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666A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8666A CN101998666A CN200910167321XA CN200910167321A CN101998666A CN 101998666 A CN101998666 A CN 101998666A CN 200910167321X A CN200910167321X A CN 200910167321XA CN 200910167321 A CN200910167321 A CN 200910167321A CN 101998666 A CN101998666 A CN 101998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sc
- local
- bss
- side msc
- calli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包括以下特征:主叫侧MSC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建立请求,主叫侧MSC传递本地参考给主叫侧BSS和被叫侧MSC。被叫侧MSC收到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BSS根据本地参考决定执行本地交换。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解决因BSS连接多个MSC而导致本地交换不成功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电路域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和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统一移动通讯系统)等移动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称为电路(Circuit Switched,简称CS)域,能够为用户提供基本的语音业务,以及基于语音业务的补充业务。
在世界一些地方如非洲、南美洲和南亚等地,缺乏快速可靠的传输资源或者高昂的传输成本,给运营商在网络和业务部署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根据统计数据,在那些地方,移动网络中的大多数呼叫是本地呼叫,这些呼叫在相同的BSS(Base Station System,基站系统)下产生。对于本地呼叫,如果采用本地交换技术(语音数据在BSS进行环路),则可以节省了BSS与核心网MSC(Mobile Switch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间A口传输资源。
图1是传统语音呼叫的示意图,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电路域接入到BSS和MSC。当UE1呼叫UE2时候,UE1通过BSS向其接入的M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MSC根据UE2接入的位置信息,找到被叫UE2,并通知BSS建立与UE1和UE2相连的无线承载,并且分别建立BSS与MSC间UE1和UE2的承载;MSC两侧承载进行环路,保证UE1和UE2间的语音通讯。
图2是采用本地呼叫本地交换技术的语音呼叫的示意图,与图1相比,当MSC收到UE1的呼叫建立请求,根据小区判断UE1和UE2是否同属一个BSS,若UE1和UE2是同属一个BSS,则MSC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UE1和UE2的承载环路在BSS侧执行,这样就省下了BSS和MSS间的承载资源。
图3是图2采用本地呼叫本地交换技术的信令流程,包括下面步骤:
301、UE1和UE2在相同的BSS下发起呼叫,并通过核心网MSC建立相互连接,MSC为主叫UE1和被叫UE2分配BSS和MSC间的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
302、被叫UE2在振铃状态下应答,并经过BSS向MSC发送被叫应答消息;
303、MSC向主叫UE1发送被叫应答消息,通知UE1呼叫接通;
304、MSC根据主叫UE1和被叫UE2当前的位置信息,判断本次呼叫是否同属一个BSS内的本地呼叫;
305、如果是同属一个BSS内的本地呼叫,则MSC向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消息,通知BSS进行本地交换,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携带301步骤中MSC为主叫UE1和被叫UE2分配的BSS和MSC间的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
306、BSS收到本地交换命令消息,根据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的主、被叫的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关联到两个正在进行的通讯会话,并对其语音数据承载进行环路,实现语音承载在BSS内进行交换;
307、本地交换成功后,BSS向MSC发送本地交换成功消息;
308、MSC收到本地交换成功消息后,通知BSS释放BSS和MSC间的语音承载连接。
针对上述步骤分析,如果在BSS连接多个MSC的场景下,如图4所示,主叫UE1通过BSS接入到MSC1,被叫UE2通过BSS接入到MSC2,主叫和被叫虽然在同个BSS下发起呼叫,但主叫和被叫分别接入到不同的MSC,从而会导致304步骤中无论主叫UE1接入的MSC1,还是被叫UE2接入的MSC2都无法根据主、被叫的位置信息判断本次呼叫是否为本地呼叫,最终导致本地呼叫无法执行本地交换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解决因BSS连接多个MSC而导致本地交换不成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该过程包括以下特征:
主叫侧MSC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建立请求,主叫侧MSC传递本地参考给主叫侧BSS和被叫侧MSC。被叫侧MSC收到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
BSS根据本地参考决定执行本地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叫侧MSC传递所述本地参考给所述主叫侧BSS和所述被叫侧MSC,还包括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在主叫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传递所述本地参考给所述主叫侧BSS和所述被叫侧MS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本地参考,是由所述主叫侧MSC为本次呼叫分配的一个关联呼叫的号码,所述本地参考获取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所述主叫侧MSC根据呼叫中的主、被叫号码分配所述本地参考;
(2)、或者,所述主叫侧MSC根据所述主叫侧BSS与所述主叫侧MSC间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分配本地参考。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叫侧MSC把所述本地参考传递给主叫侧BSS和被叫侧MSC,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一个相同的MSC或者不同的MSC;
所述主叫侧MSC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分配的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主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所述主叫侧BSS;
当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属于不同的MSC时候,所述主叫侧MSC通过地址初始消息中Call Reference字段把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被叫侧MSC,或者通过单独通知消息传递所述本地参考。当所述本地参考由所述主叫侧MSC根据主被号码获取,所述被叫侧MSC或者根据地址初始消息中的主被叫号码获取本地参考号;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被叫侧MSC把所述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被叫侧MSC收到所述主叫侧MSC的呼叫建立请求,所述被叫侧MSC判断所述被叫是否具备本地交换条件,所述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如果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具备本地交换条件,所述被叫侧MSC把从主叫侧MSC获取到的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传递方式采用如下方式,所述被叫侧MSC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被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所述被叫侧BSS;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BSS根据本地参考判断是否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BSS是指所述主叫侧BSS或者所述被叫侧BSS;
所述BSS感知收到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触发本地交换的条件。所述BSS感知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采用如下方式:
所述BSS收到所述被叫侧MSC下发的所述本地参考,所述BSS根据所述本地参考在所述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所述本地参考,如果所述的本地参考是权力3中(2)的分配方式,所述BSS根据本地参考获取主叫侧电路或者呼叫标识信息,判断主叫侧BSS是否与被叫侧BSS为相同的BSS,如果相同,直接根据本地参考查找主叫侧数据区中,检查是否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
