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599B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Google Patents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4599B CN101964599B CN 200910160470 CN200910160470A CN101964599B CN 101964599 B CN101964599 B CN 101964599B CN 200910160470 CN200910160470 CN 200910160470 CN 200910160470 A CN200910160470 A CN 200910160470A CN 101964599 B CN101964599 B CN 1019645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voltage
- power
- control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该转换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输出电压至系统电路,包括:具有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源电路,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分别产生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反馈电路,用以根据输出电压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与反馈电路,用以根据反馈信号与系统电路的关闭状态与运行状态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其中,于系统电路的电源状态为关闭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停止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使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的电压值常态低于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本发明可以在使用者未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电源供应器停止运行,而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各式各样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已逐渐被研发出来,这些具有各式各样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更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使得人们生活更为便利。
这些各式各样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由各种电子元件所组成,而每一个电子元件所需的电源电压不尽相同,因此,现今的供电系统提供的交流电源并不适合直接提供给电子产品使用。为了提供适当的电压给每一个电子元件使其正常运行,这些电子产品需要通过电源转换电路将交流电源,例如一般的市电,转换为适当的电压给每一个电子元件使用。
电源转换电路依其电路结构的不同,约可粗略地区分为线性式和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两种,简单的线性式电源转换电路是由变压器、二极管整流器和电容滤波器所组成,其优点是电路简单且成本低,但是因使用较大的变压器且转换效率低,所以无法使用在体积较小或长时间使用的电子产品中。相较于线性式电源转换电路,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及较小的体积,因此,长时间使用或小型化的电子产品大多会使用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
虽然,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但是,传统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不论是否需要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该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仍会一直持续运行,使输出电压维持额定电压值。因此,即使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未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该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仍会持续运行而消耗电能,造成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于未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时具有较高的电能消耗。
由上述可知,传统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于负载或电子产品未使用该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所提供的电能时,例如负载或电子产品停止运行时,传统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仍会持续运行,造成整体电路具有较高的电能消耗,不符合节能省电特性。若使用传统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电源供应器提供电能至电子产品时,即便是使用者未使用电子产品,电源供应器仍会持续运行而消耗不必要的电能。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缺陷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实为本领域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于不需要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时,例如负载或电子产品停止运行时,整体电路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以符合节能省电特性。此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使用于电源供应器而提供电能至电子产品,可以在使用者未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电源供应器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输出电压至系统电路,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其包含第一开关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而于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产生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反馈电路,连接于电源电路,用以根据系统电路的电源状态信号与输出电压产生反馈信号;控制电路,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与反馈电路,用以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使该电源电路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转换为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以及启动电路,连接于系统电路与控制电路,用以根据电源状态信号将产生启动电压至控制电路;其中,于电源状态信号为关闭状态时,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的比例值为第一反馈比例值,且使第一辅助电压低于运行电压值,进而使控制电路停止运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经由输出电源连接器传送至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其包含第一开关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而于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产生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反馈电路,连接于电源电路,用以根据输出电压产生反馈信号;以及电源状态检测电路,连接于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用以检测系统电路是否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提供电能,并产生对应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控制电路,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反馈电路与电源状态检测电路,用以根据电源状态检测信号与反馈信号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使电源电路接收该输入电压的能量而转换为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其中,于电源状态检测信号为关闭状态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停止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使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的电压值常态低于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输出电压至系统电路,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