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246A -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7246A CN101997246A CN2009101664827A CN200910166482A CN101997246A CN 101997246 A CN101997246 A CN 101997246A CN 2009101664827 A CN2009101664827 A CN 2009101664827A CN 200910166482 A CN200910166482 A CN 200910166482A CN 101997246 A CN101997246 A CN 1019972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or
- retaining collar
- electrode retaining
- electrode
- coaxial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插头和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同轴插头包括通电导通的电极头和中心柱、至少一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绝缘体相间分隔,所述同轴环形电极包括电极环和电极环导体,所述同轴插头还包括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卡接末端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向所述同轴环形电极之间注塑绝缘体的注塑口。该同轴插头结构简单、连接稳固,能够增大同轴插头内部的注塑空间,注塑加工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式端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同轴插头以其便捷的插拔式使用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电器设备中。现有的同轴插头有三个同轴环形电极或者四个同轴环形电极,以达到听、说等声音信号传送的功能。
现有的同轴插头中,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这些同轴环形绝缘体通常由注塑的工序形成,因此,对应每个同轴环形绝缘体的位置,均设置有注塑口。
可见,现有的注塑工艺通常需要多个注塑口,由于注塑需要专用的模具及成形机械,因此,增加了制造难度;同时,由于注塑时同轴环形电极之间产生的压力不等,容易导致注塑位置偏移,因此,增加了产生次品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注塑加工方便的同轴插头以及用于制造所述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轴插头,包括通电导通的电极头和中心柱、至少一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绝缘体相间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环形电极包括电极环和电极环导体,所述同轴插头还包括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
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卡接末端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向所述同轴环形电极之间注塑绝缘体的注塑口。
优选的,所述注塑口为一个,所述注塑口的开口位置设置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所述凹槽与所述中心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极环为五个,所述电极环的前四个分别与相应的电极环导体卡接。
优选的,所述电极环导体头部设置有卡接相应电极环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电极环在靠近所述电极头一侧设置有卡接固定所述电极环导体的凹陷。
优选的,所述中心柱和片状导体的后端设置有焊接导线的焊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设置有区分所述电极环导体安装顺序且在注塑时与注塑模具卡位固定的突起。
一种同轴插头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心柱插入电极头并进行固定,使得所述中心柱与电极头能够通电导通;
依次在所述中心柱上套装至少一个电极环,并在所述电极环内插入电极环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利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
通过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上设置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通过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上设置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具体包括: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所述凹槽与所述中心柱之间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
优选的,所述电极环为五个,所述电极环的前四个分别与相应的电极环导体卡接。
对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首先,本发明只利用一个注塑口,并将该注塑口设置于环绕插头末端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的任意位置,能够增大同轴插头内部的注塑空间,使得注塑更加容易,降低了产生次品的几率;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同轴插头的同轴电极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同轴电极的数目,例如6极同轴电极,以满足传输更多接收、发送音频信号的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传输功能,以适应电子产品的发展新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同轴插头中插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同轴插头中插头部分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极环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极环导体B-B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中B-B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四个电机环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的同轴插头主要包括电极头、中心柱和至少两个呈阶梯式分布的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同轴插头中插头部分包括电极头1、中心柱2,所述同轴环形电极包括电极环和电极环导体,其中,电极环为五个,如图1中3-7所示,前四个电极环呈阶梯式分布,即电极环的直径依次增大,末端电极环7的直径与相邻的第四个电极环6的直径相同。与电极环相对应的电极环导体为四个,如图1中8-11所示,所述四个电极环导体8-11(电极环导体10、11图中未标出)分别对应前四个电极环3-6。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14,另一端为片状导体15,如图3所示。所述电极环导体8-11头部设置有卡接相应电极环的开口,同时,电极环3-6在靠近所述电极头1一侧设置有卡接固定相应电极环导体的凹陷.
