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9592A -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09592A CN102009592A CN2009101743091A CN200910174309A CN102009592A CN 102009592 A CN102009592 A CN 102009592A CN 2009101743091 A CN2009101743091 A CN 2009101743091A CN 200910174309 A CN200910174309 A CN 200910174309A CN 102009592 A CN102009592 A CN 102009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system
- vehicle speed
- power drive
- electric
- type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las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29920000136 polysorb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5 ir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MVSDNDAUGGCCE-TYYBGVCCSA-L Ferrous fumarate Chemical compound [Fe+2].[O-]C(=O)\C=C\C([O-])=O PMVSDNDAUGGCCE-TYYBGVCC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涉及能够驱动一辅助离合器以操作一主离合器的机械装置改良技术,该机械装置具有一输入轴与一输出轴且同轴地装配在一主机座内,而能藉由该主离合器来通电或断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可藉由操作一电磁铁来传送与停止传动力,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车辆的一连结器,一变速箱,一有限的转差率与一转矩矢量轴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具有一电磁铁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其主要使用的机械装置包含一电枢73,该电枢由固定在一主机座33上的一圆形电磁铁79的电磁力所吸引,而且该主机座33藉由施加电流至该电磁铁79来操作一辅助离合器71,该辅助离合器71产生磨擦转矩而在一形成一球形滑道的凸轮63与一作用板61之间产生相对的转速而能在凸轮63与作用板61之间产生轴向的放大动力,该作用板61压缩一主离合器41,而且一输入轴1261的旋转动力能够藉由主离合器传送至一输出轴51。
该电枢73需设在电磁铁79的相对位置而且越过该辅助离合器71而能利用电磁铁79的电磁力来操作该辅助离合器71。此外,该辅助离合器71需要是钢材制造以利于磁力线通过而且需要设置有一很长的沟槽作为磁力线通过的路径,而且在辅助离合器71与电磁铁79之间的线圈座39需要是由不同的材料焊接而成,例如一非磁性材料的不锈钢而能产生磁力线的一闭合回路,以顺利供应电磁铁79的电磁力至该电枢73。
如图2所示,是在施加电流于一电磁铁后,依据线圈座的结构,一电枢内所引起的引力比较曲线图,当一不同的非磁性材料,例如不锈钢,焊接在线圈座上而且该线圈座只是由一种钢料制造而未焊接其他材料或线圈座是使用例如不锈钢等不同的材料,在施加相同的电流时可以看出使用不锈钢电枢明显地能产生较大动力。
然而,主离合器41与辅助离合器71很难以相同材料制造,因为主离合器41需使用钢以外的材料制造以传送巨大的传动力。
再者,由于线圈座39的结构,如上所述需以不同材料,例如不锈钢89焊接制造,其制造很困难而且成本相应地增加。
另一方面,从电磁铁79的电磁线圈至电枢73的间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因素,该间隙可决定磁力线产生的电枢73的操作磁力而且必须精密维持,因此,在制程上需使用一垫片(填隙片)来校正加工上的瑕疵,困难度很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在制造线圈座时的困难与成本增加以及需要使用一垫片(填隙片)来维持电磁线圈与电枢间的间隙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互换一主离合器与辅助离合器,且允许自由选择辅助离合器的材料,而使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力线的一闭合回路,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可将一输入轴与一输出轴同轴地装配在一主机座内部,而可藉由一主离合器通电或断电,包括:一球形滑道,具有一作用板可在轴向自由移动而能施加轴向压缩力至主离合器而且限制与所述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其中之一及一凸轮旋转,而且该凸轮是装配在毗邻作用板处,两者之间具有滚珠;一辅助离合器,是非磁性材料制造,在装配上可限制球形滑道的凸轮与所述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其中另一的旋转,但是不会藉由轴向压缩力而限制与作用板的旋转;一电磁线圈,为环形垂直设置于轴向而且固定在一铁(磁)芯内部,该铁(磁)芯具有一截面覆盖面对辅助离合器的表面而且开放至对侧,固定在主机座内部;一电枢,其装配是在被电磁线圈的电磁力吸引时需能够在轴向往辅助离合器方向移动;以及一作用汽缸,在装配时需能够在轴向移动而能将电枢的轴向力传送至辅助离合器,而且在该辅助离合器内部,铁(磁)芯与电枢在彼此互相面对的部分具有倾斜表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可以进一步包含一输出离合器座,其与输入轴同轴地装配而且在输入轴与输出离合器座之间具有主离合器,球形滑道与辅助离合器,而且在联结输出轴处,在其内环绕输入轴可以装配电枢与作用汽缸,同时该球形滑道的作用板可藉由一花键与该输入轴互相啮合。