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842B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7842B CN101997842B CN200910164094.5A CN200910164094A CN101997842B CN 101997842 B CN101997842 B CN 101997842B CN 200910164094 A CN200910164094 A CN 200910164094A CN 101997842 B CN101997842 B CN 1019978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functional entity
- msrp
- cpm
-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向不可达CPM系统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PM是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rchitecture,简称为OMA)于2005年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多种消息业务的互通,提供统一消息业务,以及完善一致并且方便的消息业务体验。CPM融合现有的多种消息业务,包括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简称为IM)、一键通(Push-To-Talk over Cellular,简称为POC)、移动电子邮件(Mobile E-Email,简称为MEM)、短消息业务(Short MessagingService,简称为SMS)、彩信业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简称为MMS)等。
目前,OMA正在制定CPM V1.0规范。CPM的业务形式包括:基于寻呼模式(page-mode)的CPM消息、基于会话模式(session-mode)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Large Message Mode CPMMessage)、基于session的其他CPM会话业务。在用户正常使用这些业务前,需要注册登录到CPM系统,即通常所说的“上线”。
收发双方的CPM客户端(CPM Client)与CPM引擎(CPMEnabler)之间使用(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消息(SIPMessage)传递page-mode消息。当发送方终端需要发送一个大消息 模式CPM消息时,如果消息的大小超过了限制(例如,大于1300字节),则不能用SIP MESSAGE承载。
CPM业务支持预设群组(CPM Pre-defined Group)与临时群组(CPM Ad-hoc Group),CPM用户可以向某一个临时群组或者预设群组发送CPM寻呼消息,但当消息大小超过一定限额时,则不能用SIP MESSAGE承载。
一个CPM用户向另一个CPM用户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当目的用户不可达时(不在线或者当时没有通信意愿);或者是当一个CPM用户向一个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而此时群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可达用户时,针对以上两种情形,如何在通过非CPM系统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送到接收方的终端上,在现有规范中,尚未有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针对不可达用户发送大CPM消息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PM客户端无法向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发送方CPM客户端向目标用户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包括: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 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发送方CPM客户端向目标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
对于目标群组中的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根据本发明的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包括: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 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最后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最后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通过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互通功能实体(Inter-working Function,简称为IWF)之间的媒体传输链路,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通过建立的媒体传输链路发送给IWF,由IWF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的非CPM系统,由非CPM系统将消息传送到接收方,可以解决现在技术中无法向不可达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实施例五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为实施例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实施例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由于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所占的空间较大,不能直接使用SIP消息进行承载,与page-mode模式CPM消息传送方式不同,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送路径分为信令路径和媒体路径,即信令沿信令路径传送,媒体沿媒体路径传送。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如果接收方为不可达用户,先使用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INVITE)以及相应的响应消息完成发送方CPM客户端与IWF之间的媒体协商,基于协商的媒体路径参数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IWF之间的会话中继协议(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简称为MSRP)传输链路,通过建立的MSRP传输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使用MSRP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消息体(即CPM消息的内容)传送到IWF,IWF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消息内容按照非CPM系统协议进行转换后传送到接收方的非CPM系统,由非CPM系统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客户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1A至图9均省略了SIP/IP核心网功能节点,事实上图中每两个功能实体之间的信令传输均通过SIP/IP核心网进行,本省略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用于向不可达CPM系统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
图1A和图1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对于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步骤S105):
步骤S101: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基于该会话邀请消息,通过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即发送方归属的参与功能实体)、或CPM控制功能实体、目标端参与功能实体和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IWF进行媒体协商,确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IWF之间的多段媒体传输链路;
该步骤中,如果是向单一的不可达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则步骤中不包括CPM控制功能实体,如图1A所示;如果是向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则步骤中包括CPM控制功能实体,如图1B所示。
步骤S103:发送方CPM客户端通过上述步骤创建的多段媒体传输链路,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送到IWF,IWF将接收到的大消息内容再传送到接收方的非CPM系统;
步骤S105:之后,可由发送方CPM客户端或IWF发起上述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结束流程,结束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输流程。
一个CPM用户向另一个CPM用户(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如果接收方为不可达用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参与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网络实体为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 体、网络互通功能实体,非CPM系统。在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及网络互通功能实体中各实体之间通过会话邀请消息和成功响应消息完成媒体协商,基于媒体协商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基于各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传送给互通功能实体,再由互通功能实体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传送至非CPM系统,由非CPM系统将CPM消息内容传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具体地,上述媒体协商可以包括以下过程: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第三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发送方CPM客户端。
当一个CPM用户向一个目标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时,对于目标群组中的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参与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网络实体为发送方 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互通功能实体及非CPM系统。在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及网络互通功能实体中各实体之间通过会话邀请消息和成功响应消息完成媒体协商,基于媒体协商建立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基于各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传送给互通功能实体,再由互通功能实体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内容传送至非CPM系统,最终由非CPM系统将CPM消息内容传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具体地,上述媒体协商可以包括以下过程: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第四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五会话邀请消息,第五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五成功响应消息,第五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 体,CPM控制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发送方CPM客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可以有以下三种创建方式:(1)由会话邀请消息的发起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2)会话邀请消息的接收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3)发送方CPM客户端主动创建MSRP链路,互通功能实体主动创建MSRP链路。
