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4942B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4942B CN101954942B CN 200910157960 CN200910157960A CN101954942B CN 101954942 B CN101954942 B CN 101954942B CN 200910157960 CN200910157960 CN 200910157960 CN 200910157960 A CN200910157960 A CN 200910157960A CN 101954942 B CN101954942 B CN 1019549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ratchet
- fork
- controller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有前后车轮,后车轮比前车轮小。脚蹬直接安装在前车轮轴,前车轮安装在前叉子和斜架之中。后轮为与现有自行车车轮相同或相似的车轮或为电机,电机为外转子式电机,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功能。后车轮安装在后叉子中,后叉子通过联接块与斜架联接,后叉子与联接块配成转动配合,后叉子上端有一个齿轮。支撑杆将联接在前叉子上部的车尾架与联接块联接。电机与设置在车尾架中的控制器连接,而控制器与设置在车尾架中的蓄电池连接。车座安装在前叉子顶端。方向舵与设置在前叉子上部的转筒联接并穿过前叉子,方向舵的尾端联接与所述齿轮以齿啮合的弧形传动件,从而实现转向。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结构简单、轻快、可靠,易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特别是一种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自行车,都必有链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能提高车轮转速,能使人的作用力与整车重力(含人的重力)达到协调平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但链轮传动摩擦力大、效率低、链条易损坏,掉链时有发生,链轮传动机构需要经常润滑,润滑油常常会弄脏人的衣裤或鞋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的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使用轻便、可靠性高。
本发明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如图1图2示,前叉子5、斜架22用螺栓28联接,斜架22的孔与前叉子5的孔同心,斜杆4的两端分别与前叉子5、斜架22联接,车座11固定在前叉子5的顶端;轴承29的外圆与前叉子5的孔配成紧配合;如图2图3示,前轮1这样构成:前轮1的轮胎31套在轮毂30的外圆,轮毂30的中孔固套在棘轮24的外圆,棘爪25用销轴26联系于缺口轮27,棘爪25能绕销轴26转动,拉簧32的下端系于缺口轮27的缺口平面,拉簧32的上端系于棘爪25的右下端,棘爪25与棘轮24相对静止时其上端处于棘轮24的两齿之间,并沿前轮1向前转动方向与棘轮24的一个齿侧面相触,如图2示,棘爪25的左右侧面与棘轮24的内槽侧面配滑动配合,缺口轮27的外圆与棘轮24的内圆配成转动配合。将装配好的前轮1放入已联接的前叉子5、斜架22之间,将轴2依次从斜架22的一个孔、一个轴承29的内孔、缺口轮27的中孔、另一个轴承29的内孔、斜架22的另一个孔穿过,轴2与斜架22的孔不接触,轴2与轴承29的内孔配成紧配合,轴2与缺口轮27的中孔配成紧配合并用键联接;最后将左脚蹬3、右脚蹬23反向180°分别安装在轴2的两端。
如图1图5示,联接块18联接在斜架22的尾部之中,向心推力轴承33的外圈与联接块18的孔固定,向心推力轴承33的内圈紧套在后叉子19中部外圆;后轮21的轴20固定在叉子19下端之中,后轮21的外径比前轮1的外径小,后轮21为与现有自行车车轮相同或相似的车轮或为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式电机,当后轮21为所述电机时,其定子轴为轴20;所述电机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功能,能当发电机、电动机交换使用,现代技术已能制造出所述电机;在叉子19的顶端安装齿轮17;支撑杆15的下端固定于联接块18的上端面,支撑杆15的上端与车尾架12的下面联接;车尾架12的前端固定在前叉子5的上部;控制器13、蓄电池14放置在车尾架12中,控制器13有外部电源接入充电接口,控制器13与蓄电池14用导线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13用导线连接(图中未画)。
如图1示,垂直轴9用固定杆10和固定件6固定在前叉子5上部前面;转筒8与方向舵7固定,并且套在垂直轴9的外圆,转筒8能绕垂直轴9转动;如图2示,方向舵7穿过前叉子5的空当并不接触前轮1,在方向舵7的尾部联接弧形传动件16,弧形传动件16为齿轮的一部分,弧形传动件16与齿轮17啮合传动;如图4示,方向舵7的把手为圆弧形。
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刹车机构与现有自行车相似,而且连接刹车车闸与刹车手把的拉线也与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连接(图中未画),使刹车时,所述拉线先拉动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到一定程度后再拉动刹车车闸制动。
