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364B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6364B CN102026364B CN201010107643.8A CN201010107643A CN102026364B CN 102026364 B CN102026364 B CN 102026364B CN 201010107643 A CN201010107643 A CN 201010107643A CN 102026364 B CN102026364 B CN 1020263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tp message
- clock
- equipment
- ptp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1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4—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unidirectional timest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该方法包括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时钟设备在接收的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为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进行转发。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正在向全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演进,移动网络的全IP化是一个全网络端到端的IP化过程,包括终端应用、接入网络、承载网络、核心网络、维护管理等方面。接入网络IP化意在承接多样化的用户的带宽需求和质量需求,为多种业务提供更高的带宽,并全面降低成本。当前,随着核心网IP化改造的逐步完成,无线接入网的IP化成为整个移动网络向全IP化演进的关键。
在实现无线接入网IP化的过程中,时钟同步是关键问题之一。时钟同步对切换性能和覆盖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无论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ndGeneration,2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3G)还是超3G的基站对时钟频率的精度要求都十分严格。此外,由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TDD)基站上下行采用同一频率的特点,为了避免干扰,对时钟相位的精度要求也十分严格。IEEE 1588定义的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Protocol,PTP)的基本功能是使分布式网络内的最精确时钟与其他时钟保持同步,用于对标准以太网或其他采用多播技术的分布式总线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其他终端设备中的时钟进行亚微秒级同步。为了提高同步精度,PTP在硬件上要求每个网络节点必须有一个包含实时时钟的网络接口卡,可以实现基于PTP协议栈的相关服务。现有IEEE 1588定义的PTP技术中,假定节点设备接收的PTP报文是需要节点设备进行处理的本设备PTP报文,根据节点设备的不同可以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对应的处理。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只提供了节点设备对本设备PTP报文处理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乏确定及处理非本设备PTP报文的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包括:
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PTP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端到端参数信息确定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之后,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可以实现时钟设备对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对应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对应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时钟设备接收PTP报文,该PTP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可以为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目的地址、域编号(Domain Number,DN)。其中,目的地址是端到端通信时接收端的地址信息,域编号为端到端通信时发送端的域信息。
网络部署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网络中涉及的节点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域,不同的域具有不同的域编号。
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域的划分:
例如,当进行端到端的频率同步时,将端点处的两个节点设备(主时钟设备和从时钟设备)划为同一个域(例如,Domain 1),而端到端频率同步涉及的中间节点设备划为另一个域(例如,Domain 2)。
再例如,按照运营商的不同进行划分,不同运营商采用的节点设备被划分到不同的域。
又例如,按照移动通信网络的级别进行划分,如,2G网络和3G网络共存时,将2G网络的节点设备和3G网络的节点设备划分为不同的域。
进行域划分后,不同域的节点设备将具有不同的域编号。在进行端到端通信时,发送端的节点设备可以将自身的域编号携带在产生的PTP报文中,之后,将携带域编号的PTP报文向后续节点设备发送,直至将携带发送端所属域的域编号的PTP报文发送给接收端的节点设备。
在采用PTP通信时,IEEE 1588定义的节点设备可以分为普通时钟(Ordinary Clock,OC)设备、边界时钟(Boundary Clock,BC)设备和透明时钟(Transparent Clock,TC)设备。不同的时钟设备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OC设备或者BC设备会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终结处理,TC设备会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后转发给后续节点设备。
其中,本设备PTP报文可以是指时钟设备需要处理的PTP报文;终结处理可以理解为在该设备节点处对接收的PTP报文不进行转发,而是在该设备节点处结束对该PTP报文的处理流程;正常的PTP层处理可以是指进行时延信息的添加、时延抖动信息的添加、修改报文驻留时间等。
上述各时钟设备针对本设备PTP报文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关注于时钟设备如何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本设备PTP报文还是非本设备PTP报文,及如何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处理,其中,非本设备PTP报文是指不需要时钟设备进行PTP层面处理的PTP报文。
步骤12:时钟设备根据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根据时钟设备的不同,对应的时钟设备可以根据域编号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或者,根据目的地址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或者,根据目的地址及域编号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13: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本步骤中,可以将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非本设备PTP报文的处理方案,因此,时钟设备很可能直接丢弃非本设备PTP报文,而要实现端到端同步时,如果中间节点将端点处产生的PTP报文丢弃,则会造成端到端同步的不可实施,影响网络演进升级。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并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对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可以避免丢弃非本设备PTP报文的问题,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由上述描述可知,OC设备、BC设备和TC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对PTP报文的处理有所不同,因此下面的实施例将分别描述对应的流程。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1:BC设备接收PTP报文,该PTP报文中携带域编号和目的地址。