以下分别以发送方CPM客户端向单一的不可达CPM系统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及向目标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进行描述,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三种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的各个附图中,各段MSRP链路的箭头方向表示由创建方指向对端实体。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发送方CPM客户端向单一的不可达CPM系统用户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即一对一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不失一般性,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假设发送方CPM客户端为CPMClient A,有效绑定地址为CPM Address A、发送方归属参与功能实体A(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Originating Participation Function)、接收方归属参与功能实体B(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即TerminatingParticipation Function)、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Inter-working SelectionFunction B(简称为ISF 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选择的互通功能实体为IWF B、选中的非CPM系统为non-CPM System B(经过ISF选择,如选中SMS系统或者MMS系统)。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由会话邀请消息的发起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方CPM客户端向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CPM Client A向CPM用户B发送大消息模式CPM的第一SIP INVITE(会话邀请消息),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该第一SIP INVITE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S202: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SIP INVITE,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Back to Back User Agent,简称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二SIP INVITE。该第二SIP INVITE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步骤S203: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二SIP INVITE,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三SIP INVITE。该第三SIP INVITE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步骤S204: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三SIP INVITE,根据消息中的content type、size等参数信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假设选中的互通功能实体为互通功能实体B,之后发送第四SIP INVITE,该第四SIP INVITE消息保留了第三SIP INVITE消息中的SDP报文,该第四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B。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四SIP INVITE消息与第三SIP INVITE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S205:互通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四SIP INVITE,产生并发送第四200OK(成功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该消息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应答SDP报文。
该第四200OK中的SDP报文可以携带互通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并且,互通功能实体B可以看作SIP UAS(UserAgent Server:用户代理服务器)。
步骤S206: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收到第四200OK,发送第三200OK,该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该消息中保留了第四200OK中的SDP报文。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四200OK消息与第三200O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S207: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三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二SIP 200OK。该第二SIP200OK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该第二SIP 200OK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该MSRP连接参数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SDP报文携带。
步骤S208: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二SIP 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一SIP 200OK。 该第一SIP 200OK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 Client A,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该第一SIP 200OK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该MSRP连接参数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SDP报文携带。
步骤S209:CPM Client A端接收到第一SIP 200OK,至此完成了大消息模式CPM传送的SDP媒体参数协商过程。CPM Client A发送第一SIP ACK(确认消息),该第一SIP ACK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该步骤中,CPM Client A可以按照第一200OK协商的结果,根据第一SIP 200OK中的MSRP信息(即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 Client A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其创建方式可以是,根据MSRP连接参数主动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全球资源标识符(Universal ResourceIdentifier,简称为URI)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本段MSRP链路。之后执行步骤S212,发起第一MSRP SEND(媒体传输请求),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该第一MSRP SEND是CPM Client A到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MSRP SEND。
步骤S210: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SIP ACK后,一方面,发送第二SIP ACK消息,该第二SIP ACK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另一方面,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A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基于该链路,继续执行步骤S213,将接收的第一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二MSRP SEND中继传输,即发送第二MSRPSEND,该第二MSRP SEND是参与功能实体A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MSRP SEND;
上述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A根据MSRP连接参数主动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 URI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本段MSRP链路。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可以是从第二SIP 200OK中的MSRP路径信息中获取,也可以是从第一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取。
该步骤中的第二SIP ACK消息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A新创建的,也可以是直接转发的第一SIP ACK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211: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二SIP ACK后,一方面,发送第三SIP ACK消息,该第三SIP ACK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再向IWF B发送第四SIP ACK消息。另一方面,根据IWF 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B与CPM Client B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基于该链路,继续执行步骤S213,将接收的第二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三MSRP SEND中继传输,即发送第三MSRP SEND,该第三MSRP SEND是参与功能实体B与IWF B之间的MSRP SEND;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四ACK消息与第三AC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上述第三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B根据MSRP连接参数主动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 URI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本段MSRP链路。IWF B的MSRP连接参数可以是从第三SIP 200OK中的MSRP路径信息中获取,也可以是从第二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取。
该步骤中的第三SIP ACK消息可以是参与功能实体B新创建的,也可以是直接转发的第二SIP ACK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212~步骤S214:基于建立的上述各段MSRP链路,传输MSRP SEND至IWF B,IWF B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
步骤S215:互通功能实体B接收到参与功能实体B发来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后,对接收的内容进行协议转换,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B协议格式的内容后发送至非CPM系统B;
步骤S216:非CPM系统B接收互通功能实体B发来的经协议转换的内容,并向互通功能实体B返回接收确认消息;
步骤S217:互通功能实体B接收到来自非CPM系统B的确认消息,对确认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产生并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消息经过第三MSRP链路传输至参与功能实体B;
步骤S218:参与功能实体B通过第二MSRP链路接收并发送MSRP响应消息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S219:参与功能实体A通过第一MSRP链路发送接收MSRP响应消息至CPM客户端A;
步骤S220:当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传输完成后,或接收到最后一个MSRP SEND的MSRP响应消息后,CPM客户端A发送指示大消息模式CPM会话结束的会话结束消息(SIP BYE),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S221,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
步骤S222:参与功能实体B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
步骤S223: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B;
