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229B -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0229B CN101990229B CN200910090013.1A CN200910090013A CN101990229B CN 101990229 B CN101990229 B CN 101990229B CN 200910090013 A CN200910090013 A CN 200910090013A CN 101990229 B CN101990229 B CN 1019902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n
- test packet
- board
- test
- business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679 a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Abietic-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12CCC(C(C)C)=CC2=CCC2C1(C)CCCC2(C)C(O)=O RSWGJHLUYNHPM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Rosin Natural products O(C/C=C/c1ccccc1)[C@H]1[C@H](O)[C@@H](O)[C@@H](O)[C@@H](CO)O1 KHPCPRHQVVSZAH-HUOMCSJI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trans-cinnamyl beta-D-glucopyranoside Natural products OC1C(O)C(O)C(CO)OC1OCC=CC1=CC=CC=C1 KHPCPRHQVVSZ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包括:业务板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本发明中,提高了RNC整机生产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RNC整机老化测试的强度及老化效果,有效的控制各个业务板以及业务板上的DSP的实际运行负荷,业务板上各个DSP的平均占用率很高;测试环境简单、成本低,在大规模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背景技术
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是新兴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关键网元,接入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接管理和切换机制,而为了实现上述功能,RNC必须具有很好的性能,为此,在RNC的生产阶段,需要对RNC进行整机老化测试。
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整机生产测试中,需要对RNC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老化测试,以检查设备稳定运行的能力,并同时筛选出不易发觉的硬件问题,例如,板卡运行不稳定、节点虚焊、通信线路不稳定等问题。而现有的整机RNC老化测试主要采用长时间、大容量模拟呼叫方法,即通过模拟呼叫器创建模拟Node B(基站)、模拟Cell(小区)及模拟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并驱动多个UE同时向RNC启动模拟呼叫任务,从而对整机RNC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老化测试效果。如图1所示,为一种模拟呼叫器老化测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模拟脚本文件下装。其中,该模拟脚本文件用于创建模拟NodeB、模拟Cell和模拟UE。
步骤102,创建模拟Node B。
步骤103,创建模拟Cell。
步骤104,创建模拟UE。其中,为了提高老化测试的效果,需要模拟UE的数量越多越好,而模拟UE的数量会受到实际应用的限制,例如,市场上成熟的模拟呼叫器最多可以同时模拟约10万个UE进行呼叫。
步骤105,进行模拟呼叫,即进行呼叫、保持和挂断的过程。其中,由UE(使尽可能多的UE)发起呼叫过程,并在持续一段时间(例如,1s)后挂断;挂断后在一次发起呼叫过程,依次类推。
步骤106,呼叫结果统计,即根据呼叫结果统计RNC的处理性能。
步骤107,判断呼叫是否结束,当没有结束时,转到步骤105,否则,退出模拟过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通过使用模拟呼叫器进行RNC的老化测试时存在以下缺点:(1)呼叫强度低,不能满足老化测试高强度的需求,例如,市场上成熟的呼叫器最大可以同时模拟约10万个UE进行呼叫,但距离RNC容量设计的100万UE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导致业务处理板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平均占用率很低,一般小于20%,老化强度还需继续提高。(2)操作流程复杂,模拟呼叫器目前主要应用于研发阶段,大规模生产的可操作性差。(3)测试环境搭建复杂,且成本造价高;模拟呼叫器本身是一套复杂的设备,其自身的稳定性对RNC整机老化测试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另外模拟呼叫器造价成本高(例如,目前市场上成熟的模拟呼叫器每套造价约150万),占用空间大,经济成本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机生产测试环境的大规模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以实现对RNC的老化测试。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包括:
业务板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
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所述业务板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
所述业务板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还包括:
所述业务板上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
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包括:
所述接口板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包括: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为:
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板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
所述业务板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
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
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包括:
业务板,用于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并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接口板,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
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并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
使用自身的DSP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
所述接口板还用于: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所述接口板还用于:
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或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
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所述业务板还用于: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还包括:
交换板,用于将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并将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业务板。
一种业务板,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使用业务板上的DSP并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
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一种接口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所述业务板根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所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环回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所述环回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所述环回模块还用于:
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或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RNC整机生产测试效率,以RNC整机单板为单位,依次在业务板(具体到DSP)与接口板(具体到光口)之间业务通道启动高负荷的老化任务,单板之间的关联性小,有效的进行RNC老化测试、定位出故障的单板,提高了RNC的整机生产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RNC整机老化测试的强度及老化效果,有效的控制各个业务板以及业务板上的DSP的实际运行负荷,业务板上各个DSP的平均占用率很高;测试环境简单、成本低,在大规模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拟呼叫器老化测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业务通道老化测试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业务通道老化测试数据包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RNC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业务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接口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现有采用模拟呼叫器进行RNC的老化测试时,测试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测试的保障;其中,采用模拟呼叫器进行老化测试时将涉及到小区的概念,即在同一个小区内配置一定的UE同时进行模拟呼叫,如果该小区内任意信令板或接口板或业务处理板故障,将影响到整个小区内所有UE的呼叫老化测试结果,导致该小区内所有单板将无法出货,严重影响大规模生产测试效率;老化测试强度不够,老化效果差;其中,现有测试中模拟呼叫器配置的小区数、UE数有限,难以实现大容量、高强度的模拟呼叫,另外由于带宽限制、冗余保护机制,各业务板(具体为各业务板上的DSP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实现高负荷运转,老化强度上难以稳定保证,导致呼叫任务负荷远低于RNC设计的最大负荷处理能力,达不到理想的老化测试强度,无法实现预期老化测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保证整机老化测试强度可行方法包括(1)提高模拟呼叫器容量以进行大容量模拟呼叫;其中,该方法要求模拟呼叫器支持大容量、高强度呼叫,即单位时间内呼叫UE的数量、呼叫的次数都需要稳定保持在很高的数值,例如,在同一时刻呼叫UE的数量始终保持在大于50万,而呼叫时间始终保持在1S;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受限于设备与成本,很难实现大规模部署;(2)在RNC内部自激励产生大容量数据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二种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保证整机老化测试强度的可行方法,通过调用底层驱动直接在业务通道上启动高负荷老化任务,实现大容量、高强度呼叫,能够很好地满足RNC整机硬件老化测试强度需求,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大规模生产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业务板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
其中,所述业务板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具体包括:所述业务板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所述业务板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还包括:所述业务板上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之后,所述接口板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其中,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包括: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为: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步骤202,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步骤203,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具体的,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具体包括:所述业务板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所述业务板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板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具体包括: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可见,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RNC整机生产测试效率,以RNC整机单板为单位,依次在业务板(具体到DSP)与接口板(具体到光口)之间业务通道启动高负荷的老化任务,单板之间的关联性小,有效的进行RNC老化测试、定位出故障的单板,提高了RNC的整机生产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RNC整机老化测试的强度及老化效果,有效的控制各个业务板以及业务板上的DSP的实际运行负荷,业务板上各个DSP的平均占用率很高;测试环境简单、成本低,在大规模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该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应用在RNC的整机生产阶段,通过使用RNC的单板(例如,业务板、接口板、交换板等)进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交互过程,从而达到测试RNC老化信息的目的。如图3所示的业务通道老化测试原理图,业务板和接口板之间通过交换板连接,而业务板与交换板之间是fabric(光纤)通道,接口板与交换板之间也是fabric通道,其中,该接口板可以为ATM(Asynchronous 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接口板,并具有环回功能,即可以将来自业务板上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该业务板。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业务板上集成了DSP,实际应用中,各个厂商提供的业务板上集成的DSP数量是不相同的,该DSP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任意选取,以集成在一块业务板上的DSP数量为12个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图4所示的业务通道老化测试数据包流向图为例详细说明该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在图4中,该业务板为发送端,该接口板为还回端,业务板在发送方向上通过fabric通道将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二级交换板,并依次经过一级交换板和二级交换板,最终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至接口板,该接口板通过fabric通道和光口在自身上进行环回,从而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从另一条路径环回给该业务板,该另一条路径为依次经过二级交换板、一级交换板、二级交换板,最终使业务板通过fabric通道接收到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如图5所示,上述的RNC老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RNC的业务板和接口板上分别配置老化测试参数。其中,该RNC为需要进行老化测试的,该配置过程为老化测试开发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配置的,该业务板为发送端,该接口板为环回端。其中,该发送端的老化测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板类型、目标板架框槽、目标板使用的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路径标识符),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通道标识符),CID(Call Identifier,呼叫标识)值、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或称为ip包)的长度、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该环回端的老化测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目的DSP标识、VPI、VCI、CID和32位架框槽信息。
