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8644A - 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8644A CN101918644A CN200780102223.7A CN200780102223A CN101918644A CN 101918644 A CN101918644 A CN 101918644A CN 200780102223 A CN200780102223 A CN 200780102223A CN 101918644 A CN101918644 A CN 1019186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leg
- crossbeam
- tunnel
- framework
- tunnel sec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63—Tunnels submerged into, or built in, open water
- E02D29/073—Tunnels or shuttering therefor assembled from sections individually sunk onto, or laid on, the water-bed, e.g. in a preformed trench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63—Tunnels submerged into, or built in, open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包括框架(1),框架带有两个大体上竖直延伸的支腿(2),两支腿的上端由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横梁(3)连接起来。该框架被设计得使其两支腿在隧道节段两相对横向侧面(4)的外侧延伸,并使其横梁(3)在隧道节段顶部(6)的上方延伸。框架上设置有悬挂装置(7),隧道节段可被悬挂在该悬挂装置上。支腿的下端可相对于沉管隧道节段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每个支腿上都设置有夹紧构件(14),其用于与隧道节段的所述相对横向侧面(4)相接合。在由框架支腿和横梁构成的平面内,夹紧构件基本上是可进行调整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背景技术
当利用沉管法在水下建筑隧道、以及将依次的各个沉管隧道节段互联到一起时,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确保隧道节段相对于已定位在海底、河床等基础上的隧道部分(隧道节段)具有正确的定位。由于波浪、水流、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对隧道节段进行正确定位是非常困难的,或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该作业往往需要在执行了将隧道节段定位在海底、河床等基础上的初始操作之后再进行复杂的重新定位调整。不难理解:除了其它一些因素之外,由于这些隧道节段的重量和体积巨大,这样的调整操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很耗工时,且往往形成危险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包括框架,其带有两个基本上竖直延伸的支腿,两支腿的上端由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横梁连接起来,该框架被设计得使得其两支腿在隧道节段两相对横向侧面的外侧延伸,并使得横梁在隧道节段顶部的上方延伸,其中,框架上设置有悬挂装置,隧道节段可被悬挂在该悬挂装置上,且支腿的下端可相对于沉管隧道节段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每个支腿上都设置有夹紧构件,其用于与隧道节段的所述相对横向侧面相接合,在由框架的支腿和横梁构成的平面内,该夹紧构件基本上是可进行调整的。
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通过使框架支腿的下端相对于隧道节段的下部进行垂直移动、并超出该下部,就能将隧道节段从海底、河床等基础上抬举起。由于隧道节段的重量很大,支腿的下端将牢固地接合着海底、河床等基础,并相对于基础处于非常稳定的位置上。借助于夹紧构件与隧道节段横向侧面的接合关系,支腿的稳定位置转变为隧道节段也具有同样稳定的位置。因而,一方面,夹紧构件可使隧道节段在被定位时(例如在其沉降过程的最后阶段)其位置相对于已就位的隧道部分达到稳定。但在另一方面,夹紧构件还可用来将隧道节段的位置相对于已定位隧道部分进行修正,例如能使它们之间实现正确的对正,以利于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密封件的工作。
尽管可将支腿设置为恒定长度、并通过借助于悬挂装置抬升隧道节段来实现隧道节段与支腿下端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框架支腿的长度是可变的。这就意味着:按照一定的方式来构建支腿,以使其长度可增大或缩短。在支腿下端与海底、河床等基础相接合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支腿的长度,隧道节段将自动地被抬高。
作为建设性方案,各个支腿的下端可构成能相对于支腿其余部分产生运动的足部。这就意味着:支腿的大部分结构是恒定的结构形态,只有其下部(足部)可被移动以改变支腿的长度,从而使支腿的下端(足部)相对于隧道节段移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足部实现这样的运动,可借助于至少一个气缸-活塞组件将足部连接到支腿的其余部分上。气缸-活塞组件已被证明能在水下可靠地工作,且能产生出强大的作用力。但是,如本领域技术所能领会到的那样,也可考虑采用其它的驱动机构来移动足部。
如果在支腿的所述足部上设置了夹紧构件,则可优化作用力的传递。这就意味着:可从海底、河床等基础(其与框架的足部相接合)向隧道节段直接传递作用力。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腿的下端上设置有用于增强在海底、河床等基础上抓地力的突出部。如果采用了突出部,则这些突出部例如可被设置在足部的下侧上。
优选地是,夹紧构件具有气缸-活塞组件。这样设计的优点类同于上文针对于用于移动足部的气缸-活塞组件所列举的优点。
