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9242A - 用于在接力切换期间保持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接力切换期间保持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9242A CN101999242A CN2010800010681A CN201080001068A CN101999242A CN 101999242 A CN101999242 A CN 101999242A CN 2010800010681 A CN2010800010681 A CN 2010800010681A CN 201080001068 A CN201080001068 A CN 201080001068A CN 101999242 A CN101999242 A CN 1019992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down link
- origin
- quality
- tole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进行接力切换时使高速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能够继续进行的方法和装置。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该源小区的下行链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发送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在一个实例中,对质量的度量可以是CQI。在另一实例中,对质量的度量可以是HARQ ACK/NACK。可将对下行链路质量的度量从目标小区直接发送到源小区,或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方式从目标小区发送到源小区。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2009年9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DURING A BATON HANDOVE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44,376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加具体地,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对源小区与目标小区之间切换的管理。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例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广播等多种通信服务,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网络。该网络通常是多址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该网络的一个实例是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作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进行定义的无线接入网络(RAN),其中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第三代(3G)伙伴合作项目(3GPP)支持的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UMT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后继,当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例如,中国正在推动TD-SCDMA作为UTRAN体系中底层空中接口,而将现有GSM基础结构作为核心网络。UMTS还支持增强的3G数据通信协议,例如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HSDPA),其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不断增长,研究和开发继续在促进UMTS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还促进并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当接力切换进行时使高速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继续进行的过程。本发明在接力切换过程期间还实现了更高的数据吞吐量。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下行链路;通过该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传输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下行链路的代码;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传输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的代码。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操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耦合到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下行链路,以及通过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传输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下行链路的模块,以及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传输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的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在源小区处的下行链路;在该目标小区处通过上行链路接收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并从该目标小区向源小区传输对该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了电信系统的实例的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了电信系统中帧结构的实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了电信系统中与UE进行通信的节点B的实例的框图。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了接力切换过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接力切换过程的一个实例的呼叫流程图。
图6是概念性地示出了图5中示出的接力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并非要表示可以实施本文所描述概念的唯一配置。详细说明包括具体细节,其目的是为了对各种概念提供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概念的实施可以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例子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部件,以避免使这些概念难于理解。
下面参照图1,示出了说明电信系统100的实例的框图。本公开中提出的各种概念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电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性的,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的方面是参考利用TD-SCDMA标准的UMTS系统来进行介绍的。在该实例中,UMTS系统包括RAN(无线接入网络)102(例如,UTRAN),其提供各种无线服务,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广播和/或其它服务。RAN 102可以分成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诸如RNS 107,其中的每一个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来进行控制,诸如RNC 106。为清楚起见,仅示出了RNC 106和RNS 107;然而,除RNC 106和RNS 107之外RAN 102还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RNC和RNS。RNC 106是负责对RNS 107内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重配置和释放及其它操作的装置。RNC 106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接口(例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来互连到RAN102中的其它RNC(未示出)。
