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5114A - 曳引机 - Google Patents
曳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5114A CN101955114A CN 200910054890 CN200910054890A CN101955114A CN 101955114 A CN101955114 A CN 101955114A CN 200910054890 CN200910054890 CN 200910054890 CN 200910054890 A CN200910054890 A CN 200910054890A CN 101955114 A CN101955114 A CN 1019551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secured core
- mobile armature
- brake equipment
- mai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1840 Dandruff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曳引机,它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旋转框体、主轴、驱动绳轮、制动装置和制动盘;所述机座具有所述定子的定子安装部,具有所述主轴旋转支撑的主轴支撑部,具有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安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的腔部;所述旋转框体具有所述转子的转子安装部,具有所述驱动绳轮的驱动绳轮安装部;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部;所述制动盘与所述主轴伸入腔部的部分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制动盘可以将制动力传递到主轴上;所述制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安装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小型化、低成本、噪音小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曳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曳引机,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141775C)公开的电梯曳引机。该曳引机的电磁铁和制动臂设置在曳引机的外部,通过制动臂作用在曳引机外转子的制动轮上产生制动力,从而制动曳引机。该发明的不足在于:1)由于曳引机的制动轮与曳引轮位于同一侧,且相邻配置,这样制动表面非常容易受到钢丝绳的油脂影响,从而导致制动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该电梯的正常运行带来灾难性的影响;2)由于制动器设置在曳引机的外部,制动器的噪音直接在外部传递,从而导致曳引机的噪音增大,这样曳引机在无机房电梯中应用将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品质;3)为了减小噪音常常是将摩擦片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设置的非常小,这样当因制动臂作用在制动轮上,由于两个制动的动作时间不可能一致,所以可能导致制动轮向受力的方向变形,从而导致另一个制动臂可能与制动轮接触,从而使得另一个制动臂的摩擦片磨损,减少制动臂的使用寿命,并且可能给电梯的运行带来振动和噪音;同时为了保证制动轮和制动臂有足够的刚性需要设计足够强的制动臂和制动轮,这样将增加曳引机的成本,而且由于制动轮的惯量增大,增加曳引机的力矩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加曳引机的成本;4)由于制动臂和电磁铁设置在曳引机的外部,一方面导致曳引机的外形尺寸变大,包括制动轮的需要的轴向尺寸,电磁铁需要的高度,影响曳引机的外观,该曳引机基本不可能应用到无机房电梯产品上,另一方面导致曳引机的零部件增加,零部件的加工量增大,曳引机的成本增加;5)由于磁钢安装在转子上,且制动面也位于转子上,所以制动臂对制动轮产生制动力时,将给磁钢产生冲击,这样的冲击将直接影响到磁钢与转子的连接,从而可能导致磁钢从转子上脱落,造成严重的事故,给电梯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6)由于制动面为制动轮的外表面,所以制动力的要求大,是端面(有两个制动面)制动器制动力要求的两倍。
为了解决如前述曳引机制动器的噪音问题,使曳引机的结构简化和小型化,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00335400C)公开了一种曳引机。曳引机的制动装置设置在曳引机固定框体的内部,制动装置的制动轴作用在转子的制动面上产生制动力,制动曳引机。该发明将制动器设置在曳引机固定框体的内部,同时制动装置被封闭在固定框体内,这样减小制动装置的噪音传递到曳引机的外部,而且制动面与绳轮被分隔开,制动面不会受到钢丝绳油脂的影响。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1)为了减小噪音常常是将制动轴与制动面之间的间隙设置的非常小,这样当因制动轴作用在制动面上,由于两个制动动作时间不可能一致,所以可能导致转子安装部向受力的方向变形,从而导致另一个制动轴可能与制动面接触,从而使得另一个制动轴的摩擦片磨损,减少制动轴的使用寿命,并且可能给电梯的运行带来振动和噪音;同时为了保证制动面足够的刚性需要设计足够强的转子安装部,即转子安装部的厚度尺寸增加,这样将增加曳引机的成本,而且由于转子安装部的惯量增大,增加曳引机的力矩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加曳引机的成本;2)为了保证制动轴和制动面之间的间隙均匀,制动面必须精加工,这样加工的成本增加;3)由于制动轴的摩擦片经常有磨屑产生,这些磨屑很有可能落在制动面上,从而可能导致制动装置的摩擦力不稳定,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定期地清理这些磨屑,或通过去屑装置对这些磨屑进行处理,这样做将增加维修和保养的工作量,同时增加曳引机的使用成本;4)因制动面与转子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旋转支撑框架上,所以当制动轴对制动面产生制动力时,同时也给转子产生冲击,这样的冲击将直接影响到转子与旋转支撑框架的转子安装部之间的连接,导致转子从旋转支撑框架脱落,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给电梯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5)由于制动面为转子安装部的内圆周表面,所以制动力的要求大,是端面(有两个制动面)制动装置制动力要求的两倍,增加制动装置的尺寸和成本,同时影响曳引机的结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型化、成本低和噪音小的曳引机。
