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989A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1989A CN101931989A CN2009101484260A CN200910148426A CN101931989A CN 101931989 A CN101931989 A CN 101931989A CN 2009101484260 A CN2009101484260 A CN 2009101484260A CN 200910148426 A CN200910148426 A CN 200910148426A CN 101931989 A CN101931989 A CN 1019319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back
- feedback mode
- mode
- point transmission
- coordinated mult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反馈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基于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设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针对不同的反馈模式,对终端又配置不同的测量集合,使得终端在确定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相同的小区集合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协作多点传输技术在大幅度提升频谱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相互分离的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对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而言,在进行协作多点发射或者接收之前,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终端)需要反馈(或称为上报)自身所在的小区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即终端将本终端和候选接入点(或接入点集)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给基站,以便基站可以使用该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输入量(或者参考量)来进行接入点(或接入点集)的选择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的调度。
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有很多种,比如下行单用户联合处理、下行多用户联合处理、下行波束协调、或者下行调度协调等,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可能需要制定不同的反馈模式,即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以便终端可以根据合适的反馈模式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其中,不同的反馈模式所对应的小区是相同的,即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因此反馈的信令开销较大,不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可以降低反馈的信令开销。
一种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反馈模式;
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对所述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一种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将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发送至终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一种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选择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其中,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一种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反馈模式确定所述反馈模式对应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反馈模式为基站发送的;
根据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以及所述确定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属于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
一种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模式;
选择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选择单元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测量单元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一种基站,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发送单元,用于下发所述选择单元确定的反馈模式给终端,以便终端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基于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设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针对不同的反馈模式,对终端又配置不同的测量集合,使得终端在确定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例如可由终端实施。
一种反馈方法,包括:确定反馈模式,根据确定的反馈模式确定与该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对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如图1所示,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确定反馈模式;
例如,可以接收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其中,该反馈模式为基站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的;或者,
也可以由终端自身选择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然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当然,如果由终端来确认反馈模式的话,终端还可以将确定的反馈模式通知给基站。
其中,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同时,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同理,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反馈模式包括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反馈模式的确定方法可以参见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
不同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道,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或动态广播信道(DBCH,Dynamic Broadcast Channel),接收基站下发的小区特定(Cell-Specific)的反馈模式如小区中公共导频信号的图案、周期等;或者,通过高层信令(Higherlayer signaling)接收基站下发的用户特定的(UE-Specific)反馈模式。
同理,基站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发送不同的反馈模式,下述实施例中可以参照,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在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之后还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根据所述接收的动态信令与确定的反馈模式,确定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
102、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即在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为各个反馈模式配置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也可以由基站通知用户设备各个反馈模式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这样,在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模式按照预置好的或者通知的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其中,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可以是指小区集合,或接入点集合,或天线集合,或频率资源集合,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其中,上报集合是测量集合的子集,可以根据设定的策略在测量集合中选择相应的上报集合,或者直接根据设定的策略确定上报集合,其中,设定的策略可以是预置在用户设备中的,也可以是基站通知用户设备的。然后将上报集合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具体例如可以为,预先设定在反馈时,是将测量得到的所有信道状态信息都反馈给基站,还是在测量得到的测量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中按照信号从强到弱的顺序选择至少一个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当上报集合为测量集合的真子集时,反馈上报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相对于反馈测量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言,可以进一步减小反馈的信令开销。下述实施例中,上报集合和/或测量集合的确定可参照上述方法,不再赘述。
103、对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即得到测量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具体的测量方法可根据现有技术来实施。
