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691A -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6691A CN101946691A CN 201010249397 CN201010249397A CN101946691A CN 101946691 A CN101946691 A CN 101946691A CN 201010249397 CN201010249397 CN 201010249397 CN 201010249397 A CN201010249397 A CN 201010249397A CN 101946691 A CN101946691 A CN 1019466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n
- extensive
- survey
- plant
-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通过选育带有下垂叶性状的目标恢复系,然后就带有下垂叶性状的目标恢复系与不育系进行测交,使恢复系花粉向不育系传播时恢复系的叶片不构成阻碍,因而恢复系的叶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本发明不但节省了人力且使花粉传播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杂交水稻制种中,为减少恢复系花粉向不育系传播过程遇到的叶片障碍,需要在授粉前将恢复系和不育系的上层叶片进行适当割除,这样不但增加了人工割叶的劳务支出,且减少恢复系花粉向不育系传播过程遇到的叶片障碍的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将带有下垂叶性状的目标恢复系与不育系进行测交,使恢复系花粉向不育系传播时恢复系的叶片不构成阻碍,因而恢复系的叶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做为母本,与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水稻资源材料或品系杂交,获F1杂交代;种植F1植株10-20株,同时相邻种植F1杂交代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比较真假F1植株,收获成熟F1代种子5-10株;
(2)、将获得F1代种子进行种植,选择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并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异单株若干株F2代,种植F2代种子,选择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并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异单株若干株F3代;F2代、F3代下垂叶无主脉,叶片下垂;正常叶有主脉,叶片直挺或直立,叶片受光照射姿势好;
(3)、种植F3代种子,在选择优异单株的同时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与之杂交进行测恢和选具有恢复基因的单株F4代;同时种植F5株系和成对测恢材料,根据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杂交的测恢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测恢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测恢F1结实低或比较低的对应父本株系,同时再次测交中选的优异品系;同时种植F6株系和成对重复测恢品系,根据重复测恢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重复测恢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品系,入选的父本品系即为目标恢复系;
(4)、选择上层叶片窄、直立、挺举,剑叶短的不育系与目标恢复系进行测交,测交后品系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后进入大田生产。
所述的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种植行比为1-2∶12-14。
所述的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如指具有高产、抗倒伏、耐热或耐寒性状的恢复系。
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水稻资源材料或品系可以从水稻品种资源材料中寻找,或者诱变现有的水稻品种得到。现有技术中比如籼稻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
一般用作测恢的不育系是高代稳定品系,农艺性状稳定一致,而选育中的恢复系是低代品系,尚处在性状分离中,为了考察方便,将入选的恢复系进行逐一编号,如R1、R2、R3……等,不育系编号设为A,则有A×R1,A×R2,A×R3测交种,A×R1杂交种与R1相邻种植就组成1对测恢材料,如果A×R1杂交种结实好,则R1就含有恢复基因,反之R1不是恢复系;由于R1未稳定,需要在种植R1的群体中,继续选择优异单株与不育系杂交,在育种中称为复测或重复测恢,组成下一轮复测材料,直到R1后代稳定为止。
本发明通过选育带有下垂叶性状的水稻品系,然后与不育系进行测交。本发明用这种下垂叶恢复系组配组合制种,由于恢复系叶片下垂,恢复系的稻穗在冠层上部,其花粉向不育系传播时恢复系的叶片不构成阻碍,因而恢复系的叶片可以免于人工割除,节省了人力且使花粉传播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1、目标恢复系的选育
(1)、选择符合高产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做为母本,与带有下垂叶性状的水稻资源材料或品系籼稻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杂交,获杂交种50粒左右。
(2)、种植F1植株10至20株,同时相邻种植杂交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以比较真假F1植株,收获成熟F1种子5至10株。
(3)、种植分离世代F21000至2000株,选择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并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异单株若干株。
(4)、将入选的F2优异单株种成若干个F3株系,在优异株系中选择优异单株。
(5)、种植F4株系,在选择优异株系的同时进行测恢和选单株。
(6)、种植F5株系和成对测恢材料,根据测恢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测恢F1结实低或比较低的对应父本株系;同时再次测交中选的优异品系。
(7)、种植F6株系和成对重复测恢品系,根据复测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品系,入选的父本品系即为目标恢复系。
2、不育系的选用
由于恢复系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要使杂交组合F1的叶片直立挺举,不育系需选用上层叶片窄、直立、挺举,剑叶短(小于25cm)的类型。
3、组合选育
用上层叶片窄、直立、挺举,剑叶短(小于25cm)的不育系作为母本与带有隐性下垂叶的目标恢复系测交,中选组合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等程序进入大田生产。
4、种子生产
(1)、播种和育秧
根据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生育期长短与叶龄差、生产地的气候等综合因素确定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播种期和播种差期。
根据生产地的气候、茬口、品种生育期和农民的种植习惯等综合因素确定育秧方式,如品种生育期长需在早春气温较低的季节播种,可采取塑料薄膜保温育小秧,然后在播种后15天左右再寄秧的两段育秧方法;如生育期短的不育系需在夏季高温季节播种,可采用湿润或旱育秧方式。
(2)、移栽
恢复系与不育系的行比可采用2∶12-14或1∶12-14,一般先栽生育期长的恢复系或不育系,后栽生育期短的亲本(不育系或恢复系),生育期长、分蘖强的亲本可栽1-2粒种子苗,生育期短、分蘖弱的亲本可栽多粒种子苗。
(3)、大田田间管理
与一般杂交稻制种大田管理相似,仅是在花期相遇正常的情况下,在恢复系见穗时免除割叶,从而省了割叶的劳务支出,节约了生产成本。
下垂叶恢复系选育过程
Claims (3)
1.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做为母本,与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水稻资源材料或品系杂交,获F1杂交代;种植F1植株10-20株,同时相邻种植F1杂交代的母本和父本各10株,比较真假F1植株,收获成熟F1代种子5-10株;
(2)、将获得F1代种子进行种植,选择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并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异单株若干株F2代,种植F2代种子,选择带有隐性下垂叶性状的并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异单株若干株F3代;F2代、F3代下垂叶无主脉,叶片下垂;正常叶有主脉,叶片直挺或直立,叶片受光照射姿势好;
(3)、种植F3代种子,在选择优异单株的同时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与之杂交进行测恢和选具有恢复基因的单株F4代;同时种植F5株系和成对测恢材料,根据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杂交的测恢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测恢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株系,淘汰那些测恢F1结实低或比较低的对应父本株系,同时再次测交中选的优异品系;同时种植F6株系和成对重复测恢品系,根据重复测恢F1结实率的高低选择重复测恢F1结实高的对应父本品系,入选的父本品系即为目标恢复系;