本发明的曳引机,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旋转框体、主轴、驱动绳轮、制动装置和制动盘;所述机座具有所述定子的定子安装部,具有所述主轴旋转支撑的主轴支撑部,具有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安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的腔部;所述旋转框体具有所述转子的转子安装部,具有所述驱动绳轮的驱动绳轮安装部;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部;所述制动盘与所述主轴伸入腔部的部分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制动盘可以将制动力传递到主轴上;所述制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安装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曳引机,它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旋转框体、主轴、驱动绳轮、制动装置和制动盘;所述机座具有所述定子的定子安装部,具有所述主轴旋转支撑的主轴支撑部,具有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安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的腔部;所述旋转框体具有所述转子的转子安装部,具有所述驱动绳轮的驱动绳轮安装部;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部;所述制动盘与所述主轴伸入腔部的部分轴向移动连接,通过该连接制动盘可以将制动力传递到主轴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的曳引机,较现有的曳引机有如下的特点:1)制动装置的制动面不在制动轮或旋转框体上,这样不必设计刚性强的制动轮或旋转框架,因此所述旋转框体的转子安装部的厚度可以减薄,从而减小所述旋转框体的重量,降低成本,而且由于转子安装部的惯量减小,将可以减小曳引机的力矩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曳引机的成本;2)所述制动装置通过制动制动盘,将制动力传递给主轴,这样制动时不会对所述转子造成径向冲击,不会影响所述转子与所述旋转框体的连接产生任何影响,保证曳引机的安全;3)由于所述制动面不会受到制动摩擦片磨屑的影响,因此制动力保持稳定;4)所述制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机座的内部,所以制动装置的噪音基本不会传递出来,从而保证曳引机的品质,曳引机的噪音小;同时整个曳引机的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5)所述制动装置有两个制动摩擦片,从而可以减小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的要求,降低制动装置的成本,同时制动装置的结构尺寸不会影响曳引机的结构设计;6)所述制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安装部可移动地连接,所以不会存在制动装置动作不一致时,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动作相互影响;7)所述驱动绳轮与制动面完全隔离开,所述制动面不会受到钢丝绳的油脂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外界灰尘或空气湿度对摩擦面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曳引机包括驱动绳轮1、旋转框体2、转子3、机座4、定子5、主轴19、制动盘8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固定铁芯10、可动衔铁16、电磁线圈11、弹簧12、安装轴15。所述机座4包括定子安装部4a,主轴支撑部4b,制动装置安装部4c,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8、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4c的腔部4d。旋转框体2包括转子安装部2a、驱动绳轮安装部2b,主轴19与旋转框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主轴19通过轴承6和轴承7与主轴支撑部4b旋转地连接。所述制动盘8与所述主轴19固定连接21,通过该连接21制动盘8可以将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摩擦力传递到所述主轴19。
如图1所述曳引机,机座4通过定子安装部4a将定子5固定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主轴支撑部4b和两个轴承6、轴承7,机座4与主轴19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机座4的腔部4d设置有制动装置安装部4c。制动装置的固定铁芯10、可动衔铁16、电磁线圈11、安装轴15和制动盘8,设置在机座4的腔部4d内。当然制动装置的固定铁芯10、可动衔铁16、电磁线圈11、安装轴15和制动盘8,也可以部分设置在机座4的腔部4d内。腔部4d通过机座盖板18,形成一个封闭的安装空间,制动装置的固定铁芯10、可动衔铁16、电磁线圈11、安装轴15和制动盘8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腔部4d位于所述定子安装部4a的内部,所述腔部4d部分位于所述转子3的内部。
如图1所述旋转框体2通过转子安装部2a与所述转子3固定地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绳轮安装部2b与所述驱动绳轮1固定连接。主轴19与所述旋转框体2固定地连接,并且至少部分伸入机座4的腔部4d内。主轴19伸入腔部4d的端部,连接有编码器轴13,编码器14与编码器轴13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子3与所述定子5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曳引机的机座4上设置有一封板17,通过封板17将定子5和转子3封闭在一个空间内。这样定子5和转子3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述主轴支撑部4b部分伸入驱动绳轮1的内部。所述转子安装部2a位于定子安装部4a的内部。当然定子安装部4a也可设计成位于转子安装部2a的内部。为了简化曳引机的零件数量,驱动绳轮1、主轴9与旋转框体2一体化设计。
如图1所述制动装置的固定铁芯10通过两个安装轴15与制动装置安装部4c可移动地连接。可动衔铁16与两个安装轴15可移动地连接。制动盘8位于制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安装部4c之间。制动盘8两端面分别有摩擦片9。制动盘8与主轴19伸入腔部4d的部分固定连接。本发明曳引机有两个制动装置。两个制动装置平面布置。编码器14设置在两个制动装置的中间位置。制动装置的可动衔铁16具有制动面16a,固定铁芯10具有制动面10a。可动衔铁16位于固定铁芯10的内部。
具有上述结构曳引机,其结构非常简单、安全可靠,所述机座4具有定子安装部4a、主轴19的旋转支撑部4b、制动装置安装部4c,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8、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4c的腔部4d;所述旋转框体2具有驱动绳轮安装部2b、转子安装部2a;所述制动面10a和16a与驱动绳轮1完全隔离开。这样一方面曳引机的组成零件少,结构简单;另一方面由于具有腔部4d,容纳制动装置、制动盘8、制动装置安装部4c,这样制动装置完全位于腔体4d的内部,或制动装置部分位于腔体4d的内部,同时机座盖板18与腔部4d形成一个封闭的安装空间,所以本发明曳引机的制动器噪音基本不会传递出来,所述制动面10a和16a不会受到钢丝绳油脂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灰尘和空气的湿度等,从而保证曳引机的品质稳定可靠,曳引机的噪音小,外形尺寸小,尤其是轴向尺寸可以做小,结构紧凑。为了能将曳引机的轴向尺寸做的更小,所述腔部4d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子安装部2a的内部,同时至少位于定子安装部4a的内部;另外所述主轴支撑部4b至少部分伸入驱动绳轮1的内部。主轴支撑部4b至少部分伸入驱动绳轮1的内部,也可以使得主轴19的悬臂支撑的长度短些,从而可以降低主轴19的强度要求。