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输入轴可设置止推杆利用扣环固定在其双侧,在中间具有球形滑道与主离合器。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毗邻在该球形滑道的凸轮的一止推杆可藉由止推轴承来支撑球形滑道的凸轮。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主机座可设置一止推盖,而能盖住主机座的内部,从装配在对面的输出离合器座至输入轴的插入方向,而且该输出离合器座可设置一输出轴衬通过止推盖,其内部具有一花键。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一止推轴承可装配在输出离合器座与止推盖之间以支撑输出离合器座的轴向力。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一安装用法兰可在止推盖毗邻处与主机座一体成形以连接可藉由输出离合器座的输出轴衬接受输出功率的另一机座。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一插孔可与输入轴呈垂直设置而且贯穿主机座而能允许注入与排放润滑油。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输入轴内部可有一中空空间而且输入轴可以设置径向油孔与该球形滑道与主离合器位置所在的中空空间彼此贯通。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输入轴进一步可具有轴向油孔轴向地贯穿主离合器的装配位置。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输出离合器座可开放至电磁线圈而且在侧边设有多个润滑油孔。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可进一步含有:一中间轴,同轴地与输入轴共同装配在连接输出轴处;一输入离合器座,同轴地与该中间轴共同装配而且在中间轴与输入离合器座之间在连接输入轴处具有主离合器、球形滑道与辅助离合器,而且电枢与作用汽缸可以环绕中间轴装配。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中间轴的一末端可以插入通过输入轴的末端而且在该处被支撑,而且另一末端可藉由一花键与输出轴互相啮合,而能够自由旋转而且可藉由一衬套与主离合器径向地联结。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电枢可装配在辅助离合器的对面,绕过电磁线圈,而且作用汽缸可以有一部分汽缸贯穿铁(磁)芯的内部空间与电枢互相联结以及一法兰自汽缸部分径向地延伸以传送压缩力至辅助离合器。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铁(磁)芯可含有一截面覆盖电磁线圈的内部与外部,而且该电枢与铁(磁)芯的彼此相对应侧面可分别含有一组合表面。在电枢与铁(磁)芯所构成的组合表面各具有一垂直表面垂直于轴向以及一圆周斜面具有一截面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于垂直表面。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电枢与铁(磁)芯的圆周斜面可对称地在电枢与铁(磁)芯的径向内部与外部构成。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电枢与铁(磁)芯的圆周斜面在构造上可以是,电枢覆盖着铁(磁)芯而且电枢的内圆周与外圆周凸出至铁(磁)芯的截面。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电枢的内圆周与外圆周末端其凸出于铁(磁)芯的截面可呈钝角形状。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与作用汽缸的汽缸部分互相接触的铁(磁)芯的内圆周可进一步设置一导件以避免彼此磨擦而能够相对地顺利动作。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作用汽缸之汽缸部分与法兰在构造上可覆盖电磁线圈与铁(磁)芯。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作用汽缸可由一绝缘材料制造以避免电磁力的泄漏。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一止推轴承可装配在作用汽缸的法兰与辅助离合器之间。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主机座可形成一沟槽以安装铁(磁)芯限制旋转。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电磁线圈的一联结器可在与主机座的接触部位与通过铁(磁)芯的接触部位分别装配油封。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构成辅助离合器与主离合器的磨擦板与反应板可采用相同材料制造。
