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8737B -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08737B CN102008737B CN 200910169872 CN200910169872A CN102008737B CN 102008737 B CN102008737 B CN 102008737B CN 200910169872 CN200910169872 CN 200910169872 CN 200910169872 A CN200910169872 A CN 200910169872A CN 102008737 B CN102008737 B CN 1020087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verse osmosis
- water
- osmosis membrane
- sterilization
- cleanout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涉及控制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步骤4.重复步骤2、3。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明确的给出了反渗透膜定期冲击性杀菌的周期,能将微生物在反渗透膜上大量附着生长以前及时杀死,提高杀菌效率和效果,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尤其涉及采用膜技术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的系统中,控制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日趋匮乏,大力发展水回用事业,已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主题方向。而大力发展污水回用事业,不仅能节约有限的水资源,缓解日趋突出的用水紧张矛盾,而且能减少污水的排放,减轻对周围水体的污染,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还能节约大量水资源费。
而在污水回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膜技术已成为污水回用的重要手段。反渗透膜在大规模海水、苦咸水脱盐中已取得很大成就,成为21世纪淡化领域的主导技术。而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同样极具吸引力,因为经处理的水可就地回用。反渗透对溶盐有高脱除率,但用它脱除含化学物质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仍具有一定的风险。
目前,已有一些石化行业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其达标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达标污水的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种类繁多且含量较高。由于石化行业达标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微生物的污染导致反渗透膜无法长期稳定运行,容易造成反渗透膜的污堵,包括胶体、无机垢、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的污染。从目前已运行的污水回用装置反渗透的运行情况来看,微生物污染是反渗透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克服微生物的污染,是保证反渗透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均是针对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严重污染达到化学清洗条件时的清洗方法。此时,微生物已在反渗透膜过滤面大量繁殖生长,并产生生物粘泥,反渗透膜上形成了不可逆的附着和阻塞,膜的产水阻力增大,产水量下降,隔网压差升高,增大了化学清洗的难度。尚未有公开的文献明确的给出反渗透膜定期冲击性杀菌的周期,现有公开文献中针对微生物污染问题采用冲击性杀菌处理时,所采用的药剂多以亚硫酸氢钠NaHSO3为主,而NaHSO3作为杀菌剂加药量较大,效率低,作用面窄,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明确的给出了反渗透膜定期冲击性杀菌的周期,能将微生物在反渗透膜上大量附着生长以前及时杀死,提高杀菌效率和效果,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以污水回用系统中的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培养细菌,细菌培养温度为15~40℃,或根据污水回用系统实际运行温度设定,培养时间为2~15天,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得到细菌生长曲线后,以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增长期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
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4,重复步骤2、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所说的污水回用系统包括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和工业废水回用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3中所说的杀菌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注入
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将清洗液从反渗透进水端注入反渗透系统内,注入压力为0.1~0.15MPa,注入清洗液通量为5~20L/m2·h,置换反渗透膜中的水,并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放掉一部分清洗液;
步骤B.循环
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
步骤C.浸泡
停止循环,关闭反渗透系统的浓水排放阀和进水阀,使反渗透膜被清洗液浸泡,浸泡时间为30~60min;
步骤D.再循环
再次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
步骤2、3中所说的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E.冲洗
