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82031A -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2031A
CN101982031A CN2009801110468A CN200980111046A CN101982031A CN 101982031 A CN101982031 A CN 101982031A CN 2009801110468 A CN2009801110468 A CN 2009801110468A CN 200980111046 A CN200980111046 A CN 200980111046A CN 101982031 A CN101982031 A CN 101982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ptical filter
metal conducting
conducting layer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0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2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black matrices, light reflecting means 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4Shielding materials being light-transmitting, e.g.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 H05K9/0096Shielding materials being light-transmitting, e.g.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for television displays, e.g. plasma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207/00Coding scheme for general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of subclass G02B, but not including elements and systems which would be classified in G02B6/00 and subgroups
    • G02B2207/121Antistatic or EM shielding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0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light absorbing layer
    • G02F2201/08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light absorbing layer infrared absorb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6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Antista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29/00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e.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 H01J2329/86Vessels
    • H01J2329/89Optical compon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the vessel
    • H01J2329/895Spectral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产率优异、带有良好的接地电极部的光学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作为电极部的导电层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包含透明基板、在其表面上形成的金属导电层、及在金属导电层表面上形成的功能性层,其中,在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露出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其中,所述间歇式带状区域定义为具有该岛状的金属导电层中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带状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型显示器(SED)在内的场致发射型显示器(FED)等各种显示器具有防反射、遮蔽近红外线、遮蔽电磁波等各种功能的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特别是PDP。
背景技术
早就知道,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以及CRT显示器中,存在来自外部的光在表面被反射而难以看到内部的视觉信息的问题,并提出了设置含有防反射膜等光学薄膜等的各种对策。
近年来,大画面显示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作为下一代的大画面显示装置,PDP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该PDP中,由于为了显示图像而在发光部进行高频脉冲放电,因此有可能辐射不需要的电磁波、辐射会导致红外线遥控等错误操作的红外线,因此,对于PDP,提出了各种具有导电性的PDP用防反射薄膜(电磁波屏蔽性透光窗材)。作为该电磁波屏蔽性透光窗材的导电层,已知有例如:(1)设置有包含金属银的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薄膜,(2)设置有将金属线或导电性纤维制成网状的导电网的透明薄膜,(3)将透明薄膜上的铜箔等层蚀刻加工成网状、并设有开口部的材料,(4)在透明薄膜上将导电性墨印刷成网状的材料等。
在目前以PDP为主的大型显示器中,除贴合上述导电层以外,还贴合防反射薄膜、近红外线遮断薄膜等各种薄膜。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形成防反射层或防眩层而成的第1薄膜和形成电磁波屏蔽功能层而成的第2薄膜,在前述形成有电磁波屏蔽功能层的一侧存在第1薄膜,第2薄膜比第1薄膜大,前述电磁波屏蔽功能层的边缘部露出。
上述光学滤波器中,为了使得基于上述导电层的电磁波屏蔽性良好,需要使导电层(电磁波屏蔽材料)例如导电性网在PDP本体上接地(earth)。因此,上述公报中,将具有电磁波屏蔽层(导电层)的薄膜制作得比具有其它功能层的薄膜大,采用对位接合这样的繁杂的方法使电磁波屏蔽功能层的边缘部露出。
作为简易地使上述导电性网露出的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对导电性网上的功能层或薄膜的端部照射激光,除去功能层或薄膜以使导电性网露出,将该露出部分使用在接地的电极部中(专利文献2和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68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27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3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前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光学滤波器中,为了使电磁波屏蔽功能层的边缘部露出,如前所述,需要将具有电磁波屏蔽层(导电层)的薄膜制作得比具有其它功能层的薄膜大、并准确地对位接合,以使得电磁波屏蔽层的边缘部露出,这就存在需要繁杂的工序等问题。
另一方面,使用长条状的塑料薄膜制造上述PDP等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时,制作近红外遮断薄膜和防反射薄膜,借助电磁波屏蔽用导电性网将它们层叠,从而得到长条状的光学滤波器,然后,按照各显示器的整面的显示部的形状切断成矩形。在这样的光学滤波器的切断面即端面(侧面)中,所有层的端面都是露出的,当然只是极小的面积。导电性网也不过略微可见网状的断面。如果能够利用这样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使导电层(例如导电性网)在PDP本体上接地(earth)以使得基于导电层的电磁波屏蔽性良好,则能够以极高的生产率获得容易接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因此,利用专利文献2和3所记载的方法,即,对上述切断成矩形的光学滤波器的导电性网上的功能层或薄膜的端部照射激光以除去功能层或薄膜而使导电性网露出的方法,可以说是有利的。然而,很显然,在照射激光以除去功能层或薄膜时,随着功能层等的除去,有时导电性网自身从设置该网的基板剥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进而具有易于接地的接地电极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并且易于安装在显示器上且具有易于接地的接地电极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性、进而具有易于接地的接地电极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在图像显示玻璃板的表面贴合有上述优异特性的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涉及,
一种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具有作为电极部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包含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表面形成的金属导电层、以及在金属导电层表面形成的功能性层,
其中,在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露出有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优选15~50%),其中所述间歇式带状区域定义为具有该岛状的金属导电层中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带状区域。
另外,详细而言,上述“垂直宽度”是指,在以连结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中,与透明基板的侧端部的边垂直的方向的边的长度。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优选方式如以下所述。
(1)间歇式带状区域具有多列间歇式带状列,该间歇式带状列由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排列成1列而成,抑制由热引起的金属导电层的剥离损伤的效果增加,并且易于接地。
(2)邻接的间歇式带状列的岛状金属导电层在其列之间偏离带状方向(成所谓的锯齿状)地配置。抑制由热引起的金属导电层的剥离损伤的效果增加,并且易于取得接地。
(3)金属导电层为网状金属导电层。
(4)功能性层为硬涂层。作为功能性层的硬涂层为与透明基板相比对热更稳定的交联体,因此为了在防止网状金属导电层从基板剥离的同时除去硬涂层,优选使用具有紫外线区域(UV)的波长的激光。然而,与红外线(IR)激光相比,已有的UV激光的脉冲能量小且价格昂贵,因此为了廉价且高生产率地制造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使用廉价且具有高脉冲能量的IR激光是有利的,故优选。
上述IR激光大致分为具有1μm左右波长的激光和具有10μm左右波长的激光,由于1μm左右的波长的激光在硬涂层等功能性层及透明基板上的吸收小(透过性高),在金属导电层上表现出高的吸收性及反射性,因此,难以仅有效地除去功能性层而不会使金属导电层从基板剥离。另一方面,10μm左右(尤其是5~15μm)波长的激光在金属导电层上几乎不吸收,而在硬涂层等功能性层及透明基板上吸收较大,从而能够仅有效地除去功能性层而不会使金属导电层从基板剥离。因此,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特别优选这样的激光。
(5)功能性层由硬涂层和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硬涂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可获得良好的防反射性。
(6)功能性层由硬涂层、折射率高于硬涂层的高折射率层以及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硬涂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进而,可获得良好的防反射性。
(7)功能性层为防眩层。防眩层是所谓的防眩光层(anti-glare layer),通常具有优异的防反射效果,许多时候可以不设置上述(5)、(6)的防反射层。由此,可以提高其它层的折射率的自由度,拓宽层材料的选择范围,因此,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8)功能性层由防眩层和折射率低于防眩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防眩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由此,仅通过防眩层就可获得优异的防反射效果。