RNS 107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分成多个小区,其中无线收发机装置对每个小区进行服务。无线收发机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称作节点B,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其称作基站(BS)、基站收发机(BTS)、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者一些其它适合的术语。为清楚起见,示出了两个节点B108;然而,RNS 107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节点B。节点B 108向任意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到核心网络1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实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的功能设备。在UMTS应用中通常将移动装置称作用户设备(UE),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其称作:移动台(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一些其它适合的术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了3个UE 110,其与节点B 108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也叫前向链路,是指从节点B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UL),也叫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节点B的通信链路。
如示出的,核心网络104包括GSM核心网络。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本发明中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实现在RAN或其它适合的接入网络中,用于为UE提供对除了GSM网络之外的各种类型核心网络的访问。
在该实例中,核心网络104支持与移动交换中心(MSC)112和网关MSC(GMSC)114的电路交换服务。一个或多个RNC(例如RNC 106)可以连接到MSC 112。MSC 112是控制呼叫建立、呼叫路由和UE移动性功能的装置。MSC 112还包括访客位置注册器(VLR)(未示出),其包含在UE处在MSC 112覆盖区域之内期间的用户相关信息。GMSC 114通过MSC 112为UE提供网关以访问电路交换网络116。GMSC 114包括归属位置注册器(HLR)(未示出),其包含用户数据,例如反映特定用户已订购服务细节的数据。HLR还与认证中心(AuC)相关联,其包含用户特定的认证数据。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 114查询HLR来确定UE的位置,并将呼叫转发给服务该位置的特定MSC。
核心网络104还采用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18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20来支持分组-数据服务。GPRS表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其设计用来提供比使用标准GSM电路交换数据服务可用的速度更高的速度的分组-数据服务。GGSN 120为RAN 102提供到基于分组的网络1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122可以是互联网、专用数据网或者其它适当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 120的主要功能是为UE 1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接。数据分组通过SGSN 118在GGSN 120和UE 110之间传输,其中SGSN118在基于分组的域中主要执行的功能与MSC 1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执行的相同。
UMTS空中接口是扩展频谱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通过与被称作码片的伪随机比特序列相乘,扩展频谱DS-CDMA将用户数据在宽得多的带宽上进行扩展。TD-SCDMA标准基于该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技术,并且还要求时分双工(TDD),而不是在许多FDD模式UMTS/W-CDMA系统中所使用的频分双工(FDD)。TDD对于节点B 108和UE 110之间的UL和DL两者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但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分成载波中不同的时隙。
图2示出了TD-SCDMA载波的帧结构200。如所示的,TD-SCDMA载波具有长度为10ms的帧202。帧202具有2个5ms的子帧204,每个子帧204包括7个时隙TS0到TS6。第一时隙TS0通常分配给下行链路通信,而第二时隙TS1通常分配给上行链路通信。剩下的时隙TS2到TS6可以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这使得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方向上较高数据传输时间期间有更大的灵活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206、保护周期(GP)208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210(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PCH))位于TS0和TS1之间。每个时隙TS0-TS6可以允许数据传输在最大16个编码信道上复用。编码信道上的数据传输包括:由中间码(midamble)214隔开的2个数据部分212,之后为保护周期(GP)216。中间码214可以用于例如信道估计的功能,而GP 216可以用于避免突发间的干扰。
图3是在RAN 300中节点B 310与UE 350进行通信的框图,其中RAN300可以是图1中的RAN 102,节点B 310可以是图中的节点B 108,UE 350可以是图1中的UE 110。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发送处理器320可以从数据源312接收数据并且从控制器/处理器340接收控制信号。发送处理器320为该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参考信号(例如,导频信号)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发送处理器320可以提供用于错误检测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用于进行前向纠错(FEC)编码和交织、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相相移键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M相相移键控(M-PSK)、M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等)的到信号星座的映射、利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的扩频以及与加扰码相乘以产生一系列符号。来自信道处理器344的信道估计可由控制器/处理器340用来确定发送处理器320的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这些信道估计可以从UE 35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得到,或者从包含在来自UE 350的中间码214(图2)内的反馈中得到。由发送处理器320生成的符号被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330以创建帧结构。发送帧处理器330通过采用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40的中间码214(图2)对符号进行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帧。然后,将这些帧提供给发射机332,其提供各种信号调节功能,包括放大、滤波以及将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智能天线334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智能天线334可以通过波束操纵双向自适应天线阵列或其它类似的波束技术来实现。