在端到端同步时,发送端的节点设备会在产生的PTP报文中携带域编号,该域编号为发送端的节点设备所属分域的域编号。之后,PTP报文在各节点设备上传输时该域编号保持不变,为发送端的节点设备所属分域的域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BC设备或者OC设备是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终结处理,不会转发该本设备PTP报文,因此本设备PTP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应该为BC设备的地址。故而,BC设备在判断是否为本设备PTP报文的过程中,除了域编号之外,还需要比对目的地址。
步骤22:BC设备根据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判断该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若是,执行步骤23,否则,执行步骤24。
具体地,BC设备判断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是否与自身(即BC设备)配置的域编号相同,若判断结果为不同,则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为相同,且当组播模式时,进一步判断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即BC设备)的组播地址,若判断结果是接收的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是自身(即BC设备)的组播地址,则该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是接收的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不是自身(即BC)的组播地址,则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为相同,且当单播模式时,进一步判断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即BC设备)的端口地址,若判断结果是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为该BC设备的端口地址时,则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是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不是该BC设备的端口地址时,则该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23:BC设备转发该PTP报文。
由于该PTP报文为非设备PTP报文,该PTP报文只是途径该BC设备,因此,该BC设备无需对该PTP报文进行PTP层面的处理。即BC设备忽略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PTP层处理,直接转发该非本设备PTP报文给该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该转发给的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是指按照路由关系等确定的该时钟设备的下一跳节点设备。
步骤24:BC设备终结该PTP报文。
由于在PTP通信中,BC设备会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终结处理,因此,本步骤是兼容现有技术,对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面的处理。
本实施例以BC设备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例的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OC设备,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根据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实现BC设备或者OC设备对接收的PTP报文的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1:TC设备接收PTP报文,该PTP报文中携带域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TC设备是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处理,与接收的PTP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无关,因此,在确定是否为本设备PTP报文时也与目的地址无关。
步骤32:TC设备根据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判断该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若是,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4。
具体地,该TC设备判断接收的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是否与自身(即TC设备)配置的域编号相同,若判断结果是相同,则该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是不同,则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33:TC设备转发该PTP报文。
其中,TC设备可以直接转发该PTP报文,或者,对该PTP报文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后转发,相关信息处理是指进行时延信息的添加、时延抖动信息的添加、修改报文驻留时间等。具体地是直接转发还是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后转发可以根据网络配置来确定。
步骤34:TC设备对该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后,发送处理后的PTP报文。
其中,正常的PTP层处理可以是指进行时延信息的添加、时延抖动信息的添加、修改报文驻留时间等。
由于在PTP通信中,TC设备会对本设备的PTP报文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因此,本步骤是兼容现有技术,对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面的处理。
本实施例根据域编号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实现TC设备对接收的PTP报文的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上面对BC设备或者OC设备,及TC设备的处理流程进行了描述,依据上述的原理可以对混合组网的系统进行PTP报文的正确处理。例如,在已经配置成进行时间同步的网络系统中进一步的实现端到端的频率同步。其中,时间同步是指将待同步的网元设备采用的时钟信号的相位调整成一致,频率同步是指将待同步的网元设备采用的时钟信号的频率调整为一致。用于时间同步的PTP报文称为时间同步PTP报文,用于频率同步的PTP报文称为频率同步PTP报文。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对应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采用三层单播方式实现频率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一时钟服务器(IPclkServer 1)51→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GSM基站55。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SCDMA)系统采用二层或者三层组播方式实现时间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二时钟服务器(IPclk Server 2)56→第一BC设备52,之后,从第一BC设备52分为两路,一路为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第一3G基站(NodeB)57,另一路为第一BC设备52→第四BC设备58→第三BC设备54→第二3G基站59。
在系统部署时,第一时钟服务器51和GSM基站55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域编号,例如,DN 1;而第二时钟服务器56、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第四BC设备58、第一3G基站57和第二3G基站59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另一域编号,例如,DN 2。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和第四BC设备58被配置成组播模式。
在组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满足组播协议的地址,即D类IP地址,起始范围为224.0.0.0到239.255.255.255;在单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GSM基站的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BC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元。
参加图4,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401:第一时钟服务器产生时间同步PTP报文,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第一时钟服务器的域编号(DN 1)和目的地址(GSM基站的IP地址)。
