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580B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5580B CN102035580B CN 200910196894 CN200910196894A CN102035580B CN 102035580 B CN102035580 B CN 102035580B CN 200910196894 CN200910196894 CN 200910196894 CN 200910196894 A CN200910196894 A CN 200910196894A CN 102035580 B CN102035580 B CN 102035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feedback information
- order
- channel quality
- code w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30 referenc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9 user support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当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基站和通信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空间复用传输技术将一个数据流拆分为多层,在空间各层传输,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已经被长期演进(LTE,Long Time Evolution)系统规定为下一代网络的传输技术。为了配合空间复用模式,LTE协议中指定了用户在该模式下需要反馈的信息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Information)、预编码矩阵(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和秩指示(RI,Rank Indicator)。其中,CQI可以表示下行信道质量信息,基站根据用户上报的CQI来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案(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基站接收到用户上报的RI后,由于用户所支持的复用数据流数目与RI相等,可以获知在当前的空间复用模式下,用户所支持的复用数据流数目。还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根据用户上报的CQI、RI和PMI,可以确定基站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发射功率、秩(用RI参数表示)、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格式等发射参数。
基站接收到用户反馈的RI后,可以采用用户反馈的RI进行后续的传输操作(如执行MCS选择、预编码操作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当下行信道质量不理想时,基站不能够降低自身发射信号的RI,而是采用用户反馈的RI,因此,导致下行信道传输出错率高,不能保证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当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执行退秩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是否大于1;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
所述执行退秩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时,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
所述终端,用于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所述基站为上述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关于采用空间复用的设备在物理层的操作示意简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的流程简图;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的流程简图;
图4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站的逻辑单元图;
图5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基站及通信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在对本实施例做说明之前,需要理解的是,在LTE系统中采用空间复用技术的设备,在物理层传输数据的操作顺序的包括:对码字加扰、对加扰后的码字进行调制映射、对调制映射后的码字进行层映射、对层映射后的码字进行预编码、将预编码后的码字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如图1所示,为采用空间复用的设备在物理层的操作示意简图。
其中,为了便于理解,还需要说明:层表示空间复用时,在同一时频资源上支持的复用数据流数目,且层数等于基站最终确定的RI,目前可以实现的最多层数为4层;码字表示独立的数据流,码字数目通常为1或者2,每个码字经过层映射,可以映射到一层或者两层,CQI可以用于表示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以码字为2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基站中具有2个独立的数据流,与采用1个数据流的传输的情况相比,采用2个独立数据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下行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包括:开环空间复用(Open-loopSpatial Multiplexing;或者称为大延迟循环延迟分集,Large Delay Cyclic DelayDiversity),和闭环空间复用(Closed-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因此,当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后,根据自身存储的传输模式信息(如:基站中存储有当前处于开环空间复用,或者处于闭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判断出当前的空间复用传输模式是开环空间复用,还是闭环空间复用。或者根据反馈信息中是否有预编码矩阵(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可以判断出当前的空间复用传输模式是开环空间复用,还是闭环空间复用;由于仅在闭环空间复用时,用户发送给基站的反馈信息中才会包括PMI,因此,基站可以获知当前的空间复用传输模式是开环空间复用,还是闭环空间复用。
当基站根据预置的信息(例如码字数目信息,下行数据传输采用的下行空间复用传输模式信息等),判断出当前的码字数目为2,下行数据传输采用的是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且接收的反馈信息中RI大于1,则用户终端在同一时刻上报的一个全频带CQI,可以用来表示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当基站根据预置的信息,判断出当前的码字数目为码字数目为2,下行数据传输采用的是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且接收的反馈信息中RI大于1,则用户终端在同一时刻上报的两个全频带CQI分别表示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以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为例做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做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和RI;
步骤2:当判断出反馈信息中的RI大于1时,根据接收到的CQI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执行步骤3,如果否,结束流程;
其中,步骤2中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小尺度深衰落的具体判断方法可以包括:判断基站中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低于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则基站判断出该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需要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则结束流程。
步骤3: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其中,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的操作也可以理解为:执行退秩操作,使得退秩后得到的RI比反馈信息中包括的RI小(或者低)。其中,当前获取的RI,使得基站根据该RI判断当前下行链路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中所说的退秩操作是基站减小RI参数的取值,即基站中RI参数的取值是小于反馈信息中的RI值,其中,RI的取值是整数,通常为1、2、3、或者4。
基站中接收到的UE发送的反馈信息中的RI,该RI是UE对下行信道质量进行的测量而获取的,但是,由于仅仅依据UE发送的RI不能对下行链路的质量进行准确的估计,如果基站采用UE发送的RI发送下行数据,则可能导致UE接收到数据的正确率降低。因此,基站执行步骤2和步骤3,从而选择更合理的RI,对下行信道质量进行更合理的评估,从而可以选择合理的方案发送下行数据。其中,根据RI对下行链路质量的判断操作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
其中,由于层个数等于基站最终确定的RI,即基站进行退秩操作后得到的RI,退秩操作后基站中具有的层个数减少,码字映射到层上,再传输出基站,由于码字被映射的层数减少,映射后层与层之间的干扰也会降低,使得接收端(或者终端)中接收到的数据的误码率得到降低。
为说明的方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基站执行将RI降为1的退秩操作,将RI降低为1后,不难理解,退秩后RI也可以为2或者3。
同时上述步骤1至步骤3的说明,使得基站实现了退秩操作,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4: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给所述终端,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当前层的个数,所述层的个数与所述基站当前秩指示相同。
