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0569A -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0569A CN101980569A CN2010102331123A CN201010233112A CN101980569A CN 101980569 A CN101980569 A CN 101980569A CN 2010102331123 A CN2010102331123 A CN 2010102331123A CN 201010233112 A CN201010233112 A CN 201010233112A CN 101980569 A CN101980569 A CN 1019805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system
- dual
- mode terminal
- data service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本发明中,在数据业务起始时优先驻留在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中,利用已有的数据传输情况作为先验知识,对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的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第二网络系统的理论速率,选择能够获得最高传输速率的网络进行驻留。在不增加成本,不对现有双模终端进行硬件改动的情况下,使得业务数据能以更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提高用户感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双模终端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蓝牙,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CMMB”)等等。其中,GSM网络下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通用无线分组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和增强型GPRS(Enhanced GPRS,简称“EGPRS”)等。在TD-SCDMA及其演进标准中,终端数据业务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传输,例如专用信道(DCH),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在3GPP release 5和CCSA通信行业标准第二版中定义),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在3GPP release 7和CCSA通信行业标准第三版中定义)等等。
目前,许多终端(如手机)都可支持两种无线系统(或无线标准),如既支持GSM又支持TD-SCDMA,或既支持GSM又支持WCDMA。这种支持两种无线系统的终端通常称为双模终端。关于移动终端支持多种无线系统的技术方案可参见专利号为11136547的美国专利。
在我国现有通信行业标准《TD-SCDMA/GSM(GPRS)双模单待机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中,对TD-SCDMA/GSM双模终端在TD-SCDMA和GSM网络之间的重选和切换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
比如说,当TD-SCDMA/GSM双模终端处于GSM网络系统中时,如果测量的TD-SCDMA邻区信号强度为Rtd-scdma,在一定时间内Rtd-scdma的值大于TDD_Qoffset(系统间重选判决的绝对门限值,该值在GSM小区的广播消息中下发给终端,可由运营商配置)时,双模终端将执行从GSM小区到TD-SCDMA小区的重选。
当TD-SCDMA/GSM双模终端处于TD-SCDMA网络系统中时,TD-SCDMA模式向GPRS模式(即从TD-SCDMA网络系统到GSM网络系统)的切换条件在3GPP标准TS 25.304中定义,基本流程如下:
(1)双模终端驻留在TD-SCDMA小区,对满足条件的小区发起信号强度的测量。对于TD-SCDMA小区,测量量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简称“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简称“RSCP”);对于GSM小区,测量量为接收信号场强指示(Receiving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简称“RSSI”)。
(2)根据网络系统参数对测量到的各小区信号强度进行调整后,将调整后的各小区信号强度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具体地,驻留小区的经过网络系统参数调整后的信号强度Rs=Qmeas,s+Qhysts;其他小区的经过网络系统参数调整后的信号强度Rn=Qmeas,n-Qoffsets,n。其中,Qmeas为平均接收信号质量的测量值。Qmeas,s为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量,Qmeas,n为邻区测量量。Qhysts为小区重选参数,通过系统消息获得,用于计算Rs,表示接收信号质量的滞后量。PCCPCH RSCP(对于TD-SCDMA小区)/RSSI(对于GSM小区)则使用参数Qhyst1s。Qoffsets,n在小区重选时,通过系统消息获得,用于计算Rn,表示服务小区和邻小区信号质量的差值,PCCPCH RSCP(对于TD-SCDMA小区)/RSSI(对于GSM小区)则使用参数Qoffset1s,n。在计算出驻留小区的Rs和其他小区的Rn后,由大到小对Rs和各Rn进行排序。
(3)如果发现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即排序排在当前服务小区前面的小区,在一段时间Treselections(即小区重选触发时间,通过系统消息获得,取值范围0~31s)内都好于当前小区,并且双模终端驻留在当前小区超过(1s)(即小区重选惩罚时间),则选择最好的小区并驻留在该小区。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在执行数据业务时,双模终端是驻留在GSM网络抑或是TD-SCDMA网络,完全由两者的信号强度决定。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按照现有的处理方法,GSM/TD-SCDMA双模终端在执行数据业务时,将会选择GSM和TD-SCDMA中信号较强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但由于TD-SCDMA能够支持的传输速率远远大于GSM,可能出现GSM网络信号较强,但实际传输速率反而低于TD-SCDMA网络的情况。比如说,当GSM与TD-SCDMA信号强度之差低于系统提供的重选门限而且TD-SCDMA本身的信号强度未能达到绝对门限值TDD_Qoffset时,双模终端将会驻留在GSM网络进行数据业务。但实际上,由于调制和编码方式的不同,GSM和TD-SCDMA的数据传输速率有着较大的差异,以下行为例,GSM模式下传输速率较高的EGPRS在class 12(4个下行时隙)的情况下,极限传输速率不到240K比特每秒;而TD-SCDMA在HSDPAcategory 15下,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8M比特每秒,相差10倍以上。这样,即使在TD-SCDMA网络信号较弱,甚至存在少量传输错误的情况下,实际传输速率仍然可能高于GSM网络。这种场景下驻留在GSM系统,将会导致数据业务的传输速率降低,从而影响终端用户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在不增加成本,不对现有双模终端进行硬件改动的情况下,使得业务数据能以更高的传输速率进行传输,提高用户感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二网络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双模终端在建立数据业务后,优先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
在传输数据业务的过程中,双模终端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并根据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如果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双模终端继续驻留在第一网络系统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二网络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双模终端包含:
驻留模块,用于在建立数据业务后,优先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
