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666B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7666B CN101997666B CN 200910166283 CN200910166283A CN101997666B CN 101997666 B CN101997666 B CN 101997666B CN 200910166283 CN200910166283 CN 200910166283 CN 200910166283 A CN200910166283 A CN 200910166283A CN 101997666 B CN101997666 B CN 1019976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cqi
- channel quality
- multiplexing
- transmit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传输到基站。终端设备包括分组模块和复用模块,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使得多个ACK/NACK信息可以灵活高效地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重传,提高下行吞吐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系统和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以下简称:LTE-A)系统中,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以下简称:HARQ)技术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获取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HARQ技术中,数据接收方需要向数据发送方反馈应答信息,包含确认(Acknowledgement;以下简称:ACK)/否认(Negative-Acknowledgement;以下简称:NACK)信息,以帮助确认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另外,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下简称:CQI)信息来上报终端设备所感知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状况,以及信道秩指示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等信息,以使得基站可以根据链路信道质量来进行自适应调度传输。
在现有技术的LTE系统中,一个终端设备只接入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当终端设备同时有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反馈时,对于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以下简称:FDD)系统,一个上行时刻只反馈一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格式相应地生成待传输ACK/NACK信息并与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CQI信道进行传输;对于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以下简称:TDD)系统,一个上行子帧可能需要反馈多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将多个ACK/NACK响应映射成一个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并与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此时如果多个ACK/NACK响应中有一个NACK或检测到一个下行分配丢失,则映射得到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表明有下行数据发送失败,基站需要将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据进行重传。在LTE-A系统中,终端设备同时接入到多个成员载波中,每个成员载波均需要反馈各自的ACK/NACK信息,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在相同上行时刻反馈多个ACK/NACK响应以及多个CQI信息,现有技术中也采用LTE系统的方法将多个ACK/NACK响应映射为一个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然后与CQI信息复用到一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LTE-A系统中需要反馈的ACK/NACK响应较多,则使得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的概率较高,而此时基站需要重传所有调度的下行子帧的数据,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重传,降低了下行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使得多个ACK/NACK信息可以灵活高效地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重传,提高下行吞吐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
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后,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复用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组模块生成的多个应答响应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解复用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后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通过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在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的,实现了将多个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LTE-A TDD系统的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一信息复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二信息复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三信息复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四信息复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五信息复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支持载波聚合技术的LTE-A系统中,将两个或更多的成员载波的频谱聚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宽的传输带宽,该LTE-A系统可以同时服务于LTE终端设备和LTE-A终端设备。其中,LTE终端设备只能接入其中一个成员载波进行数据的收发,而LTE-A终端设备根据其能力和业务需求可以同时接入一个或多个成员载波进行数据的收发,并且同时接入的上行和下行成员载波数目可以不相等。在载波聚合技术中,每个成员载波均与一个独立的HARQ过程对应,从而每个成员载波都有各自的ACK/NACK响应的反馈。对于LTE-A FDD系统来说,在一个上行时刻,对一个下行成员载波来说,仅反馈一个ACK/NACK响应,则对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来说,需要反馈多个ACK/NACK响应;对于LTE-ATDD系统来说,由于在一个上行时刻,对一个下行成员载波来说,需要反馈多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则对多个下行成员载波来说,需要反馈的ACK/NACK响应更多。现有技术中只能将所有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后在一个CQI信道上传输,而ACK/NACK响应的个数越多,则使得信息反馈出现失败的概率越高,导致基站需要重传下行子帧数据的概率增大,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数据重传。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的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复用的方法,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并将分组后的ACK/NACK响应生成的ACK/NACK与CQI信息复用后在多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图1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信息复用方法,本实施例具体从终端设备一侧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设备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步骤102,终端设备将至少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
本实施例从终端设备一侧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其中,分组信息可以是由系统预先配置的分组规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获取到该分组规则,根据该分组规则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该分组信息也可以是基站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生成并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后,根据该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其中,应答响应可以具体为ACK/NACK响应,上行反馈信息可以为ACK/NACK响应和CQI信息进行复用后的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复用方法,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并将多个应答响应组中至少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本实施例实现了对应答响应的分组,并将分组后生成的多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图2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复用方法,本实施例具体从基站侧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步骤202,基站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的。