(9)在透明基板的未设置金属导电层的一侧设置有其它功能性层(优选红外线吸收层)。
(10)其它功能性层为选自近红外线吸收层、氖屏蔽层及透明粘合剂层中的至少1层。第2功能性层优选的是,由具有近红外线吸收功能及氖屏蔽功能的透明粘合剂层构成,或者由具有氖屏蔽功能的近红外线吸收层及透明粘合剂层(以该顺序设置在透明基板上)构成,或者由近红外线吸收层、氖屏蔽层及透明粘合剂层(以该顺序设置在透明基板上)构成。
(11)透明基板为塑料薄膜。
(12)在透明粘合剂层上设置有剥离片。易于安装在显示器上。
(13)所得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为贴附在玻璃基板上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14)所得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滤波器。
进而,本发明还涉及,
一种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具有作为电极部的导电层,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包含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整个表面形成的金属导电层、以及在金属导电层整面形成的功能性层的层叠体的该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间歇性照射激光以除去照射区域的功能性层,从而露出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并且该激光的间歇性照射进行到如下程度: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优选15~50%),其中所述间歇式带状区域定义为具有该岛状的金属导电层中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带状区域。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如以下所述。
(1)照射到功能性层上的激光的聚光的光直径为0.4~1.0mm。
(2)激光的波长为0.2~30μm,尤其为5~15μm。
(3)激光为脉冲激光。
(4)由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构成的岛状金属导电层群沿着侧端部形成多列。抑制由热引起的金属导电层的剥离损伤的效果增加,并且易于取得接地。
(5)多列的岛状金属导电层群的列间的岛状金属导电层以配置成锯齿状的方式形成。抑制由热引起的金属导电层的剥离损伤的效果增加,并且易于取得接地。
(6)在由长条状的层叠体连续地制作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时,在第1阶段,利用通过驱动力使长条状层叠体在2根辊间流动的装置(所谓的辊对辊(roll to roll)装置),使长条状层叠体流动,与此同时,使激光头设置在层叠体的侧端附近的规定位置并多列同时连续地进行功能性层的除去加工,接着,在第2阶段,同样地使用辊对辊装置,此次间歇地流动,与此同时,在流动停止时,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方向与上述同样地扫描激光并多列同时进行功能性层的除去加工,从而切断并在最终得到的矩形层叠体部分的整个四周形成岛状金属导电层群。
(7)激光对功能性层的照射以矩形扫描的方式进行。此时,可将长条状层叠体切断成规定尺寸的矩形的层叠体。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
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通常光学滤波器贴合在图像显示玻璃板的表面);以及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通常光学滤波器贴合在图像显示玻璃板的表面)。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优选通过将未设置导电层的一侧的表面与图像显示玻璃板的表面粘接而贴合于图像显示玻璃板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如下:对包含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的金属导电层、以及在金属导电层整面上形成的功能性层的层叠体的该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照射激光,从而在抑制金属导电层从基板剥离的同时除去照射部分的功能性层,使构成电极部的金属导电层露出,此时的激光照射金属导电层具有特定的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密度、面积率。由此,能够极其容易地制造在四周具有由金属导电层构成的电极部(接地电极)的光学滤波器,且能够获得防止在电极部形成时金属导电层的剥离的、无缺陷的光学滤波器。尤其,在第1功能层为硬涂层的薄膜时,由于激光的热影响容易波及到金属导电层与透明基板的粘接面(通常设有易粘接层),因此,为了抑制这样的热影响,特别有效的是本发明的方法。另外,这样形成的电极部是在光学滤波器的四周明显地露出的金属导电层,因此通过设置该电极部,能够简单地取得接地。
因此,本发明的具备具有特定的密度、面积率的岛状金属导电层(电极部)的光学滤波器也具有容易取得接地的金属导电层的电极部(接地电极),且缺陷少、并且生产率也优异。
此外,由于能够使用1张透明基板得到上述光学滤波器,因此光学滤波器的厚度变得极小,质量也会随之变小,从而在安装到显示器时及在安装后在操作上也是极为有利的。
因此,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型显示器(SED)在内的场致发射型显示器(FED)等各种显示器具有防反射、近红外线遮蔽、电磁波遮蔽等各种功能,可以说是生产率优异的光学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为通过图1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3为通过图1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另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4为通过图1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表示通过图1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导电层露出区域的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通过图1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其它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为通过图7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9为表示通过图7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导电层露出区域的另一个例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通过图7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通过图7的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其它方式的优选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在一种显示器即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面上贴附有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22、32、42透明基板
13、23、33、43金属导电层
13’、23’、33’、43’导电层露出区域
13”、33”岛状区域
16、26、36、46硬涂层
16’、26’边缘部硬涂层
27、47低折射率层
27’边缘部低折射率层
14、24、34、44近红外线吸收层
15、25、35、45透明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接地电极)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图1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在长条状的透明基板12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形成网状的金属导电层13(1),接着,在网状的金属导电层13的整个区域形成作为功能性层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硬涂层16(2)。例如,将这样得到的长条状的层叠体卷绕成辊状,采用例如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从该辊连续地送出该长条状的层叠体,并对硬涂层16的侧端部间歇性照射激光(3)。照射可对两侧边缘部同时进行,也可在照射一侧端部后照射另一侧端部。在此,激光的照射以不对最端部(边缘部)进行照射的方式进行。通常,将激光头固定于(两)端部,一边使长条状的层叠体移动,一边间歇地进行激光的照射。由于硬涂层16为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薄层,因而硬涂层16的激光照射的区域或分解或燃烧而消失,或者,在基板为PET那样的遇到激光容易沸腾时,界面的PET部分地沸腾而吹飞硬涂层16,由此,除去两侧端部附近的硬涂层16,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露出,导电层露出区域13’以间歇式带状区域形成,这便形成电极部(4)。此时,通常,在透明基板12的边缘部,激光未照射到的硬涂层残留,形成边缘部硬涂层16’。
在形成2列以上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列时,可通过使用2束以上激光、或者滑动位置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而形成。
在图1的方法中,通常使用宽度方向可得到1件光学滤波器那样的尺寸的透明基板,也可以例如使用在宽度方向可得到2件光学滤波器那样的尺寸的透明基板,并在中央设置2处激光等,从而不仅对两端部照射脉冲激光,还对与端部平行的中央照射脉冲激光,在宽度方向得到2件光学滤波器。
为了提高透明基板与网状的金属导电层13这两者的粘接性,优选在两者之间设置聚酯树脂等易粘接层。
或者,在上述工序(端部激光照射)前或上述工序后,对露出有金属导电层的长条状层叠体的硬涂层16在宽度方向上间歇性照射激光(例如使用2束激光),从而除去照射部分的硬涂层16而使金属导电层在宽度方向上露出。通过连续地进行上述操作,在对两侧的侧端邻近部照射激光时,可得到金属导电层在整个四周露出的光学滤波器(参照图2)。通常使滤波器的移动停止,并使激光沿宽度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宽度方向的激光照射。或者,也可将长条状的层叠体切断成矩形,以矩形间歇地激光照射该切断的层叠体。
或者,上述激光的照射工序(3)还可如下地进行:将长条状的层叠体固定在矩形的玻璃基板的表面(例如利用下述的透明粘合剂层15等),沿着玻璃基板的端部切断成矩形(此时也可利用激光),对贴附在玻璃基板的矩形的层叠体的两端部附近或周边端部附近间歇性照射激光,使导电层露出,从而可得到在两端部附近或周边端部附近具有导电层露出区域(电极部)的矩形光学滤波器。在周边具有电极部的框状的电极部的情况下,这样的光学滤波器的平面图为图3(最端部残留有硬涂层)。通过采用该方法,由于长条状的层叠体被固定在玻璃基板上,因此不发生层叠体的位置偏离、层叠体的浮起,因而能够在规定的位置确实地进行激光的照射,从而能够得到外观优异的光学滤波器,故优选。
在上述长条状的透明基板12的背面侧(通常为整面)可形成作为其它功能性层的近红外线吸收层1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15,此时,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之一的光学滤波器。也可不设置透明粘合剂层15。在所得的光学滤波器的电极部(导电层露出区域13’)上可连接用于取得接地的各种导电材料。另外,上述硬涂层作为本发明的功能性层的1种示出。
或者,可在形成上述电极部后,在透明基板12的背面侧(通常整面)形成作为第2功能性层的近红外线吸收层1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15。也可不设置透明粘合剂层15。
以上说明了使用长条状的透明基板的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矩形的光学滤波器(通常用于1台或2台的显示器显示面)也可同样地制造。即,在矩形的透明基板12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形成网状的金属导电层13(1),接着,在网状的金属导电层13的整个区域形成作为第1功能性层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硬涂层16(2)。例如,对这样得到的矩形的层叠体的硬涂层16的侧端部间歇性照射激光(3)。照射可采用1个脉冲激光对整个四周的侧端部进行,也可对两侧边缘部进行。或者也可采用2个脉冲激光对两侧边缘部进行。形成2列以上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列时,通常可重复同样的操作。由于硬涂层16为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薄层,因此脉冲激光所照射的区域的硬涂层16由于分解或燃烧等而消失。由此,除去两侧端部附近的硬涂层16,金属导电层露出,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13’,这便形成电极部(4)(以上参照图1、图3)。此时,通常,在透明基板12的边缘部,脉冲激光未照射到的硬涂层残留,从而形成边缘部硬涂层16’。