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在传输数据业务的过程中,检测驻留模块驻留的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到的实际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如果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指示驻留模块继续驻留在第一网络系统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在数据业务起始时优先驻留在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中,在传输数据业务的过程中,根据检测到的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如果实际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继续驻留在第一网络系统中,即使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满足了切换条件,也不会进行切换。由于并非完全根据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决定驻留的网络,而是在不增加成本,不对现有终端进行硬件改动的同时,利用已有的数据传输情况作为先验知识,对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的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第二网络系统的理论速率,选择能够获得最高传输速率的网络进行驻留。与现有由信号强度决定驻留网络的方法相比,充分利用了双模无线网络的传输特性,在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信号较弱但仍能满足传输条件的环境下,可以取得更高的传输速率,提高用户感受。而且,跨系统重选会给终端带来额外的电流消耗,本发明在第一网络系统的速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根据信号强度进行频繁的跨系统重选操作,有效降低终端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如果双模终端当前驻留在第二网络系统中,则该双模终端需要等待预定时长,并在预定时长后判断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如果未结束,则再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实现优先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的步骤。由于需要传输的数据业务可能是处理数据量很小的数据业务,即使在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网络系统下也可以很快完成,因此如果在预定时长内就可以完成的数据业务,则无需再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以避免因触发跨系统切换,而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进一步地,双模终端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在计算实际传输速率时,根据传输误块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正确率,将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该传输正确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以传输误块率作为判断传输信道质量的依据,估计双模终端驻留在TD-SCDMA网络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实现简单,而且也能保证准确度。
进一步地,第一网络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第二网络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对于TD-SCDMA/GSM双模终端而言,由于GSM网络在分组数据业务使用中无法并发语音业务,而TD-SCDMA可以,驻留在TD-SCDMA使得用户进行数据业务的同时可以进行语音通话,使得在数据业务进行中丢失来电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双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图1是该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01中,双模终端建立数据业务。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双模终端支持的属于3G的网络系统称为第一网络系统,将将双模终端支持的属于2G的网络系统称为第二网络系统。比如说,对于TD-SCDMA/GSM双模终端而言,双模终端支持的TD-SCDMA为第一网络系统,支持的GSM为第二网络系统。
接着,在步骤102中,双模终端判断当前驻留的无线网络是否为第二网络系统。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判断当前是否驻留在GSM网络系统中,如果驻留在GSM网络系统中,则进入步骤103;如果不驻留在GSM网络系统中,即驻留在TD-SCDMA网络系统中,则直接进入步骤107。
在步骤103中,双模终端等待预定时长t,并在预定时长后判断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其中时间t可以由双模终端自己规定,也可以由网络配置。如果预定时长t后判定数据业务已经结束,则进入步骤104,双模终端返回待机状态,结束本流程。由于需要传输的数据业务可能是处理数据量很小的数据业务,即使在传输速率较低的第二网络系统下也可以很快完成,因此如果在预定时长内就可以完成的数据业务,则无需再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以避免因触发跨系统切换,而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如果预定时长t后判定数据业务尚未结束,则进入步骤105。
在步骤105中,双模终端判断是否存在可用的第二网络系统,如果存在,则进入步骤106,如果不存在,则回到步骤103。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判断是否有可用的TD-SCDMA网络存在,如果存在可用的TD-SCDMA网络,则进入步骤106,如果不存在可用的TD-SCDMA网络,则返回步骤103重新计算等待时间。
在步骤106中,双模终端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在第一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业务。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从GSM网络系统切换到TD-SCDMA网络系统中,在TD-SCDMA网络系统中进行数据业务。
接着,在步骤107中,双模终端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并根据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具体地说,双模终端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简称“BLER”),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比如说,双模终端连续接收n包数据,这里的n为常数,由双模终端给出,可以为2的整数次幂以便计算。数据包以第一网络系统的物理层在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内处理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为单位计算,传输块带有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结果,可以用于判断该数据块是否正确。将CRC错误的数量除以总块数n,即可得到双模终端在这段时间内的传输误块率BLER。
然后,根据传输误块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正确率(即为1-BLER),将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传输正确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将自身在TD-SCDMA下支持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计算到的传输正确率,得到当前在TD-SCDMA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传输误块率作为判断传输信道质量的依据,估计双模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实现简单,而且也能保证准确度。
接着,在步骤108中,双模终端判断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如果实际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继续驻留在第一网络系统中,直接进入步骤110。如果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进入步骤109。
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将得到的当前在TD-SCDMA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与双模终端在GSM网络下支持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进行对比,如果在TD-SCDMA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GSM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继续驻留在TD-SCDMA网络系统中,直接进入步骤110。如果在本步骤中,判定TD-SCDMA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数据业务在GSM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进入步骤109。
