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763B - 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1763B CN101911763B CN200880124593.5A CN200880124593A CN101911763B CN 101911763 B CN101911763 B CN 101911763B CN 200880124593 A CN200880124593 A CN 200880124593A CN 101911763 B CN101911763 B CN 101911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quest message
- channel request
- packet channel
- stage
- ac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710116852 Molybdenum cofactor sulfur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67 polyanil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051799 Aedes aegypti Molybdenum cofactor sulfurase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836 Camelus dromedar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9510 Cancer/testis antigen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89345 Homo sapiens Cancer/testis antigen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10116850 Molybdenum cofactor sulfur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700026140 MAC combinat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通信系统中根据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一种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包括配置为创建包括其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指示的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处理器310。设备也包括配置为传送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收发信机330。
Description
本申请受益于2007年11月6日提交,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One-PhaseAccess for GERAN Evolu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60/985893,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正演进成为移动台的用户提供高速分组数据服务。一个示例是向移动台的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的能力。在此方向上正快速演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是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时分多址(“TDMA”)系统,具体而言是称为GSM+的GSM的增强版本、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EGPRS”)及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演进。在EGPRS中,支持与GPRS中相同的接入类型以便在上行链路方向(即,从移动台到基站)上建立所谓的临时块流(“TBF”)。为实现此目的,由GPRS移动台用于请求分组信道的控制消息(例如,11比特分组信道请求消息)被再使用于EGPRS。
一种新消息,11比特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也被引入用于EGPRS,以便允许EGPRS移动台通过两个备选训练序列,即TS1和TS2指示在随机接入时其对于EGRPS和8符号相移键控(“8PSK”)调制的上行链路能力。基站对训练序列TS1、TS2任意之一的接收的识别指示移动台支持EGPRS,而确切训练序列TS1、TS2的识别指示EGPRS移动台是否在上行链路中支持8-PSK调制。消息的内容指示移动台采用的接入类型。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指示移动台采用的接入类型。建立EGPRS连接时能使用的不同接入类型包括一阶段接入请求(“OPAR”)、短接入请求(“SAR”)和两阶段接入请求(“TPAR”)。一阶段接入请求是临时块流建立的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方式。在需要传送少量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块(<=8)时采用短接入请求。在实际建立TBF前,二阶段接入请求需要比OPAR和SAR更多的信令。
通过引入EGPRS2(“EGPRS第2阶段”)和等待时间减少特性(本文中称为“LATRED”),不可能在一阶段接入指示在上行链路中等待时间减少特性和/或EGPRS2的支持。为在临时块流建立时不强制二阶段接入以便允许在上行链路中使用这些特性,现有技术中需要的是提供采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一阶段接入的诸如上行链路中的LATRED、EGPRS2,上行链路中的LATRED和EGPRS2两者等特性的支持指示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通过包括通信系统中根据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设备的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通常解决或规避了这些和其它问题,并且通常实现了技术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例如用户设备或其一部分)包括配置为创建包括其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指示的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处理器。设备也包括配置为传送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收发信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例如,基站或其一部分),包括配置为接收包括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指示的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收发信机。设备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配置为响应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提供无线信道到用户设备以传送信息消息。