104、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即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给基站。需理解的是,此时可以将测量得到的全部信道状态信息,即整个测量集合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也可以先确定上报集合,然后根据确定的上报集合在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关于这一点,在可参见步骤102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终端在反馈之后,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继续执行后续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由于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同时,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因此,终端在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之后,还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例如动态的下行控制信令信息。该动态信令中指示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具体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即终端可以通过动态信令获知当前下行数据具体使用的是哪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以便采用相应地处理方式来接收基站下发的信息并完成相关数据的解调,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在不同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之间动态或半静态地切换。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或自身确定的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例如可由基站实施。
一种反馈方法,包括: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将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发送至终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此后可以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信道状态信息由终端通过测量测量集合而得到的;如图2所示,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201、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其中,反馈模式包括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而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因此每种反馈模式可以对应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同理,可以根据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预先设定N种反馈模式,其中,N为整数且N>=1。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反馈模式,即不同的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成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使得该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和N种反馈模式一一对应;当然,也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预先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成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然后再设定N种反馈模式与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只要预先设定好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与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及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的对应关系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即可。
同理,也可以根据成员载波的覆盖或负载或预设传输方法的不同将成员载波分成N类,相应地,再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预先设定N种反馈模式与之一一对应,其中,N为整数且N>=1。当然,也可以预先设定N种反馈模式,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反馈模式,利用成员载波的覆盖或负载或预设传输方法的不同将成员载波分成N类,使其与设定的N种反馈模式与之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只要预先设定好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即可。
基于上述设定,基站可以根据当前或上一时刻或下一时刻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或者根据当前或上一时刻或下一时刻的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同理,终端也可以基于上述设定,根据当前或上一时刻或下一时刻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或者根据当前或上一时刻或下一时刻的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反馈的灵活性,减少支持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反馈模式的总数。并且可以避免针对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规定不同的反馈模式所带来的方案过于复杂的问题。
例如,若针对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在存在大量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时,需要制定出大量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而本实施例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设置对应的一种反馈模式,避免了设置的反馈模式过多导致方案过于复杂。
又例如,若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如果没中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则要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设定与之对应的反馈模式,在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时,可以将该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某种已经存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可以无需重新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
202、下发步骤201中确定的反馈模式给终端,以便终端可以根据该反馈模式在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确定与该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需说明的是,不同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例如,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确定的反馈模式中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至终端;和/或,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确定的反馈模式中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至终端。
当然,在此之前,可以为各个反馈模式配置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也可以由基站通知用户设备各个反馈模式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这样,在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模式按照配置或者通知的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
需说明的是,反馈模式也可以由终端来确定,若反馈模式由终端确定,则此时基站不需要执行步骤201和步骤202,而是直接接收终端的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即可,当然,此时基站还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关于反馈模式的通知,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终端反馈回来的信道状态信息等数据进行接收和解调。
203、接收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终端通过测量测量集合而得到的,具体的测量方法可根据现有技术来实施。
基站在接收到终端的反馈之后,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继续执行后续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实施例一,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因此,基站还可以通过动态信令将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具体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指示给终端,即通过动态信令告知终端当前数据具体使用的是何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以便终端可以采用相应地处理方式来接收基站下发的信息并完成相关数据的解调。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将该反馈模式通知给终端,使得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实施例三、
根据实施例一和二所描述的方法,下面将举例作详细说明。
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或者系统的需求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或成员载波进行归纳分类,例如,可以基于不同的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进行归纳分类,相应地,协作多点传输相应的反馈模式也可以分成数种反馈模式,使得这些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和反馈模式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基于不同的反馈模式,每个用户,即每个终端可以被配置不同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即不同的反馈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