用反渗透产水从反渗透进水端冲洗反渗透膜,冲洗压力为0.3~0.5MPa,冲洗通量为10~30L/m2·h,冲洗时间为10~20min,确保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出的水的pH值和电导率与反渗透产水接近,反渗透产水的pH值为5-6,反渗透产水的电导率<100μs/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从目前工业运行情况来看,污水回用系统中的反渗透膜受微生物污染比较普遍,本发明可以降低目前反渗透膜用在污水深度处理回用上所存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发生的机率,克服了反渗透膜由于微生物污染达到化学清洗条件,甚至造成不可逆污染时,清洗恢复反渗透膜性能时所产生的困难,如系统中反渗透膜前安装有保安过滤器,可以大大延长保安过滤器的更换频率,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杀菌周期的判定方法,根据所判定的杀菌周期,同时提供了一种在线杀菌抑菌控制方法。根据反渗透浓水的细菌培养试验,绘制细菌生长曲线,确定其对数增长期为反渗透膜的在线冲击式杀菌周期。为了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杀菌周期,采用两种以上非氧化型杀菌剂对反渗透膜进行交替杀菌。在此种工艺操作条件下,既可以提高反渗透膜的运行周期,避免反渗透膜严重污染达到化学清洗条件,增大清洗难度,甚至造成不可逆污染,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又可以避免反渗透前保安过滤器受微生物污染,大大延长滤芯的更换频率,减少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细菌培养试验的对数增长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杀菌抑菌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细菌生长曲线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细菌生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以污水回用系统中的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培养细菌,细菌培养温度为15~40℃,或根据污水回用系统实际运行温度设定,培养时间为2~15天,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得到细菌生长曲线后,以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增长期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参见图1);例如:细菌培养温度可以为15℃、20℃、25℃、30℃、35℃或40℃;培养时间可以为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10天、11天、12天、13天、14天或15天;
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例如:杀菌操作次数可以为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或10次;
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例如:杀菌操作次数可以为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或10次;
步骤4,重复步骤2、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所说的污水回用系统包括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和工业废水回用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例如:清洗液浓度可以为50mg/L、55mg/L、60mg/L、65mg/L、70mg/L、75mg/L、80mg/L、85mg/L、90mg/L、95mg/L、100mg/L、110mg/L、120mg/L、130mg/L、140mg/L、150mg/L、160mg/L、170mg/L、180mg/L、190mg/L、200mg/L、210mg/L、220mg/L、230mg/L、240mg/L、250mg/L、260mg/L、270mg/L、280mg/L、290mg/L或300mg/L;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例如:清洗液浓度可以为50mg/L、55mg/L、60mg/L、65mg/L、70mg/L、75mg/L、80mg/L、85mg/L、90mg/L、95mg/L、100mg/L、110mg/L、120mg/L、130mg/L、140mg/L、150mg/L、160mg/L、170mg/L、180mg/L、190mg/L、200mg/L、210mg/L、220mg/L、230mg/L、240mg/L、250mg/L、260mg/L、270mg/L、280mg/L、290mg/L或300mg/L;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例如:清洗液浓度可以为30mg/L、35mg/L、40mg/L、45mg/L、50mg/L、55mg/L、60mg/L、65mg/L、70mg/L、75mg/L、80mg/L、85mg/L、90mg/L、95mg/L、100mg/L、110mg/L、120mg/L、130mg/L、140mg/L、150mg/L、160mg/L、170mg/L、180mg/L、190mg/L或200mg/L;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3中所说的杀菌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注入
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将清洗液从反渗透进水端注入反渗透系统内,注入压力为0.1~0.15MPa,注入清洗液通量为5~20L/m2·h,置换反渗透膜中的水,并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放掉一部分清洗液;例如:注入压力可以为0.10MPa、0.11MPa、0.12MPa、0.13MPa、0.14MPa或0.15MPa;注入清洗液通量可以为5L/m2·h、6L/m2·h、7L/m2·h、8L/m2·h、9L/m2·h、10L/m2·h、11L/m2·h、12L/m2·h、13L/m2·h、14L/m2·h、15L/m2·h、16L/m2·h、17L/m2·h、18L/m2·h、19L/m2·h或20L/m2·h;
步骤B.循环
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例如:压力可以为0.3MPa、0.32MPa、0.34MPa、0.36MPa、0.38MPa、0.4MPa、0.42MPa、0.44MPa、0.46MPa、0.48MPa或0.5MPa;循环通量可以为10L/m2·h、11L/m2·h、12L/m2·h、13L/m2·h、14L/m2·h、15L/m2·h、16L/m2·h、17L/m2·h、18L/m2·h、19L/m2·h、20L/m2·h、21L/m2·h、22L/m2·h、23L/m2·h、24L/m2·h、25L/m2·h、26L/m2·h、27L/m2·h、28L/m2·h、29L/m2·h或30L/m2·h;循环时间可以为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16min、17min、18min、19min、20min、21min、22min、23min、24min、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或30min;
