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4039B -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14039B CN102014039B CN200910161940.8A CN200910161940A CN102014039B CN 102014039 B CN102014039 B CN 102014039B CN 200910161940 A CN200910161940 A CN 200910161940A CN 102014039 B CN102014039 B CN 1020140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subscriber equipment
- forwarding table
- traffic forwarding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以解决无法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当存在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通过与该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FemtoCell接入模式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需要通过核心网与因特网(Internet)或者运营商本地网络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UE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AP)接入FemtoCell后,通过FemtoCell中的家庭网关(Home Gateway,HGW)连接到核心网,并通过核心网中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ing Node,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GGSN)与Internet或者运营商本地网络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Internet或者运营商本地网络之间无法进行本地通信,从而导致FemtoCell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种类受限,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使得用户使用FemtoCell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网络协议IP报文;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当存在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通过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通过与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能够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查找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并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达到了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微微蜂窝网络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微微蜂窝网络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包括: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当存在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数据报文;
查找单元,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根据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能够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并根据该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将该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达到了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微微蜂窝网络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微微蜂窝网络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家庭接入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时序图;
图5为图4中步骤409的流程图;
图6为图4中步骤411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查找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发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图11所示的发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无法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包括:
步骤201,AP接收UE发送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文;
步骤202,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其中,流量转发表可以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和通信协议类型,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UE的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隧道的上行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和下行TEID等信息。
步骤203,当存在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AP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UE-NAT-PORT)将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当UE第一次向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发送上行数据时,AP可以为该UE分配一个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并建立一个与该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绑定的流量转发表;其中,可以通过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直接将UE发送的上行数据转发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而不需要经过核心网传输,而流量转发表可以用于判断从UE接收到的IP报文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发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AP可以根据UE发送的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以及在分组数据协议(Package Data Protocol,PDP)激活过程中保存的该UE的GTP-U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建立流量转发表。其中,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IP报文的协议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AP能够根据UE发送的IP报文查找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并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达到了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FemtoCell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FemtoCell的体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包括:
步骤301,AP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数据报文;
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与UE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从UE通过AP发送的上行IP报文中获取源地址和源端口等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源地址为AP的IP地址,源端口为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当所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与UE进行通信的设备需要向UE发送下行数据时,可以以所述AP的IP地址和用户设备转接端口作为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构建IP报文,并将该IP报文直接发送给AP。
步骤302,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转发表是在UE的上行通信过程中建立的,具体可以参见如图2所示的步骤所述,该流量转发表可以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通信协议类型以及UE的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隧道的上行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和下行TEID等信息。
步骤303,当存在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AP根据流量转发表将IP报文发送给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AP能够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并根据该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将该IP报文发送给UE,达到了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FemtoCell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FemtoCell的体验。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401,UE向FemtoCell中的AP发送PDP激活请求。
步骤402,AP和AP归属寄存器(AP Home Register,AHR)对UE进行鉴权。
步骤403,在对UE鉴权通过后,AP将UE的PDP激活请求发送给SGSN。
步骤404,SGSN向相应的GGSN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PDP ContextRequest)消息。
步骤405,GGSN处理Cre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成功,为UE分配IP地址,发送创建承载响应(Create PDP Context Response)消息给SGSN。
步骤406,AP在与UE和SGSN之间建立无线接入承载和核心网承载的过程中,保存UE的GTP-U隧道的两端(上行和下行)TEID。
步骤407,SGSN向UE发送PDP激活接受(Active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
可选地,当UE需要向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的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还可以包括:
步骤408,UE向AP发送IP报文。
步骤409,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该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通过与该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IP报文直接发送给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转发表可以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通信协议类型以及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等信息。
