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698A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4698A CN101964698A CN2010105040952A CN201010504095A CN101964698A CN 101964698 A CN101964698 A CN 101964698A CN 2010105040952 A CN2010105040952 A CN 2010105040952A CN 201010504095 A CN201010504095 A CN 201010504095A CN 101964698 A CN101964698 A CN 1019646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response message
- district
- sub
- pdc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UE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UE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UE根据确定的所述资源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多天线系统下ACK/NACK应答信息反馈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方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的重要计划,图1示出了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帧结构分为无线帧、半帧、子帧、时隙和符号四个等级,其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的长度为5ms,一个半帧由5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
当LTE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他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当LTE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每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均为16.67us。
在LTE的下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中,当UE(User Equipment,终端)没有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应答消息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的。
在LTE系统中定义了多种PUCCH format(格式),包括PUCCHformat 1/1a/1b和format 2/2a/2b,其中format 1用来发送UE的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信号,format 1a和1b分别用来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和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 2用来发送CSI(Channel State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信道质量信息)、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信息)以及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信息),format 2a用来发送CSI和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format 2b用来发送CSI信息和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其中,format 2a/2b只用于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场景。
LTE系统中,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当PDSCH只包含一个传输块时,UE需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当PDSCH包含两个传输块时,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子帧的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多个下行子帧对应的ACK/NACK应答消息需要在一个上行子帧的PUCCH信道上发送,其中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集合组成了“bundling window(配置窗)”。TDD中,ACK/NACK应答消息的发送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bundling(绑定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各个下行子帧对应的传输块的ACK/NACK应答消息进行逻辑与运算,如果一个下行子帧有2个传输块,UE要反馈2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如果各个子帧只有一个传输块,UE要反馈1比特的ACK/NACK应答消息;另一种是multiplexing(multiplexing with channel selection,信道选择)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的PUCCH信道和该信道上不同的调制符号来表示需要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的下行子帧的不同反馈状态,如果下行子帧上有多个传输块,则先将下行子帧的多个传输块需要反馈的ACK/NACK进行逻辑与(spatial bundling)后再进行信道选择,然后使用PUCCH format1b发送。
为了满足高级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Advanced,简称为ITU-Advanced)的要求,作为LTE的演进标准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需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并需要后向兼容LTE现有的标准。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LTE系统的带宽进行合并来获得更大的带宽,这种技术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为CA)技术。为了获得更高的峰值频谱效率,LTE-A系统中,上行支持多根传输天线,考虑到传输分集方式可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因此,针对PUCCH信道多天线传输模式的讨论都是基于传输分集方式的,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Space Orthogonal-Resource TransmitDiversity,简称为SORTD)是多天线系统下,发送应答消息的候选方案之一,SORTD的原理是使用不同的资源在不同的天线上传输相同的信令,因为对于四天线的场景,目前本领域的结论都是通过两天线虚拟化得到的,所以对于多天线系统来说,只要确定两个资源即可。
当LTE-A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时,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这4个下行分量载波的ACK/NACK。如果在MIMO情况下,UE需要反馈每个码字的ACK/NACK,则当UE配置了4个下行分量载波时,UE需要反馈8个ACK/NACK。目前关于ACK/NACK应答消息反馈的规定是:如果LTE-A的终端最多支持4比特ACK/NACK应答消息,则使用信道选择方法;如果支持大于4比特ACK/NACK应答消息的反馈,可以使用信道选择的方法,也可以使用DFT-s-OFDM结构的方法,由高层信令配置使用哪种方法。对于单天线系统下,信道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法的原则是:如果PDSCH对应的PDCCH是在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的,则PUCCH使用的资源通过PDCCH的CCE隐含映射,否则由高层配置的或者通过ARI(ACK/NACK Resource Indicator,应答资源指示)指示的。但是目前系统并没有给出在多天线系统下,UE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ACK/NACK应答信息时,传输ACK/NACK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从而使得在多天线系统下无法有效的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ACK/NACK应答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至少解决上述的多天线系统下无法有效的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ACK/NACK应答信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UE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UE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UE根据确定的所述资源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UE确定其主小区上的PDSCH为半持续调度且没有与所述PDSCH对应的PDCCH;所述UE根据高层信令配置和/或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所述UE在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通过本发明,UE在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时,获取发送PDSCH的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多天线系统下无法有效的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ACK/NACK应答信息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了多天线系统下ACK/NACK应答信息反馈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LTE系统下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应答信息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应答信息反馈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UE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答信息包括ACK或NACK应答信息。
步骤S204,UE确定发送上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其中,UE可以直接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取发送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或者,UE也可以根据上述PDSCH对应的PDCCH所在的分量载波(或小区),确定发送上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UE只能获取到一个资源用于发送上述应答信息,则UE回退到单天线的模式下发送所述应答信息,即按照单天线模式下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由于UE发送应答信息是通过PUCCH传输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也可以称为PUCCH使用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上述PDCCH所在的分量载波(或小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取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例如:
