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7388A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7388A CN101977388A CN2010105281855A CN201010528185A CN101977388A CN 101977388 A CN101977388 A CN 101977388A CN 2010105281855 A CN2010105281855 A CN 2010105281855A CN 201010528185 A CN201010528185 A CN 201010528185A CN 101977388 A CN101977388 A CN 1019773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system
- standard communication
- frequency
- interference signal
- uplink interfer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将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上行干扰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能够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导致无线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使得目前适宜于无线通信服务的频谱资源变得十分稀缺。频谱共享能够使得多个具有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访问同一共享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但是,在不同通信系统之间共享频谱资源会引入不同系统之间的干扰。当一个通信系统在共享频谱之间进行业务传输时,就有可能在共享频谱上对共享该频谱资源的其他通信系统的业务形成干扰。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干扰是相互的。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降低接收滤波器的带宽以去除共享频谱的上行干扰信号,这使得系统的上行性能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在控制干扰的同时减少上行性能的损失,提高通信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将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所述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预测模块预测的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共享频谱资源上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共享频谱资源上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干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系统,包括如上描述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在判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UE发起的上行业务会占用共享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预测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特征时间和频点,并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特征数据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使得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能够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之间共享部分或全部频谱资源,会引起在共享的频谱资源上发生干扰。本发明实施例将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这两种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为例,说明如何控制因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引起的上行干扰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以此为例进行说明仅仅是为了解释,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控制两种以上的不同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并且共享频谱资源的通信系统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一种通信系统。例如,2G通信系统和3G通信系统,或者GSM通信系统和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该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各个通信系统所占用的频谱资源是已知的,当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所占用的频谱资源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则相互重叠的这部分频谱资源为该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通常,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确定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
制式不同的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当驻留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UE发起上行业务时,如果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分配给该上行业务的频点资源中有属于该共享频谱资源,则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判断该上行业务会占用该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
步骤120,若判断结果为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若步骤110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根据其自身给该UE上行业务分配频谱资源的方式,确定该上行业务在各个时间点分别会占用的频点。若在某一时刻,该上行业务需要占用的频点为共享频谱资源,则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预测该上行业务会在该时刻及该频点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由此,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确定该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步骤130,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将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
在本步骤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可以在该上行干扰信号发生之前,将步骤120中得到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根据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该上行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在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在判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UE发起的上行业务会占用共享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预测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特征时间和频点,并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特征数据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使得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能够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210,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该上行业务是否占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
具体的,假设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GSM通信系统占用890~900MHZ的频带,UMTS通信系统占用899.6~904.6MHZ的频带,其中899.6~900MHZ频带由两个通信系统共同使用。即,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899.6~900MHZ的频谱资源。可以理解的是,当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一种情况可以是多模基站的场景,比如,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指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而这些模块可以存在同一个多模基站中。当然,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也可以通过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来体现,比如GSM基站和UMTS基站,此种情况下,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可以理解为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共基站作为例子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
假设GSM通信系统中的UE发起上行业务,例如,驻留在GSM通信系统的UE向的GSM通信系统的基站传输上行数据,并且在当次通话中,GSM通信系统分配给UE的频点资源中包括899.8MHZ,属于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此种情况下,则GSM通信系统确定该UE将在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上传输上行数据,该上行业务将会占用共享频谱资源。
步骤220,第一制式通信系统获取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
例如,当UE在GSM通信系统中发起上行业务时,GSM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会给本次上行业务分配资源,包括本次上行业务中所占用的帧号(Frame Number,FN)、频点分配集合和跳频参数。就GSM通信系统整体而言,可以理解为获取了给本次上行业务分配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当然,具体获取的动作可以由该GSM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来执行,或者由该GSM系统中的基站来执行。
步骤230,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该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将会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例如,当GSM通信系统分配给上行业务的初始频点资源为899.8MHZ时,GSM通信系统可以根据分配给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计算该上行业务所需要占用的帧号和频点。当该需要占用的频点处于共享频谱资源时,该上行业务会在该帧号和频点处对UMTS通信系统中的其他上行业务产生的干扰。
具体的,由于上行业务将会占用的帧号在同一个GSM基站内是能够确定的,每4.615ms累加一次,而且,当一次业务开始,GSM通信系统就能够获得本次业务过程中所采用的帧号。此外,GSM通信系统通过本次上行业务所占用的频点分配集合和跳频参数,根据3GPP 45.002协议中跳频频点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本次通话中在哪个数据帧(帧号)会使用什么频点。通过判断该上行业务所占用的频点是否属于共享频谱资源,可以预测哪个帧号会产生干扰UMTS通信系统的频点。再根据业务中时间和帧号的对应关系,GSM通信系统可以确定该上行业务会在什么时间和频点对UMTS通信系统中的上行业务产生干扰。