如果所述BSS感知存在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并且主、被叫用户均满足触发本地交换条件,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执行完,把执行结果返回给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BSS收到所述收到被叫应答消息,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或者所述BSS收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本地交换通知消息后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或者所述BSS判断用户符合本地交换条件,直接执行本地交换操作;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所述BSS发送的本地交换请求,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被叫应答消息,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通知消息;
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如果执行成功,所述BSS向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返回本地交换成功消息,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释放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承载;如果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失败,所述BSS向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返回本地交换失败消息,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失败,保留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的承载连接;
如果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不同的MSC,所述BSS需要把本地交换结果分别传递给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传递方式采用如下方式:
(1)、所述BSS把本地交换执行结果分别直接传递给两侧MSC;
(2)、所述BSS把本地交换执行结果传递给一侧MSC,由接收MSC把结果传递给另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场景下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具体特征包括如下:
源MSC收到源BSS切换请求,源MSC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BSS;
目标BSS根据本地参考执行本地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源MSC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BSS,所述源MSC在所述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MSC,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用户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所述本地参考,是指呼叫建立过程中,由主叫侧MSC分配的本地参考,所述源MSC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获取,并进行保存;
所述源MSC把本地参考传给目标BSS,还包括,途经目标MSC;
所述目标BSS根据本地参考执行本地交换,指所述目标BSS收到本地参考后,所述目标BSS根据所述本地参考在所述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所述本地参考,如果有相同的,认为存在本地呼叫,当收到UE切换完成消息,执行本地交换操作。
所述执行结果传递给MSC,所述MSC包括所述源MSC和所述源MSC的呼叫对端MSC。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该过程包括以下特征:
主叫侧MSC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建立请求,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
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
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叫侧MSC与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还具有如下特征:
(1)、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在判断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才相互传递接入信息;
(2)、或者,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无条件下传递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中需要包含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接入信息包含如下信息:
所述用户呼叫时候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呼叫标识是指所述MSC和所述BSS间用于关联呼叫连接的标识,所述承载电路信息,是指用于标识所述MSC和所述BSS为呼叫分配的承载物理连接;
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所述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是指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用来指示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相同MSC或者是不同的MSC;
如果相同,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接入信息内部传递;
如果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分属不同的MSC,所述接入信息可通过ISUP/BICC信令或者MAP通知消息传递。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以下特征:
如果所述接入信息传递按照上述(1)方式传递,所述MSC判断对端接入信息中位置信息与本端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是否同属一个BSS,如果是,本端用户满足权力14所述的本地交换条件,所述MSC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命令中携带对端用户的权力13所述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如果所述接入信息传递按照权力12中(2)方式传递,所述MSC判断对端接入信息中位置信息与本端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是否同属一个BSS,并且,对端用户接入信息中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指示该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并且本地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所述MSC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命令中携带对端用户的权力13所述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被叫用户应答消息,向所述BSS发送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携带所述主被叫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BSS根据所述主被叫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两侧呼叫连接,执行本地交换,对两侧语音承载进行环路;
所述BSS把执行结果返回给一侧MSC,该侧MSC再转发执行结果给另一侧MSC;
或者所述BSS把执行结果返回给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完成消息,释放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换场景下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具体特征包括如下:
源MSC收到源BSS切换要求,源MSC传递对端接入信息给目标MSC;
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
目标MSC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对端接入信息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对端接入信息是指,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所述源MSC收到对端MSC传递的对端用户接入信息,所述源MSC进行保存的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含如下信息:
所述用户呼叫时候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呼叫标识是指所述MSC和所述BSS间用于关联呼叫连接的标识,所述承载电路信息,是指用于标识所述MSC和所述BSS为呼叫分配的承载物理连接;
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所述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是指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用来指示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源MSC传递对端接入信息给目标MSC,还包括如下特征:
(1)、所述源MSC在本端用户满足本地接入条件下,把对端接入信息传递给目标MSC;
