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2899A -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2899A CN101962899A CN2010102849024A CN201010284902A CN101962899A CN 101962899 A CN101962899 A CN 101962899A CN 2010102849024 A CN2010102849024 A CN 2010102849024A CN 201010284902 A CN201010284902 A CN 201010284902A CN 101962899 A CN101962899 A CN 1019628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htub
- water
- group
- washing machine
- ri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系统,具有总供水管、总排水管、通过水路串连的多个洗涤桶组,串连每相邻两洗涤桶组的为带水泵的管路,每个洗涤桶组还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连通,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洗衣机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首端洗涤桶组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从总供水管取,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排出;步骤2,除首端洗涤桶组外的每个洗涤桶组中,洗涤用水取自与之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废水,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排出,第一次漂洗用水取自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二次漂洗废水,最后一次漂洗用水取自总供水管;步骤3,最末端洗涤桶组漂洗废水从总排水管排出。通过反复使用漂洗用水以节水且控制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机洗衣服时会排掉很多废水,尤其是现在广泛使用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都洗涤一次漂洗两次,用水量很大。而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节约用水已经势在必行,因此,一种可以节省用水量的洗衣机因其环保价值而有其必然的市场前景。一些现有技术对普通的洗衣机进行了节水改进,例如中国专利200820142967.3将洗衣机排出的水利用容器储存起来,用于刷地或冲马桶。这种节水方式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储水容器,因此该节水方案不是很理想。在中国专利200920148227.5中,公开了一种节水全自动洗衣机,该洗衣机在箱体内并列设置A桶和B桶,B桶上有进出水口,A桶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B桶的进水口相连。该方案的A桶和B桶之间串接在一起,A桶没有独立的排水口,废水只能通过通过B桶排出,而B桶没有独立的进水口,只能通过A桶取水。此方案的缺点是,结构过于简单,A、B两个桶不能各自独立工作,导致取水、排水方法不够灵活,虽然与单筒结构相比有节水效果,但在洗涤废水的处理以及最后一次漂洗的取水处理程序上存在不合理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系统以及该洗衣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解决洗衣过程中的节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系统,具有总供水管路、总排水管路、多个洗涤桶组,多个洗涤桶组通过水路依次串连,其中,串连每相邻两个洗涤桶组的水路为带有水泵的管路,每个洗涤桶组还具有各自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路连通,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路连通。
优选地,洗衣机系统为单台洗衣机,其中,多个洗涤桶组、带有水泵的管路均设于单台洗衣机中。
优选地,水泵为单向水泵或双向水泵。
优选地,洗衣机系统为至少两台独立洗衣机构成的系统,每台独立洗衣机具有单个洗涤桶组。
优选地,每个洗涤桶组为,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桶组或者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桶组,其中,每个洗涤桶组具有内桶和外桶,带有水泵的管路连接在外桶的底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上述任一种洗衣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洗衣机系统中首端洗涤桶组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全部从总供水管路取水,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路排出;
步骤2,除首端洗涤桶组外,其他每个洗涤桶组中,洗涤用水取自与之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路排出,第一次漂洗用水取自与之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最后一次漂洗用水取自所述总供水管路;
步骤3,洗衣机系统的最末端洗涤桶组中漂洗产生的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排出。
优选地,当洗衣机系统中的每个洗涤桶组单独使用时,其进水全部直接从总供水管路取水,其洗涤废水和漂洗废水全部直接从总排水管路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节水。本发明洗衣机系统采用多个洗涤桶组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将前一个洗涤桶组排出的漂洗产生的废水用单向水泵抽至后一个洗涤桶组中再次使用,而不是将其直接排到下水管中,尤其是前一只洗涤桶组第二次漂洗的废水,可以作为与其相邻的后一只洗涤桶组第一次漂洗的用水,然后再进一步作为第三只洗涤桶组的洗涤用水,即,依此类推,可以实现多个洗涤桶组串连;按照洗衣机一次标准洗衣过程需要洗涤一次、漂洗两次计算,本发明洗衣机系统比普通洗衣机至少节水30%以上,并且串连在一起的洗涤桶组越多,节水效果越明显,这一点对于洗涤量较大的洗衣房而言,尤其适用。(2)控制方法灵活。本发明洗衣机系统结构上采用每个洗涤桶组既有独立的进水口、排水口,又有带单向或双向水泵的连接管路相互串连的方式,所以控制方法非常灵活。除首端洗涤桶组和最末端洗涤桶组略有不同外,其他洗涤桶组进水和排水方式都有两种选择,可以从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排水,也可以从带单向水泵的管路中进水、排水。如此,洗衣量较大时,可使用多个洗涤桶组串连的洗衣方式节水,洗衣量较小时,可只使用其中的任意一只洗涤桶组的洗衣方式节水,操控便捷。(3)节约洗衣时间。由于多只洗涤桶组可同时进行洗涤或漂洗,因此有效缩短了洗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洗衣机系统具有两个洗涤桶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洗衣机系统具有三个洗涤桶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洗衣机系统控制方法控制两个洗涤桶组时的控制过程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洗衣机系统控制方法控制三个洗涤桶组时的控制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以下实施例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洗衣机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洗衣机系统1具有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总供水管路7、总排水管路8。第一洗涤桶组10和第二洗涤桶组11之间通过带有水泵3的管路4的水路依次串连。第一洗涤桶组10和第二洗涤桶组11都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路7连通,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路8连通。