步骤C.浸泡
停止循环,关闭反渗透系统的浓水排放阀和进水阀,使反渗透膜被清洗液浸泡,浸泡时间为30~60min;例如:浸泡时间可以为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或60min;
步骤D.再循环
再次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
步骤2、3中所说的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E.冲洗
用反渗透产水从反渗透进水端冲洗反渗透膜,冲洗压力为0.3~0.5MPa,冲洗通量为10~30L/m2·h,冲洗时间为10~20min,确保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出的水的pH值和电导率与反渗透产水接近,反渗透产水的pH值为5-6,反渗透产水的电导率<100μs/cm。例如:冲洗压力可以为0.3MPa、0.32MPa、0.34MPa、0.36MPa、0.38MPa、0.4MPa、0.42MPa、0.44MPa、0.46MPa、0.48MPa或0.5MPa;冲洗通量可以为10L/m2·h、11L/m2·h、12L/m2·h、13L/m2·h、14L/m2·h、15L/m2·h、16L/m2·h、17L/m2·h、18L/m2·h、19L/m2·h、20L/m2·h、21L/m2·h、22L/m2·h、23L/m2·h、24L/m2·h、25L/m2·h、26L/m2·h、27L/m2·h、28L/m2·h、29L/m2·h或30L/m2·h;冲洗时间可以为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16min、17min、18min、19min或20min。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可以如图2所示,在反渗透系统1的进水侧设有保安过滤器4,一部分反渗透产水6进入清洗水箱2,清洗水箱2内的反渗透产水经过清洗水泵(循环水泵)3后,从保安过滤器4的进水侧进入管路,反渗透系统1和清洗水箱2间设有一路管路,且在该管路上设有浓水取样口(排放口)5,图中虚线即循环清洗路线7。图2中的阀门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本发明所述方法以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培养细菌,然后将细菌对数增长期作为反渗透的杀菌周期,周期性的采用两种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交替冲击式杀菌的方式,对反渗透进行在线杀菌抑菌控制。采用此方法可以降低目前反渗透系统用在污水深度处理回用上所存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克服了反渗透系统由于微生物污染达到化学清洗条件,甚至造成不可逆污染时,清洗恢复反渗透性能时所产生的困难,保证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如系统中在反渗透膜前安装有保安过滤器,还可以大大延长保安过滤器的更换频率,降低运行成本。
膜技术应用在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当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从目前已运行的污水回用装置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微生物污染是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而目前现有的技术均是针对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严重污染达到化学清洗条件时的清洗方法。此时,微生物已在反渗透膜过滤面大量繁殖生长,并产生生物粘泥,反渗透膜上形成了不可逆的附着和阻塞,反渗透膜的产水阻力增大,产水量下降,隔网压差升高,增大了化学清洗的难度。本发明不但给出了反渗透膜杀菌周期的判定方法,而且根据所判定的杀菌周期,同时提供了一种在线杀菌抑菌控制方法。克服了反渗透膜受微生物严重污染后难于清洗的弊端,在微生物在膜过滤面上发生最初的粘附快速生长繁殖阶段之前,就将其杀死,防止微生物产生生物粘泥,严重污堵反渗透膜。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方法。
实施例1
某厂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炼油生产废水,其深度处理回用工艺流程为: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反渗透的设计进水水量为200m3/h。其夏季反渗透浓水水质情况如下:COD为190mg/L、TOC为62.8mg/L、细菌含量为1100cfu/ml,温度为40℃。
从取样口取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设定培养温度为40℃,测定频率为每4-8h测一次,设定培养时间为6天。得到40℃下的细菌生长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确定,细菌的对数增长期为72-100h,约合3-4天。确定夏季冲击式杀菌周期为3天。两轮清洗的交替周期为4次一个周期。
第一轮清洗选用异噻唑啉酮(1.5%)为杀菌剂,配制的清洗液浓度为150mg/L,交替周期为4次一个周期。清洗液从反渗透进水端注入反渗透系统内,注入压力为0.12MPa,注入清洗液通量为9L/m2·h(即流量为100m3/h),置换反渗透膜中的水以后,并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出一部分清洗液。在0.4MPa的压力下、循环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的条件下,循环10min。停止循环后浸泡40min。在0.4MPa的压力下、循环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再循环10min。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冲洗压力为0.3MPa,冲洗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冲洗时间为10min。冲洗排放水的pH为6.2,电导率约为60μs/cm。
经过4次冲击式杀菌(第一轮杀菌),即12天后,进入第二轮清洗。
第二轮清洗选用二溴氮川丙酰胺(99.6%)为杀菌剂,配制的清洗液浓度为100mg/L,交替周期为4次一个周期。清洗液从反渗透进水端注入反渗透系统内,注入压力为0.12MPa,注入清洗液通量为9L/m2·h(即流量为100m3/h),置换膜元件中的水以后,并排出一部分清洗液。在0.4MPa的压力下、循环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的条件下,循环10min,停止循环后浸泡40min,再循环10min。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冲洗压力为0.4MPa,冲洗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冲洗时间为10min。冲洗排放水的pH为6.3,电导率约为64μs/cm。
