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6350B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6350B CN102026350B CN200910177790.XA CN200910177790A CN102026350B CN 102026350 B CN102026350 B CN 102026350B CN 200910177790 A CN200910177790 A CN 200910177790A CN 102026350 B CN102026350 B CN 1020263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erdot
- cctrch
- datascale
- log
- be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224 prot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52—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并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通过本发明,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准确高效地实现了功率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像固定网络一样提供将话音、图像以及数据等综合在一起的交互式多媒体业务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主流标准的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为WCDMA)、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为CDMA)2000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ime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TD-SCDMA)都在进行技术增强,以适应移动多媒体业务在数据速率和业务种类方面的更高要求。
随着TD-SCDMA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终端设备不仅需要支持常规的话音业务和较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而且需要提供对于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为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为HSUPA)功能的支持。相关协议规定,上行链路发送时最多支持两个码道,涉及到的物理信道包括:上行物理信道(Up PhysicsChannel,简称为UpP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简称为PRACH)、专用物理信道(Dedicated PhysicalChannel,简称为DPCH)、高速-共享指示信道(High Speed SharedIndication Channel,简称为HS-SICH)、E-RUCCH和增强-物理上行信道(Enhanced Physical Uplink Channel,简称为E-PUCH)。相关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难点问题是:当上行链路发送两个码道且这两个码道分别对应于两个不同的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oded CompositeTransport Channel,简称为CCTrCH)时,数据域和中间码的功率调整因子应该如何计算。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英文协议TS25.223中,仅给出了单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时,每个码道的功率调整因子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在英文协议和中文版行业标准以及现有的专利文献中均未给出详细的实现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难以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时通过计算功率调整因子实现功率调整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功率调整的方法包括:在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并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优选地,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包括:根据 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优选地,在计算出DataScale1和DataScale2之后,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根据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优选地,在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不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包括:MidambleScalei=DataScalei,i=1,2。
优选地,在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相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还包括:
优选地,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包括: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优选地,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还包括:根据 分别计算ε1和ε2,并在对数域分别计算ε1和ε2的对数值η1和η2,其中,η1≥η2,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包括: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功率补偿模块,用于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
优选地,功率调整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 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第一功率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第二功率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优选地,功率补偿模块具体用于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i=1,2,其中,βi,j为两个CCTrCH中的第i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
通过本发明,采用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时通过计算功率调整因子实现功率调整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准确高效地实现功率调整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支持两个CCTrCH时功率调整因子计算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具体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种具体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难以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时通过计算功率调整因子实现功率调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案,该方案的处理原则如下: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并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准确高效地实现功率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调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综合考虑发送功率基准值(Power Setting)、加权因子(γ)和增益因子(β),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4:
步骤S102,在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
步骤S104,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
在步骤S102中,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包括在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补偿和在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补偿,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数据域部分:根据公式 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这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这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这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这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这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这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相关技术中已有具体的功率调整过程,因此,在此不进行详细的叙述。
中间码部分: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这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根据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这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相关技术中已有具体的功率调整过程,因此,在此不进行详细的叙述。中间码部分的幅度调整因子,是根据数据域部分的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得到,其目的是使得每个码道上的中间码部分和数据域部分的基带功率相等。这样,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从功率角度就无需区分数据域和中间码部分,只需要采用同一个功率补偿因子即可。