在上述那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中,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以间歇式带状区域的形式来形成。该间歇式带状区域(带状的导电层露出区域)的宽度(图2、4和5的L)通常优选为1~100mm,特别优选为2~50mm。此外,边缘部硬涂层16’的细带状的区域的宽度通常优选为0.1~20mm,特别优选为0.5~5mm。
本发明中,按照相对于上述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50~20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优选15~50%,特别优选20~40%)的方式,形成岛状的金属导电层(即间歇式带状区域)。通过对功能性层间歇性照射激光,使其成为这样的状态,从而能够在抑制金属导电层从基板剥离的同时除去照射部分的功能性层,能够容易地制造无缺陷的光学滤波器。由于这样形成的电极部是在光学滤波器的四周金属导电层明确地露出形成的,因此通过设置该电极部能够简单地取得接地。
图1~4的导电层露出区域13’为上述那样的间歇式带状区域(间歇式的岛状区域)。本发明中,间歇式带状区域为具有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区域,例如,在图2及下述图5中,该区域为具有以L所表示的宽度的带状区域。本发明中,相对于该宽度为L的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优选15~50%)。
间歇式带状区域即导电层露出区域的优选的方式如图5(1)~(3)所示。图5(1)中,形成有1列带状的岛状区域1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13’。图5(2)中,形成有2列带状且为锯齿状的岛状区域1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此时,形成2列带状,可以使得该2列岛状区域13”的位置关系不偏离地设置,但优选设置成锯齿状。图5(3)中,形成有3列带状且锯齿状的岛状区域1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3列岛状区域13’的位置关系可偏离成锯齿状地设置。当然也可设置4列以上。本发明的间歇式带状区域可视为例如图5(3)中,具有内侧列的岛状区域13”中最内侧的岛状区域13”的最内侧位置和外侧的岛状区域13”中最外侧的岛状区域13”的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区域。因此,垂直宽度相当于L。
上述岛状区域1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并且岛状区域13”可均为相同大小也可互为不同大小。通常为相同大小。
如图5所示,上述岛状区域13”,作为相对各边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椭圆形区域的集合体而形成,通常以多列构成接地用电极即导电层露出区域13’。各岛状区域13”的大小根据从激光头照射的激光束的光束直径、途中设置的光束扩展器的倍率、透镜的曲率及焦距、光程长、光束强度、以及束截面(beam profile)等来决定。列方向的岛状区域13”间的距离(列方向的邻接的岛状区域13”的中心间距离)D2,根据激光头的移动速度和激光的振荡频率来决定,优选为{(岛状区域13”的最大半径)×2+0.3}mm左右。列间的距离D 1也与D2相同,在列间邻接的岛状区域13”间的距离D3也与D2相同。岛状区域13”的最大半径通常为0.1~10mm,优选为0.2~1.0mm。岛状区域13”的面积通常为0.1~30mm2,优选为0.1~5mm2
为了有效地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13’,使用连续波激光除去硬涂层等第1功能性层是有利的,但在使用连续波激光时存在容易给照射部分施予过剩的热的倾向,在照射部分(导电层露出区域13’)中,容易产生层叠体(例如,透明基板、网状导电层及硬涂层)的网状导电层剥离等的热损伤。硬涂层等通常为厚度5~7μm的极薄的层,容易受到其下侧的导电层的热的损伤,通过使用脉冲激光(尤其是红外线波长的脉冲激光)可容易地回避该热损伤,故优选。其中,在使用脉冲激光的情况下,使用短波长的短脉冲的激光时可减少热损伤,但在加工时过于费时,因此,使用长波长的脉冲激光,通过设定较大的发射间距而将网状导电层的密合性的降低抑制到最小限度,与此同时,能够确保有效的导电层露出区域13’。
脉冲激光的波长优选为0.2~30μm,进一步优选为5~15μm。此外,脉冲激光的脉冲宽度(尤其是采用CO2激光)优选为1~1000微秒,进一步优选为100~800微秒。容易获得抑制上述由热引起的剥离损伤的效果。岛状区域13”的形成可利用脉冲激光的脉冲自身(此时的脉冲通常为数百微秒),也可在短脉冲(通常不足百微秒)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特定数量的脉冲组使其开-关来进行。在剥离损伤的抑制效果方面,优选使用后者的短脉冲。
本发明的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25~250个/cm2及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2~50%(优选15~50%),是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例如,相对移动速度、输出功率、开/关间隔等)下使用上述的脉冲激光,能够将层叠体上的热损伤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容易得到的范围。进一步优选满足前述的列间的距离D1、D2、岛状区域13”间的距离D3以及岛状区域13”的最大半径等。
作为功能性层和其它功能性层,只要是包含具有某些功能的合成树脂的层,则任何功能性层均可使用。本发明中,通常功能性层为硬涂层;或者由硬涂层和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此时硬涂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或者由硬涂层、折射率高于硬涂层的高折射率层及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此时硬涂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层越多,可得到越良好的防反射性。或者,功能性层还优选为防眩层,或由防眩层和折射率低于防眩层的低折射率层构成(防眩层与金属导电层相接)。防眩层是所谓的防眩光层,通常具有优异的防反射效果,很多情况下也可不设置上述防反射层。由此,其它层的折射率的自由度提高,层的材料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拓宽,因此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在由防眩层和低折射率层构成的情况下,仅通过防眩层就可进一步获得优异的防反射效果。此外其它功能性层通常为近红外线吸收层、氖屏蔽层或透明粘合剂层,或者这些层的2层以上的组合。本发明中,其它功能性层优选由具有近红外线吸收功能及氖屏蔽功能的透明粘合剂层构成,或者由具有氖屏蔽功能的近红外线吸收层以及透明粘合剂层(以该顺序设置在透明基板上)构成,或者由近红外线吸收层、氖屏蔽层及透明粘合剂层(以该顺序设置在透明基板上)构成。
为了提高防反射性,优选在硬涂层16上设置折射率低于硬涂层16的低折射率层等,此时,通常形成在硬涂层的整面上。在设置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时,可各自分别地进行涂布、(光)固化,也可在涂布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后,一次性地进行(光)固化。此外,还优选在上述的金属导电层上形成硬涂层16,并根据光学滤波器的所期望的设计如上述那样地设置防眩层,以及根据需要设置低折射率层。防眩层优选是具有防眩功能的硬涂层。
前述图4中示出在图1(4)中得到的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背面设置了近红外线吸收层1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15的一个优选方式的例子;在图6中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硬涂层上进一步设置了低折射率层(防反射层)的光学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的一个例子。在图6中,在透明基板22的一侧的表面依次设置有网状的金属导电层23、硬涂层26及低折射率层27,在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近红外线吸收层2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25。此时激光照射对低折射率层27的表面端部附近进行。与图4同样,在边缘部(最端部),硬涂层26隔着导电层露出区域23’区域在其外侧具有边缘部硬涂层26’,在边缘部区域,低折射率层27也隔着导电层露出区域23’在其外侧的边缘部硬涂层26’上具有边缘部低折射率层27’。设置在硬涂层26(26’)上的层(例如,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27同样地设置有中央部和边缘部。此外,网状金属层24的网的空隙被硬涂层26填埋,由此透明性得到提高。如前所述,还优选设置防眩层来代替硬涂层26。
在上述构成中,硬涂层26及低折射率层(诸如此类的防反射层)27与近红外线吸收层24的位置可相互更换,或者也可将近红外线吸收层24设置在金属导电层23与硬涂层26之间。然而,由于图6的构成在安装显示器时导电层存在于显示器的前面(表面侧),因此在容易设置接地方面是有利的。
上述图1中,对导电层露出区域为侧端部区域、且其外侧设有边缘部硬涂层等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中还包括边缘部不存在这样的硬涂层等,即最端部设有导电层露出区域的方式。下面参照图7对这种方式进行说明。
图7示出用于说明上述本发明的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在长条状的透明基板32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形成网状的金属导电层33(1),接着,在网状的金属导电层33的整个区域形成作为第1功能性层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硬涂层36(2)。将例如这样得到的长条状的层叠体卷绕成辊状,采用例如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从该辊连续地送出该长条状的层叠体,并对硬涂层36的侧端部间歇性照射激光(3)。照射可对两侧边缘部同时进行,也可在照射一侧端部后照射另一侧端部。在此,激光的照射以对最端部(边缘部)进行照射的方式进行。由于硬涂层36为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层,因而激光所照射的区域的硬涂层36由于分解或燃烧等而消失。由此,除去两端部的硬涂层36,金属导电层露出,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33’,这便形成电极部(4)。在这样以不使最端部硬涂层等残留的方式照射激光时,由于存在连透明基板都会软化变形的情况,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然后,通常在透明基板32的背面侧(通常整面)形成作为其它功能性层的近红外线吸收层3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35,然后,通过使用激光沿着宽度方向进行切断,从而得到四周具有导电层露出区域33’(电极部)的矩形光学滤波器。切断也可通过切断机等进行。此时,根据需要还要通过激光使金属导电层在宽度方向上露出。通过激光进行切断,有时使激光照射区域不呈岛状,该范围并不是本发明的间歇式带状区域。这样的光学滤波器的平面图如图8所示。采用图7的方法,在宽度方向得到1件光学滤波器,也可与图1同样,例如在中央设置2处激光,不仅对两端部照射激光还对与端部平行的中央照射激光,在宽度方向得到2件光学滤波器。
或者,在上述工序(端部激光照射)中或上述工序后,对露出有金属导电层的长条状层叠体的硬涂层36在宽度方向上间歇性照射激光,从而除去照射部分的硬涂层16而使金属导电层在宽度方向上露出。通过连续地进行上述操作、对两侧的侧端邻近部照射激光时,可得到金属导电层在整个四周露出的光学滤波器(参照图8)。通常通过停止滤波器的移动、并使激光沿着宽度方向移动来进行宽度方向的激光照射。
图7和8的导电层露出区域33’为上述那样的间歇式带状区域(间断的岛状区域)。本发明中,间歇式带状区域为具有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区域,例如,在图8及下述的图9中,该区域为具有以L所表示的宽度的带状区域。本发明中,相对于该宽度为L的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优选15~50%)。