本实施例从基站一侧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其中,分组信息可以是由系统预先配置的分组规则,无需基站参与对应答响应的分组过程,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获取到该分组规则进行分组,基站在获取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分组规则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该分组信息也可以是基站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具体包括基站根据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信息对应答响应进行分组,将生成的分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执行具体的分组过程,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后,根据该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其中,应答响应可以具体为ACK/NACK响应,上行反馈信息可以为ACK/NACK响应和CQI信息进行复用后的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复用方法,通过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在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的。本实施例实现了将多个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图3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信息复用方法,本实施例从基站和终端设备两侧的角度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的分组信息,并将分组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分组信息具体由基站生成并发送给终端设备,应答响应具体为ACK/NACK响应。在本步骤中,在终端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反馈信息之前,基站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ACK/NACK响应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息之后向基站反馈的应答响应,是对下行数据传输正确与否的反馈,其中,ACK表示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正确,NACK表示终端设备接收数据错误。由于ACK/NACK响应为终端设备对基站下发的数据的接收正确与否的反馈,即每个ACK/NACK响应是与基站下发的各个数据相对应的,因而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响应之前,便可以获知将要反馈的ACK/NACK响应的情况。因此,对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可以由基站来主动发起执行,基站可以根据基站向终端设备最多可能发送的下行数据信息的个数来生成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信息,分组信息可以具体为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分组结果可以具体指示终端设备将哪些ACK/NACK响应分为一组,而分组规则为一个或多个分组的依据,终端设备根据该分组规则再结合实际情况来执行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过程。由于本实施例针对的是LTE-A系统,在相同上行时刻需要反馈多个ACK/NACK响应,为了避免多个ACK/NACK响应与CQI信息复用后在一个CQI信道上传输造成的不必要的数据重传,本步骤中由基站生成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信息,并将分组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特别地,该分组信息可以由基站通过专有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在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前,可以先进行CQI信道的分配,基站通常通过专有高层信令将分配的CQI信道通知给终端设备。在本实施例对应的LTE-A系统中,仍可以采用LTE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可以为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每个下行成员载波分配独立的CQI信道以及反馈周期参数,也可以将部分或全部下行成员载波的CQI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然后为联合编码后的CQI信息分配相同的CQI信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独立CQI信息即为进行联合编码后在相同CQI信道上传输的CQI信息,则独立CQI信息可以只包含一个下行成员载波的CQI信息,也可以包含多个下行成员载波的CQI信息。两个独立CQI信息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分开单独编码,并分别被分配在不同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LTE-A系统中,在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对于LTE-A FDD系统来说,参与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可以为当前调度到的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对于LTE-A TDD系统来说,参与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可以为成员载波上当前调度到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如图4所示,LTE-A TDD系统中,为终端设备配置了4个的成员载波,且每个成员载波的下行子帧个数和上行子帧个数的配比均为3∶2。图中以一个无线帧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无线帧中包含子帧0-子帧9共十个子帧,其中子帧0和子帧1时刻对应的部分下行子帧为灰色,该灰色子帧表示基站该时刻在该下行子帧上对终端设备进行了调度。由于对于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所有下行成员载波来说,在一个下行时刻,基站可能只在其中部分下行成员载波上对终端设备进行调度,而且在不同的下行时刻在不同的下行成员载波上调度终端设备。在一个上行时刻,对于LTE-A FDD系统来说,一个成员载波只有一个ACK/NACK响应,而对于LTE-A TDD系统来说,一个成员载波可能有多个ACK/NACK响应。如图4所示,在子帧7的上行时刻,需要反馈每个成员载波的子帧0和子帧1的ACK/NACK响应,最多的情况可以同时反馈两个ACK/NACK响应,如成员载波0;也可以反馈一个ACK/NACK响应,如成员载波1和成员载波3;也可以反馈零个ACK/NACK响应,如成员载波2。因此,可以对当前调度到的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或者对成员载波上当前调度到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但是由于不同时刻调度的成员载波和下行子帧可以不同,则对于LTE-A FDD系统来说,参与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可以为所有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对于LTE-A TDD系统来说,参与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可以为所有成员载波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参与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为所有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或者为所有成员载波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响应,例如图4示例中子帧7的上行时刻是对成员载波0~3的子帧0和1的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
进一步地,基站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可以考虑一些因素,基站具体可以根据下述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终端设备只反馈ACK/NACK响应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发射天线的个数、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即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只反馈ACK/NACK响应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和/或发射天线的个数、和/或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