(2)、或者,所述源MSC无条件,把对端接入信息传递给目标MSC,消息中需要携带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中的对端用户位置信息和切换请求中的目标小区判断切换当前用户与对端用户是否同属一个BSS,并判断两用户是否同时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如果上述条件满足,所述目标MSC收到目标BSS发来的切换完成消息,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目标MSC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目标MSC发送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携带所述切换当前用户和对端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目标BSS根据所述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两侧呼叫连接,执行本地交换,对两侧语音承载进行环路;
所述BSS执行完本地交换后,通过切换完成消息把所述的执行结果传递给所述目标MSC和源MSC;通过本地交换完成消息传递给所述对端MS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解决因BSS连接多个MSC而导致本地交换不成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语音呼叫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地呼叫本地交换技术的语音呼叫的示意图;
图3是图2采用本地交换技术的信令流程图;
图4是BSS连接多个MSC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下但分属不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被叫用户签约无应答前转至另一用户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下但分属不同MSC场景下本地交换失败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不同BSS和不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主被叫用户在不同的MSC场景下,主叫侧MSC判断本地呼叫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主被叫用户在不同的MSC场景下,被叫侧MSC判断本地呼叫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BSS本地交换失败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不同BSS和不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5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下,但分属于不同MSC的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1和UE2在同一个BSS下,UE1通过BSS接入到MSC1,UE2通过BSS接入到MSC2。UE1呼叫UE2,BSS本地参考关联BSS与UE1和BSS与UE2间的呼叫,并执行本地交换。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501、UE1通过BSS向MSC1发起呼叫建立请求,请求消息中的被叫为UE2;
502、MSC1判断UE1当前是否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是否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是否设置监控点,即MSC的监听业务,若UE1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即MSC1的监听业务,则为符合本地交换条件;
503、如果502步骤判断UE1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1分配本地参考,分配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MSC1根据呼叫中的主、被叫号码分配本地参考;
(2)、MSC1根据BSS与MSC间的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分配本地参考;
MSC1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分配的本地参考带给主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主叫侧BSS;
504、MSC1根据UE2的被叫号码,或者向UE2的用户归属服务器获取的用户漫游号码,建立与间局间承载,并向MSC2发送建立局间承载消息;
505、如果502步骤判断UE1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1把本地参考传递给MSC2,传递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MSC1通过地址初始消息中Call Reference字段把本地参考带给被叫侧的MSC2,或者通过单独通知消息将本地参考传递给MSC2。当MSC1由根据主、被叫号码获取本地参考时,MSC2可以根据地址初始消息中的主、被叫号码获取本地参考号;
506、MSC2收到504步骤中MSC1发来的建立局间承载消息后,MSC2根据地址初始消息中的被叫号码、或者根据漫游号码获取的被叫号码,向UE2发送建立呼叫请求;
507、MSC2判断UE2当前是否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是否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是否设置监控点,即MSC的监听业务,若UE2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即MSC2的监听业务,则为符合本地交换条件。
508、如果502步骤判断UE2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2向UE2传递从MSC1获取的本地参考;本地参考传递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MSC2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本地参考带给被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被叫侧BSS;
509、BSS感知收到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判断UE1和UE2是否具备触发本地交换的条件。BSS感知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采用如下方式:
BSS收到被叫侧MSC2下发的本地参考,BSS根据该本地参考在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本地参考,如果该本地参考是由503步骤中(2)的分配方式分配的,则BSS根据本地参考获取主叫侧电路或者呼叫标识信息,判断主叫侧BSS是否与被叫侧BSS是相同的BSS,如果相同,则直接根据该本地参考查找主叫侧数据区,检查是否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
510、BSS根据本地参考关联到UE1和UE2的呼叫,判断UE1和UE2间的呼叫是本地呼叫,可以触发本地交换业务,则BSS向MSC1或者MSC2发送本地交换请求消息;
注:510步骤是可选步骤,BSS可以选择不发送本地交换请求消息,BSS判断满足触发本地交换条件,直接执行本地交换;
511、被叫应答;
512、MSC1或者MSC2向BSS发送本地交换通知消息,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
513、BSS收到本地交换通知消息,将UE1和UE2环路至BSS的语音承载连接,执行本地交换;
514、本地交换成功后,BSS向MSC1发送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通知MSC1本次本地交换已经成功;
515、本地交换成功后,BSS向MSC2发送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通知MSC2本次本地交换已经成功;
注:514-515步骤,BSS也可以只向一侧的MSC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MSC收到后通知另一侧MSC;
516、MSC1和MSC2释放与BSS相连的地面承载电路。
图6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
601-603步骤与上述501-503步骤相同,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604、MSC根据消息中的被叫号码向UE2发送被叫建立呼叫请求;
605、MSC判断UE2当前是否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是否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是否设置监控点,即MSC的监听业务,若UE2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即MSC2的监听业务,则为符合本地交换条件;
606、如果605步骤判断UE2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向UE2传递本地参考;本地参考传递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MSC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本地参考带给被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被叫侧BSS;
607、BSS感知收到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判断UE1和UE2用户是否具备触发本地交换的条件。BSS感知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采用如下方式:
BSS收到被叫侧MSC下发的本地参考,BSS根据本地参考在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本地参考,如果本地参考是由603步骤中(2)的分配方式分配的,则BSS根据本地参考获取主叫侧电路或者呼叫标识信息,判断主叫侧BSS是否与被叫侧BSS为相同的BSS,如果相同,直接根据本地参考查找主叫侧数据区中,检查是否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
608、BSS根据本地参考关联到UE1和UE2的呼叫,判断UE1和UE2间的呼叫是本地呼叫,可以触发本地交换业务,BSS向MSC发送本地交换请求消息;
注:608步骤是可选步骤,BSS可以选择不发送本地交换请求消息,BSS判断满足触发本地交换条件,直接执行本地交换;
609、被叫应答;
610、MSC向BSS发送本地交换通知消息,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