通过执行步骤4,使得终端可以获知到基站中所有码字被映射到的层的个数,从而可以解调出接收到的信号。对于退秩后RI为取值1,则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退秩后的层的个数为一个;对于退秩后RI为取值2,则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退秩后的层的个数为二个;对于退秩后RI为取值3,则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退秩后的层的个数为三个。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中判断基站中所有码字所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低于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1:根据预置的信息和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
其中,步骤S1中所说的预置信息可以包括:码字数目信息和下行空间复用传输模式。若基站处于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且码字数为2;则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的CQI应该包括两个参数值:CQI1和CQI2,分别表示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根据获取的CQI1和CQI2,基站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列表,查找到与CQI1、CQI2分别对应的频谱效率eff1、eff2。
步骤S2:根据获取的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以及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RI和预置的层映射关系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
其中,上述步骤S2中预置的层映射关系信息,具体可以是在基站中最近一次下行传输数据时,将码字映射到层的关系。例如:对本实施例中所举例的两个码字,基站中最近一次下行传输数据时的层数为3层的情况,预置的层映射关系包括:第一个码字被映射在一层,第二个码字被映射到另外两层,具体映射的过程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3:根据获取的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码字上的数据就是在基站生成的(或者说第几个码字就是基站定义的,因此,基站中可以获知2个码字与层之间映射关系,如下式子(1)所示为可能的码字与层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i表示两个码字中的第1个码字和第2个码字,i的取值为1或者2,li表示第i个码字映射的层数,如:RI为2时,表示该空间复用模式中所有码字可以被映射在两层中,其中,通常是将第1个码字、第2个码字分别被映射到各一层中;当RI为3时,该空间复用模式中2个码字可以被映射的层数为3层,通常将第1个码字映射到一层(即l1=1),将第2个码字映射到两层(即l2=2);当RI为4时,该空间复用模式中2个码字可以被映射的层数为4层,通常是将每个码字各自映射两层,每个码字映射的层与层之间是独立的。
根据码字与层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已经获取的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可以容易的获取到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如下式子(2)所示:
effsum=eff1·l1+eff2·l2 (2)
其中,effsum表示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eff1·l1表示第1个码字的频谱效率;eff2·l2表示第2个码字的频谱效率。
对于将1个码字映射到两个层的情况,这两个层中每层上承载的码元数目相同,则该码字的频谱效率是每层上承载的码元的频谱效率的和(因此,第1个码字的频谱效率为eff1·l1,第2个码字的频谱效率为eff2·l2)。
步骤S4:判断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小于(即低于)预置的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则触发执行退秩操作,即执行步骤3,如果否,则结束流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中所说的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的具体设置值,与信道传播环境有关,可以根据信道传播环境设定不同的门限值。如果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小于门限值(用effTH表示),则认为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基站执行退秩操作。
以上是对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中,判断基站中所有码字所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低于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的具体操作,对于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中的执行方法,由于用户终端在同一时刻只上报一个全频带CQI表示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基站根据这一个CQI在自身存储的列表,查找到对应的频谱效率eff,即获取到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则是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的N倍,这里的N为基站中的层的数目,后续的操作与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中的操作相同,可以参考对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操作的说明,这里不再重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站在退秩后,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的操作,使得基站在退秩后可以更合理的选择MCS,从而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
如图3所示,介绍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中
步骤301、302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2相同,具体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说明。
步骤303: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其中,步骤303中基站降低RI为1,使得基站在退秩对码字进行的层映射更简单,且可以保证通信质量。
步骤304:根据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和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反馈信息中RI,确定退秩后的MCS。
其中,在对步骤304做说明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在空分复用模式中,RI通常是小于等于天线数目的。
上述步骤304中根据发射天线数目和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RI,选择MCS,由于对于一个特定的基站,其发射天数的数目是已知的,则下面对于基站中具有预置的发射天线数据的情况下(其中,各种情况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下面以基站选址MCS的操作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情况f1: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2时,且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2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基站采用闭环空分复用模式发射信号,因此,基站接收到的CQI包括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后续操作都有相同的说明。对于基站采用开环空分复用模式发射信号的情况,由于基站接收到的CQI是用一个CQI参数表示的,这一个CQI参数可以表示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则不需要选取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因为,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都用基站接收到的一个CQI参数值表示,是相同的。所以,对于开环空分复用模式发射信号的情况,基站退秩后选择MCS的操作,可以根据基站接收到的一个CQI参数值,选择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还需要理解的是,由于退秩后,基站中的RI为1,则基站中将两个码字映射到唯一的层上,采用这种映射发射信号,在接收端获取的每个码字的CQI参数的值,将会比根据RI为大于1时发射信号时,获取的每个码字的CQI参数的值大。也就是说,当两个码字映射到同一层时(即RI为1时),可以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则可以选择更高编码效率的MCS。因此,在步骤f1中,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也就是将CQImax=max{CQI1,CQI2},近似为RI为1时,接收端估计出的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根据CQImax,选择MCS。
其中,根据CQI参数的值,选择MCS具体可以参考对应的表格,具体操作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情况f2: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且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2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其中,步骤f2与步骤f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基站发射天线数目不同,采用不同的发射天线数目。需要理解的是,RI的取值是与基站中进行层映射的层数相同的,层的数目可以代表空分复用模式中有效天线数目,该有效发射天线数目小于等于实际发射天线数目。由式子(1)可知,当RI为2时,每个码字个映射到不同的一层上。则当RI降低为1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
