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2422B -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2422B CN102022422B CN 200910176589 CN200910176589A CN102022422B CN 102022422 B CN102022422 B CN 102022422B CN 200910176589 CN200910176589 CN 200910176589 CN 200910176589 A CN200910176589 A CN 200910176589A CN 102022422 B CN102022422 B CN 1020224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section
- torsion
- pivot member
- specific
- angular r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屏幕转轴结构用于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相互枢接的主体与盖体,主体与盖体之间形成枢转角度,屏幕转轴结构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具有固定座与枢转孔,固定座连接到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上;以及扭力产生组件,包括扭力产生器,扭力产生器通过枢转孔枢接于固定座上,以使扭力产生器可相对于固定座进行枢转,扭力产生器所产生的扭力随着枢转角度的改变而产生变化;连动机构;以及辅助扭力产生结构,当枢转角度在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扭力产生器藉由连动机构以带动辅助扭力产生结构,以增加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本发明可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内增加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增加扭力的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掀盖式电子装置为常用的电子设备。掀盖式电子装置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由于其通常为折叠式设计,因此在开盖与闭盖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施以适当的扭力。
请参考图1,其为常用的屏幕转轴结构的枢转角度与扭力数值的关系图。在图1中,横轴表示掀盖式电子装置的枢转角度,纵轴表示扭力数值,而上半部曲线表示开盖过程,下半部曲线则表示闭盖过程。常用的屏幕转轴结构的特色在于开盖过程的扭力变化与闭盖过程的扭力变化曲线呈上下对称关系,亦即线段AB的扭力值等于线段GH的扭力值,而线段CD的扭力值亦相同于线段EF的扭力值。
然而,在某些使用情况下,需要在特定角度范围增加扭力值。举例来说,若为具有触控式屏幕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其开盖至使用状态时(例如枢转角度由100度至130度之间时),需要有较大的扭力支撑,但是在使用状态下进行闭盖时,则不需要较大的扭力。另外,在闭盖至特定角度范围时(例如枢转角度由70度至30度之间时)需要增加扭力作为屏幕端的支撑,以防止使用者一松手即让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屏幕端直接落下而损伤内部结构。
只是目前并无针对上述需求而有开盖与闭盖的枢转角度与扭力的关系曲线为非对称的设计,亦即无法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内增加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转轴结构,其用于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其可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内增加扭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可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内增加扭力。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转轴结构,该屏幕转轴结构用于一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相互枢接的一主体与一盖体,该主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枢转角度,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包括一固定件、一第一枢转件与一第二枢转件。其中,该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上。藉由该枢转孔以使该第一枢转件可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枢转。该第二枢转件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相邻于该第一枢转件,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可藉由该第一枢转件的枢转而连动该第二枢转件,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转轴结构,该屏幕转轴结构用于一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相互枢接的一主体与一盖体,该主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枢转角度,该屏幕转轴结构包括: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上具有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上;以及一扭力产生组件,该扭力产生组件包括:一扭力产生器,该扭力产生器通过该枢转孔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以使该扭力产生器可相对于该固定座进行枢转,该扭力产生器所产生的扭力随着该枢转角度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一连动机构;以及一辅助扭力产生结构,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该扭力产生器藉由该连动机构以带动该辅助扭力产生结构,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一盖体,该盖体枢接于该主体而形成一枢转角度;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主体上;一第一枢转件,藉由该枢转孔以使该第一枢转件可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枢转;以及一第二枢转件,该第二枢转件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相邻于该第一枢转件,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可藉由该第一枢转件的枢转而连动该第二枢转件,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开盖与闭盖的枢转角度与扭力的关系曲线为非对称的设计,亦即可在开盖与闭盖过程的“特定角度范围”内增加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屏幕转轴结构的枢转角度与扭力数值的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的枢转角度与扭力数值的关系图。