(一)当上述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分量载波为UE的主分量载波(也可以称为主小区)
(1)如果下行共享信道只有一个传输块时,则该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可以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其中,nCCE为所述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
(2)如果下行共享信道有两个传输块时,使用的两个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获得:
1)使用的资源都是通过CCE隐含映射;
例如,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TB对应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二个TB对应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3和nCCE+4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
2)使用的资源部分通过CCE隐含映射;
例如,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TB对应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二个TB的应用信息使用的资源通过半持续调度子帧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
或者,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TB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二个TB的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通过高层配置;
或者,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一个TB的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下行共享信道的第二个TB使用的资源通过ARI指示;其中,使用ARI指示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之一:(1)定义两个资源池,ARI代表两个资源池中对应的一个资源(即ARI指示两个资源,该两个资源可以是两个资源池中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一个资源池中的两个);(2)定义一个资源池,ARI代表一个资源池中的两个资源;
(二)当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在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上的
(1)如果下行共享信道只有一个传输块时,使用的资源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获得;
1)使用的资源都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2)使用的资源通过ARI指示,其中使用ARI指示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之一:(1)定义2个资源池,ARI代表2个资源池中对应的资源(即ARI指示两个资源,该两个资源可以是两个资源池中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一个资源池中的两个);(2)定义一个资源池,ARI代表一个资源池中2的资源;
(2)如果下行共享信道有两个传输块时,使用的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获得:
1)使用的资源都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2)使用的资源通过ARI指示,其中使用ARI指示是指定义2个资源池,ARI代表4个资源池中对应的资源(即ARI指示4个资源,该4个资源为4个资源池中的指定4个资源);
步骤S206,UE在确定的上述资源上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SORTD)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在多天线系统下采用信道选择的方式发送应答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图3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UE确定其主分量载波上的PDSCH为半持续调度的且没有与所述PDSCH对应的PDCCH;
步骤S304,UE根据高层信令配置和/或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例如,UE发送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可以全部通过ARI指示;其中,使用ARI指示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之一:(1)定义两个资源池,ARI代表两个资源池中对应的资源(即ARI指示两个资源,该两个资源可以是两个资源池中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一个资源池中的两个);(2)定义一个资源池,ARI代表一个资源池中的两个资源;
或者,发送应答信息使用的第一个资源通过ARI指示,第二个资源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或者,发送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全部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步骤S306,UE在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可以在UE的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的PDSCH是半持续调度的且没有与其对应的PDCCH时,可以在多天线系统下实现的信道选择的应答信息发送。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分量载波(或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PCell),另一个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SCell),其中配置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上PDSCH为单TB模式,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SCH为单TB模式且对应的PDCCH是在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上的,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的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CCH所占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终端采用信道选择的方式反馈对应ACK/NACK应答消息,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由于两个分量载波(或小区)的PDCCH都在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上,因此,2个天线上传输PUCCH(即ACK/NACK应答消息)使用的资源应该都是通过PDCCH的CCE隐含指示,其中,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对应的资源,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对应的资源。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小区(或分量载波),其中一个是主小区(或主分量载波),另一个是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其中配置主小区(或主分量载波)上PDSCH为单TB模式,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的PDSCH为单TB模式,主小区(或者主分量载波)的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终端采用信道选择的方式反馈对应ACK/NACK应答消息,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因为主小区(或者主分量载波)的2个天线上使用的资源应该是通过PDCCH的CCE隐含指示,对于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的2个天线上使用的资源是通过高层配置的假设为天线1上使用的正交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者对应的资源,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者对应的资源。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小区(或分量载波),其中一个是主小区(或主分量载波),另一个是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其中配置主小区(或主分量载波)上PDSCH为单TB模式,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的PDSCH为单TB模式,主小区(或者主分量载波)的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终端采用信道选择的方式反馈对应ACK/NACK应答消息,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因为主小区(或者主分量载波)的2个天线上使用的正交资源应该都是通过PDCCH的CCE隐含指示,对于辅小区(或者辅分量载波)的2个天线上使用的资源是ARI指示的信道索引其中两个信道索引和可以来自不同的资源池,也可以来自一个资源池,其中假设为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者对应的资源,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选择对应的资源或者对应的资源。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分量载波(或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另一个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其中配置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上PDSCH为两TB模式,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SCH为两TB模式且对应的PDCCH是在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上的,主分量载波(或者主小区)的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CCH所占的第一个CCE的序号是相应的信道索引是终端采用信道选择的方式反馈对应ACK/NACK应答消息,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由于两个分量载波(小区)的PDCCH都在主分量载波(小区)上,则2个天线上使用的资源应该都是通过PDCCH的CCE隐含指示,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分量载波(或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另一个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其中配置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上PDSCH为两TB模式,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SCH为两TB模式,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了4个资源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由于使用的资源是高层配置的,所以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一个。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假定基站给终端配置2个下行分量载波(或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另一个是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其中配置主分量载波(或主小区)上PDSCH为两TB模式,辅分量载波(或者辅小区)的PDSCH为两TB模式,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了4个资源当前配置UE采用2天线发送PUCCH,且PUCCH的分集方案为SORTD。