步骤240,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将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在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下,GSM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GSM模块)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光纤等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在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的情况下,GSM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GSM模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设置的私有接口等方式,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并根据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计算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帧号和频点,准确的预测该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上行业务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使第二通信系统系统能更准确的降低干扰,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301,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
制式不同的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当驻留在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UE发起上行业务时,如果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分配给该上行业务的频点资源中有属于共享频谱资源的频点,则判断模块可以判断该上行业务占用该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的频谱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当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一种情况可以是多模基站的场景,比如,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可以指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而这些模块可以存在同一个多模基站中。当然,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也可以通过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来体现,比如GSM基站和UMTS基站,此种情况下,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可以理解为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共基站作为例子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
预测模块302,用于当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则预测模块根据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给该上行业务分配频谱资源的方式确定该上行业务在各个时间点分别会占用的频点。若在某一时刻该上行业务需要占用的频点为共享频谱资源,则预测模块可以预测该上行业务会在该时刻及该频点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
发送模块303,用于将预测模块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发送模块可以根据共享频谱资源的不同制式通信系统采用的通信方式发送预测模块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光纤等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在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GSM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GSM模块)与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之间设置的私有接口等方式,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
本实施例在不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在判断模块判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UE发起的上行业务会占用共享的频谱资源的情况下,预测模块预测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模块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使得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能够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判断模块401,预测模块402,发送模块403,其具体功能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其中,预测模块402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4021,用于获取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
以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为例,当UE在GSM通信系统中发起上行业务时,GSM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会给本次上行业务分配资源,包括本次上行业务中所占用的帧号(FN)、频点分配集合和跳频参数。GSM通信系统可以获取其基站控制器给本次上行业务分配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
预测单元4022,用于根据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帧号和频点。
预测单元可以通过本次上行业务所占用的频点分配集合和跳频参数,根据3GPP 45.002协议中跳频频点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本次通话中在哪个数据帧(帧号)会使用什么频点。再根据业务中时间和帧号的对应关系,GSM通信系统可以确定该上行业务会在什么时间和频点对UMTS通信系统中的上行业务产生干扰。
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通过获取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单元根据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上行业务在共享频谱资源上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准确的预测该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上行业务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使第二通信系统系统能更准确的降低干扰,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510,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共享频谱资源上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UE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步骤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可以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根据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得到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可以由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直接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或者携带在一个消息中发送给第二制式通信系统。
以GSM通信系统和UMTS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为例:一种情况可以是多模基站的场景,比如,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另一种情况可以是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通过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来体现,比如GSM基站和UMTS基站,此种情况下,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可以理解为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
在GSM模块和UMTS模块共基站的情况下,GSM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GSM模块)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光纤等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在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分属于不同的基站的情况下,GSM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GSM模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设置的私有接口等方式,将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UMTS通信系统(具体可以是UMTS模块)。
步骤520,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上行干扰信号。即,第二制式通信系统针对上行干扰的时间和频点控制该上行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从而根据干扰将的时间和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扰控制处理,提高通信质量。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610,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其中,具体的接收方式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的步骤510。
步骤620,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获取上行干扰信号发生的时间和频点;
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获取上行干扰信号发生的时间和频点。可以理解的是,该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可以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根据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计算得到。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参见45.002协议规定的内容。假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GSM通信系统,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为UMTS通信系统,GMS通信系统计算出,该上行业务将会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对UMTS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则UMTS通信系统从第一消息中获取该上行干扰信号将会发生的时间和频点包括:{(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
步骤630,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在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具体的,则在本步骤中,UMTS通信系统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进行滤波,过滤GSM通信系统的上行业务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产生的对UMTS通信系统的上行干扰信号。