其包含第一开关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而于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产生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反馈电路,连接于电源电路,用以根据输出电压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与反馈电路,用以根据反馈信号与系统电路的关闭状态与运行状态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使电源电路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转换为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其中,于系统电路的电源状态为关闭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停止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使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的电压值常态低于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含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输出电压,且输出电压经由输出电源连接器传送至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电源电路,其包含第一开关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的电能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而于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产生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反馈电路,连接于电源电路,用以根据输出电压产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系统电路与反馈电路,用以根据反馈信号与系统电路的关闭状态与运行状态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使电源电路接收输入电压的能量而转换为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其中,于系统电路的电源状态为关闭状态时,该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停止运行或间歇性运行,使输出电压与第一辅助电压的电压值常态低于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
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于不需要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时,例如负载或电子产品停止运行时,可通过反馈电路与控制单元的启动电路使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停止运行,进而使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停止运行。更可利用控制单元的电源状态检测电路依据电子产品的电源状态产生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使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间歇性地运行,以使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不持续维持在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因此,整体电路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且不用将输入电压调整为零电压值或中断,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就会停止运行,以符合节能省电特性。此外,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可应用于电源供应器而提供电能至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且可以在使用者未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电源供应器停止运行,因此不必将电源供应器由插座移除而中断输入电压,即可以使电源供应器停止运行,而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A与图6B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A与图9B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反馈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 2:系统电路
11:电源电路 11a:第一电源输出端
11b:第二电源输出端 111:第一开关电路
112:第一整流滤波电路 113:第二整流滤波电路
114:电流检测电路 12a、12b:反馈电路
121:三端可调稳压元件 121a:阳极端
121r:参考端 121c:阴极端
122:第一隔离元件 13a、13b、13c:控制单元
13a1、13b1、13c1:控制电路 13a2:启动电路
13b2、13c2、13d2、13e2:电源状态检测电路
13a3:加速电路 131:第二隔离元件
132:第三隔离元件 133:第一连动开关
134:维持电路 14:输入整流电路
1a:输出电源连接器
Q1~Q4:第一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
Q1a~Q4a:第一端 Q1b~Q4b:第二端
COM1:第一共同端 COM2:第二共同端
Tr:变压器 Np:初级绕组
Ns:次级绕组 Na:辅助绕组
R1~R15:第一电阻~第十五电阻 I1:第一电流
I2:第二电流 Rs:检测电阻
Cin:输入电容 CT:检测电容
C1~C5:第一电容~第五电容 D1:第一二极管
D2:第二二极管 D3:第三二极管
K1:第一连接端 K2:第二连接端
Vo:输出电压 Vcc:第一辅助电压
VH:启动电压 Vfb:反馈信号
Vst:电源状态信号 V1:第一分压信号
V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 V1a:第一临界电压值
V2b:第二临界电压值 Va:电源状态检测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的电能而产生额定的输出电压Vo,该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包括:电源电路11、反馈电路12a以及控制单元13a,在本实施例中,包含控制电路13a1以及启动电路13a2。其中,电源电路11包含第一开关电路111,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的电能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而于第一电源输出端11a与第二电源输出端11b分别产生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反馈电路12a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与控制电路13a1,用以根据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提供的电源状态信号Vst与输出电压Vo产生反馈信号Vfb。控制电路13a1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111的控制端与反馈电路12a的输出端,用以根据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入电压Vin的能量转换为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启动电路13a2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系统电路2与控制电路13a1,用以根据电源状态信号Vst使用输入电压Vin的电能产生启动电压VH而传送至控制电路13a1使控制电路13a1开始运行。
请参阅图2并配合图1,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1所示,于第一时间t1之前,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表示系统电路2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提供电能。此时,反馈电路12a依据输出电压Vo对应产生的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例值可以使控制电路13a1根据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源电路11输出的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维持在额定电压值,以分别提供电能至系统电路2与控制电路13a1。由于,提供至控制电路13a1的第一辅助电压Vcc的电压值大于控制电路13a1正常运行所需的运行电压值Von,因此,控制电路13a1会持续运行而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入电压Vin的能量转换为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