间歇式带状区域即导电层露出区域的优选的方式如图9(1)~(3)所示。在图9(1)中,形成有1列带状岛状区域3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33’。图9(2)中,形成有2列带状且锯齿状的岛状区域3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或者,也可形成2列带状、以2列岛状区域33”的位置关系不偏离地设置,但优选设置成锯齿状。图9(3)中,形成有3列带状且锯齿状的岛状区域33”作为导电层露出区域,3列岛状区域33’的位置关系可偏离成锯齿状地设置。当然也可设置4列以上。
上述岛状区域3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圆形、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并且岛状区域33”可均为相同大小也可互为不同大小。通常为相同大小。
如图9所示,上述岛状区域33”,作为相对各边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椭圆形区域的集合体而形成,通常以多列构成接地用电极即导电层露出区域33’。各岛状区域33”的大小根据从激光头照射的激光束的光束直径、途中设置的光束扩展器的倍率、透镜的曲率及焦距、光束强度、以及束截面等来决定。列方向的岛状区域33”间的距离(列方向的邻接的岛状区域33”的中心间距离)D2,根据激光头的移动速度和激光的振荡频率来决定,优选为{(岛状区域33”的最大半径)×2+0.3}mm左右。如前所述,列间的距离D1也与D2相同,在列间邻接的岛状区域33”间的距离D3也与D2相同。此外,岛状区域33”的最大半径通常为0.1~10mm,优选为0.2~1.0mm。岛状区域33”的面积通常为0.1~30mm2,优选为0.1~5mm2
可在上述长条状的透明基板32的背面侧(通常整面)形成作为第2功能性层的近红外线吸收层3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35,此时,可得到如图10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的光学滤波器。也可不设置透明粘合剂层35。在所得的光学滤波器的电极部(导电层露出区域33’)上连接用于取得接地的各种导电材料。另外,上述硬涂层作为本发明的功能性层的1种来表示。
或者,也可在形成上述电极部后,在透明基板32的背面侧(通常整面)形成作为其它功能性层的近红外线吸收层3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35。也可不设置透明粘合剂层35。
前述导电层露出区域33’作为用于接地的电极部来使用。该间歇式带状区域(细带状的导电层露出区域)的宽度(图8~图10的L)通常优选为2~100mm,特别优选为5~50mm。
为了提高防反射性,优选在硬涂层36上设置折射率低于硬涂层36的低折射率层等,此时,通常在硬涂层的整面上形成。在设置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时,可各自分别地进行涂布、(光)固化,也可在涂布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后,一次性地进行(光)固化。此外,还优选,在上述的金属导电层上形成硬涂层36,并根据光学滤波器的所期望的设计像上述那样设置防眩层,进而根据需要设置低折射率层。
图11中示出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硬涂层上进一步设置有低折射率层(防反射层)的光学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的一个例子。图11中,在透明基板42的一侧的表面依次设置有网状的金属导电层43、硬涂层46及低折射率层27,在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近红外线吸收层44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45。此时,激光照射对低折射率层47的表面端部附近进行。与图10同样地,在端部区域存在导电层露出区域43’。设置在硬涂层46上的层(例如,高折射率层)与低折射率层47同样地设置在中央部。此外,网状金属层44的网的空隙被硬涂层46填埋,由此透明性提高。网状金属层44也同样。
上述构成中,硬涂层46及低折射率层(诸如此类的防反射层)47与近红外线吸收层44的位置可相互更换,也可将近红外线吸收层44设置在金属导电层43与硬涂层46之间。然而,由于图11的构成在安装显示器时导电层存在于显示器的前面(表面侧),因此在容易设置接地方面是有利的。
上述金属导电层13、23等为例如网状的金属层或含金属层、或者金属氧化物层(电介体层)、或者金属氧化物层与金属层的交替层叠膜。网状的金属层或含金属层通常通过蚀刻或印刷法来形成,为金属纤维层。由此易于获得低电阻。通常,网状的金属层或含金属层的网的空隙,如前所述,用硬涂层16、26等或防眩层来填埋。由此透明性提高。在不能用硬涂层16、26等填埋的情况下。优选用其它的层,例如近红外线吸收层14、24等或其专用的透明树脂层来填埋。
上述低折射率层27等构成防反射层。即,通过硬涂层16、26等与设置在其上的低折射率层的复合膜表现出高效的防反射效果。可在该低折射率层与硬涂层之间设置高折射率层。由此防反射功能提高。
此外,也可不设置低折射率层27等,可仅为透明基板和折射率高于或低于(优选低于)透明基板的硬涂层16、26等。硬涂层16、26、防反射层27等通常通过涂布来形成。从生产率、经济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层14、24等具有遮断PDP的氖发光等不需要的光的功能。通常为含有在800~1200nm具有极大吸收的色素的层。通常为了容易安装到显示器上而设置透明粘合层15、25。也可在透明粘合剂层15上设置剥离片。
电极部为光学滤波器的四周的金属导电层,如前所述,其宽度(图2等的L)通常优选为2~100mm,特别优选为5~50mm。金属导电层优选为网状金属层。
上述矩形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使用1张透明基板,但也可使用2张透明基板。例如,也可借助粘合剂层将具有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防反射层的透明基板的背面层叠到具有金属导电层的透明基板(通常在背面具有近红外线吸收层等)的金属导电层上,如前述那样自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防反射层上照射激光来获得。或者,具有以下构成: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依次设置网状的金属导电层、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防反射层,在另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设置近红外线吸收层及在其上的透明粘合剂层,将2张透明基板的未设有层的表面相互粘接。在该情况下,前者的层叠体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制造。
制造上有利的情况下采用2张透明基板,但由于厚度较大,在体积变大方面是不利的。
如前述那样,使用1张上述透明基板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例如可以在矩形的塑料薄膜的一个面的整个表面形成金属导电层,接着在导电层上形成硬涂层及低折射率层等防反射层,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在另一面的表面形成近红外线吸收层、透明粘合剂层等(或者预先形成在塑料薄膜背面上),从而得到光学滤波器。所制作的滤波器是结合各显示器的整面的显示部的形状而设计的。这样的光学滤波器,其四周有导电层的电极部突出,这便形成容易接地和容易安装到显示器的电极部(接地电极)。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通过照射脉冲激光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脉冲激光(脉冲振荡激光),只要是在短时间内通过燃烧、分解等能够除去第1功能性层的合成树脂等而不会对金属导电层等光学滤波器形成材料造成热损伤的脉冲激光,或者可类似地设定的脉冲激光即可。作为激光照射技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直线束(line beam)成形技术、激光分束(laser splitting)技术、双脉冲技术等。作为脉冲激光,可以使用YAG激光(基频、二倍频、三倍频)、红宝石激光、准分子激光、半导体激光、CO2激光、氩气激光等。尤其是CO2激光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燃烧、分解而除去合成树脂层,或者通过激光吸收而使发热部分沸腾而除去功能性层,故优选。即,这些脉冲激光通常为前述的长波长的脉冲激光,通过设定较大的发射间距,将热损伤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能够确保有效的导电层露出区域13’。
如前所述,脉冲激光的波长优选为0.2~30μm,进一步优选为5~15μm。此外,脉冲激光的脉冲宽度(尤其在CO2激光中),优选为1~1000微秒,进一步优选为100~800微秒。容易取得抑制上述由热引起的剥离损伤的效果。此外,脉冲激光的照射优选在如下条件下进行:输出功率为5W~5kW、聚光焦点位置上的直径为10~50μm(在功能性层上为400~1000μm。根据情况,随着焦点的偏离直径扩大到600μm左右),相对移动速度(层叠体与脉冲激光的相对速度)为1~3000mm/秒。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中使用的材料。
透明基板通常为透明的塑料薄膜。作为透明基板的材料,只要透明(意指“对可见光透明”)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塑料薄膜的例子,可列举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三醋酸酯树脂、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金属离子交联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玻璃纸等。在这些当中,从对加工时的负荷(热、溶剂、弯折等)的耐性高、透明性特别高等观点来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是优选的。PET由于加工性优异而特别优选。
透明基板的厚度根据光学滤波器的用途等而不同,通常优选为1μm~10mm,更优选为1μm~5mm,特别优选为25~250μm。
本发明的金属导电层按照所得光学滤波器的表面电阻值通常为10Ω/□以下、优选为0.001~5Ω/□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005~5Ω/□的范围进行设定。还优选网(格子)状的导电层。或者,导电层可以是通过气相成膜法得到的层(金属氧化物(ITO等)的透明导电薄膜)。此外,导电层也可以是ITO等金属氧化物的电介体膜与Ag等金属层的交替层叠体(例如,ITO/银/ITO/银/ITO的层叠体)。
作为网状的金属导电层,可以列举出金属纤维和金属被覆有机纤维的金属为网状的导电层,将透明基板上的铜箔等层蚀刻加工成网状、并设有开口部的导电层,将导电性墨在透明基板上印刷成网状的导电层等。
在网状的金属导电层的情况下,作为网,优选是由金属纤维和/或金属被覆有机纤维形成的线径1μm~1mm、开口率40~95%的网。更优选的线径为10~500μm、开口率为50~95%。在网状的导电层中,在线径超过1mm时,虽然电磁波屏蔽性增高,但开口率降低,不能兼顾。在线径低于1μm时,网的强度降低,处理变得困难。另外,在开口率超过95%时,难以维持网的形状,而在低于40%时,透光性降低,来自显示器的光量也降低。
其中,导电性网的开口率是指开口部分占该导电性网的投影面积的面积比例。
作为网状的构成导电层的金属纤维和金属被覆有机纤维的金属,可以使用铜、不锈钢、铝、镍、钛、钨、锡、铅、铁、银、碳或它们的合金,优选铜、不锈钢、镍。
作为金属被覆有机纤维的有机材料,可以使用聚酯、尼龙、偏二氯乙烯、芳纶、维纶、纤维素等。
在对金属箔等导电性箔进行图案蚀刻时,作为金属箔的金属,可以使用铜、不锈钢、铝、镍、铁、黄铜或者它们的合金,优选铜、不锈钢、铝。
金属箔的厚度过薄时,从处理性、图案蚀刻的操作性等观点来看是不优选的;而在过厚时,对所得薄膜的厚度有影响,蚀刻工序所需时间延长,因此优选为1~200μm左右。
蚀刻图案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出形成有四边形的孔的格子状金属箔;形成有圆形、六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的孔的冲压金属(punching metal)状的金属箔等。另外,孔不限于规则排列的孔,可以为无规图案。开口部分占该金属箔的投影面积的面积比例优选为20~95%。
除了上述以外,作为网状的金属导电层,还可以使用如下得到的网状金属导电层:用对溶剂可溶的材料在薄膜面上形成网点,并在薄膜面上形成由对溶剂不溶的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材料层,然后通过使薄膜面与溶剂接触而除去网点和网点上的导电材料层来得到的网状金属导电层。
为了提高导电性,在金属导电层上可以进一步设置金属镀敷层(尤其是在上述的用对溶剂可溶的材料形成网点的方法的情况下)。金属镀敷层可以通过公知的电镀法、化学镀法来形成。作为用于镀敷的金属,通常可以使用铜、铜合金、镍、铝、银、金、锌或锡等,优选的是铜、铜合金、银或镍,从经济性、导电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使用铜或铜合金。
另外,可以赋予防眩性能。在进行该防眩化处理时,可以对(网)导电层的表面进行黑化处理。例如,可以进行金属膜的氧化处理、铬合金等的黑色镀敷、黑色或深色系墨的涂布等。