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可能包括多种具体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比如下行单用户联合处理、下行多用户联合处理、下行波束协调、或者下行调度协调等,这些传输方案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反馈模式,即,一种反馈模式可以对应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
例如,可以基于覆盖不同,或者负载不同,或者预设传输方法的不同,对不同的成员载波进行归纳分类,相应地,协作多点传输相应的反馈模式也可以分成数种反馈模式,使得这些归纳分类后的成员载波的种类和反馈模式是一一对应的。
这样,在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后,或者终端自身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模式或自身确定的反馈模式,按照之前预置好的或由基站通知的对应关系(可参见实施例一和二),即反馈模式与测量集合的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测量集合,对该选择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并反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给基站,以便基站可以使用该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输入量(或者参考量)来进行接入点(或接入点集)的选择和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的调度。具体来讲,由于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需要的反馈模式(即反馈内容和反馈方式)不同,所以当终端工作在不同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时,基站就可以根据该终端所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然后通知终端反馈不同的测量集合或上报集合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换句话说,终端的测量集合或上报集合的范围是和其传输模式相关的,不同的反馈模式下,可以有不同的测量集合或上报集合。
同理,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系统中,由于不同成员载波的覆盖可能不同,或者它们的负载可能不同,或者预设的传输方法可能不同,所以,不同成员载波的测量集合或上报集合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当终端工作在不同的成员载波时,基站就可以根据该终端所采用的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然后通知终端反馈不同的测量集合或上报集合中的信道状态信息。
采用这些方案,一方面由于预先对具有相同反馈模式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或成员载波进行了归纳概括,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规定不同的反馈模式的情况,可以提高反馈的灵活性,降低支持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反馈模式的总数,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反馈集合,即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所以可以降低反馈的信令开销,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下面将以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且反馈模式由基站确定的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进行归纳分类,如表1所示,根据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的不同,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可以分成四类传输模式,每一种传输模式对应于一种反馈模式,不同的反馈模式具有不同的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i对应反馈模式i,即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一一对应。例如,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1对应反馈模式1,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2对应反馈模式2,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3对应反馈模式3,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4对应反馈模式4。即,当使用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i时,就使用反馈模式i完成反馈过程。
表一:
表一中的PMI/CQI为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ocoding Matrix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然后,需要根据每种反馈模式,为每个用户,即每个终端配置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在此以上报集合为例,假设反馈模式1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0,Cell1,Cell2},反馈模式2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0,Cell2,Cell4},反馈模式3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3,Cell4,Cell5},反馈模式4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0,Cell4,Cell6},其中,Cell0、Cell1、Cell2、Cell3、Cell4、Cell5和Cell6等均指的是小区,为了描述方便,在图3中,以C0表示Cell0,以C1表示Cell1,以C2表示Cell2,以C3表示Cell3,以C4表示Cell4,以C5表示Cell5,以C6表示Cell6。
如图3中,终端处于终端A的位置时,接收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是来自于Cell0+Cell1+Cell2的波束协调方案,因此基站根据该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为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1,进而确定所对应的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于是,基站发送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1”的通知给终端,终端接收到后,确定“反馈模式1”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0,Cell1,Cell2},于是,终端以集合{Cell0,Cell1,Cell2}作为上报集合,即测量和反馈(或者说上报)集合{Cell0,Cell1,Cell2}中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给基站。
而当终端处于终端B的位置时,接收的传输类型是来自于Cell0+Cell2+Cell4的调度协调方案,因此基站根据该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为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2,进而确定所对应的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于是,基站通知给终端反馈模式为反馈模式2,终端接收到后,确定反馈模式2所对应的上报集合为{Cell0,Cell2,Cell4},于是,终端以集合{Cell0,Cell2,Cell4}作为上报集合,即测量和反馈(或者说上报)集合{Cell0,Cell2,Cell4}中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给基站。
其他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不同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即对于不同的反馈模式,基站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渠道通知给终端,例如,对于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可以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给终端;对于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给终端。
具体来讲,对于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比如小区中公共导频信号的图案、周期等,由于这些信息是整个小区公共的,一个小区中所有终端的这类信息都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给终端。而对于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由于每个终端的该类信息是不同的,所以就不宜采用广播的形式通知给终端,因此,对于该类反馈模式,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的形式通知给终端。这样,在进行反馈之前,终端就知道了它应该上报那些小区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该采用何种反馈模式将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给基站。
需说明的是,由于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因此,基站还可以通过动态信令将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具体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指示给终端,以便终端可以采用相应地处理方式来接收基站下发的信息并完成相关数据的解调。