如图1所示可知,制动装置的制动面10a和16a,与机座4为不同结构,这样整个曳引机结构简单,可以省去制动面10a和16a的支撑结构,可以节省成本。由于制动面10a和16a完全位于制动装置上,所以不需要对转子安装部2a有任何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这样可以将转子安装部2a的厚度减小,从而降低转子安装部2a和曳引机的的成本,而且由于转子安装部2a的惯量减小,将可以减小曳引机的力矩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曳引机的成本。所述曳引机的两个制动装置平面分布,这样制动装置将充分利用腔体4d的径向空间和轴向空间,保证制动装置基本对机座4的结构尺寸没有任何影响。因两个制动装置的制动面10a和16a是完全独立,所以两个制动装置的制动动作不会相互影响,不会存在制动装置动作不一致时,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动作相互影响。所述制动盘8位于制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安装部4c之间,同时位于制动面10a和16a之间,具有两个制动摩擦片9,这样制动装置制动力的要求可以减小一半,从而制动装置的尺寸可以减小,同时成本可以降低,所以曳引机的结构设计更自由。由于所述制动面10a和16a不会附着制动摩擦片9的磨屑,从而制动力保持稳定。另外制动力是作用在制动装置上,通过制动装置将制动力传递到机座4上,同时制动力通过制动制动盘8,将制动力传递给主轴19上,再传递到驱动绳轮1上,这样制动时不会对所述转子3造成径向冲击,不会影响所述转子3与所述旋转框体2的连接产生任何影响,保证曳引机的安全。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与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固定铁芯10具有摩擦片9b,可动衔铁16具有摩擦片9a,制动盘8具有两个制动面8a和8b。这样做的好处是摩擦片的材料可以做的小些,从而降低摩擦片的成本。
当然,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制动装置的固定铁芯10与两个安装轴15可以固定连接,而制动盘8与主轴19可轴向移动地连接,这样也形成本发明的曳引机保护方案。
Claims (14)
1.一种曳引机,它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旋转框体、主轴、驱动绳轮、制动装置和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具有所述定子的定子安装部,具有所述主轴旋转支撑的主轴支撑部,具有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安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的腔部;所述旋转框体具有所述转子的转子安装部,具有所述驱动绳轮的驱动绳轮安装部;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部;所述制动盘与所述主轴伸入腔部的部分固定连接,通过该连接制动盘可以将制动力传递到主轴上;所述制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安装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
2.一种曳引机,它包括机座、定子、转子、旋转框体、主轴、驱动绳轮、制动装置和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具有所述定子的定子安装部,具有所述主轴旋转支撑的主轴支撑部,具有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安装部,具有可以容纳所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的腔部;所述旋转框体具有所述转子的转子安装部,具有所述驱动绳轮的驱动绳轮安装部;所述主轴与所述旋转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部;所述制动盘与所述主轴伸入腔部的部分轴向移动连接,通过该连接制动盘可以将制动力传递到主轴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方向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子安装部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部至少位于所述定子安装部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安装部位于所述定子安装部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支撑部至少部分伸入驱动绳轮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部与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盖板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安装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安装部、制动盘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部内。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装置和所述制动装置安装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所述固定铁芯通过至少两个安装轴与制动装置安装部连接;所述可动衔铁和固定铁芯与安装轴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位于固定铁芯的内部;所述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具有制动面;所述制动盘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之间,同时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的制动面之间;所述制动盘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相邻的端面有摩擦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所述固定铁芯通过至少两个安装轴与制动装置安装部连接;所述可动衔铁和固定铁芯与安装轴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位于固定铁芯的内部;所述制动盘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之间;所述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与制动盘相邻的端面上有摩擦片;所述制动盘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相邻的端面为摩擦面。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所述固定铁芯通过至少两个安装轴与制动装置安装部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与安装轴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固定铁芯与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位于固定铁芯的内部;所述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具有制动面;所述制动盘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之间,同时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的制动面之间;所述制动盘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相邻的端面有摩擦片。