(4)、选择上层叶片窄、直立、挺举,剑叶短的不育系与目标恢复系进行测交,测交后品系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后进入大田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种植行比为1-2∶1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恢复系如指具有高产、抗倒伏、耐热或耐寒性状的恢复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49397 CN101946691A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49397 CN101946691A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6691A true CN101946691A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345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49397 Pending CN101946691A (zh) | 2010-08-03 | 2010-08-03 |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669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401A (zh) * | 2011-06-27 | 2011-12-14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安全高效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
CN105075848A (zh) * | 2015-08-07 | 2015-11-25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
CN105265261A (zh) * | 2015-10-16 | 2016-01-27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测交亲本的田间排列和移栽方法 |
CN110050654A (zh) * | 2019-06-12 | 2019-07-26 |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倒伏抗防锈病粳稻的培育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41A (zh) * | 1990-07-11 | 1992-01-22 | 围环物产公司 | 利用多年生雄性不育稻植株生产杂交稻 |
-
2010
- 2010-08-03 CN CN 201010249397 patent/CN1019466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41A (zh) * | 1990-07-11 | 1992-01-22 | 围环物产公司 | 利用多年生雄性不育稻植株生产杂交稻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1231 任光俊等 水稻新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 的选育及利用 第120-122页 1-3 第13卷, 第2期 2 * |
《浙江农业学报》 19931231 王建军等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第138-142页 1-3 第5卷, 第3期 2 *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430 范兵等 杂交水稻恢复系测交方法 第106页 1-3 , 第7期 2 *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1231 陆贤军等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研究进展 第58-63页 1-3 第11卷, 2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401A (zh) * | 2011-06-27 | 2011-12-14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安全高效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
CN105075848A (zh) * | 2015-08-07 | 2015-11-25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
CN105265261A (zh) * | 2015-10-16 | 2016-01-27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测交亲本的田间排列和移栽方法 |
CN105265261B (zh) * | 2015-10-16 | 2018-01-12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测交亲本的田间排列和移栽方法 |
CN110050654A (zh) * | 2019-06-12 | 2019-07-26 |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倒伏抗防锈病粳稻的培育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ousa et al. | Genetic mapping of the resistance allele'Co-52'to'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in the common bean MSU 7-1 line | |
CN103875462A (zh) | 一种三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方法 | |
CN106888962A (zh) | 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恢复系的方法 | |
CN101946691A (zh) | 一种降低制种成本的杂交水稻选育方法 | |
CN104642096A (zh) | 一种油用向日葵新葵19号不育系1193a的选育方法 | |
CN113179945A (zh) | 一种丰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 |
Ram et al. | Sugarcane breeding | |
CN104798681A (zh) | 一种新型的夏玉米srp类群自交系的育种方法 | |
CN101902905B (zh) | 提高黄瓜作物产量的方法 | |
Jones et al. | Genealogy and fine mapping of obscuravenosa, a gene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oplasts in leaf veins, and evidence of selection during breeding of tomatoes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Solanaceae) | |
CN1813523A (zh) | 一种小麦种间远缘杂交、二次回交、自交的育种方法 | |
CN104067932A (zh) | 一种高产、抗旱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5284591A (zh) | 适应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有限果枝型短季棉的育种方法 | |
CN102100175A (zh) | 洋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杂交制种方法 | |
CN105519427A (zh) | 一种高含油量常规油菜品种轮回选择方法 | |
CN103947546B (zh) | 一种甜菜单粒高抗成对不育系的育种方法 | |
CN104920205A (zh) | 一种黄瓜种子培育方法 | |
CN105145336A (zh) | 一种皮壳白色向日葵杂交种ar7-7376的选育方法 | |
Muminov et al. | Cluster analysis of valuable economic traits in amphidiploid cotton hybrid plants. | |
CN104542258B (zh) | 利用隔代回交构建多倍体水稻PMeS近等基因系的方法 | |
CN103798128B (zh) | 一种利用甜玉米自交系选育同型糯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 |
Somu et al. | Genetic variability,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advance in first clonal stage of sugarcane | |
CN102919116B (zh) | 一种甘蓝型油菜新纯合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
CN103688845A (zh) | 一种选育50%燕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 |
CN106134978B (zh) | 一种适于条桑收获桑树品种的选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