611、BSS收到本地交换通知消息,将UE1和UE2环路至BSS的语音承载连接,执行本地交换;
612、本地交换执行成功后,BSS向MSC发送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通知MSC本次本地交换已经成功;
613、MSC释放与BSS相连的地面承载电路。
图7被叫用户签约无应答前转至另一用户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主叫用户UE1呼叫被叫用户UE2,被叫用户UE2签约无应答前转至UE-3,UE1、UE2和UE-3在同一个BSS下,UE1通过BSS接入到MSC1,UE2和UE-3通过BSS接入到MSC2,UE1呼叫UE2,BSS本地参考关联BSS与UE1和BSS与UE2间的呼叫,UE2无应答前转到UE-3,BSS重新根据本地参考关联UE1和UE-3,并执行本地交换。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701-710步骤同501-510步骤,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711、UE2振铃超时,UE2签约无应答前将呼叫业务转至UE-3;
712、MSC2释放与UE2间的连接;
713、释放完成后,BSS向MSC1发送本地交换释放消息;
714、MSC2向UE-3发送被叫建立呼叫请求;
715-724步骤与507-516步骤相同,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图8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同一个BSS下但分属不同MSC场景下本地交换失败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801-813步骤与501-513步骤相同,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814-815、BSS执行本地交换,可能由于资源问题,本地交换失败,BSS分别向MSC1和MSC2发送本地交换失败消息,通知MSC1和MSC2本次本地交换已经失败,MSC1和MSC2将保留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注:814-815,BSS也可以只向一侧MSC发送本地交换失败消息,MSC收到本地交换失败消息后通知另一侧MSC;
图9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不同BSS和不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主叫UE1和被叫UE2分别属于不同的BSS和不同MSC,UE1通过BSS1接入到MSC1,UE2通过BSS2接入到MSC2,UE1和UE2在通话过程中,UE1切换到BSS2上,BSS2根据本地参考触发本地交换。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901、UE1和UE2正在通话,BSS1根据无线测量报告,决定把UE1会话切换到BSS2,BSS1向MSC1发送切换要求消息,如果BSS1保存了呼叫建立过程中产生的本地参考,在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本地参考;
902、MSC1收到BSS1发过来的切换要求消息,判断当前用户UE1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条件详见502步骤),如果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1根据切换要求中的切换目标小区地址选择目标MSC2,向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携带本地参考;
903、MSC2收到切换请求消息后,向BSS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通知BSS2分配地面电路和空口资源,切换请求消息中转发了来自MSC1的本地参考;
904、BSS2保存该本地参考,分配空口和地面电路资源,分配切换号码,分配完成后,向MSC2返回切换应答消息;
905、MSC2向MSC1返回切换应答消息,消息中携带MSC2分配的切换号码;
906、MSC1根据切换号码,建立与MSC2间的电路承载;
907、MSC1经过BSS1向UE1发送切换命令,通知UE1切换到BSS2上;
908、UE1切换完成后,向BSS2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909、BSS2根据本地参考判断用户UE-3是否可以触发本地交换,判断方法可以参考509步骤,如果用户UE-3可以触发本地交换,则BSS2执行本地交换,方法可以参考513步骤,执行成功后,BSS2向MSC2发送切换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指示本地交换成功指示;
910、MSC2向MSC1发送切换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指示本地交换成功指示;
911、BSS2同时向MSC2被叫侧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
注:911步骤是可选步骤,
912、MSC1收到切换完成消息后,记录本地交换成功指示,通知BSS1清除空口资源和释放与BSS1相连的地面电路,;
913、MSC2释放与BSS2间的地面电路。
图10是主被叫用户在不同的MSC场景下,主叫侧MSC判断本地呼叫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1和UE2分别经过同一个BSS接入到MSC1和MSC2,UE1呼叫UE2,MSC1根据获取UE2的接入信息,判断UE1和UE2是本地呼叫,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1001、UE1通过BSS向MSC1发起呼叫建立请求,请求消息中的被叫号码为UE2,MSC1向BSS发送指派命令,通知BSS指派地面电路和空口资源;
1002、MSC1根据UE2的被叫号码,或者向UE2用户归属服务器获取的用户漫游号码,向MSC2发送地址初始消息;
1003、MSC1判断UE1当前是否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是否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是否设置监控点,即MSC的监听业务,若UE1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即MSC1的监听业务,则为符合本地交换条件;
1004、MSC1将主叫接入信息提交给MSC2,主叫接入信息包括如下信息:
主叫UE1呼叫的时候当前的位置信息;
1001步骤中MSC1和BSS之间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关联MSC1和BSS呼叫的呼叫标识;
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该指示主要用于指示主叫UE1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注:1004步骤中或者可以在MSC1判断主叫UE1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才传递主叫接入信息;
主叫接入信息传递采用ISUP/BICC信令或者MAP通知消息传递;
1005、MSC2收到MSC1 504步建立局间承载请求,MSC2根据消息中的被叫号码,或者根据漫游号码获取的被叫号码,向UE2发送被叫建立呼叫请求;
1006、被叫振铃;
1007、被叫应答,并将应答消息发送给MSC2;
1008、MSC2判断UE2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方法参见1003;
注:1008步骤可以在1006-1007步骤之前;
1009、MSC2把UE2应答消息发送给MSC1;
1010、MSC1再把UE2应答消息通知UE1;
1011、若1008步骤中判断用户UE2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2向MSC1返回UE2接入信息,UE2接入信息的内容与1004步骤中的主叫接入信息的内容相同;
注:1011步骤可以在1009步骤之前,也可以包含在1009步骤应答消息参数中;
1012、MSC1根据UE2的接入信息中的位置信息,判断UE2和UE1是否同属一个BSS,并且判断UE1和UE2是否都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
1013、若1012步骤判断UE1和UE2都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则MSC1向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消息,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包含UE1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和UE2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1014、BSS根据UE1和UE2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二者的呼叫连接,使主叫侧和被叫侧的承载电路在BSS内进行环路,执行本地交换;
1015、本地交换执行完成后,BSS向MSC1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通知MSC1本地交换已经完成,释放MSC1与BSS间的地面电路;
1016a、MSC1收到本地交换完成消息后,向MSC2转发本地交换完成消息,告知MSC2本地交换已经成功,MSC2收到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释放MSC2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1016b、或者是BSS向MSC2发送本地交换成功消息,告知MSC2本地交换已经成功,MSC2收到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释放MSC2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图11是主被叫用户在不同的MSC场景下,被叫侧MSC判断本地呼叫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UE1和UE2经过同一个BSS分别接入到MSC1和MSC2,UE1呼叫UE2,MSC2根据获取UE1的接入信息,判断UE1和UE2是本地呼叫,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1101-1106步骤与1001-1006步骤相同,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1107、MSC2判断UE2是否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如果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则向MSC1返回UE2接入信息,其内容同1004步骤;