步骤402:第一时钟服务器将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一BC设备。
步骤403:由于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DN1)和第一BC设备自身配置的域编号(DN2)不同,因此,第一BC确定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404:第一BC设备将该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二BC设备。
步骤405:类似于第一BC设备,第二BC设备和第三BC设备做同样的处理,直至将该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GSM基站。
为了简化起见,图4中并未画出第三BC设备和第四BC设备,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这些设备的部署及功能仍然可以从文字部分确定,因此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覆盖范围内。
步骤406:GSM基站作为OC设备,接收到时间同步PTP报文后,根据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因此做终结处理。
由于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为DN 1与GSM基站配置的域编号DN 1相同,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为GSM基站的IP地址,且GSM基站被配置成单播模式,因此,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GMS基站的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407:第二时钟服务器产生频率同步PTP报文,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第二时钟服务器的域编号(DN 2)和目的地址(组播地址)
步骤408:第二时钟服务器将频率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一BC设备。
步骤409:第一BC设备根据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该频率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
由于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第一BC设备配置的域编号相同,且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且第一BC设备被配置成组播模式,因此,频率同步PTP报文为第一BC设备的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410:第一BC设备终结该频率同步PTP报文。
步骤411:第一BC设备用自身的时间信息再生频率同步PTP报文,再生的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为DN 2的域编号和作为目的地址的组播地址,并将再生后的频率同步PTP报文分别发送给第二BC设备和第四BC设备。
步骤412:第二BC设备和第三BC设备,及第四BC设备和第三BC设备同样做第一BC设备的处理,直至将频率同步PTP报文(再生后的频率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
步骤413: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为OC设备,接收到频率同步PTP报文后,根据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该频率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因此做终结处理。
由于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为DN 2与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配置的域编号DN 2相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的组播地址,且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被配置成组播模式,因此,该频率同步PTP报文为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的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401-406与步骤406-413无时序限制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可以在时间同步系统中,进一步实现中间节点为BC设备时端到端频率同步的顺利实施。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对应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GSM系统采用三层单播方式实现频率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一时钟服务器(IPclk Server 1)71→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GSM基站75。TD-SCDMA系统采用二层或者三层单播方式实现时间同步,途径的路径包括第二时钟服务器(IPclk Server 2)76→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一3G基站(NodeB)77,及第二时钟服务器76→第一TC设备72→第四TC设备78→第三TC设备74→第二3G基站79。
在系统部署时,第一时钟服务器71和GSM基站75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域编号,例如,DN 1;而第二时钟服务器76、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四TC设备78、第一3G基站77和第二3G基站79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另一域编号,例如,DN 2。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四TC设备78、GSM基站75、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被配置成单播模式。
在单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分别为GSM基站的IP地址、第一3G基站的IP地址和第二3G基站的IP地址。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TC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元。
参加图6,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601:第一时钟服务器产生时间同步PTP报文,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第一时钟服务器的域编号(DN 1)和目的地址(GSM基站的IP地址)。
步骤602:第一时钟服务器将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一TC设备。
步骤603:由于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DN1)和第一TC设备自身配置的域编号(DN2)不同,因此,第一TC确定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604:第一TC设备将该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第二TC设备。
步骤605:类似于第一TC设备,第二TC设备和第三TC设备做同样的处理,直至将该时间同步PTP报文发送给GSM基站。
其中,对于非本设备PTP报文,TC设备可以直接进行透传,也可以进行相关信息处理后再传输。
步骤606:GSM基站作为OC设备,接收到时间同步PTP报文后,根据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因此做终结处理。
由于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为DN 1与GSM基站配置的域编号DN 1相同,时间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为GSM基站的IP地址,且GSM基站被配置成单播模式,因此,该时间同步PTP报文为GMS基站的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607:第二时钟服务器产生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分别携带域编号和目的地址,其中,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均为第二时钟服务器的域编号(DN 2),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3G基站的IP地址和第二3G基站的IP地址。
步骤608:第二时钟服务器将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均发送给第一TC设备。
步骤609:第一TC设备根据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确定该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
