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6617B -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6617B CN101986617B CN2010105203447A CN201010520344A CN101986617B CN 101986617 B CN101986617 B CN 101986617B CN 2010105203447 A CN2010105203447 A CN 2010105203447A CN 201010520344 A CN201010520344 A CN 201010520344A CN 101986617 B CN101986617 B CN 1019866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ter
- access node
- address
- routing protocol
- maneuver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使用基于无编号网间网地址部分:在接入节点、机动系统路由器广域网接口上使用无编号地址;将无区域路由协议作为过渡路由协议部分,在机动路由器和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增加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接入节点实施路由重发布部分,在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将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到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中;机动系统实施缺省路由部分,在机动路由器上增加静态缺省路由。本发明有利于机动系统接入任何接入节点或接入节点接入任何新机动式系统,接入双方都不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配置修改,即插即用的互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上系统间互联的路由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操作系统中的即插即用技术(Plug and Play简称PnP)应用广泛。即插即用技术使得各种设备的接入省去了大量的安装配置工作,非专业人员也能顺利地进行安装操作。
网络技术中,路由器互联使用时,其相对固定的规划和配置的繁杂,使得接入一套新系统或者一套系统从一个网络路由自治区域机动转移到另一个网络路由自治区域时,必须逐级上报,按照分区域的规划重新分配、修改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的网间网地址,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路由协议,机动系统的区域号等。接入步骤繁琐,配置技术复杂,实施周期长,非常不利用于机动式系统和便携式系统机动转移后灵活、快速的接入。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机动式系统和便携式系统路由器接入新自治区域方法的复杂性,提供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该方法使跨自治区域情况下接入双方路由器能够避免IP地址和区域号的重新规划、配置,实施本方法的路由器忽略自治区域、IP地址段的变化,物理对接后即可互联互通的即插即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使用基于无编号网间网地址(IP unnumbered)部分:在接入节点、机动路由器广域网接口上使用无编号地址,将一个回环地址(Loop back address)或固定接口的IP地址借用绑定到参与互联的广域网接口上;现有网络体系普遍采用分区域的路由协议(比如OSPF)进行分区域自治,网络节点内部局域网以及节点间网间网的IP地址都必须进行统一分配。系统机动转移后若需接入新的自治区域,首先需要重新给机动系统与自治区域接入点间互联的广域网接口分配一个网间网IP网段,该地址需要两端同步进行协调才能进行统一配置。而接入点路由器要求是可灵活的接入不同的机动系统,每次接入都需要重新配置不同的网间网地址,显然不能满足不同机动系统灵活接入的需求。本方法通过在接入双方的广域网接口上使用无编号IP地址,将某个回环地址(loop back)或其它固定接口的IP地址借用绑定到参与互联的广域网接口上,从而解决了接入点端广域网接口每次接入新系统和机动系统端每次接入不同的接入点都需要重新分配、配置固定IP地址的问题。
将无区域路由协议作为过渡路由协议部分,在机动路由器和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增加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在自治区域号不同无法互通时,路由器根据优先级通过所述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互联互通;每一个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的区域号(AreaX)要求必须是统一的,路由器转移到其它自治系统中工作时,必须更改自身的区域号与当前工作区域匹配,这也不能满足即插即用的需求。机动路由器和接入点路由器上保持原有的分区域路由协议配置不变,增加另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比如RIP或EIGRP等),这样两路由器互联时,在因自治区域号不同无法互通的情况下,路由器会根据优先级自动通过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互联互通。因为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并无区域号划分的限制,采用该类协议作为过渡后,机动式系统接入任何接入点或接入点接入任何机动系统,接入双方都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配置修改。
接入节点实施路由重发布部分,在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将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到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中,即将机动路由器加入的消息通报到整个网络上,通过接入节点路由器的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使得所有上级节点路由器学习到新加入的机动路由条目,使网络内的节点得知通往新加入机动系统的路由路径;新增机动系统的路由问题本质是让机动系统知道上级节点的路由存在,将数据通过互联广域网接口上传,同时让上级节点知道新接入了一个系统,将需要发送到该系统的数据通过广域网下发。在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将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到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中,即将机动路由器加入的消息通报到整个网络上,通过接入节点路由器的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使得所有上级节点路由器可以学习到新加入的机动路由条目,使网络内的节点可以得知通往新加入机动系统的路由路径。
机动系统实施缺省路由(Default Route)部分,在机动路由器上增加静态缺省路由,即将机动系统所有外发数据,在缺少具体路由路径时都往静态缺省路由条目指向的即插即用接口上发送,由此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在机动路由器上增加静态缺省路由,即将机动系统所有外发数据,在不知道具体路由路径的情况下都往静态缺省路由条目指向的即插即用接口上发送,从而使得机动路由器在跨越自治区域后,无法获得全网络路由表的情况下将所有的对外数据都通过指定的端口发送往上级接入节点。
本发明中,所述接入节点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包括五个步骤:
判断接入节点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如不具备则先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然后进行下一步;所述回环接口的地址采用本路由器上一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互联广域网接口网间网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IP地址;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分区域动态协议,用该协议实现本自治区域内和跨自治区域间的路由;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采用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接入节点与机动系统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接入节点中将无区域路由协议的路由条目重发布到分区域路由协议中,即将新接入的机动信息路由信息导入自治区域路由信息中对外发布,本自治区域内部和自治区域外系统接收到该路由条目后,实现对新接入机动系统的路由寻径。
本发明中,所述机动系统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包括四个步骤:
判断机动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如不具备则先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然后进行下一步;所述回环接口的地址自动采用本路由器上一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互联广域网接口网间网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IP地址或本路由器上某一接口的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判断机动系统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采用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机动系统中配置静态缺省路由,将所有对外发送的无路由路径的数据,全部向静态缺省路由指向的即插即用广域网接口发送。
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机动系统路由器转移到其它自治区域后网络接入时,必须逐级上报,重新分配、修改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的网间网地址、路由协议、机动系统的区域号等,接入步骤繁琐、实施周期长,非常不利于系统机动后灵活接入的问题。有利于机动系统接入任何接入节点或接入节点接入任何新机动式系统,接入双方都不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配置修改,即插即用的互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方法接入节点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方法机动系统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运用实例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使用基于无编号网间网地址部分:在接入节点、机动路由器广域网接口上使用无编号地址,将一个回环地址或固定接口的IP地址借用绑定到参与互联的广域网接口上;
将无区域路由协议作为过渡路由协议部分,在机动路由器和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增加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在自治区域号不同无法互通时,路由器根据优先级通过所述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互联互通;
接入节点实施路由重发布部分,在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将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到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中,即将机动路由器加入的消息通报到整个网络上,通过接入节点路由器的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使得所有上级节点路由器学习到新加入的机动路由条目,使网络内的节点得知通往新加入机动系统的路由路径;
机动系统实施缺省路由部分,在机动路由器上增加静态缺省路由,即将机动系统所有外发数据,在缺少具体路由路径时都往静态缺省路由条目指向的即插即用接口上发送,由此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接入节点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方法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首先判断接入节点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Loopback),如不具备则首先需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回环接口的具体地址自动采用本路由器上某一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计划进行即插即用机动互联的广域网接口(简称U口)不再进行固定IP地址的规划和配置,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具体IP地址,这样在接入任何机动系统时都不需要再对互联的网间网链路进行网段规划和地址配置。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分区域动态协议,用该协议实现本自治区域内和跨自治区域间的路由,接入节点具备与本区域内和跨区域路由的能力是实现机动系统接入的前提条件。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必须采用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接入节点与机动系统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接入节点中将无区域路由协议的路由条目重发布到分区域路由协议中,即将新接入的机动信息路由信息导入自治区域路由信息中对外发布,本自治区域内部和自治区域外系统接收到该路由条目后,才能实现对新接入机动系统的路由寻径。此时不将分区域路由信息重发布入无区域路由协议一是为了避免复杂协议导入简单协议后路径属性保持不完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两种协议互相重发可能会导致的路由循环。
如图2所示,机动系统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方法流程细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判断机动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Loopback),如不具备则首先需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回环接口的具体地址自动采用本路由器上某一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计划进行即插即用机动互联的广域网接口(简称U口)不再进行固定IP地址的规划和配置,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具体IP地址,这样在接入任何机动系统时都不需要再对互联的网间网链路进行网段规划和地址配置。
判断机动系统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必须采用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机动系统中配置静态缺省路由,将所有对外发送的数据却不知道具体路由路径,即本路由器不包含该路径路由条目,全部向静态缺省路由指向的即插即用广域网接口发送。
如图3所示,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方法运用实例拓扑图。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采用的是OSPF协议,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采用的是RIPv2协议。在OSPF区域area1中原连接节点B1的机动系统C,机动转移到区域area2中计划与B2互联,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在B2和C路由器的互联广域网接口上进行实施,则接入节点B2与机动系统C之间无需任何规划、配置变动,仅需物理连接后即可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的即插即用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3)
1.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使用基于无编号网间网地址部分:在接入节点、机动路由器广域网接口上使用无编号地址,将一个回环地址或固定接口的IP地址借用绑定到参与互联的广域网接口上;
将无区域路由协议作为过渡路由协议部分,在机动路由器和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增加一种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在自治区域号不同无法互通时,路由器根据优先级通过所述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互联互通;
接入节点实施路由重发布部分,在接入节点路由器上将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到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中,即将机动路由器加入的消息通报到整个网络上,通过接入节点路由器的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使得所有上级节点路由器学习到新加入的机动路由条目,使网络内的节点得知通往新加入机动系统的路由路径;
机动系统实施缺省路由部分,在机动路由器上增加静态缺省路由,即将机动系统所有外发数据,在缺少具体路由路径时都往静态缺省路由条目指向的即插即用接口上发送,由此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节点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包括五个步骤:
判断接入节点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如不具备则先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然后进行下一步;
互联广域网接口网间网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IP地址或本路由器上某一接口的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分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分区域动态协议,用该协议实现本自治区域内和跨自治区域间的路由;
