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26286B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286B
CN102026286B CN201010602166.2A CN201010602166A CN102026286B CN 102026286 B CN102026286 B CN 102026286B CN 201010602166 A CN201010602166 A CN 201010602166A CN 102026286 B CN102026286 B CN 102026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ot
spectral density
power spectr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21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286A (zh
Inventor
李卫敏
刘锟
鲁照华
罗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6021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6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2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的动态调整方法,包括:步骤10、基站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上层网络单元;步骤20、上层网络单元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步骤30、基站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阈值,获取负载状况信息;步骤40、基站根据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负载状况信息调整终端分配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步骤50、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的动态调整系统。通过本发明方法和系统,可以提升系统容量或满足终端QoS,控制系统IoT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上行功率动态控制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各个小区中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用户会相互干扰,造成小区间干扰,严重影响系统容量。
图1为上行链路的干扰情况。BS1和BS2分别为MS1和MS2的服务基站,假设BS1分配给MS1用于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集合为SC1,BS2分配给MS2用于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集合为SC2,SC1和SC2的交集为SC。如果SC不是空集,则BS2在接收到MS2发送的上行信号时,在集合SC内的子载波将会同时收到MS1发送的上行信号,对于MS2和BS2来说,这些来自MS1的信号就是干扰。如果MS1和MS2之间的距离很小,假设MS1和MS2都位于两个服务小区覆盖区域的重叠部分,小区间的干扰将会很强烈,可能会导致BS2无法正确解调出MS2发送的上行信号。
如果小区间干扰严重,则会降低系统容量,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能力,进而影响系统的覆盖能力以及终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干扰噪声比)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的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可以提升系统容量或满足终端QoS,控制系统IoT水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基站获取上行干扰噪声比IoT水平,发送给上层网络单元;
步骤20、所述上层网络单元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30、所述基站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步骤40、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IoTk=(Nk+Ik)/Nk,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0中,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以下公式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其中,IoTAvg为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th为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δ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中,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低,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如果资源调整过程中无多余资源可用,则剩余用户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如果资源调整过程中无多余资源可用,则剩余用户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50、所述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的动态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上层网络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终端,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所述终端、所述比较单元相连,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分别与所述基站、所述比较单元和所述计算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基站获取上行IoT水平和当前带宽占用率,并分别发送给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和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将收到的上行IoT水平经过计算单元后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将统计值IoTAvg发送到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将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为获取负载状况信息而将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分别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是单独一功能模块,或者,是所述上层网络单元的一功能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单元是单独一功能模块,或者,是所述基站的一功能模块,或者,是所述上层网络单元的一功能模块。
本发明中提出一种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的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可以根据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和发射功率进行灵活的调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升系统容量或满足终端QoS,控制系统IoT水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间上行链路干扰形成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内外环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于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二的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至少包括上层网络单元、基站和终端。其中,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称为服务基站;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是能够和所述基站有数据交互的任意网络实体或网络实体的功能模块。为了克服小区间上行干扰,可以采用上行功率控制方法,控制终端的发射功率,降低小区间干扰强度。小区间干扰强度可以通过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干扰噪声比)来衡量,IoT的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的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可以根据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对终端分配的资源和发射功率进行灵活的调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升系统容量或满足终端QoS,控制系统IoT水平。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基站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所述上层网络单元;
步骤20、上层网络单元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30、基站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其中,所述带宽占用率为当前带宽占用量与可用带宽之比;
步骤40、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50、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以下提供了十二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具体的说明,其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方法用于提升系统容量,控制系统IoT水平;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二用于满足终端的QoS要求,控制系统IoT水平。在这些实施例中,如果用到以下的术语,请参考相关的说明:
带宽占用率:当前带宽占用量与可用带宽之比。
基站负载低: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低。
基站负载高: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高。
负载:所述基站的带宽占用量或承载的用户数量。
饱和状态:终端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发射功率。
不饱和状态:终端发射功率未达到最大发射功率。
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支持的某一等级调制编码方式以上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所述某一等级调制编码方式由所述基站确定。
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支持的某一等级调制编码方式以下的调制编码方式,所述某一等级调制编码方式由所述基站确定。
外环终端:当所述终端与服务基站间的上行信号强度指示信息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为外环终端。其中,所述上行信号强度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号与干扰比)。
内环终端:当所述终端与服务基站间的上行信号强度指示信息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基站确定所述终端为内环终端。其中,所述上行信号强度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SINR、SIR。
QoS要求:终端的传输速率请求
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功率谱密度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低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MS46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2、MS45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3、MS48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4、MS47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3、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1、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2、MS45,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如果资源调整过程中无多余资源可用,则剩余用户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PSD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PSD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低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3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5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6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MS47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8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1、MS42、MS45、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与目标IoT水平非常接近。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MS46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假设终端MS42、MS45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假设终端MS43、MS48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假设终端MS44、MS47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3、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1、MS42、MS45、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与目标IoT水平非常接近。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3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5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6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MS47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8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1、MS42、MS45、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高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MS46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2、MS45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3、MS48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4、MS47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3、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1、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2、MS45,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步骤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六