步骤S224:互通功能实体B在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的响应消息(即200OK),该响应消息经过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参与功能实体B、参与功能实体A最后路由至CPM客户端A。
或者,在上述步骤S220至步骤S224中,也可以为:当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传输完成后,互通功能实体B收到确认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客户端A,CPM客户端A在收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响应消息(200OK),该响应消息经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最后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B。
在图2中,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一SIP ACK后发送第二SIP ACK的,但并不限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与功能实体A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二200OK后便发送第二SIP ACK,而无需等待接收到第一SIP ACK后才发送第二SIP ACK;同样地,参与功能实体B还可以是在收到第三200OK后便发送第三SIP ACK,而无需等待接收到第二SIPACK后才发送第三SIP ACK。
该实施例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SIP ACK消息可以是该网络功能实体新创建的,也可以是直接转发接收到的SIPACK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图2中CPM客户端A是在接收到第一200OK后,创建第一MSRP链路的,而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一SIP ACK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的,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接收第二SIP ACK后创建第三MSRP链路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与功能实体A也可以是在收到第二200OK消息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而参与功能实体B也可以是在收到第三200OK消息后创建第三MSRP链路。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还可以在收到第一MSRPSEND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其中,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可以从第二200OK消息中获得,也可以从第一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参与功能实体B还可以在收到第二MSRP SEND后,根据IWF 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其中,IWF B的MSRP连接参数可以从第三200OK消息中获得,也可以从第二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实施例二
该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由会话邀请消息的接收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CPM客户端A、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及IWF B之间的媒体协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即会话邀请消息、200OK消息及SIP ACK消息的发送方式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并且,在本实施例 中,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以及MSRP SEND的传输方式与实施例一均相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段MSRP的创建方不同,以及各段MSRP的创建时机不同,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分别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MSRP链路的创建方为会话邀请消息的接收方,如图3所示,第一MSRP链路的创建方为参与功能实体A,第二MSRP链路的创建方为参与功能实体B,第三MSRP链路的创建方为互通功能实体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IP INVITE中携带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第二SIP INVITE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第三SIP INVITE及第四SIP INVITE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并且,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收到第一SIP ACK消息后根据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一MSRP链路,而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收到第二SIP ACK消息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互通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四SIP ACK消息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
在图3中,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二200OK后便发送第二SIP ACK,而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收到第三200OK后便发送第三SIP ACK,但并不限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与功能实体A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一SIP ACK后发送第二SIP ACK;同样地,参与功能实体B还可以在接收到第二SIP ACK后发送第三SIP ACK。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三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分别由CPM客户端A和IWF B主动创建MSRP链路。
图4为本实施例中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及IWF B之间的媒体协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即会话邀请消息、200OK消息及SIP ACK消息的发送方式可以采用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并且,在本实施例中,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以及MSRP SEND的传输方式与实施例一均相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MSRP链路由CPM客户端A创建,第三MSRP链路由IWF B创建。具体地,CPM客户端是在接收到第一200OK消息后,根据第一200OK消息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创建第一MSRP链路的,而IWF B是在接收到第四SIP ACK消息后,根据第四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创建第三MSRP链路的。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三SIP INVITE消息以及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四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一200OK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MSRP链路可以由参与功能实体A创建,也可以由参与功能实体B创建,在图4中,第二MSRP链路是由参与功能实体A创建的,如图4所示,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 一SIP ACK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与功能实体A也可以在收到第二200OK消息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二200OK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
另外,第二MSRP链路还可以由参与功能实体B创建,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二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具体地,参与功能实体B可以在接收到第二SIP ACK消息后根据第二SIP INVITE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实施方式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参与功能实体A是在接收到第一MSRP SEND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的。具体地,如图5所示,CPM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200OK消息后,根据第一200OK消息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创建第一MSRP链路,然后发送第一MSRP SEND,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一MSRP SEND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其中,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一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而第三MSRP链路仍由IWF B在接收到第四SIP ACK消息后,根据第四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创建第三MSRP链路。
在上述实施例中,互通功能实体B在MSRP媒体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沿媒体传输路径立即向参与功能实体B返回MSRP响应消息,或者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等到来自非CPM系统的确认消息后,再向参与功能实体B返回MSRP响应消息。
该实施例中参与功能实体A与参与功能实体B对接收到的消息B2BUA处理还包括:对新产生的SIP 200OK消息头Contact、Allow等各字段赋值等操作。本发明不依赖于这些处理。
在下面的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和实施六中,以发送方CPM客户端向目标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为例进行说明,该目标群组中包含不可达CPM系统用户。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为CPM Client A、发送方归属的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为参与功能实体A(Participating Function A)、目标群组的CPM控制功能实体为CPM Control Function X、目标群组中的接收方归属的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为参与功能实体B(Participating Function 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Inter-working Selection Function B(简称为ISF B)、互通功能实体为Inter-working Function B(简称为IWF B)、选中的非CPM系统为non-CPM System B(经过ISF选择,如选中SMS系统或者MMS系统)。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由会话邀请消息的发起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并基于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向目标群组中的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
图6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传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CPM客户端A向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第一SIP INVITE(会话邀请消息),该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在该SDP报文中携带所要传送的媒体数据 的size(大小)和content type(媒体类型)信息。该第一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该第一SIP INVITE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CPM客户端A的MSRP连接参数;