上述内容相当广泛地概括了本发明的特性和技术优点,以便可更好地理解后面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附加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主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公开的概念和特定实施例可易于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过程以实现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基础而被利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认识到,此类等效结构未脱离如随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为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将结合附图,参照以下说明,其中:
图1、2A、2B和3示出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系统级图形,包括为应用本发明的原理提供环境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4、5、6和7分别示出等待时间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2((调制和编码方案(“MCS”)-5和MCS-6)、等待时间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3(MCS-1到MCS-4)、等待时间未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2(MCS-5和MCS-6)及等待时间未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3(MCS-1到MCS-4)的实施例的图形,每个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来构建;
图8示出在争用解决期间捎带的(piggy-backed)确认/否定确认指示符(“PANI”)/EGPRS2支持指示符(“E2S”)和重新发送的块比特(“RSB”)比特指配的实施例的表格;
图9示出为现有EGPRS信令布置目前在移动台与基站之间交换的信息的信令图;以及
图10、11和12示出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示范方法在移动台与基站之间交换的信息的实施例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论述目前优选实施例的形成和使用。然而,应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能在广范围的多种特定上下文中实施的许多适用发明概念。所论述的特定实施例只是说明形成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GERAN(“GSM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演进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演进增强型数据率(“EDGE”)、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层,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准备好接收提供消息帧的接收确认的消息。在示范实施例中,如本文中提供的系统与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3GPPTS 44.060兼容。
系统和方法应能够在一阶段接入情况下的呼叫建立时通知通信系统特定于该移动台(“MS”)的多个附加移动台能力。在没有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通信系统将在有一定延迟的情况下获得用于呼叫建立的信息(即,必需使用二阶段接入),并且其中经常未利用附加的移动台特定的能力。在目前的信令结构中没有快速输送有关附加移动台能力的信息的备选解决方案。目前唯一的备选是二阶段接入,其中缺陷是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没有附加延迟地利用移动台能力。
最初参照图1,图中所示是通信系统的系统级图形,包括为应用本发明的原理提供环境的无线通信系统。所示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提供GPRS逻辑架构的概观。要获得GPRS网络的更详细理解,请参见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3GPP TS 23.060。在两个网络节点(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上在逻辑上实现GPRS核心网络功能性。
GPRS支持节点(“GSN”)包含支持用于GERAN和/或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的GPRS功能性的功能性。在一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中,可以有不止一个GSN。GGSN是分组数据网络(“PDN”)由于评估分组数据协议(“PDP”)地址而接入的节点。它包含用于分组交换(“PS”)附接用户的路由信息。路由信息用于将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隧穿到移动台(标示为“TE”,也称为“MS”)的当前附接点(即,SGSN)。GGSN可经由可选的Gc接口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请求位置信息。GGSN是与PLMN支持GPRS的PDN互连的第一点(即,GGSN支持Gi参考点)。GGSN功能性对所有类型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而言是共同的。
SGSN是服务于移动台的节点。SGSN支持A/Gb模式(即,SGSN支持Gb接口)和/或Iu模式(即,SGSN支持Iu接口)的GPRS。在PS附接时,SGSN建立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包含有关例如移动台的移动性和安全性的信息。在PDP上下文激活时,SGSN与GGSN建立订户将要使用的PDP上下文,以用于路由目的。