由于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第一TC设备配置的域编号相同,因此,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为第一TC设备的本设备PTP报文。
步骤610:第一TC设备对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进行正常PTP层后,将处理后的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分别发送给第二TC设备和第四TC设备。
步骤611:第二TC设备和第三TC设备,及第四TC设备和第三TC设备同样做第一TC设备的处理,直至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分别发送给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
为了简化起见,图6中并未画出第三TC设备和第四TC设备,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这些设备的部署及功能仍然可以从文字部分确定,因此仍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覆盖范围内。
步骤612: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为OC设备,分别对应接收到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或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后,根据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或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或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因此做终结处理。
由于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域编号为DN 2与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配置的域编号DN 2相同,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中携带的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3G基站的IP地址和第二3G基站的IP地址,且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被配置成单播模式,因此,该第一频率同步PTP报文和第二频率同步PTP报文分别为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的本设备PTP报文。
本实施例中的OC设备通过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TC设备通过域编号确定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可以在时间同步系统中,进一步实现中间节点为BC设备时端到端频率同步的顺利实施。
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分别以BC设备和TC设备作为中间节点为例,在已经配置成进行时间同步的系统中进一步实现端到端频率同步。可以理解的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仍旧可以实现在已经配置成频率同步的系统中进一步实现端到端时间同步。
在时钟设备中进行上述处理的模块可以具体为报文处理装置,现有技术中,在时钟设备中同样会存在一个报文处理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报文处理装置只是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处理,无法确定及处理非本设备PTP报文,而上述实施例通过对报文处理装置进行改进,实现对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地顺利进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PTP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时钟设备中新增或者扩展现有地址匹配装置,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址匹配装置可以用于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81:时钟设备中的地址匹配装置接收PTP报文,该PTP报文中携带目的地址。
步骤82:该地址匹配装置判断接收的PTP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是否自身的端口地址,若是,执行步骤83,否则,执行步骤84。
步骤83:该地址匹配装置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之后,执行步骤85。
步骤84:该地址匹配装置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之后,执行步骤86。
步骤85:该地址匹配装置将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时钟设备内的报文处理装置,以便该报文处理装置对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处理。之后,结束流程。
步骤86:该地址匹配装置将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该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为根据路由信息等确定的该时钟设备的下一跳节点。
本实施例中,时钟设备可以为BC设备、OC设备或者TC设备。
本实施例采用地址匹配的方式进行是否非本设备PTP报文的判断,同样可以实现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本实施例不用比较域编号,可以较为简便的执行。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模块91、确定模块92和转发模块93。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该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模块92用于根据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转发模块93用于在接收的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为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时,将该非本设备精确时间协议报文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根据端到端参数信息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并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实现对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可以避免丢弃非本设备PTP报文的问题,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时钟设备的不同进行分别部署。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时钟设备可以为BC设备或者OC设备,此时,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和目的地址。
此时,确定模块92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01和第一确定单元102,第一判断单元101用于判断该域编号与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该第一确定单元102用于在该第一判断单元101得到判断结果为不同时,确定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该确定模块92包括该第一判断单元101、第二判断单元103和第二确定单元104;该第二判断单元103用于在该第一判断单元101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且该时钟设备在组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该目的地址是否为该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该第二确定单元104用于在该第二判断单元103得到判断结果为该目的地址不是该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时,确定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该确定单元包括该第一判断单元101、第三判断单元105和第三确定单元106;该第三判断单元105用于在该第一判断单元101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且该时钟设备在单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该目的地址是否为该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该第三确定单元106用于在该第三判断单元105得到判断结果为该目的地址不是该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该转发模块93包括第一转发单元107,该第一转发单元107用于对该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本实施例根据域编号和目的地址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实现BC设备或者OC设备对接收的PTP报文的处理,保证端到端频率同步的实施。
