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43810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3810A
CN101943810A CN2009101587252A CN200910158725A CN101943810A CN 101943810 A CN101943810 A CN 101943810A CN 2009101587252 A CN2009101587252 A CN 2009101587252A CN 200910158725 A CN200910158725 A CN 200910158725A CN 101943810 A CN101943810 A CN 101943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polaroid
pris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87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瑞
黄文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587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3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3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3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下偏光片、反射式极化增亮片及增亮片。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以定义出参考方向。背光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下偏光片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其穿透轴轴向与参考方向相交第一夹角。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下偏光片与背光模块之间并具有棱镜方向与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第二夹角的第一棱镜结构。第一夹角小于16°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合大于16°。增亮片配置于背光模块与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且具有与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的第二棱镜结构。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不易有迭纹(morie’)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面板产业蓬勃发展下,各家厂商无不精进自身的技术,以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更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液晶显示面板采用液晶作为显示介质,而液晶本身为非自发光的分子,所以为了达到显示的效果,液晶显示面板会与一背光模块搭配而组装成液晶显示装置。目前在市面上,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辉度要求愈来愈高,故业界往往会于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加上一组增亮片,藉此使背光模块所发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较为集中于正视方向上,以提升显示辉度。
增亮片具有固定的间距且为周期性排列的棱镜结构,而液晶显示面板内部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像素。当这些棱镜结构及规则排列的像素使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产生建设性或是破坏性干涉,则液晶显示装置将会呈现明显的亮暗条纹。也就是说,增亮片的配置虽可有效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辉度,但也可能对液晶显示模块的视效造成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减轻光学干涉现象造成液晶显示面板视效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此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下偏光片、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以及增亮片。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而背光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下偏光片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像素的排列定义出一参考方向,而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参考方向相交一第一夹角(θ1)。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下偏光片与背光模块之间并具有第一棱镜结构。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于一第二夹角(θ2)。增亮片配置于背光模块与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且具有第二棱镜结构。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小于16°时,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夹于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且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之合大于1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为16°<θ1≤31°,且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夹于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参考方向之间时,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之差大于1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为16°<θ1≤31°,且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夹于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时,第二夹角(θ2)为1°~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为31°<θ1≤45°时,第二夹角(θ2)为1°~15°。