在UE 350处,接收机354通过天线352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并对该传输进行处理,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将由接收机354恢复的信息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60,其对每个帧进行解析,并将中间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9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70。然后,接收处理器370执行节点B 310中的发送处理器320所执行处理的逆处理。更具体地,接收处理器370对符号进行解扰和解扩,然后基于调制方案来确定由节点B 310发送的最有可能的信号星座点。这些软决策可以基于信道处理器394计算的信道估计。然后,对软决策进行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然后,对CRC码进行校验以确定对帧的解码是否成功。然后将成功解码的帧所携带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372,其表示在UE 350和/或各种用户接口(例如,显示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将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90。当接收机处理器370对帧解码不成功时,控制器/处理器390还可以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在上行链路上,将来自数据源378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发送处理器380。数据源378可以表示在UE 350和各种用户接口(例如,键盘)中运行的应用。与结合节点B 310所进行的下行链路传输而描述的功能相似,发送处理器380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CRC码、为便于FEC而进行的编码和交织、到信号星座的映射、采用OVSF的扩频以及用于产生符号系列的加扰。从节点B 31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中或从包含在节点B 310所发送的中间码内的反馈中,信道处理器394获得的信道估计可以用于选择适当的编码、调制、扩频和/或加扰方案。发送处理器380产生的符号将会提供给发送帧处理器382以创建帧结构。发送帧处理器382通过采用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90的中间码214(图2)对符号进行复用来创建该帧结构,从而得到一系列帧。然后,将这些帧提供给发射机356,其提供各种信号调节功能,包括放大、滤波和将帧调制到载波上,以便通过天线352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上行链路传输。
采用类似于结合在UE 350处的接收机功能而描述的方式,在节点B310处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处理。接收机335通过天线334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对传输进行处理以恢复调制到载波上的信息。将接收机335恢复的信息提供给接收帧处理器336,其对每个帧进行解析,并将中间码214(图2)提供给信道处理器344以及将数据、控制和参考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338。接收处理器338执行UE 350中的发送处理器380所执行处理的逆处理。然后可以将成功解码的帧携带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分别提供给数据宿339和控制器/处理器。如果接收处理器对一些帧解码不成功,则控制器/处理器340还可以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来支持对那些帧的重传请求。
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分别用于指导在节点B 310和UE 350处的操作。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40和390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它控制功能。存储器342和392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分别为节点B 310和UE 350存储数据和软件。在节点B 310处的调度器/处理器346可以用于将资源分配给UE,并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个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350包括: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下行链路的模块;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向目标小区发送对下行链路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的模块;和/或用于将下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模块。在一方面中,上述模块可以包括信道处理器394和/或控制器/处理器390,其配置为执行上述模块列举的功能。在另一方面,前面描述的模块可以是配置为执行前面的模块列举的功能的单元或任何装置。
使用在UMTS Re1.5或之后版本中定义的HSDPA的TD-SCDMA系统使用包括HS-PDSCH、HS-SCCH和HS-SICH的物理信道。HS-PDSCH是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其携带诸如用户数据突发的信息。HS-SCCH是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其携带以下信息:诸如调制、编码方案和用于HS-PDSCH中的数据突发的信道化编码信息。HS-SICH是高速共享信息信道,其携带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对应于HS-PDSCH传输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的信息,其中该CQI包括RTBS(推荐传输块大小)和RMF(推荐调制格式)。所有这些信道可以在图2示出的帧结构中的特定时隙(TS)中被发送。
CQI是信道质量指示符,节点B 108使用该CQI来确定在下行链路上发送的数据的调制格式和传输块大小。根据对DL信道质量的各种度量的测量,UE可以确定CQI。也就是,UE可以确定对DL信道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并且可以定期在UL信道上发送对所述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例如,对质量的度量可以对应于接收信号的功率、干扰等级或有关信道质量的其它信息。相应地,如果信道质量是差的,那么节点B可以改变调制格式为更加保守或健壮的格式,或者减低比特率等等,目的是减少UE 110处的错误率。
此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使用ACK/NACK。根据HARQ系统,当UE 110确定(例如,由校验和或者CRC的失败)数据的传输中存在一些错误时,UE 110发送NACK信号并存储接收的数据。根据NACK信号,节点B可以重传数据。然而,在数据的重新传输中有可能再次存在错误。HARQ系统通过将之前接收的数据与重传的数据进行合并来提高成功率,使用这种方法成功解码整个数据帧的成功率更高。该过程时常称作增量冗余。
TD-SCDMA的一个特点是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在图4的流程图400中示出的接力切换的过程中,网络通常向UE 110发送消息以命令启动接力切换(402)。然后,UE 110首先切换UL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源小区的DL(404)。随后,UE 110切换DL到目标小区(406)。因此,可以看出接力切换过程是一个两步骤的过程,其中首先切换UL,其次是是DL。
