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25414B -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5414B
CN102025414B CN200910092938XA CN200910092938A CN102025414B CN 102025414 B CN102025414 B CN 102025414B CN 200910092938X A CN200910092938X A CN 200910092938XA CN 200910092938 A CN200910092938 A CN 200910092938A CN 102025414 B CN102025414 B CN 102025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urrent
value
output optical
ans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29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5414A (zh
Inventor
齐娟
石晓钟
张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09100929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541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718 priority patent/WO2011029389A1/zh
Priority to BR112012008331-7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08331B1/pt
Priority to AU2010292681A priority patent/AU2010292681B2/en
Priority to EP10814991.5A priority patent/EP2434667B1/en
Priority to JP2012519878A priority patent/JP2012533243A/ja
Publication of CN102025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414A/zh
Priority to US13/338,436 priority patent/US88671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5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4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 H04B10/2942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us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中继站点包括:检测控制单元、输出光稳定单元、答复稳定单元、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和泵浦光输出单元。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包括:对驱动产生泵浦光的驱动电流进行调整,对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进行调整,最终通过扰动的泵浦光输出稳定输出光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通过分别对输出光信号和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调制在输出光信号上的答复信号可以稳定输出,实现固定调顶深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缆光通信领域,通常采用命令与响应(Command & Response,简称C&R)监控系统来监控海底传输设备,如中继站点(repeater)、分支单元(brunch unit)等。C&R监控系统采用直接通信的工作方式,陆地端设备发送监控信号给需要监控的海底传输设备,海底传输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命令后或者预先确定的触发条件下,反馈包括当前状态下的工作情况和各项参数的答复信号。
现有技术中,对C&R监控系统发出的信息的调制方法为:在主光通道上传输的主光信号上调制一个调顶深度较小的副载波扰频信号,在该副载波扰频信号上再进行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简称ASK)调制,以携带监控信号或答复信号。调顶是指:在发射端发射的光信号上,叠加一小幅度的低频率的正弦信号,将该正弦信号作为标识;在各中继站点通过该标识,检测各种频率的正弦信号来判别相应的光信号的功率电平,从而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该扰频信号的调顶深度一般小于主光通道上传输的主光信号的幅值的10%,以不影响正常业务的传输。
海缆光通信系统的中继站点一般都采用自动电平控制(AutomaticLevel Control,简称ALC)模式,使得主光通道上传输的主光信号的输出光功率可以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扰频信号可以被调制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的泵浦光上,从而将扰频信号调制在传输的主光信号上。但是,如果输入中继站点的输出光功率发生了变化或者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激光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又没有调整扰频信号的强度,那么调制在泵浦光上的扰频信号的调制深度就会发生变化,结果就是主光通道上的扰频信号的调顶深度会随输入光功率的变化而变化。过大的调顶深度会对主光通道上实际传输的主光信号产生干扰,而过小的调顶深度又会影响C&R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
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固定调顶深度的方法,根据泵浦电流的大小,调整扰频信号的幅度,使之与泵浦电流的幅度之比恒定不变,从而达到固定主光通道上的扰频信号的调顶深度的目的。图1为现有技术固定调顶深度的中继站点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中继站点分为上行链路控制部分10和下行链路控制部分10’,其中上行链路控制部分10和下行链路控制部分10’中所包括的对应标号的器件为该中继站点中的同一器件,例如可调增益放大器107和107’。
从上行链路控制部分10看,光信号,包括主光信号和调制在其上的监控信号,从传输链路100进入铒光纤101;泵浦激光器(LD)106产生的泵浦光由耦合器102反射进入铒光纤101,对入射的光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光信号通过分光器103时,大部分的光信号继续在传输链路100上传播,剩余一小部分光信号进入到光电二极管(PD)104被转化为电流信号,该部分电流信号作为反馈,最终用于调整LD106输出的泵浦光来补偿耦合器102输出的光信号。该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部分进入输出光稳定电路105,输出光稳定电路105通过将该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预设值进行比对,产生一个控制电流IDC,该控制电流用来控制泵浦光的强度,从而通过将该泵浦光耦合到输出光信号上,来稳定输出光信号的光功率,即将主光通道上输出的光信号的输出光功率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该电流信号中的交流信号部分进入一个中心频率为f1的带通滤波器108,其中f1为监控信号的载波频率;带通滤波器108只允许监控信号的载波进入检测控制单元109,对监控信号的载波进行解调后,得到监控信号,根据其指示完成对如输入/输出光功率、激光器温度等参量的检测,然后组成一个答复信号,将其调制在振荡电路111产生的正弦信号上,从检测控制单元109输出到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07,该调制有答复信号的正弦信号经可调增益放大器107放大后输出交流信号IAC至LD106。该交流信号IAC与IDC合成后送入泵浦激光器106,驱动其产生与交流信号IAC相同的带有扰动的泵浦光,经由耦合器102进入铒光纤101,通过泵浦光对输出光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将答复信号通过泵浦光的扰动调制在了输出光信号上,送回陆地上的监控单元进行检测。
其中,在IAC与IDC合成之前,为了调整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IAC,IDC的一部分可以被送入到运算放大器110,转换成一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用于控制可调增益放大器107的增益,最终使得交流信号IAC的幅值与IDC的变化是成固定比例的,从而达到固定答复信号在主光通道上的调顶深度的目的。