于第一时间t1时,电源状态信号Vst由高电位的运行状态转变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关闭状态,表示系统电路2不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提供电能。此时,反馈电路12a依据输出电压Vo对应产生的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例值会使控制电路13a1根据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源电路11输出的第一辅助电压Vcc低于运行电压值Von,进而使控制电路13a1停止运行,接续使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为零电压值。由于此时启动电路13a2会根据为关闭状态的电源状态信号Vst使启动电压VH的电压值为零电压值,因此即使输入电压Vin可以持续提供电能给启动电路13a2,启动电路13a2也不会使用输入电压Vin的电能产生非零电压值的启动电压VH启动控制电路13a1。因此,于第一时间t1至第二时间t2之间,控制电路13a1会停止运行,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为零电压值,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停止提供电能至系统电路2。
于第二时间t2时,电源状态信号Vst由零电位或低电位的关闭状态转变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此时,启动电路13a2会根据为运行状态的电源状态信号Vst使输入电压Vin的电能传送至控制电路13a1,也即启动电压VH为非零电压值,再经由控制电路13a1将启动电压VH的电能传送至电源电路11内部的电容(未图示),使第一辅助电压Vcc的电压值上升至运行电压值Von以上,而启动控制电路13a1运行,并于控制电路13a1启动运行后会开始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此时,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反馈电路12a依据输出电压Vo对应产生的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例值会使控制电路13a1根据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源电路11输出的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维持在额定电压值,以分别提供电能至系统电路2与控制电路13a1。
由于电源电路11、反馈电路12a、控制电路13a1以及启动电路13a2种类众多,以下将例举说明。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11包含第一开关电路111、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12、第二整流滤波电路113与变压器Tr,在本实施例中,变压器Tr包含初级绕组Np(primary winding)、次级绕组Ns(secondary winding)与辅助绕组Na(auxiliary winding),而第一开关电路111由第一开关元件Q1实现。其中,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Np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第一端Q1a,而第一开关元件Q1的第二端Q1b与控制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共同端COM1与控制电路13a1,通过控制电路13a1产生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使第一开关元件Q1导通或截止,进而将输入电压Vin的电能经由变压器Tr的初级绕组Np传送至次级绕组Ns与辅助绕组Na,再分别由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12与第二整流滤波电路113整流滤波以产生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
第一整流滤波电路112连接于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Ns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之间,且包含第一二极管D1与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端与变压器Tr的次级绕组Ns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连接于系统电路2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与第二共同端COM2之间。第二整流滤波电路113连接于变压器Tr的辅助绕组Na与控制电路13a1之间,且包含第二二极管D2与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端与变压器Tr的辅助绕组Na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于控制电路13a1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11b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反馈电路12a包含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一隔离元件122与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3-Terminal Adjustable Regulator),其中,第一电阻R1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与第一连接端K1之间,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连接端K1与第二共同端COM2之间,且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构成第一分压电路,用以将输出电压Vo在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参考端121r分压而产生第一分压信号V1。
第一隔离元件122可以是但不限定为光耦合隔离元件(photoelectriccoupling isolation),该第一隔离元件122的输出侧连接于控制电路13a1,会根据流入第一隔离元件122输入侧的第一电流I1的电流大小产生对应的反馈信号Vfb。第一隔离元件122的输入侧与第四电阻R4串联连接于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阴极端121c(cathode)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之间,用以限制流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阴极端121c或第一隔离元件122输入侧的第一电流I1的电流大小,第四电阻R4与第一隔离元件122的输入侧为串联连接就可以达到限制第一电流I1的电流大小的功效。于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与第一隔离元件122的输入侧串联连接的先后位置可以交换,与图3所示相反(未图示)。
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可选用例如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Semiconductor)型号为LM317的IC实现,但不以此为限。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阳极端121a(Anode)与参考端121r分别连接于第二共同端COM2与第一连接端K1,用以根据第一分压信号V1与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内的第一参考电压,例如1.25伏特(V),自动地对应调整第一电流I1的电流大小,使第一隔离元件122的输出侧依据输出电压Vo的变化产生反馈信号Vfb。第三电阻R3与第二开关元件Q2串联连接于第二电阻R2两端之间,而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连接于系统电路2,且于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使第二开关元件Q2导通时,第三电阻R3会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2的第一端Q2a,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端K1,第二开关元件Q2的第二端Q2b连接于第二共同端COM2。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电路13a2包含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隔离元件131与第三开关元件Q3,其中,第七电阻R7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端K2之间,第八电阻R8连接于第二连接端K2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其中,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会构成第二分压电路,用以利用输入电压Vin的电能在第二连接端K2产生第二分压信号V2。第三开关元件Q3的第一端Q3a与第二端Q3b分别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控制电路13a1,第二隔离元件131的输出侧连接于第三开关元件Q3的控制端与第二连接端K2之间,第二隔离元件131的输入侧与第九电阻R9串联连接于系统电路2与第二共同端COM2之间。相似地,第二隔离元件131可以是但不限定为光耦合隔离元件。
当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时,第二分压信号V2会经由第二隔离元件131的输出侧传送至第三开关元件Q3的控制端,使输入电压Vin的电能传送至控制电路13a1,此时,启动电压VH的电能会经由控制电路13a1传送至电源电路11内部的第二电容C2,使第一辅助电压Vcc的电压值上升至运行电压值Von以上,而启动控制电路13a1运行。相反地,当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关闭状态时,第二分压信号V2则无法经由第二隔离元件131的输出侧传送至第三开关元件Q3的控制端,此时,启动电压VH为零电压值,启动电压VH无法启动控制电路13a1运行。
至于反馈电路12a,当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关闭状态时,第二开关元件Q2截止,第三电阻R3不会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此时,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一反馈比例值,第一分压信号V1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一分压比例值A1,第一分压信号V1与输出电压Vo的关系式(式1)为:
当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时,高电位的运行状态会使第二开关元件Q2导通,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此时,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二反馈比例值,第一分压信号V1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二分压比例值A2,第一分压信号V1与输出电压Vo的关系式(式2)为:
由上述可知,第一分压比例值A1大于第二分压比例值A2,所以第一反馈比例值大于第二反馈比例值。换言之,当电源状态信号Vst为高电位的运行状态时,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二反馈比例值可以使控制电路13a1根据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源电路11输出的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维持在额定电压值。当电源状态信号Vst转变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关闭状态时,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为第一反馈比例值会使控制电路13a1根据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源电路11输出的第一辅助电压Vcc低于额定电压值与运行电压值Von,进而使控制电路13a1停止运行。
图4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如图1与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1所示的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图4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1所示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图4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输入整流电路14与输入电容Cin,其中,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图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如图3与图5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3所示的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5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114、输入整流电路14、加速电路13a3、输入电容Cin、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于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114包含检测电阻Rs,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第二端Q1b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用以于第一开关元件Q1导通时检测流过第一开关元件Q1的电流大小,并产生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Vis至控制电路13a1。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图5的控制单元13a(未标号)除了包含控制电路13a1与启动电路13a2外,还包含加速电路13a3与第十一电阻R11,其中,加速电路13a3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13a1之间,用以加速第一开关元件Q1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加速电路13a3包含第四开关元件Q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以及第十四电阻R14,其中,第四开关元件Q4的第一端Q4a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13a1之间,第十三电阻R13连接于第四开关元件Q4的控制端与第一端Q4a之间,第十四电阻R14连接于第四开关元件Q4的第二端Q4b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于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由高电位状态转变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状态时,放电路径会经由导通的第四开关元件Q4与第十四电阻R14,而加快放电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反馈电路12a还包含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其中,第五电阻R5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与系统电路2之间,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与第二共同端COM2之间,且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构成输入分压电路,用以将电源状态信号Vst在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分压。第三电容C3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与第二共同端COM2之间,用以消除噪声。第四电容C4连接于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参考端121r与阴极端121c之间,用以补偿三端可调稳压元件121的运行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电路13a2还包含第十电阻R10连接于第三开关元件Q3的第二端Q3b与控制端之间,用以防止因第三开关元件Q3的控制端有噪声而使第三开关元件Q3错误作动。相似地,第十一电阻R11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用以防止因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有噪声而使第一开关元件Q1错误作动。
请参阅图6A并配合图1,图6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如图6A所示,图6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的控制单元13b与反馈电路12b不同于图1,且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通过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其中,反馈电路12b仅根据输出电压Vo产生反馈信号Vfb,所以反馈信号Vfb与输出电压Vo的比例值为固定,不会根据电源状态信号Vst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b包含控制电路13b1与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b2,其中,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b2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控制电路13b1以及输出电源连接器1a,用以检测系统电路2是否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提供电能,并产生对应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控制单元13b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第一开关电路111的控制端以及反馈电路12b,用以根据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与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入电压Vin的能量转换为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b2包含第三隔离元件与第十五电阻R15,其中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出侧连接于控制电路13b1,而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另一端则通过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时,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会通过系统电路2内部构成回路,使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相反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时,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就无法通过系统电路2内部构成回路,此时第二电流I2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请参阅图6B并配合图6A,图6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6B与第图6A不同之处在于图6B的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c2还包含第一连动开关133,用以根据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系统电路2的连接关系而导通或截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第十五电阻R15与第一连动开关133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第十五电阻R15与第一连动开关133的一端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共同端COM2。