如此,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全部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处取水;而洗涤废水和漂洗产生的废水的排出方式,则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洗涤废水和漂洗产生的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另一种是洗涤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而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
同样,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的取水方式,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处取水,另一种是通过水泵的作用,经管路4从第一洗涤桶组10中取水。至于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废水和漂洗产生的废水,就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图2示出了本发明洗衣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洗衣机系统具有三个洗涤桶组,即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和第三洗涤桶组12。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第三洗涤桶组12,通过带有水泵3的管路4依次串连。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和第三洗涤桶组12都有各自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每个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路7连通,每个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路8连通。
如此,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全部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处取水;第三洗涤桶组12的洗涤废水和漂洗产生的废水,全部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对于第一洗涤桶组10和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废水和漂洗产生的废水的排出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另一种是,通过其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第一洗涤桶组10的漂洗产生的废水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第二洗涤桶组11的漂洗产生的废水排至第三洗涤桶组12中。
同样,第二洗涤桶组11和第三洗涤桶组12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的取水方式,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处取水;另一种是通过水泵的作用,经管路4,第二洗涤桶组11从第一洗涤桶组10中取水,第三洗涤桶组12从第二洗涤桶组11中取水。
此外,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洗涤桶组的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路7之间水路上的控制阀5,洗涤桶组的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路8之间水路上的控制阀6,以控制进水口与总供水管路之间的通断、排水口与总排水管路之间的通断。
对于洗衣机系统具有三个以上洗涤桶组的情况,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依次类推,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本发明洗衣机系统具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单台洗衣机,另一种是多台(至少两台)独立洗衣机串连构成的系统。就单台洗衣机而言,所有洗涤桶组、带水泵的管路均设在单台洗衣机中;就多台独立洗衣机串连构成的系统而言,每台独立的洗衣机具有单独的洗涤桶组,即,多台独立的洗衣机,外部串连以构成本发明的洗衣机系统。
藉此,本发明的洗衣机系统中,每相邻两个洗涤桶组之间的水路串连由带有水泵的管路实现,每个洗涤桶组各自与总供水管路和总排水管路连通,能够独立地进排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本发明洗衣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每个洗涤桶组共完成两次漂洗过程时,图3示出了控制两个洗涤桶组的情形,图4示出了控制三个洗涤桶组的情形。
参考图3,对于两个洗涤桶组的情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用水,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处取水;
2,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3,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一次漂洗用水,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4,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作为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用水;
5,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6,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二次漂洗用水,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7,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作为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一次漂洗用水;
8,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9,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二次漂洗用水,直接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10,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在上述两个洗涤桶组的情形中,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通过水路依次串连,即,第一洗涤桶组10为洗衣机系统中的首端洗涤桶组,第二洗涤桶组11为洗衣机系统中的最末端洗涤桶组,第一洗涤桶组10直接串连于第二洗涤桶组11的上游处。