在步骤109中,由于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因此在本步骤中,双模终端按照现有标准规定的流程,根据信号强度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到第二网络系统,即判断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步骤111,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触发系统间的切换,并在步骤111后,回到步骤103;如果不满足,则进入步骤110。
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判断TD-SCDMA和GSM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现有标准中定义的切换条件(具体参见背景技术部分中从TD-SCDMA网络系统到GSM网络系统的切换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步骤111,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触发从TD-SCDMA向GSM网络的切换并返回步骤103,重新等待和评估TD-SCDMA网络环境;若不满足从TD-SCDMA网络系统到GSM网络系统的切换条件,则进入步骤110。
在步骤110中,双模终端判断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已经结束,则结束本流程,如果尚未结束,则回到步骤107,继续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针对上述案例,TD-SCDMA/GSM双模终端判断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已经结束,则结束本流程,如果尚未结束,则回到步骤107,继续检测TD-SCDMA网络系统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TD-SCDMA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不难发现,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完全根据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决定驻留的网络,而是在不增加成本,不对现有终端进行硬件改动的同时,利用已有的数据传输情况作为先验知识,对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的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第二网络系统的理论速率,选择能够获得最高传输速率的网络进行驻留。与现有由信号强度决定驻留网络的方法相比,充分利用了双模无线网络的传输特性,在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一网络系统信号较弱但仍能满足传输条件的环境下,可以取得更高的传输速率,提高用户感受。而且,跨系统重选会给终端带来额外的电流消耗,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网络系统的速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根据信号强度进行频繁的跨系统重选操作,有效降低终端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对TD-SCDMA/GSM双模终端而言,由于GSM网络在分组数据业务使用中无法并发语音业务,而TD-SCDMA可以,驻留在TD-SCDMA使得用户进行数据业务的同时可以进行语音通话,使得在数据业务进行中丢失来电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TD-SCDMA/GSM双模终端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双模终端也可以是其他制式的双模终端,如WCDMA/GSM双模终端等,此时,第一网络系统为WCDMA,第二网络系统仍为GSM。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即以传输误块率作为判断传输信道质量的依据,估计双模终端驻留在第一网络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以信号干扰比SIR或信噪比SNR等其他指标作为判断传输信道质量的依据,并根据检测到的SIR或SNR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其他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硬件、固件等方式实现。不管本发明是以软件、硬件、还是固件方式实现,指令代码都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访问的存储器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易失性的或者非易失性的,固态的或者非固态的,固定的或者可更换的介质等等)。同样,存储器可以例如是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简称“EEPROM”)、磁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等等。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模终端。该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二网络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该双模终端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含:
驻留模块,用于在建立数据业务后,优先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
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在传输数据业务的过程中,检测驻留模块驻留的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该质量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该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实际传输速率:根据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传输误块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正确率,将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传输正确率,得到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到的实际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如果大于或等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指示驻留模块继续驻留在第一网络系统中。
其中,驻留模块包含以下子模块:
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双模终端当前驻留在第二网络系统中时,等待预定时长,并在预定时长后判断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
第一网络驻留子模块,用于在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判定数据业务尚未结束时,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该第一网络驻留子模块还用于在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判定数据业务尚未结束之后,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之前,判断第一网络系统是否可用,如果第一网络系统可用,则再驻留到第一网络系统中。
驻留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到的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数据业务在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时,根据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决策是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触发系统间的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系统为TD-SCDMA网络系统,第二网络系统为GSM网络系统。