为了在后续注塑的过程中保证片状导体的位置固定,不会因注塑时压力的增大而使得片状导体的位置偏移,从而导致出现同轴插头残次品,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还提供了相应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如图1中12所示。该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用于固定电极环导体8-11的片状导体部分。由于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电极环导体为四个,相应地,片状导体也为四个。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一部分插入末端电极环7内,与末端电极环7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的剩余部分露在外面。在露在外面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部分还设置有注塑口(图1、图2中未给出图示),通过该注塑口向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材料,使得电极头1及各同轴环形电极之间形成绝缘体,各同轴环形电极通过绝缘体相间分隔。
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与末端电极环7接触的部分设置四个突起17,如图4中所示。每两个突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如图5中18-21所示,可见,四个电极环导体8-11在同轴插头内部空间均匀分布,其中,电极环导体8的片状导体部分对应凹槽18,电极环导体9的片状导体部分对于凹槽20,电极环导体10、11的片状导体部分分别对应凹槽19、21;所述凹槽的内壁与片状导体部分完全吻合,以使该凹槽能够将片状导体完全夹紧固定。图5中22即为注塑绝缘体的注塑口,通过注塑口向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以保证四个片状导体之间不会产生接触。图6示出了该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中A~D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四个电机环导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相应图6中的四个电极环导体,图8示出了用于固定该些电极环导体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四个电机环导体的片状导体部分分别对应凹槽18-21,在固定四个电极环导体的过程中,具体电机环导体的片状导体部分和凹槽18-21的对应关系无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
由于凹槽将片状导体的位置固定,在后续注塑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片状导体的位置不变,不会因注塑时压力的增大而使得片状导体的位置偏移,从而导致出现同轴插头残次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注塑口设置在同轴插头后端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同将注塑口设置在相邻同轴电极之间位置的方案相比,使得本发明中同轴插头内部的注塑空间更大,注塑更加容易。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同轴插头为6电极结构,能够充分满足传输更多接收、发送音频信号的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传输功能,以适应电子产品的发展新需求。当然,同轴环形电极的个数也可以只有两个、三个或是更多,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片状导体为长方形,该形状更便于设置凹槽将其固定。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的形状,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时,可以在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对应凹槽口的位置各开设一个注塑口,如图5中22所示,注塑时可以从四个注塑口同时进行注塑操作。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只在一个凹槽口开设一个注塑口,也可将这一注塑口设置在露在外面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部分上任意位置。对此,本发明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电极头1与中心柱2接触导通,因此,可将导线焊接点设置在中心柱上,另外的五个导线焊接点可以分别设置在四个电极环导体8-11的后端及末端电极环7的后端。将各导线焊接完毕后,所述焊点和导线通过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固定,防止其脱落,图1、图2中13所示即为固定所述焊点和导线的注塑体。具体实施时,可令所述导线直向注塑固定,也可将所述导线折弯后再进行注塑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实施。
在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后部还设有一圆锥形的小突起,如图1中16所示,可设置在对应的凹槽下方,用以区别电极环导体的安装顺序。除此之外,在注塑过程中,通过该圆锥形的小突起与注塑模具进行卡位固定,以保证注塑质量。
上述同轴插头还可以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能够与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扣合固定,以进一步防止导线脱落。
相应上述的同轴插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图9示出了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中心柱2插入电极头1并进行固定,使得所述中心柱2与电极头1能够通电导通;
步骤102、依次在所述中心柱2上压入至少一个电极环,并在所述电极环内插入电极环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将第一个电极环3穿过所述中心柱2,套装在所述中心柱2上,该电极环3与所述中心柱2和电极头1不能接触,以免通电发生导通,因此,在该电极环3和所述电极头1和中心柱2间保留适当的间隙;
在所述第一个电极环3内插入第一个电极环导体8,该电极环导体8一端为与所述第一个电极环3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接着将第二个电极环4穿过所述中心柱2,套装在所述中心柱2上,保证该电极环4与所述第一个电极环3、第一个电极环导体8及中心柱2之间保留适当的间隙;
在所述第二个电极环4内插入第二个电极环导体9,该电极环导体9与第一个电极环导体8类似,一端为与所述第二个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接下来,依次安装第三个电极环5、第三个电极环导体10及第四个电极环6、第四个电极环导体11,上述四个电极环的直径依次增大,四个电极环呈阶梯式分布。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四个电极环导体之间不能接触;
然后,将第五个电极环7穿过所述中心柱,套装在所述中心柱2上,第五个电极环7与第四个电极环6的直径相同,并与第四个电极环6、中心柱2及第四个电极环导体11之间保留适当的间隙;
步骤103、利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固定所述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
固定所述四个电极环导体的片状导体部分,以保证在后续注塑的过程中片状导体的位置固定,不会因注塑时压力的增大而使得片状导体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提供的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中,采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固定四个片状导体。
