的排布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1上,并设有位于舌板14上端子槽148前方的平板状第一接触部211、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端子收容槽131内以与线缆9电性连接的第一尾部212。所述第二端子22固持于座体5内并包括延伸入舌板14上的端子槽148内的弹性第二接触部221、与线缆9电性连接的第二尾部223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221与第二尾部223的第二固持部222。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21共同位于舌板12的上方并形成前后间隔排布的两排。所述光纤装置3与第一接触部211及第二接触部221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座体5成矩形块体设计并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贯穿座体5的端子收容孔51。所述第二固持部222固持在座体5的端子收容孔51内。所述定位块6突伸入端子收容孔51后端以将第二端子22稳固地固定在绝缘本体1内。该第二端子22也可先镶埋成型在座体5上后再与座体5一同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
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光纤装置3可在绝缘本体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其包括在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41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30以及安装在基座30上的光纤35。所述基座30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挡止块145相配合且前宽后窄的V形槽31。基座30在V形槽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透镜32。所述基座30在每一透镜32的正后方形成有一收容孔33。所述第一凹槽1431与收容孔33沿前后方向一一对应。所述基座30在每一对透镜32的外侧设有定位孔34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柱体相对接,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中心线完全对齐,确保光信号传输的品质。基座30的后端设有一向后突伸的凸柱36,弹簧4的前端固定在凸柱36上,所述凸柱36与定位柱1421相向延伸以将弹簧4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基座30之间以向前抵持基座30。
本发明连接器100包括有四根所述光纤35。每一光纤35设有固定在透镜32后端的收容孔33内以与透镜32光耦合的耦合部351、自耦合部351向后延伸并收容定位于浮动槽1433内的浮动部355、自浮动部355继续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一凹槽1431内的定位部352、自定位部352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二凹槽1432内的弯曲部353、及自弯曲部353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以连接线缆9的连接部354。本发明连接器100中将每一光纤35前侧的耦合部351分别固定于基座30上与透镜33一一对应耦合以提供高速光学信号传输。
所述浮动部355均收容于浮动槽1433内并可沿绝缘本体1左右或上下方向做小幅度的摆动。所述定位部352分别收容于第一凹槽1431内以限制定位部35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移动,从而可有效牵制基座30,防止基座30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移动,进而使得本发明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未图示)对接时可沿前后方向相互对准,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可靠。此外,当光纤35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后,将所述盖板10固定于凹陷部144内以将光纤35抵压限制于凹槽143内,可有效防止光纤35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向下翘起,进而牵制基座30,防止基座30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过度移动,使本发明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可靠对接。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绝缘本体1上设置第一凹槽1431收容光纤35的定位部352以防止其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移动,并通过盖板10压制光纤35防止光纤35翘起;诚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在盖板10上直接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收容并定位光纤35,盖板10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后与绝缘本体1共同压制光纤35以防止光纤35翘起也可达到相同目的。所述弯曲部353收容在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较第一凹槽1431宽的第二凹槽1432内,从而当本发明连接器100后侧的线缆9被拉伸时,可通过光纤35的弯曲部353伸直来消除或者减小光纤35因此受到的拉力,使得光纤35不易被拉伸而损坏。
遮蔽壳体7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壳71及下壳72以将绝缘本体1包覆于其中以起到很好地屏蔽效果。上壳71包覆在舌板14周围且包括抵压在舌板14下表面的底壁711、与底壁711相对的顶壁712以及连接底壁711与顶壁712的两侧壁713。底壁711的前端向上一体冲压形成一抵持在光纤装置3下方的凸起75。
当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插入带有相应光纤装置的对接插座连接器时,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相配合,当定位孔34的长短尺寸与柱体不一致时,该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可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来调整,使插头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应的插座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配合灵活、可靠,并且光纤35的定位部352收容于第一凹槽1431内并在第一凹槽1431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则光纤35在初始位置及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均可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光纤装置3整体的移动,而不会过度偏移;此外因第二凹槽1432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1432,则定位部352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可部分呈弯曲状移入第二凹槽1432内,使得光纤装置3在弹簧的4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能够顺畅地移动。
另外,该光纤装置3向后滑动时,基座30向后压缩弹簧4的前端,由于弹簧4的后端固定在绝缘本体1的定位柱1421上,弹簧4的前端可在凹口149内及下方上下摆动,后端可在开口102内及上方上下摆动,从而使基座30向后滑动时可上下摆动,因此,当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在初始位置未对准时,可通过基座30向后滑动时上下或左右摆动来调整;此时光纤35的浮动部355在浮动槽1433内沿上下或左右方向做小幅度的移动以方便基座30上下或左右摆动,,因光纤35的定位部352定位于第一凹槽1431内且受盖体10抵压而不会沿上下及左右方向过度移动,从而可有效牵制光纤装置3,防止光纤装置3过度摆动而不能与对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可靠连接。此外,当使用者拉伸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后侧的线缆9以将其从对接插座连接器中拔出时,可通过光纤35的弯曲部353伸直来消除或者减小光纤35因此受到的拉力,使得光纤35不易被拉伸而损坏。
当插头连接器100拔出后,基座30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前滑动,此时,挡止块144抵持在基座30前端的V形槽31内,一方面,该挡止块144位于光纤装置3前端可防止光纤装置3向前滑出收容槽141,另一方面,该挡止块144与光纤装置3上的V形槽31相配合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上的晃动。基座30的前端下方抵持在上壳71前端所设的凸起75上,基座30的前端下方抵持在舌板14前端所设的凸块147上,因此,抵持在基座30上的凸块147与凸起75均可防止基座30在上下方向的晃动,综上所述,挡止块144、凸块147及凸起75均可形成抵持在光纤装置3的抵持构件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晃动,将光纤装置3更好地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方便插头连接器再次插入插座连接器。
本发明插头连接器100在未插接时,光纤装置3受意外震动或拉伸时,也可通过光纤35后侧定位于第一凹槽1431内进行牵制基座30,防止光纤装置3过度摆动而影响与对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的可靠对接。也可通过光纤35的弯曲部353伸直来消除或者减小光纤35因此受到的拉力,使得光纤35不易被拉伸而损坏。