不难发现,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模终端。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质量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然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质量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数据业务在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信号干扰比SIR或信噪比SNR等其他指标,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不难发现,第二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单元都是逻辑单元,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是才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二网络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双模终端在建立数据业务后,优先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在传输所述数据业务的过程中,所述双模终端检测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并根据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如果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所述双模终端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如果所述双模终端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中,则所述双模终端等待预定时长,并在所述预定时长后判断所述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如果未结束,则再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数据业务尚未结束之后,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是否可用,如果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可用,则再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双模终端检测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
所述根据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根据所述传输误块率得到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正确率,将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所述传输正确率,得到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所述双模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满足则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触发系统间的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7.一种双模终端,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一网络系统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双模终端支持的第二网络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终端包含:
驻留模块,用于在建立数据业务后,优先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在传输所述数据业务的过程中,检测所述驻留模块驻留的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传输信道质量,计算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到的所述实际传输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则指示所述驻留模块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留模块包含以下子模块:
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双模终端当前驻留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中时,等待预定时长,并在所述预定时长后判断所述数据业务是否已经结束;
第一网络驻留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判定所述数据业务尚未结束时,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驻留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业务状态判断子模块判定所述数据业务尚未结束之后,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之前,判断所述第一网络系统是否可用,如果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可用,则再驻留到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误块率,检测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质量;
所述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所述实际传输速率:
根据所述质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传输误块率得到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传输正确率,将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乘以所述传输正确率,得到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下的实际传输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留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实际传输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到的所述实际传输速率,小于所述数据业务在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下的最大理论传输速率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系统和第二网络系统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切换条件,决策是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报告,触发系统间的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所述第二网络系统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331123A CN101980569A (zh) | 2010-07-22 | 2010-07-22 |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331123A CN101980569A (zh) | 2010-07-22 | 2010-07-22 |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0569A true CN101980569A (zh) | 2011-02-23 |
Family
ID=4360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331123A Pending CN101980569A (zh) | 2010-07-22 | 2010-07-22 |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80569A (zh)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3531A (zh) * | 2011-11-30 | 2012-04-11 |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多模终端的网络切换装置及方法 |
CN102833727A (zh) * | 2011-06-17 | 2012-12-19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CN102883470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装置及用户识别卡的优先级与无线电活动安排方法 |
CN103024839A (zh) * | 2012-11-21 | 2013-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基站 |
WO2013071706A1 (zh) * | 2011-11-17 | 2013-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模终端的来电处理方法及双模终端 |
CN103391586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sm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3582070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多模终端 |
CN103596269A (zh) * | 2012-08-15 | 2014-02-19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3686942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多模用户终端 |
CN103889032A (zh) * | 2014-03-28 | 2014-06-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网络选择方法 |