如果如根据本发明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那样将支腿铰接到横梁上,就可针对着作用在框架上的载荷、以及框架中的载荷,对支腿相对于横梁(进而相对于隧道节段)的位置进行优化,例如通过使支腿处于略微坡斜的位置(例如在向下方向上偏斜)而实现优化。
在此情况下,还可将支腿折缩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支腿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横梁,并靠近横梁。在该位置,框架的形状成为利于运输的紧凑形状,其中,例如是利用浮箱来运输框架(如下文将要描述的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那样)。
这样,优选地是,设备包括用于促使支腿与横梁之间产生相对枢转运动的装置,其例如是在横梁与支腿之间延伸的气缸-活塞组件或卷扬装置。
为了提高支腿的位置稳定性-尤其是在夹紧构件处于对隧道节段执行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时,可利用张力构件将各支腿的下端相互连接起来,其中的张力构件例如是缆索。
如果横梁的长度是可变的,则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应用范围将可扩大。结果就是,设备能应对隧道节段存在的制造容差的问题,且设备可被用于具有不同宽度的隧道节段上。
如果如根据本发明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那样在框架的上侧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与隧道节段相接合的止挡构件,则可减小隧道节段上与框架悬挂装置进行接合的部分所受到的不利作用力-尤其是在支腿的延伸方向并不精确垂直的情况中。
优选地是,这样的止挡构件是可进行调整的。
如果横梁的悬挂装置被设计成与隧道节段上的标准化起吊凸耳相配合,则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将是有利的。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对隧道节段进行任何适配改造、或只是需要进行最小的改造就能使其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相配套。这就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并缩短了在隧道节段与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所需的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浮箱,其具有连接到框架上的提升装置。不论是在本领域公知的、将隧道节段从其制造地点运输到其使用地点的运输过程中,还是在本领域公知的、对隧道节段进行沉降的过程中,该浮箱都能以非常可靠的方式对设备进行调遣。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是,提升装置被设置成与隧道节段上的标准起吊凸耳相配合。因而,框架通过提升装置与这些起吊凸耳相接合。
最后,需要提到这样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浮箱包括两组(在其纵长方向上)分离开的提升装置,且每组提升装置都与单独的框架相连。两框架被用于在靠近隧道节段两相反纵向端部的位置处与隧道节段相接合。因而,在沉降和定位的所有工作阶段中,隧道节段都能获得稳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设备在被安装到隧道节段上时的前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方向所作的侧面立视图;
图3沿图1中III方向所作的俯视图;以及
图4-图8中的各个示意图表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时的各个顺次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照图1-图3对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基本而言,设备包括框架1,其具有两个大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腿2,两支腿的上端由大体上水平延伸的横梁3连接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图中表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框架1的支腿2和横梁3可以是许多不同的构造形式,只要支腿能处于竖直位置(接近于竖直位置)、且支腿可由所述横梁连接起来即可。因而,例如:尽管在图1中横梁3具有接合着隧道节段顶部的中段构件,但可以取消掉这样的构件。
从图1可最为清楚地看出,所述框架1被设计成这样:其支腿2在隧道节段5两相对横向侧面4的外侧延伸,而其横梁3则在隧道节段5顶部6的上方(基本上水平地)延伸。
框架1设置有悬挂装置7,隧道节段6悬挂在该装置上。横梁3的所述悬挂装置7被设计成与隧道节段6上标准设计的起吊凸耳(图中未详细表示)相配合。框架3自身悬挂在安装于浮箱11(只在图1中表示出了该浮箱11)上的提升装置8(其例如是具有提升缆10的绞车)上。这些提升装置8通常也被设计成与隧道节段上的标准起吊凸耳相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将被用于沿着各个隧道节段(长达几十米)进行调遣使用,因而,浮箱11一般具有两组在浮箱11纵向(垂直于图1的纸面方向)上分离开的提升装置8(每组提升装置包括两个提升装置8),且每组提升装置都与单独的框架1相连。因而,将有两个框架1与隧道节段5的两纵向相反端相配合。
各个支腿2的下端形成了足部12,其被用于与海底、河床等基础相接合。每个足部12可都相对于支腿2上的其余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这就意味着支腿的下端可相对于沉管隧道5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框架1支腿2的长度是可变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支腿12借助于气缸-活塞组件13与各支腿2的其余部分进行连接,气缸-活塞组件13的启动将能改变足部12相对于支腿2-进而相对于隧道节段5的位置。