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一部分插入第五个电极环7内,通过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上与第五个电极环7接触的部分设置四个突起,如图4中17所示,与第五个电极环7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的剩余部分露在外面,与第五个电极环7卡接固定在一起。同时,每两个突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18-21的内壁与片状导体部分完全吻合,以使该凹槽能够将片状导体完全夹紧固定。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四个电极环3-6及第一~四个电极环导体8-11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四个电极环导体空间分布的端面示意图。
步骤104、通过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上设置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
将片状导体固定完毕后,通过设置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12露出部分上的注塑口向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材料,使得电极头1及各同轴环形电极之间形成同轴环形绝缘体,各同轴环形电极通过绝缘体相间分隔。
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时,可以在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对应凹槽口的位置各开设一个注塑口,如图5中23所示,注塑时可以从四个注塑口同时进行注塑操作。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只开设一个注塑口,并将该注塑口设置在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对应凹槽口的位置,也可将这一注塑口设置在任意一个凹槽的开口位置。对此,本发明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凹槽将片状导体的位置固定,在后续注塑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片状导体的位置不变,不会因注塑时压力的增大而使得片状导体的位置偏移,从而导致出现同轴插头残次品。
在应用该插头的过程中,可以在所述中心柱2和片状导体的后端焊接导线,并将导线及焊点注塑固定。
由于电极头1与中心柱2接触导通,因此,可将导线焊接点设置在中心柱2上,另外的五个导线焊接点可以分别设置在四个电极环导体8-11的后端及末端电极环7的后端。将各导线焊接完毕后,所述焊点和导线通过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固定,防止其脱落。具体实施时,可令所述导线直向注塑固定,也可将所述导线折弯后再进行注塑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实施。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同轴插头配置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能够与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扣合固定,以进一步防止导线脱落。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是6电极结构的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能够充分满足传输更多接收、发送音频信号的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传输功能,以适应电子产品的发展新需求。当然,同轴环形电极的个数也可以只有两个、三个或是更多,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注塑口设置在同轴插头后端的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同将注塑口设置在相邻同轴电极之间位置的方案相比,使得本发明中同轴插头内部的注塑空间更大,注塑更加容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轴插头,包括通电导通的电极头和中心柱、至少一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绝缘体相间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环形电极包括电极环和电极环导体,所述同轴插头还包括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
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卡接末端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还设置有向所述同轴环形电极之间注塑绝缘体的注塑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为一个,所述注塑口的开口位置设置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的凹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为五个,所述电极环的前四个分别与相应的电极环导体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头部设置有卡接相应电极环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在靠近所述电极头一侧设置有卡接固定所述电极环导体的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和片状导体的后端设置有焊接导线的焊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设置有区分所述电极环导体安装顺序且在注塑时与注塑模具卡位固定的突起。
8.一种同轴插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心柱插入电极头并进行固定,使得所述中心柱与电极头能够通电导通;
依次在所述中心柱上压入至少一个电极环,并在所述电极环内插入电极环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一端为与相应的所述电极环内壁接触导通电流的环形头部,另一端为片状导体;
利用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片状导体,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设置有固定各片状导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各片状导体;
通过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上设置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插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上设置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具体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极环导体固定装置端面所述凹槽与所述中心柱之间的注塑口向所述同轴插头内部注塑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插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环为五个,所述电极环的前四个分别与相应的电极环导体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6482.7A CN101997246B (zh) | 2009-08-19 | 2009-08-19 |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6482.7A CN101997246B (zh) | 2009-08-19 | 2009-08-19 |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7246A true CN101997246A (zh) | 2011-03-30 |