图11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时钟设备为TC设备,此时,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
此时,该确定模块92包括第四判断单元111、第四确定单元112和第五确定单元113;该第四判断单元111用于判断该域编号与该TC设备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该第四确定单元112用于在该第四判断单元111得到判断结果为不同时,确定该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该第五确定单元113用于在该第四判断单元111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时,确定该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
该转发模块93包括第二转发单元114或者第三转发单元115;该第二转发单元114用于对该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该第三转发单元115用于对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该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本实施例根据域编号确定非本设备PTP报文,实现TC设备对接收的PTP报文的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
在图10或图11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模块可以均具体位于时钟设备中的报文处理装置中。
图12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时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时钟设备为BC设备、OC设备或者TC设备,此时,该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地址。
此时,该确定模块92包括第五判断单元121和第六确定模块122;该第五判断单元121用于判断该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的端口地址;该第六确定单元122用于在该第五判断单元121得到判断结果为该目的地址不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该时钟设备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其中,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模块(包括接收模块91、确定模块92和转发模块93)可以具体位于时钟设备中的地址匹配装置1中,该时钟设备还包括报文处理装置2,该地址匹配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七确定单元123,用于在该第五判断单元121得到判断结果为该目的地址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并将该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该时钟设备内的报文处理装置2,以便该报文处理装置2对该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
该本实施例采用地址匹配的方式进行是否非本设备PTP报文的判断,同样可以实现非本设备PTP报文的确定及处理,保证端到端同步的实施。本实施例不用比较域编号,可以较为简便的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方案(可称为“上下文实现方案”):
该实现方案中,时钟设备可以为普通时钟OC设备或边界时钟BC设备或透明时钟TC设备,PTP报文为主时钟或从时钟发送的PTP消息,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时钟设备可以根据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到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具体的,上下文信息可以为包含上下文ID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相应的,时钟设备可以根据该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判断该PTP消息是否与本设备相关(或者说“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比如,如果TLV字段中包含的上下文ID与本设备配置的上下文ID相匹配,则判断PTP消息与本设备相关;如果不匹配,则判断PTP消息与本设备不相关。
另外,对于TC设备,将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的步骤可以包括:TC设备对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或者,TC设备,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以在1588报文中增加TLV为例:
1、在1588报文中增加新的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其中携带了该报文所对应的1588上下文profile ID,网络设备可以对profileID进行检查。
2、当网络设备处于BC模式(即该网络设备是BC设备)或者OC模式(即该网络设备是OC设备),如果该报文中的profile ID与网络设备配置profile ID匹配,则该网络设备可以对报文进行终结处理;反之,则该网络设备可以对该报文进行转发(或者说“透传”)处理,此种情况下,不进行1588V2协议层面的处理。
3、当网络设备是TC模式(即该网络设备是TC设备)时,如果该报文中的profile ID与网络设备配置profile ID匹配,则该网络设备可以修改报文驻留时间,按照正常的1588V2协议进行处理。反之,则该网络设备可以对该报文进行转发(或者说“透传”)处理,或者,也可以按照正常的1588V2协议进行处理,具体的行为可以通过网络配置来规范。
以下是该方案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
在图4、图5所对应的技术方案中,GSM系统采用三层单播方式实现频率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一时钟服务器51→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GSM基站55。TD-SCDMA系统采用二层或者三层组播方式实现时间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二时钟服务器56→第一BC设备52,之后,从第一BC设备52分为两路,一路为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第一3G基站(NodeB)57,另一路为第一BC设备52→第四BC设备58→第三BC设备54→第二3G基站59。
可以理解的是,OC设备和BC设备对PTP报文进行终结处理的原理类似,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BC设备为例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
在系统部署时,第一时钟服务器51和GSM基站55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域编号,例如,DN 1;而第二时钟服务器56、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第四BC设备58、第一3G基站57和第二3G基站59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另一域编号,例如,DN 2。第一BC设备52、第二BC设备53、第三BC设备54和第四BC设备58被配置成组播模式。
在组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满足组播协议的地址,即D类IP地址,起始范围为224.0.0.0到239.255.255.255;在单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GSM基站的IP地址。
此种情况下,由于单播涉及的第一时钟服务器51、GSM基站与组播涉及的网元(比如BC设备)分属不同的电信上下文telecom profile,因此可以配置不同的profile ID。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实现方案”,可以在第一时钟服务器51发出的1588报文中增加包含profile ID的TLV字段,中间的BC设备可以判断该报文中的profile ID与该BC设备的profile ID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BC设备的profile ID只与组播报文的profile ID匹配,因此中间BC节点在对比profile ID后只终结组播报文,而透传单播报文。
在图6、图7所对应的技术方案中,GSM系统采用三层单播方式实现频率同步,途径的路径为第一时钟服务器(IPclk Server 1)71→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GSM基站75。TD-SCDMA系统采用二层或者三层单播方式实现时间同步,途径的路径包括第二时钟服务器(IPclk Server 2)76→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一3G基站(NodeB)77,及第二时钟服务器76→第一TC设备72→第四TC设备78→第三TC设备74→第二3G基站79。