图2为图1所示的中继站点结构中的LD的泵浦光强度和输出增益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EDFA的输出增益与LD输出的泵浦光强度的关系呈一单调曲线,并且该单调曲线的斜率随着泵浦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可以看出,泵浦光强度增大时,泵浦光上的扰动能够引起的输出光上的扰动是减小的。如果输入到中继站点的输入光功率发生了剧烈抖动,那么反应在泵浦光上的剧烈抖动可能不能体现到EDFA的输出增益上,从而不能保证主光通道上的扰频信号的调顶深度固定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以固定主光通道上调制的扰频信号的调顶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站点,包括:
检测控制单元,用于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
输出光稳定单元,用于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答复稳定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获取所述直流信号,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接收到的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第二交流信号;
泵浦光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以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包括:
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
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第二交流信号;
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以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通过分别对输出光信号和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调制在输出光信号上的答复信号可以稳定输出,实现固定调顶深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固定调顶深度的中继站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继站点结构中的LD的泵浦光强度和输出增益的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继站点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继站点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中继站点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中继站点中包括:检测控制单元31、输出光稳定单元32、答复稳定单元33、可调增益放大单元34和泵浦光输出单元35。其中,检测控制单元31,用于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答复信号中包括所述中继站点的各种工作参数,例如输入/输出光功率、工作温度等;输出光稳定单元32,用于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答复稳定单元33,用于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获取所述直流信号,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可调增益放大单元34,用于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接收到的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第二交流信号;泵浦光输出单元35,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并通过所述泵浦光将所述答复信号携带在所述输出光信号上以及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和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分别通过各自的反馈对自身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固定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从而使得携带有答复信号的输出光信号可以稳定输出,实现固定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单元31,还用于在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之前,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所述初始电流信号由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并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另外,该检测控制单元31在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之前,也可以不根据接收到的监控信号生成答复信号,而是根据其自身的设置,在某一时间触发生成一答复信号并向陆地上的监控设备发送该答复信号。
图4为本发明中继站点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检测控制单元、输出光稳定单元、答复稳定单元、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和泵浦光输出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的编号为:检测控制单元41、输出光稳定单元42、答复稳定单元43、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和泵浦光输出单元45,具体功能也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中继站点还包括:分光器46,用于从所述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输出光信号中分别分出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光电转换器(PD)47,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初始电流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
其中,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42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421,用于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比较控制器422,用于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所述答复稳定单元43可以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431,用于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获取模块432,用于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获取所述直流信号;答复稳定模块433,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所述检测控制单元41可以包括:第二带通滤波器411,用于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答复生成模块412,用于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交流信号产生模块413,用于通过振荡产生连续的交流信号;答复调制模块414,用于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
下面按照信号流的传输,具体描述如图4所示的中继站点对输出光信号以及其上携带的答复信号的调整。将上图4中的中继站点分为上行链路控制部分40和下行链路控制部分40’。
从上行链路控制部分40看,携带有监控信号的初始输入光信号从传输链路400进入铒光纤401,通过波分复用器402输出携带有监控信号的初始输出光信号。携带有监控信号的初始输出光信号通过分光器46后,大部分的初始输出光信号继续在传输链路400上传播,剩余一小部分输出光信号进入到PD47被转换为初始电流信号。该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部分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411的带通滤波输入至答复生成模块412,答复生成模块412从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根据该监控信号的指示完成对如输入/输出光功率、激光器温度等参量的检测,然后组成答复信号,将其调制在交流信号产生模块413产生的交流信号上。将该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输出至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假设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初始增益值为1,即通过该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后输出的仍然是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如IAC所示,输出到泵浦光输出单元45中的泵浦驱动器451。该初始电流信号中初始直流信号部分通过输出光稳定单元42中的低通滤波器421输入到比较控制器422中,将该初始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该比较控制器422中预设的一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初始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IDC的电流值,当初始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IDC的电流值,并将确定的IDC输出至泵浦驱动器451。其中对驱动电流IDC的调整可以通过在该比较控制器422中建立一个直流信号电流值和驱动电流IDC的映射表来确定,或是通过设置一个步长,当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驱动电流IDC的值调小一个步长值,相反则调大一个步长值。