每个足部12上都设置有夹紧构件14,其用于与隧道节段5的两相对横向侧面4相接合。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这些夹紧构件14包括气缸-活塞组件,由此使得夹紧构件在由框架支腿和横梁构成的平面内基本上是可以调节的(靠近或远离隧道节段5的横向侧面4)。
尽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夹紧构件14是被设置在支腿2的所述足部12上,但也可以考虑将夹紧构件连接到支腿2上位于足部12上方的位置处。
如图1所示,足部12的下端上设置有突出部15,其用于增强足部在海底、河床等基础上的抓地力。
支腿2利用铰链装置16(从图1可最为清楚地看出)铰接到横梁3上。结果就是,支腿2相对于横梁3(以及相对于隧道节段5)的位置是可变的。例如,支腿2可被折缩到这样的状态:在该状态中,支腿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横梁3,且靠近横梁3(参见下面的图4),在这样的状态下,对框架的运输作业将是有利的(从隧道节段的生产地点到建筑工地的运输距离可能很大)。
通常情况下,设置了用于促使支腿2与横梁3之间产生相对枢转运动的驱动装置,该装置例如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气缸-活塞组件。但是,所述驱动装置也可包括在横梁与支腿之间延伸的卷扬装置,例如,缆索(图中未示出)的一端被连接到支腿的下端上,而另一端则被连接到安装于横梁上(或浮箱上)的绞盘等装置上。
支腿2的下端(足部)可借助于张力构件相互连接起来,其中的张力构件例如是缆索(图中未示出),因而,这些缆索将在隧道节段5的下方延伸,一般而言,其将增强框架1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将增强支腿2的稳定性。
另外,横梁3的长度是可变的,以应对隧道节段存在制造误差的情况。
框架1的上侧部分上设置有止挡构件18,其用于与隧道节段相接合,这些止挡构件是可调的(例如借助于气缸-活塞组件进行调整)。
下文将参照图4-8对该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阐述。
在图4中,框架1借助于提升装置8被悬挂在浮箱11上。支腿2被铰接在这样的位置上:其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横梁3(此处没有表示出铰接装置,但可从图1看出)。在该结构状态下,浮箱11可在不带有隧道节段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运输。
在图5中,支腿2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处于垂直方向,且隧道节段5被接纳在支腿2之间、横梁3的下方。提升缆索10被连接到框架上,因而也连接到隧道节段5上,按照这种方式,可将隧道节段运向其使用地点,在使用地点处,隧道节段可被沉降向海底、河床等基础,并靠近已在此处就位的隧道部分(多个隧道节段)。
如图6所示,隧道节段已到底海底、河床等基础。然后,参见图7,支腿2的足部12被放下,作为结果,隧道节段5被从海底、河床等基础上略微地抬起。在此情形下,框架已获得的稳定的位置(隧道节段的重量以至于达到稳定),此时,足部上的夹紧构件14被启动,以与隧道节段5进行接合。例如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操作(延伸和收缩)夹紧构件14,使得隧道节段的两端处可分别地横向移动(例如为了与先前定位的隧道节段实现对正、或者为改善它们之间的密封状况)。图8中以虚线表示了隧道节段5,的侧向移位(通过使隧道节段一侧的夹紧构件14伸出、同时收缩另一侧的另一夹紧构件而实现移位)。
如果对隧道节段的侧向修正量超出了夹紧构件允许的运动行程,则可将夹紧构件移动到其末端位置,并通过向上移动足部而降低隧道节段,再将夹紧构件移回到其起始位置,然后再次将隧道节段升高,之后再次启动夹紧构件。如这样进行操作,就能使设备能侧向一步一步地“行走”。
最后,可利用横跨在两顺次隧道节段接头处的张紧装置来将该隧道节段拉紧到其前一隧道节段上。如本领域公知的那样,这样的张紧装置(图中未示出)可包括气缸-活塞组件。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由后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动。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其包括框架,框架带有两个大体上竖直延伸的支腿,两支腿的上端由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横梁连接,该框架被设计成使其两支腿在隧道节段两相对横向侧面的外侧延伸,并使其横梁在隧道节段顶部的上方延伸,其中,框架设置有悬挂装置,隧道节段能够被悬挂在该悬挂装置上,且支腿的下端能够相对于沉管隧道节段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每个支腿都设置有夹紧构件,该夹紧构件用于与隧道节段的所述相对横向侧面相接合,在由框架的支腿和横梁构成的平面内,该夹紧构件基本上是能够进行调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框架支腿的长度是可变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腿的下端形成了足部,该足部能够相对于支腿的其余部分进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足部借助于至少一个气缸-活塞组件与支腿上的其余部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被设置在支腿的所述足部上。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腿的下端上设置有用于增强在海底、河床等上的抓地力的突出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夹紧构件具有气缸-活塞组件。