在系统部署时,第一时钟服务器71和GSM基站75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域编号,例如,DN 1;而第二时钟服务器76、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四TC设备78、第一3G基站77和第二3G基站79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另一域编号,例如,DN 2。第一TC设备72、第二TC设备73、第三TC设备74、第四TC设备78、GSM基站75、第一3G基站和第二3G基站被配置成单播模式。
在单播时,传输的报文的目的地址分别为GSM基站的IP地址、第一3G基站的IP地址和第二3G基站的IP地址。
此种情况下,由于单播涉及的第一时钟服务器71、GSM基站与组播涉及的网元(比如TC设备)分属不同的电信上下文telecom profile,因此,可以配置有不同的profile ID。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文实现方案”,可以在第一时钟服务器71发出的1588报文中增加包含profile ID的TLV字段,中间的TC节点可以判断该报文中的profile ID与该TC设备的profile ID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TC设备的profile ID只与组播报文的profile ID匹配,因此中间TC节点在对比profile ID后会对组播报文的驻留时间进行处理,而直接透传单播报文。当然,如果在中间TC节点的配置中明确要求对非本设备的TC报文进行处理,那么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中间TC节点在对比profileID后发现该报文为不匹配的单播报文,也会根据协议对报文的驻留时间进行处理。
另外,针对设备实施例而言,可以在确定模块中配置上下文判断单元和上下文确定模块,以实现该“上下文实现方案”。
确定模块包括上下文判断单元和上下文确定模块。其中,上下文判断单元用于根据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判断PTP消息是否与本设备相关;上下文确定单元用于在上下文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相应的,转发模块可以包括第二转发单元或者第三转发单元,其中,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对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第三转发单元用于对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中,例如,GSM系统中、WCDMA系统中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或者,应用于上述系统的混合组网系统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普通时钟OC设备或边界时钟B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和目的地址;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包括:
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域编号与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不同,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
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域编号与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相同,且所述时钟设备在组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
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域编号与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相同,且所述时钟设备在单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包括:
所述时钟设备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3.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普通时钟OC设备或边界时钟BC设备或透明时钟TC设备,所述PTP报文为主时钟或从时钟发送的PTP消息,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到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包括: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判断所述PTP消息是否与本设备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信息为包含上下文ID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判断所述PTP消息是否与本设备相关,包括:
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TLV字段中包含的上下文ID是否与本设备配置的上下文ID相匹配,如果是,则判断所述PTP消息与本设备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TC设备,所述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包括:
所述TC设备,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或者,
所述TC设备,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6.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透明时钟T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包括:
所述TC设备判断所述域编号与所述TC设备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不同,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若判断结果为相同,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包括:
所述TC设备,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或者,
所述TC设备,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8.一种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钟设备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精确时间协议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时钟设备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OC设备或者BC设备或者T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地址;
所述时钟设备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包括:
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的端口地址;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所述时钟设备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设备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的端口地址包括:由所述时钟设备中的地址匹配装置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的端口地址,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所述地址匹配装置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并将所述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时钟设备内的报文处理装置,以便所述报文处理装置对所述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