另外,应理解的是,本方案除了可以运用在上面所描述的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之外,也可以运用到载波聚合系统或多天线系统等其他系统中。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采用基于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设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针对不同的反馈模式,对终端又配置不同的测量集合,使得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与此同时,由于本实施例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归纳为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设定与之对应的反馈模式,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规定不同的反馈模式的情况,可以提高反馈的灵活性,减少支持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反馈模式的总数,而且,若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的话,则可以将该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归纳入某种已经存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可以无需重新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馈方法,包括:根据选择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其中,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在确定了反馈模式之后,可沿用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需说明的是,该方案具体可以由基站或终端来执行,若是由基站执行的话,则基站在确定了反馈模式之后,需要将反馈模式通知给终端,同样的,如果是由终端执行的话,则终端可以将反馈模式通知给基站,关于这一点的说明以及反馈模式的确定方法,具体可参见其它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反馈模式确定所述反馈模式对应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反馈模式为基站发送的;根据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以及所述确定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属于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具体可参见其它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反馈的灵活性,减少支持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反馈模式的总数。并且可以避免针对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规定不同的反馈模式所带来的方案过于复杂的问题。
例如,若针对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在存在大量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时,需要制定出大量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而本实施例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设置对应的一种反馈模式,避免了设置的反馈模式过多导致方案过于复杂。
又例如,若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如果没中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对应一种反馈模式,则要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设定与之对应的反馈模式,在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时,可以将该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对应某种已经存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可以无需重新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
实施例五、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该终端包括确定单元501、选择单元502、测量单元503和反馈单元504;
确定单元501,用于确定反馈模式;例如,可以接收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其中,该反馈模式为基站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的;或者,也可以由终端自身选择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然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当然,如果由终端来确认反馈模式的话,终端还可以将确定的反馈模式通知给基站。
其中,反馈模式包括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不同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接收基站下发的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比如,小区中公共导频信号的图案、周期等;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接收基站下发的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
选择单元502,用于确定与确定单元501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即在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确定与确定单元501接收到的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即根据确定单元501接收到的反馈模式选择与该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当然,在此之前可以预先为各个反馈模式配置相应的测量集合,也可以由基站通知用户设备各个反馈模式相应的测量集合;这样,在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模式按照之前预置好的或通知的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测量集合;其中,这里所说的测量集合可以是指小区集合,或接入点集合,或天线集合,或频率资源集合。
测量单元503,用于对选择单元502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具体的测量方法可根据现有技术来实施。
反馈单元504,用于将测量单元403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其中,反馈单元504可以包括上报模块和发送模块;
上报模块,用于确定上报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报模块确定的上报集合从所述测量单元的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确定单元501可以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确定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反馈模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反馈模式确定本终端的反馈模式;
或者,确定单元501有也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或成员载波确定本终端的反馈模式。
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终端的选择单元502可以根据确定单元501确定的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由反馈单元504将测量单元503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实施例六、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一种基站,如图5所示,该基站包括选择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
选择单元601,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其中,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包括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反馈模式包括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一种反馈模式可以对应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预先设定N种反馈模式,其中,N为整数且N>=1,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反馈模式,即不同的反馈内容和反馈方法,对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成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使得该N类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和N种反馈模式一一对应;同理,也可以根据成员载波的覆盖或负载或预设传输方法的不同将成员载波分成N类,相应地,再根据运营商的策略预先设定N种反馈模式与之一一对应,其中,N为整数且N>=1。
发送单元602,用于下发选择单元601确定的反馈模式给终端,以便终端在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需说明的是,不同的反馈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传送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广播信道下发的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比如小区中公共导频信号的图案、周期等给终端;或者,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下发的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给终端。
当然,在此之前,可以预先为各个反馈模式配置相应的测量集合,也可以由基站通知用户设备各个反馈模式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这样,在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模式按照之前预置好的或通知的对应关系选择相应的测量集合;其中,这里所说的测量集合可以是指小区集合,或接入点集合,或天线集合,或频率资源集合。
当然,该基站也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根据发送单元602下发的反馈模式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由终端通过测量所述测量集合而得到的。