相似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时,第一连动开关133会对应导通,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会通过第一连动开关133构成回路,使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相反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时,第一连动开关133会对应截止,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就无法构成回路,此时第二电流I2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请参阅图7并配合图6A与图6B,图7为本发明图6A与图6B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7所示,于第三时间t3之前,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此时,运行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b1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于第三时间t3,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第二电流I2会改变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改变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此时,关闭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b1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同理,于第三时间t3至第六时间t6之间,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控制电路13b1会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对应使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无法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于第三时间t3至第四时间t4之间,控制电路13b1会停止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至第一开关电路111,对应使输出电压Vo的电压值持续下降低于额定电压值,但是,控制电路13b1会间歇性地直接将输入电压Vin的电能经由控制电路13b1传送至电源电路1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11b,使得第一辅助电压Vcc的电压值会上下变化。于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的第四时间t4与第五时间t5,控制电路13b1会短暂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短暂地运行,对应使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短暂地上升至额定电压值。
于第六时间t6,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通过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改变为非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改变为运行状态。此时,运行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b1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于第三时间t3至第六时间t6之间,不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提供额定电压值至系统电路2,控制电路13b1会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的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不会维持在额定电压值,对应使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较省电地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的第三时间t3至第六时间t6之间,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会维持固定电压值不会上下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的第三时间t3至第六时间t6之间,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会上下变化(未图示),但是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会大于第一临界电压值(未图示),控制电路13b1还是会判定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请参阅图8A并配合图6A,图8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8A与图6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图8A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6A所示电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图8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输入整流电路14与输入电容Cin,其中,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请参阅图8B并配合图6B,图8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8B与图6B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图8B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6B所示电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图8B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输入整流电路14与输入电容Cin,其中,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请参阅图9A并配合图6A,图9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9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的控制单元13c不同于图6A,于图9A中,控制单元13c还包含维持电路134,且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第二共同端COM2与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d2,用以接收电源电路11输出的电能而产生第二辅助电压Vb提供至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d2。
在本实施例中,维持电路134包含第三二极管D3与第五电容C5,其中,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共同端COM2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连接,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端与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a连接。维持电路134的电源输出端为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连接于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d2。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d2除了包含第三隔离元件与第十五电阻R15外,还包含检测电容CT连接于控制电路13c1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相似地,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出侧连接于控制电路13c1,而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于维持电路134的电源输出端,另一端则通过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