具体地,当基站根据当前上行子帧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可以将多个ACK/NACK响应分为与当前上行子帧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个数相等的组数,即分组后的ACK/NACK响应组和当前上行子帧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个数相等。由于CQI信息的反馈周期和传输信息所使用的CQI信道等信息均由基站通过专有高层信令发送到终端设备,因此,基站和终端设备均可以明确地获知在当前上行子帧上所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数量,则可以根据该独立CQI信息的数量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将多个ACK/NACK响应分为与CQI信息的个数相等的多个ACK/NACK响应组。当获知分组后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即获知将要划分的组数之后,可以具体根据预设的规则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具体的分组,此处所指的预设的规则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如当前信道条件等而设定的具体规则,并非唯一确定的规则。或者,基站可以通过专有高层信令来通知终端设备各种可能划分的组数所对应的ACK/NACK响应的具体分组结果,再根据设定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来进行相应的ACK/NACK响应的分组。
具体地,当终端设备只有ACK/NACK响应反馈、而没有同时的CQI信息反馈时,也可以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分组后的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1比特或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然后将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为其分配的对应的ACK信道上传输。本实施例在终端设备有同时的ACK/NACK响应和CQI信息反馈时,将多个ACK/NACK响应按照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来进行分组,可以使得不论是否有同时的CQI信息传输,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是相同的,这样可以简化LTE-A系统在某些方面的设计,例如下行分配索引(DownlinkAssignment Index;以下简称:DAI)。
具体地,当基站根据发射天线的个数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可以将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不超过发射天线的个数。由于在LTE-A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有1、2或4根发射天线,当为终端设备配置多根发射天线时,可以将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分别使用分配的ACK信道和CQI信道上进行传输。以为终端设备配置2根发射天线为例进行说明,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传输一份待传输ACK/NACK信息和一份CQI信息,但是在一个上行时刻可能包含多份待传输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如果在相同发射天线上同时使用多个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则会导致终端设备的三次方度量(Cubic Metric;以下简称:CM)显著增加,而且同时传输的信道数目越多,CM的增加越严重,而CM是LTE系统和LTE-A系统在设计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CM的增加会降低终端设备发射端功放的效率,进而降低系统的覆盖度;如果将多份待传输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分别在不同发射天线上传输,可以保持较低的CM,但系统的可扩展性明显降低。而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使得分组后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不超过发射天线的个数,使得不同的ACK/NACK响应组可以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上传输,可以在保持较低CM的同时,也不会降低系统的可扩展性。
具体地,当基站根据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对于在相同成员载波上传输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的下行子帧,与这些下行子帧上传输的数据对应的ACK/NACK响应可以被分成一个组。例如图4所示,当终端设备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在配置的4个成员载波上都可以传输,且ACK/NACK响应可以被分成两组时,可以将在成员载波0和成员载波1上传输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ACK/NACK响应分成一组、在成员载波2和成员载波3上传输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ACK/NACK响应分成另一组。因此,终端设备根据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所在的成员载波,便可以自动将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还可以同时根据终端设备只反馈ACK/NACK响应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发射天线的个数、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这三个因素中的两个或三个来进行分组。例如,基站同时根据发射天线的个数和只有ACK/NACK响应反馈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进行ACK/NACK响应的分组:首先,基站根据发射天线的个数以及信道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其次,基站根据确定的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将多个ACK/NACK响应划分成与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相同的组,并将分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另外,终端设备在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和同时有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反馈时都可以按照基站通知的上述分组信息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或者,例如,基站同时根据终端设备只反馈ACK/NACK响应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和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进行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步骤,首先,基站根据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进行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并将分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其次,终端设备在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和同时有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反馈时,可以按照基站通知的上述分组信息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或者,例如,基站同时根据上面三个因素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分组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进行ACK/NACK响应的分组:首先,基站根据发射天线的个数以及信道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其次,基站根据确定的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以及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将多个ACK/NACK响应划分成与终端设备能够同时传输的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相同的组,并将分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最后,终端设备在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和同时有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反馈时都可以按照基站通知的上述分组信息将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
步骤302,终端设备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基站发送的分组信息后,终端设备根据该分组信息具体执行对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过程,生成多个ACK/NACK响应组。终端设备在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之后,得到多个ACK/NACK响应组,一个ACK/NACK响应组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ACK/NACK响应,将分组结果生成相应的分组信息。当该分组信息具体为分组结果时,在分组信息中可以包含分组后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以及每个ACK/NACK响应组中最大可能包含的ACK/NACK响应等相关信息。该分组信息还可以具体指示分组规则,例如当根据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具体地,指示在哪些成员载波传输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ACK/NACK响应可以自动分成一组。