1108、MSC2收到UE2被叫应答消息;
1109、MSC2根据UE1接入信息中的位置信息,判断UE1和UE2是同属一个BSS,并且UE1和UE2都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1110、MSC1向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消息,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包含UE1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和UE2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1111、BSS收到本地交换命令消息后,执行本地交换,参见1014;
1112、BSS执行本地交换成功后通知MSC2,向MSC2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MSC2释放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1113、MSC2向MSC1返回应答消息,消息中携带本地交换完成指示;
1114、MSC1收到应答消息,判断消息中有本地交换完成指示,释放MSC1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并通知UE1对端应答。
图12是BSS本地交换失败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1201-1214步骤与1001-1014步骤相同,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1215、本地交换执行失败,BSS向MSC1发送本地交换失败消息,通知MSC1本地交换已经失败,保留MSC1与BSS间地面电路;
1216a、MSC1收到本地交换失败消息,向MSC2转发本地交换失败消息,告知MSC2本地交换已经失败,MSC2收到本地交换失败消息保留MSC2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1216b、或者BSS向MSC2发送本地交换失败消息,MSC2收到本地交换失败消息保留MSC2与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图13是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在不同BSS和不同MSC场景下进行本地交换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主叫UE1和被叫UE2分别属于不同的BSS和不同MSC,UE1通过BSS1接入到MSC1,UE2通过BSS2接入到MSC2,UE1和UE2在通话过程中,UE2切换到BSS1上,MSC1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下面步骤:
1301、UE1和UE2正在通话,BSS2根据无线测量报告,决定把UE2会话切换到BSS1,BSS2向MSC2发送切换要求消息;
1302、MSC2收到BSS2发过来的切换要求消息,判断当前用户UE2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条件详见1208步骤),判断MSC2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是否已保存对端UE1的接入信息;
1303、如果上述条件均满足,则MSC2根据切换要求消息中的切换目标小区地址选择目标MSC1,向MSC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对端UE1的接入信息和UE2满足本地交换指示;
1304、MSC1保存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接入信息和UE2满足本地交换指示,向BSS1发送切换请求消息,通知BSS1分配地面电路和空口资源;
1305、BSS1分配空口和地面电路资源,分配切换号码,分配完成后,向MSC1返回切换应答消息;
1306、MSC1向MSC2返回切换应答消息,消息中携带MSC2分配的切换号码;
1307、MSC2根据切换号码,建立与MSC1局间电路域承载;
1308、MSC2经过BSS2向UE2发送切换命令,通知UE2切换到BSS1上;
1309、UE1切换完成,向BSS1发送切换完成消息,BSS1把切换完成消息传递给MSC1;
1310、MSC1根据1304步骤保持的对端UE1接入信息中的位置信息和切换请求中目标小区,判断是否同属一个BSS,并判断两用户是否同时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1311、如果两用户均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则MSC1向BSS1发送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通知BSS1执行本地交换,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包含UE1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和UE2接入信息中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1312、BSS1根据UE1和UE2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二者的呼叫连接,使主叫侧和被叫侧承载电路在BSS1内进行环路,执行本地交换;
1313、本地交换执行完成后,BSS向MSC1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通知MSC1本地交换已经完成,释放MSC1与BSS间地面电路;
1314、MSC1向MSC2发送切换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本地交换完成指示;MSC2收到切换完成消息后,清除BSS2资源,在数据区中保存本地交换完成指示;
1315、BSS向主叫侧MSC1发送本地交换完成消息;
注:1315步骤可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包括:
主叫侧MSC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本地参考传递给主叫侧BSS和被叫侧MSC;
被叫侧MSC将收到的所述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
BSS根据本地参考决定执行本地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侧MSC传递所述本地参考给所述主叫侧BSS和所述被叫侧MSC,还包括:
所述主叫侧MSC在主叫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传递所述本地参考给所述主叫侧BSS和所述被叫侧MS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参考是由所述主叫侧MSC为本次呼叫分配的一个关联呼叫的号码,所述本地参考获取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所述主叫侧MSC根据呼叫中的主、被叫号码分配所述本地参考;
(2)、或者,所述主叫侧MSC根据所述主叫侧BSS与所述主叫侧MSC间电路号或者呼叫标识分配本地参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侧MSC把所述本地参考传递给主叫侧BSS和被叫侧MSC,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一个相同的MSC或者不同的MSC;
所述主叫侧MSC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分配的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主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所述主叫侧BSS;
当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属于不同的MSC时候,所述主叫侧MSC通过地址初始消息中Call Reference字段把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被叫侧MSC,或者通过单独通知消息传递所述本地参考。当所述本地参考由所述主叫侧MSC根据主被号码获取,所述被叫侧MSC或者根据地址初始消息中的主被叫号码获取本地参考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侧MSC把所述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被叫侧MSC收到所述主叫侧MSC的呼叫建立请求,所述被叫侧MSC判断所述被叫是否具备本地交换条件,所述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如果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具备本地交换条件,所述被叫侧MSC把从主叫侧MSC获取到的本地参考传递给被叫侧BSS。传递方式采用如下方式,所述被叫侧MSC在地面电路指派消息中把所述本地参考带给所述被叫侧BSS,或者通过单独的通知消息传递给所述被叫侧BS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BSS根据本地参考判断是否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BSS是指所述主叫侧BSS或者所述被叫侧BSS;
所述BSS感知收到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触发本地交换的条件。所述BSS感知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号,采用如下方式:
所述BSS收到所述被叫侧MSC下发的所述本地参考,所述BSS根据所述本地参考在所述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所述本地参考,如果所述的本地参考是权利要求4中(2)的分配方式,所述BSS根据本地参考获取主叫侧电路或者呼叫标识信息,判断主叫侧BSS是否与被叫侧BSS为相同的BSS,如果相同,直接根据本地参考查找主叫侧数据区中,检查是否具有相同的本地参考;
如果所述BSS感知存在两个相等的本地参考,并且主、被叫用户均满足触发本地交换条件,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执行完,把执行结果返回给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BSS收到所述收到被叫应答消息,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或者所述BSS收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本地交换通知消息后执行本地交换操作;或者所述BSS判断用户符合本地交换条件,直接执行本地交换操作;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所述BSS发送的本地交换请求,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被叫应答消息,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通知消息;