本发明因调整反射式极化增亮片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液晶显示面板下偏光片穿透轴的夹角,以消除液晶显示装置中光学干涉现象产生。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中,因为光线间的干涉现象而产生明显亮暗条纹的问题可以获得改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的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为反射式极化增亮片的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下偏光片穿透轴及参考方向的夹角示意图。
图4A
Figure B2009101587252D0000021
图4D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偏光片穿透轴轴向、参考方向以及反射式极化增亮片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的夹角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液晶显示装置            110:上偏光片
120:液晶显示面板            130:下偏光片
140:反射式极化增亮片        142:第一棱镜结构
150:增亮片                  152:第二棱镜结构
160:扩散片                  170:背光模块
210:像素                    620:穿透轴轴向
630、640:棱镜方向           θ1、θ2: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100由上而下依序的排列顺序为上偏光片110、液晶显示面板120、下偏光片130、反射式极化增亮片140、增亮片150、扩散片160以及背光模块170。在另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20内设有偏光层(未绘示),以取代上偏光片110。此外,背光模块170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块或侧面入光式背光模块。
图2为液晶显示面板像素的排列方式示意图。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像素210是以数组方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120上。因此,根据像素210排列的方式可定义出一参考方向。本实施例中,像素210的排列方式例如可定义出X轴与Y轴两轴向,而此两轴向任何一者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参考方向。以下将以X轴作为参考方向来进行说明。换言之,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中都是以X轴来表示参考轴向,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Y轴视为参考轴向,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下偏光片130具有一穿透轴轴向620,光线经过下偏光片130后可以转变成偏振方向平行于穿透轴向620的偏振光。此偏振光经由液晶显示面板120的周期性排列像素210以及上偏光片110后即可成为显示光线而使观察者观看到显示画面。
另外,反射式极化增亮片140、增亮片150、扩散片160等光学膜片的配置可使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更加的显示效果。举例而言,反射式极化增亮片140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142,而增亮片150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152。通常,第一棱镜结构142的棱镜方向630会与第二棱镜结构152的棱镜方向640相互垂直。第一棱镜结构142与第二棱镜结构152可以提供集中光线的作用使原本发散的光线集中于正视角度上。如此一来,液晶显示装置100可具有较高的显示亮度。
本实施例是通过调整下偏光片130的穿透轴向620与反射式极化增亮片140的棱镜方向630的夹角以避免迭纹现象的产生。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极化增亮片的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下偏光片穿透轴夹角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偏光片130的穿透轴向620与像素210所定义的X轴夹一第一夹角θ1,而反射式极化增亮片140的第一棱镜结构142的棱镜方向630与下偏光片130穿透轴轴向620夹一第二夹角θ2。由于棱镜方向630与像素210排列方式所定义的x轴平行,就会产生光学干涉现象而导致迭纹现象的发生,因此,为了使液晶显示装置100有更好的视效,本实施例提出使第二夹角θ2与第一夹角θ1呈现特定关系的设计。
图4A
Figure B2009101587252D0000041
图4D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偏光片穿透轴轴向、参考方向以及反射式极化增亮片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的夹角示意图。首先,请参照图4A,在θ1<16°时,本实施例的下偏光片穿透轴轴向620实质上是介于棱镜方向630与x轴之间。此时,θ1与θ2之和大于16°,且θ2为1°~15°。换言之,θ1<16°时,棱镜方向630是自穿透轴轴向620远离X轴方向偏移1°~15°之间。
在16°<θ1≤31°时,棱镜方向630则可以是自穿透轴轴向620朝向X轴方向偏移或是自穿透轴轴向620远离X轴方向偏移。请参照图4B,在16°<θ1≤31°时,棱镜方向630若是自穿透轴轴向620朝向X轴方向偏移而介于穿透轴轴向620与x轴之间。此时,θ1与θ2之差是大于16°,且1≤θ2≤(θ1-16°)。
接下来,请参照图4C,在16°<θ1≤31°时,棱镜方向630可以是自穿透轴轴向620远离X轴方向偏移,也就是穿透轴轴向620会介于棱镜方向630与x轴之间。此时,θ2实质上为1°~15°。
然后,请参照图4D,在31°<θ1≤45°时,θ2可以为1°~15°。也就是说,棱镜方向630则可以是自穿透轴轴向620远离X轴方向偏移1°~15°或是自穿透轴轴向620朝向X轴方向偏移1°~15°。当棱镜方向630是自穿透轴轴向620朝向X轴方向偏移时,棱镜方向630就介于穿透轴轴向620与x轴之间。当棱镜方向630是自穿透轴轴向620远离X轴方向偏移时,穿透轴轴向620就介于棱镜方向630与x轴之间。
须特别说明的是,由图2可知,像素210的排列方式定义出相互垂直的X轴与Y轴。当穿透轴轴向620与x轴的夹角大于45°时,穿透轴轴向620便与y轴夹角小于45°。此时,参考方向例如是以y轴来表示,则第二夹角θ2与第一夹角θ1间仍维持以上图4A~图4D所述的关系。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仅就θ1小于45°的情形进行讨论,穿透轴轴向620与x轴的夹角大于45°的情形在此便不再赘述。
为使对本实施例的内容及效果能够更为明了,以下将棱镜方向630与穿透轴轴向620的夹角对应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值变化进行模拟及实验并制为表格以为说明。表1为棱镜方向630与穿透轴轴向620的夹角不同的条件下,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辉度值变化的模拟与实验值结果。由表1可知,当θ1的角度愈来愈大时,不管是实验值还是模拟值所呈现的辉度都会愈来愈低。因此,θ1的角度越大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辉度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这也就是前述图4A
Figure B2009101587252D0000051
图4D中θ1的范围为1°~15°之间的原因。
表1.