情况f3: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3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报的RI为3,则第一个码字映射到一个层上,第二个码字映射到两个层上,此时两个码字频谱效率分别为eff1和2·eff2,取effmax={eff1,2·eff2},然后选择频谱效率大于或等于effmax的MCS,作为退秩使得RI为1时的MCS。其中,由于在基站中通常是预置有频谱效率与MCS对应的列表,可以根据频谱效率查询到MCS,频谱效率的取值具体可以是分段的数值,则MCS是每个频谱效率数值对应的,如果基站获取的effmax在列表中没有相同的频谱效率数值,则选择频谱效率最近且大于或者等于effmax的MCS。通常,MCS的编码效率越高,码字的频谱效率则越大。因此,步骤f3中降低了层数,可以选择编码效率更高的MCS。
情况f4: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4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报的RI为4,则两个码字均映射到两层,此时两个码字的频谱效率分别为2·eff1和2·eff2,取effmax={2·eff1,2·eff2},然后选择频谱效率大于或等于effmax的MCS,作为退秩使得RI为1时的MCS。
通过上述对步骤f1至步骤f4的说明,使得基站在进行退秩操作后,可以选择编码效率更高的MCS,降低执行退秩操作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影响。
上述步骤304中详细的说明了一种退秩后选择MCS的执行方案,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退秩后选择MCS的执行方案,如下步骤305所述,步骤305可以作为步骤304的替换方案,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步骤304,或者步骤305。
步骤305: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RI,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值。
其中,步骤305中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RI,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和S2。
步骤305中所说的选择频谱效率大于或者等于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值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具体操作可以包括:
在基站中存储有一张MCS表格,每一种MCS都对应一个频谱效率值SEi,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SE0<=SE1<=SE2....<=SE28,找出一个MCSi(i表示MCS的索引),满足SEi<=effsum<SEi+1。
通过上述对本实施例的说明,该方法采用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由于增加了步骤F4或者步骤F5,使得基站在进行退秩操作后,可以选择编码效率更高的MCS,降低执行退秩操作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影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所说明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10、第一判断单元20、第二判断单元30和执行退秩单元40。可选的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50。
其中,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和RI;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闭环空分复用的模式,且码字为2时,接收单元10中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信道质量信息可以是包括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分别是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参数,可以用CQI1、CQI2来表示这两个参数。
第一判断单元20,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RI是否大于1,如果是,通知第二判断单元30,如果否,不执行任何操作;
第二判断单元30,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接收到的CQI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通知执行退秩单元40,如果否,不执行任何操作。
其中,第二判断单元30中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具体可以是判断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小于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则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则通知执行退秩单元40。其中,第二判断单元30也可以有其它具体的判断方法,此处比应该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执行退秩单元40,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时,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通过上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说明,该基站根据接收单元10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当第一判断单元20判断出RI大于1时,由第二判断单元30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可选的,该基站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50,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当前层的个数,所述层的个数与所述基站当前秩指示相同。
通过增加发送单元50,使得终端可以获知到基站中所有码字被映射到的层数,从而可以更容易解码出接收到的信号。
可选的,第二判断单元3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二获取单元302、第三获取单元303和第三判断单元304。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根据预置的信息和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预置的信息可以包括:基站处于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且码字数为2。则容易判断出反馈信息中信道质量信息包括两个码字的信道信息,分别为CQI1、CQI2,则容易的获取到CQI1、CQI2对应的频谱效率eff1、eff2,此为现有技术,不详述。
第二获取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301获取的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RI和预置信息中的层映射关系信息三项,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
第三获取单元303,用于根据获取的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
其中,第三获取单元303中详细获取到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一、二中的说明,而容易获得。
第三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第二获取单元302中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小于(或者低于)预置的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通知执行退秩单元40。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基站还可以再实现退秩操作之后,根据当前的RI,选择更合理的调制编码(MCS)方案。因此,该基站还可以包括:选择调制编码方案单元60。
其中,选择调制编码方案单元60,用于当执行退秩单元40中执行退秩后,使得RI为1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RI,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MCS单元60中执行选择MCS的具体操作可以有多种。因此,选择MCS单元60可以具有多种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选择MCS单元60可以具体包括:第一选择MCS单元601。
第一选择MCS单元602,用于根据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和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反馈信息中的RI,选择MCS作为退秩后的MCS。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选择MCS单元602中,可以具体包括:
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2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2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2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中值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选择MCS单元60中在包括第一选择MCS单元601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二获取单元302。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二获取单元302,可以独立的存在于选择MCS单元60中,也可以是独立存在于第二判断单元30中;也可以是选择MCS单元60和第二判断单元30共用两个获取单元。
如果,选择MCS单元60中在包括第一选择MCS单元601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二获取单元302;则第一选择MCS单元601还用于:
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3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也可以理解为选择频谱效率大于或者等于获取的较大的码字的频谱效率值的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时,接收到反馈信息中的RI为4时,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两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即CQI1和CQI2),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也可以理解为选择频谱效率大于或者等于获取的较大的码字的频谱效率值的MCS,将选择的MCS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可选的,如图4中虚线所示,选择MCS单元60也可以具体包括:第二选择MCS单元602,用于根据第三获取单元303中获取的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值。也可以理解为选择的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频谱效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作为当前RI为1时的MCS。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说明,也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一、二中的说明。
通过对上述基站的说明,该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由于选择MCS单元60,使得基站在进行退秩操作后,可以选择编码效率更高的MCS,降低执行退秩操作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影响。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终端100和基站200。
其中,终端100,用于发送反馈信息给基站200,该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和RI;
基站200,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QI)和RI;判断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RI是否大于1,如果是,根据接收到的CQI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执行退秩操作,使得退秩后的RI比反馈信息中包括的RI小。
通过上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说明,该通信系统中基站200根据接收到的终端100发送的反馈信息,当判断出RI大于1时,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退秩操作,从而减少了传输层数,降低传输出错率。从而保证通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可选的,该基站200,还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给终端,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退秩后的层数,层数与RI相同。
可选的,该基站200,还用于当执行退秩单元40中执行退秩后,使得RI为1时,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CQI、RI,选择调制编码方案(MCS)。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200,可以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基站,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实施例三中的说明,此处不重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当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如果是,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置的信息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
根据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和所述预置的信息中的层映射关系,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
根据所述获取的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
判断所述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小于预置的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则判断出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秩指示为1,根据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选择调制编码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选择调制编码方案,具体包括:
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2,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2时,则根据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较大的参数值,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第一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和第二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2时,则根据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较大的参数值,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第一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和第二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3时,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4时,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秩指示为1,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当前层的个数,所述层的个数与所述基站当前秩指示相同。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执行退秩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是否大于1;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大于1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预置的信息,判断下行信道是否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
所述执行退秩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中判断结果为:所述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时,以小于所述反馈信息中秩指示的值作为基站当前秩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置的信息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和所述预置的信息中的层映射关系三项,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是否小于预置的小尺度深衰落的门限值,如果是,则判断出下行信道经历了小尺度深衰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一选择编码调制单元,用于若当前秩指示为1,根据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和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选择调制编码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编码调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2,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2时,则根据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较大的参数值,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第一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和第二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2时,则根据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中较大的参数值,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第一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和第二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参数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3时,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或者,当预置的发射天线数目为4,且所述反馈信息中的秩指示为4时,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每个码字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的频谱效率中的最大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选择编码调制单元,用于若当前秩指示为1,根据所述第三获取单元中获取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选择调制编码方案作为基站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案所对应的频谱效率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获取的所有码字对应的总的频谱效率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当前层的个数,所述层的个数与所述基站当前秩指示相同。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基站;
所述终端,用于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中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和秩指示;