具体地,如图5所示,步骤409可以包括:
步骤4091,AP从IP数据报文中获取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AP可以采用深度报文检测技术从UE发送的IP报文中获取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等信息。进一步地,当UE需要与因特网中的网站进行上行通信时,UE待访问的目的IP地址可以由核心网的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服务器对UE待访问的网站进行域名解析获得。
步骤4092,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当没有查找到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执行步骤4093,当查找到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执行步骤4096。
步骤4093,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旁路规则中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
其中,流量旁路规则可以包括:目的网络类型(如:因特网、核心网或者本地网络等)、目的网络地址、目的网络掩码和网络访问能力等信息。进一步地,可以设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例如:可以将缺省流量旁路规则设置为:目的网络地址=0,目的网络掩码=0,目的网络类型=因特网或者核心网,网络访问能力=允许。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旁路规则中查找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的方法可以为:AP将IP报文中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流量旁路规则的目的网络掩码进行“与”操作,当该结果和将某一流量旁路规则中的目的网络地址和目的网络掩码进行“与”操作的结果相同时,确定出该流量旁路规则为IP数据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
步骤4094,当AP查找到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该流量旁路规则确定出UE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执行步骤4095,或者,当AP没有查找到与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确定出UE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执行步骤4095。
在本实施例中,当AP查找到的流量旁路规则指示UE待访问的目的网络不允许访问时,停止后续流程;当AP查找到的流量旁路规则指示UE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但该目的网络为核心网时,停止后续流程,AP将UE发送的IP报文转发给核心网的SGSN,通过SGSN和GGSN进行通信。
步骤4095,AP为IP报文分配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并建立与该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绑定的流量转发表。
该步骤中,AP可以根据UE发送的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以及在步骤406中保存的该UE的GTP-U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建立流量转发表。其中,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IP报文的协议类型。
所述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用于直接将UE发送的IP报文转发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而不需要经过核心网传输,所述流量转发表用于判断从UE接收到的IP报文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发送。
步骤4096,AP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直接将IP报文发送给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该步骤中,可以由AP删除IP报文的GTP-U头,将该IP报文中UE的IP地址更改为该AP的IP地址,将该IP报文中UE的端口更改为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生成新的IP报文;AP直接将该新的IP报文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在本实施例中,当UE待访问的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时,AP通过网络接口卡直接将该新的IP报文发送到因特网。
可选地,当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的设备需要向UE发送下行数据时,还可以包括:
步骤410,AP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
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与UE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从UE通过AP发送的上行IP报文中获取源地址和源端口等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源地址为AP的IP地址,源端口为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当所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与UE进行通信的设备需要向UE发送下行数据时,可以以所述AP的IP地址和用户设备转接端口作为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构建IP报文,并将该IP报文直接发送给AP。
步骤411,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该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根据该流量转发表将IP报文发送给UE。
具体地,如图6所示,步骤411可以包括:
步骤4111,AP从IP报文中获取源IP地址和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以及所述IP数据报文的协议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源IP地址和源端口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与UE通信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为AP的IP地址和用户设备转接端口。
步骤4112,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步骤4111获取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当查找到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执行步骤4113,否则,将步骤410接收到的IP报文丢弃,并停止后续流程。
步骤4113,AP根据流量转发表将IP报文发送给UE。
该步骤中,AP可以将IP报文的目的地址更改为流量转发表中UE的IP地址,将IP报文的目的端口更改为流量转发表中UE的端口,根据流量转发表中的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构建GTP-U头,对所述IP报文进行GTP-U封装,生成新的IP报文;将该新的IP报文发送给UE。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IP报文的正确传输,使同一个PDP上下文既适合核心网络数据传输,又适合本地交换,AP可以预先为每个PDP激活上下文分配一个GTP-U序列号(Gtp_Seq),该Gtp_Seq的初始值为0,当AP从因特网、本地网络或者核心网接收到IP数据报文以后,将AP本地保存的Gtp_Seq更新为:Gtp_Seq=Gtp_Seq+1,并将该更新后的Gtp_Seq添加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发送的IP数据报文的GTP-U头中,或者采用该更新后的Gtp_Seq修改从核心网发送的IP数据报文的GTP-U头中的Gtp_Seq。
步骤412,当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的设备之间进行的业务完成以后,UE向SGSN发送PDP去激活请求(DeActiv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
步骤413,SGSN向相应的GGSN发送删除承载请求(Delete PDP ContextRequest)消息。
步骤414,在成功的处理完Dele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之后,GGSN向SGSN发送删除承载响应(Delete PDP Context Response)消息。
步骤415,SGSN通过AP向UE发送PDP去激活接受(DeActive PDP ContextAccept)消息。
步骤416,AP收到DeActive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时,删除流量转发表,释放AP为UE分配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AP可以预先设置流量转发表的删除时间门限值,在该删除时间门限值内AP没有使用过流量转发表时,则删除该流量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AP能够根据UE发送的IP报文查找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并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AP能够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数据报文,并根据该IP数据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将该IP报文发送给UE,达到了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FemtoCell中的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FemtoCell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FemtoCell的体验;当UE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的设备之间进行的业务完成以后,AP可以删除该UE的流量转发表,进而释放AP为UE分配用户设备转接端口,达到了节省资源的目的。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点,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
第一查找单元702,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转发表可以包括:UE的IP地址和端口、UE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和UE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UE的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等信息。
发送单元703,用于当第一查找单元702查找到与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通过与所述第一查找单元702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查找单元702可以包括:
获取子单元7021,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IP报文中获取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
查找子单元7022,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获取子单元7021获取的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发送单元703可以包括:
生成子单元7031,用于删除所述IP报文的GTP-U头,将该IP报文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接入点的IP地址,将该IP数据报文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更改为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生成新的IP报文;
发送子单元7032,用于直接将所述生成子单元7031生成的新的IP报文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接入点还可以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704,用于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702未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从预先设置的流量旁路规则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
其中,流量旁路规则包括:目的网络类型(如:因特网、核心网或者本地网络等)、目的网络地址、目的网络掩码和网络访问能力等信息。进一步地,可以设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例如:可以将缺省流量旁路规则设置为:目的网络地址=0,目的网络掩码=0,目的网络类型=因特网或者核心网,网络访问能力=允许。
确定单元705,用于当所述第二查找单元704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该流量旁路规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是否允许访问,该目的网络是否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或者,当所述第二查找单元704未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是否允许访问,该目的网络是否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建立单元706,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705的确定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为所述IP数据报文分配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并建立与该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绑定的流量转发表。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接入点还可以包括:
删除单元707,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信结束时,删除所述流量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此处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能够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查找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并通过与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中,达到了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微微蜂窝网络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微微蜂窝网络的体验。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1101,用于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
查找单元1102,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1101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发送单元1103,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1102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1101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根据所述查找单元1102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发送单元1103可以包括:
生成子单元11031,将所述接收单元1101接收到的IP报文的目的地址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目的端口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的及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构建GTP-U头,对所述IP数据报文进行GTP-U封装,生成新的IP报文;
发送子单元11032,用于将所述生成子单元11031生成的新的IP报文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发送单元1103还可以包括:
添加子单元11033,用于向所述生成子单元11031生成的新的IP数据报文的GTP-U头添加GTP-U序列号。
如图13所示,所述接入点还可以包括:
修改单元1104,用于当从核心网接收到IP报文时,修改该IP报文的GTP-U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此处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能够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并根据该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将该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达到了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过本地交换进行通信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驻留在微微蜂窝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进行本地通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微微蜂窝网络获取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微微蜂窝网络的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网络协议IP报文;
所述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当存在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所述AP通过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所述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包括:
所述AP从所述IP报文中获取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
所述AP从所述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进一步,所述流量转发表包括:
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网站的IP地址和端口和用户设备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
所述通过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包括:
接入点删除所述IP报文的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头,将该IP报文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更改为接入点的IP地址,将该IP报文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更改为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生成新的IP报文;将所述新的IP报文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不存在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从所述预先设置的流量旁路规则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
当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该流量旁路规则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或者,当未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确定出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为所述IP数据报文分配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并建立与该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绑定的流量转发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旁路规则包括:
目的网络类型、目的网络地址、目的网络掩码和网络访问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信结束时,删除所述流量转发表。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在微微蜂窝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报文;
所述AP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当存在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所述AP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流量转发表包括:
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以及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下行TEID;
所述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包括:
将所述IP报文的目的地址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将所述IP数据报文的目的端口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的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构建GTP-U头,对所述IP报文进行GTP-U封装,生成新的IP报文;
将所述新的IP报文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所述GTP-U头添加GTP-U序列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从核心网接收到IP报文时,修改该IP报文的GTP-U序列号。
8.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报文;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通过与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直接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所述第一查找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中获取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
查找子单元,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的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所述IP报文的协议类型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生成子单元,用于删除所述IP报文的GTP-U头,将该IP报文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接入点的IP地址,将该IP数据报文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更改为与所述流量转发表绑定的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生成新的IP报文;