本发明的防反射层,通常为折射率低于基板即透明基板的硬涂层和设置在其上的折射率低于硬涂层的低折射率层的复合膜,或者在硬涂层与低折射率层之间进一步设置了高折射率层的复合膜。防反射膜即使仅仅是折射率低于基板的硬涂层也是有效的。然而,基板的折射率较低时,也可以是折射率高于透明基板的硬涂层与设置在其上的低折射率层的复合膜,或者是在低折射率层上进一步设有高折射率层的复合膜。
硬涂层是丙烯酸类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聚氨酯树脂层、硅酮树脂层等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通常,其厚度为1~50μm,优选为1~10μm。合成树脂通常是热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优选是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以在短时间内固化,从生产率优异、容易通过激光除去的观点来看也是优选的。
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可列举出酚醛树脂、间苯二酚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呋喃树脂、硅酮树脂等。
作为硬涂层,优选以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光聚合引发剂等组成)为主要成分的层的固化层,通常其厚度为1~50μm,优选为1~10μm。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单体、低聚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2-乙基己基聚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三环癸烷单(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氢糠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基吗啉、N-乙烯基己内酰胺、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邻-苯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羟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类;属于多醇化合物(例如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9-壬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双酚A聚乙氧基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多醇类,属于前述多醇类与琥珀酸、马来酸、衣康酸、己二酸、氢化二聚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多元酸或它们的酸酐类的反应产物的聚酯多元醇类,属于前述多元醇类与ε-己内酯的反应产物的聚己内酯多元醇类,属于前述多元醇类与前述多元酸或它们的酸酐类的ε-己内酯的反应产物,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等)与有机多异氰酸酯(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环戊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1,4-二羟甲基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反应产物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属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等双酚型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产物的双酚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类等。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一种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这些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也可以与热聚合引发剂一起使用,用作热固化性树脂。
为了制成硬涂层,在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单体、低聚物)中,优选主要使用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硬质的多官能单体。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适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性质的任意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Hydroxycyclohexyl Phenyl Ketone)、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等苯乙酮系,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苯偶姻系,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系,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系,以及作为其它特殊光聚合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phenyl glyoxylate)等。特别优选地,可列举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二苯甲酮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根据需要可以按任意比例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诸如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之类的苯甲酸系或叔胺系等公知常用的光聚合促进剂混合使用。另外,可以仅使用一种光聚合引发剂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制造,Irgacure 184)是特别优选的。
相对于树脂组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量通常为0.1~10质量%,优选为0.1~5质量%。
此外,硬涂层可含有少量的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老化剂、涂料加工助剂、着色剂等。特别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滤波器的黄变等。相对于树脂组合物,其量通常为0.1~10质量%,优选为0.1~5质量%
硬涂层,优选折射率低于透明基板的硬涂层,通过使用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易于得到通常低于基板的折射率。因此,透明基板优选使用PET等高折射率的材料。因此,硬涂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60以下。膜厚如前所述。
高折射率层优选为将ITO、ATO、Sb2O3、SbO2、In2O3、SnO2、ZnO、掺杂Al的ZnO、TiO2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微粒(无机化合物)分散于聚合物(优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而形成的层(固化层)。作为金属氧化物微粒,其平均粒径为10~10000nm,优选为10~50nm。ITO(尤其平均粒径10~50nm的ITO)是尤其优选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适宜为1.64以上。膜厚通常为10~500nm的范围,优选为20~200nm。
另外,在高折射率层为导电层的情况下,通过使该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64以上,可以将防反射膜的表面反射率的最小反射率控制在1.5%以内;而通过使该折射率为1.69以上,优选为1.69~1.82,可以将防反射膜的表面反射率的最小反射率控制在1.0%以内。
低折射率层优选为将10~40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的硅石、氟树脂等微粒、优选中空硅石分散在聚合物(优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而形成的层(固化层)。该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45~1.51。在该折射率超过1.51时,防反射薄膜的防反射特性降低。膜厚通常为10~500nm的范围,优选为20~200nm。
作为中空硅石,其平均粒径为10~100nm,优选为10~50nm,其比重为0.5~1.0,优选为0.8~0.9。
硬涂层优选可见光透过率为85%以上的硬涂层。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也均优选为85%以上。
在防反射层由硬涂层和上述2层构成时,例如,硬涂层的厚度优选为2~20μm,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75~90nm,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85~110nm。
为了形成防反射层的各层,例如,如前所述,在聚合物(优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根据需要配合上述的微粒,将得到的涂布液涂布于前述的矩形透明基板表面,接着干燥,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来固化即可。此时,可以对每层分别进行涂布、固化,也可以涂布全部涂层后再一起进行固化。
作为涂布的具体方法,可以举出利用照相凹版涂布机等涂布涂布液之后进行干燥,接着利用紫外线进行固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涂布液是用甲苯等溶剂将含有丙烯酸系单体等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制成溶液而获得的。如果为该湿式涂布法,具有能够高速、均匀且廉价进行成膜的优点。在该涂布后例如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从而获得密合性提高、膜硬度提高的效果。前述导电层也可同样地形成。
在紫外线固化的情况下,作为光源,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发光的大多数光源都可以使用,例如可以列举出超高压汞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化学灯、氙灯、卤素灯、汞卤素灯、碳弧灯、白炽灯、激光等。照射时间根据灯的种类、光源强度而不能一概而论,为几秒~几分钟左右。另外,为了促进固化,还可以预先将层叠体加热至40~120℃,再对其照射紫外线。
还优选像前述那样设置防眩层来代替硬涂层。容易得到较大的防反射效果。防眩层如下形成:例如,通过涂布、干燥使粘接剂(墨介质)中分散有颜料微粒(例如,炭黑、黑色氧化铁等)的液体、或使粘接剂中分散有聚合物微粒(例如,丙烯酸珠粒)等透明填料(优选平均粒径1~10μm)的液体形成防眩层;或者通过对金属层进行硫化处理等黑化处理形成由金属硫化物构成的防眩层。或者,涂布在前述的硬涂层形成用材料中加入了透明填料(聚合物微粒;例如,丙烯酸珠粒)的液体并使其固化的具有硬涂功能的防眩层是优选的。防眩层的层厚通常为0.01~1μm的范围。
近红外线吸收层通常通过在透明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含有色素等的层来获得。近红外线吸收层例如如下获得:涂布上述含有色素和粘接剂树脂等的紫外线固化性或电子线固化性树脂的涂布液,或者涂布含有热固化性树脂的涂布液,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并使其固化而获得;或者涂布上述含有色素和粘接剂树脂等的涂布液,并仅进行干燥而获得。作为薄膜使用时,通常为近红外线遮断薄膜,例如为含有色素等的薄膜。作为色素,通常为在800~1200nm波长具有极大吸收的色素,作为例子,可以列举出酞菁系色素、金属络合物系色素、镍连二硫烯络合物系色素、花菁系色素、方酸菁系色素、聚甲炔系色素、偶氮甲碱系色素、偶氮系色素、多偶氮系色素、二铵(diimmonium)系色素、铵系色素、蒽醌系色素,特别优选花菁系色素或方酸菁系色素。这些色素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作为粘合剂树脂的例子,可以举出丙烯酸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中,还可以通过对近红外线吸收层赋予吸收氖发光的功能,使其具有色调的调节功能。因此,可以设置吸收氖发光的层,还可使近红外线吸收层中含有氖发光的选择吸收色素。
作为氖发光的选择吸收色素,可以列举出花菁系色素、方酸菁系色素、蒽醌系色素、酞菁系色素、聚甲炔系色素、多偶氮系色素、azulenium系色素、二苯基甲烷系色素、三苯基甲烷系色素。这种选择吸收色素在585nm附近的氖发光的选择吸收性以及在除此之外的可见光波长下吸收要较小,因此优选最大吸收波长为575~595nm、吸收光谱半峰宽为40nm以下的物质。