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腿被铰接到横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腿可被折缩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支腿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横梁,并靠近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支腿与横梁之间产生相对枢转运动的驱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活塞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在横梁与支腿之间延伸的卷扬装置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腿的下端利用张力构件相互连接起来,其中的张力构件例如是缆索。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横梁的长度是可变的。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框架的上方部分上设置有用于与隧道节段相接合的止挡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止挡构件是能够进行调整的。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横梁的悬挂装置被设计成与隧道节段上的标准起吊凸耳相配合。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箱,该浮箱具有与框架相连的提升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被设计成与隧道节段上的标准起吊凸耳相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浮箱包括两组分离开的提升装置,且每组提升装置都与单独的框架相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7/064311 WO2009080102A1 (en) | 2007-12-20 | 2007-12-20 |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sinking tunnel sec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8644A true CN101918644A (zh) | 2010-12-15 |
CN101918644B CN101918644B (zh) | 2013-07-03 |
Family
ID=3983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10222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8644B (zh) | 2007-12-20 | 2007-12-20 | 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96406B2 (zh) |
EP (1) | EP2229484B1 (zh) |
KR (1) | KR20100108563A (zh) |
CN (1) | CN101918644B (zh) |
CA (1) | CA2710066C (zh) |
DK (1) | DK2229484T3 (zh) |
WO (1) | WO200908010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1395A (zh) * | 2012-03-05 | 2012-07-11 | 同济大学 | 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 |
CN102704508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3195091A (zh) * | 2013-04-09 | 2013-07-10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顶端三维精调系统及方法 |
CN106917631A (zh) * | 2017-04-10 | 2017-07-04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中支承式隧道连接段密封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6401B (zh) * | 2010-07-14 | 2012-07-04 | 广州永联钢结构有限公司 | 水下隧道沉管段钢端壳分段拼装构件及施工方法 |
CN103692550B (zh) * | 2013-11-29 | 2016-06-29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海底隧道沉管的浇筑方法 |
CN104652480B (zh) * | 2015-02-16 | 2017-03-01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沉管轴线的调整方法 |
CN106516021B (zh) * | 2016-11-17 | 2021-06-11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航式水下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 |
CN107676104A (zh) * | 2017-11-03 | 2018-02-09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体化沉管管节及其安装方法、沉管管节的安装合龙方法 |
KR102066577B1 (ko) * | 2019-01-23 | 2020-01-15 | (주)대우건설 | 프리캐스트 본체 세그먼트의 활절연결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본체 세그먼트 접합 방식의 수중터널 시공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구축된 수중터널 |
CN111941637B (zh) * | 2020-08-25 | 2021-07-06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沉管管节的分段预制方法 |
CN112158730B (zh) * | 2020-10-20 | 2024-12-24 | 广州打捞局 | 一种用于管节沉放的系泊系统 |
CN112376614A (zh) * | 2020-10-27 | 2021-02-19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海底沉管的吊放系统 |