以上附图所揭示的连接器100均为插头连接器,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器100也可为插座连接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位于收容槽后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位于第一凹槽后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能够前后滑动的基座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光纤,所述光纤设有固定于基座内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第二凹槽内的弯曲部,所述绝缘本体在收容槽后方设有与收容槽前后贯通的开槽,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夹持在基座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收容在开槽内以限制弹簧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过度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绝缘本体前后方向与收容槽相贯通,所述光纤的定位部收容于第一凹槽内并可在第一凹槽内沿前后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绝缘本体前后方向与第一凹槽相贯通,所述定位部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入第二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与光纤光耦合的透镜及位于透镜后方以固定每一光纤的耦合部的收容孔,所述第一凹槽与收容孔沿前后方向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一位于收容槽后方并自下表面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第一凹槽沿上下方向相连通,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有一盖板,所述盖板收容于凹陷部内并抵压于定位部的下方以防止光纤向下翘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一位于收容槽后方并向收容槽方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向前突伸入开槽内,所述基座上设有一与定位柱相向延伸的凸柱,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定位柱上,另一端套在凸柱上并抵持于基座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前端设有前宽后窄的V形槽,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向下延伸有前宽后窄的V形挡止块,所述挡止块向后并沿左右方向抵持在V形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收容槽自舌板的下方凹陷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排布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舌板上方的平板状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舌板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部后方的弹性第二接触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3083908A CN102043202B (zh) | 2009-10-16 | 2009-10-16 | 连接器 |
JP2010006432U JP3164646U (ja) | 2009-10-09 | 2010-09-28 | コネクタ |
US12/900,485 US20110085766A1 (en) | 2009-10-09 | 2010-10-08 | Opt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osition mechanism for holding an optical module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3083908A CN102043202B (zh) | 2009-10-16 | 2009-10-16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43202A CN102043202A (zh) | 2011-05-04 |
CN102043202B true CN102043202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390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3083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3202B (zh) | 2009-10-09 | 2009-10-16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432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8029B (zh) * | 2013-06-07 | 2018-01-30 | 西安雅泽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光纤耦合连接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39988A1 (de) * | 1985-11-11 | 1987-05-14 | Siemens Ag |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uer steckverbinder |
CN2163388Y (zh) * | 1992-02-18 | 1994-04-27 | 富士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组合件 |
CN2582015Y (zh) * | 2002-11-27 | 2003-10-22 | 江苏省通信设备厂 | 光纤连接器 |
CN1677147A (zh) * | 2004-04-02 | 2005-10-05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可拆卸的光学连接器和用来拆卸它的拆卸工具 |
US7572071B1 (en) * | 2008-08-01 | 2009-08-1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able assembly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
-
2009
- 2009-10-16 CN CN2009103083908A patent/CN1020432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39988A1 (de) * | 1985-11-11 | 1987-05-14 | Siemens Ag |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uer steckverbinder |
CN2163388Y (zh) * | 1992-02-18 | 1994-04-27 | 富士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组合件 |
CN2582015Y (zh) * | 2002-11-27 | 2003-10-22 | 江苏省通信设备厂 | 光纤连接器 |
CN1677147A (zh) * | 2004-04-02 | 2005-10-05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可拆卸的光学连接器和用来拆卸它的拆卸工具 |
US7572071B1 (en) * | 2008-08-01 | 2009-08-1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able assembly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43202A (zh) | 201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43205B (zh) | 连接器 | |
CN101876731B (zh) | 连接器 | |
CN102043204B (zh) | 连接器 | |
CN101825747B (zh) | 连接器 | |
CN201478499U (zh) | 插头连接器 | |
TWI416811B (zh) | 連接器 | |
CN101930097B (zh) | 连接器 | |
CN201926774U (zh) | 转接器 | |
CN201438224U (zh) | 连接器 | |
CN102097689B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2472044U (zh) |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 |
CN102236132A (zh) | 连接器 | |
CN201497817U (zh) | 连接器 | |
CN20120429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73197U (zh) | 连接器 | |
CN102043202B (zh) | 连接器 | |
CN102157814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1666962U (zh) | 连接器 | |
CN201583694U (zh) | 连接器 | |
CN201796160U (zh) | 连接器 | |
CN102043203B (zh) | 连接器 | |
CN201707468U (zh) | 连接器 | |
CN201773198U (zh) | 连接器 | |
CN202041679U (zh) | 连接器 | |
CN201828687U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