CPM客户端A发送大消息模式CPM时的目标群组可以为临时群组(Ad-hoc群组),也可以为预设群组(Pre-defined群组),当目标群组为Ad-hoc群组时,发送方CPM客户端A发送的第一SIPINVITE中携带有目标群组中各个接收方的列表信息;当目标群组为Pre-defined群组时,发送方CPM客户端A发送的第一SIP INVITE的头字段Request-URI的值为该预设群组的地址。
步骤S602: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SIP INVITE,作为背靠背用户代理(Back to Back User Agent,简称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二SIP INVITE,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报文中保留第一SIP INVITE中的size和contenttype信息。该第二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X。
该第二SIP INVITE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当第一SIP INVITE中携带Ad-hoc群组的各个接收方的列表信息时,该第二SIP INVITE中则保留这个接收方的列表信息;当第一SIP INVITE的头字段Request-URI的值为预设群组的地址时,该第二SIP INVITE的头字段Request-URI的值则保留这个预设群组的地址。
步骤S603:CPM控制功能实体X接收到第二SIP INVITE,对于CPM系统内用户,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 并发送第三SIP INVITE,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该第三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
该第三SIP INVITE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
步骤S604: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四SIP INVITE,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四SIP INVITE,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该第四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
步骤S605: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接收到第四SIP INVITE,根据消息中的content type、size等参数信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假设选中的互通功能实体为互通功能实体B,之后发送第五SIP INVITE,该第五SIP INVITE消息保留了第四SIP INVITE消息的中SDP报文,该第五SIP INVITE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B。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五SIP INVITE消息与第四SIP INVITE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S606:互通功能实体B收到第五SIP INVITE,产生并发送第五200OK(成功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该消息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应答SDP报文。
该第五200OK中的SDP报文可以携带互通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
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功能可以看作SIP UAS(User AgentServer:用户代理服务器)。
步骤S607: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收到第五200OK,发送第四200OK,该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该消息中保留了第五200OK中的SDP报文。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五200OK消息与第四200O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S608:参与功能实体B收到第四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三200OK(成功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X;
该第三200OK中的SDP报文可以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
参与功能实体B可以根据互通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B与互通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
步骤S609:CPM控制功能实体X收到第三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二200OK。该第二200OK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该第二200OK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
在该步骤中,CPM控制功能实体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目的端的首个200OK便产生并发送第二200OK,该第一个来自目的端的200OK可能是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发来的,即来自非CPM系统;也可能是其他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来的,即来自群组中CPM系统内部接收方。
该步骤中,CPM控制功能实体X可以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
步骤S610: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二200OK,作为B2BUA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并发送第一200OK。该第一200OK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客户端A,其中携带用于会话协商的SDP报文。
该第一200OK中的SDP报文中可以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
该步骤中,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A与CPM控制功能实体X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
步骤S611:CPM客户端A收到第一200OK发送第一SIP ACK(确认消息),该第一SIP ACK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该步骤中,CPM客户端A可以根据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客户端A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
步骤S612: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第一SIP ACK后发送第二SIPACK消息,该第二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X。
该步骤中,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
步骤S613:CPM控制功能实体X收到第二SIP ACK消息后发送第三SIP ACK消息,该第三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
该步骤中,CPM控制功能实体可以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
步骤S614:参与功能实体B收到第三SIP ACK消息后,发送第四SIP ACK,该第四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
该步骤中,参与功能实体B可以根据互通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参与功能实体B与互通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
步骤S615: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收到第四SIP ACK消息后,发送第五SIP ACK消息,该第五SIP ACK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B。
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可以作为SIP网关,对接收到SIP消息进行转发,此时第五ACK消息与第四ACK消息本质上为同一消息。
步骤S616:CPM客户端A通过第一MSRP链路发送第一MSRPSEND(媒体传输请求),该第一MSRP SEND是CPM客户端A到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MSRP SEND;
该步骤可以是在第一MSRP链路建立完成后便执行。
步骤S617:参与功能实体A将接收的第一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二MSRP链路中继传输,即发送第二MSRP SEND, 该第二MSRP SEND是参与功能实体A与CPM控制功能实体X之间的MSRP SEND;
步骤S618:CPM控制功能实体X将接收的第二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三MSRP链路中继传输,即发送第三MSRPSEND,该第三MSRP SEND是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MSRP SEND;
该步骤中,CPM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的来自第二MSRP链路的媒体数据,向群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基于建立的与控制功能实体相连的各段MSRP链路中继传输。
步骤S619:参与功能实体B将接收的第三MSRP SEND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四MSRP链路中继传输,即发送第四MSRP SEND,该第四MSRP SEND是参与功能实体B与互通功能实体B之间的MSRP SEND。
步骤S620:当互通功能实体B收到参与功能实体B发来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后,对接收的内容进行协议转换,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B协议格式的内容后发送至非CPM系统B;
步骤S621:非CPM系统B收到互通功能实体B发来的经协议转换的内容,并向互通功能实体B返回接收确认消息;
步骤S622:互通功能实体B接收到来自非CPM系统B的确认消息,对确认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产生并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消息经过第四MSRP链路传输至参与功能实体B;
步骤S623: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并通过第三MSRP链路发送MSRP响应消息至CPM控制功能实体X;
步骤S624:CPM控制功能实体X接收并通过第二MSRP链路发送MSRP响应消息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S625:参与功能实体A通过第一MSRP链路发送接收MSRP响应消息至CPM客户端A。
步骤S626:当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传输完成后,或接收到最后一个MSRP SEND的MSRP响应消息后,CPM客户端A发送指示大消息模式CPM会话结束的会话结束消息SIP BYE,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
步骤S627: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X;
步骤S628:CPM控制功能实体X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向群组中的每一个接收方均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
步骤S629:参与功能实体B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会话结束消息,对于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该会话结束消息经过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B;
步骤S630:互通功能实体B在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的响应消息(即200OK),该响应消息经过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参与功能实体B、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A,最后路由至CPM客户端A。