在方向舵7的把手上设置控制机关(图中未画),控制机关与控制器13连接。
分别设置适当的防护罩罩在前轮1、后轮21上(图中未画)。
棘轮24、棘爪25、缺口轮27、销轴26、拉簧28组成一个超越离合器,其作用跟现有的自行车的飞轮(后齿轮)一样,当人蹬转左脚蹬3、右脚蹬23使车前行时,此超越离合器结合前轮1,当人停止蹬转或反蹬转时,此超越离合器与转动的前轮1滑脱。
后轮21若为所述电机,当车正常前行时,人通过所述控制机关控制控制 器13使所述电机的定子线圈开路,这时所述电机的外转子接触地面自由转动充当后车轮,或者使控制器13从蓄电池14取电给所述电机,这时使所述电机为电动机工况,充当驱动车轮或助动车轮;当刹车时,刹车把通过所述拉线拉动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控制器13使所述电机为发电机工况发电,发出的电通过控制器13给蓄电池14充电。
骑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转向时,象开汽车转动方向盘一样转动方向舵7的把手,那么弧形传动件16驱转齿轮17,使后轮21在水面内转动实现导向。
应该指出,骑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快慢与现有自行车差不太多。因为前轮1的直径可做到现有自行车车轮的两倍。比如现有二八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为56厘米,其大链轮有48个齿,其小链轮有20个齿,其链轮传动比就是1∶2.4,即人蹬一圈,车轮转2.4圈,车子将前进56π×2.4≈422厘米;若将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的前轮1直径做成112厘米,人蹬1圈,车子将前进112π×1≈352厘米。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
1、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无象现有自行车的链条、链轮,结构简单,不但摩擦力小而省力、效率高,而且不易出故障。
2、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若后轮21用与现有自行车车轮相同或相似的车轮,则比现有自行车结构简单、成本低;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若后轮21用所述电机,虽然比现有自行车结构复杂、成本高,但是所述电机能再生制动,将回收的刹车能量用来助动行车,使人骑车更轻快,而且当配置的蓄电池14容量足够大,则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就成为无链轮电动自行车。
3、尽管算起来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比现有自行车略慢,但是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省力,人蹬1.2圈的耗力比人蹬现有自行车1圈的耗力要小得多,而人蹬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1.2圈,车子将前进112π×1.2≈422厘米,这个距离已与蹬现有自行车1圈的距离相等。所以由于所述后轮 导向无链自行车比现有自行车省力,实际上人骑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比骑现有自行车轻快。
4、由于以上优点,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推广前景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脚蹬3、右脚蹬23、前叉子5、斜架22、前轮1及其轴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方向舵7的B向示意图;
图5为图1中M区C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示,前叉子5、斜架22用螺栓28联接,斜架22的孔与前叉子5的孔同心,斜杆4的两端分别与前叉子5、斜架22联接,车座11固定在前叉子5的顶端;轴承29的外圆与前叉子5的孔配成紧配合;如图2图3示,前轮1这样构成:前轮1的轮胎31套在轮毂30的外圆,轮毂30的中孔固套在棘轮24的外圆,棘爪25用销轴26联系于缺口轮27,棘爪25能绕销轴26转动,拉簧32的下端系于缺口轮27的缺口平面,拉簧32的上端系于棘爪25的右下端,棘爪25与棘轮24相对静止时其上端处于棘轮24的两齿之间,并沿前轮1向前转动方向与棘轮24的一个齿侧面相触,如图2示,棘爪25的左右侧面与棘轮24的内槽侧面配滑动配合,缺口轮27的外圆与棘轮24的内圆配成转动配合。将装配好的前轮1放入已联接的前叉子5、斜架22之间,将轴2依次从斜架22的一个孔、一个轴承29的内孔、缺口轮27的中孔、另一个轴承29的内孔、斜架22的另一个孔穿过,轴2与斜架22的孔不接触,轴2与轴承29的内孔配成紧配合,轴2与缺口轮27的中孔配成紧配合并用键联接;最后将左脚蹬3、右脚蹬23反向180°分别安装在轴2的两端。