步骤303,终端设备将至少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站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每个ACK/NACK响应组单独地生成待传输ACK/NACK信息。如果一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要与CQI信息复用后在CQI信道上传输,可以按照表1所示的LTE TDD系统采用的方式生成2比特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组内包含的ACK/NACK响应数量较少时,例如对LTE-A FDD系统,可以直接将ACK/NACK响应对应的ACK/NACK信息作为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例如LTE-A FDD系统中,假设将ACK/NACK响应划分为2个组,对于配置了4个下行成员载波的终端设备,可以每2个下行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为一组,每个ACK/NACK响应对应1比特ACK/NACK信息(在相应下行数据传输采用多码字传输时,将与每个码字对应的ACK或NACK通过逻辑与操作得到1比特ACK/NACK信息,所谓逻辑与操作是指当且仅当都是ACK时得到ACK、否则得到NACK),每组生成2比特待传输ACK/NACK信息;对于配置了2个下行成员载波的终端设备,可以每1个下行成员载波的ACK/NACK响应为一组,直接将该ACK/NACK响应组作为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进行传输,其中,当下行数据传输是单码字传输格式时,每个ACK/NACK响应对应为1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当下行数据传输是多码字传输格式,且LTE和LTE-A系统只支持2码字传输时,每个ACK/NACK响应对应为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
表1多个ACK/NACK响应与待传输ACK/NACK信息的映射表
多个ACK/NACK响应中ACK的数量 | b(0),b(1) |
0或者没有 | 0,0 |
1 | 1,1 |
2 | 1,0 |
3 | 0,1 |
4 | 1,1 |
5 | 1,0 |
6 | 0,1 |
7 | 1,1 |
8 | 1,0 |
9 | 0,1 |
在上述表1中,将多个ACK/NACK响应映射成为2比特的一个待传输ACK/NACK信息,其中,第一列表示多个ACK/NACK响应中ACK响应的数量,第二列表示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b(0),b(1)]。其中,第一列第二行中的“0或者没有”表示多个ACK/NACK响应中至少有一个NACK或者检测到丢失至少一个下行分配,即在多个ACK/NACK响应中只要有一个ACK/NACK响应为NACK或检测到有一个下行数据传输时被丢失,则将多个ACK/NACK响应中ACK响应的数量标记为“0或者没有”,表明下行数据传输失败,需要将相应的下行数据均进行重传,此时,多个ACK/NACK响应通过表1的映射关系对应地映射生成的2比特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第一列其余行中的数值i表示共有i个ACK/NACK响应(0≤i≤9,且i为正整数),其全部取值均为ACK,且没有检测到丢失下行分配。其中,一个ACK/NACK响应是指对一个下行子帧数据传输反馈的ACK/NACK信息。从上表1可以看出,当经过映射生成的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时,表明本次有下行子帧数据传输失败,基站需要重传所有调度的下行子帧数据,而如果ACK/NACK响应的个数越多,则得到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的概率也越大。本实施例即针对该问题而提出的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然后再进行复用及传输,而不是将所有ACK/NACK响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复用及传输,这样大大降低了分组后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2比特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为00的概率,进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重传。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个数和独立CQI信息或者分配的CQI信道个数,通过预设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在至少一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以下将结合实例对不同情况下的几种具体的信息复用过程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在上述步骤301中,基站可以分别结合不同的因素来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每种情况下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均不相同。具体地,当基站根据当前上行子帧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等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当基站根据终端设备只反馈ACK/NACK响应时多个ACK/NACK响应的分组情况,和/或发射天线的个数,和/或与多个ACK/NACK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时,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以下将对上述几种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说明,其中,假设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为Ngroup,当前上行子帧反馈的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为NCQI,其中,Ngroup与NCQI均为正整数。
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等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即Ngroup=NCQI时,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将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独立CQI信息所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映射生成1比特或2比特待传输ACK/NACK信息,具体可以根据表1所示的映射关系将ACK/NACK响应组映射生成2比特待传输ACK/NACK信息,然后将生成的多个待传输ACK/NACK信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即通过ACK/NACK响应组到独立CQI信息的一一映射,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与一个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每个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对应的CQI信道上传输,该对应的CQI信道可以是为生成该上行反馈信息的独立CQI信息分配的信道。例如,图5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一信息复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将第i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传输,其中,0≤i<Ngroup。
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即Ngroup>NCQI时,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将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分别与第一数量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独立CQI信息所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将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的ACK/NACK响应分别在为ACK/NACK响应组所分配的ACK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第一数量为独立CQI信息的个数NCQI,第二数量为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与独立CQI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之差(Ngroup-NCQI)。即在划分的所有ACK/NACK响应组中选出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通过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到独立CQI信息的一一映射,将选出的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ACK/NACK信息分别与第一数量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然后在选出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后,得到剩余的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将剩余的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ACK/NACK信息分别在为ACK/NACK响应组所分配的ACK信道上进行传输。在选择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时,为简单起见,可以规定总是选择位于最前面的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或者选择位于最后面的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量可以具体为NCQI,第二数量可以具体为Ngroup-NCQI,即可以将划分的NCQI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分别与一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剩余的(Ngroup-NCQI)个ACK/NACK响应组则按照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时的处理方式在分配的ACK信道上传输,即将(Ngroup-NCQI)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分配的ACK信道上传输。例如,图6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二信息复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将第i个(0≤i<NCQI)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传输,同时将第j个(NCQI≤j<Ngroup)ACK/NACK响应组则按只有ACK/NACK信息反馈时的处理方式在分配的ACK信道上传输。