其中,选择单元601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或者,选择单元601也可以包括第三确定模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基站的选择单元601可以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由发送单元602将该反馈模式通知给终端,使得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基于不同的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预先设定相应的反馈模式,然后针对不同的反馈模式,对终端又配置不同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使得终端确定反馈模式后,可以根据反馈模式确定相应的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并将对测量集合和/或上报集合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配置的是哪种反馈模式,终端都需要将自身所处的小区集合中的所有小区作为测量目标,将测量到的全部或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减小了反馈的信令开销,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与此同时,由于本实施例将多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归纳为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并设定与之一一对应的反馈模式,所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每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案都规定不同的反馈模式的情况,可以提高反馈的灵活性,减少支持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的反馈模式的总数,而且,若出现了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的话,则可以将该新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归纳入某种已经存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可以无需重新制定新的反馈模式与之对应,降低其方案的复杂性。
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通过动态信令将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中具体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指示给终端,方便用户在不同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之间动态或半静态地切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反馈模式;
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对所述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反馈模式,包括:
接收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为基站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的;或者,
选择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根据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包括: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包含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且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或者,所述根据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包括:
根据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通知给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包括:
确定上报集合;
根据所述确定的上报集合在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下发的反馈模式之后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
根据所述接收的动态信令与确定的反馈模式,确定使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
7.一种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将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发送至终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包括:
根据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或者,所述根据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包括:
根据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确定的反馈模式发送至终端,包括:
通过广播信道发送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中小区特定的反馈模式至终端;和/或,
通过高层信令发送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中用户特定的反馈模式至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动态信令通知所述终端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所述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
11.一种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选择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其中,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至少一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
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12.一种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反馈模式确定所述反馈模式对应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反馈模式为基站发送的;
根据基站发送的动态信令以及所述确定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确定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属于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反馈模式;
选择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测量单元,用于对所述选择单元确定的测量集合进行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测量单元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确定上报集合;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报模块确定的上报集合从所述测量单元的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中选择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反馈模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反馈模式确定本终端的反馈模式;
或者,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或成员载波确定本终端的反馈模式。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或成员载波确定反馈模式;
发送单元,用于下发所述选择单元确定的反馈模式给终端,以便终端确定与所述反馈模式相对应的测量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采用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确定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方案所属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种下行协作多点传输模式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或者,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反馈模式,其中,所述成员载波与反馈模式的对应关系为,每个成员载波或者每个成员载波组对应一种反馈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48426 CN101931989B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0/074291 WO2010149038A1 (zh) | 2009-06-26 | 2010-06-23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2010800036427A CN102308618A (zh) | 2009-06-26 | 2010-06-23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48426 CN101931989B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1989A true CN101931989A (zh) | 2010-12-29 |
CN101931989B CN101931989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337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48426 Active CN101931989B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CN2010800036427A Pending CN102308618A (zh) | 2009-06-26 | 2010-06-23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36427A Pending CN102308618A (zh) | 2009-06-26 | 2010-06-23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1931989B (zh) |
WO (1) | WO2010149038A1 (zh) |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0335A (zh) * | 2011-05-03 | 2011-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02291223A (zh) * | 2011-08-05 | 2011-1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指示及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2546113A (zh) * | 2012-01-19 | 2012-07-04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te的信道测量及反馈方法 |
WO2012097526A1 (zh) * | 2011-01-21 | 2012-07-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2106849A1 (zh) * | 2011-02-12 | 2012-08-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2694622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集合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 |