进一步的,该目标板类型为接口板的类型,由于RNC中接口板有很多,业务板在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时需要确定要发送给哪个接口板;该目标板架框槽包括主用槽位和备用槽位;由于RNC中业务板和接口板之间的路径很多,需要通过VPI、VCI和CID唯一标识一条路径,从而通过该路径进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传输。其中,该VPI和VCI是ATM传输的名词,ATM将一条物理电路划分为多个虚拟的逻辑通路,称为VPI,然后在每一个VPI中再划分虚拟的信道(Channel),称为VCI;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板需要周期性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和速度是在初始配置过程进行配置的,在传送过程中,只需要按照该长度和速度进行发送即可。
由于来自业务板上的老化测试数据包是由业务板上不同DSP发送的,该环回端在向业务板环回老化测试数据包时,需要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即通过目的DSP标识实现上述目的;同样的,在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业务板时,也需要通过VPI、VCI、CID唯一标识一条环回路径,在此不再赘述;该32位架框槽信息包括主用槽和备用槽。其中,上述的老化测试参数如表1所示,当然,表1所示的老化测试参数只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还有其他的可能,在此不再赘述。
表1
环回端(接口板) | ucDspId 目的dsp idusVpi vpi,范围0~3usVci vci,范围0~255ucCid cid,范围0~255ulDstSysShelSlot 32位架框槽信息 |
发送端(业务板) | ulDstBrdType, 目标板类型 |
ulDstBrdPhyAddr, 目标板架框槽usVpi,usVci,ucCid,目标板使用的vpi,vci,cid值ulIpPktLen, 发送ip包的长度ulPps, 发送ip包的速度 |
步骤502,业务板根据老化测试参数将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其中,初始配置完成后,业务板将根据该老化测试参数生成老化测试数据包(根据发送ip包的长度和发送ip包的速度生成老化测试数据包),并通过确定的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的路径)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目标接口板(由目标板类型和目标板架框槽确定)。其中,以测试主用板为例进行说明,即32位架框槽信息和目标板架框槽均选择主用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业务板上集成了12个的DSP(以12个DSP为例进行说明),可以通过业务板上的12个DSP同时向其对应的接口板上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从12个DSP中选择其中的任意几个(例如,6个、4个等)向其对应的接口板上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RNC老化测试的效果,可以在RNC全系统满配置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业务板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并进行长时间(例如,12+12小时)、高负荷(不间断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的老化测试,以检测RNC是否满足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板在发送方向上通过fabric通道将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二级交换板1,并依次经过一级交换板1和二级交换板2,最终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至接口板。
步骤503,接口板接收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并根据老化测试参数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业务板。其中,接口板需要根据目的DSP标识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对应的DSP(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其中,该环回路径是由VPI、VCI和CID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板上的DSP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并连续向接口板发送,对应的接口板在收到老化测试数据包后进行处理,通过本板光口转发,并通过光纤进行环回以回送到本接口板,该接口板根据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回对应的业务板上的DSP。
进一步的,在接口板上存储了ATM接口板(当前接口板的配置均为ATM接口板)到内部IP(业务板上DSP的IP信息)的映射表,当该ATM接口板接收到老化测试数据包后,通过查找该映射表,获取到对应的DSP信息,并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DSP上。
需要说明的是,接口板通过fabric通道和光口在自身上进行环回,从而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该业务板上的DSP,其中,接口板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二级交换板3、并依次经过一级交换板2、二级交换板4,最终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业务板。
从上述步骤中可以看出,上述处理过程中,发送端(业务板)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自组包功能,即由业务板生成老化测试数据包,其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在业务板的12个DSP上分别自组成老化测试数据包,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和速度为根据步骤501中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参数获取的,该老化测试参数可以通过使用接口函数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2)发包功能,即由业务板发送生成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其中,可以通过每个DSP的发包任务连续不间断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选择部分DSP的发包任务连续不间断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试效果,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越快越好,这就需要DSP在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发包速度,在此不再赘述。(3)控制功能,即由业务板控制启动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任务和控制结束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任务;当需要进行RNC老化测试时,业务板启动任务,即由各个DSP启动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当RNC老化测试完成后,业务板停止任务,即各个DSP停止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4)统计功能,即由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到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得出RNC老化测试的结果,其中,业务板可以通过接口函数对发包数、收包数及丢包率进行统计查询,并根据预设的策略获得RNC老化测试的结果,以表2所示的一种RNC老化测试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该对应关系,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对该对应关系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表2
发包数 | 丢包率 | RNC老化测试结果 |
30000包/s | 1% | 一级 |
30000包/s | 3% | 二级 |
20000包/s | 3% | 三级 |