CN101997246B CN101997246B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378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64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7246B (zh) | 2009-08-19 | 2009-08-19 |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724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0753A (zh) * | 2016-01-16 | 2016-04-06 | 林小平 | 电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129751A (zh) * | 2016-08-29 | 2016-11-16 | 邹海华 | 一种数据连接线缆 |
CN111119844A (zh) * | 2019-12-27 | 2020-05-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频周期波相移法的阵列持水率成像探测器 |
CN112914721A (zh) * | 2021-03-23 | 2021-06-08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装置、医疗导管和消融系统 |
JP7560162B2 (ja) | 2022-12-09 | 2024-10-02 | 豐廷 呉 | オーディオプラグ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0309A (ja) * | 1999-05-31 | 2000-12-08 | Hideaki Moji | 同軸多極プラグおよび同軸多極プラグの組立て成形方法 |
CN1309444A (zh) * | 2000-02-18 | 2001-08-22 | 茂治英朗 | 同轴多极插头的组装成型方法及同轴多极插头 |
JP2001357948A (ja) * | 2000-06-14 | 2001-12-26 | Hideaki Moji | 同軸多極プラグ |
CN101141039A (zh) * | 2006-09-08 | 2008-03-12 | 索尼株式会社 | 插头 |
-
2009
- 2009-08-19 CN CN200910166482.7A patent/CN1019972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0309A (ja) * | 1999-05-31 | 2000-12-08 | Hideaki Moji | 同軸多極プラグおよび同軸多極プラグの組立て成形方法 |
CN1309444A (zh) * | 2000-02-18 | 2001-08-22 | 茂治英朗 | 同轴多极插头的组装成型方法及同轴多极插头 |
JP2001230031A (ja) * | 2000-02-18 | 2001-08-24 | Hideaki Moji | 同軸多極プラグの組立成形方法および同軸多極プラグ |
JP2001357948A (ja) * | 2000-06-14 | 2001-12-26 | Hideaki Moji | 同軸多極プラグ |
CN101141039A (zh) * | 2006-09-08 | 2008-03-12 | 索尼株式会社 | 插头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0753A (zh) * | 2016-01-16 | 2016-04-06 | 林小平 | 电缆连接器组件 |
CN106129751A (zh) * | 2016-08-29 | 2016-11-16 | 邹海华 | 一种数据连接线缆 |
CN111119844A (zh) * | 2019-12-27 | 2020-05-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频周期波相移法的阵列持水率成像探测器 |
CN112914721A (zh) * | 2021-03-23 | 2021-06-08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装置、医疗导管和消融系统 |
JP7560162B2 (ja) | 2022-12-09 | 2024-10-02 | 豐廷 呉 | オーディオプラ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7246B (zh) | 2014-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78214B2 (en) | Harness connection member | |
CN101997246B (zh) | 一种同轴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2190570A (ja)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 |
US4066324A (en) | Solderless coaxial cable terminator | |
US4018501A (en) | Multiple terminal connector plug | |
US7404743B2 (en) | Cable connector plug having contact with hooking portion | |
KR20150018335A (ko) | 고화질 비디오/오디오 재생 장치용 hdmi 케이블, hdmi 커넥터, 및 hdmi 인터페이스 | |
US20050250357A1 (en) | Chassis ground wire for vehicles | |
US9362632B2 (en) | Termination structure, termination method and termination terminal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line | |
CN106575822A (zh) |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 |
JP2012200033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固定具および当該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固定具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20180062281A1 (en) | Plug connector for making solder-free contact with a coaxial cable | |
JP4080207B2 (ja) |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 | |
JP2020521293A (ja) | 接続端子および同軸コネクタ | |
US8133073B2 (en) | Headset and headset cable | |
CN201323284Y (zh) | 同轴连接器内导体组件 | |
US20220069533A1 (en) |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2001307559A (ja) | 配線材および該配線材の接続構造 | |
CN105680189A (zh) | 一种直接插入式连接件及接线端子 | |
KR102279578B1 (ko) | 선로분리몰드형 led파워 분배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0779178U (zh) | 一种hdmi数据传输线缆 | |
CN108063326A (zh) | 线夹和线缆组件 | |
JP5263021B2 (ja) |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833264B1 (ko) | 영상 및 음성 신호 전송 케이블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15579120U (zh) | 一种t型三通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