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如果执行成功,所述BSS向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返回本地交换成功消息,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成功消息,释放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承载;如果所述BSS执行本地交换失败,所述BSS向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返回本地交换失败消息,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失败,保留所述主叫侧MSC或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的承载连接;
如果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不同的MSC,所述BSS需要把本地交换结果分别传递给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传递方式采用如下方式:
(1)、所述BSS把本地交换执行结果分别直接传递给两侧MSC;
(2)、所述BSS把本地交换执行结果传递给一侧MSC,由接收MSC把结果传递给另一侧。
9.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包括:
源MSC收到源BSS切换请求,源MSC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BSS;
目标BSS根据本地参考执行本地交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源MSC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BSS,所述源MSC在所述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传递本地参考给目标MSC,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用户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所述本地参考,是指呼叫建立过程中,由主叫侧MSC分配的本地参考,所述源MSC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获取,并进行保存;
所述源MSC把本地参考传给目标BSS,还包括,途经目标MSC;
所述目标BSS根据本地参考执行本地交换,指所述目标BSS收到本地参考后,所述目标BSS根据所述本地参考在所述BSS数据区中或者相应的数据表中查找是否有相同的所述本地参考,如果有相同的,认为存在本地呼叫,当收到UE切换完成消息,执行本地交换操作;
所述执行结果传递给MSC,所述MSC包括所述源MSC和所述源MSC的呼叫对端MSC。
11.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包括:
主叫侧MSC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建立请求,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
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
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侧MSC与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还具有如下特征:
(1)、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在判断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才相互传递接入信息;
(2)、或者,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无条件下传递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中需要包含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信息包含如下信息:
所述用户呼叫时候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呼叫标识是指所述MSC和所述BSS间用于关联呼叫连接的标识,所述承载电路信息,是指用于标识所述MSC和所述BSS为呼叫分配的承载物理连接;
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所述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是指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用来指示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指所述用户当前没有存在与其它用户正在通信的会话,符合运营商本地交换用户管理策略,没有设置监控点在MSC的监听业务。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相互传递接入信息,还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是相同MSC或者是不同的MSC;
如果相同,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接入信息内部传递;
如果所述主叫侧MSC和所述被叫侧MSC分属不同的MSC,所述接入信息可通过ISUP/BICC信令或者MAP通知消息传递。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以下特征:
如果所述接入信息传递按照权利要求12中(1)方式传递,所述MSC判断对端接入信息中位置信息与本端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是否同属一个BSS,如果是,本端用户满足权力14所述的本地交换条件,所述MSC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命令中携带对端用户的权力13所述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如果所述接入信息传递按照权利要求12中(2)方式传递,所述MSC判断对端接入信息中位置信息与本端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是否同属一个BSS,并且,对端用户接入信息中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指示该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并且本地用户满足本地交换条件下,所述MSC向所述BSS发送本地交换命令,命令中携带对端用户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通知BSS执行本地交换,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被叫用户应答消息,向所述BSS发送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携带所述主被叫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BSS根据所述主被叫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两侧呼叫连接,执行本地交换,对两侧语音承载进行环路;
所述BSS把执行结果返回给一侧MSC,该侧MSC再转发执行结果给另一侧MSC;
或者所述BSS把执行结果返回给所述主叫侧MSC和被叫侧MSC;
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收到本地交换完成消息,释放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与所述BSS间承载地面电路。
18.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实现方法,包括:
源MSC收到源BSS切换要求,源MSC传递对端接入信息给目标MSC;
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
目标MSC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端接入信息还包括如下特征:
所述对端接入信息是指,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所述源MSC收到对端MSC传递的对端用户接入信息,所述源MSC进行保存的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包含如下信息:
所述用户呼叫时候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呼叫标识是指所述MSC和所述BSS间用于关联呼叫连接的标识,所述承载电路信息,是指用于标识所述MSC和所述BSS为呼叫分配的承载物理连接;
所述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所述支持本地交换指示,是指所述主叫侧MSC或者被叫侧MSC用来指示所述用户是否满足本地交换条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SC传递对端接入信息给目标MSC,还包括如下特征:
(1)、所述源MSC在本端用户满足本地接入条件下,把对端接入信息传递给目标MSC;
(2)、或者,所述源MSC无条件,把对端接入信息传递给目标MSC,消息中需要携带用户支持本地交换指示。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决定触发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目标MSC根据对端接入信息中的对端用户位置信息和切换请求中的目标小区判断切换当前用户与对端用户是否同属一个BSS,并判断两用户是否同时满足本地交换条件,如果上述条件满足,所述目标MSC收到目标BSS发来的切换完成消息,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SC通知目标BSS执行本地交换,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目标MSC发送执行本地交换命令,消息中携带所述切换当前用户和对端用户的承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所述目标BSS根据所述载电路信息或者呼叫标识关联两侧呼叫连接,执行本地交换,对两侧语音承载进行环路;