或者,在上述步骤S626至步骤S630中,在大消息模式CPM的所有内容传输完成后,也可以由互通功能实体B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后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 B,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CPM控制功能实体X接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参与功能实体A收到上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该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客户端A。
在图6中,媒体协商过程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收到来自源端的SIPACK后再向目的端发送SIPACK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媒体协商过程中,各个网络功能实体也可以接收到200OK消息后直接向目标端发送SIP ACK,而无需等待来自源端的SIP ACK,即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是在收到第二200OK后便发送第二SIP ACK,而无需等待第一SIP ACK后才发送第二SIP ACK;控制功能实体X可以是在收到第三200OK后便发送第三SIP ACK,而无需等待第二SIP ACK后才发送第三SIP ACK;参与功能实体B可以是在收到第四200OK后便发送第四SIP ACK,而无需等待第三SIP ACK后才发送第四SIP ACK。
另外,该实施例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SIP ACK消息可以是该网络功能实体新创建的,也可以是直接转发接收到的SIP ACK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图6中,CPM客户端A是在接收到第一200OK消息后,根据第一200OK消息中携带的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一MSRP链路的,而其它各网络功能实体(包括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接收到源端的SIPACK创建MSRP链路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在接收到来自CPM Client A的MSRP SEND请求消息触发;参与功能实体A也可以在接收到来自控制功能实体X的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该补充说明同样适用于参与功能实体B, 此处不再赘述。该补充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三和第四MSRP链路的创建。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和第四MSRP链路的触发时机是一致的,比如均为接收到ACK后触发,也可以是均为接收到MSRP SEND请求后触发,或者均可以是接收到200OK响应时触发。而控制功能实体主动创建的第三MSRP链路的触发时机则可以采用和参与功能实体不一致的触发方式,即可以为接收到来自源端方向的ACK时触发,可以为接收到200OK时触发或者是接收到MSRP SEND请求时触发。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由会话邀请消息的接收方主动创建MSRP链路,并基于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向目标群组中的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
图7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CPM客户端A、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及IWF B之间的媒体协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四相同,即会话邀请消息、200OK消息及SIP ACK消息的发送方式可以采用如实施例四所述的方式进行。并且,在本实施例中,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以及MSRP SEND的传输方式与实施例四也均相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段MSRP的创建方不同,以及各段MSRP的创建时机不同,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会话邀请的发起方在发起的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其MSRP连接参数,下面结合图7分别进行描述。
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媒体协商过程中,CPM Client A发送的第一SIP INVITE消息,该第一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CPMClient A的MSRP连接参数,该第一SIP INVITE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A;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二SIP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该第二SIPINVITE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控制功能实体X;控制功能实体X发送的第三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该第三SIP INVITE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参与功能实体B;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四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该第四SIP INVITE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网络选择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五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该第五SIP INVITE消息经过SIP/IP核心网路由至IWF B。
如图7所示,当IWF B接收到来自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经网络选择功能实体转发的SIP ACK确认消息后,根据媒体协商的过程所获取的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此创建CPMClient B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当参与功能实体B接收到来自控制功能实体X的第三SIP ACK消息后,根据媒体协商的过程所获取的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创建参与功能实体B与控制功能实体X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当控制功能实体X接收到来自参与功能实体A的第二SIP ACK后,根据媒体协商的过程所获取的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信息,主动创建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当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来CPM Client A的第一SIPACK后,根据媒体协商的过程所获取的CPM Client A的MSRP连接参数信息,主动创建参与功能实体A与CPM Client A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三种方式创建CPM客户端A与IWFB之间的各段MSRP链路,即分别由CPM客户端A和IWF B主动创建MSRP链路。并基于创建的MSRP链路向目标群组中不可达CPM接收方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
图8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媒体协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四的媒体协商过程基本相似,本实施例与实施四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媒体协商过程中,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四SIP INVITE消息以及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五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二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或CPM控制功能实体X发送的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CPM控制功能实体X发送的第三SIPINVITE消息中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或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
另外,本实施例各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和创建时机也与上述实施例四有所不同,在图8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由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200OK消息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IWF B与参与功能实体B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由IWF B在收到第五SIPACK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而参与功能实体B与CPM控制功能实体X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是由参与功能实体B在收到第三SIP ACK后,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在这种情况下,CPM控制功能实体X发送的 第三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由CPM控制功能实体X在收到第二SIP ACK后创建的,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功能实体A发送的第二SIP INVITE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A的MSRP连接参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与功能实体B与CPM控制功能实体X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也可以由CPM控制功能实体X创建,具体地,CPM控制功能实体X可以在收到第四200OK消息后创建第三MSRP链路,也可以在收到第二SIP ACK后创建第三MSRP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功能实体B发送的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而CPM控制功能实体X与参与功能实体A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也可以由参与功能实体A创建,具体地,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在收到第一SIP ACK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也可以在收到第二200OK消息后创建第二MSRP链路,在这种情况下,CPM控制功能实体X发送的第二200OK消息中携带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
在图8中,媒体协商过程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B)是在接收到200OK消息后直接向目标端发送SIP ACK,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各个网络功能实体也可以在收到来自源端的SIP ACK后再向目的端发送SIPACK的,即参与功能实体A可以是在收到第一SIP ACK后才发送第二SIP ACK,CPM控制功能实体X可以是在收到第二SIP ACK后才发送第三SIP ACK;参与功能实体B可以是在收到第三SIPACK后才发送第四SIP ACK。
图9为本实施例中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图9中,第一MSRP链路和第四MSRP链路的创建方和创建时机与图8中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图9中,各网络功能实体(如参与功能实体A、CPM控制功能实体X、参与功能实体 B)是在收到来自源端的SIP ACK后再向目的端SIP ACK的,并且,在图9中,第二MSRP链路是在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MSRPSEND后创建的,而第三MSRP链路是CPM控制功能实体是在接收到第二MSRP SEND后创建的。具体如图9所示,CPM客户端A在收到第一200OK后创建第一MSRP链路,然后发送第一MSRPSEND,参与功能实体A接收到第一MSRP SEND后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其中,CPM控制功能实体X的MSRP连接参数可以从第二200OK中获得,也可以从第一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参与功能实体A创建第二MSRP链路后发送第二MSRP SEND,CPM控制功能实体X接收到第二MSRP SEND后根据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参与功能实体B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三200OK中获得或从第二MSRP SEND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互通功能实体B在收到第五SIP ACK后创建第四MSRP链路。