发送子单元,用于直接将所述生成子单元生成的新的IP报文发送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未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从预先设置的流量旁路规则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查找单元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该流量旁路规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是否允许访问,该目的网络是否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或者,当所述第二查找单元未查找到与所述IP报文对应的流量旁路规则时,根据缺省流量旁路规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是否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是否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
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待访问的目的网络允许访问,且该目的网络为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时,为所述IP报文分配用户设备转接端口,并建立与该用户设备转接端口绑定的流量转发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通信结束时,删除所述流量转发表。
11.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因特网或者本地网络直接接收IP数据报文;
查找单元,用于从预先设置的流量转发表中查找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对应的流量转发表时,根据所述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流量转发表将所述IP报文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流量转发表包括:
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待访问的IP地址和端口、用户设备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以及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隧道端点标识TEID和下行TEID;
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生成子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IP报文的目的地址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IP地址,目的端口更改为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用户设备的端口,根据所述流量转发表中的用户设备的GTP-U隧道的上行TEID和下行TEID构建GTP-U头,对所述IP报文进行GTP-U封装,生成新的IP报文;
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子单元生成的新的IP报文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包括:
添加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生成子单元生成的新的IP数据报文的GTP-U头添加GTP-U序列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修改单元,用于当从核心网接收到IP报文时,修改该IP报文的GTP-U序列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1940.8A CN102014039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1940.8A CN102014039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4039A CN102014039A (zh) | 2011-04-13 |
CN102014039B true CN102014039B (zh) | 2015-05-06 |
Family
ID=43844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19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4039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140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96398B (zh) | 2011-11-08 | 2016-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413061B (zh) * | 2011-12-31 | 2015-04-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2970710B (zh) * | 2012-10-18 | 2015-11-18 | 上海中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CN105610634B (zh) * | 2016-02-24 | 2019-04-16 | 普兴移动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核心网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CN109804710B (zh) * | 2016-09-30 | 2021-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8366380A (zh) * | 2017-01-26 | 2018-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归属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策略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219103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4079637B (zh) * | 2020-08-04 | 2023-10-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6841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隧道实现装置及方法 |
CN101155136A (zh) * | 2006-09-29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网关、虚拟子网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 |
CN101404814A (zh) * | 2007-10-05 | 2009-04-08 |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 毫微微蜂窝基站的许可策略的自动供应 |
CN101478488A (zh) * | 2009-02-13 | 2009-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转发引擎芯片和路由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707B (zh) * | 2007-09-21 | 2010-10-2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转发方法及接入点设备 |
CN101304387B (zh) * | 2008-06-18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二层隧道协议隧道转换的方法 |
-
2009
- 2009-09-07 CN CN200910161940.8A patent/CN10201403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6841A (zh) * | 2006-08-28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隧道实现装置及方法 |
CN101155136A (zh) * | 2006-09-29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网关、虚拟子网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 |
CN101404814A (zh) * | 2007-10-05 | 2009-04-08 |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 毫微微蜂窝基站的许可策略的自动供应 |
CN101478488A (zh) * | 2009-02-13 | 2009-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转发引擎芯片和路由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14039A (zh) | 201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1403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 |
JP5059129B2 (ja) | 第1および第2の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るオーバーラップしているセル・カバレージのエリア内での移動端末の登録 | |
US8855649B2 (en) | Network system, offload device, and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for offload device | |
CN105874830B (zh) |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8396027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9309904B (zh) | 组播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 |
JP2016507930A5 (zh) | ||
WO2002073906A1 (en) | Mobile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gent, and program | |
CN101772193A (zh) | 一种本地路由优化的方法、系统和移动接入网关 | |
CN106412996A (zh) | 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428731A (zh) |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服务网关 | |
US974985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perable to enable shortest connection route | |
EP3537666B1 (en) |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404192A (zh) | 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5122888A (zh) |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 |
CN107926066A (zh) | 一种业务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11509611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ルート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テクニック | |
CN100372330C (zh) | 一种基站选择接入服务网络网关的方法 | |
CN103004151B (zh) | 本地路由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052116A (zh) | 路由优化的方法、路由器及位置管理实体 | |
WO2015192291A1 (zh) | 业务报文分发方法与装置 | |
CN104025518A (zh) | 隧道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00450097C (zh) | 一种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数据路由方法 | |
CN101420679A (zh) | 签约数据下发方法和设备 | |
Karimzadeh et al. |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LTE network architectur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