前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的构成辅助离合器与主离合器的磨擦板与反应板可以是具有相同尺寸的结构而能够彼此互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能够互换一主离合器与辅助离合器且允许自由选择辅助离合器的材料,而使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力线的一闭合回路,其不但能克服现有习知技艺在制造线圈座时的困难与成本增加,以及需要使用一垫片(填隙片)来维持电磁线圈与电枢间的间隙等问题,从而能够藉由调整电磁线圈的电流量精密地控制电枢。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涉及能够驱动一辅助离合器以操作一主离合器的机械装置改良技术,该机械装置具有一输入轴与一输出轴同轴地装配在一主机座内,而能藉由该主离合器来通电或断电。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说明在施加电流于一电磁铁后,依据线圈座的结构,在一电枢内所引起的引力的比较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间隙尺寸的改变,依据电枢与铁(磁)芯之间的间隙结构,在一电枢内所引起的引力改变的差异比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包含:一主机座125;一可旋转地装配在主机座125内部的输入轴126;一与输入轴126同轴装配的输出轴149;一主离合器128,装配在输入轴126与输出轴149之间,可藉由轴向压缩力来通电或断电;一球形滑道130具有一作用板129,可在轴向自由移动而能施加轴向压缩力至主离合器128,而且限制与输入轴126与输出轴149两者之一以及一凸轮131旋转,而该凸轮是装配在毗邻作用板129处,两者之间具有滚珠158;一辅助离合器132,在装配上可限制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与输入轴126输出轴149两者其中另一个的旋转,但是不会藉由轴向压缩力而限制与作用板129的旋转;一电磁线圈133,为环形垂直设置于轴向而且固定在主机座125内部;一电枢134,在装配上当被电磁线圈133的电磁力吸引时需能够在轴向往辅助离合器132方向移动;以及一作用汽缸135,在装配时需能够在轴向移动而能将电枢134的轴向力传送至辅助离合器132。
再者,该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可以进一步包含一输出离合器座127而且与输入轴126同轴地装配,同时在输入轴126与输出离合器座127之间具有主离合器128,球形滑道130与辅助离合器132,而且是在联结输出轴149处,在其内环绕输入轴126可以装配电枢134与作用汽缸135。
此外,动力传动系统具有一机械装置可利用电磁线圈133所产生的电磁力吸引电枢134而藉由作用汽缸135传送电枢134的轴向力至辅助离合器132。
因此,不同于现有习知的技艺,辅助离合器132可具有一不相关的非磁性材料,而能自电磁线圈133至电枢134产生磁力线的一闭合回路,以及一非磁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的特征构成辅助离合器132与主离合器128的磨擦板与反应板,可采用相同的材料而且制造具有相同的尺寸的二者,且能够彼此互换。
在此,该磨擦板与反应板属于环形组件,可二者择一地装配而且其内圆周与外圆周可藉由花键来啮合,而能够利用其间的磨擦传送与停止动力。
在此,轴向是指输入轴126的纵向。
一铁(磁)芯136具有一截面覆盖内部,外部以及面对电磁线圈133的辅助离合器132的表面,而且是开放于对面,且环绕着电磁线圈133被固定在主机座125内部。
换句话说,电磁线圈133可藉由铁(磁)芯136被固定在主机座125内部。
该铁(磁)芯136,不同于现有习知技艺的线圈座,而能在电磁线圈133与电枢134之间产生磁力线的闭合回路,如此,不需要困难的加工与结构,例如焊接不同的非磁材料,例如不锈钢,因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该电枢134位于辅助离合器132的对面,绕过电磁线圈133,而且作用汽缸135具有一汽缸部分137,同时可通过铁(磁)芯136与输入轴126之间的空间与电枢134联结。此外,一法兰138自汽缸部分径向地延伸以传送压缩力至辅助离合器132。
再者,作用汽缸135的汽缸部分137与法兰138可一体成型制造,或以分离组件方式制造后再加以组合。
电枢134与铁(磁)芯136彼此具有一组合表面在彼此面对的侧面彼此互相对应。
换句话说,该组合表面并非只是一个平面而是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表面而形成的平面,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一垂直面而且是垂直于轴向,以及一圆周斜面139具有一截面以一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于垂直表面。
电枢134与铁(磁)芯136的圆周斜面139是对称地形成在电枢134与铁(磁)芯136的径向内部与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圆周斜面139的形成方式,是电枢134覆盖着铁(磁)芯136而且电枢134的内圆周与外圆周凸出至铁(磁)芯136的截面,而且电枢134的内圆周与外圆周是钝角,以避免磁场的饱和。
电枢134与铁(磁)芯136的圆周斜面139是电磁线圈133的磁力线主要通过部分以产生磁力线的闭合回路而且此部分限定一间隙(S),决定电枢134有关电磁线圈133的电磁力的操作特征。
该间隙(S)能够更精密地利用电磁线圈133的电磁力来控制电枢134的动作,而且由于电磁线圈133的电磁力可改变较小的电枢134动作距离。
换句话说,假设电枢134与铁(磁)芯136的圆周斜面139的轴向角度为a,该介于电枢134与铁(磁)芯136的两个圆周斜面之间的最短间隙(S)是电枢134的轴向运动距离以sin(a)相乘的结果;因此,在与现有习知技艺的间隙非由圆周斜面139而是由垂直于轴向的平面限定情形互相比较时,间隙(s)改变较小于电枢134的轴向动作而可能相对地改善控制的精密度。
请参阅图5所示,是说明间隙尺寸的改变,依据电枢与铁(磁)芯之间的间隙结构,在电枢内所引起的引力改变的差异比较曲线图,当电枢与铁(磁)芯之间的轴向间隙是以一角度形成(依据本发明)时与平面垂直(现有习知技艺)时互相比较,该电枢依据本发明轴向运动,可以看出该间隙与轴向形成一角度时,因间隙改变的引力改变与现有习知技艺的该间隙与轴向形成平面垂直情形互相比较时较小。这点证明当该间隙与轴向形成一角度与该间隙与轴向形成平面垂直情形互相比较时,相对地更容易也更有利于控制电枢的动作。