相似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时,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会通过系统电路2内部构成回路,使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相反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时,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就无法通过系统电路2内部构成回路,此时第二电流I2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请参阅图9B并配合图9A,图9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9B与第图9A不同之处在于图9B的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e2还包含第一连动开关133,用以根据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系统电路2的连接关系而导通或截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第十五电阻R15与第一连动开关133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第十五电阻R15与第一连动开关133的一端连接于维持电路134的电源输出端,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二共同端COM2。
相似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时,第一连动开关133会对应导通,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会通过第一连动开关133构成回路,使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相反地,当使用者将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时,第一连动开关133会对应截止,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与第十五电阻R15就无法构成回路,此时第二电流I2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请再参阅图10并配合图9A与图9B,图10为本发明图9A与图9B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10所示,于第七时间t7之前,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不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此时,运行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c1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出电压Vo、第一辅助电压Vcc以及第二辅助电压Vb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于第七时间t7,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分离,第二电流I2会改变为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改变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此时,关闭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c1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同理,于第七时间t7至第十时间t10之间,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控制电路13c1会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对应使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无法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七时间t7至第十时间t10之间,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非零电压值的关闭状态,控制电路13c1会间歇性地直接将输入电压Vin的电能经由控制电路13c1传送至检测电容CT,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大于第一临界电压值V1a。虽然,检测电容CT于充电与放电时会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上下变化,但是,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的电压值还是会大于第一临界电压值V1a,控制电路13c1会判定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高电位的关闭状态。
于第七时间t7至第八时间t8之间,控制电路13c1会停止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至第一开关电路111,对应使输出电压Vo的电压值持续下降低于额定电压值,但是,维持电路134会持续将第二辅助电压Vb的电压值维持大于第二临界电压值V2b以上。于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时,维持电路134可以提供足够电压值的第二辅助电压Vb至电源状态检测电路13d2,13e2,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对应改变为零电位或低电位的运行状态。
为了使第二辅助电压Vb的电压值维持大于第二临界电压值V2b以上,于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为关闭状态的第八时间t8与第九时间t9,控制电路13c1会短暂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短暂地运行,对应使输出电压Vo、第一辅助电压Vcc以及第一辅助电压Vcc短暂地上升至额定电压值,而对维持电路134的第五电容C5补充电能,所以第二辅助电压Vb的电压值可以维持大于第二临界电压值V2b以上。因为第七时间t7、第八时间t8、第九时间t9以及第十时间t10之间的时间差较长,因此,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的电压值常态会下降至零电压值。
于第十时间t10,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通过输出电源连接器1a与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2连接,流入第三隔离元件132的输入侧的第二电流I2改变为非零电流值,对应使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改变为运行状态。此时,运行状态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Va会使控制电路13b1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以将输出电压Vo、第一辅助电压Vcc以及第二辅助电压Vb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于第七时间t7至第十时间t10之间,不需要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提供额定电压值至系统电路2,控制电路13c1会停止根据反馈信号Vfb持续地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VPWM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或截止,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的输出电压Vo与第一辅助电压Vcc常态会下降至零电压值,对应使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较省电地运行。
请参阅图11A并配合图9A,图11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11A与图9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图11A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9A所示电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图11A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输入整流电路14与输入电容Cin,其中,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请参阅图11B并配合图9B,图11B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局部电路示意图。图11B与图9B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所示的电路结构与原理相似,于此不再赘述。图11B所示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与图9B所示电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图11B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1还包括:输入整流电路14与输入电容Cin,其中,输入整流电路14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交流电的输入电压Vin整流,而输入电容Cin则连接于电源电路11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共同端COM1之间。
