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7663A -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7663A CN101957663A CN 201010247540 CN201010247540A CN101957663A CN 101957663 A CN101957663 A CN 101957663A CN 201010247540 CN201010247540 CN 201010247540 CN 201010247540 A CN201010247540 A CN 201010247540A CN 101957663 A CN101957663 A CN 1019576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coded
- word
- key
- chinese character
- rad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笔汉字输入方法,以电脑二十五个英文键盘做键码,每个键码上对应存储字根,由字根输入汉字,汉字分拆字根的方法采用五笔字型的分拆方法,特点是:英文G、F、D、S、A为横起类1区,G、F、D、S、A的分别编码为11、12、13、14、15;英文H、J、K、L、M为竖起类2区,H、J、K、L、M的编码分别为21、22、23、24;英文T、R、E、W、Q为撇起类3区,T、R、E、W、Q的编码分别为31、32、33、34、35;英文Y、U、I、O、P为捺起类4区,Y、U、I、O、P的分别编码为41、42、43、44、45;英文N、B、V、C、X为折起类5区,N、B、V、C、X的编码为51、52、53、54、55。其具有易学、快速输入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汉字输入法众多,但实际常用的只有五笔字型、拼音等。五笔字型是输入最快的一种方法,而拼音是较为人接受的输入方法。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应用比较广泛。都有其优缺点:1、五笔字型优点是,击键次数少,重码机率少,输入快;五笔字型缺点是,字根多,所在的键位难记忆,编码规则多,如:高频字,识别码,成字字根,键名,二根字,三根字,四根或四根以上字,词组等,难以记忆。2、拼音输入法优点是,由于中国人从小就学习拼音,对拼音熟悉,所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拼音输入法缺点是,击键次数多,重码机率大,输入慢,对于普通话不准的人群,不太适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学、能快速输入的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五笔汉字输入方法,以电脑二十五个英文键盘做键码,每个键码上对应存储字根,由字根输入汉字,汉字分拆字根的方法采用五笔字型的分拆方法,其特征在于:
(1)英文G、F、D、S、A为横起类1区,G的编码为11,F的编码为12、D的编码为13、S的编码为14、A的编码为1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5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2)英文H、J、K、L、M为竖起类2区,H的编码为21,J的编码为22、K的编码为23、L的编码为24、M的编码为2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1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3)英文T、R、E、W、Q为撇起类3区,T的编码为31,R的编码为32、E的编码为33、W的编码为34、Q的编码为3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7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4)英文Y、U、I、O、P为捺起类4区,Y的编码为41,U的编码为42、I的编码为43、O的编码为44、P的编码为4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2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5)英文N、B、V、C、X为折起类5区,N的编码为51,B的编码为52、V的编码为53、C的编码为54、X的编码为5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50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汉字输入时,首先按汉字的书写笔序及汉字的横、竖、撇、捺、折取码, 第一笔定位区间,第二笔定位区间的位置即可确定所分拆字根的编码,进而确定需要输入的键码,每个字最多拆四个键码。
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输入汉字词组时,二字词组:两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2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三字词组时,三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四字或以上词组时,前三个字及最后一个字的首个拼音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
独体字结构输入时,按顺序取第1、2、3及末笔,四笔均定位在相应区的第一位置的键码。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与英文打字指法相结合,字根无需记忆,即字根所在的键位无需记忆,原理是:五笔字型表达的是:某个字母键上有哪些字根,所以要记忆,壹龙根位输入法表达的是:某个字根在某个字母上,所以无需记忆;
2、与英文打字指法相结合,使熟练使用英文打字指法的人,输入汉字更快;
3、减少了编码规则,有:独体字,二根字,三根字,四根或四根以上字,词组等输入方法;
4、拆字比五笔字型直观,除一些直观的字根外,如果还能拆一个有意义的字,就应该再拆;
5、继承了五笔字型的优点,分拆汉字的方法相似,重码率:重码与五笔字型差不多,据统计,壹龙根位输入法单字重码在303个左右,增加了词组后,重码682个左右;
6、在拆字的基础上,增加了拼音码,减少了重码率。通过计算,词组的编码中,采用拼音编码比拆字编码的重码少,所以,采用拼音和拆字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其是一种五笔汉字输入方法,以电脑二十五个英文键盘做键码,每个键码上对应存储字根,由字根输入汉字,汉字分拆字根的方法采用五笔字型的分拆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
(1)英文G、F、D、S、A为横起类1区,G的编码为11,F的编码为12、 D的编码为13、S的编码为14、A的编码为1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5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2)英文H、J、K、L、M为竖起类2区,H的编码为21,J的编码为22、K的编码为23、L的编码为24、M的编码为2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1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3)英文T、R、E、W、Q为撇起类3区,T的编码为31,R的编码为32、E的编码为33、W的编码为34、Q的编码为3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7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4)英文Y、U、I、O、P为捺起类4区,Y的编码为41,U的编码为42、I的编码为43、O的编码为44、P的编码为4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2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5)英文N、B、V、C、X为折起类5区,N的编码为51,B的编码为52、V的编码为53、C的编码为54、X的编码为5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50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汉字输入时,首先按汉字的书写笔序及汉字的横、竖、撇、捺、折取码,第一笔定位区间,第二笔定位区间的位置即可确定所分拆字根的编码,进而确定需要输入的键码,每个字最多拆四个键码。例如:
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上表汉字最终编码为:
字 | 拆字编码 | 拼音码 | 最终编码 |
钯 | WN | B | WNB |
阿 | BAM | A | BAMA |
俺 | RDAN | A | RDANA |
鞍 | FMFV | A | FMFVA |
八 | TY | B | TYB |
输入汉字词组时,二字词组:两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2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三字词组时,三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四字或以上词组时,前三个字及最后一个字的首个拼音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例如:
1.二字词组:两字的拼音码+首字的第1、2码+第2字的第1码