再者,如上所述,如果间隙(s)的结构是以圆周斜面139来限定而且在电磁线圈133与电枢134之间无任何障碍物时,并不需要如现有习知技艺一样使用一垫片(填隙片)来调整间隙,而且只需控制施加于电磁线圈133的电流即可控制电枢134的动作。
与作用汽缸135的汽缸部分137互相接触的铁(磁)芯136的内圆周可进一步设置一导件以避免彼此磨擦而能够相对地顺利动作。
该导件可藉由电镀铁(磁)芯136的内圆周或在内圆周的四周装配一轴衬或一轴承来达成。
作用汽缸135的汽缸部分137与法兰138在构造上可覆盖电磁线圈133与铁(磁)芯136,而且最好是以一绝缘材料制造以避免电磁力的泄漏,而且可使用不锈钢充当绝缘材料。
一止推轴承140可装配在作用汽缸135的法兰138与辅助离合器132之间。球形滑道130的作用板129可藉由一花键与输入轴126互相啮合以限制旋转,而且辅助离合器132的装配可藉由输出离合器座127来限制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与输出轴149的动作。
主机座125内设有一沟槽以装配铁(磁)芯136而限制旋转。
因此,铁(磁)芯136在置入主机座125沟槽内可限制旋转而且可藉由一扣环或螺栓在轴向固定。
再者,铁(磁)芯136与主机座125可藉由螺旋固定。
电磁线圈133的一联结器可在与主机座125的接触部位与通过铁(磁)芯136的接触部位分别装配油封143。
因此,密封是在将电磁线圈133与铁(磁)芯136装配于主机座125内部之后将联结器142装配于主机座125与铁(磁)芯136时已完成。
止推杆144是藉由扣环固定在输入轴126的两侧,在其中间设置球形滑道130与主离合器128。
因此,可以坚固地支撑球形滑道130与主离合器128所产生的巨大轴向力而保证充足的耐久性。
再者,毗邻在该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的一止推杆144,可藉由止推轴承140来支撑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而不致于影响凸轮131的旋转。
该主机座125可设置一止推盖145而能盖住主机座125的内部,从装配在对面的输出离合器座127至输入轴126的插入方向,而且该输出离合器座127可设置一输出轴衬146通过止推盖145,其内部具有一花键。
再者,输出轴149是与输出轴衬146的花键啮合以输出动力而且如图所示是举例说明,一后轴的小齿轮轴149被联结以充当一种输出轴,因此,该输出轴与该小齿轮轴149的参考编号皆为‘149’。
一止推轴承140可装配在输出离合器座127与止推盖145之间以支撑输出离合器座127的轴向力。
因此,该输出离合器座127在双侧旋转时可稳定地在轴向受到装配在作用汽缸135的法兰138与辅助离合器132之间的止推轴承140以及装配在止推盖145与输出离合器座127之间的止推轴承140的支撑。
一安装用法兰147可在止推盖145毗邻处与主机座125一体成形以连接可藉由输出离合器座127的输出轴衬146接受输出功率的另一机座。
再者,如图3所示,后轴有一轴座148与安装用法兰147互相联结。
油封143是装配在主机座125与输入轴126以及主机座125的止推盖145与输出离合器座127的输出轴衬146之间以维持主机座125内部的气密性,使所有内部组件可藉由注入润滑油加以润滑与冷却,因此,不需要利用润滑脂来润滑组件即可增加耐久性。
插孔150可与输入轴126呈垂直设置而且贯穿需改装的主机座125而能允许注入与排放润滑油,以及可以执行必要工作,例如如果主机座125内部的润滑油发生问题时,可以方便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依据本实施例,设有与输入轴126呈90°的二个插孔150,如此,设在上方的插孔可供注入润滑油而设在下方的插孔可供排放润滑油,图3只显示设在下方的插孔而且使用一放油塞152锁紧。
因此,在设计上也可以只使用一个插孔150供注入与排放润滑油。
该输入轴126内部可有一中空空间153而且输入轴可设置径向多个油孔155与该球形滑道130及主离合器128位置所在的中空空间153彼此贯通而且进一步具有轴向油孔154可轴向贯穿于主离合器128的装配位置。
因此,能够确保球形滑道130与主离合器128的充足润滑性能而且能够更顺利地润滑装配在输入轴126末端的一径向轴承63。
该输出离合器座127可开放至电磁线圈133而且在侧边设有多个润滑油孔157供顺利润滑用途。
有关具有上述结构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的通电与断电作业方式说明如下:
当施加电流至电磁线圈133时,施加于输入轴126的旋转动力会传送至球形滑道的作用板129,而且与辅助离合器132联结的凸轮131可藉由从作用板129经由滚珠158传送的旋转动力与输入轴126一起旋转,因为辅助离合器132是未啮合。
再者,在此作业,主离合器128也是未啮合,因此,输入轴126能自由地与相对地旋转而不会传送动力至输出离合器座127。
换句话说,输入轴126的动力并未联结输出轴149。
在上述位置,当电流施加于电磁线圈133时,电枢134会被电磁线圈133所产生的电磁力所吸引。
轴向动作的电枢134将通过作用汽缸135施加压缩力至辅助离合器132。
接收压缩力的辅助离合器132在输出离合器座127与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之间传送动力。
因此,当与输入轴126具有相同转速的凸轮131与输出离合器座127互相啮合时,在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与作用板129之间会产生相对旋转,因而放大的轴力会被施加于作用板129。
作用板129的动力压缩主离合器128,使输入轴126的旋转动力能直接传送至输出离合器座127。