在上述实施例四、五和六中,上述第一MSRP链路、第二MSRP链路、第三MSRP链路及第四MSRP链路的创建方式可以是,创建方根据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主动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 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全球资源标识符)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本段MSRP链路。
在上述实施例四、五和六中,互通功能实体A在MSRP媒体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沿媒体传输路径立即向参与功能实体B返回MSRP响应消息,或者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等到来自非CPM系统的确认消息后,再向参与功能实体B返回MSRP响应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MSRP连接参数为以下情况之一: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两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可以分别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最终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与上述第一种传输系统相比,增加了CPM控制功能实体,第二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 系统,最终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如上所述,对于CPM系统不可达接收方,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会话邀请消息建立发送方与IWF之间的传输链路,将该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发送给IWF,由IWF将大消息模式CPM消息转发给接收方的non-CPM系统,最终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从而解决了现在技术中无法向群组传输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7)
1.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用于发送方CPM客户端向目标用户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CPM,其特征在于,对于目标用户为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
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协商过程包括:
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三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四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四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接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产生并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收到第三确认消息后发送第四确认消息,所述第四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或者,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产生并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及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时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或者,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后发送第一媒体传输请求,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一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一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将接收的第一媒体传输请求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二媒体传输请求继续传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二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二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会话邀请消息以及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第四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发送方CPM客户端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会话邀请消息以及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第四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或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由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互通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由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
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由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或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由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或是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然后发送第一媒体传输请求,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一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一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建MSRP链路方式为,MSRP链路的创建方根据相邻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全球资源标识符URI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要创建的MSRP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将所述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协议格式的内容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所述非CPM系统接收到经协议转换的内容后向互通功能实体返回接收确认消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通过第三MSRP链路发送MSRP响应消息,或互通功能实体接收到非CPM系统的接收确认消息后向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MSRP响应消息,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该MSRP响应消息后,发送MSRP响应消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该MSRP响应消息,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MSRP响应消息到达发送方CPM客户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输结束之后,或接收到最后一个媒体传输请求的MSRP响应消息后,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再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或者,
在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输结束之后,互通功能实体发送会话结束消息,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转发该会话结束消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该会话结束消息至发送方CPM客户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网关;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功能为SIP用户代理服务器UAS。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RP连接参数为以下情况之一: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
18.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用于发送方CPM客户端向目标群组发送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CPM,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目标群组中的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互通功能实体,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协商过程包括:
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第一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一会话邀请消息经由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二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三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四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四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四会话邀请消息选择互通功能实体,并发送第五会话邀请消息,所述第五会话邀请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五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五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第四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三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二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产生并发送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接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产生并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所述第三确定消息后发送第四确认消息,所述第四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五确认消息,所述第五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或者,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四确认消息,所述第四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接收到第四确认消息后发送第五确认消息,所述第五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产生并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经由所述SIP/IP核心网路由至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成功响应消息及所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CPM控制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时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时创建或是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时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时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四成功响应消息时创建所述第四MSRP链路;或者,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确认消息时创建所述第四MSRP链路。