参考图4,对于三个洗涤桶组串连的情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用水,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2,第一洗涤桶组10的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3,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一次漂洗用水,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4,第一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作为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用水;
5,第二洗涤桶组11的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6,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二次漂洗用水,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7,第一洗涤桶组10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二洗涤桶组11中,作为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一次漂洗用水;
8,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三洗涤桶组12中,作为第三洗涤桶组12的洗涤用水;
9,第三洗涤桶组12的洗涤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10,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二次漂洗用水,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11,第二洗涤桶组11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通过水泵3的作用,经管路4,排至第三洗涤桶组12中,作为第三洗涤桶组12的第一次漂洗用水;
12,第三洗涤桶组12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13,第三洗涤桶组12的第二次漂洗用水,从总供水管路7取水;
14,第三洗涤桶组12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在上述三个洗涤桶组的情形中,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第三洗涤桶组12通过水路依次串连,即,第一洗涤桶组10为洗衣机系统中的首端洗涤桶组,第二洗涤桶组11为洗衣机系统中的中间洗涤桶组,第三洗涤桶组12为洗衣机系统中的最末端洗涤桶组,第二洗涤桶组11的上游直接串连有第一洗涤桶组10,第二洗涤桶组11的下游直接串连有第三洗涤桶组12。
另外,当洗衣机系统中的每个洗涤桶组单独使用时,其进水全部直接从所述总供水管路7取水,其洗涤废水和漂洗废水全部直接从总排水管路8排出。
对于具有三个以上洗涤桶组的情况,可以有多个中间洗涤桶组,具体地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依次类推,不再赘述。
藉此,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对于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和下游洗涤桶组而言,将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用作下游洗涤桶组的洗涤用水,将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用作下游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用水,其中,所有洗涤桶组中的最后一次漂洗用水均取自总供水管路,所有洗涤桶组中的洗涤废水均从总排水管路排出。从而将漂洗产生的废水用作下游洗涤桶组的洗涤水或漂洗水。
另外图3和图4中示出了总进水、总排水,其中,总进水是指经由总供水管路向指定的洗涤桶组供水(例如,自来水),总排水是指经由与洗涤桶组连通的总排水管路排水。
此外,本发明中涉及的水泵为单向或双向水泵,洗涤桶组优选为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桶组或者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桶组,其中,每个洗涤桶组具有内桶和外桶,带有水泵的管路连接在外桶的底部。
综上,就全自动波轮洗衣机或滚筒洗衣机而言,洗衣过程分为洗涤、漂洗、甩干,其中漂洗后的废水比较干净,本发明对漂洗后的废水进行了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洗衣机系统,具有总供水管路(7)、总排水管路(8)、多个洗涤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洗涤桶组通过水路依次串连,
其中,串连每相邻两个所述洗涤桶组的水路为带有水泵(3)的管路(4),每个所述洗涤桶组还具有各自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总供水管路(7)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总排水管路(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系统为单台洗衣机,其中,所述多个洗涤桶组、带有水泵(3)的管路(4)均设于所述的单台洗衣机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为单向水泵或双向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系统为至少两台独立洗衣机构成的系统,每台所述独立洗衣机具有单个所述的洗涤桶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洗涤桶组为,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桶组或者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桶组,
其中,每个所述洗涤桶组具有内桶和外桶,所述的带有水泵(3)的管路(4)连接在所述外桶的底部。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洗衣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洗衣机系统中首端洗涤桶组的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全部从所述总供水管路(7)取水,洗涤废水从所述总排水管路(8)排出;
步骤2,除所述首端洗涤桶组外,其他每个洗涤桶组中,洗涤用水取自与之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一次漂洗产生的废水,洗涤废水从所述总排水管路(8)排出,第一次漂洗用水取自与之直接连通的上游洗涤桶组的第二次漂洗产生的废水,最后一次漂洗用水取自所述总供水管路(5);以及
步骤3,所述洗衣机系统的最末端洗涤桶组中漂洗产生的废水,直接从所述总排水管路(8)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洗衣机系统中的每个洗涤桶组单独使用时,其进水全部直接从所述总供水管路(7)取水,其洗涤废水和漂洗废水全部直接从所述总排水管路(8)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49024A CN101962899A (zh) | 2010-09-17 | 2010-09-17 |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49024A CN101962899A (zh) | 2010-09-17 | 2010-09-17 |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2899A true CN101962899A (zh) | 2011-02-02 |
Family