所述基站,为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96894 CN102035580B (zh) | 2009-09-29 | 2009-09-29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PCT/CN2010/077438 WO2011038677A1 (zh) | 2009-09-29 | 2010-09-29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96894 CN102035580B (zh) | 2009-09-29 | 2009-09-29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5580A CN102035580A (zh) | 2011-04-27 |
CN102035580B true CN102035580B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382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968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5580B (zh) | 2009-09-29 | 2009-09-29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35580B (zh) |
WO (1) | WO20110386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74377B2 (en) | 2013-05-06 | 2017-09-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k adaptation |
EP2822344B1 (en) | 2013-07-03 | 2016-03-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mission rank selection when deploying a shared radio cell |
US9642153B2 (en) | 2013-10-09 | 2017-05-02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one radio module to listen to paging signals without break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other radio module operating in the connected mod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US9504085B2 (en) | 2014-03-04 | 2016-11-22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one radio module to listen to paging signals without break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other radio module operating in the connected mod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CN109478972B (zh) * | 2016-11-03 | 2021-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状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9936401A (zh) * | 2017-12-15 | 2019-06-25 | 索尼公司 |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474739B (zh) * | 2018-05-11 | 2022-06-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制编码及cqi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688727B (zh) * | 2021-03-08 | 2021-08-3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8712A (zh) * | 2005-05-31 | 2008-07-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采用harq的mimo scw设计的秩步降 |
CN101388699A (zh) * | 2007-09-12 | 2009-03-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于空时频域的信息反馈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09048418A2 (en) * | 2007-10-08 | 2009-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534177A (zh) * | 2009-04-03 | 2009-09-16 | 西安交通大学 | 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48093B2 (en) * | 2007-10-02 | 2015-02-03 | Apple Inc. | Rank adaptation for an open loop multi-antenna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1505205A (zh) * | 2008-02-05 | 2009-08-12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于波达方向的开环mimo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2009
- 2009-09-29 CN CN 200910196894 patent/CN10203558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9-29 WO PCT/CN2010/077438 patent/WO201103867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8712A (zh) * | 2005-05-31 | 2008-07-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采用harq的mimo scw设计的秩步降 |
CN101388699A (zh) * | 2007-09-12 | 2009-03-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于空时频域的信息反馈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09048418A2 (en) * | 2007-10-08 | 2009-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534177A (zh) * | 2009-04-03 | 2009-09-16 | 西安交通大学 | Mimo系统中基于rumswf的低复杂度降秩均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5580A (zh) | 2011-04-27 |
WO2011038677A1 (zh) | 2011-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5580B (zh) | 一种空间复用模式中退秩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
RU2484589C2 (ru) | Терминал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JP5044023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構成 | |
CN105024781B (zh) |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978723B (zh) | 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结构 | |
CN107251461B (zh) | 用于非正交传输信令的设备与方法 | |
JP6090437B2 (ja)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7210794A (zh) | 用于对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链路适配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111246A (zh) |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2237969A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5451906B2 (ja) |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バイナリツリーに基づくジョイント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コーダ | |
CN104885393A (zh) | 自适应传送模式切换 | |
CN102291229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 |
RU2587163C2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
KR101447071B1 (ko) | 다입력 다출력 시스템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처리방법과 장치 및 그의 전송방법 | |
CN102237958A (zh) | 一种基于pucch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559232A (zh) | 信息通知方法及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的执行方法 | |
CN101529963B (zh) | 无线电资源指配方法、用户设备和通信网络节点 | |
JP2010532112A (ja) | ベクトルを符号化する方法 | |
CN102916768A (zh) |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916766B (zh) | 反馈、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294587A (zh) |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271028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
JP6853284B2 (ja)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2469499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所需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