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后发送第一媒体传输请求,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一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一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将接收的第一媒体传输请求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二媒体传输请求继续传输,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收到第二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二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将接收的第二媒体传输请求中的媒体数据通过第三媒体传输请求继续传输,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第三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四MSRP链路,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四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三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的第一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会话邀请消息是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四会话邀请消息以及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五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发送方CPM客户端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MSRP连接参数创建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互通功能实体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五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四MSRP链路。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四会话邀请消息以及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五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一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
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一MSRP链路由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互通功能实体与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四MSRP链路由所述互通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
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由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或者,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三MSRP链路由所述CPM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会话邀请消息中携带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CPM控制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由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或者,CPM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CPM控制功能实体与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的第二MSRP链路由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根据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五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四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由CPM控制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当第二MSRP链路由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二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或是在收到第一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
当所述第三MSRP链路由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当第三MSRP链路由CPM功能实体创建时,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三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或是在收到第二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三MSRP链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在收到第一成功响应消息后创建所述第一MSRP链路,然后发送第一媒体传输请求,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一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二MSRP链路,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二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一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创建所述第二MSRP链路后发送第二媒体传输请求,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第二媒体传输请求后根据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创建第三MSRP链路,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的MSRP连接参数从第三成功响应消息中获得或从第二媒体传输请求的路径头部信息中获得;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在收到第五确认消息后创建所述第四MSRP链路。
31.根据权利要求2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建MSRP链路方式为,创建方根据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发起创建链路请求,或者选择一条主机、端口和/或MSRP全球资源标识符URI均相符的已经存在的MSRP链路作为要创建的MSRP链路。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将所述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转换为符合非CPM系统协议格式的内容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所述非CPM系统接收到经协议转换的内容后向互通功能实体返回接收确认消息;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完全接收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后通过第四MSRP链路发送MSRP响应消息,或互通功能实体接收到非CPM系统的接收确认消息后向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MSRP响应消息到达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MSRP响应消息到达CPM控制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MSRP响应消息到达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发送MSRP响应消息,该MSRP响应消息到达发送方CPM客户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输结束之后,或接收到最后一个媒体传输请求的MSRP响应消息后,发送方CPM客户端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CPM控制功能实体,针对群组每一个成员,CPM控制功能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网络选择功能实体,网络选择功能实体再发送会话结束消息,该会话结束消息经SIP/IP核心网路由至互通功能实体;或者,
在大消息模式CPM消息的内容传输结束之后,互通功能实体接收到发送会话结束消息,CPM控制功能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转发该会话结束消息,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接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转发该会话结束消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收到所述会话结束消息后转发该会话结束消息至发送方CPM客户端。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选择功能实体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网关;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的信令面功能为SIP用户代理服务器UAS。
3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RP连接参数为以下情况之一: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URI参数、IP地址和端口号。
36.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所述非CPM系统,最后由所述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37.一种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CPM客户端、源端参与功能实体、CPM控制功能实体、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和非CPM系统,其中,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与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所述源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之间、所述CPM控制功能实体与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之间、以及所述目的端参与功能实体与所述互通功能实体之间分别创建有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链路,其中,每段MSRP链路的创建方通过媒体协商过程获知对端的MSRP连接参数,并根据该MSRP连接参数创建该段MSRP链路;
所述发送方CPM客户端,用于将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依次通过创建的各段MSRP链路发送至所述互通功能实体;
所述互通功能实体,用于将接收的大消息模式CPM的消息内容经协议转换后发送至非CPM系统,最后由非CPM系统将消息内容发送给不可达CPM系统接收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4094.5A CN101997842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US13/257,764 US8745145B2 (en) | 2009-08-11 | 2009-11-2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large message mode CPM messages |
EP09848196.3A EP2456148B1 (en) | 2009-08-11 | 2009-11-2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large message mode converged internet protocol messaging (cpm) messages |