另外,在组合多种近红外线、氖发光的吸收色素时,在色素的溶解性存在问题时,在混合会导致色素间的反应时,确认耐热性、耐湿性等降低时,不需要在同一层中含有所有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也可以在其它层含有。
另外,只要对光学特性没有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添加着色用的色素、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的近红外线吸收特性,优选850~1000nm的透过率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另外,作为选择吸收性,优选585nm的透过率为50%以下。特别是为前者的情况时,具有减少被指出周边机器遥控等错误操作的波长区域的透过度的效果,为后者的情况时,在575~595nm具有峰的橙色成为使色再现性恶化的原因,因此具有吸收该橙色的波长的效果,由此提高正红性且提高色的再现性。
近红外线吸收层的层厚通常为0.5~50μm。
在端部露出的金属导电层可直接作为电极部使用,为了使其与显示器侧的金属罩等的接触变得容易,也可在露出的金属导电层上贴附导电性带来设置电极部。
在边缘部露出的金属导电层上贴附导电性粘合带时,作为该导电性粘合带,是在金属箔的一个面上设置分散有导电性颗粒的粘合层的粘合带,在该粘合层中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橡胶系、硅系粘合剂,或者使用在环氧系、酚醛系树脂中配合有固化剂的粘合剂。
作为分散于粘合层中的导电性颗粒,只要是电的良导体,则可以使用各种物质。例如,铜、银、镍等金属粉体,可以使用被这样的金属被覆的树脂或陶瓷粉体等。另外,对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鳞片状、树枝状、粒状、颗粒状等任意的形状。
相对于构成粘合层的聚合物,该导电性颗粒的配合量优选为0.1~15容量%,另外,其平均粒径优选为0.1~100μm。这样,通过限定配合量和粒径,可以防止导电性颗粒的凝结,可以得到良好的导电性。
作为导电性粘合带的基材的金属箔,可以使用铜、银、镍、铝、不锈钢等的箔,其厚度通常为1~100μm。
通过用辊涂布机、模头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微型棒涂机(micro bar coater)、流涂机(flow coater)、喷涂机等将前述粘合剂和导电性颗粒以规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得到的物质涂布到该金属箔上,可以容易地形成粘合层。
该粘合层的厚度通常为5~100μm。
也可以将由构成上述粘合层的材料形成的粘接剂涂布到导电层的露出部并在其上贴附上述导电性带来代替导电性粘合带。
本发明的透明粘合剂层为用于将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粘接在显示器上的层,只要是具有粘接功能,则可使用任何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酸丁酯等形成的丙烯酸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以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等热塑性弹性体(TPE)为主要成分的TPE系粘合剂和粘接剂等。
其层厚通常为5~500μm,特别优选为10~100μm的范围。光学滤波器通常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层加热压接于显示器的玻璃板上而进行装备。
在本发明中使用2张透明基板时,对于它们的粘接(粘合剂层),可列举出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类树脂(例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金属离子交联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部分皂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羧基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乙烯系共聚物(另外,“(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聚乙烯缩丁醛(PVB)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酮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橡胶系粘合剂、SEBS和SBS等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易于取得良好的粘接性的是丙烯酸类树脂系粘合剂、环氧树脂。
其层厚通常为10~50μm,优选为20~30μm的范围。光学滤波器通常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层加热压接于显示器的玻璃板上而进行装备。
使用EVA作为前述透明粘合剂层的材料时,作为EVA,使用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为5~50重量%、优选为15~40重量%的物质。如果醋酸乙烯酯的含量少于5重量%,则存在透明性的问题,另外如果超过40重量%,则机械性质显著降低,并且使成膜变得困难,容易发生薄膜间的粘连(blocking)。
作为交联剂,当进行加热交联时,有机过氧化物是合适的,考虑片材加工温度、交联温度、储存稳定性等进行选择。作为可使用的过氧化物,例如可以列举出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3;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二枯基过氧化物;α,α’-双(过氧化叔丁基异丙基)苯;正丁基-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酯;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炔-3;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甲乙酮过氧化物;2,5-二甲基己基-2,5-双过氧化基苯甲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氢;对孟烷过氧化氢;对氯苯甲酰过氧化物;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羟基庚基过氧化物;氯己酮过氧化物等。这些过氧化物单独使用1种或者混合使用2种以上,通常相对于100重量份EVA,以5质量份以下、优选以0.5~5.0质量份的比例使用。
通常利用挤出机、辊磨机等混炼而将有机过氧化物加入到EVA中,还可将其溶解于有机溶剂、增塑剂、乙烯基单体等中并利用含浸法添加于EVA的薄膜中。
另外,为了改良EVA的物性(机械强度、光学特性、粘接性、耐候性、耐白化性、交联速度等),可以添加各种含有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烯丙基的化合物。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的EVA粘接层中,也可以含有少量其它的硅烷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老化剂、涂料加工助剂、着色剂等,另外,根据情况还可以含有少量的炭黑、疏水性二氧化硅、碳酸钙等填充剂。
用于上述粘接的粘合剂层例如如下制造:将EVA和上述添加剂混合,利用挤出机、辊等进行混炼后,通过压延机、辊、T模头挤出、吹塑等成膜法薄片成形为规定形状,从而制造。
在防反射层上还可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优选与前述硬涂层同样地形成。
作为设置于透明粘合剂层上的剥离片的材料,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上的透明的聚合物,作为这种材料,除了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基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尼龙46、改性尼龙6T、尼龙MXD6、聚苯二甲酰胺等聚酰胺系树脂,聚苯硫醚、聚硫醚砜等酮系树脂,聚砜、聚醚砜等砜系树脂之外,还可使用以聚醚腈、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乙酰纤维素、聚苯乙烯、聚乙烯氯化物等聚合物为主成分的树脂。其中,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氯化物、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适合使用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特别优选为30~100μm。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贴附于作为显示器的1种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面上的状态下的一个例子。通过透明粘合剂层55在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的表面粘接光学滤波器。即,在显示面设置下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光学滤波器在透明基板52的一个表面上依次设置有网状导电层53、硬涂层56、低折射率层等的防反射层57,在透明基板52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近红外线吸收层54和透明粘合剂层55。并且,在滤波器的边缘部(侧边缘部)露出有网状导电层53’。通过板簧状金属部件58使该露出的网状导电层53’与设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50四周的金属罩59保持接触状态。也可以用导电性垫片等代替板簧状金属部件。由此,光学滤波器与金属罩59导通,实现了接地。金属罩59也可以是金属框、架。由图12可知,网状导电层53朝向视听者一侧。金属罩59覆盖了导电层53的边缘部的距离边缘部2~20mm左右的范围。另外,也可以改变金属罩59的形状,使金属罩59与网状导电层53’直接接触。
本发明的PDP显示装置由于通常使用塑料薄膜作为透明基板,因此可以像上述那样将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直接贴合在其表面即玻璃板表面上,因而尤其使用1张透明薄膜时,可有助于PDP本身的轻量化、薄型化、低成本化。另外,与在PDP的前面侧设置由透明成形体形成的前面板时相比,由于可以使在PDP与PDP用滤波器之间的折射率低的空气层消失,因而可以解决界面反射所导致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增加、双重反射等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PDP的识别性。
因此,具有本发明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不仅接地容易,而且也容易实现优异的防反射效果、赋予防静电性、抑制危险的电磁波的放射。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带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作>
(1)网状金属导电层的形成
在表面具有易粘接层(聚酯聚氨酯;厚度20nm)的厚度100μm的长条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宽度:600mm,长度100m)的易粘接层上网点状印刷聚乙烯醇的20%水溶液。1个网点的大小为边长234μm的正方形状,网点间的间隔为20μm,网点排列成正方格子状。印刷厚度在干燥后为约5μm。
在其上面真空蒸镀平均膜厚4μm的铜。然后将其浸渍在常温的水中,用海绵擦拭,一部分网点溶解除去,然后用水清洗,干燥后在聚乙烯薄膜的整面形成网状导电层(参照图1(1))。
该薄膜表面的导电层是与网点的负片图案准确地对应的正方格子状的导电层,线宽为20μm,开口率为77%。另外,导电层(铜层)的平均厚度为4μm。
(2)硬涂层的形成
用棒涂机在上述网状金属导电层的整面涂布下述配方混合得到的涂布液(参照图1(2)),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由此,在网状金属导电层上形成厚度5μm的硬涂层(折射率1.52)。
配方:
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  80质量份
ITO(平均粒径150nm)  20质量份
甲乙酮  100质量份
甲苯  100质量份
Irgacure 18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制造)  4质量份
(3)低折射率层的形成
使用棒涂机在上述硬涂层上涂布下述配方混合得到的涂布液,使其在80℃的烘箱中干燥5分钟,接着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由此,在硬涂层上形成厚度90nm的低折射率层(折射率1.42)。
配方:
Opstar JN-7212(日本合成橡胶(株)制造)  100质量份
甲乙酮  117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17质量份
(4)近红外线吸收层(具有色调补正功能)的形成
使用棒涂机在上述聚乙烯薄膜的背面整面涂布下述配方混合得到的涂布液,使其在80℃的烘箱中干燥5分钟。由此,在聚乙烯薄膜上形成厚度5μm的近红外线吸收层(具有色调补正功能)。