请参阅图12并配合图3,图12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反馈电路的详细电路示意图。图12的反馈电路12b与图3的反馈电路12a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图12的反馈电路12b不包含第三电阻R3与第二开关元件Q2,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相同于图3的反馈电路12a,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控制电路13a1,13b1,13c1可以是但不限定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ler,PWM controller)、脉冲频率调制控制器(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roller,PFM controller)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本发明的开关元件可以是但不限定为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于不需要提供电能至负载或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时,例如负载或电子产品停止运行时,可通过反馈电路与控制单元的启动电路使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停止运行,进而使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停止运行。更可利用控制单元的电源状态检测电路依据电子产品的电源状态产生的电源状态检测信号,使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间歇性地运行,以使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不持续维持在额定电压值,或为零电压值。因此,整体电路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且不用将输入电压Vin调整为零电压值或中断,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就会停止运行,以符合节能省电特性。此外,本发明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可应用于电源供应器而提供电能至电子产品的系统电路,且可以在使用者未使用电子产品时,使电源供应器停止运行,因此不必将电源供应器由插座移除而中断输入电压Vin,即可以使电源供应器停止运行,而具有较低的电能消耗。
本发明得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电能而产生一输出电压至一系统电路,该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包括:
一电源电路,其包含一第一开关电路,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的电能且通过该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而于一第一电源输出端与一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产生该输出电压与一第一辅助电压;
一反馈电路,连接于该电源电路,用以根据该系统电路的一电源状态信号与该输出电压产生一反馈信号;
一控制电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与该反馈电路,用以根据该反馈信号控制该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使该电源电路接收该输入电压的能量而转换为该输出电压与该第一辅助电压;以及
一启动电路,连接于该系统电路与该控制电路,用以根据该电源状态信号产生一启动电压至该控制电路;
其中,于该电源状态信号为一关闭状态时,该反馈信号与该输出电压的比例值为一第一反馈比例值,且使该第一辅助电压低于一运行电压值,进而使该控制电路停止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电源状态信号为该关闭状态时,该启动电压为零电压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电源状态信号为一运行状态时,该启动电路通过该启动电压的电能启动该控制电路运行,且该反馈信号与该输出电压的比例值为一第二反馈比例值而使该输出电压与该第一辅助电压维持在额定电压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第一反馈比例值大于该第二反馈比例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电源电路还包含:
一变压器,具有一初级绕组、一次级绕组与一辅助绕组;
一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与该系统电路之间,用以整流滤波;以及
一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于该变压器的该辅助绕组与该控制电路之间,用以整流滤波;
其中,通过该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将该输入电压的电能经由该变压器的该初级绕组传送至该次级绕组与该辅助绕组,再分别由该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与该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产生该输出电压与该第一辅助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含:
一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与该变压器的该次级绕组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于该系统电路;以及
一第一电容,连接于该电源电路的该第一电源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含:
一第二二极管,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端与该变压器的该辅助绕组连接,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端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以及
一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连接于该电源电路的该第二电源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电源电路还包含:
一电流检测电路,连接于第一开关电路,用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检测流过该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流大小,并产生对应的一电流检测信号至该控制电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反馈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阻,连接于该电源电路与一第一连接端之间;
一第二电阻,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且该第一电阻与该第二电阻构成一第一分压电路,用以将该输出电压在该第一连接端分压而产生一第一分压信号;
一第一隔离元件,该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用以根据流入该第一隔离元件输入侧的一第一电流产生对应的该反馈信号;
一三端可调稳压元件,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参考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端,用以根据该第一分压信号与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内的一第一参考电压自动地对应调整该第一电流的电流大小,使该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侧依据该输出电压的变化产生该反馈信号;
一第四电阻,与该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侧串联连接于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的阴极端与该电源电路的该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用以限制该第一电流的 电流大小;
一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于该系统电路;以及
一第三电阻,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于该第二电阻两端之间,且于该电源状态信号为该运行状态使该第二开关元件导通时,该第三电阻会与该第二电阻并联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反馈电路还包含:
一第五电阻,连接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该系统电路之间;以及
一第六电阻,连接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且该第五电阻与该第六电阻构成一输入分压电路,用以将该电源状态信号分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反馈电路还包含一第三电电容连接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以消除噪声。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反馈电路还包含一第四电容连接于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的参考端与阴极端之间,用以补偿该三端可调稳压元件的运行特性。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启动电路包含:
一第七电阻,连接于该电源电路与一第二连接端之间;
一第八电阻,连接于该第二连接端,且该第七电阻与该第八电阻构成一第二分压电路,用以利用该输入电压的电能在该第二连接端产生一第二分压信号;
一第三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于该电源电路与该控制电路;
一第二隔离元件,该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出侧连接于该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之间;以及
一第九电阻,与该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入侧串联连接于系统电路;