依此顺序,交替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冲击式杀菌操作。
在此种冲击式杀菌条件下,反渗透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2个月以上,保安过滤器滤芯更换周期为6个月左右。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的污水回用系统,其冬季反渗透浓水水质情况为:COD为210mg/L、TOC为70mg/L、细菌含量为150cfu/m,温度为25℃。
从取样口取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设定培养温度为25℃,测定频率为1次/4-12h,设定培养时间为12天。25℃下的细菌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确定,细菌的对数增长期为170-210h,约合7-9天。确定冬季冲击式杀菌周期为7天。
第一轮清洗选用异噻唑啉酮(1.5%)为杀菌剂,配制的清洗液浓度为150mg/L,交替周期为2次一个周期。以通量为9L/m2·h,即流量为100m3/h注入清洗液,置换膜元件中的水以后,并排出一部分清洗液。在0.4MPa的压力下、循环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的条件下,循环10min,停止循环后浸泡40min,再循环10min。利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冲洗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冲洗时间为10min。冲洗排放水的pH为6.1,电导率约为61μs/cm。
经过2次冲击式杀菌,即14天,进入第二轮清洗。选用二溴氮川丙酰胺(99.6%)为杀菌剂,配制的清洗液浓度为100mg/L,交替周期为4次一个周期。以通量为9L/m2·h,即流量为100m3/h注入清洗液,置换膜元件中的水以后,并排出一部分清洗液。在0.4MPa的压力下、循环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的条件下,循环10min,停止循环后浸泡40min,再循环10min。利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冲洗通量为18L/m2·h,即流量为200m3/h,冲洗时间为10min。冲洗排放水的pH为6.2,电导率约为60μs/cm。
依此顺序,交替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冲击式杀菌操作。
在此种冲击式杀菌条件下,反渗透能够长期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保安过滤器滤芯更换周期为6个月左右。
对比例1
在实施例1中,不采用冲击式杀菌的工艺,反渗透前保安过滤器滤芯在夏季需要3天更换一次,反渗透运行周期在1个月左右。根据清洗效果判定,反渗透受微生物污染较严重。
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保安过滤器的污染周期同细菌培养试验中所确定的杀菌周期相吻合。
对比例2
在实施例2中,不采用冲击式杀菌的工艺,反渗透前保安过滤器滤芯在冬季需要10天更换一次,反渗透运行周期在1.5个月左右。根据清洗效果判定,反渗透受微生物污染较严重。
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保安过滤器的污染周期同细菌培养试验中所确定的杀菌周期相吻合。
Claims (4)
1.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以污水回用系统中的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培养细菌,细菌培养温度为15~40℃,或根据污水回用系统实际运行温度设定,培养时间为2~15天,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得到细菌生长曲线后,以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增长期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
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4,重复步骤2、3;
步骤1中所说的污水回用系统包括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和工业废水回用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选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为以异噻唑啉酮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二溴氮川丙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99.6%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50-300mg/L的清洗液;
或为以戊二醛为主要成分的、成品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杀菌剂,将其与反渗透产水或新鲜水混合配置成浓度为30-200mg/L的清洗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说的杀菌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注入
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将清洗液从反渗透进水端注入反渗透系统内,注入压力为0.1~0.15MPa,注入清洗液通量为5~20L/m2·h,置换反渗透膜中的水,并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放掉一部分清洗液;
步骤B.循环
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
步骤C.浸泡
停止循环,关闭反渗透系统的浓水排放阀和进水阀,使反渗透膜被清洗液浸泡,浸泡时间为30~60min;
步骤D.再循环
再次打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阀和浓水排放阀,在0.3~0.5MPa压力下,使清洗液在反渗透系统内循环,循环路径为:清洗水箱-反渗透进水端-反渗透膜过滤侧-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清洗水箱,循环通量为10~30L/m2·h,循环时间为10~30min,保证产水侧无渗透液;
步骤2、3中所说的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E.冲洗
用反渗透产水从反渗透进水端冲洗反渗透膜,冲洗压力为0.3~0.5MPa,冲洗通量为10~30L/m2·h,冲洗时间为10~20min,确保从反渗透浓水排放端排出的水的pH值和电导率与反渗透产水接近,反渗透产水的pH值为5-6,反渗透产水的电导率<100μs/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9872 CN102008737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9872 CN102008737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8737A CN102008737A (zh) | 2011-04-13 |