CN10475467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系统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WO2016095416A1 (zh) * | 2014-12-16 | 2016-06-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网络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
CN105763289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
CN106162768A (zh) * | 2015-05-21 | 2016-11-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6192163A1 (zh) * | 2015-06-05 | 2016-12-0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07222895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9548106A (zh) * | 2019-01-14 | 2019-03-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
WO2019095119A1 (zh) * | 2017-11-14 | 2019-05-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0213842A (zh) * | 2019-06-12 | 2019-09-06 | 姚沐言 | 移动终端业务处理方法 |
CN110366218A (zh) * | 2018-04-11 | 2019-10-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621047A (zh) * | 2019-11-06 | 2019-12-2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50546A (zh) * | 2019-09-29 | 2020-01-03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CN110784898A (zh) * | 2019-10-30 | 2020-02-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935785A (zh) * | 2020-08-14 | 2020-11-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动态配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及基带芯片 |
CN113613302A (zh) * | 2021-08-02 | 2021-11-05 |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模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9058A (zh) * | 2002-12-18 | 2004-06-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自动登陆互联网的方法 |
CN1610422A (zh) * | 2003-10-24 | 2005-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多模终端接入的方法 |
CN101626554A (zh) * | 2009-08-13 | 2010-0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移动终端及其下载资源的方法 |
CN101754472A (zh) * | 2008-12-08 | 2010-06-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进行通信业务的方法 |
-
2010
- 2010-07-22 CN CN2010102331123A patent/CN10198056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9058A (zh) * | 2002-12-18 | 2004-06-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自动登陆互联网的方法 |
CN1610422A (zh) * | 2003-10-24 | 2005-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多模终端接入的方法 |
CN101754472A (zh) * | 2008-12-08 | 2010-06-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进行通信业务的方法 |
CN101626554A (zh) * | 2009-08-13 | 2010-0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移动终端及其下载资源的方法 |
Cited B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3727A (zh) * | 2011-06-17 | 2012-12-19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CN102833727B (zh) * | 2011-06-17 | 2016-05-18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US8989745B2 (en) | 2011-06-17 | 2015-03-24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selecting optimal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CN102883470B (zh) * | 2011-07-12 | 2016-06-29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装置及用户识别卡的优先级与无线电活动安排方法 |
CN102883470A (zh) * | 2011-07-12 | 2013-01-16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装置及用户识别卡的优先级与无线电活动安排方法 |
WO2013071706A1 (zh) * | 2011-11-17 | 2013-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模终端的来电处理方法及双模终端 |
US9467914B2 (en) | 2011-11-17 | 2016-10-11 | Zte Corporation | Incoming call processing method for dual mode terminal and dual mode terminal thereof |
CN102413531A (zh) * | 2011-11-30 | 2012-04-11 |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多模终端的网络切换装置及方法 |
CN102413531B (zh) * | 2011-11-30 | 2014-03-26 |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多模终端的网络切换装置及方法 |
CN103391586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sm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3391586B (zh) * | 2012-05-10 | 2016-08-31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Gsm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3582070B (zh) * | 2012-07-30 | 2016-12-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多模终端 |
CN103582070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模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多模终端 |
CN103596269A (zh) * | 2012-08-15 | 2014-02-19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3596269B (zh) * | 2012-08-15 | 2016-08-31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3686942B (zh) * | 2012-09-13 | 2019-11-29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多模用户终端 |
CN103686942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多模用户终端 |
WO2014079243A1 (zh) * | 2012-11-21 | 2014-05-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基站 |
CN103024839B (zh) * | 2012-11-21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基站 |
US9526052B2 (en) | 2012-11-21 | 2016-12-20 | Zte Corporation |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