JP7628850B2 (ja) | 2021-03-19 | 2025-02-12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沈埋トンネルの設置ガイド部材および沈埋トンネルの施工方法 |
JP7291302B2 (ja) * | 2021-04-23 | 2023-06-14 |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半潜水式沈埋函輸送設置統合船及び施工工程 |
CN116657649B (zh) * | 2023-07-26 | 2023-10-10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安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00761A (en) * | 1948-12-06 | 1952-06-17 | Erle P Halliburton | Offshore drilling means |
US3713414A (en) * | 1965-08-26 | 1973-01-30 | Us Navy | System for attachment to and lifting of objects from deep water |
NL6906814A (zh) * | 1969-05-05 | 1970-11-09 | ||
NL7002563A (zh) * | 1970-02-24 | 1971-08-26 | ||
FR2193400A5 (zh) * | 1972-07-21 | 1974-02-15 | Tech Etud S Ste Gl | |
FR2335133A5 (fr) * | 1973-03-05 | 1977-07-08 | Sea Tank Co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ondation par depression en site aquatique |
US4020777A (en) * | 1974-08-16 | 1977-05-03 | J. Ray Mcdermott & Co., Inc. | Vessel and apparatus for at-sea retrieval of buoys and anchors |
JPS5319648A (en) * | 1976-08-05 | 1978-02-23 | Kajima Corp | Method of submerging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of underwater structure |
JPS58218521A (ja) * | 1982-06-11 | 1983-12-19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ケ−ソンの製作、進水および据付方法 |
NL187320C (nl) * | 1983-04-07 | 1991-08-16 | Stichting Waterbouwkundig Lab | Werkwijze voor het in de bodem van een water aanbrengen van een leiding en een inrichting voor het uitvoeren van de werkwijze. |
US4714375A (en) * | 1984-11-13 | 1987-12-22 | Levitator, Inc. | Seaplane and dock lift |
US4832530A (en) * | 1988-02-08 | 1989-05-23 | Andersen Scott F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ing pipe sections underwater |
SE8803887L (sv) * | 1988-10-31 | 1990-05-01 | Goetaverken Arendal Ab | Foerfarande vid utplacering av element under vattenytan paa havsbotten |
US5154561A (en) * | 1990-04-11 | 1992-10-13 | Lee Donald E | Automated all-weather cargo transfer system |
US6318931B1 (en) * | 1995-03-15 | 2001-11-20 | Jon E. Khachaturia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offshore installation of multi-ton packages such as deck packages and jackets |
JPH1082062A (ja) * | 1996-09-10 | 1998-03-31 | Kumagai Gumi Co Ltd | 沈埋函の沈設装置 |
JP3512305B2 (ja) * | 1996-09-12 | 2004-03-29 | 株式会社熊谷組 | 沈埋函の最終継手装置 |
JPH10280449A (ja) * | 1997-04-10 | 1998-10-20 | Toyo Constr Co Ltd | 沈埋函自動据付装置 |
NO315111B1 (no) * | 1999-06-07 | 2003-07-14 | Mpu Entpr As | Löftefartöy for posisjonering, löfting og håndtering av en marin konstruksjon |
NO313130B1 (no) * | 1999-06-07 | 2002-08-19 | Mpu Entpr As | Anordning for posisjonering og löfting av en marin konstruksjon, s¶rlig et plattformdekk |
US7373892B2 (en) * | 2001-02-05 | 2008-05-20 | Veazey Sidney E | Production, transport and use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 shoreline and floating structures |
CN1125214C (zh) * | 2001-02-28 | 2003-10-22 | 上海交通大学 | 组合式简易隧道管段沉放平台 |