Figure B2009101587252D0000052
Figure B2009101587252D0000061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调整反射式极化增亮片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下偏光片穿透轴轴向的夹角在15°范围以内,以消除光学干涉现象所产生等间距迭纹(morie’)的情形,且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辉度大幅地降低,使得液晶显示装置视效更佳。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根据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8)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其中该些像素的排列定义出一参考方向;
一背光模块,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一下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且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参考方向相交一第一夹角;
一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该下偏光片与该背光模块之间,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于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小于16°时,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夹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参考方向之间,且该第一夹角与该第二夹角之合大于16°;以及
一增亮片,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与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该增亮片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且该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远离该背光模块的一侧,且该上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正交。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其中该些像素的排列定义出一参考方向;
一背光模块,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一下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且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参考方向相交一第一夹角;
一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该下偏光片与该背光模块之间,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于一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为16°<θ1≤31°,且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夹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参考方向之间时,该第一夹角与该第二夹角之差大于16°;以及
一增亮片,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与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该增亮片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且该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远离该背光模块的一侧,且该上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正交。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其中该些像素的排列定义出一参考方向;
一背光模块,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一下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且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参考方向相交一第一夹角;
一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该下偏光片与该背光模块之间,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于一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为16°<θ1≤31°,且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夹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参考方向之间时,该第二夹角为1°~15°;以及
一增亮片,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与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该增亮片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且该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远离该背光模块的一侧,且该上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正交。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组排列的多个像素,其中该些像素的排列定义出一参考方向;
一背光模块,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一下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且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参考方向相交一第一夹角;
一反射式极化增亮片,配置于该下偏光片与该背光模块之间,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具有一第一棱镜结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相交于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为31°<θ1≤45°时,该第二夹角为1°~15°;以及
一增亮片,配置于该背光模块与该反射式极化增亮片之间,该增亮片具有一第二棱镜结构且该第二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与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棱镜方向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偏光片,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远离该背光模块的一侧,且该上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与该下偏光片的穿透轴轴向正交。
CN2009101587252A 2009-07-03 2009-07-03 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943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87252A CN101943810A (zh) 2009-07-03 2009-07-03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87252A CN101943810A (zh) 2009-07-03 2009-07-03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3810A true CN101943810A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3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87252A Pending CN101943810A (zh) 2009-07-03 2009-07-03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381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067A (zh) * 2012-04-01 2012-07-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08800A (zh) * 2011-11-25 2012-07-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77966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3513303A (zh) * 2012-06-14 2014-01-15 苹果公司 具有倒圆顶端的转向膜的显示器
CN105223729A (zh) * 2015-11-03 2016-01-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02510A (zh) * 2015-10-30 2017-06-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9728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背光单元
CN110361883A (zh) * 2018-03-26 2019-10-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控制装置与采用其的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WO2020073445A1 (zh) * 2018-10-09 2020-04-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11679355A (zh) * 2020-06-10 2020-09-1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800A (zh) * 2011-11-25 2012-07-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91067A (zh) * 2012-04-01 2012-07-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49410A1 (zh) * 2012-04-01 2013-10-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77966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3513303A (zh) * 2012-06-14 2014-01-15 苹果公司 具有倒圆顶端的转向膜的显示器
CN106802510A (zh) * 2015-10-30 2017-06-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23729A (zh) * 2015-11-03 2016-01-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1029728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及背光单元
CN110361883A (zh) * 2018-03-26 2019-10-2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控制装置与采用其的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CN110361883B (zh) * 2018-03-26 2023-04-2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控制装置与采用其的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WO2020073445A1 (zh) * 2018-10-09 2020-04-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11679355A (zh) * 2020-06-10 2020-09-1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381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964811B2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ntaining the same
WO201912771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280953A1 (en) Display device
US949472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57044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89915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033256B (zh) 偏振板和具有该偏振板的显示设备
US8462302B2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structure thereof
US20210405460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070440A1 (zh) 偏光片、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US8922740B2 (en) Light efficiency enhancing optical devices
US997729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CN101086586A (zh) 影像显示系统
US20100165248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8287423B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
CN1026088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021793A1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80239221A1 (en)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707491A (zh) 液晶显示器和其视角补偿方法
CN10390166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20077608A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101364007B (zh) 可降低刮痕可见度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20523C (zh) 光学膜片总成、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2038652B2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viewing angle switch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