进一步的,UMTS通信系统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采用数字陷波滤波器进行滤波,过滤上行干扰信号。该数字陷波滤波器的带宽可以是GSM通信系统协议规定的一个频点的频谱带宽,比如为200KHZ,数字陷波滤波器的持续时间可以是GSM通信系统协议规定的一个触发脉冲的持续时间,为0.577ms。即,UMTS通信系统可以在会被GSM通信系统上行业务干扰的(时间1,频点1)采用一个带宽为200KHZ,持续时间为0.577ms的数字陷波滤波器进行干扰控制处理,在(时间2,频点2)采用一个带宽为200KHZ,持续时间为0.577ms的数字陷波滤波器进行干扰控制处理,即UMTS通信系统可以仅仅在GSM通信系统预测得出会对UMTS通信系统产生干扰的时间和频点进行滤波处理,过滤干扰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GSM通信系统为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为例,因此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对应GSM通信系统中的帧号和频点。在其他制式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各个通信系统规定的参数表示干扰发生的时间和频点,采用何种参数进行表示由各种制式通信系统规定的,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收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该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过滤该上行干扰信号,能够仅仅在产生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进行滤波,既控制了干扰信号又不影响有用信号的传输,提高了通信的质量。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共享频谱资源上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起的业务将会对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携带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将会发生的时间和频点的第一消息,可以是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根据该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计算确定的。该第一消息可以根据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之间存在的不同通信方式接收。
干扰控制模块702,用于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干扰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上行干扰信号时间和频点,在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上行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接收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干扰控制模块根据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所接收的上行信号中针对上行干扰信号的处理,提高通信质量。
图8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01,干扰控制模块802,其具体功能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其中,干扰控制模块802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单元8021,用于获取第一消息中上行干扰信号将会发生的时间和频点。
例如,获取单元从第一消息中获取该上行干扰信号将会发生的时间和频点包括:{(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
干扰控制单元8022,用于在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具体的,干扰控制单元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进行滤波,过滤GSM通信系统的上行业务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产生的对UMTS通信系统的上行干扰信号。
进一步的,干扰控制单元可以为数字陷波滤波器。该数字陷波滤波器在{(时间1,频点1),(时间2,频点2),...}过滤上行干扰信号,并且数字陷波滤波器的带宽可以为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频点的频谱带宽,数字陷波滤波器的持续时间可以为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触发脉冲的持续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获取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干扰控制单元在该时间和频点进行滤波,过滤该上行干扰信号。能够仅仅在发生干扰的地方进行滤波,在消除了干扰的同时不影响有用信号的传输,提高了通信的质量。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系统,包括如上描述的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
值得说明的是,实施例的顺序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使用,而不作为实施例之间优劣比对的依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另外,所描述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子、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所述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将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包括:
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获取所述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
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将会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帧号和频点。
3.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上行业务时,判断所述上行业务是否会占用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共享频谱资源,其中,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的制式不同;
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预测模块预测的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发送给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业务的频点分配集合、帧号和跳频参数,预测所述上行业务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帧号和频点。
5.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获取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在所述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所述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在所述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所述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包括:
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采用数字陷波滤波器在所述时间和频点过滤所述上行干扰信号,所述数字陷波滤波器的带宽为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频点的频谱带宽,所述数字陷波滤波器的持续时间为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触发脉冲的持续时间。
8.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和第二制式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时,接收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发送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预测的在所述共享频谱资源上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发起的上行业务将会对所述第二制式通信系统产生的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干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在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控制所述上行干扰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上行干扰信号的时间和频点;
干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间和频点对所接收到的上行信号中的所述上行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控制单元包括数字陷波滤波器,所述数字陷波滤波器在所述时间和频点过滤所述上行干扰信号,所述数字陷波滤波器的带宽为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频点的频谱带宽,所述数字陷波滤波器的持续时间为所述第一制式通信系统的一个触发脉冲的持续时间。
11.一种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或4的装置,以及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81855A CN101977388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81855A CN101977388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7388A true CN101977388A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3577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281855A Pending CN101977388A (zh) | 2010-11-01 | 2010-11-01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77388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4188A (zh) * | 2012-12-27 | 2013-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频谱资源共享方法及基站 |
CN103688590A (zh) * | 2011-07-21 | 2014-03-26 | 阿尔卡特朗讯 | 在与不同网络技术相关联的基站之间共享信息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 |
CN103874073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的载波选择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
WO2014169488A1 (zh) * | 2013-04-19 | 2014-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4285493A (zh) * | 2013-04-19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WO2015006954A1 (zh) * | 2013-07-18 | 2015-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其频谱共享方法 |
CN105052186A (zh) * | 2013-12-24 | 2015-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干扰值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5180309A1 (zh) * | 2014-05-30 | 2015-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
CN105393573A (zh) * | 2014-05-30 | 2016-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
CN106535232A (zh) * | 2016-12-16 | 2017-03-22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6656877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CN107211279A (zh) * | 2015-04-27 | 2017-09-26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09121195A (zh) * | 2017-06-23 | 2019-0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频率复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0381513A (zh) * | 2013-12-30 | 2019-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20094113A1 (zh) * | 2018-11-08 | 2020-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制式下的频谱共享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22534A1 (en) * | 1997-10-27 | 1999-05-06 | Motorola Limited |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