CN103024839A (zh) * | 2012-11-21 | 2013-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基站 |
CN10475467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系统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CN104754671B (zh) * | 2013-12-31 | 2019-02-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系统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CN103889032A (zh) * | 2014-03-28 | 2014-06-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网络选择方法 |
CN103889032B (zh) * | 2014-03-28 | 2018-07-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及网络选择方法 |
WO2016095416A1 (zh) * | 2014-12-16 | 2016-06-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网络的终端、方法及系统 |
CN105763289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
CN106162768A (zh) * | 2015-05-21 | 2016-11-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6192163A1 (zh) * | 2015-06-05 | 2016-12-0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CN107222895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1184827B2 (en) | 2017-11-14 | 2021-11-2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WO2019095119A1 (zh) * | 2017-11-14 | 2019-05-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1316754A (zh) * | 2017-11-14 | 2020-06-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网络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10366218B (zh) * | 2018-04-11 | 2021-02-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366218A (zh) * | 2018-04-11 | 2019-10-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548106B (zh) * | 2019-01-14 | 2020-09-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
US12089179B2 (en) | 2019-01-14 | 2024-09-1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
CN109548106A (zh) * | 2019-01-14 | 2019-03-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213842A (zh) * | 2019-06-12 | 2019-09-06 | 姚沐言 | 移动终端业务处理方法 |
CN110650546B (zh) * | 2019-09-29 | 2023-08-15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CN110650546A (zh) * | 2019-09-29 | 2020-01-03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CN110784898A (zh) * | 2019-10-30 | 2020-02-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621047A (zh) * | 2019-11-06 | 2019-12-2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935785A (zh) * | 2020-08-14 | 2020-11-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动态配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及基带芯片 |
CN111935785B (zh) * | 2020-08-14 | 2023-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动态配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及基带芯片 |
CN113613302A (zh) * | 2021-08-02 | 2021-11-05 |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模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13302B (zh) * | 2021-08-02 | 2023-12-29 |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模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0569A (zh) |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 |
US10700795B2 (en) |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 |
CN1201625C (zh) | 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用于覆盖范围边缘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
US8909229B2 (en) | Fast resel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 |
CN102870451B (zh) | 用于激活不活动小区的方法和电信基础设施 | |
US9680219B2 (en) |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
RU246112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схема для уровня активности событийно запускаемого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сот при прерывистом приеме | |
US8600458B2 (en) |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UE when the UE is in idle mode | |
US20100208604A1 (en) | Cell reselection based on use of relative threshold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880827B2 (en) |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mobile terminal | |
KR102016866B1 (ko) |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 |
EP2852224B1 (en) | Fast resel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 |
US20120252452A1 (en) | Fast Resel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 |
KR20090018780A (ko) | 적응형 전력 효율적인 무선 환경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1133520A1 (en) | Intelligent connectivity switching mechanisms | |
CN101909344B (zh) | 双模终端对小区信号质量测量值的平滑方法及双模终端 | |
US8543111B2 (en) | Control of cell search procedure | |
CN107040969B (zh) | 小区注册方法及移动终端 | |
WO2001031961A1 (fr) |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s mobiles et gestion du transfert entre cellules | |
EP1499141A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thereof | |
GB2487319A (en) | Transitioning of a UE to take measurement reports for the purpose of resel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priority cel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