图3至图5表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在开盖时,枢转角度为90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在开盖时,枢转角度为142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在闭盖时,枢转角度为77度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在闭盖时,枢转角度为25度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屏幕转轴结构1 固定件10
固定座12 枢转孔14
第一枢转件20 旋动件22
第二枢转件30 齿轮组40
第一齿部41 第二齿部42
第三齿部51 第四齿部52
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 主体91
盖体92 枢转角度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先一并参考图2至5。图2为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的枢转角度与扭力数值的关系图,图3为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屏幕转轴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屏幕转轴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其中,图3至图5皆为屏幕转轴结构在开盖时,枢转角度为90度的附图。
如图3所示,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包括主体91、盖体92与屏幕转轴结构1。其中盖体92枢接于主体91而形成枢转角度θ,枢转角度θ可供使用者视使用状态而调整。
如图4所示。屏幕转轴结构1包括固定件10、第一枢转件20与第二枢转件30。
固定件10包括固定座12与枢转孔14,固定座12连接到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2固定于主体91上。
第一枢转件20可产生扭力,藉由枢转孔14以使第一枢转件20可相对于固定座12进行枢转。在本实施例中,主体91与盖体92藉由第一枢转件20而枢接,亦即第一枢转件20即为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的旋转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20包括扭力产生器,该扭力产生器所产生的扭力随着该枢转角度θ的改变而产生变化。第一枢转件20可为常用的扭力产生器,其扭力变化可如图1所示。惟须注意的是,第一枢转件20的结构以及所产生的扭力变化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来说,扭力产生器可由摩擦式转轴或扭力弹簧等构件所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20藉由旋动件22固定于盖体92上(可一并参考图3与图4)。
第二枢转件30亦可产生扭力,其设置在固定件10上且相邻于第一枢转件20,当枢转角度θ在特定枢转角度范围θs时,可藉由第一枢转件20的枢转而连动第二枢转件30,以增加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转件30包括辅助扭力产生器。由于第二枢转件30为辅助第一枢转件20的不足,因此第二枢转件30所能产生的扭力,一般来说较第一枢转件20小。
第一枢转件20包括第一齿部41与第三齿部51,第二枢转件30包括第二齿部42与第四齿部52,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共同形成相互搭配的齿轮组40,其用于将第一枢转件20连动第二枢转件30。只是齿轮组40在枢转角度θ为特定枢转角度范围θs时,第一枢转件20才会连动第二枢转件30,当第一枢转件20连动第二枢转件30时会使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部41与第二齿部42(如图4所示)为可相互啮合的一组齿轮,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为可相互啮合的另一组齿轮。其中第一齿部41与第三齿部51之间呈特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略呈L形),且第二齿部42与第四齿部52呈特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略呈V形)。此外,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之间亦具有特殊的对应位置关系。
惟须注意的是,第一枢转件20连动第二枢转件30亦可不通过齿轮组。举例来说,第一枢转件20连动第二枢转件30可通过凸轮结构等。
特定枢转角度范围θs包括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与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并且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与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并不相同。其中,当枢转角度θ逐渐增加,进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时,第一齿部41接触并带动第二齿部42,以增加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一般来说,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介于80度至150度之间。惟须注意的是,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并不限于此。
当枢转角度θ逐渐减少,进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时,第三齿部51接触并带动第四齿部52,以增加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其中,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与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并不相同,其为本发明的特色之一。一般来说,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介于80度至20度之间。惟须注意的是,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并不限于此。
以下便分阶段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际作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令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介于90度至142度之间,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介于77度至25度之间。
一、开盖阶段
(1)枢转角度θ由0度至小于90度(0°≦θ<90°)