ID=4351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49024A Pending CN101962899A (zh) | 2010-09-17 | 2010-09-17 |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2899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1810A (zh) * | 2014-12-26 | 2015-06-17 | 黎惠山 | 一种纺织物清洗筒 |
CN104894802A (zh) * | 2014-12-26 | 2015-09-09 | 黎惠山 | 一种纺织物清洗装置 |
CN106906607A (zh) * | 2017-04-25 | 2017-06-30 | 王巍 | 多人共用式多功能洗袜机及洗袜、烘干方法 |
CN107022867A (zh) * | 2017-03-27 | 2017-08-08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具有水体交换结构的洗衣装置 |
CN107858807A (zh) * | 2017-10-30 | 2018-03-30 | 北京工商大学 | 一种具有同时洗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及实现同时洗的方法 |
CN107893306A (zh) * | 2017-12-28 | 2018-04-10 | 贵州大学 | 一种全自动多筒洗袜机 |
WO2019034060A1 (zh) * | 2017-08-14 | 2019-02-21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洗护中心及控制方法 |
CN112251980A (zh) * | 2020-09-25 | 2021-01-22 |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 节水用水系统、节水用水方法和洗涤车 |
CN115262182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沧州恒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节水型全自动洗衣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55141Y (zh) * | 2004-11-26 | 2006-02-01 | 海尔集团公司 | 节水洗衣机 |
CN1727550A (zh) * | 2004-07-28 | 2006-02-01 | 海尔集团公司 | 洗衣机节水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节水洗衣机 |
CN2761660Y (zh) * | 2005-01-10 | 2006-03-01 | 叶鹏 | 双洗全自动洗衣机 |
CN2866556Y (zh) * | 2004-06-09 | 2007-02-07 | 张宗麟 | 全自动双桶节水洗衣机 |
CN101654855A (zh) * | 2009-09-09 | 2010-02-24 | 温清武 | 一种多桶式洗衣机 |
-
2010
- 2010-09-17 CN CN2010102849024A patent/CN1019628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66556Y (zh) * | 2004-06-09 | 2007-02-07 | 张宗麟 | 全自动双桶节水洗衣机 |
CN1727550A (zh) * | 2004-07-28 | 2006-02-01 | 海尔集团公司 | 洗衣机节水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节水洗衣机 |
CN2755141Y (zh) * | 2004-11-26 | 2006-02-01 | 海尔集团公司 | 节水洗衣机 |
CN2761660Y (zh) * | 2005-01-10 | 2006-03-01 | 叶鹏 | 双洗全自动洗衣机 |
CN101654855A (zh) * | 2009-09-09 | 2010-02-24 | 温清武 | 一种多桶式洗衣机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1810A (zh) * | 2014-12-26 | 2015-06-17 | 黎惠山 | 一种纺织物清洗筒 |
CN104894802A (zh) * | 2014-12-26 | 2015-09-09 | 黎惠山 | 一种纺织物清洗装置 |
CN107022867A (zh) * | 2017-03-27 | 2017-08-08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具有水体交换结构的洗衣装置 |
CN106906607A (zh) * | 2017-04-25 | 2017-06-30 | 王巍 | 多人共用式多功能洗袜机及洗袜、烘干方法 |
WO2019034060A1 (zh) * | 2017-08-14 | 2019-02-21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洗护中心及控制方法 |
CN107858807A (zh) * | 2017-10-30 | 2018-03-30 | 北京工商大学 | 一种具有同时洗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及实现同时洗的方法 |
CN107893306A (zh) * | 2017-12-28 | 2018-04-10 | 贵州大学 | 一种全自动多筒洗袜机 |
CN112251980A (zh) * | 2020-09-25 | 2021-01-22 |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 节水用水系统、节水用水方法和洗涤车 |
CN112251980B (zh) * | 2020-09-25 | 2023-01-13 | 湖南中联重科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 节水用水系统、节水用水方法和洗涤车 |
CN115262182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沧州恒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节水型全自动洗衣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2899A (zh) | 洗衣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294532B (zh) | 一种洗衣机循环净水洗涤控制方法及其洗衣机 | |
CN203174368U (zh) | 储水式节能洗衣机 | |
CN103757862B (zh) | 一种节水洗衣机及使用方法 | |
CN107794711A (zh) | 具有回水控制功能的洗衣机 | |
CN101760939A (zh) | 洗衣机的水循环利用设计 | |
CN101818430B (zh) | 隧道式洗涤机中的洗涤装置 | |
CN104947386A (zh) | 具有絮凝过滤模块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 |
CN202175863U (zh) | 一种大型洗衣机水循环装置 | |
CN204455619U (zh) | 轴流泵排水蓄水型洗衣机 | |
CN203346689U (zh) | 含有循环水过滤系统的洗衣机 | |
CN101812791A (zh) | 隧道式洗涤装置 | |
CN201588097U (zh) | 隧道式洗涤装置 | |
CN102851915B (zh) | 一种洗衣机洗涤和漂洗的方法及其洗衣机 | |
CN201560461U (zh) | 二次用水节水系统 | |
CN101424028A (zh) | 自动选择排放管道的双路排水洗衣机 | |
CN204174679U (zh) | 一种节能厕所系统 | |
CN205577029U (zh) | 洗衣水和生活废水自动用于马桶的洗衣机 | |
CN205134012U (zh) | 一种节水洗衣机 | |
CN201660774U (zh) | 隧道式洗涤机中的洗涤装置 | |
CN217078101U (zh) | 一种基于多层“驻水-调用”的洗衣机节水装置 | |
CN221192668U (zh) | 一种烘干机和洗衣机的排水装置 | |
CN201198531Y (zh) | 毛针织服装缩毛用水循环装置 | |
CN1112471C (zh) | 一种洗衣机及其漂洗方法 | |
CN205236348U (zh) | 一种涂装前处理的预喷洗节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