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9537B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9537B CN101949537B CN2010102874859A CN201010287485A CN101949537B CN 101949537 B CN101949537 B CN 101949537B CN 2010102874859 A CN2010102874859 A CN 2010102874859A CN 201010287485 A CN201010287485 A CN 201010287485A CN 101949537 B CN101949537 B CN 1019495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ag
- cooler
- boiler
- inlet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涉及燃烧设备底渣冷却技术。该系统主要包括冷渣器和底渣粗细分离器。底渣粗细分离器包括筒体、底渣入口、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底渣出口。底渣入口通过锅炉输渣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的排渣口连接;底渣出口与冷渣器入口相连接;进风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管相连接。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二次风在进入锅炉炉膛之前先通过进风口进入底渣粗细分离器与底渣进行换热并带走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最后通过出风口将细颗粒物料返送回锅炉炉膛参与物料循环,而粗颗粒渣则落入下方的冷渣器进一步冷却。该系统一是可实现选择性排渣,二是解决了流化床冷渣器局部结焦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底渣冷却技术,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中,原煤从磨煤机出来后以一定的宽筛分粒径分布进入炉膛燃烧,燃烧形成的细颗粒以飞灰的形式随烟气进入尾部烟道并飞出锅炉,大颗粒则以高温状态从锅炉底部离开床层,形成底渣。早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容量小排渣少,高温底渣一般都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但随着锅炉容量的不断增大,锅炉底渣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直接排放的方式不仅对环境不友好,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热量损失。因此,为了清洁生产并进行热量回收,底渣冷渣器逐渐在各种型号的CFB锅炉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渣冷渣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把高温底渣冷却到较低温度并顺利排出,以此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回收底渣的物理热。
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冷渣器有流化床冷渣器和滚筒式冷渣器。流化床冷渣器采用风水联合冷却,冷却效果比较好,但国内给煤大颗粒碳和煤矸石较多,燃烧形成的底渣由于粒径较大很难被流化,为了避免残碳燃烧造成局部结焦,往往需要加大流化风量,所以流化床冷渣器的运行电耗一般都比较高。滚筒冷渣器不需要对底渣进行流化,其运行比较稳定,但由于其没有选择性排渣的功能,细颗粒不能返回炉膛,使得循环物料量减少,传热减弱,床温上升,影响了CFB锅炉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流化床冷渣器运行电耗高以及滚筒冷渣器无法进行选择性排渣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选择性排渣而且运行电耗低的CFB锅炉底渣冷却方法,进而降低冷渣器运行电耗并回收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底渣粗细分离器,该底渣粗细分离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口与冷渣器之间,它包括筒体、底渣入口、进风口、设置在筒体顶部的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底渣出口;所述的底渣入口通过锅炉输渣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的排渣口相连接;所述的底渣出口与所述的冷渣器入口相连接;所述进风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管相连接,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二次风在进入锅炉炉膛之前先通过进风口进入底渣粗细分离器与底渣进行换热并带走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最后通过出风口将细颗粒物料返送回锅炉炉膛参与物料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渣器采用滚筒冷渣器或绞龙式冷渣器。底渣粗细分离器的内壁加盖防磨涂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①选择性排渣:细颗粒物料返回炉膛,提高了锅炉运行稳定性。以往单纯用滚筒冷渣器对底渣进行冷却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冷却底渣的目的,但其粗细一起排的特征导致细颗粒物料无法重新回到炉膛参与物料循环,致使锅炉循环物料量下降,传热减弱,床温上升,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本发明提出的方案通过二次风的携带作用使得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重新返回炉膛,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缺点。②底渣无需流化,冷渣系统运行电耗低。通过调整底渣流量,可以确保底渣在分离器底部不进行堆积,这样,高温底渣与空气在底渣粗细分离器内只是单纯的二相混合,二次风的压头并不会因此增高太多,而滚筒冷渣器本身的运行电耗很低,因此,此冷渣系统的总体运行电耗将会比较低。③由于不需要对底渣进行流化,而且底渣在冷渣系统里不会造成堆积,所以局部结焦等流化床冷渣器常见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进一步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整体布置图。
图中:1.出风口;2.底渣粗细分离器;3.底渣入口;4.进风口;5.冷渣器;6.底渣出口;7.筒体;8.冷渣器底渣出口;9.锅炉输渣管;10.炉膛二次风入口;11.炉膛;12.炉膛布风板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主要包括冷渣器5和一个底渣粗细分离器2,该底渣粗细分离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口与冷渣器之间,它包括筒体7、设置在筒体侧上部的底渣入口3、进风口4、设置在筒体顶部的出风口1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底渣出口6;所述的底渣入口3通过锅炉输渣管9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的排渣口相连接;所述的底渣出口6与所述的冷渣器5入口相连接;所述进风口4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管相连接,从空气预热器中出来的二次风在进入炉膛之前先通过进风口4进入底渣粗细分离器,与底渣进行换热并带走其中的细颗粒灰、未燃尽碳以及石灰石粉末等细颗粒物料,最后通过出风口1将这些细颗粒物料经炉膛二次风入口10返送回锅炉炉膛11参与物料循环,以此改善锅炉的物料平衡性能,提高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在底渣粗细分离器2内与二次风充分换热后的粗颗粒渣则通过底部的底渣出口6落入下方的冷渣器5,并在冷渣器中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冷渣器采用滚筒冷渣器或绞龙式冷渣器。
为了减少磨损,在底渣粗细分离器和冷渣器内壁面可以加盖防磨涂层,减少底渣磨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Claims (3)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包括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个底渣粗细分离器(2),该底渣粗细分离器布置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口与冷渣器之间,所述底渣粗细分离器包括筒体(7)、设置在筒体侧上部的底渣入口(3)、进风口(4)、设置在筒体顶部的出风口(1)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底渣出口(6);所述的底渣入口(3)通过锅炉输渣管(9)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的排渣口相连接;所述的底渣出口(6)与所述的冷渣器(5)入口相连接;所述进风口(4)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管相连接,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二次风在进入锅炉炉膛之前先通过进风口(4)进入底渣粗细分离器与底渣进行换热并带走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最后通过出风口(1)将细颗粒物料返送回锅炉炉膛参与物料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渣器采用滚筒冷渣器或绞龙式冷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渣粗细分离器的内壁加盖防磨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74859A CN101949537B (zh) | 2010-09-19 | 2010-09-19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74859A CN101949537B (zh) | 2010-09-19 | 2010-09-19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9537A CN101949537A (zh) | 2011-01-19 |