如图4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1-MS48、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高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MS4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3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终端MS4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并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5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6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MS47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MS48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
对于终端MS4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1,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7,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5,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4,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步骤5、终端MS41-MS48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七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低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2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3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4、MS409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5、MS41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6、MS410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7、MS412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8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7、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减少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6、MS410,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5、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4、MS409,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1、MS402,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八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低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3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5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6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7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8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9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10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11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12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3、MS409,分配的资源数量减少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4、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减少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5、MS410,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1、MS407,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2、MS408,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发射PSD提高到MCS等级高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6、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九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与目标IoT水平非常接近。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2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3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4、MS409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5、MS41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6、MS410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7、MS412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8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7、MS408、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5、MS406、MS410、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1、MS402、MS404、MS409,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十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与目标IoT水平非常接近。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3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5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6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7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8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9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10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11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12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4、MS405,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1、MS40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10、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7、MS408,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3、MS406、MS409、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十一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高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低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低。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2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3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4、MS409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5、MS411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6、MS410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7、MS412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8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7、MS408、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5、MS406、MS410、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3、MS404、MS409、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1、MS40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实施例十二
如图5所示,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7个基站BS1-BS7,每个基站下若干个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MS11、MS21、MS31、MS401-MS412、MS51、MS61、MS71,BSC为上层网络单元,能够和基站BS1-BS7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以BS4为例,具体描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oT水平和小区负载状况进行上行资源和功率动态调整的具体实现方法。
步骤1、基站BS1-BS7获取上行IoT水平,发送给BSC。
其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IoTk=(Nk+Ik)/Nk    (1)
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BS1-BS7已经获得了上行IoT水平信息IoTBSi
步骤2、BSC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根据公式(2)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基站BS1-BS7。
IoT Avg < IoT th if Iof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 - - ( 2 )
其中,δ表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可以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
其中,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
IoT Avg = &Sigma; i = 1 7 IoT BSi / 7 - - - ( 3 )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上层网络单元配置。所述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由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系统性能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假设IoTAvg>IoTth,即平均IoT水平高于目标IoT水平。
步骤3、BS4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阈值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系统统一配置或者由基站配置。
本实施例中假设BS4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处于负载高的状态。
步骤4、BS4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IoTAvg>IoTth,BS4负载高。
BS4根据需要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PSD,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PSD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MS401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2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3是内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4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5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6是内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07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8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09是外环终端,处于不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终端MS410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11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QoS已达到要求;终端MS412是外环终端,处于饱和状态,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QoS未达到要求。
对于终端MS407、MS410,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1、MS405,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2、MS404、MS408、MS411,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06,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3,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对于终端MS412,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降低到MCS等级低一阶对应的PSD。
对于终端MS409,分配的资源数量增加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发射PSD维持不变。