在这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不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包括:
MidambleScalei=DataScalei,i=1,2。
在这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不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包括:
在步骤S104中,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方式一
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方式二
根据 分别计算ε1和ε2,并在对数域分别计算ε1和ε2的对数值η1和η2,其中,η1≥η2,P1和P2分别为这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这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这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λ=ε1/ε2。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支持两个CCTrCH时功率调整因子计算的原理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上行链路中支持两个CCTrCH时功率调整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当两个CCTrCH各占一个码道时,它们之间的功率比不仅与γ有关,还与各自的发送功率基准值以及β值有关。为了便于推导和说明,定义变量如下:
其中,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由开环或者闭环功率控制得到);并假设第一个CCTrCH采用其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t,简称为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简称为TFC),而第二个CCTrCH采用其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分别为SF1和SF2。
1、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的计算。
假设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分别为:DataScale1和DataScale2,则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应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通过计算得到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为:
根据计算得到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在数字基带中对这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2、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的计算。
假设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分别为: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
当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不同的中间码偏移值时,中间码部分和数据域部分采用相同的功率叠加方式,为了确保每个码道上的中间码部分和数据域部分的基带功率一致,可直接将数据域部分的幅度调整因子应用于相应的中间码部分,如公式(4)所示。
MidambleScalei=DataScalei,i=1,2 (4)
当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相同的中间码偏移值时,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上中间码部分的基带发送功率和为:(MidambleScale1+MidambleScale2)2,而数据域部分的基带发送功率和为:(DataScale1)2+(DataScale2)2。为了使中间码部分和数据域部分的基带发送功率保持一致,中间码部分的幅度调整因子可以设置为:
根据计算得到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在数字基带中对这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3、射频及模拟基带中的功率补偿。
对于第i个码道,其数据域部分在数字基带中采用幅度因子DataScalei(i=1,2)进行了调整,因此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必须进行补偿,功率补偿因子为:(1/DataScalei)2,综合考虑发送功率基准值(Power Setting)、加权因子(γ)、增益因子(β)和幅度调整因子之后,实际控制射频及模拟基带的发送功率dB值为:
将公式(3)带入公式(6),得到:
在中间码部分和数据域部分的基带发送功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射频及模拟基带中的功率补偿也可以采用数据域部分的幅度调整因子和中间码部分共同补偿。
为了防止一个时隙上两个CCTrCH的功率相差过大,也可在确定它们的发送功率基准值时加入一些保护(例如,保证两者之间的功率差不超过20dB)。
实例二
对幅度调整因子进行简化计算。
在公式(3)和公式(7)中,ε1和ε2参与运算时,对于动态范围和数据精度均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尽量降低计算复杂度,避免在线性域和对数域之间的频繁转换,可以采用下述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幅度调整因子,进行功率的调整。
首先,根据公式(1)计算ε1和ε2,并在对数域分别计算ε1和ε2的对数值η1和η2:
其中,Pi,log(i=1,2)为Pi(i=1,2)在对数域的取值;10·log10(β1,j 2)和10·log10(β2,m 2)由控制单元事先计算好,然后,再配置给运算单元,10·log10(SFi)(i=1,2)可以通过查表等方式获得。
其次,计算ε1和ε2的比值:
不妨假设η1≥η2,则λ是(0,1]范围内的实数,软件实现时可以考虑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得到。
再次,可以计算DataScale1和DataScale2的值,公式(3)转化为:
最后,计算功率补偿后的射频及模拟基带的发送功率,公式(7)转化为: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功率调整模块32、功率补偿模块34,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功率调整模块32,用于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功率补偿模块34连接至功率调整模块32,用于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具体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功率调整模块32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42、第一功率调整子模块44、第二计算子模块46、第一功率调整子模块48,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计算子模块42,用于根据 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第一功率调整子模块44连接至第一计算子模块42,用于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第二计算子模块46连接至第一计算子模块42,用于根据DataScale1和DataScale2计算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第二功率调整子模块48连接至第二计算子模块46,用于根据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功率补偿模块34具体用于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种具体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功率补偿模块34包括:第三计算子模块52、第四计算子模块54、功率补偿子模块5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计算子模块52,用于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分别计算ε1和ε2,其中,
P1和P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第四计算子模块54连接至第三计算子模块52,用于在对数域分别计算ε1和ε2的对数值η1和η2,其中,η1≥η2;功率补偿子模块56连接至第四计算子模块54,用于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λ=ε1/ε2。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能够在两个CCTrCH映射为两个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准确高效地实现功率调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功率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并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包括:根据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出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计算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
根据所述MidambleScale1和所述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不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计算所述MidambleScale1和所述MidambleScale2包括:
MidambleScalei=DataScalei,i=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使用相同的中间码偏移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计算所述MidambleScale1和所述MidambleScale2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包括:
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还包括:
根据 分别计算所述ε1和所述ε2,并在对数域分别计算所述ε1和所述ε2的对数值η1和η2,其中,η1≥η2,P1和P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
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λ=ε1/ε2。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两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对应的两个码道的每个码道中,根据功率基准值、加权因子和增益因子,在数字基带中进行功率调整;