通常,在同一时间UE 110只能从一个小区发送或接收。然而,在接力切换期间UE 110可以暂时保持其与源小区的DL和与目标小区的UL。因此,UE 110可能不能向发送高速DL数据的源小区报告CQI和ACK/NACK信息,这是因为在接力切换期间UE 110已经向目标小区进行发送了。也就是说,向UE 110发送DL的源小区,缺少通常在UL上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这是因为UL已经被切换到目标小区。
一种针对保持与UE 110的DL的源小区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旧的、之前发送的CQI值;根据旧的信息来确定在DL被切换到目标小区之前的中间时间帧期间发往UE 110的信号传输的参数。此外,关于ACK/NACK,针对源小区的解决方案是:假设UE 110成功接收数据,或者按照预定的次数重传。然而,这些解决方案是总体欠佳的,这是因为每个解决方案将导致降低在接力切换期间UE 110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描述了使源小区(其保持DL)能够接收CQI和ACK/NACK消息的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如图5的呼叫流程图和图6的流程图中示出的,UE 510与源小区520进行通信中。也即是说,在下文将描述的接力切换过程之前,可以在UE 510和源小区520之间通过HS-SICH信道建立UL并通过HS-PHSH与HS-SCCH信道建立DL。
例如,通过源小区520发送重新配置消息(例如,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来触发接力切换过程开始(602),重新配置消息指示UE 510切换UL信道。其中,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message)也可以包括针对UE 510的HS-SICH以及HS-PDSCH和HS-SCCH信息,以用在目标小区中。
UE 510可以随后切换其UL(604),也就是说,它可以使用目标小区530的HS-SICH,同时保持与源小区520的DL。在这个时候,UE 510可以继续解码来自源小区520的高速DL数据(608),但现在其可以使用目标小区530的HS-SICH来报告ACK/NACK(610)。此外,UE 510可以继续测量源小区的DL信道质量(606),但是使用目标小区530的HS-SICH来报告CQI(610)。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目标小区530可以向源小区520转发通过HS-SICH所接收的ACK/NACK和CQI信息两者(612),因此源小区520可以根据CQI来调度新的传输或根据ACK/NACK重传物理层分组(如框614所示)。
当目标小区530成功完成捕获UL(616)和其它过程时,UE 510随后可以切换DL到目标小区530(620)。例如,通过第二个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可以触发(618)对DL的切换(620)。当DL的切换完成时,UE 510可以向目标小区530发送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message)。当收到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时,对CQI和ACK/NACK的报告成为与目标小区530相关联的。因此,目标小区530停止向源小区520转发CQI和ACK/NACK(622)。
注意在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中,源小区520和目标小区530不一定是不同的硬件。也就是,在一些方面中,节点B 108(见图1)可以包括定向导向扇区(directionally oriented sector)。例如,一个节点B 108可以包括三个扇区,每个扇区覆盖节点B周围120°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从一个扇区到另一扇区的切换(例如,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没有转移到不同的节点B,而是由相同节点B 108的不同扇区简单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从目标小区到源小区的对CQI和ACK/NACK信息的传输(612)是非常快的,并且具有非常小的延迟,这是由于其传输距离非常短(或没有距离)。
在另一方面中,源小区520和目标小区530处于不同的位置,例如,在不同的节点B 108处。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目标小区530与源小区520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从目标小区到源小区的直接通信接口或通过中间单元(诸如路由器或网络组件的其它部分)来传递的间接接口。在某些方面中,通过实现目标小区与源小区之间的通信(612)的RNC,将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通信地耦合。在这些系统中,应该考虑从目标小区向源小区发送CQI和ACK/NACK的等待时间或延迟。
本申请已经参考TD-SCDMA系统给出了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电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标准。举例来说,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UMTS系统,例如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分组接入加强(HSP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以扩展到使用下述技术的系统,和/或其它适合的系统:长期演进(LTE)(以FDD、TDD或这两种模式)、LTE高级(LTE-A)(以FDD、TDD或这两种模式)、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所使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已经结合各种装置和方法描述了若干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可以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至于该处理器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举例来说,处理器、处理器的任意部分或者在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的任意组合可以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电路中实现,以及在用于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适合的处理部件中实现。处理器的功能、处理器的任意部分或者在本公开中给出的处理器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由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或其它适合的平台执行的软件来实现。
应将软件宽泛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中的线程、过程、函数等,无论其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它的术语。软件可以位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举例来说,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诸如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的存储器、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或移动磁盘。虽然所示存储器在本发明给出的各个方面中与处理器分离,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的内部(例如,高速缓存或寄存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来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具体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如何最好地实现在本发明中描述的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对示例性过程的说明。基于设计偏好,应当理解的是,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重新排列。