判断接入节点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采用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接入节点与机动系统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接入节点中将无区域路由协议的路由条目重发布到分区域路由协议中,即将新接入的机动信息路由信息导入自治区域路由信息中对外发布,本自治区域内部和自治区域外系统接收到该路由条目后,实现对新接入机动系统的路由寻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系统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包括四个步骤:
判断机动路由器上是否具备固定的回环IP地址,如不具备则先进行该地址的规划配置或仅配置回环接口,然后进行下一步;
互联广域网接口网间网采用无编号IP地址,借用回环接口的IP地址或本路由器上某一接口的IP地址进行借用绑定;
判断机动系统是否具备无区域动态路由协议,如果不具备则先对该接入节点配置无区域动态协议,在机动系统跨区域机动后接入时,采用无区域的动态路由协议作为过渡,机动系统与接入节点间通过该过渡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在机动系统中配置静态缺省路由,将所有对外发送的无路由路径的数据,全部向静态缺省路由指向的即插即用广域网接口发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03447A CN101986617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03447A CN101986617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6617A CN101986617A (zh) | 2011-03-16 |
CN101986617B true CN101986617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371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203447A Active CN101986617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866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4417A (zh) * | 2011-11-09 | 2012-04-04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外网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248568B (zh) * | 2013-04-07 | 2015-12-0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路由器及其实现支持冗余无编号链路的数据转发方法 |
CN103944793A (zh) * | 2014-05-14 | 2014-07-23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PPPoE实现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方法 |
CN103997451B (zh) * | 2014-06-05 | 2018-11-09 |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有关eigrp与rip混合组网的优化方法 |
CN105323172B (zh) * | 2014-07-18 | 2020-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无编号ip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14363255B (zh) * | 2021-12-31 | 2023-07-18 | 重庆奥普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19565A1 (de) * | 2002-08-21 | 2004-03-0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Effizientes intra-domain routing in paketnetzen |
CN101155135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泛洪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478474A (zh) * | 2008-12-19 | 2009-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域建立mpls te lsp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0
- 2010-10-26 CN CN2010105203447A patent/CN1019866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19565A1 (de) * | 2002-08-21 | 2004-03-0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Effizientes intra-domain routing in paketnetzen |
CN101155135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泛洪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478474A (zh) * | 2008-12-19 | 2009-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域建立mpls te lsp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6617A (zh) | 201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6617B (zh) | 一种实现路由器跨自治区域即插即用的方法 | |
CN101409670B (zh) | 管理组件传输协议互连滤波和路由 | |
CN105553849B (zh) | 一种传统ip网络与sptn网络互通方法与系统 | |
CN106547709B (zh) | 灵活配置多通道dma控制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447915B (zh) | 一种实现自动平滑切换多种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 |
CN104184663A (zh)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一体化标识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6850381A (zh) | 虚拟集群交换 | |
CN103338217A (zh) | 基于低等待时间接口的连网 | |
CN101072158A (zh) | 一种发布及处理虚线路信息的方法和供应商边缘设备 | |
WO2014023160A1 (en) | Forwarding packet in stacking system | |
WO2015078497A1 (en) |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clustering applications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 |
CN111049747A (zh) | 一种面向大规模容器集群的智能虚拟网络路径规划方法 | |
CN104410527A (zh) | 一种拓扑检测方法、交换机及热堆叠系统 | |
CN108696370B (zh) | 一种服务器与业务绑定和解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209559A (zh) | 一种建立组播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370009A (zh) | 基于Linux内核网络子系统的虚拟网络块框架的构建方法 | |
CN107070681B (zh)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网络拓扑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3098777B (zh)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163276B (zh) | 路由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474532B (zh) | 一种RapidIO交换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7294746A (zh) | 一种部署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 |
CN201323593Y (zh) | 一种实现自动平滑切换多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装置 | |
CN102761472B (zh) | 通信端口及其路由方法、通信模块及并行事务级模拟系统 | |
CN106330787A (zh) |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205247143U (zh) | 一种基于EtherCAT技术的耦合通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