或者,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即Ngroup>NCQI,且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的个数等于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时,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将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与为CQI信道上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传输,该独立CQI信息为在CQI信道上预先配置的。通过ACK/NACK响应组到CQI信道的一一映射,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对应的CQI信道上与配置的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高层专有信令为终端设备分配的CQI信道的个数等于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在只有CQI信息传输时一个独立CQI信息可以同时占用多个CQI信道,通过例如发射分集方式来传输,在同时有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传输时可以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CQI信道上传输。例如,图7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三信息复用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Ngroup个CQI信道,其中,第0~NCQI-2个独立CQI信息分别配置在分配的第0~NCQI-2个CQI信道传输,第NCQI-1个独立CQI信息配置在分配的第NCQI-1~Ngroup-1个CQI信道传输。可以将第i个ACK/NACK组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与CQI信息复用后传输,其中,0≤i<NCQI。
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即Ngroup<NCQI时,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一个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将未与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复用的独立CQI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在独立CQI信息中选出Ngroup个独立CQI信息,通过ACK/NACK响应组到选出的Ngroup个独立CQI信息的一一映射,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与不同的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将选出Ngroup个独立CQI信息后剩余的NCQI-Ngroup个独立CQI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独自进行传输。选出Ngroup个独立CQI信息时,为简单起见,可以规定总是选择最前面Ngroup个或者最后面Ngroup个独立CQI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一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剩余的独立CQI信息单独在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例如,图8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四信息复用示意图,如图8所示,将第i组(0≤i<Ngroup)ACK/NACK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传输,同时将第j个(Ngroup≤j<NCQI-1)独立CQI信息独自在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
或者,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即Ngroup<NCQI时,对多个ACK/NACK响应进行分组后,将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多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通过ACK/NACK响应组到独立CQI信息的一对多映射,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与映射的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在ACK/NACK响应组到独立CQI信息的一对多映射中,一个ACK/NACK响应可以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独立CQI信息,不同ACK/NACK响应分别映射到不同的独立CQI信息,且所有ACK/NACK响应可以映射到全部或部分独立CQI信息。例如,图9为本发明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三中的第五信息复用示意图,如图9所示,将第i个(0≤i<Ngroup-1)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传输,同时将第Ngroup-1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分别与第j个(Ngroup-1≤j<NCQI-1)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图9所示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能的信息复用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之间的一对多的映射方式还可以包括多种,如将第i组(0≤i<Ngroup-1)ACK/NACK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第i个CQI信道上传输,并将第k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分别与第j个(Ngroup-1≤j<NCQI-1)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其中k可以取[0,Ngroup-1]中的任意一个值,即可将Ngroup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中的任意一个与剩余的NCQI-group个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同ACK/NACK组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不同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时,可以采用顺序方式将两个信息对应在一起进行复用,如将第i个ACK/NACK组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i个独立CQI信息相对应;也可以采用随机方式将两个信息对应在一起进行复用,如将第i个ACK/NACK组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j个独立CQI信息相对应,其中i与j的取值不同。
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传输到基站包括:
具体地,上述步骤303可以包括:根据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和当前上行时刻反馈的独立CQI信息,将至少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对一个终端设备,不同的独立CQI信息可以配置在不同的上行时刻来进行反馈,同时在不同的上行时刻配置进行反馈的独立CQI信息个数也可以不同。具体地,独立CQI信息个数是配置在当前上行时刻进行反馈的独立CQI信息个数。终端设备根据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个数和独立CQI信息个数,通过预设映射规则将至少一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在至少一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是指:根据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个数和配置在当前上行时刻进行反馈的独立CQI信息个数的大小关系,选择前面描述的一种具体复用方式进行复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发射天线可以包括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其中第一发射天线的最大发射功率大于第二发射天线的最大发射功率,第一发射天线用于传输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和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所占用的CQI信道,第二发射天线用于传输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单独占用的ACK信道或独立CQI信息单独占用的CQI信道。ACK信道和CQI信道都属于上行控制信道。由上述描述的内容可知,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不等于独立CQI信息个数时,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可以只在部分上行控制信道上复用后进行传输,在其余上行控制信道上只传输CQI信息或者ACK/NACK信息。如果不同的发射天线具有不同的最大发射功率,例如终端设备有两根发射天线且最大发射功率分别为23dBm和20dBm,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射天线可以对应于发射功率为23dBm的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可以对应于发射功率为20dBm的发射天线。