其中,当该电源状态信号为该运行状态时,该第二分压信号会经由该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出侧传送至该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使该第三开关元件导通,以使该输入电压的电能传送至该控制电路,而启动该控制电路运行;当该电源状态信号为该关闭状态时,该第三开关元件的截止,使该启动电压为零电压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启动电路还包含 一第十电阻连接于该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控制端之间,用以防止该第三开关元件错误动作。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还包含一第十一电阻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用以防止该第一开关元件错误动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还包含一加速电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该控制电路之间,用以加速该第一开关电路运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其中该加速电路包含:
一第四开关元件,该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一第十二电阻,连接于该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该控制电路之间;
一第十三电阻,连接于该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第一端之间;以及
一第十四电阻,连接于该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
其中,于该控制电路产生的一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由高电位状态转变为低电位状态时,放电路径会经由导通的该第四开关元件与该第十四电阻,而加快放电速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
一输入整流电路,连接于该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用以对该输入电压整流;以及
一输入电容,连接于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0470 CN101964599B (zh) | 2009-07-23 | 2009-07-23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60470 CN101964599B (zh) | 2009-07-23 | 2009-07-23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82950.3A Division CN102983750B (zh) | 2009-07-23 | 2009-07-23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4599A CN101964599A (zh) | 2011-02-02 |
CN101964599B true CN101964599B (zh) | 2013-04-17 |
Family
ID=4351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60470 Active CN101964599B (zh) | 2009-07-23 | 2009-07-23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45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56079B (zh) * | 2012-11-28 | 2017-02-08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US9331565B2 (en) | 2010-07-14 | 2016-05-03 |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 Switching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using same |
TWI513168B (zh) * | 2012-12-20 | 2015-12-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電源轉換裝置 |
CN109067196A (zh) * | 2018-07-02 | 2018-12-21 | 广东叠加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电源驱动的稳压方法和装置 |
CN113442775B (zh) * | 2021-07-23 | 2023-05-12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充放电控制方法、充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TWI811805B (zh) * | 2021-10-05 | 2023-08-11 |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供應器、供電管理模組與供電管理方法 |
CN117277825B (zh) * | 2023-11-22 | 2024-01-30 | 长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电源失效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功率变换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2044A (en) * | 1996-12-02 | 1999-01-19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
CN1319940A (zh) * | 2000-01-31 | 2001-10-31 | 索尼株式会社 | 开关式电源单元 |
CN101340155A (zh) * | 2007-07-06 | 2009-01-07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驰返式电压转换器轻载效能的装置及方法 |
-
2009
- 2009-07-23 CN CN 200910160470 patent/CN1019645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2044A (en) * | 1996-12-02 | 1999-01-19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
CN1319940A (zh) * | 2000-01-31 | 2001-10-31 | 索尼株式会社 | 开关式电源单元 |
CN101340155A (zh) * | 2007-07-06 | 2009-01-07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驰返式电压转换器轻载效能的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4599A (zh) | 201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4599B (zh)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
US9362833B2 (en) | Constant voltage constant current control circuits and methods with improved load regulation | |
US10263528B2 (en) |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TWI398763B (zh) | 交換式電源轉換電路及其所適用之電源供應器 | |
JP5148515B2 (ja) | 供給回路及び供給回路を有する装置 | |
CN102263492B (zh) | 半导体器件和电源装置 | |
JP5532121B2 (ja)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
CN105247772B (zh) | 直流电源电路 | |
CN104796015B (zh) | 用于对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供电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095140A (zh) | 开关电源装置 | |
US20090097291A1 (en) | Universal power supply for a laptop | |
TWI485966B (zh) | 交換式電源轉換電路及其所適用之電源供應器 | |
CN112217399A (zh) | 开关型调节驱动器及其调节驱动方法 | |
JP2008522571A (ja) | 複合共振コンバーター | |
CN101834527B (zh) | 双级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 | |
CN104749426B (zh) | 过零检测电路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
US20150168983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isolated driving circuit, and isolated driving method | |
JP2008131793A (ja) | 直流変換装置 | |
CN102904453A (zh) | 一种用于igbt的驱动电源 | |
CN100375379C (zh) | 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及其振荡器频率调节器 | |
JP2008061371A (ja) | 自励式共振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 |
CN104467431B (zh) | 动态频率调节电源控制装置 | |
CN101753028B (zh) | 多输出的电源转换电路 | |
CN102983750B (zh) | 交换式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电源供应器 | |
CN110535362B (zh) | 电流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