WO2013020278A1 (zh) * | 2011-08-10 | 2013-02-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3023522A1 (zh) * | 2011-08-18 | 2013-0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非周期csi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3036655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cs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7512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式的消息传输的方法 |
CN103108332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联播方法与装置 |
CN103370960A (zh) * | 2011-01-10 | 2013-10-23 |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 动态传输集指示 |
CN103391153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si-rs资源的接收方法和设备 |
WO2013166714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Nokia Corporation | Complexity restricted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operation |
CN103427887A (zh) * | 2012-05-22 | 2013-12-04 | 夏普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与用户设备 |
CN103427960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协作的信息反馈方法与装置 |
CN103795506A (zh) * | 2012-10-30 | 2014-05-14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电路 |
CN104025657A (zh) * | 2011-11-04 | 2014-09-03 | 英特尔公司 | 协调式多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CN104579585A (zh) * | 2013-10-16 | 2015-04-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WO2017012535A1 (zh) * | 2015-07-20 | 2017-01-2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7425950A (zh) * | 2011-09-28 | 2017-12-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7872303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845311A (zh) * | 2016-09-30 | 2019-06-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动态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捕获 |
CN112020092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WO2022061764A1 (zh) * | 2020-09-25 | 2022-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61430B2 (en) | 2011-08-11 | 2014-10-14 | Mediatek Inc. | Methods of point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
WO2014000208A1 (zh) * | 2012-06-28 | 2014-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
US10476563B2 (en) * | 2014-11-06 | 2019-11-1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ed channel state reference signal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1171A (zh) * | 2007-04-20 | 2008-10-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数反馈方法 |
CN10137401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道质量指数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11032B2 (ja) * | 2003-08-15 | 2009-01-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品質制御機能を有する通信装置 |
JP4732458B2 (ja) * | 2004-07-01 | 2011-07-27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Ofdma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1400074A (zh) * | 2007-09-28 | 2009-04-01 | 夏普株式会社 | 减少预编码矩阵索引号反馈量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系统 |
-
2009
- 2009-06-26 CN CN 200910148426 patent/CN101931989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23 CN CN2010800036427A patent/CN102308618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6-23 WO PCT/CN2010/074291 patent/WO20101490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1171A (zh) * | 2007-04-20 | 2008-10-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数反馈方法 |
CN10137401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信道质量指数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华为: "Downlink CoMP system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analysis for each categor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7 R1-091799》 * |
Cited By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0960B (zh) * | 2011-01-10 | 2017-03-08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动态传输集指示 |
US9713126B2 (en) | 2011-01-10 | 2017-07-18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ynamic transmission set indication |
CN103370960A (zh) * | 2011-01-10 | 2013-10-23 |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 动态传输集指示 |
CN103329612B (zh) * | 2011-01-21 | 2017-05-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2097526A1 (zh) * | 2011-01-21 | 2012-07-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KR101522127B1 (ko) * | 2011-01-21 | 2015-05-20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치 |
CN103329612A (zh) * | 2011-01-21 | 2013-09-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3229539A (zh) * | 2011-02-12 | 2013-07-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2106849A1 (zh) * | 2011-02-12 | 2012-08-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2130093A1 (zh) * | 2011-03-25 | 2012-10-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集合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 |
CN102694622A (zh) * | 2011-03-25 | 2012-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集合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 |
CN102694622B (zh) * | 2011-03-25 | 2017-06-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集合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 |
CN102170335A (zh) * | 2011-05-03 | 2011-08-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02170335B (zh) * | 2011-05-03 | 2016-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02291223A (zh) * | 2011-08-05 | 2011-1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指示及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2291223B (zh) * | 2011-08-05 | 2014-03-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指示及反馈方法和设备 |
KR101777983B1 (ko) | 2011-08-10 | 2017-09-12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
CN103650403B (zh) * | 2011-08-10 | 2018-01-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KR20170081764A (ko) * | 2011-08-10 | 2017-07-12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