2.三字词组:三字的拼音码+首字的第1码+第2字的第1码
3.四字或以上词组:四字的拼音码+首字的第1码
独体字结构输入时,按顺序取第1、2、3及末笔,四笔均定位在相应区的第一位置的键码。例如:
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独体字最终编码为:
字 | 拆字编码 | 拼音码 | 最终编码 |
八 | TY | B | TYB |
才 | GNT | C | GNTC |
巴 | NHGN | B | NHGNB |
凹 | HNGG | A | HNGGA |
Claims (5)
1.一种五笔汉字输入方法,以电脑二十五个英文键盘做键码,每个键码上对应存储字根,由字根输入汉字,汉字分拆字根的方法采用五笔字型的分拆方法,其特征在于:
(1)英文G、F、D、S、A为横起类1区,G的编码为11,F的编码为12、D的编码为13、S的编码为14、A的编码为1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5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2)英文H、J、K、L、M为竖起类2区,H的编码为21,J的编码为22、K的编码为23、L的编码为24、M的编码为2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1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3)英文T、R、E、W、Q为撇起类3区,T的编码为31,R的编码为32、E的编码为33、W的编码为34、Q的编码为3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47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4)英文Y、U、I、O、P为捺起类4区,Y的编码为41,U的编码为42、 I的编码为43、O的编码为44、P的编码为4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32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5)英文N、B、V、C、X为折起类5区,N的编码为51,B的编码为52、V的编码为53、C的编码为54、X的编码为55,五个英文键盘对应共50个字根,每个英文键盘对应的字根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笔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汉字输入时,首先按汉字的书写笔序及汉字的横、竖、撇、捺、折取码,第一笔定位区间,第二笔定位区间的位置即可确定所分拆字根的编码,进而确定需要输入的键码,每个字最多拆四个键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笔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笔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汉字词组时,二字词组:两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2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三字词组时,三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及第二字的第1键码;四字或以上词组时,前三个字及最后一个字的首个拼音字母键码加第一个字的第1键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笔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独体字结构输入时,按顺序取第1、2、3及末笔,四笔均定位在相应区的第一位置的键码,重码字编码时,正常编码后面加输入该字拼音的首个字母键码,以便为高重码字分组,如果还有重码时,可连续加问号?键码,直到该字出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75401A CN101957663B (zh) | 2010-07-30 | 2010-07-30 |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75401A CN101957663B (zh) | 2010-07-30 | 2010-07-30 |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7663A true CN101957663A (zh) | 2011-01-26 |
CN101957663B CN101957663B (zh) | 2012-05-30 |
Family
ID=4348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754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7663B (zh) | 2010-07-30 | 2010-07-30 |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766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28808A (zh) * | 2017-11-28 | 2018-02-23 | 郑锦生 | 条件加速式形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29A (zh) * | 1991-10-28 | 1993-05-12 | 莫积钧 | 五笔二维编码法及键盘 |
CN1176422A (zh) * | 1996-09-09 | 1998-03-18 | 陈启星 | 一键输入两笔汉字或其它笔划组合字的计算机输入编码法 |
CN1652070A (zh) * | 2005-03-16 | 2005-08-10 | 袁哲 | 汉字音笔输入法 |
-
2010
- 2010-07-30 CN CN2010102475401A patent/CN1019576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29A (zh) * | 1991-10-28 | 1993-05-12 | 莫积钧 | 五笔二维编码法及键盘 |
CN1176422A (zh) * | 1996-09-09 | 1998-03-18 | 陈启星 | 一键输入两笔汉字或其它笔划组合字的计算机输入编码法 |
CN1652070A (zh) * | 2005-03-16 | 2005-08-10 | 袁哲 | 汉字音笔输入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28808A (zh) * | 2017-11-28 | 2018-02-23 | 郑锦生 | 条件加速式形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7663B (zh) | 2012-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10161B (zh) | 西里尔蒙古文到传统蒙古文转换方法 | |
CN101694601B (zh) | 零记忆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03177125B (zh) | 一种快速的短文本双聚类方法 | |
CN101882006B (zh) | 零记忆简单子字拆分输入法 | |
CN101957663B (zh) | 五笔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2750009B (zh) | 一种无切换汉字输入法及键盘 | |
CN101359259A (zh) | 数码声韵双拼输入法 | |
CN102368177B (zh) | 新汉字声韵输入方法及输入键盘 | |
CN105718450B (zh) | 英语二级盲文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 | |
CN101952790B (zh) | 适用于中文教学的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1063905B (zh) | 音数码汉字输入法 | |
CN102750002A (zh) | 数码汉字输入法 | |
KR101384455B1 (ko) | 컴퓨터·전자사전·스마트폰 키보드 일본어 자모 배열 | |
CN101281428A (zh) | 极速音笔输入法 | |
CN102426484B (zh) | 零记忆十笔画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00365550C (zh) | 汉语常用字三码输入法 | |
CN100392567C (zh) | 笔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00428121C (zh) | 五加加汉字输入法 | |
CN106325540A (zh) | 一种滇东北次方言苗文的简笔输入法及其应用 | |
JP6074332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電子辞書・スマートホンキーボードの日本語文字配列 | |
CN102759990A (zh) | 一种汉字输入教学码 | |
CN101025661A (zh) | 拼音超五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
CN101236460B (zh) | 一种通过计算机字母键盘输入汉字的方法 | |
CN1326016C (zh) | 一种基于小键盘的文字输入方法 | |
CN101620473A (zh) | 周码音形汉字输入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