可以将具有较高最大发射功率的第一发射天线用于传输复用了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将具有较低最大发射功率的第二发射天线用于传输只有ACK/NACK信息或者CQI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待传输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在CQI信道上的具体复用方式可以采用LTE系统的信息复用方式,即在短循环前缀子帧结构下,将待传输ACK/NACK信息放在CQI信道每个时隙的第二个导频OFDM符号传输,在长循环前缀子帧结构下,将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联合编码后在CQI信道上传输,在下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复用方式也可以采用上述类似的信息复用方式,后续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在配置的下行成员载波中为终端设备选择配置一个主下行成员载波。基站可能通过主下行成员载波来通知终端设备系统信息、激活新配置的成员载波或者去激活已配置的成员载波。对于在主下行成员载波传输的下行数据,其对应的ACK/NACK响应传输要求性能更为可靠。具体地,如果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且只有部分组ACK/NACK响应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如图6所示的信息复用方式,优选地将与主下行成员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响应分在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中,即部分组ACK/NACK响应在分组时不包含与主下行成员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响应,这样可以为与主下行成员载波的下行数据传输对应的ACK/NACK响应传输提供更可靠的性能。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应答响应还可以包括调度请求指示信息,即除了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之外,本实施例中的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调度请求指示(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以下简称:SRI)信息。当只有SRI信息传输时,可以将SRI信息在分配的SRI信道上传输。SRI信息的取值包含有调度请求(Positive SR)和没有调度请求(Negative SR)两种状态,即有/没有调度请求。由于SRI信道与ACK/NACK信道具有基本相同的信道结构,且在一个信道上均只能传1比特或2比特的信息,则在本实施例中,一个SRI信息也可以作为一个ACK/NACK响应来处理,其中Positive SR和Negative SR可以分别映射为ACK和NACK。当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同时反馈SRI信息、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时,可以将一个SRI信息作为一个ACK/NACK响应处理,即在进行分组的多个ACK/NACK响应中可以包括SRI信息,将SRI信息和多个ACK/NACK响应一起分组,将分组后的至少一个ACK/NACK响应组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在至少一个分配的CQI信道上与CQI信息复用后传输。具体地,如果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且只有部分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在相应分配的CQI信道上传输,如图6所示的信息复用方式,优选地将SRI信息分在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中,即部分ACK/NACK响应在分组时不包含被当做ACK/NACK响应处理的SRI信息,这样可以提高系统对信息处理的的效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步骤304,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
终端设备将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之后,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CQI信道或ACK信道传输到基站,基站接收到上行反馈信息后,根据系统配置的分组信息或者根据基站自身生成的分组信息对该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可以同时结合表1所示的映射关系,以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ACK/NACK响应的内容,即ACK或NACK。基站在解复用获取到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响应,以获知终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息,如果未正确接收,则基站需要向终端设备重传下行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复用方法,通过基站对多个ACK/NACK响应按照多个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行分组,生成对应的分组信息,基站将生成的分组信息通过高层专有信令下发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该分组信息执行对多个ACK/NACK响应的具体的分组步骤,并将分组后生成的多个ACK/NACK响应中的至少一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信息在至少一个CQI信道上进行传输,基站通过与终端设备所采用的信息复用方式对应的信息解复用方式对接收到的复用信息进行解复用,进而准确地接收ACK/NACK响应。本实施例实现了将多个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图10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分组模块1001和复用模块1002。其中,分组模块1001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复用模块1002用于将分组模块1001生成的多个响应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003,接收模块1003用于接收由所述基站生成并发送的所述分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应答响应可以具体为ACK/NACK响应,待传输应答信息可以具体为待传输ACK/NACK信息。
具体地,如图11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等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复用模块1002可以具体包括第一复用单元1012,该第一复用单元1012用于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独立CQI信息所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具体地,如图1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当划分的ACK/NACK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时,复用模块1002可以具体包括第二复用单元1022和第三复用单元1032。其中,第二复用单元1022用于第一数量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第一数量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独立CQI信息所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第三复用单元1032用于将第二数量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ACK/NACK响应分别在为ACK/NACK响应组所分配的ACK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第一数量具体为独立CQI信息的个数,第二数量具体为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之差。
具体地,如图1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且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的个数等于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时,复用模块1002可以具体包括第四复用单元1042。第四复用单元1042用于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CQI信道上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传输,该独立CQI信息为在CQI信道上预先配置的。
具体地,如图1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时,复用模块1002可以具体包括第五复用单元1052和第六复用单元1062。其中,第五复用单元1052用于将每个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一个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第六复用单元1062用于将未与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复用的独立CQI信息在为独立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具体地,如图15为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当划分的ACK/NACK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CQI信息的个数时,复用模块1002可以具体包括第七复用单元1072,第七复用单元1072用于将ACK/NACK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ACK/NACK信息与独立CQI信息按照一对多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该CQI信息分配的CQI信道上进行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通过设置分组模块和复用模块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并将多个应答响应组中至少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到基站,本实施例实现了对应答响应的分组,并将分组后生成的多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图1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可以具体包括接收模块1601和解复用模块1602,其中,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解复用模块1602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接收模块1601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的。