可以看出,给定时间内(例如,1s)的发包数越多,丢包率越小,则RNC老化测试结果等级越低(表示RNC性能越好);对于同样的发包数,丢包率越小,RNC老化测试结果等级越低;对于同样的丢包率,发包数越大,RNC老化测试结果等级越低;其中,上述RNC老化测试结果的等级为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取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上述情况为例;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发包数和收包数确定RNC老化测试结果,即业务板的发包数越多,且收包数越多,则RNC老化测试结果等级越低,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环回端(接口板)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1)环回功能,即由该接口板将来自业务板上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对应的业务板上的DSP,其中,接口板需要通过采用环回光纤进行物理环回的实现,接口板在进行环回过程中,需要调用ATM接口板到内部IP的映射表,以通过使用VPI、VCI和CID确定的环回路径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对应的DSP;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接口板的光口通道进行保护时,接口板将来自12个DSP(以业务板的DSP均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分光口环回处理,例如,将来自主控板前六个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配置在第1个光口(或第2个光口)进行环回处理,并环回到本接口板进行后续处理(即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业务板),将来自主控板后六个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配置在第3个光口(或第4个光口)进行环回处理,并环回到本接口板进行后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对接口板的光口通道进行保护具体为对光口进行两两保护(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其他保护方式),对于具有4个光口的接口板,两两保护后只有2个光口可以使用,上述情况即使用2个光口进行环回处理的过程;当接口板有6个光口时,可以使用光口1环回前四个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使用光口3环回中间四个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使用光口5环回后四个DSP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对于其他的光口数,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2)查询功能,即由接口板查询是否接收到了来自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查询是否需要向业务板环回该老化测试数据包;当接收到了老化测试数据包且需要环回时,执行上述的环回操作,将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业务板;其中,上述的查询过程可以由接口板调用接口函数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RNC老化测试时,要保证老化测试的强度(例如,不间断的发送老化测试数据包,提高给定时间的发包数)和覆盖面(使老化测试数据包经过最多的单板进行传输,该单板包括业务板、交换板和接口板等),在老化运行的同时(即老化测试数据包传输的过程)监控各个单板的运行状态和整个RNC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准确获得各个单板的测试结果和RNC的测试结果。可见,提高使用本发明中的RNC老化测试方法,可以将RNC整机系统中虚焊或性能不稳定的单板及通信线路筛选出来,以保证通过测试的RNC整机系统及单板的运行稳定。其中,该通信线路的测试主要为业务通道的老化测试过程,在物理上是对RNC各单板间Fabric通道所涉及的各芯片、器件等进行老化测试,老化测试数据包在业务通道上进行传输时,可以获得该业务通道的性能,例如,在业务通道上出现丢包、传输速度无法满足需求时,则业务通道的性能较差,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在业务板、各个交换板以及接口板上传输时,同样根据发包数、收包数和丢包率等情况获得各自的性能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上述通过调用RNC的底层驱动在业务板和接口板之间进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以进行该RNC的老化测试时,延续了大容量模拟呼叫进行老化测试的思路,但脱离了模拟呼叫器的配置。具体实现思路为:通过调用底层驱动在业务板(具体到每个DSP)与接口板(具体到每个光口)之间的业务通道独立启动高负荷、不间断的通信任务(传输老化测试数据包),业务板作为通信业务的发送端,接口板作为通信业务的环回端(通过环回光纤进行光口环回),将接收到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再环回至发送端。业务通道老化测试涉及业务板、接口板、二级交换板、一级交换板、业务通道,对各个单板的DSP、CPU、内存、光口及业务通道都达到了高负荷的老化作用。而在RNC的老化测试过程中,周期查询RNC的运行状态、各个单板的运行状态、DSP占用率、发送端收发数据包、环回端收发数据包,根据老化状态查询、运行统计结果判断整机及各单板是否成功通过老化测试,该判断过程不再详加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端和环回端并不局限于此,发送端和环回端均可以为RNC中的其他单板,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1)提高了RNC整机生产测试效率;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脱离了小区和UE的概念,以RNC整机单板为单位,依次在业务板(具体到DSP)与接口板(具体到光口)之间业务通道启动高负荷的老化任务,单板之间的关联性小,通过老化测试结果可以有效的进行RNC老化测试、定位出故障的单板(可以具体到指定的DSP、光口等),有效的保证了正常单板的正常出货,提高了RNC的整机生产测试效率。(2)提高了RNC整机老化测试的强度及老化效果;其中,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业务通道的老化测试时,可以极大地驱动RNC进行高负荷的运行,通过在业务板上调整业务通道的发包频率以及包长度,有效的控制各个业务板以及业务板上的DSP的实际运行负荷,业务板上各个DSP的平均占用率可调整的范围具体为2%-75%(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和技术上的发展,该DSP的平均占用率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很好地满足老化测试强度的需求。(3)测试环境简单、成本低;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测试环境搭建简单、可操作性好,除了被测设备RNC之外,只需要一台测试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和交换机、网线等,有效降低了测试环境本身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相比模拟呼叫器的高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测试环境搭建成本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节约,在大规模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如图6所示,包括:
业务板61,用于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62,由所述接口板62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并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62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业务板61还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并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62,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板61还用于使用自身的DSP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62。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业务板61还用于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所述业务板61还用于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接口板6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61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61。