在此区间,第一齿部41不会接触第二齿部42,第三齿部51亦不会接触第四齿部52,此时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仅由第一枢转件20所提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20使用与公知相同的扭力产生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图2的线段IJ数值与图1的线段AB相同。
惟须注意的是,第一枢转件20可选用提供较小扭力的扭力产生器(亦即数值较图2的线段IJ为小),可使此阶段的扭力值降低,使用者在开启盖体92时便较为省力。
(2)枢转角度θ由90度至小于142度(90°≦θ<142°)
请参考图3至图5,其为枢转角度θ恰为90度的附图。此时,第一齿部41正好接触到第二齿部42。接着枢转角度θ继续由90度增加,藉由第一齿部41推动第二齿部42而带动第二枢转件30,由于其所产生的扭力为第一枢转件20与第二枢转件30所能产生扭力的总和,因此可提供屏幕转轴结构1更大的扭力支撑,其支撑效果比公知的佳(比较图1的线段CD与图2的线段KL),特别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
进一步来说,当使用者在枢转角度θ为90度继续开盖时(如图5的箭头所示方向),图5的第一齿部41以逆时针旋转以带动第二齿部42,第二齿部42以顺时针旋转以带动第二枢转件30。图2右上方的双斜线的区域即为第二枢转件30所产生的扭力。由于当第一齿部41与第三齿部51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齿部42与第四齿部52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当第一齿部41带动第二齿部42时,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亦会以相同角度进行旋转。
惟须注意的是,开始增加扭力值的枢转角度θ(即第一齿部41刚接触到第二齿部42时)并非一定为90度,只要改变第一齿部41与第二齿部42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此一数值。
(3)枢转角度θ等于142度(θ=142°)
请参考图6,为枢转角度等于142度的立体图。此时,第一齿部41正好脱离第二齿部42,使得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恢复为仅由第一枢转件20所提供。若在此角度附近进行开盖或闭盖,第一齿部41与第二齿部42皆不会相互接触。
惟须注意的是,若不需要本阶段(即第一齿部41脱离第二齿部42的阶段),只要将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90的枢转角度θ的最大值定为小于142度即可。举例来说,令枢转角度θ最大值为135度,则枢转角度θ达135度即无法继续增加,此时第一齿部41便不会有脱离第二齿部42的情形(如图2所示的线段LM)。
二、闭盖阶段
(4)枢转角度θ由142度至大于77度(142°≧θ>77°)
此阶段为由图6移至图7的阶段,亦即使用者在枢转角度θ为142度继续闭盖时(如图6的箭头所示方向)。在此区间,第一齿部41不会接触第二齿部42,第三齿部51亦不会接触第四齿部52,此时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仅由第一枢转件20所提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20使用与公知相同的扭力产生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图2的线段MN数值与图1的线段EF相同。
(5)枢转角度θ由77度至大于25度(77°≧θ>25°)
由于前述阶段(2)的第一齿部41带动第二齿部42时,第四齿部52亦会以相对应角度进行旋转,旋转后的第四齿部52的位置,恰好在本阶段中,能让第三齿部51可接触到第四齿部52。
请参考图7,此时枢转角度θ恰为77度,第三齿部51正好接触到第四齿部52。接着使用者若继续进行闭盖,枢转角度θ继续由77度减少,藉由第三齿部51推动第四齿部52而带动第二枢转件30,由于其所产生的扭力为第一枢转件20与第二枢转件30所能产生扭力的总和,因此可提供屏幕转轴结构1更大的扭力支撑,其支撑效果比公知的佳(比较图1的线段GH与图2的线段OP),此时不会因稍微松手而使盖体92立即往下掉。
进一步来说,当使用者在枢转角度θ为77度继续闭盖时,图7的第三齿部51以顺时针旋转以带动第四齿部52,第四齿部42以逆时针旋转以带动第二枢转件30。图2左下方的双斜线的区域即为第二枢转件30所产生的扭力。
由于当第一齿部41与第三齿部51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齿部42与第四齿部52的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当第三齿部51带动第四齿部52时,第一齿部41与第四齿部42亦会以相应角度进行旋转。
惟须注意的是,开始增加扭力值的枢转角度θ(即第三齿部51刚接触到第四齿部52时)并非一定为77度,只要改变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此一数值。
(6)枢转角度θ小于25度(25°≧θ)
请参考图8,图8为枢转角度等于25度的立体图。此时,第三齿部51正好脱离第四齿部52,使得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恢复为仅由第一枢转件20所提供。若在此角度附近进行开盖或闭盖,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皆不会相互接触。
前述的阶段(1)至(6)可为循环动作,使用者每进行开盖至使用状态与闭盖至收纳状态一次,前述的阶段(1)至(6)即会完整进行一次。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屏幕转轴结构1藉由齿轮组作为传动件,其中第一齿部41与第二齿部42在开盖时的特定角度范围(即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可啮合,使第一枢转件20与第二枢转件30相连动,以提升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至于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则在闭盖时的特定角度范围(即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可啮合,使第一枢转件20与第二枢转件30相连动,以提升屏幕转轴结构1的扭力。
惟须注意的是,只需调整第一齿部41、第二齿部42、第三齿部51与第四齿部52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将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及特定闭盖角度范围θclose的数值范围加以改变,以产生设计者想要的区域范围。
另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互啮合的齿数仅单一齿,只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亦可为多个齿,视实际需求而定。举例来说,当特定开盖角度范围θopen的数值范围的需求较大时,第一齿部41与第二齿部42亦可分别由两个齿所构成。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屏幕转轴结构,该屏幕转轴结构用于一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相互枢接的一主体与一盖体,该主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枢转角度,该屏幕转轴结构包括: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上具有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上;以及