10.一种时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PTP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普通时钟OC设备或边界时钟B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和目的地址;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域编号与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不同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且所述时钟设备在组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组播地址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或者,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第三判断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且所述时钟设备在单播模式下,进一步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所述时钟设备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包括第一转发单元,所述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时钟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12.一种时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PTP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透明时钟T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域编号;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四判断单元、第四确定单元和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域编号与所述TC设备自身配置的域编号是否相同;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不同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相同时,确定所述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或者
所述时钟设备为OC设备或者BC设备或者TC设备,所述PTP报文为主时钟或从时钟发送的PTP消息,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上下文判断单元和上下文确定模块;
所述上下文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TP消息中的上下文信息,判断所述PTP消息是否与本设备相关;
所述上下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上下文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设备为透明时钟TC设备;
所述转发模块包括第二转发单元或者第三转发单元;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忽略PTP层的处理,直接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三转发单元用于对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TC设备外的节点设备。
14.一种时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精确时间协议PTP报文,所述PTP报文中携带端到端的参数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确定接收的PTP报文是否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转发模块,用于在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时,将所述非本设备PTP报文进行转发;
其中,所述时钟设备为OC设备或者BC设备或者TC设备,所述端到端的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地址;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五判断单元和第六确定模块;
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自身的端口地址;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不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非本设备PTP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转发模块位于所述时钟设备中的地址匹配装置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报文处理装置;所述地址匹配装置还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单元得到判断结果为所述目的地址是自身的端口地址时,确定接收的PTP报文为本设备PTP报文,并将所述本设备PTP报文转发给所述时钟设备内的报文处理装置,以便所述报文处理装置对所述本设备PTP报文进行正常的PTP层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7643.8A CN102026364B (zh) | 2009-09-17 | 2010-01-25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JP2012529112A JP5455138B2 (ja) | 2009-09-17 | 2010-09-15 | 高精度時間プロトコルメッセージ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クロックデバイス |
EP10816698.4A EP2472916B1 (en) | 2009-09-17 | 2010-09-15 | Method and clock device for processing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message |
PCT/CN2010/076939 WO2011032494A1 (zh) | 2009-09-17 | 2010-09-15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3302 | 2009-09-17 | ||
CN200910093302.7 | 2009-09-17 | ||
CN201010107643.8A CN102026364B (zh) | 2009-09-17 | 2010-01-25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6364A CN102026364A (zh) | 2011-04-20 |
CN102026364B true CN102026364B (zh) | 2014-07-09 |
Family
ID=4375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07643.8A Active CN102026364B (zh) | 2009-09-17 | 2010-01-25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472916B1 (zh) |
JP (1) | JP5455138B2 (zh) |
CN (1) | CN102026364B (zh) |
WO (1) | WO20110324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87819B1 (en) * | 2011-02-10 | 2015-08-05 | Alcatel Lucent | Network element fo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
CN102185686B (zh) * | 2011-05-16 | 2016-09-21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ieee 1588协议调整频率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
CN104662857A (zh) * | 2012-03-30 | 2015-05-2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鲁棒精确时间协议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428081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网络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428086B (zh) * | 2012-05-25 | 2016-08-03 |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ptp协议的透明时钟被动端口选举方法及装置 |
CN103078699B (zh) * | 2012-12-28 | 2015-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精密时间协议进行时间同步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EP2976922B1 (en) * | 2013-03-19 | 2020-06-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oviding packet synchronization in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CN103532970B (zh) * | 2013-10-23 | 2016-12-0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时间同步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05103632B (zh) * | 2014-01-28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转发方法和用户设备 |