结果,输入轴126的旋转动力经由输出离合器座127传送至输出轴149。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基本上包含:一主机座125;一同轴地装配在主机座125内部的输入轴126;一与输入轴126同轴装配的输出轴149;一装配在输入轴126与输出轴149之间利用轴向压缩力通电或断电的主离合器128;一球形滑道130,其具有一作用板129可在轴向自由移动,而能施加轴向压缩力至主离合器128而且限制与输入轴126与输出轴149两者之一以及一凸轮131旋转,而且该凸轮是装配在毗邻作用板129处,两者之间具有滚珠158;一辅助离合器132,是在装配上可限制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与输入轴126输出轴149两者其中另一个的旋转,但是不会藉由轴向压缩力而限制与作用板129的旋转;一电磁线圈133,为环形且垂直设置于轴向而且固定在一主机座125内部;一电枢134,装配在被电磁线圈133的电磁力吸引时能够在轴向往辅助离合器132方向移动;以及一作用汽缸135,在装配时需能够在轴向移动,而能将电枢134的轴向力传送至辅助离合器132。
再者,该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可进一步含有:一中间轴159,同轴地与输入轴126共同装配在连接输出轴149处;一输入离合器座160,同轴地与该中间轴159共同装配而且在中间轴159与输入离合器座160之间在连接输入轴126处具有主离合器128、球形滑道130与辅助离合器132,而且电枢134与作用汽缸135可以环绕中间轴159装配。
该中间轴159的一末端可以插入通过输入轴126的末端而且在该处被支撑,而且另一末端可藉由一花键与输出轴149互相啮合,而能够自由旋转且可以利用一衬套161与主离合器128径向地联结。
该衬套161的内圆周可藉由一花键与该中间轴159互相焊接或啮合而且外圆周可藉由花键与主离合器128的磨擦板或反应板互相啮合。
该球形滑道130的作用板129可藉由花键与中间轴159互相啮合而能限制其与输出轴149的旋转,而且辅助离合器132的装配目的在于通过输入离合器座160来限制球形滑道130的凸轮131与输入轴126的旋转。
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的实施例类似的机械装置,其包含主离合器128,球形滑道130,辅助离合器132,电磁线圈133,电枢134与作用汽缸135,输入轴126与输出轴149是装配在机械装置的相反方向,而且其他结构与作业方式具体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其他构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将一输入轴与一输出轴同轴地装配在一主机座内部,使电力藉由一主离合器通电或断电,包含:
一球形滑道,具有一作用板在轴向自由移动而能施加轴向压缩力至主离合器,而且限制与所述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其中之一及一凸轮旋转,且该凸轮是装配在毗邻作用板处,两者之间具有滚珠;
一辅助离合器,是非磁性材料制造,在装配上可限制球形滑道的凸轮与所述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其中另一的旋转,但是不会藉由轴向压缩力而限制与作用板的旋转;
一电磁线圈,为环形且垂直设置于轴向而且固定在一铁芯内部,该铁芯具有一截面覆盖面对辅助离合器的表面,而且开放至对侧,固定在主机座内部;
一电枢,装配是在被电磁线圈的电磁力吸引时,能够在轴向往辅助离合器方向移动;以及
一作用汽缸,在装配时能够在轴向移动而能将电枢的轴向力传送至辅助离合器,
其中该铁芯与电枢在彼此互相面对的部分具有倾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输出离合器座,是与输入轴同轴地装配而且在输入轴与输出离合器座之间具有主离合器,球形滑道与辅助离合器,而且是在联结输出轴处,其中,该电枢与作用汽缸是环绕着输入轴装配而且该球形滑道的作用板是藉由一花键与该输入轴互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输入轴设置有止推杆且利用扣环固定在其双侧,在中间具有球形滑道与主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毗邻在该球形滑道的凸轮的一止推杆是藉由止推轴承来支撑球形滑道的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机座是设置一止推盖盖住主机座的内部,从装配在对面的输出离合器座至输入轴的插入方向,而且该输出离合器座设置一输出轴衬通过止推盖,其内部具有一花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止推轴承装配在输出离合器座与止推盖之间以支撑输出离合器座的轴向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安装用法兰在止推盖毗邻处与主机座一体成形以连接藉由输出离合器座的输出轴衬接受输出功率的另一机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插孔与输入轴呈垂直设置而且贯穿主机座而允许注入与排放润滑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输入轴内部有一中空空间而且输入轴设置径向油孔与该球形滑道与主离合器位置所在的中空空间彼此贯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输入轴进一步具有轴向油孔而且轴向贯穿主离合器的装配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输出离合器座开放至电磁线圈而且在侧边设有多个润滑油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中间轴,是同轴地与输入轴共同装配在连接输出轴处;与一输入离合器座,是同轴地与该中间轴共同装配而且在中间轴与输入离合器座之间在连接输入轴处具有主离合器、球形滑道与辅助离合器,其中该电枢与作用汽缸环绕中间轴装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中间轴的一末端插入通过输入轴的末端而且在该处被支撑,而且另一末端是藉由一花键与输出轴互相啮合,而自由旋转且利用一衬套与主离合器径向地联结。