一扭力产生组件,该扭力产生组件包括:
一扭力产生器,该扭力产生器通过该枢转孔枢接于该固定座上,以使该扭力产生器可相对于该固定座进行枢转,该扭力产生器所产生的扭力随着该枢转角度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一连动机构;以及
一辅助扭力产生结构,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该扭力产生器藉由该连动机构以带动该辅助扭力产生结构,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150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连动机构为一齿轮组或一凸轮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其中该第一齿部连接该扭力产生器,该第二齿部连接该辅助扭力产生结构;当在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一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二齿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20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齿轮组还包括一第三齿部与一第四齿部,其中该第三齿部连接该扭力产生器,该第四齿部连接该辅助扭力产生结构;当在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三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四齿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主体与该盖体藉由该扭力产生器而枢接,并且该固定座固定于该主体。
8.一种屏幕转轴结构,该屏幕转轴结构用于一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相互枢接的一主体与一盖体,该主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枢转角度,该屏幕转轴结构包括: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上;
一第一枢转件,藉由该枢转孔以使该第一枢转件可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枢转;以及
一第二枢转件,该第二枢转件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相邻于该第一枢转件,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可藉由该第一枢转件的枢转而连动该第二枢转件,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150度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第一枢转件与该第二枢转件共同包括一齿轮组或一凸轮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该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其中该第一枢转件包括该第一齿部,该第二枢转件包括该第二齿部;当在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一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二齿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20度之间。
13.如权利要12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该齿轮组还包括一第三齿部与一第四齿部,其中该第一枢转件包括该第三齿部,该第二枢转件包括该第四齿部;当在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三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四齿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转轴结构,其中该主体与该盖体藉由该第一枢转件而枢接。
15.一种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包括:
一主体;
一盖体,该盖体枢接于该主体而形成一枢转角度;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与一枢转孔,该固定座连接到该主体上;
一第一枢转件,藉由该枢转孔以使该第一枢转件可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枢转;以及
一第二枢转件,该第二枢转件设置在该固定件上且相邻于该第一枢转件,当该枢转角度在一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或一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可藉由该第一枢转件的枢转而连动该第二枢转件,以增加该屏幕转轴结构的扭力,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与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并不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其中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150度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枢转件与该第二枢转件共同包括一齿轮组或一凸轮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齿轮组包括一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其中该第一枢转件包括该第一齿部,该第二枢转件包括该第二齿部;当在该特定开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一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二齿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其中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介于80度至20度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该齿轮组还包括一第三齿部与一第四齿部,其中该第一枢转件包括该第三齿部,该第二枢转件包括该第四齿部;当在该特定闭盖角度范围时,该第三齿部接触并带动该第四齿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6589 CN102022422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6589 CN102022422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2422A CN102022422A (zh) | 2011-04-20 |
CN102022422B true CN102022422B (zh) | 2013-04-17 |
Family