CN101949537B true CN101949537B (zh) | 2012-01-18 |
Family
ID=4345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74859A Active CN101949537B (zh) | 2010-09-19 | 2010-09-19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95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2320A (zh) * | 2013-05-31 | 2013-09-11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化方法 |
CN104373934B (zh) * | 2014-11-03 | 2016-10-26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物料的制备储存与添加装置及方法 |
CN106801865B (zh) * | 2016-12-26 | 2019-01-08 | 浙江春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流化床尾气灰渣回收利用装置 |
CN107013906B (zh) * | 2017-04-13 | 2019-05-24 | 重庆大学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装置 |
CN107023847A (zh) * | 2017-04-19 | 2017-08-08 | 山东建筑大学 | 一种烟气及炉渣余热联合利用系统 |
CN106895390A (zh) * | 2017-04-19 | 2017-06-27 | 山东大学 | 一种电站锅炉多元异质余热利用系统 |
CN106940008A (zh) * | 2017-04-19 | 2017-07-11 | 山东大学 | 一种炉渣及热一次风余热联合利用系统 |
CN109268822A (zh) * | 2018-11-02 | 2019-01-25 | 贵州新能源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流化床锅炉定期排渣的静态冷渣结构 |
CN109827172B (zh) * | 2019-03-29 | 2023-08-18 | 重庆科技学院 | 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底渣冷却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CN112696666A (zh) * | 2019-10-23 | 2021-04-23 | 北京中电长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渣能量及细颗粒回收系统 |
CN110805895A (zh) * | 2019-11-02 | 2020-02-18 | 中能锐赫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流化床底渣再循环装置及方法 |
CN110986033A (zh) * | 2019-12-06 | 2020-04-10 | 武汉永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
CN114317035B (zh) * | 2021-12-30 | 2023-02-28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气化冷渣装置及气化冷渣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35633Y (zh) * | 2000-07-04 | 2001-06-20 | 浙江大学 | 灰渣分选冷却装置 |
JP2003285028A (ja) * | 2002-03-29 | 2003-10-07 |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 灰処理方法 |
CN100453903C (zh) * | 2006-08-10 | 2009-01-21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一种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598334B (zh) * | 2009-06-30 | 2010-12-08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循环流化床底渣冷却方法 |
-
2010
- 2010-09-19 CN CN2010102874859A patent/CN10194953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9537A (zh) | 2011-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9537B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 |
CN102901212B (zh) | 一种燃劣质燃料低倍率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及其燃烧方法 | |
CN101598334B (zh) | 循环流化床底渣冷却方法 | |
CN101995016B (zh) | 一种纯燃用低热值煤矸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装置 | |
CN201680378U (zh) | 用于垃圾焚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107940448B (zh) | 一种粉煤颗粒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方法 | |
CN110043894A (zh) | 一种准东煤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102418920A (zh) | 一种掺烧工业废渣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 | |
CN103604121B (zh) | 采用三通道分流控制返料器的油页岩半焦流化床燃烧系统 | |
CN104061569A (zh) | W型火焰锅炉燃烧及制粉系统 | |
CN102221201A (zh)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等床压冷渣流化床及运行方法 | |
CN101122388A (zh) | 一种流化床产生超高温烟气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8042121U (zh) | 一种粉煤颗粒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 | |
CN207279612U (zh) | 一种基于流态重构的水煤浆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02392781U (zh) | 一种掺烧工业废渣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 | |
CN201421186Y (zh) | 高效节能减排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203744245U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 |
WO2013020254A1 (zh) | 环保节能循环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103104912A (zh) | 燃水煤浆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02733916U (zh) | 一种燃药渣流化床锅炉 | |
CN102095254B (zh) | 低造价环保节能减排流化床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1587806A (zh) | 一种风水联合流化床冷渣器 | |
CN100478612C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及其燃烧方法 | |
CN103727528B (zh) | 串联复合的煤气化与燃烧流化床-煤粉炉 | |
CN103851610A (zh)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030008, No. 10, C District, Taiyuan Stainless Steel Industrial Park, 73 sharp lawn area, Taiyuan, Shanxi Co-patentee after: Tsi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Taiyuan Boiler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Beijing box office,,, Tsi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Tsinghua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