WO2003062046A1 (en) * | 2002-01-22 | 2003-07-31 | Seaworthy Systems, Inc. | Transporting a ship over shallows of a watercourse |
-
2007
- 2007-12-20 EP EP07857932.3A patent/EP2229484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2-20 US US12/809,891 patent/US84964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20 CA CA2710066A patent/CA271006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20 DK DK07857932.3T patent/DK2229484T3/en active
- 2007-12-20 WO PCT/EP2007/064311 patent/WO200908010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20 KR KR1020107015966A patent/KR20100108563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07-12-20 CN CN200780102223.7A patent/CN1019186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1395A (zh) * | 2012-03-05 | 2012-07-11 | 同济大学 | 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 |
CN102561395B (zh) * | 2012-03-05 | 2014-06-25 | 同济大学 | 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 |
CN102704508A (zh) * | 2012-05-29 | 2012-10-03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2704508B (zh) * | 2012-05-29 | 2014-06-25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底端叉车式纠偏精调系统及其调节工艺 |
CN103195091A (zh) * | 2013-04-09 | 2013-07-10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沉管顶端三维精调系统及方法 |
CN106917631A (zh) * | 2017-04-10 | 2017-07-04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中支承式隧道连接段密封装置 |
CN106917631B (zh) * | 2017-04-10 | 2023-06-30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中支承式隧道连接段密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K2229484T3 (en) | 2015-10-19 |
CN101918644B (zh) | 2013-07-03 |
US8496406B2 (en) | 2013-07-30 |
WO2009080102A1 (en) | 2009-07-02 |
CA2710066C (en) | 2014-12-09 |
US20100310318A1 (en) | 2010-12-09 |
EP2229484A1 (en) | 2010-09-22 |
KR20100108563A (ko) | 2010-10-07 |
CA2710066A1 (en) | 2009-07-02 |
EP2229484B1 (en) | 2015-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8644B (zh) | 用于对沉管隧道节段进行定位的设备 | |
CN204875552U (zh) | 一种架桥机垂直升降结构 | |
CN105129665A (zh) | 一种作业平台延伸的升降机 | |
CN108233273B (zh) |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蛇形敷设的组合式调整装置 | |
CN107059637A (zh) | 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法 | |
CN201761635U (zh) | 深海液压升降台 | |
CN103552572A (zh) | 移动式登车桥 | |
CN103557011A (zh) | 一种侧墙台车 | |
CN103964338A (zh) |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 |
CN201883720U (zh) | 可调垂直度的风光电互补集约化自立式通信基站 | |
CN109051584A (zh) | 一种钢筋提升运输装置 | |
CN202925473U (zh) | 自俯仰式内支撑桁架结构 | |
CN109487789A (zh) | 海洋打桩船桩架多缸自平衡升降系统 | |
CN102408066A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变位装置 | |
CN201801315U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变位装置 | |
CN107654339B (zh) | 一种海底扫平装置 | |
CN105083865A (zh) | 一种矿山机械输送设备 | |
CN105621229A (zh) | 一种辅助定日镜吊装运输安装装置 | |
CN102134958B (zh) | 一种可移动式机械设备及工作梯 | |
CN213389739U (zh) | 一种钢箱梁架设用临时支撑 | |
CN110258347B (zh) | 一种用于步履式架桥机纵移的跨越式转换支腿 | |
CN202690102U (zh) | 折叠式吊挂移动液压支架设备 | |
CN103879873B (zh) | 一种具有连杆机构和支撑保护平台的承罐稳罐装置 | |
CN106836003B (zh) | 导梁辅助架设预制拱圈的装置 | |
CN205242399U (zh) | 一种新型打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