US11228994B2 (en) | 2019-02-18 | 2022-0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s for transparent and boundary clock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7498A (zh) * | 2008-01-18 | 2008-07-09 | 北京科技大学 | 基于数据报文点点决策的自组织网络寻路方法 |
CN101242230A (zh) * | 2007-02-05 | 2008-08-13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时钟同步辅助设备以及关联的时钟同步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69432A (en) * | 1993-08-26 | 1995-11-21 | Gat; Erann | High-spe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982976B2 (en) * | 2000-08-11 | 2006-01-0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atapipe routing bridge |
JP2003143178A (ja) * | 2001-10-31 | 2003-05-16 | Fujitsu Ltd | デジタル伝送装置 |
US7633870B2 (en) * | 2005-04-18 | 2009-12-15 | Symmetricom, Inc. | Network forwar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at forward timing packets through the device with a constant delay |
US7689854B2 (en) * | 2006-09-22 | 2010-03-30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IEEE 1588 clock synchronization across a network element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cooperating smart interface converters wrapping the network element |
JP2009065579A (ja) * | 2007-09-10 | 2009-03-26 | Nec Corp | 時刻同期システム、時刻同期方法、ノード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0
- 2010-01-25 CN CN201010107643.8A patent/CN102026364B/zh active Active
- 2010-09-15 JP JP2012529112A patent/JP54551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9-15 WO PCT/CN2010/076939 patent/WO20110324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9-15 EP EP10816698.4A patent/EP247291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2230A (zh) * | 2007-02-05 | 2008-08-13 |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 时钟同步辅助设备以及关联的时钟同步设备 |
CN101217498A (zh) * | 2008-01-18 | 2008-07-09 | 北京科技大学 | 基于数据报文点点决策的自组织网络寻路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IEEE.IEEE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IEEE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200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72916A4 (en) | 2012-11-14 |
EP2472916A1 (en) | 2012-07-04 |
EP2472916B1 (en) | 2016-02-17 |
JP2013509744A (ja) | 2013-03-14 |
JP5455138B2 (ja) | 2014-03-26 |
WO2011032494A1 (zh) | 2011-03-24 |
CN102026364A (zh) | 201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6364B (zh) | 精确时间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和时钟设备 | |
US12166683B2 (en) | Output pac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serving as a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 node | |
CN107925559B (zh) | 支持多时钟域时钟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 |
EP2549826A1 (en) | Relay node access to a network through a base station | |
EP414915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EP2015477A2 (en) |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nfiguration beac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 |
CN102006660B (zh) |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753633B (zh) | IPv6前缀分配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 |
US12143899B2 (en) |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1877251B2 (en) |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15131350A1 (zh) |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04581446A (zh) | Pon系统中支持基站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711217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9137195B2 (en) |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witching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 |
EP372332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 |
US2013007757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networ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local network internet protocol access scheme | |
US20230164713A1 (en) |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20090161640A1 (en) | Mobile Wireless Access Router for Separately 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 |
FI129467B (en) |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communication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 |
Sutton | Building better backhaul | |
EP2707976B1 (en) |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WO2007066947A2 (en) | Mobile wireless access router for separately 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 |
CN117528561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Khan | Delay measurements In live 5G cellular network | |
Hamza Kadir et al. | Proposed Cost-effective Model for Migration from a 2G to 3G Mobile Backhaul and Analyzed Solutions for Synchroniz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