SGSN和GGSN功能性可组合在同一物理节点中,或者它们可位于不同物理节点中。SGSN和GGSN包含因特网协议(“IP”)或其它(运营商的选择,例如,异步传送模式服务(“ATM-SVC”))路由功能性,并且它们可与IP路由器互连。在Iu模式中,SGSN和RNC可与一个或多个IP路由器互连。SGSN和GGSN在不同PLMN中时,它们经由Gp接口互连。Gp接口提供Gn接口的功能性,外加用于PLMN间通信的安全性功能性。该安全性功能性是基于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协定。
SGSN可经由可选的Gs接口向移动交换中心/访问位置寄存器(“MSC/VLR”)发送位置信息。SGSN可经由Gs接口从MSC/VLR接收寻呼请求。SGSN为可选的定制应用与GSM服务控制功能(“GSM-SCF”)接口以便使用Ge参考点实现移动网络增强逻辑(“CAMEL”)控制。视CAMEL交互的结果而定,会话和分组数据传送可正常继续。
HLR包含GPRS预订数据和路由信息。可经由Gr接口从SGSN访问HLR以及经由Gc接口从GGSN访问HLR。对于漫游的移动台,HLR可以在与当前SGSN不同的PLMN中。短消息服务网关MSC(“SMS-GMSC”)和短消息服务互通MSC(“SMS-IWMSC”)经由Gd接口连接到SGSN以允许SGSN支持SMS。
现在转到图2A和2B,示出对于为应用本发明的原理提供环境的GPRS网络,分别是A/Gb模式和/或Iu模式的用户平面的系统级图形。用户平面包括提供用户信息传送连同相关联信息传送控制过程(例如,流控制、检错、纠错和差错恢复)的分层协议结构。经由Gb接口保持网络子系统(“NSS”)平台与基础无线电接口的用户平面无关性。
以下信息与A/Gb模式中使用的用户平面有关。用于用户平面的GPRS隧穿协议(“GTP-U”)在骨干网络中的GPRS支持节点之间隧穿用户数据。GPRS隧穿协议封装PDP PDU。用户数据协议(“UDP”)携带用于不需要可靠数据链路的协议(例如IP)的GTP PDU,并且提供保护,防止损坏的GTP PDU。IP是用于路由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的骨干网络协议。子网相关汇聚协议(“SNDCP”)是将网络级特征映射到基础网络的特征上的传输功能性。
逻辑链路控制(“LLC”)是提供高度可靠的加密逻辑链路的层。LLC独立于基础无线电接口协议以允许通过对NSS的最小更改引入备选GPRS无线电解决方案。基站系统(“BSS”)中的中继在Um与Gb接口之间中继LLC PDU。在SGSN中,此功能在Gb与Gn接口之间中继PDPPDU。基站系统GPRS协议(“BSSGP”)在BSS与SGSN之间输送路由和服务质量(“QoS”)有关的信息。网络服务(“NS”)层传输BSSGPPDU。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层包含两个功能。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提供无线电解决方案相关的可靠链路。媒体接入控制功能控制无线电信道的接入信令(请求和准许)过程和LLC帧到GSM物理信道上的映射。
以下信息与在Iu模式模式中使用的用户平面有关。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是将更高级特征映射到基础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特征上的传输功能性。PDCP为较高层协议提供协议透明性。PDCP支持IPv4点对点协议(“PPP”)和IPv6。与A/Gb模式中不同,在Iu模式中不支持用户数据压缩,这是因为数据压缩效率取决于用户数据的类型,并且因为许多应用在传输前压缩数据。在PDCP层中难以检查数据的类型,并且压缩所有用户数据需要太多的处理。
用于用户平面的GPRS隧穿协议(“GTP-U”)在UTRAN与3G-SGSN之间以及在骨干网络中的GSN之间隧穿用户数据。GTP封装PDP PDU。SGSN控制用户平面隧道建立,并且可在UTRAN与GGSN之间建立直接隧道。用户数据协议/因特网协议(“UDP/IP”)是用于路由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的骨干网络协议。无线电链路控制(“RLC”)是通过无线电接口提供逻辑链路控制的RLC协议。每个移动台可以有数个同时的RLC链路,其中,通过承载ID来标识每个链路。媒体接入控制(“MAC”)是控制无线电信道的接入信令(请求和准许)过程的MAC协议。
现在转到图3,图中所示是通信系统的通信元件的系统级图形,通信系统为应用本发明的原理提供了环境和结构。通信元件可表示但不限于包括基站、诸如终端或移动台等用户设备、网络控制元件或诸如此类的设备。通信元件至少包括处理器310、存储临时或更永久性质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320、天线330及耦合到天线330和处理器以实现双向无线通信的射频收发信机340。通信元件可提供点对点和/或点对多点通信服务。
诸如蜂窝网络中的基站等通信元件可耦合到通信网元,诸如公共交换电信网络的网络控制元件350。网络控制元件350又可通过处理器、存储器和其它电子元件(未示出)形成。网络控制元件350一般提供到电信网络的接入,诸如公共交换电信网络(“PSTN”)。接入可使用光纤、同轴双绞线、微波通信或耦合到适当链路端接元件的类似链路来提供。形成为移动台的通信元件一般是要由最终用户携带的自足式装置。
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实现的通信元件中的处理器310执行与其操作相关联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形成通信消息的各个比特的编码和解码,信息的格式化及通信元件的总体控制,包括与资源的管理有关的过程。与资源管理有关的示范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硬件安装、业务管理、性能数据分析、最终用户和移动台的跟踪、配置管理、最终用户管理、移动台的管理、费率、预订及计费的管理及诸如此类。与资源管理有关的所有或部分具体功能或过程的执行可在与通信元件分开和/或耦合的设备中执行,其中此类功能或过程的结果为执行而被传递到通信元件。通信元件的处理器310可以是适合本地应用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包括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信元件的收发信机330将信息调制到载波波形上以便由通信元件经由天线传输到另一通信元件。收发信机330将经由天线340收到的信息解调以便由其它通信元件做进一步处理。