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枢装配于辅助离合器的对面,绕过电磁线圈,而且作用汽缸有一部分汽缸是贯穿铁芯的内部空间与电枢互相联结,以及一法兰自汽缸部分径向地延伸以传送压缩力至辅助离合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枢与铁芯彼此相对应的侧面分别含有一组合表面,而且在电枢与铁芯所构成的组合表面各具有一垂直表面垂直于轴向,以及一圆周斜面具有一截面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于垂直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枢与铁芯的圆周斜面是对称地在电枢与铁芯的径向内部与外部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枢与铁芯的圆周斜面在构造上是电枢覆盖着铁芯而且电枢的内圆周与外圆周是凸出至铁芯的截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枢的内圆周与外圆周末端其凸出于铁芯的截面呈钝角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与作用汽缸的汽缸部分互相接触的铁芯的内圆周进一步具有一导件以避免彼此磨擦而能够相对地顺利动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作用汽缸的汽缸部分与法兰在构造上是覆盖电磁线圈与铁芯。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作用汽缸是由一绝缘材料制造以避免电磁力的泄漏。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止推轴承是装配在作用汽缸的法兰与辅助离合器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磁线圈的一联结器是在主机座的接触部位与通过铁芯的接触部位分别装配油封。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构成辅助离合器与主离合器的磨擦板与反应板是采用相同材料制造。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构成辅助离合器与主离合器的磨擦板与反应板是具有相同尺寸的结构,且二者能够彼此互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4309 CN102009592B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74309 CN102009592B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9592A true CN102009592A (zh) | 2011-04-13 |
CN102009592B CN102009592B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383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743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9592B (zh) | 2009-09-04 | 2009-09-04 |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0959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6503A (zh) * | 2015-10-09 | 2015-12-16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级多片式电磁离合器 |
CN107725642A (zh) * | 2017-09-13 | 2018-02-23 | 深圳市卓博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机断电刹车装置及电机 |
CN109027044A (zh) * | 2018-10-12 | 2018-12-18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四驱车辆的两级多片式电磁离合器及方法 |
CN111615598A (zh) * | 2018-01-17 | 2020-09-01 |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两合公司 | 用于调控位置控制的离合器单元的接合位置的方法以及构成用于执行方法的扭矩传递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0375A (en) * | 1995-03-31 | 1998-02-24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Coupling device for use in differential gear devices |
JP2001012509A (ja) * | 1999-06-30 | 2001-01-16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カップリング |
JP2005034950A (ja) * | 2003-07-15 | 2005-02-10 | Amada Co Ltd | マーキング機構及びマーキング方法 |
US6905008B2 (en) * | 2003-08-11 | 2005-06-14 | Borgwarner, Inc. | Electromagnetic clutch assembly having solenoid type operator |
-
2009
- 2009-09-04 CN CN 200910174309 patent/CN1020095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0375A (en) * | 1995-03-31 | 1998-02-24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Coupling device for use in differential gear devices |