其中,所述接口板62还用于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61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板62还用于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61;或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61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交换板63,用于将来自所述业务板61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62;并将所述接口板62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业务板61。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业务板,如图7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老化测试数据包。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71具体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发送模块72,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71获取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72还用于使用业务板上的DSP并通过所述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
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统计模块74,用于对所述发送模块72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所述接收模块73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统计模块74具体用于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板中,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接口板,如图8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来自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所述业务板根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所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
环回模块82,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其中,所述环回模块82具体用于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进一步的,述环回模块82还用于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或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主控板和接口板,提高了RNC整机生产测试效率,以RNC整机单板为单位,依次在业务板(具体到DSP)与接口板(具体到光口)之间业务通道启动高负荷的老化任务,单板之间的关联性小,有效的进行RNC老化测试、定位出故障的单板,提高了RNC的整机生产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RNC整机老化测试的强度及老化效果,有效的控制各个业务板以及业务板上的DSP的实际运行负荷,业务板上各个DSP的平均占用率很高;测试环境简单、成本低,在大规模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老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板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由所述接口板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其中,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
所述业务板上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呼叫标识CID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包括: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具体为:
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所述接口板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板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
所述业务板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包括;
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
所述业务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板通过交换板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7.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板,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并使用自身的DSP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呼叫标识CID确定,由所述接口板对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环回;并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对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接口板,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还用于: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还用于:
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或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还用于:
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还用于: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交换板,用于将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口板;并将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业务板。
13.一种业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
发送模块,使用业务板上的DSP并通过传输路径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发送给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呼叫标识CID确定,由所述接口板接收来自所述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并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口板环回的老化测试数据包;
统计模块,用于对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老化测试数据包和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进行统计,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业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启动任务和控制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停止任务。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业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模块具体用于:
查询老化测试数据包的发包数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收包数目以及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丢包率;并根据查询结果获得RNC的老化测试结果。
16.一种接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业务板的老化测试数据包,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所述业务板根据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所生成,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速度信息和老化测试数据包的长度信息,其中,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由所述业务板上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通过传输路径发送给所述接口板,所述传输路径由虚路径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和呼叫标识CID确定;
环回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根据自身存储的DSP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其中,环回路径由VPI、VCI和CID确定。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模块还用于:
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给所述业务板;或
当所述老化测试数据包为来自所述业务板上的DSP时,通过自身光口将老化测试数据包环回至发送该老化测试数据包的DSP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0013.1A CN101990229B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90013.1A CN101990229B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0229A CN101990229A (zh) | 2011-03-23 |
CN101990229B true CN101990229B (zh) | 2014-01-29 |
Family
ID=4374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90013.1A Active CN101990229B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02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1358B (zh) * | 2015-02-06 | 202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接口板流量的方法、装置、测试板及系统 |
CN106534230A (zh) * | 2015-09-10 | 2017-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wamp分布式客户端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9633299A (zh) * | 2018-11-26 | 2019-04-16 |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模组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
CN111913842B (zh) * | 2020-06-17 | 2024-03-26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Atca机箱多板卡整机接口测试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6191A (zh) * | 2002-08-15 | 2004-02-18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组数据业务流程的仿真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716883A (zh) * | 2005-07-29 | 2006-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859699A (zh) * | 2006-02-22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话务量测试工具及无线网络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534630C (en) * | 2003-07-17 | 2016-05-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ignaling method for wlan network control |
-
2009
- 2009-07-30 CN CN200910090013.1A patent/CN1019902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6191A (zh) * | 2002-08-15 | 2004-02-18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组数据业务流程的仿真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716883A (zh) * | 2005-07-29 | 2006-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859699A (zh) * | 2006-02-22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话务量测试工具及无线网络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0229A (zh) | 2011-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21318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中发现网络拓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873269B (zh) | 数据转发设备和端口缓存的分配方法 | |
US8332533B2 (en) |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anag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4184617A (zh) | 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 |
EP0944986A2 (en) | An operational test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n operational test for a system under test | |
US9158642B2 (en) | Method of testing multiple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s concurrently | |
CN101990229B (zh) | 一种rnc的老化测试方法、设备、业务板和接口板 | |
CN109194547A (zh)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本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8132029B2 (en) |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power transmitted from a central network component to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component via a line | |
CN102882704A (zh) | 一种issu的软重启升级过程中的链路保护方法和设备 | |
CN103188160A (zh)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和转发单元 | |
CN102137420A (zh) | 语音信道的检测方法和基站控制器 | |
US20030224777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for monitoring fault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modems based on content of received frames that are received during call connections | |
AU201025613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ethernet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 |
CN105763483B (zh)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2917370B (zh) | 确定远端机对应的近端机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远端机 | |
Rios et al. | A hybrid multiple-access protocol for data and voice-packet over local area networks | |
CN106604204A (zh) | 一种远程蓝牙控制终端应用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080095076A1 (en) | Network device and load assign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5529623A (zh) | 一种基带单元测试装置、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360605A (zh) |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 |
US7672231B1 (en) | System for multiplying communications capacity on a time domai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using slave channeling | |
CN101478448A (zh) | 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7014341B (zh) | 虚拟交换机的测试方法、系统 | |
CN105306389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