KR101783572B1 (ko) | 2011-08-10 | 2017-09-29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
CN103650403A (zh) * | 2011-08-10 | 2014-03-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3020278A1 (zh) * | 2011-08-10 | 2013-02-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US10897333B2 (en) | 2011-08-10 | 2021-01-19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KR101944650B1 (ko) | 2011-08-10 | 2019-01-31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
WO2013023522A1 (zh) * | 2011-08-18 | 2013-0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非周期csi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7425950A (zh) * | 2011-09-28 | 2017-12-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US9456448B2 (en) | 2011-09-30 | 2016-09-27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pattern-based message transmission |
CN103036655B (zh) * | 2011-09-30 | 2018-06-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cs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6655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cs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7512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式的消息传输的方法 |
CN104025657B (zh) * | 2011-11-04 | 2018-06-19 | 英特尔公司 | 协调式多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CN104025657A (zh) * | 2011-11-04 | 2014-09-03 | 英特尔公司 | 协调式多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CN103108332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联播方法与装置 |
CN103108332B (zh) * | 2011-11-14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联播方法与装置 |
CN102546113B (zh) * | 2012-01-19 | 2014-11-26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te的信道测量及反馈方法 |
CN102546113A (zh) * | 2012-01-19 | 2012-07-04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te的信道测量及反馈方法 |
CN103391153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si-rs资源的接收方法和设备 |
WO2013166714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Nokia Corporation | Complexity restricted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operation |
CN103427960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协作的信息反馈方法与装置 |
CN103427887A (zh) * | 2012-05-22 | 2013-12-04 | 夏普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与用户设备 |
CN103427887B (zh) * | 2012-05-22 | 2018-07-17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CN103795506B (zh) * | 2012-10-30 | 2017-10-27 |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电路 |
CN103795506A (zh) * | 2012-10-30 | 2014-05-14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电路 |
CN104579585A (zh) * | 2013-10-16 | 2015-04-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4579585B (zh) * | 2013-10-16 | 2018-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US10461832B2 (en) | 2015-07-20 | 2019-10-29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WO2017012535A1 (zh) * | 2015-07-20 | 2017-01-2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7872303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872303B (zh) * | 2016-09-26 | 2020-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11012995B2 (en) | 2016-09-26 | 2021-05-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9845311A (zh) * | 2016-09-30 | 2019-06-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动态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捕获 |
CN109845311B (zh) * | 2016-09-30 | 2022-11-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针对动态mimo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捕获 |
CN112020092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12020092B (zh) * | 2019-05-31 | 2022-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WO2022061764A1 (zh) * | 2020-09-25 | 2022-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1989B (zh) | 2013-08-14 |
WO2010149038A1 (zh) | 2010-12-29 |
CN102308618A (zh) | 201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1989A (zh) | 一种反馈方法和装置 | |
EP368409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hannel measurement | |
US9735941B2 (en)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dication metho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86367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aperiodic feedback in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 | |
US9596066B2 (en) | Multipoi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 |
EP2683194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multi-cell scheduling information | |
EP2899909B1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KR101901434B1 (ko) |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291224B (zh) | 一种非周期csi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 |
EP3282596A1 (en) | Beam selec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 |
CN102291211B (zh) | 一种基于多点协同传输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EP2741440A1 (en)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struc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3546208B (zh) | 一种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0635883B (zh) |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EP2871880A1 (en) | Virtual carrier aggreg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JP6888880B2 (ja) | 大規模なチャネルパラメータの指示方法、特定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 |
CN110769456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674655A (zh) | 一种上行及下行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和系统 | |
CN103491637A (zh) | 一种pdsch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3580779B (zh)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2291229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2694622B (zh) | 一种测量集合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 | |
CN105471546A (zh) |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1737B (zh) | 一种主传输点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2685038B (zh) | 一种解调导频物理资源块绑定解调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