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给出了示例顺序中各个步骤的元素,除非其中特别叙述,否则这并不意味着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多个方面,给出了前面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发明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不旨在局限于本申请示出的这些方面,而是与权利要求语言的最广范围相一致,其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元素并不表示“一个且只有一个”,而是指“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术语“一些”表示一个或多个。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元素。举例来说,“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包含: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发明中所描述各个方面元素所有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或以后知晓的等同物都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发明,并且是要包括在权利要求中。进一步,本发明公开的所有内容均不旨在进入公共领域,不论本发明是否在权利要求中对其进行了明确叙述。除非该元素明确地使用短语“用于……的模块”来进行叙述,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形下,该元素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进行叙述,权利要求的任何元素都不应当根据35 U.S.C.§112第六款的规定进行解释。
Claims (44)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所述源小区的下行链路;以及
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包括:用户设备(UE)与各个小区之间的高速共享信息信道(HS-SICH);
所述下行链路包括: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对应于来自所述源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QI与以下至少一个相关联:调制格式、数据速率、使用的代码数量或用于所述HS-PDSCH的传输块大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对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完整性的确定的确认或否定确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完整性的所述确定包括:校验和或者循环冗余校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或否定确认(HARQ ACK/NACK)。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接收信息,所述信息是使用基于对质量的所述度量的调制格式或传输块大小被发送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诉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所述源小区的下行链路的代码;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的代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包括:用户设备(UE)与各个小区之间的高速共享信息信道(HS-SICH);
所述下行链路包括: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对应于来自所述源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CQI与以下至少一个相关联:调制格式、数据速率、使用的代码数量或用于所述HS-PDSCH的传输块大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对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完整性的确定的确认或否定确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对完整性的确定包括:校验和或者循环冗余校验。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或否定确认(HARQ ACK/NACK)。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接收信息的代码,所述信息是使用基于对质量的所述度量的调制格式或传输块大小被发送的。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的代码。
2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所述源小区的下行链路;以及
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包括:用户设备(UE)与各个小区之间的高速共享信息信道(HS-SICH);
所述下行链路包括: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对应于来自所述源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量。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CQI与以下至少一个相关联:调制格式、数据速率、使用的代码数量或用于所述HS-PDSCH的传输块大小。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对通过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完整性的确定的确认或否定确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完整性的所述确定包括:校验和或者循环冗余校验。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或否定确认(HARQ ACK/NACK)。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接收信息,所述信息是使用基于对质量的所述度量的调制格式或传输块大小被发送的。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与所述源小区的下行链路的模块;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的模块。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包括:用户设备(UE)与各个小区之间的高速共享信息信道(HS-SICH);
所述下行链路包括: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对应于来自所述源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量。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CQI与以下至少一个相关联:调制格式、数据速率、使用的代码数量或用于所述HS-PDSCH的传输块大小。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对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完整性的确定的确认或否定确认。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对完整性的所述确定包括:校验和或者循环冗余校验。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质量的所述度量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或否定确认(HARQ ACK/NACK)。
39.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接收信息的模块,所述信息是使用基于对质量的所述度量的调制格式或传输块大小被发送的。
40.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的模块。
4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将上行链路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同时保持在所述源小区处的下行链路;
通过所述上行链路在所述目标小区处接收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至少一个度量;以及