步骤5、终端MS401-MS412获取上行资源和PSD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的动态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上层网络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终端,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所述终端、所述比较单元相连,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分别与所述基站、所述比较单元和所述计算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基站获取上行IoT水平和当前带宽占用率,并分别发送给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和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将收到的上行IoT水平经过计算单元后得到上行IoT水平统计值IoTAvg,并将统计值IoTAvg发送到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将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为获取负载状况信息而将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分别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可以是单独一功能模块,也可以是上层网络单元的一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可以是单独一功能模块,也可以是基站的一功能模块,也可以是上层网络单元的一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是能够和所述基站有数据交互的任意网络实体或网络实体的功能模块。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基站获取上行干扰噪声比IoT水平,发送给上层网络单元,其中,所述基站的数量为多个,所述IoT水平为所述基站在子载波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步骤20、所述上层网络单元经过计算得到上行IoT水平平均值IoTAvg,并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30、所述基站比较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获取小区负载状况信息;
步骤40、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上行IoT水平由所述基站根据以下公式确定:IoTk=(Nk+Ik)/Nk,其中,N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噪声功率;I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上行干扰功率;IoTk为基站在子载波k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根据以下公式比较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IoT Avg &ap; IoT th if IoT th - &delta; &le; IoT Avg &le; IoT th + &delta; IoT Avg > IoT th if IoT Avg > IoT th + &delta;
其中,IoTAvg为上行IoT水平平均值,IoTth为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δ为系统IoT水平稳定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低,如果所述基站当前带宽占用率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所述基站负载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如果资源调整过程中无多余资源可用,则剩余用户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发射功率谱密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如果资源调整过程中无多余资源可用,则剩余用户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高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如果需要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但所述终端已采用最低阶调制编码方式,则所述终端的调制编码方式维持不变。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降低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不变,提高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低,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如果IoTAvg>IoTth,且所述基站负载高,则所述基站至少按照以下策略之一来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高阶调制编码方式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采用低阶调制编码方式的终端,维持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和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内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降低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
对于没有达到服务质量请求要求,且处于不饱和状态的外环终端,增加所述终端分配的资源数量,维持述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不变。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步骤50、所述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然后返回步骤10。
18.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站、上层网络单元、计算单元、比较单元和终端,所述基站分别与所述上层网络单元、所述终端、所述比较单元相连,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分别与所述基站、所述比较单元和所述计算单元相连,所述基站的数量为多个;其中,
所述基站获取上行IoT水平和当前带宽占用率,并分别发送给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和所述比较单元,其中,所述IoT水平为所述基站在子载波上接收到的干扰噪声比;
所述上层网络单元将收到的上行IoT水平经过计算单元后得到上行IoT水平平均值IoTAvg,并将平均值IoTAvg发送到所述比较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将IoTAvg与预先设定的目标IoT水平IoTth、为获取负载状况信息而将当前带宽占用率与预先设定阈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分别把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上行IoT水平比较结果和小区负载状况信息调整服务范围内终端分配的资源和上行发射功率谱密度,并将资源配置信息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通过下行信道发送给所述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上行资源和功率谱密度配置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是单独一功能模块,或者,是设置在所述上层网络单元上的一功能模块。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是单独一功能模块,或者,是所述基站的一功能模块,或者,是所述上层网络单元的一功能模块。
CN201010602166.2A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2166.2A CN102026286B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2166.2A CN102026286B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286A CN102026286A (zh) 2011-04-20
CN102026286B true CN102026286B (zh) 2015-06-03

Family

ID=4386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216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286B (zh) 2010-12-23 2010-12-23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6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130B (zh) * 2012-07-19 2016-08-0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和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634827B (zh) * 2013-11-28 2017-12-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特定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终端集总干扰下保护距离的确定方法
CN103945513B (zh) * 2014-04-01 2018-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47B (zh) * 2014-06-04 2019-03-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资源分配效果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90B (zh) * 2015-09-09 2018-12-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优化上行iot偏高的方法及设备
CN112969223B (zh) * 2017-08-11 2022-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节点
CN111405391A (zh) * 2020-02-18 2020-07-10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通信设备通信质量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4126022B (zh) * 2020-08-31 2023-08-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9069B (zh) * 2020-09-30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9561A (zh) * 2006-10-03 2009-11-25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e-utra的干扰减轻的组合式开环/闭环(基于cqi)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
EP2124369A1 (en) * 2007-01-19 2009-11-25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729102A (zh) * 2008-10-20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以及上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1729106A (zh) * 2008-10-30 2010-06-0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管理和传输质量控制的增强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208A (zh) * 2007-01-17 2008-07-23 张登科 一种广播体制的无中心通信系统
CN101541012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夏普株式会社 干扰过载指示生成方法、干扰过载指示触发方法、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9561A (zh) * 2006-10-03 2009-11-25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e-utra的干扰减轻的组合式开环/闭环(基于cqi)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
EP2124369A1 (en) * 2007-01-19 2009-11-25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729102A (zh) * 2008-10-20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以及上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1729106A (zh) * 2008-10-30 2010-06-0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管理和传输质量控制的增强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286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6286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和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11775B (zh) 实现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站及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
Li et al. Full-duplex cellular networks
US2020019627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progra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ulti-cell/multicast coope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5421345B2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セルを提供する基地局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RU2714104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диапазона частот в актив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м диапазоне частот
KR101397653B1 (ko) 전송 다이버시티를 위한 업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JP580926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5593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for uplink
CN105813186B (zh) 一种为用户设备确定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6134261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Kaleem et al. QoS priority‐based coordinated scheduling and hybrid spectrum access for femtocells in dense cooperative 5G cellular networks
CN103974435A (zh) 执行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其无线通信系统
Lu et al. Power control based time-domai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scheme in DSCNs
CN102790739B (zh) 多小区联合上行协同调度方法和基站
KR101722330B1 (ko) 3GPP LTE-A 초고밀도네트워크에서 로드 밸런싱을 위한 QoS 우선권 기반의 협력 스케줄링 및 하이브리드 스펙트럼 액세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455087B (zh) 随机接入协议的功率控制
KR102027413B1 (ko)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16593A (zh) 下行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US20140016588A1 (en)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Component Carrier to a Cel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Musa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trict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and Frequency Reuse Factor-3 in 5G Networks
CN102612087B (zh) 基于混合资源分配的干扰协调方法与异构网络通信系统
CN104202807A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Avramova et al. Optimal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dual connected user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5636186B (zh) 一种控制上行干扰噪声比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