其中,分组信息可以是由系统预先配置的分组规则,无需基站参与对应答响应的分组过程,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获取到该分组规则进行分组,基站在获取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分组规则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该分组信息也可以是基站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基站根据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答响应进行分组,将生成的分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执行具体的分组过程,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后,根据该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其中,应答响应可以具体为ACK/NACK响应,上行反馈信息可以为ACK/NACK响应和CQI信息进行复用后的信息。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还可以包括分组信息生成模块1603,分组信息生成模块1603用于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的分组信息,并将所述分组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通过设置接收模块、解复用模块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分组信息对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在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CQI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至少一个CQI信道传输的。本实施例实现了将多个应答信息与独立CQI信息复用后的信息在为CQI信息分配的多个CQI信道上灵活高效地进行传输,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重传,大大提高了下行吞吐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
其中,所述分组信息是由系统预先配置的分组规则,或者为基站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由基站生成并发送的所述分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等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将第一数量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一数量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将第二数量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应答响应分别在为所述应答响应组所分配
的应答信道上进行传输;
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与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且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的个数等于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时,
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传输,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为在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预先配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
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一个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将未与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复用的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
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将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多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包括:
根据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和当前上行时刻反馈的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将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包括调度请求指示信息时,所述调度请求指示信息被分在所述第二数量应答响应组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主下行成员载波时,向所述主下行成员载波反馈的应答响应被分在所述第二数量应答响应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包括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发射功率;
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用于传输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和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复用后的上行反馈信息所占用的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道;
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用于传输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单独占用的应答信道或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单独占用的独立信道质量指示 信道。
12.一种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
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后,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还包括:
根据下述因素中的至少一个因素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
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只包含应答响应时多个应答响应的分组情况;
发射天线的个数;
与多个应答响应对应的下行子帧数据传输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所在的成员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的分组信息,并将所述分组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所述发射天线的个数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时,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不大于所述发射天线的个数。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多个应答响应进行分组,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组;
复用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组模块生成的多个应答响应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
其中,所述分组信息是由系统预先配置的分组规则,或者为基站发送的分组结果或分组规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基站生成并发送的所述分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等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复用模块包括:
第一复用单元,用于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复用模块包括:
第二复用单元,用于第一数量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所述第一数量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分别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第三复用单元,用于将第二数量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应答响应分别在为所述应答响应组所分配的应答信道上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与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之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大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且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的个数等于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时,所述复用模块包括:
第四复用单元,用于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按照一对一映射方式进行传输,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为在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预先配置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组 的个数小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复用模块包括:
第五复用单元,用于将每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一个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第六复用单元,用于将未与所述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复用的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应答响应组的个数小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个数时,所述复用模块包括:
第七复用单元,用于将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按照一对多映射方式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生成的上行反馈信息在为所述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分配的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进行传输。
2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解复用模块,用于根据分组信息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解复用,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中至少有一个应答响应组生成的待传输应答信息为与独立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进行复用后在至少一个信道质量指示信道上传输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组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多个应答响应的分组信息,并将所述分组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6283 CN101997666B (zh) | 2009-08-18 | 2009-08-18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PCT/CN2010/075336 WO2011020396A1 (zh) | 2009-08-18 | 2010-07-21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6283 CN101997666B (zh) | 2009-08-18 | 2009-08-18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7666A CN101997666A (zh) | 2011-03-30 |
CN101997666B true CN101997666B (zh) | 2013-08-07 |
Family
ID=4360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66283 Active CN101997666B (zh) | 2009-08-18 | 2009-08-18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7666B (zh) |
WO (1) | WO20110203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35585B (zh) * | 2018-08-10 | 2022-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Cqi反馈增强方法、装置、系统、ue及基站 |
CN114337937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36432A (ja) * | 2007-03-20 | 2008-10-02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CN101340442A (zh) * | 2008-08-07 | 2009-0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复用方法 |
CN101361391A (zh) * | 2006-02-03 | 2009-02-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WO2008144362A3 (en) * | 2007-05-18 | 2009-03-26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71849A1 (en) * | 2006-01-03 | 2007-07-2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
-
2009
- 2009-08-18 CN CN 200910166283 patent/CN101997666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7-21 WO PCT/CN2010/075336 patent/WO20110203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61391A (zh) * | 2006-02-03 | 2009-02-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JP2008236432A (ja) * | 2007-03-20 | 2008-10-02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WO2008144362A3 (en) * | 2007-05-18 | 2009-03-26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340442A (zh) * | 2008-08-07 | 2009-0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复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20396A1 (zh) | 2011-02-24 |
CN101997666A (zh) | 201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3053B (zh) | 用于在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的收发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 |
US9432149B2 (en) |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ACK/NACK for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377537B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uci传输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3067141B (zh) | 空间多路复用mimo系统中的harq | |
EP3461051B1 (en) |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4092520B (zh) |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1478371B (zh) | 上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 | |
CN101873706A (zh) | 在多载波系统中反馈确认/未确认消息的方法 | |
CN101841398B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1014031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重发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通信设备 | |
CN107852287A (zh) |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减少传输时间间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和装置 | |
CN102083211A (zh) |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1867467B (zh) | 载波聚合系统中harq确认消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441268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 |
CN101795177B (zh) | 一种重传确认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2769507A (zh) | 一种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确认或否认信息的方法 | |
CN101860424B (zh) |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基站 | |
CN102468936A (zh) | Ack/nack反馈信息和周期cqi/pmi/ri反馈比特同时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098145A (zh) | 一种上行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2315916A (zh) | 下行分配指示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答信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2468945B (zh) |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1997666B (zh) | 多载波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02263622B (zh) | 应答信息和调度请求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2469610A (zh) | 载波聚合中反馈应答信息以及接收应答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 |
CN102123018A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反馈接收状态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