如上介绍,通信元件的存储器320可以是适合本地应用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使用任何适合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数据存储技术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和系统、光学存储装置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及可移动存储器。存储器320中存储的程序可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由相关联处理器执行时允许通信元件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任务。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子系统和模块的示范实施例可至少部分通过可由例如移动台和基站的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通过硬件或通过其组合实现。正如将更显然的一样,系统、子系统和模块可如上所示和所述包含在通信元件中。
在示范实施例中,本文中引入的系统提供用于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训练序列的新“码点”和新使用,以便移动台能够在诸如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等分组信道请求消息中发信号通知对某些特性的支持,由此允许一阶段接入支持这些特性。一阶段接入允许比二阶段接入更快建立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当前实践是使用现有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此消息现在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系统中修改以提供诸如移动台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等新的附加信息,要将这些信息发信号通知到通信系统以支持这些特性。对于在仅一阶段提供接入的问题,以前没有解决方案。为提供此能力而对3GPP标准的更改是较小的。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系统带来了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即,在请求一阶段接入并指示对EGRPS2(“EGPRS第2阶段”)和/或等待时间减少特性的支持时如何在不能够指示移动台确切多时隙类(multi-slot class)的同时指示移动台多时隙传输能力。本文中介绍了在本文中描述为方法A、B和C的几种备选方法以解决在移动台随机接入基站时在上行链路中指示EGPRS2或等待时间减少特性(“LATRED”)或两者的支持的问题。
在EGPRS中,如3GPP TS 44.060、3GPP TS 45.002和美国专利6870858中所述,引入了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以允许借助于训练序列信令,为随机移动台接入指示对EGPRS和8-PSK(“8符号相移键控”)的支持。此消息允许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使用EGPRS,并由此避免在其它情况下建立EGPRS TBF(“临时块流”)所需的耗时的二阶段接入。EGPRS分组信道请求能在CCCH(“公共控制信道”)和PCCCH(“分组公共控制信道”)上使用。它在今天部署的EDGE(“GSM演进增强型数据率”)网络中广泛使用。
通过引入EGPRS2和LATRED特性,出现了与在EGPRS规范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不可能指示对LATRED特性和/或EGPRS2的支持。为在TBF建立时不强制二阶段接入以便允许在上行链路中使用这些特性,必需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提供对这些特性的支持的指示(即,上行链路中的LATRED、EGPRS2,或上行链路中的LATRED和EGPRS2两者)。一阶段接入的问题以前在EGPRS2和LATRED标准化期间未做考虑。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为这些能力提供一阶段接入的能力带来了又一问题并得以解决,即由于指示对EGPRS2或LATRED特性或两者的支持的原因,不能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指示确切的移动台多时隙类。
如3GPP TS 44.060和3GPP TS 45.002中所指定的一样,借助于如下文所述修改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能如本文所介绍的一样提供一阶段接入对这些能力的支持,即,在上行链路中的LATRED、EGPRS2,或在上行链路中的LATRED和EGPRS2两者。如3GPPTS44.060子条款11.2.5a所述,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在(P)RACH上使用如下面的表1和2中所示及如在3GPP TS 44.060中进一步所述的11比特格式接入突发格式。其它示例在美国专利6870858和7058132中提供。这些技术规范和参考由此被引用,并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表1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训练序列(3GPP TS 45.002) | 比特11...1 | 分组信道接入 |
TS1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有8PSK能力的EGPRS |
TS2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无8PSK能力的EGPRS |
表2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注意,从上面的表2中,能看到原因值“101xxxxxxxx”和“111xxxxxxxx”未被使用,并且不能使用原因值“100xxxxxxxx”。
正如从表2能看到的一样,在请求EGPRS一阶段接入时,指示了对应于在3GPP TS45.002中定义的多时隙类的EGPRS多时隙类(参见表11),并在下面再现为表3。应注意的是,多时隙类1到29能在一阶段接入指示。重要的是在一阶段接入中包括移动台的传送能力以便网络能够在响应一阶段接入而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到移动台时考虑这些能力。下表是对当前指定多时隙类的引用。
表3 多时隙类
然而,在表2中能看到,在指示对上行链路中EGPRS2和/或LATRED的移动台支持的同时,当前不可能请求一阶段接入。因此,在一阶段接入时不可能使用任一这些特性。如表2所示,当前只可能在请求一阶段接入时指示对上行链路中EGPRS(带有/不带有8-PSK)的移动台支持。
如本文中所述系统的第一示范方法(标示为方法A)引入并利用在表2中列出的未使用的“原因值”,这些值与收到哪个训练序列(TS1、TS2)的标识组合以指示请求一阶段接入并且移动台支持带有/不带有LATRED特性的EGPRS2。对于EGPRS,通过使用当前一阶段接入的未使用多时隙类指示来做到LATRED特性的支持。多时隙类指示符是5比特字段。当前使用了32个可能组合的前29个组合。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的第二示范方法(标示为方法B)为EGPRS和EGPRS2移动台引入和提供在一阶段接入时LATRED特性的支持(或缺少)的指示,以及随后在移动台发送到基站的数据块的RLC/MAC报头内在争用解决阶段期间上行链路中的EGPRS2支持(EGPRS2-B和/或EGPRS2-A支持)的指示。