如图1图5示,联接块18联接在斜架22的尾部之中,向心推力轴承33的外圈与联接块18的孔固定,向心推力轴承33的内圈紧套在后叉子19中部外圆;后轮21的轴20固定在叉子19下端之中,后轮21的外径比前轮1的外径小,后轮21为与现有自行车车轮相同或相似的车轮或为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式电机,当后轮21为所述电机时,其定子轴为轴20;所述电机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功能,能当发电机、电动机交换使用,现代技术已能制造出所述电机;在叉子19的顶端安装齿轮17;支撑杆15的下端固定于联接块18的上端面,支撑杆15的上端与车尾架12的下面联接;车尾架12的前端固定在前叉子5的上部;控制器13、蓄电池14放置在车尾架12中,控制器13有外部电源接入充电接口,控制器13与蓄电池14用导线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13用导线连接(图中未画)。
如图1示,垂直轴9用固定杆10和固定件6固定在前叉子5上部前面;转筒8与方向舵7固定,并且套在垂直轴9的外圆,转筒8能绕垂直轴9转动;如图2示,方向舵7穿过前叉子5的空当并不接触前轮1,在方向舵7的尾部联接弧形传动件16,弧形传动件16为齿轮的一部分,弧形传动件16与齿轮17啮合传动;如图4示,方向舵7的把手为圆弧形。
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刹车机构与现有自行车相似,而且连接刹车车闸与刹车手把的拉线也与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连接(图中未画),使刹车时,所述拉线先拉动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到一定程度后再拉动刹车车闸制动。
在方向舵7的把手上设置控制机关(图中未画),控制机关与控制器13连接。
分别设置适当的防护罩罩在前轮1、后轮21上(图中未画)。
Claims (1)
1.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其特征是:前叉子(5)、斜架(22)用螺栓(28)联接,斜架(22)的孔与前叉子(5)的孔同心,斜杆(4)的两端分别与前叉子(5)、斜架(22)联接,车座(11)固定在前叉子(5)的顶端;轴承(29)的外圆与前叉子(5)的孔配成紧配合;前轮(1)这样构成:前轮(1)的轮胎(31)套在轮毂(30)的外圆,轮毂(30)的中孔固套在棘轮(24)的外圆,棘爪(25)用销轴(26)联系于缺口轮(27),棘爪(25)能绕销轴(26)转动,拉簧(32)的下端系于缺口轮(27)的缺口平面,拉簧(32)的上端系于棘爪(25)的右下端,棘爪(25)与棘轮(24)相对静止时其上端处于棘轮(24)的两齿之间,并沿前轮(1)向前转动方向与棘轮(24)的一个齿侧面相触,棘爪(25)的左右侧面与棘轮(24)的内槽侧面配滑动配合,缺口轮(27)的外圆与棘轮(24)的内圆配成转动配合;将装配好的前轮(1)放入已联接的前叉子(5)、斜架(22)之间,将轴(2)依次从斜架(22)的一个孔、一个轴承(29)的内孔、缺口轮(27)的中孔、另一个轴承(29)的内孔、斜架(22)的另一个孔穿过,轴(2)与斜架(22)的孔不接触,轴(2)与轴承(29)的内孔配成紧配合,轴(2)与缺口轮(27)的中孔配成紧配合并用键联接;最后将左脚蹬(3)、右脚蹬(23)反向180°分别安装在轴(2)的两端;
联接块(18)联接在斜架(22)的尾部之中,向心推力轴承(33)的外圈与联接块(18)的孔固定,向心推力轴承(33)的内圈紧套在后叉子(19)中部外圆;后轮(21)的轴(20)固定在后叉子(19)下端之中,后轮(21)的外径比前轮(1)的外径小,后轮(21)为与现有自行车车轮相同或相似的车轮或为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式电机,当后轮(21)为所述电机时,其定子轴为后轮的所述轴(20);所述电机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功能,能当发电机、电动机交换使用;在后叉子(19)的顶端安装齿轮(17);支撑杆(15)的下端固定于联接块(18)的上端面,支撑杆(15)的上端与车尾架(12)的下面联接;车尾架(12)的前端固定在前叉子(5)的上部;控制器(13)、蓄电池(14)放置在车尾架(12)中,控制器(13)有外部电源接入充电接口,控制器(13)与蓄电池(14)用导线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13)用导线连接;
垂直轴(9)用固定杆(10)和固定件(6)固定在前叉子(5)上部前面;转筒(8)与方向舵(7)固定,并且套在垂直轴(9)的外圆,转筒(8)能绕垂直轴(9)转动;方向舵(7)穿过前叉子(5)的空当并不接触前轮(1),在方向舵(7)的尾部联接弧形传动件(16),弧形传动件(16)为齿轮的一部分,弧形传动件(16)与齿轮(17)啮合传动;方向舵(7)的把手为圆弧形;
所述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刹车机构与现有自行车相似,而且连接刹车车闸与刹车手把的拉线也与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连接,使刹车时,所述拉线先拉动控制器(13)的控制旋钮到一定程度后再拉动刹车车闸制动;
在方向舵(7)的把手上设置控制机关,控制机关与控制器(13)连接;
分别设置适当的防护罩罩在前轮(1)、后轮(2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57960 CN101954942B (zh) | 2009-07-20 | 2009-07-20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57960 CN101954942B (zh) | 2009-07-20 | 2009-07-20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4942A CN101954942A (zh) | 2011-01-26 |
CN101954942B true CN101954942B (zh) | 2013-03-27 |