CN1358003A (zh) * | 2000-11-16 | 2002-07-10 | 讯宝科技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共存技术 |
US20040028003A1 (en) * | 2002-04-22 | 2004-02-12 | Diener Neil 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
CN1842188A (zh) * | 2005-03-31 | 2006-10-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多模通信设备的多模共存方法 |
CN101442839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滤波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
CN101621324A (zh) * | 2008-07-01 | 2010-01-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及蓝牙通信终端 |
-
2010
- 2010-11-01 CN CN2010105281855A patent/CN1019773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22534A1 (en) * | 1997-10-27 | 1999-05-06 | Motorola Limited |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
CN1358003A (zh) * | 2000-11-16 | 2002-07-10 | 讯宝科技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共存技术 |
US20040028003A1 (en) * | 2002-04-22 | 2004-02-12 | Diener Neil 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
CN1842188A (zh) * | 2005-03-31 | 2006-10-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多模通信设备的多模共存方法 |
CN101442839A (zh) * | 2007-11-23 | 2009-05-27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滤波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
CN101621324A (zh) * | 2008-07-01 | 2010-01-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及蓝牙通信终端 |
Cited B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8590A (zh) * | 2011-07-21 | 2014-03-26 | 阿尔卡特朗讯 | 在与不同网络技术相关联的基站之间共享信息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 |
CN103404188A (zh) * | 2012-12-27 | 2013-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频谱资源共享方法及基站 |
WO2014101482A1 (zh) * | 2012-12-27 | 2014-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频谱资源共享方法及基站 |
US9622087B2 (en) | 2012-12-27 | 2017-04-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pectrum resource shar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EP2981117A4 (en) * | 2013-04-19 | 2016-03-30 | Huawei Tech Co Ltd |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ROCESS, DEVICE AND MACHINE FOR SYSTEMS WITH VARIOUS OPERATING MODES |
WO2014169488A1 (zh) * | 2013-04-19 | 2014-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4247487A (zh) * | 2013-04-19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4285493A (zh) * | 2013-04-19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4285493B (zh) * | 2013-04-19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US9877331B2 (en) | 2013-04-19 | 2018-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10382974B2 (en) | 2013-07-18 | 2019-08-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10841809B2 (en) | 2013-07-18 | 2020-11-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US9820161B2 (en) | 2013-07-18 | 2017-1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si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8540986A (zh) * | 2013-07-18 | 2018-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其频谱共享方法 |
WO2015006954A1 (zh) * | 2013-07-18 | 2015-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其频谱共享方法 |
US10159000B2 (en) | 2013-07-18 | 2018-12-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side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pectrum sha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5052186B (zh) * | 2013-12-24 | 2019-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干扰值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052186A (zh) * | 2013-12-24 | 2015-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干扰值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381513B (zh) * | 2013-12-30 | 2023-05-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381513A (zh) * | 2013-12-30 | 2019-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874073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的载波选择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
CN105393573B (zh) * | 2014-05-30 | 2019-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
WO2015180309A1 (zh) * | 2014-05-30 | 2015-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
CN105393573A (zh) * | 2014-05-30 | 2016-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
CN107211279B (zh) * | 2015-04-27 | 2020-11-27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07211279A (zh) * | 2015-04-27 | 2017-09-26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06656877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CN106656877B (zh) * | 2015-10-28 | 2019-1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和装置 |
CN106535232B (zh) * | 2016-12-16 | 2019-11-19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6535232A (zh) * | 2016-12-16 | 2017-03-22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频点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09121195A (zh) * | 2017-06-23 | 2019-0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频率复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163474A (zh) * | 2018-11-08 | 2020-05-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制式下的频谱共享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0094113A1 (zh) * | 2018-11-08 | 2020-05-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制式下的频谱共享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163474B (zh) * | 2018-11-08 | 2023-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制式下的频谱共享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77388A (zh)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156035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2196542B (zh) | 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6797569B (zh) | 用于执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267343B (zh) |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 |
RU2713411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пилот-сигнала | |
JP5439690B2 (ja) | 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JP6850861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および端末機器 | |
CN108702766B (zh)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03929755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2017772B (zh)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3340677B1 (en) |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5554824B (zh) |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5745A (zh) |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284320A (zh) | 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 |
CN11013853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6162855B (zh) | 结合子载波分配和功率控制的多d2d通信对资源分配方法 | |
CN103618591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454855A (zh) | 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9819518B (zh) | 一种上下行信道动态转换方法及基站 | |
CN103476069B (zh) | 小区重选方法、资源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EP3468053B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8059009A1 (zh) | 一种上行信号质量补偿方法及装置 | |
CN105429668B (zh) |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1840A (zh) | 一种gsm与lte基带单元、双模系统及频谱调度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