从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源小区传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度量。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度量来确定来自所述源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的调制格式或传输块大小。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源小区传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度量包括:
从所述目标小区向与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通信地耦合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度量;以及
在所述源小区处从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接收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度量。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下行链路从所述源小区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以及
终止从所述目标小区向所述源小区的对所述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度量的传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4437609P | 2009-09-21 | 2009-09-21 | |
US61/244,376 | 2009-09-21 | ||
PCT/US2010/029512 WO2011034634A1 (en) | 2009-09-21 | 2010-03-31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porting a metric of downlink quality during a baton handov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9242A true CN101999242A (zh) | 2011-03-30 |
Family
ID=4267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10681A Pending CN101999242A (zh) | 2009-09-21 | 2010-03-31 | 用于在接力切换期间保持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30960B2 (zh) |
CN (1) | CN101999242A (zh) |
TW (1) | TW201129149A (zh) |
WO (1) | WO201103463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1276A1 (zh) * | 2011-06-17 | 2012-12-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812022A (zh) * | 2014-01-23 | 2015-07-2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wifi热点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32474B2 (en) | 2012-05-17 | 2016-05-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Signaling support for multi sector deploy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
US9455750B2 (en) * | 2014-07-28 | 2016-09-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ource block size selection |
US9848362B2 (en) * | 2015-01-30 | 2017-12-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cell arrangement in high speed scenario |
AU2017231836B2 (en) | 2016-03-09 | 2022-03-24 | Isolynx,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lit-times in a relay race |
CN108901050B (zh) * | 2018-07-16 | 2020-10-20 | 成都吉纬科技有限公司 | 高铁无线通信切换方法 |
CN108989979B (zh) * | 2018-07-18 | 2021-01-15 | 成都吉纬科技有限公司 | 高铁毫米波通信的双车交会切换方法 |
WO2020103152A1 (en) * | 2018-11-23 | 2020-05-28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Link switch in joint network deployments |
US11743784B2 (en) * | 2019-03-27 | 202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onfigurations and occasions for handover procedure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54812A1 (en) * | 2001-09-18 | 2003-03-20 | Denso Corporation | Uplink-downlink diversity for fast cell-site selection |
CN1678115A (zh) * | 2004-04-01 | 2005-10-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力切换方法 |
WO2008156246A1 (en) * | 2007-06-18 | 2008-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downlink/uplink handov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93079B1 (ko) * | 2001-11-02 | 2005-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부호 분할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채널 품질을 보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
JP4022744B2 (ja) * | 2002-08-01 | 2007-12-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ベストセル変更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制御装置 |
KR20040083617A (ko) * | 2003-03-24 | 2004-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향상된 역방향 전용전송채널을 서비스하는 비동기 방식의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버영역에 위치하는 이동단말이 역방향 데이터를 재전송하는방법 및 시스템 |
US7738423B2 (en) * | 2004-07-09 | 2010-06-15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Cell switching and packet combi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060013466A (ko) * | 2004-08-07 | 2006-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
JP4940548B2 (ja) * | 2004-12-17 | 2012-05-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局 |
GB2427097B (en) * | 2005-05-03 | 2007-03-21 | Ip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ling information |