所述BSS执行完本地交换后,通过切换完成消息把所述的执行结果传递给所述目标MSC和源MSC;通过本地交换完成消息传递给所述对端MS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321.XA CN101998666B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PCT/CN2009/076089 WO2011017894A1 (zh) | 2009-08-12 | 2009-12-25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EP09848225.0A EP2453697A4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local switching of a local call |
EP20090848223 EP2453682A4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OCAL COMMUNICATION FOR LOCAL TALKS |
EP09848224.3A EP2466841B1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local switch of the local call |
JP2012524080A JP5313404B2 (ja) | 2009-08-12 | 2009-12-25 | ローカルコールローカルスイッチの実現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US13/257,715 US8538441B2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local switch of the local call |
US13/388,701 US20120129531A1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local switching of a local call |
PCT/CN2009/076086 WO2011017893A1 (zh) | 2009-08-12 | 2009-12-25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US13/390,216 US8948743B2 (en) | 2009-08-12 | 2009-12-25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ocal call local switch |
PCT/CN2009/076091 WO2011017896A1 (zh) | 2009-08-12 | 2009-12-25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PCT/CN2009/076090 WO2011017895A1 (zh) | 2009-08-12 | 2009-12-25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321.XA CN101998666B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666A true CN101998666A (zh) | 2011-03-30 |
CN101998666B CN101998666B (zh) | 2014-09-10 |
Family
ID=4358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7321.XA Active CN101998666B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20120129531A1 (zh) |
EP (3) | EP2453697A4 (zh) |
JP (1) | JP5313404B2 (zh) |
CN (1) | CN101998666B (zh) |
WO (4) | WO20110178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65323B1 (en) * | 2009-08-14 | 2015-10-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nection set-up between two terminals |
WO2012121644A1 (en) * | 2011-03-04 | 2012-09-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Local call local switching at handover |
EP2861020B1 (en) * | 2012-06-08 | 2017-04-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ling plane of a target base station carried out by another base station |
US9894517B2 (en) * | 2015-06-29 | 2018-02-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data traffic in a radio node having a split protocol stack |
CN112187650A (zh) * | 2017-11-28 | 202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905A (zh) * | 2007-11-07 | 2008-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
CN101383958A (zh) * | 2008-10-09 | 2009-03-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多媒体终端的业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
WO2009088326A1 (en) * | 2008-01-07 | 2009-07-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local switching in a cellular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8890A (en) * | 1991-11-27 | 1994-01-11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Paging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mobile switching system |
AU681621B2 (en) * | 1994-01-27 | 1997-09-04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Semi-hard handoff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FI941125A7 (fi) * | 1994-03-09 | 1995-09-10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 ja puhelunohjausmenetelmä |
CA2325289A1 (en) * | 1999-12-10 | 2001-06-1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Improved mobile to mobile calls |
GB0000528D0 (en) * | 2000-01-11 | 2000-03-01 | Nokia Networks Oy | Location of a st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958983B2 (en) * | 2000-01-25 | 2005-10-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 routing of calls in a base station system |
EP1158823A1 (en) * | 2000-05-22 | 2001-11-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a connection through a core network |
AU2002311554A1 (en) * | 2002-06-25 | 2004-01-06 | Nokia Corporation | Rout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
EP2334136A3 (en) * | 2002-10-18 | 2012-07-18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channel activation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
NO319965B1 (no) * | 2003-09-29 | 2005-10-03 | Maritime Comm Partner As | Fremgangsmate for a redusere tidsforsinkelse i et telefonsystem |
MY145725A (en) * | 2004-07-30 | 2012-03-3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ieving network addresses in hybri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20060234709A1 (en) * | 2005-03-30 | 2006-10-19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devices, methods and programs for reducing service interruption during routing area change |
EP1884091B1 (en) * | 2005-05-25 | 2015-01-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l switching of calls setup by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
BRPI0520255B8 (pt) * | 2005-05-27 | 2019-02-0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sistema de telecomunicação, porta de mídia local, e, servidor de msc |