JP2001012509A (ja) * | 1999-06-30 | 2001-01-16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カップリング |
JP2005034950A (ja) * | 2003-07-15 | 2005-02-10 | Amada Co Ltd | マーキング機構及びマーキング方法 |
US6905008B2 (en) * | 2003-08-11 | 2005-06-14 | Borgwarner, Inc. | Electromagnetic clutch assembly having solenoid type operator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6503A (zh) * | 2015-10-09 | 2015-12-16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两级多片式电磁离合器 |
CN107725642A (zh) * | 2017-09-13 | 2018-02-23 | 深圳市卓博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机断电刹车装置及电机 |
CN107725642B (zh) * | 2017-09-13 | 2024-02-02 | 深圳市卓博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机断电刹车装置及电机 |
CN111615598A (zh) * | 2018-01-17 | 2020-09-01 |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两合公司 | 用于调控位置控制的离合器单元的接合位置的方法以及构成用于执行方法的扭矩传递装置 |
CN111615598B (zh) * | 2018-01-17 | 2021-10-29 |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两合公司 | 用于调控位置控制的离合器单元的接合位置的方法以及构成用于执行方法的扭矩传递装置 |
CN109027044A (zh) * | 2018-10-12 | 2018-12-18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四驱车辆的两级多片式电磁离合器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9592B (zh) | 2013-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55885B1 (ko) | 일체형 스핀들-캐리어 전기 휘일 드라이브 | |
CN1821556B (zh) | 尤其是液体循环泵中向从动轴传递旋转运动的装置 | |
CN102009592B (zh) | 电控式车辆变速动力传动系统 | |
CN103821855B (zh) | 带有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集成式电动轮系统 | |
JP5819920B2 (ja) | 自動車用のトルク伝達機構 | |
CN105570341B (zh) | 电磁离合器 | |
US7847467B2 (en) | Automotive engine starter and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designed to withstand vibrational impact | |
CN105492793B (zh) | 用于离合器的操纵设备 | |
CN104747620B (zh) | 电磁离合器 | |
CN101334078B (zh) | 鼓式电磁制动器 | |
US20150130309A1 (en) | Starter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7093938B (zh) | 磁悬浮电机及家用空调 | |
CN102667137B (zh) | 噪声优化的起动装置 | |
CN101523076B (zh) | 用于至少一可旋转支撑的部件相对于壳体固定的手动制动器 | |
CN107068490A (zh) | 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及其起动机 | |
US8276724B2 (en)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changing power transmission state by electric control | |
CN212672280U (zh) | 一种电磁控制扭矩管理器 | |
JP7447914B2 (ja) | 電動車両の駆動装置 | |
US20250042247A1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a differential drive device | |
JP2009281415A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13181638A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CN207864485U (zh) | 一体式卡钳及汽车制动系统 | |
CN206532743U (zh) | 一种起动机用电磁开关及其起动机 | |
CN108292879A (zh) | 包括耦接到减速装置的电机的机电组件 | |
EP2290253B1 (en)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changing power transmission state by electric contr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