然后,泵浦驱动器451将输入到其中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IAC和驱动电流IDC进行耦合,产生一驱动电流用于驱动LD452产生带有扰动的泵浦光,该输出的泵浦光由波分复用器402反射进入铒光纤401中,对初始输出光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后的输出光信号,并将答复信号通过泵浦光的扰动携带在输出光信号上。
携带有答复信号的输出光信号通过分光器46后,大部分的输出光信号继续在传输链路400上传播,剩余一小部分输出光信号进入到PD47被转换为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中直流信号部分通过输出光稳定单元42中的低通滤波器421输入到比较控制器422中,将该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该比较控制器422中预设的一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IDC的电流值,当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IDC的电流值,并将确定的驱动电流IDC输出至泵浦驱动器451。该电流信号中携带有答复信号的第一交流信号部分通过答复稳定单元43中的第一带通滤波器431进入答复稳定单元43中的答复稳定模块433,并通过获取模块432从输出光稳定单元42获取其提取的直流信号,该获取到的直流信号也输入到答复稳定模块433,该答复稳定模块433将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该答复稳定模块433中预设的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通过控制减小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通过控制增大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增益值,该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同时,检测控制单元41也在连续地向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发送其产生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在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通过调整的增益值对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进行调整,再输出调整后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第二交流信号,也如IAC所示。
然后,泵浦驱动器451再一次将本次输入到其中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第二交流信号IAC和本次调整后的驱动电流IDC进行耦合,产生一驱动电流用于驱动LD452产生带有扰动的泵浦光,该输出的泵浦光由波分复用器402反射进入铒光纤401中,对输出光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本次放大后的输出光信号,并将答复信号通过泵浦光的扰动携带在本次放大后的输出光信号上。
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地调整,直至驱动电流IDC以及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增益值分别可以使得最终调整后的输出光信号稳定以及该输出光信号上携带的答复信号的调顶深度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通过不断地反馈答复信号和输出光信号,对驱动电流IDC以及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增益值进行调整,最终调整好的驱动电流IDC以及可调增益放大单元44的增益值可以使得携带在输出光信号上的答复信号稳定输出,从而实现固定调顶深度的目的。
图5为本发明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
步骤502、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步骤503、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
步骤504、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步骤505、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第二交流信号;
步骤506、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以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的具体实现详见上述中继站点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输出光信号和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分别通过各自的反馈对自身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固定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从而使得携带有答复信号的输出光信号可以稳定输出,实现固定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调顶深度的目的。
在上述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所述交流信号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几步:
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所述初始电流信号由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
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
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
另外,在步骤501之前还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500a、从所述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输出光信号中分别分出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
步骤500b、将接收到的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初始电流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的具体实现详见上述中继站点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点,通过不断地反馈答复信号和输出光信号,对驱动电流以及增益值进行调整,最终调整好的驱动电流以及增益值可以使得携带在输出光信号上的答复信号稳定输出,从而实现固定调顶深度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获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控制单元,用于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
输出光稳定单元,用于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答复稳定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获取所述直流信号,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接收到的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调制有答复信号的第二交流信号;