由于使用的资源是高层配置的,所以天线1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天线2上使用的资源根据反馈的ACK/NACK应答消息在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对应的资源和对应的资源中选择一个。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设备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如图6所示,该用户设备主要包括:确定模块10、获取模块20和发送模块30。其中,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发送模块30,用于在获取模块20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取模块20可以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或者,获取模块20根据基站调度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在的小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例如,获取模块20根据PDCCH所在的小区及PDSCH占有的传输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描述的方法获取发送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具体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UE在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时,可以根据PDSCH对应的PDCCH所在的分量载波,获取发送PDSCH的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多天线系统下无法有效的采用信道选择的方法反馈ACK/NACK应答信息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了多天线系统下ACK/NACK应答信息反馈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应答信息;
所述UE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所述UE根据确定的所述资源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确定发送所述应答消息使用的资源包括:所述UE确定高层信令配置的资源作为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确定发送所述应答消息使用的资源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PDSCH对应的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且所述PDSCH只有一个传输块;
所述UE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两个所述资源,其中,nCCE为所述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序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两个传输块;
所述UE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四个所述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四个所述资源包括:
所述UE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所述PDSCH的第一个传输块对应的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通过nCCE+3和nCCE+4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所述PDSCH的第二个传输块对应的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其中,nCCE为
所述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两个传输块;
所述UE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部分所述资源,通过半持续调度子帧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其余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两个传输块;
所述UE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部分所述资源,根据高层配置获取使用的其余所述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两个传输块;
所述UE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部分所述资源,根据应答信息资源指示ARI获取使用的其余所述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PDCCH的CCE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取使用的部分所述资源包括:
所述UE通过nCCE和nCCE+1对应的信道索引获得所述PDSCH的第一个传输块的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两个资源,其中,nCCE为所述PDCCH所占用的第一个CCE的序号。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为辅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一个传输块;
所述UE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所述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使用的小区为辅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一个传输块;
所述UE根据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所述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定义有两个资源池,所述ARI指示所述两个资源池中对应的资源;或者,预先定义有一个资源池,所述ARI指示所述资源池中的两个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使用的小区为辅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两个传输块;
所述UE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取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所述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PDCCH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PDCCH使用的小区为辅小区,且所述PDSCH有一个传输块;
所述UE根据ARI指示获取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定义有四个资源池,所述ARI指示所述四个资源池中对应的一个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UE确定只有一个资源供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则所述UE回退到单天线的模式下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18.一种多天线系统下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确定其主小区上的PDSCH为半持续调度且没有与所述PDSCH对应的PDCCH;
所述UE根据高层信令配置和/或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所述UE在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正交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ARI指示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所有所述资源,所述UE根据所述ARI的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所述资源,其中,预先定义有两个资源池,所述ARI指示所述两个资源池中各个资源池中的一个资源;或者,预先定义有一个资源池,所述ARI指示所述资源池中的两个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高层信令配置和ARI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ARI指示了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第一个所述资源,所述UE根据所述ARI的指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第一个所述资源;
所述UE根据所述高层信令配置,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第二个所述资源。
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用信道选择方式反馈PDSCH的应答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资源上以空间资源传输分集的方式发送所述应答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根据高层信令配置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或者,所述获取模块根据基站调度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在的小区,获取发送所述应答信息使用的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040952A CN101964698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040952A CN101964698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4698A true CN101964698A (zh) | 2011-02-02 |
Family
ID=4351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040952A Pending CN101964698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4698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8968A (zh) * | 2011-02-12 | 2011-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实现终端 |
CN102651680A (zh) * | 2011-02-24 | 2012-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2752089A (zh) * | 2011-04-22 | 2012-10-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反馈ack/nack的方法 |