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所述固定铁芯通过至少两个安装轴与制动装置安装部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与安装轴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固定铁芯与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可动衔铁位于固定铁芯的内部;所述制动盘位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之间;所述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与制动盘相邻的端面上有摩擦片;所述制动盘与固定铁芯和可动衔铁相邻的端面为摩擦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054890 CN101955114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曳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054890 CN101955114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曳引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5114A true CN101955114A (zh) | 2011-01-26 |
CN101955114B CN101955114B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348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0548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5114B (zh) | 2009-07-16 | 2009-07-16 | 曳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511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969A (zh) * | 2014-06-09 | 2016-01-27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用曳引机 |
CN110155863A (zh) * | 2019-06-18 | 2019-08-23 |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制动方式的曳引机 |
CN110182673A (zh) * | 2019-06-18 | 2019-08-30 |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曳引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6137A (zh) * | 2007-02-06 | 2007-08-15 | 杭州富沃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无齿轮曳引机 |
CN101117193A (zh) * | 2007-08-02 | 2008-02-06 | 沈阳博林特电梯有限公司 | 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 |
CN201580872U (zh) * | 2009-09-08 | 2010-09-15 | 包文丽 | 曳引机 |
-
2009
- 2009-07-16 CN CN 200910054890 patent/CN1019551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969A (zh) * | 2014-06-09 | 2016-01-27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用曳引机 |
CN110155863A (zh) * | 2019-06-18 | 2019-08-23 |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制动方式的曳引机 |
CN110182673A (zh) * | 2019-06-18 | 2019-08-30 | 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曳引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5114B (zh) | 2013-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75686B (zh) | 用于传动皮带轮的附装制动器 | |
EP0736477B1 (en) | Elevator drive machine | |
CN102311065B (zh) | 一种带防擦装置的电磁碟式制动器 | |
CN104955758A (zh) | 用于驱动升降机的机器 | |
JP2000016727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KR20060052146A (ko) | 권상기와, 그 제조 방법 | |
KR20180021120A (ko) |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및 엘리베이터 | |
JP2016037336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用巻上機 | |
CN201538630U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CN101955114B (zh) | 曳引机 | |
CN201538629U (zh) | 电梯用曳引机 | |
CN201580872U (zh) | 曳引机 | |
EP1845051B1 (en) | Hoist for elevator | |
CN201545580U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CN201545579U (zh) | 电梯用驱动装置 | |
CN202201673U (zh) | 一种带防擦装置的电磁碟式制动器 | |
CN201545581U (zh) | 电梯曳引机 | |
CN201545582U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JP5951038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吊り車装置 | |
CN101987711B (zh) | 电梯用曳引机 | |
CN201553521U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CN101993001B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CN101941629B (zh) | 电梯驱动装置 | |
JP5048802B2 (ja) | エレベータ用薄型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4938973B2 (ja) | 昇降機のための機関枠のない駆動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Bao Wenl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