CN1694565A (zh) * | 2005-05-20 | 2005-11-09 |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Td-scdma通信系统中切换的方法 |
CN100440761C (zh) * | 2005-11-03 | 2008-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共享信息信道的上行同步配置及处理方法 |
US8315226B2 (en) * | 2006-01-05 | 2012-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and handoff with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nd erasure indications |
US8135026B2 (en) * | 2006-01-05 | 2012-03-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joint and common link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16641B2 (en) | 2006-06-29 | 2011-03-29 | Wi-Lan, Inc.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acket delineation |
JP4805047B2 (ja) * | 2006-07-20 | 2011-11-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TWI482475B (zh) * | 2007-09-28 | 2015-04-2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分組數據匯聚協議中控制協議數據單元方法及裝置 |
KR101459147B1 (ko) | 2008-02-04 | 2014-11-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명령 전송 방법 |
KR101595022B1 (ko) * | 2008-02-05 | 2016-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효율적인 무선채널 전송방법 |
-
2010
- 2010-03-31 CN CN2010800010681A patent/CN101999242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3-31 WO PCT/US2010/029512 patent/WO201103463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3-31 US US13/379,612 patent/US883096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06 TW TW099110601A patent/TW201129149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54812A1 (en) * | 2001-09-18 | 2003-03-20 | Denso Corporation | Uplink-downlink diversity for fast cell-site selection |
CN1678115A (zh) * | 2004-04-01 | 2005-10-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力切换方法 |
WO2008156246A1 (en) * | 2007-06-18 | 2008-1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downlink/uplink handover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1276A1 (zh) * | 2011-06-17 | 2012-12-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4812022A (zh) * | 2014-01-23 | 2015-07-2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wifi热点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812022B (zh) * | 2014-01-23 | 2018-08-2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wifi热点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830960B2 (en) | 2014-09-09 |
WO2011034634A1 (en) | 2011-03-24 |
TW201129149A (en) | 2011-08-16 |
US20120163340A1 (en) | 2012-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0027B (zh) | 双usim移动终端的测量和切换 | |
CN102547893B (zh) | 从tdd-lte系统到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 | |
CN101999242A (zh) | 用于在接力切换期间保持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356662A (zh) | 用于执行测量以实现无线网络之间的切换的控制信道不连续接收(drx)消息发送 | |
CN102573042A (zh) | Td-scdma和tdd-lte系统中的系统同步 | |
CN101990779A (zh) | 用于在td-scdma切换的过程中在上行链路同步化中校正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35077A (zh) | 同时的tdd-lte和td-scdma移动通信中的分组交换切换 | |
CN102572734A (zh) | 用于执行td-scdma测量的tdd-lte测量间隙 | |
CN102547829A (zh) | 在td-scdma系统中调度tdd-lte测量 | |
CN102598571A (zh) | 用于单频双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包接入的系统与方法 | |
CN102100106A (zh) | 在td-scdma系统中恢复切换期间的链接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460763A (zh) | 同时的tdd-lte和td-scdma/gsm系统中的改进的测量 | |
CN102550100B (zh) | 在切换期间的td-scdma多usim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同步 | |
CN103781134A (zh) | 促进多载波td-s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力切换 | |
CN102090103A (zh) | 用于在接力移交期间退回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73278A (zh) | 在td-scdma和gsm混合移动终端中服务重定向过程的方法 | |
CN102007789B (zh) | 用于促进动态时隙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2356661B (zh) | 在td-scdma多载波系统中使用下行链路同步码进行信号测量 | |
CN102334364B (zh) | 促进td-scdma多载波系统中的开环功率控制 | |
CN101999243A (zh) | 用于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的明确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37772A (zh) |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提高同步移位命令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124776A (zh) | Td-scdma系统中在接力切换期间继续进行hspa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04343A (zh) | 使用td-scdma连续时间段来有助于td-scdma到gsm的无线切换 | |
CN102217369A (zh) | 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优先级的基站收发机选择 | |
CN102084686A (zh) | 用于在td-scdma接力移交期间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