FR2886495B1 (fr) * | 2005-05-31 | 2007-07-06 | Alcatel Sa |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appel entre un terminal appelant et un terminal appele |
CN100461945C (zh) * | 2005-06-27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无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本地交换的方法 |
US8437750B2 (en) * | 2005-12-15 | 2013-05-07 | Slieve Mish Inventions Limited |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CN100499871C (zh) | 2007-03-30 | 2009-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bsc多归属组网下的呼叫方法及装置 |
EP2156687B1 (en) | 2007-04-26 | 2014-03-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all handl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1383985B (zh) | 2007-09-07 | 2011-1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核心网辅助实现主被叫交换的方法 |
EP2059087A1 (en) * | 2007-11-06 | 2009-05-1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S.p.A.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ircuit switched calls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and mobile radio network |
CN101431812B (zh) * | 2007-11-09 | 2010-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1272626B (zh) * | 2008-04-16 | 201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本地交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090270097A1 (en) * | 2008-04-29 | 2009-10-29 | Gallagher Michael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Updates Triggered by a Tracking Area Change |
CN101374355B (zh) * | 2008-10-24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本地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
ES2797386T3 (es) * | 2009-05-08 | 2020-12-0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nmutación local |
-
2009
- 2009-08-12 CN CN200910167321.XA patent/CN101998666B/zh active Active
- 2009-12-25 EP EP09848225.0A patent/EP245369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12-25 US US13/388,701 patent/US2012012953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12-25 WO PCT/CN2009/076089 patent/WO20110178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5 EP EP20090848223 patent/EP245368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12-25 WO PCT/CN2009/076091 patent/WO20110178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5 US US13/390,216 patent/US8948743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2-25 WO PCT/CN2009/076086 patent/WO201101789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5 JP JP2012524080A patent/JP53134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25 WO PCT/CN2009/076090 patent/WO20110178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5 EP EP09848224.3A patent/EP2466841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2-25 US US13/257,715 patent/US853844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905A (zh) * | 2007-11-07 | 2008-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
WO2009088326A1 (en) * | 2008-01-07 | 2009-07-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local switching in a cellular system |
CN101383958A (zh) * | 2008-10-09 | 2009-03-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多媒体终端的业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53697A1 (en) | 2012-05-16 |
US8948743B2 (en) | 2015-02-03 |
EP2453682A4 (en) | 2015-04-29 |
US20120129531A1 (en) | 2012-05-24 |
EP2453697A4 (en) | 2017-07-12 |
JP5313404B2 (ja) | 2013-10-09 |
US20120142338A1 (en) | 2012-06-07 |
WO2011017896A1 (zh) | 2011-02-17 |
WO2011017893A1 (zh) | 2011-02-17 |
WO2011017895A1 (zh) | 2011-02-17 |
US8538441B2 (en) | 2013-09-17 |
US20120129538A1 (en) | 2012-05-24 |
EP2453682A1 (en) | 2012-05-16 |
WO2011017894A1 (zh) | 2011-02-17 |
EP2466841A1 (en) | 2012-06-20 |
EP2466841A4 (en) | 2015-04-29 |
EP2466841B1 (en) | 2016-09-21 |
CN101998666B (zh) | 2014-09-10 |
JP2013502103A (ja) | 201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8571B2 (en) | Paging for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nnected mode | |
CN101911777B (zh) | 高速服务小区改变 | |
CN10483871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572864A (zh) | 用户信息通知方法、系统和装置 | |
WO2013134045A1 (en) | Circuit switch fallback (csfb) during prepaging | |
US20110060837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based on lte/sae system | |
CN102264084B (zh) | 一种多基站联合进行覆盖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998666A (zh)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
CN102045651B (zh) | 集群呼叫的方法、msc、bsc及通信系统 | |
CN102577576B (zh) | 本地交换 | |
CN101179815B (zh) | 移动交换中心池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140235221A1 (en) | Processing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method of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user equipmen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2065406B (zh) | 一种本地呼叫本地交换的实现方法 | |
CN102104882A (zh) | 用户或设备全业务流程跟踪的方法及系统 | |
EP4044639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1594610A (zh) |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 |
CN110351785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
CN1809207B (zh) | cdma2000 1x网络和HRPD网络间的寻呼信息传递方法 | |
CN102405662B (zh) | 合法监听的方法、系统及移动交换中心 | |
CN108605218A (zh) | 通知方法、通知装置及系统 | |
CN119522602A (zh) | 支持体验质量(QoE)测量收集的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