配方: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0质量份
TAP-2(山田化学工业(株)制造)  0.4质量份
Plast Red 8380(有本化学工业(株)制造)  0.1质量份
CIR-1085(Japan Carlit Co.,Ltd.制造)  1.3质量份
IR-10A((株)日本触媒制造)  0.6质量份
甲乙酮  152质量份
甲基异丁基酮  18质量份
(5)透明粘合剂层的形成
使用棒涂机在上述近红外线吸收层上涂布下述配方混合得到的涂布液,使其在80℃的烘箱中干燥5分钟。由此,在近红外线吸收层上形成厚度25μm的透明粘合剂层。
配方:
SK Dyne 1811L(综研化学(株)制造)  100质量份
固化剂L-45(综研化学(株)制造)  0.45质量份
甲苯  15质量份
醋酸乙酯  4质量份
接着,使所得的层叠体以100mm/秒按辊对辊方式移动,将3根CO2脉冲激光加工机固定使用,在低折射率层的两侧端部,在脉冲300微秒、波长10.6μm、输出功率50W、在低折射率层聚光成焦点位置、直径为0.6mm的条件下间歇地(各个开/光的间隔=0.001秒)进行激光照射。
低折射率层的两侧端部形成导电层露出区域13’(间歇式带状区域;宽5mm:图5(3)所示的构造)以及隔着该区域在其外侧的边缘部的低折射率层27’(宽0.5mm)。其中,导电层露出区域13’是3列岛状区域的间歇式带状部分形成锯齿状而得到的。
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121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35%。导电层露出区域13’由岛状区域13”构成,该导状区域的尺寸为,各岛状区域的最大半径0.9mm,D1、D2和D3为{(岛状区域33”的最大半径)×2+0.3}=2.1mm。
接着,停止层叠体的移动,使用相同的CO2激光加工机,在输出功率50W、移动速度100mm/秒、聚光成焦点位置处的直径为0.6mm的条件下进行激光照射,使导电层露出区域与上述同样地在宽度方向上露出,然后切断(滤波器尺寸:600mm×400mm)。
由此得到四周具有电极部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光学滤波器的评价]
(1)导电性
在光学滤波器的电极(相对设置的2个电极部)上连接电阻计(商品名:Milliohm HiTester;日置电机(株)制造),测定电阻值。
电阻值为150mΩ。
(2)外观
在导电层露出区域进行透明胶带剥离试验后,观察该试验部分,未看到导电层的剥离等,表示具有良好的外观。
此外,实施例1中得到的PDP滤波器,即使实际贴附于PDP上,在透明性、电磁波遮蔽性等上也不逊色于以往的滤波器,并且,在PDP上的贴附也能够极容易地进行,也有助于PDP制造的生产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具备具有特定的密度、面积率的岛状金属导电层(电极部)的光学滤波器,为具有易于取得接地的金属导电层的电极部(接地电极)的、缺陷少的光学滤波器,其生产率也优异。因此,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对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型显示器(SED)的场致发射型显示器(FED)等各种显示器具有防反射、近红外线遮蔽、电磁波遮蔽等各种功能,可以说是生产率优异的光学滤波器。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具有作为电极部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包含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表面形成的金属导电层、以及在金属导电层表面形成的功能性层,
其中,在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露出有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其中所述间歇式带状区域定义为具有该岛状的金属导电层中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带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中,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1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中,间歇式带状区域具有多列间歇式带状列,该间歇式带状列为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排列成1列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中,金属导电层为网状金属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中,功能性层为硬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中,在透明基板的未设置金属导电层的一侧设置有其它功能性层。
7.一种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在玻璃基板上贴附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8.一种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具有作为电极部的导电层,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包含透明基板、在其整个表面形成的金属导电层、以及在金属导电层整面形成的功能性层的层叠体的该功能性层的侧端部或侧端邻近部间歇性照射激光以除去照射区域的功能性层,从而露出多个岛状的金属导电层,并且该激光的间歇性照射进行到如下程度:相对于间歇式带状区域的面积,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个数为25~250个/cm2,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2~50%,其中所述间歇式带状区域定义为具有该岛状的金属导电层内的最内侧位置和最外侧位置的垂直宽度的带状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岛状的金属导电层的面积率为15~5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照射在功能性层上的激光的聚光的光直径为0.4~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激光的波长为0.2~3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激光为脉冲激光。
13.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1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
CN2009801110468A 2008-03-27 2009-03-25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19820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3039 2008-03-27
JP2008-083039 2008-03-27
PCT/JP2009/055966 WO2009119674A1 (ja) 2008-03-27 2009-03-25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並び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031A true CN101982031A (zh) 2011-02-23

Family

ID=4111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0468A Pending CN101982031A (zh) 2008-03-27 2009-03-25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9278A1 (zh)
EP (1) EP2268119A4 (zh)
JP (1) JPWO2009119674A1 (zh)
KR (1) KR20100126559A (zh)
CN (1) CN101982031A (zh)
WO (1) WO200911967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8189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层叠体
CN102758190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层积体
CN103389843A (zh) * 2012-05-09 2013-11-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电极元件以及包含该电极元件的触摸屏
CN105518764A (zh) * 2013-09-09 2016-04-20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
CN106462292A (zh) * 2014-06-24 2017-02-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基板、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摸传感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86010A (zh) * 2017-04-19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5151418A (zh) * 2019-12-27 2022-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金属色调装饰片和具有其的金属色调装饰成型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3050B2 (ja) * 2011-02-08 2015-04-15 グンゼ株式会社 電磁波シールド材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てな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120122965A (ko) * 2011-04-28 2012-11-07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진공성막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따라 얻을 수 있는 적층체
FR2984007B1 (fr) * 2011-12-13 2015-05-08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Procede de stabilisation d'une interface de collage situee au sein d'une structure comprenant une couche d'oxyde enterree et structure obtenue
WO2013155855A1 (zh) * 2012-04-19 2013-10-2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1456B (zh) 2012-08-24 2017-07-0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感应器、包含该感应器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产品
US9510456B2 (en) 2012-11-09 2016-11-29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4157233A (ja) * 2013-02-15 2014-08-28 Toyobo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US20140273147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Ut-Battelle, Llc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etal oxide particles
US10111581B2 (en) * 2014-02-27 2018-10-30 Align Technology, Inc. Thermal defog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399237B2 (ja) * 2015-11-20 2018-10-03 Agc株式会社 膜付き曲げ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SI3544760T1 (sl) * 2016-11-23 2021-04-30 Aperam Postopek za lasersko dekapiranje premikajočega se kovinskega izdelka in postrojenje za izvedbo le-tega
US10470554B2 (en) * 2017-05-11 2019-11-12 Creative Law Enforcement Resoures, Inc. Portable hydration system with integrated circulatory and heating system