ID=4386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76589 Active CN102022422B (zh) | 2009-09-23 | 2009-09-23 |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224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7103B (zh) * | 2012-09-24 | 2017-02-0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3699179B (zh) * | 2012-09-27 | 2018-02-02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4460835B (zh) * | 2013-09-16 | 2018-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CN104714596B (zh) * | 2013-12-11 | 2018-02-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齿轮笔记本转轴的平板电脑支架 |
CN105334909B (zh) * | 2014-06-16 | 2019-10-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和开合装置 |
CN105988515B (zh) * | 2015-02-12 | 2019-04-23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枢转机构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5528038A (zh) * | 2016-03-02 | 2016-04-27 | 翔派(厦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装置 |
CN105528039A (zh) * | 2016-03-02 | 2016-04-27 | 翔派(厦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可自动调节显示器部分的角度并可自动锁定笔记本式装置 |
CN106125831B (zh) * | 2016-06-17 | 2019-04-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旋转结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9257A (en) * | 1992-06-26 | 1992-12-08 | Liou Shuen Yi | Angle adjustable joint |
CN2572116Y (zh) * | 2002-09-11 | 2003-09-10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多段式枢轴 |
CN1655016A (zh) * | 2004-02-13 | 2005-08-17 |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 显示器俯仰装置 |
CN2821254Y (zh) * | 2005-06-07 | 2006-09-27 | 广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转轴组合固定结构 |
CN1948770A (zh) * | 2005-10-14 | 2007-04-18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2009
- 2009-09-23 CN CN 200910176589 patent/CN1020224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9257A (en) * | 1992-06-26 | 1992-12-08 | Liou Shuen Yi | Angle adjustable joint |
CN2572116Y (zh) * | 2002-09-11 | 2003-09-10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多段式枢轴 |
CN1655016A (zh) * | 2004-02-13 | 2005-08-17 |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 显示器俯仰装置 |
CN2821254Y (zh) * | 2005-06-07 | 2006-09-27 | 广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转轴组合固定结构 |
CN1948770A (zh) * | 2005-10-14 | 2007-04-18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1-349351A 2001.12.21 |
JP特开2005-273739A 2005.10.06 |
JP特开2009-185832A 2009.08.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2422A (zh) | 201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2422B (zh) | 屏幕转轴结构及掀盖式便携电子装置 | |
CN109871067B (zh) |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 |
JP6321702B2 (ja) |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1452317B (zh) | 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以及其双模态的致动结构 | |
CN103148088A (zh) | 枢转机构及可折迭电子装置 | |
TWI403648B (zh) | 螢幕轉軸結構及掀蓋式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498254U (zh) | 多節式轉軸改良結構 | |
TWI695251B (zh) | 電子裝置 | |
CN105972059A (zh) | 铰接装置以及便携用信息设备 | |
EP2013682A1 (en) | Double-axis hinge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 |
TW202109234A (zh) | 電子裝置 | |
CN104345786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连接构件 | |
CN209838932U (zh) | 转轴模块与折叠式电子装置 | |
TWI663499B (zh) | 鉸鏈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 |
TWM617297U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TWM413776U (en) | Single-packet-type bi-axial hinge | |
CN203114887U (zh) | 枢转机构 | |
CN112711299B (zh) | 电子装置 | |
CN206738381U (zh) | 枢纽器以及使用该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 |
CN114439845B (zh) | 转轴机构 | |
CN204387087U (zh) | 三轴齿轮式枢轴总成及其电子装置 | |
CN2932927Y (zh) | 电子装置 | |
CN202991827U (zh) | 转轴结构 | |
TW202043974A (zh) |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 |
CN210003659U (zh) | 转轴模块与折叠式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