泵浦光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并通过所述泵浦光将所述答复信号携带在所述输出光信号上以及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控制单元,还用于在连续输出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之前,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所述初始电流信号由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并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光器,用于从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输出光信号中分别分出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
光电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初始电流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包括:
低通滤波器,用于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
比较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答复稳定单元包括:
第一带通滤波器,用于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输出光稳定单元获取所述直流信号;
答复稳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继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带通滤波器,用于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
答复生成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
交流信号产生模块,用于通过振荡产生连续的交流信号;
答复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
7.一种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电流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所述电流信号由所述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
将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当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增大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产生泵浦光;
提取所述电流信号中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对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进行一次调整后输出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交流信号的峰值与谷值相减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和所述直流信号的电流值相比得到第一比值,将所述第一比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比值大于第二比较值时,减小增益值,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比较值时,增大增益值,所述增益值用于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根据所述增益值,调整所述调制有答复信号的交流信号的幅值,并输出调整后的第二交流信号;
将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与调整后的所述驱动电流耦合后,驱动产生所述泵浦光,以调整所述输出光信号的强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所述交流信号上,具体包括:
提取初始电流信号中调制有监控信号的初始交流信号,所述初始电流信号由中继站点接收到的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
从所述初始交流信号中解调得到所述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监控信号的指示生成答复信号;
将所述答复信号调制在产生的所述交流信号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输出光信号中分别分出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
将接收到的所述部分初始输出光信号和所述部分输出光信号分别转换为所述初始电流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
CN200910092938XA 2009-09-11 2009-09-11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Active CN102025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938XA CN102025414B (zh) 2009-09-11 2009-09-11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BR112012008331-7A BR112012008331B1 (pt) 2009-09-11 2010-09-08 estação de relé e método para ajustar sinais ópticos de saída de uma estação de relé
AU2010292681A AU2010292681B2 (en) 2009-09-11 2010-09-08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utput optical signals of relay station
EP10814991.5A EP2434667B1 (en) 2009-09-11 2010-09-08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utput optical signals of relay station
PCT/CN2010/076718 WO2011029389A1 (zh) 2009-09-11 2010-09-08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JP2012519878A JP2012533243A (ja) 2009-09-11 2010-09-08 中継局、および中継局の出力光信号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3/338,436 US8867124B2 (en) 2009-09-11 2011-12-28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utput optical signals of the relay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938XA CN102025414B (zh) 2009-09-11 2009-09-11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5414A CN102025414A (zh) 2011-04-20
CN102025414B true CN10202541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373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2938XA Active CN102025414B (zh) 2009-09-11 2009-09-11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67124B2 (zh)
EP (1) EP2434667B1 (zh)
JP (1) JP2012533243A (zh)
CN (1) CN102025414B (zh)
AU (1) AU2010292681B2 (zh)
BR (1) BR112012008331B1 (zh)
WO (1) WO2011029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182A (zh) * 2011-06-14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611950A (zh) * 2012-02-22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标签信号的调制深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172464B2 (en) * 2012-06-06 2015-10-27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Handshak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WO2014198298A1 (en) * 2013-06-11 2014-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curity monitoring for optical network
KR102106311B1 (ko) * 2015-01-27 2020-05-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아날로그 광링크 감시 제어 장치 및 감시 제어 방법