FR3075093B1 (fr) * 2017-12-18 2019-12-20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Article comprenant un revetement fonctionnel et une couche de protection temporaire en resine polyfuranique
CN215880388U (zh) * 2021-09-30 2022-02-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切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994A (zh) * 2002-12-10 2004-06-23 日本先锋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JP200432772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法
JP2006196760A (ja) * 2005-01-14 2006-07-2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875451A (zh) * 2003-12-10 2006-12-06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pdp滤光器的膜组件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膜组件和具有该膜组件的pdp滤光器
CN101013545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JP2007243158A (ja) * 2006-02-08 2007-09-20 Bridgestone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6700A (ja) * 2000-10-05 2002-04-19 Nisshinbo Ind Inc 透光性電磁波シールド板の内周に電極部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透光性電磁波シールド板
JP2003066854A (ja) 2001-08-24 2003-03-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学フィルター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709751B2 (en) * 2003-12-10 2010-05-04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king film assembly used in PDP filter, film assembly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and PDP filter with the film assembly
WO2006035565A1 (ja) * 2004-09-27 2006-04-06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基板用、電極および/またはブラックストライプの製造方法
KR20090060265A (ko) * 2006-09-06 2009-06-11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디스플레이용 필터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994A (zh) * 2002-12-10 2004-06-23 日本先锋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JP2004327720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法
CN1875451A (zh) * 2003-12-10 2006-12-06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pdp滤光器的膜组件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膜组件和具有该膜组件的pdp滤光器
JP2006196760A (ja) * 2005-01-14 2006-07-2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1013545A (zh) * 2006-02-03 2007-08-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JP2007243158A (ja) * 2006-02-08 2007-09-20 Bridgestone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8190B (zh) * 2011-04-28 2017-07-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层积体
CN102758190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层积体
US9206505B2 (en) 2011-04-28 2015-12-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Vacuum film formation method and laminat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CN102758189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层叠体
US9523147B2 (en) 2011-04-28 2016-12-2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Vacuum film formation method and laminat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CN102758189B (zh) * 2011-04-28 2017-07-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真空成膜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层叠体
CN103389843A (zh) * 2012-05-09 2013-11-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电极元件以及包含该电极元件的触摸屏
US9681540B2 (en) 2012-05-09 2017-06-13 Lg Innotek Co., Ltd. Electrode member and touch window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518764A (zh) * 2013-09-09 2016-04-20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
CN106462292A (zh) * 2014-06-24 2017-02-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触摸传感器基板、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摸传感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US10331249B2 (en) 2014-06-24 2019-06-25 Vts-Touchsensor Co., Ltd. Touch sensor substrate,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ouch sensor substrate
CN106462292B (zh) * 2014-06-24 2019-08-13 Vts-触动感应器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基板、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摸传感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86010A (zh) * 2017-04-19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7086010B (zh) * 2017-04-19 2019-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US10744737B2 (en) 2017-04-19 2020-08-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5151418A (zh) * 2019-12-27 2022-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金属色调装饰片和具有其的金属色调装饰成型体
CN115151418B (zh) * 2019-12-27 2024-0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金属色调装饰片和具有其的金属色调装饰成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19278A1 (en) 2011-01-27
JPWO2009119674A1 (ja) 2011-07-28
WO2009119674A1 (ja) 2009-10-01
EP2268119A4 (en) 2013-03-06
KR20100126559A (ko) 2010-12-01
EP2268119A1 (en)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2031A (zh)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其制造方法、具备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478330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1680973A (zh) 显示器用光学过滤器、具备该光学过滤器的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2008139839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1802657A (zh) 显示器用光学滤波器、具备该光学滤波器的显示器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2011187978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97236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10099835A (ja) 紫外線吸収剤含有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
JP2010014954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197539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7266565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151831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034512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328284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7329201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
JP2007233134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85954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
JP2007328299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079014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328286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9037237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
JP2008108877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187138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216666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タ
JP2011040446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それに用いる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