Family
ID=4348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579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4942B (zh) | 2009-07-20 | 2009-07-20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49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8445B (zh) * | 2013-04-19 | 2016-07-27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个人运输载具 |
CN104512515B (zh) * | 2014-12-16 | 2017-07-18 | 杨达勇 | 一种前轮驱动的自行车 |
CN104760651A (zh) * | 2015-03-12 | 2015-07-08 | 天津市连合工贸有限公司 | 紧凑型自行车前叉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29423Y (zh) * | 2000-05-12 | 2001-05-09 | 张俊龙 | 一种无链条驱动的自行车 |
CN2466023Y (zh) * | 2000-08-30 | 2001-12-19 | 商春成 | 前驱动后转向无链条自行车 |
CN201427645Y (zh) * | 2009-07-20 | 2010-03-24 | 刘新广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10201B1 (de) * | 1978-09-27 | 1982-09-29 | Anton Denk | Fahrrad |
-
2009
- 2009-07-20 CN CN 200910157960 patent/CN1019549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29423Y (zh) * | 2000-05-12 | 2001-05-09 | 张俊龙 | 一种无链条驱动的自行车 |
CN2466023Y (zh) * | 2000-08-30 | 2001-12-19 | 商春成 | 前驱动后转向无链条自行车 |
CN201427645Y (zh) * | 2009-07-20 | 2010-03-24 | 刘新广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4942A (zh) | 201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90358Y (zh) | 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驱动装置 | |
CN202449162U (zh) | 电动自行车谐波减速驱动器 | |
CN2894047Y (zh) | 电动自行车谐波减速驱动器 | |
CN107792291A (zh) | 轮毂及包含该轮毂的动力轮 | |
CN101764463B (zh) | 一种中轴式电动车电机 | |
CN201678014U (zh) | 电动自行车用超静音中置动力装置 | |
EP2210807A1 (en) | Magnetic levitation magneto-electric bicycle wheel hub | |
CN102107712A (zh) |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 |
CN201400282Y (zh) | 具有中轴电机的电动自行车 | |
CN102983671A (zh) | 一体化智能后驱轮毂电机 | |
WO2018039873A1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轮毂 | |
CN101320927B (zh) | 电动马达的变速装置 | |
CN101590887A (zh) |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 |
CN202896811U (zh) | 一种高能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之驱动及传动装置 | |
CN101954942B (zh)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
CN102632963A (zh) | 自行车电动助力装置 | |
CN102358192A (zh) | 一种多能源电动车 | |
CN201188568Y (zh) | 电动马达及变速装置 | |
CN100416984C (zh) | 电动车同轴中置电动机驱动装置 | |
CN201484579U (zh) |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 |
CN201427645Y (zh) | 后轮导向无链自行车 | |
CN107226163A (zh) | 一种分体式电力驱动装置 | |
CN106515987A (zh) | 电动自行车复合增速驱动装置 | |
CN202038426U (zh) |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 |
CN207200495U (zh) | 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相结合共用转子和定子的新型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