CN102932918A (zh) * | 2011-08-09 | 2013-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2208968B (zh) * | 2011-02-12 | 2016-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实现终端 |
CN110098857A (zh) * | 2019-03-29 | 2019-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0138517A (zh) * | 2013-03-28 | 2019-08-1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637431A (zh) * | 2017-05-05 | 2019-12-3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确认资源的分配 |
WO2020244407A1 (zh) * | 2019-06-04 | 2020-1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pucch资源分配方法和一种基站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4252A (zh) * | 2008-12-19 | 2010-06-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升级系统及其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
CN101795492A (zh) * | 2010-01-15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 |
-
2010
- 2010-09-30 CN CN2010105040952A patent/CN1019646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4252A (zh) * | 2008-12-19 | 2010-06-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升级系统及其反馈ack/nack的方法及设备 |
CN101795492A (zh) * | 2010-01-15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ATT: "PUCCH Format 1/1a/1b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SORTD",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1BIS,R1-103471> * |
HUAWEI: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plink ACE/NACK multiplex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R1-104282> * |
HUAWEI: "SORT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format 1a/1b",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R1-104283> * |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08968B (zh) * | 2011-02-12 | 2016-1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实现终端 |
CN102208968A (zh) * | 2011-02-12 | 2011-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实现终端 |
CN106571897B (zh) * | 2011-02-24 | 2020-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6571897A (zh) * | 2011-02-24 | 2017-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2651680B (zh) * | 2011-02-24 | 2015-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9232506B2 (en) | 2011-02-24 | 2016-01-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CN102651680A (zh) * | 2011-02-24 | 2012-08-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5634693A (zh) * | 2011-02-24 | 2016-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9451633B2 (en) | 2011-02-24 | 2016-09-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US9456443B2 (en) | 2011-02-24 | 2016-09-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CN105634693B (zh) * | 2011-02-24 | 2019-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6533637A (zh) * | 2011-02-24 | 2017-03-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6533637B (zh) * | 2011-02-24 | 2020-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2752089A (zh) * | 2011-04-22 | 2012-10-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反馈ack/nack的方法 |
CN102932918A (zh) * | 2011-08-09 | 2013-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2932918B (zh) * | 2011-08-09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11671209B2 (en) | 2013-03-28 | 2023-06-06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ti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1201700B2 (en) | 2013-03-28 | 2021-12-14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ti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10138517B (zh) * | 2013-03-28 | 2022-04-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138517A (zh) * | 2013-03-28 | 2019-08-1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
US12021638B2 (en) | 2013-03-28 | 2024-06-25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RQ tim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10637431A (zh) * | 2017-05-05 | 2019-12-3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确认资源的分配 |
CN110637431B (zh) * | 2017-05-05 | 2022-05-1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发送/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和介质 |
CN110098857A (zh) * | 2019-03-29 | 2019-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
US11916629B2 (en) | 2019-03-29 | 2024-02-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apparatus |
WO2020244407A1 (zh) * | 2019-06-04 | 2020-1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pucch资源分配方法和一种基站 |
US12267835B2 (en) | 2020-06-03 | 2025-04-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llocation of acknowledgement resourc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83099B2 (en) | Efficient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technique | |
US10285166B2 (en) |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IMO retransmission in LTE system | |
US92879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IMO | |
EP2509244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
CN101764642B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 |
CN102098086B (zh)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2484568B (zh) |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 |
CN103209483B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US968677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 |
CN101631374A (zh) |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1715211A (zh) | 传输模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2971981A (zh) |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41268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 |
CN105610549A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 |
CN102394685A (zh) | 多天线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 |
CN101984568A (zh)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 |
CN101964698A (zh) |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
KR20140083972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412883B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917380B (zh)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908950B (zh) |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867466B (zh) | 应答消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1997586A (zh) | 基于多载波多天线的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2098146A (zh)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