CN102008737B true CN102008737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383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69872 Active CN102008737B (zh) | 2009-09-07 | 2009-09-07 |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087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4714B (zh) * | 2017-08-15 | 2021-09-24 | 淮北醴恒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净水器装置 |
CN112066527B (zh) * | 2020-09-15 | 2022-01-04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加湿器及其水量判断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4538659B (zh) * | 2022-02-28 | 2023-04-07 | 深圳市中电加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循环水质控制处理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3589A (zh) * | 2006-03-20 | 2006-10-11 |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一种反渗透膜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09
- 2009-09-07 CN CN 200910169872 patent/CN1020087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3589A (zh) * | 2006-03-20 | 2006-10-11 |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一种反渗透膜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反渗透膜的污染与清洗;马丽萍;《石油化工应用》;20061231(第4期);46-49 * |
马丽萍.反渗透膜的污染与清洗.《石油化工应用》.2006,(第4期),46-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8737A (zh) | 201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26392B2 (ja) | 産業目的で使用される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Howell | Future of membranes and membrane reactors in green technologies and for water reuse | |
CN101209886B (zh) |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 | |
CN103102038B (zh) | 一种浸没式双膜生物反应器及含盐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3992013B (zh) |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4370405A (zh) | 一种高硬度高盐分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 |
CN104016529A (zh) | 基于多级逆流倒极电渗析器的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2329055A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3143262B (zh) | 一种清洗剂组合物和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 | |
CN102633402A (zh) | 一种甲壳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2008737B (zh) | 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 | |
CN102408165A (zh) | 一种达标市政污水深度回用的方法 | |
Pryor et al. | A low pressur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for potable water supply to developing communities in South Africa | |
KR20090072645A (ko) | 역삼투법을 이용한 해수 담수화 처리장치 | |
CN102076434B (zh) | 用于盐水的预处理的过滤结构的消毒方法以及用于其实施的装置 | |
CN101830601A (zh) | 一种针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9923110U (zh) | 一种纯净水处理装置 | |
CN209010325U (zh) | 一种生物制药废水零排放的成套处理设备 | |
CN108658379B (zh) | 一种河道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系统及方法 | |
Ab Hamid et al. | A green, hybrid cleaning strategy for the mitigation of biofouling deposition in the elevated salinity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bioreactor (FOMBR) operation | |
CN205368002U (zh) |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设备 | |
CN113893698B (zh) | 适用于饮用水处理的生物污染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3959989U (zh) |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膜法回用系统 | |
CN220579088U (zh) | 一种湖泊水源净水系统 | |
KR20080103205A (ko) | 전기분해를 이용한 상수 중의 질산성질소, 대장균,일반세균 처리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