JP7088285B2 (ja) * 2018-03-27 2022-06-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海底光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04602B (zh) * 2020-03-24 2023-03-14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功率下调顶信号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光模块
CN114244447B (zh) * 2022-02-25 2022-04-29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深度可配的智能反馈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28A (zh) * 2000-10-30 2002-05-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布光放大设备,光通信站,光通信系统和光缆
EP1973246A1 (en) * 2007-03-20 2008-09-24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waveform controlling apparatus
CN101453273A (zh) * 2007-12-07 2009-06-10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中继设备和双向业务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184A (ja) 1992-01-20 1993-08-06 Fujitsu Ltd 光増幅中継器
JPH05211482A (ja) * 1992-01-31 1993-08-20 Fujitsu Ltd 光増幅中継器
JPH06152538A (ja) * 1992-11-04 1994-05-31 Nec Corp 光増幅中継器
JP2679612B2 (ja) * 1994-03-31 1997-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直接増幅装置
JPH08265259A (ja) * 1995-03-20 1996-10-11 Fujitsu Ltd 光増幅中継器
JP3858451B2 (ja) * 1998-06-03 2006-12-13 Kddi株式会社 制御信号重畳装置
JP2000031916A (ja) * 1998-07-16 2000-01-28 Kdd Corp 利得等化器及び光増幅伝送路
US7119949B1 (en) * 2001-07-30 2006-10-1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amount of error associated with an optical amplifier
US20040017603A1 (en) * 2002-07-29 2004-01-29 Paul Jay Optical amplifier controller
JP2005141099A (ja) * 2003-11-07 2005-06-02 Nec Corp ラマン増幅中継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JP4492227B2 (ja) * 2004-06-23 2010-06-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励起光源停止装置及び励起光源停止方法
JP2006060764A (ja) * 2004-07-20 2006-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通信装置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DE102005060019A1 (de) * 2005-12-15 2007-06-21 Siemens Ag Regelbarer optischer Verstärker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s optischen Verstärkers
US7961380B2 (en) * 2008-02-19 2011-06-14 Oclaro North America Fast power transient supression in constant power-mode controlled optical amplifiers
US8174759B2 (en) * 2008-06-19 2012-05-08 Srikanth Ramakrishnan Apparatus for gain control in optical amplifi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28A (zh) * 2000-10-30 2002-05-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布光放大设备,光通信站,光通信系统和光缆
EP1973246A1 (en) * 2007-03-20 2008-09-24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waveform controlling apparatus
CN101453273A (zh) * 2007-12-07 2009-06-10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中继设备和双向业务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4667A4 (en) 2012-08-15
AU2010292681A1 (en) 2012-04-05
BR112012008331A2 (pt) 2016-04-19
AU2010292681B2 (en) 2013-11-14
CN102025414A (zh) 2011-04-20
JP2012533243A (ja) 2012-12-20
US20120093522A1 (en) 2012-04-19
EP2434667B1 (en) 2014-05-28
EP2434667A1 (en) 2012-03-28
BR112012008331B1 (pt) 2021-04-20
US8867124B2 (en) 2014-10-21
WO2011029389A1 (zh)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5414B (zh) 中继站点和中继站点输出光信号调整方法
US6188508B1 (en) Control signal superimposer
EP1461877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raman amplifiers comprising a supervisory system
EP0552937A1 (en) Optically-amplifying repeaters
GB2257320A (e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563731A (en) Monitor control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WO2006091513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on of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in optical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s
US9705593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KR20030080251A (ko) 광학적으로 증폭된 백업 수신기
EP1468512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raman amplifiers comprising a supervisory system
JP3904856B2 (ja) 光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増幅中継器制御方法
CN101179335B (zh) 光传输系统中实现边带平衡的调节装置及方法
WO2003079584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la transmission par fibre optique a l'aide de l'amplification raman
JP2826457B2 (ja) 光中継器
US6542272B1 (en)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3983510B2 (ja) 光増幅装置
JPH06315010A (ja) 光伝送装置
JP2856677B2 (ja) 光中継器とこれを用いた光中継伝送装置
CN117650849A (zh) 低频控制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同步数据传输方法、系统
JP2000341218A (ja) 光送受信システム、光受信装置、および光送受信方法
JPH04235423A (ja) 光増幅中継装置の光出力電力制御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の実施に使用する光送信装置、光増幅中継装置及び光増幅中継システム
JPH04119025A (ja) 光伝送方式
JPH11112432A (ja) 光送受信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