ES09848196.3T ES2548142T3 (es) | 2009-08-11 | 2009-11-27 | Método y sistema para transmitir mensajes de Mensajería de Protocolo de Internet Convergente (CPM) de modo de mensaje grande |
KR1020127006252A KR101340321B1 (ko) | 2009-08-11 | 2009-11-27 | 대용량 메시지 모드 cpm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
PCT/CN2009/075187 WO2011017866A1 (zh) | 2009-08-11 | 2009-11-27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4094.5A CN101997842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7842A CN101997842A (zh) | 2011-03-30 |
CN101997842B true CN101997842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358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409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7842B (zh) | 2009-08-11 | 2009-08-11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5145B2 (zh) |
EP (1) | EP2456148B1 (zh) |
KR (1) | KR101340321B1 (zh) |
CN (1) | CN101997842B (zh) |
ES (1) | ES2548142T3 (zh) |
WO (1) | WO20110178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3223B (zh) * | 2014-12-19 | 2020-07-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消息会话中继协议会话的消息块大小的协商 |
CN106713373A (zh) * | 2015-07-13 | 2017-05-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文件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6604260B (zh) * | 2015-10-20 | 2021-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下载方法及装置 |
EP3704841A4 (en) * | 2017-11-02 | 2021-04-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SSAGE TRANSFER RESOURCE FUNCTION |
JP6912729B2 (ja) * | 2018-04-12 | 2021-08-04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Sipプロキシサーバ、通信方法およびsipプロキシ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814A (zh) * | 2005-10-11 | 2006-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
CN1842179A (zh) * | 2005-04-01 | 2006-10-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参与无线一键通网络会话的响应方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207577A (zh) * | 2006-12-19 | 2008-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系统间的互连方法及消息互连网关 |
CN101227418A (zh) * | 2007-01-19 | 2008-07-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374118A (zh) * | 2007-08-23 | 2009-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37425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传送报告的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8982B (fi) * | 1998-06-15 | 2002-04-30 | Nokia Corp | Sanomapalvelu langattomass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US8473617B2 (en) * | 2004-12-31 | 2013-06-25 | Sony Corporation | Media client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20070156909A1 (en) * | 2005-12-29 | 2007-07-05 | Osborn William R | Proxy for extending IMS services to mobile terminals with SMS capabilities |
WO2008060088A1 (en) | 2006-11-13 | 2008-05-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verged messaging service |
KR20080043134A (ko) * | 2006-11-13 | 2008-05-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합 ip 메시징 서비스 클라이언트와 단문 메시징 서비스클라이언트 간에 메시지 통신을 위한 세션 설정 방법 및시스템 |
CN101291274B (zh) * | 2007-04-16 | 2012-03-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路由网关的方法、网络及装置 |
EP2107755A1 (en) * | 2008-04-04 | 2009-10-0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PM session management |
CN101668251B (zh) * | 2008-09-05 | 2012-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融合业务系统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 |
-
2009
- 2009-08-11 CN CN200910164094.5A patent/CN1019978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1-27 KR KR1020127006252A patent/KR10134032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11-27 WO PCT/CN2009/075187 patent/WO20110178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1-27 ES ES09848196.3T patent/ES2548142T3/es active Active
- 2009-11-27 EP EP09848196.3A patent/EP245614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1-27 US US13/257,764 patent/US874514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2179A (zh) * | 2005-04-01 | 2006-10-0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参与无线一键通网络会话的响应方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801814A (zh) * | 2005-10-11 | 2006-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
CN101207577A (zh) * | 2006-12-19 | 2008-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系统间的互连方法及消息互连网关 |
CN101227418A (zh) * | 2007-01-19 | 2008-07-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374118A (zh) * | 2007-08-23 | 2009-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37425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传送报告的方法及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2009 OPEN MOBILE ALLIANCE LTD.OMA CONVERGED IP MESSAGING SYSTEM DESCRIPTION DRAFT VERSION 1.0,OMA-TS-CPM_SYSTEM_DESCRIPTION-V1_0-20090804-D.《OMA CONVERGED IP MESSAGING SYSTEM DESCRIPTION DRAFT VERSION 1.0,OMA-TS-CPM_SYSTEM_DESCRIPTION-V1_0-20090804-D》.2009, * |
B. CAMPBELL, ED.等.RFC 4975- 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 (MSRP).《RFC 4975- THE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 (MSRP)》.200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31114A1 (en) | 2012-05-24 |
EP2456148A4 (en) | 2013-06-19 |
WO2011017866A1 (zh) | 2011-02-17 |
CN101997842A (zh) | 2011-03-30 |
ES2548142T3 (es) | 2015-10-14 |
KR20120055643A (ko) | 2012-05-31 |
US8745145B2 (en) | 2014-06-03 |
EP2456148A1 (en) | 2012-05-23 |
EP2456148B1 (en) | 2015-09-02 |
KR101340321B1 (ko) | 201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50748B2 (ja) | コンバージドipメッセージング(cpm)と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sms)との間の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ゲートウェイ(ip−sm−gw) | |
WO2007041937A1 (fr) | Methode d'envoi et de reception de message hors ligne, appareil client, serveur et systeme | |
CN101997842B (zh)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123133B (zh) | 不同消息业务平台互通时传送消息回执的方法和消息系统 | |
EP2429221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large message mode converged ip messaging message to group | |
CN102026112B (zh) | 一种融合ip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
KR101436679B1 (ko) | 대형 메시지 모드 통합 아이피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 |
EP2429256B1 (en) | Method for negotiating 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 connection parameters | |
KR101372385B1 (ko) | 대형 메시지 모드 통합 ip 메시지의 전송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1925023B (zh) | 一种向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媒体链路创建的方法 | |
CN101925033A (zh) | 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中实现msrp参数协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854599B (zh) | 大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2045264A (zh) |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到电子邮件系统的传送方法与系统 | |
CN101895830A (zh) | 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924745A (zh) | 一种消息会话中继协议链路建立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