功率补偿模块,用于在射频和模拟基带中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和DataScale1+DataScale1=1,分别计算出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幅度调整因子DataScale1和DataScale2,其中, P1和P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发送功率基准值的线性值,SF1和SF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所使用的扩频比,β1,j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一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β2,m为所述两个CCTrCH中的另一个采用对应TFCS中的第m个TFC的增益因子,γ1和γ2分别为所述两个CCTrCH的加权因子;
第一功率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数据域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ataScale1和所述DataScale2计算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幅度调整因子MidambleScale1和MidambleScale2;
第二功率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idambleScale1和所述MidambleScale2在数字基带中对所述两个CCTrCH对应的中间码部分进行功率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补偿模块具体用于在射频及模拟基带中使用下面公式进行功率补偿:
其中,βi.j为两个CCTrCH中的第i个采用对应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增益因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7790.XA CN102026350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PCT/CN2010/075331 WO2011035642A1 (zh) | 2009-09-23 | 2010-07-20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77790.XA CN102026350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6350A CN102026350A (zh) | 2011-04-20 |
CN102026350B true CN102026350B (zh) | 2014-08-13 |
Family
ID=4379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7779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350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26350B (zh) |
WO (1) | WO20110356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7481B (zh) * | 2011-04-28 | 2014-03-19 |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多码道上行发送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470475B (zh) * | 2015-08-21 | 2019-09-13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1700A (zh) * | 2005-09-07 | 2006-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条无线链路的物理信道发射功率的异步重配置方法 |
CN101132207A (zh) * | 2007-03-09 | 2008-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下行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388691A (zh) * | 2007-09-12 | 2009-03-18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83910A (zh) * | 2008-12-25 | 2009-07-15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发送端设备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30818A1 (en) * | 2000-02-29 | 2001-09-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956085B2 (ja) * | 2000-12-20 | 2007-08-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送信回路 |
CN100356708C (zh) * | 2004-04-06 | 2007-12-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时分-码分多址方式移动终端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
JP4867850B2 (ja) * | 2007-08-17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装置 |
-
2009
- 2009-09-23 CN CN200910177790.XA patent/CN1020263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7-20 WO PCT/CN2010/075331 patent/WO201103564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1700A (zh) * | 2005-09-07 | 2006-0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条无线链路的物理信道发射功率的异步重配置方法 |
CN101132207A (zh) * | 2007-03-09 | 2008-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下行功率控制方法 |
CN101388691A (zh) * | 2007-09-12 | 2009-03-18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83910A (zh) * | 2008-12-25 | 2009-07-15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发送端设备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6350A (zh) | 2011-04-20 |
WO2011035642A1 (zh) | 2011-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68121B2 (en) | Control channel gain factor with data channel scaling | |
CN104012018B (zh) | 用于灵活带宽系统的语音服务解决方案 | |
CN101237260B (zh)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与方法 | |
CN102638894B (zh) | 一种pdsch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08130693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for a umts signal | |
US916132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signal metric for transmitter | |
US9332503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up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hannel, and user equipment | |
EP3010290B1 (en) |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 |
EP2095530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uplink gain factor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
US8964716B2 (en) | Estimating signal characteristics | |
CN102026350B (zh) | 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2695247B (zh)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309096B (zh) | 功率控制命令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 |
CN101373995B (zh) | 用于td-scdma系统hsupa中的功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1577568B (zh) | 功率控制实现方法及系统、基站 | |
CN101394206B (zh) | 传输下行功控同步信令的方法 | |
CN102281620B (zh) | 多码道功率配比方法和装置 | |
JP4506310B2 (ja) | W−cdma通信端末用上り伝送情報識別コード選択制御回路 | |
CN104244386B (zh) |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9455B (zh) | 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的可用功率利用方法及装置 | |
US851497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t power | |
CN102448155A (zh) |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 |
CN101729101A (zh) | 一种实现小区分域配置的小区下行信号发射的方法 | |
US908418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bic metric estimator in dual-carrier and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4146648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0 Address after: Dameisha Yan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85 Building No. 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