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的第三示范方法(标示为方法C)引入了使用11比特接入突发的新编码的一种新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对11比特接入突发进行哪种编码(即,如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3GPP TS 45.003所定义的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RACH”)编码与通过上色(colorize)前对循环冗余校验位取非而改变的PRACH编码)的标识用于指示正使用的是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还是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并且还指示是否支持带有/不带有LATRED特性的EGPRS2。要了解与其相关联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美国专利7058132。
根据如本文中所述系统的示范方法引入了新“多时隙超类(multi-slot hyperclass)”,以允许当移动台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指示对EGPRS2和/或LATRED特性的支持时不能够指示确切的多时隙类的同时向通信系统(例如,基站)指示移动台的多时隙传送能力(或至少其一部分)。
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规范3GPP TS 44.060、3GPP TS 43.064指明支持EGPRS2的移动台将支持EGPRS,并且在上行链路中支持EGPRS2的移动台将在上行链路中支持带有8-PSK能力的EGPRS。在LATRED特性(诸如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RTTI”)和快速确认/否定确认报告(“FANR”))的规范中,规范指明支持LATRED的移动台将支持FANR和RTTI两者,并且支持LATRED的移动台将支持EGPRS。
因此,本文中引入了供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设备(例如,诸如移动台或其一部分等用户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包括配置为创建诸如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等包括移动台的EGPRS2能力和/或其等待时间减少LATRED能力的指示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处理器。设备也包括配置为传送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收发信机。在另一实施例中,设备(例如,基站或其一部分)包括配置为接收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收发信机和响应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可提供无线信道到诸如移动台等用户设备以便传送信息消息的处理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本文中引入了包括诸如移动台和基站等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台包括创建包括移动台的EGPRS2能力和/或其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指示的允许一阶段接入的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移动台处理器和/或传送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移动台收发信机。基站包括接收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基站收发信机和响应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可提供无线信道到移动台以传送信息消息的基站处理器。
现在参照称为方法A的示范方法,有要考虑的建议修改。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解决规范中存在的缺陷,在一阶段接入,如下借助于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未使用的“1x1xxxxxxxx”原因值和训练序列TS1、TS2来指示EGPRS2(用于上行链路)和LATRED特性的支持。TS1、“1x1xxxxxxx”指示在上行链路中EGPRS2-A和EGPRS2-B的支持,并且TS2、“1x1xxxxxxxx”指示在上行链路中EGPRS2-A的支持。
在收到诸如下面表4和5中所示,带有上述原因值的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时,第二最左侧比特或字段指示支持(“1”)还是不支持(“0”)LATRED。这剩下8比特来容纳无线电优先级(2比特)、随机比特(3比特)和多时隙类(5比特)。然而,必需保持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比特的指示。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虽然不可能指示确切的多时隙类(5比特),但优选转而指示多时隙超类(3比特),它将仍然允许向通信系统(例如,基站)指示移动台的适当传送(“Tx”)能力,至少有关移动台能够传送多少时隙。多时隙类与多时隙超类之间的可能关系在表12和表13中示出。多时隙超类在具LATRED能力的移动台与不具LATRED能力的移动台之间不同,给定RTTI使用至少暗示支持Rx=2,Tx=2,和=4,即,两个接收和两个传送时隙,总共4个时隙。
表4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训练序列(3GPPTS 45.002) | 比特11...1 | 分组信道接入 |
TS1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有8PSK能力的EGPRS如果与1x1xxxxxxxx原因值组合收到:上行链路中有8PSK能力的EGPRS;以及EGPRS2-A和EGPRS2-B |
TS2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无8PSK能力的EGPRS如果与1x1xxxxxxxx原因值组合收到:上行链路中有8PSK能力的EGPRS;以及EGPRS2-A |
表5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一个剩下的未解决问题是指示EGPRS的LATRED支持。这主要是具有极其特定媒体接入控制(“MAC”)行为(时隙分配,上行链路状态标志(“USF”)监视)的RTTI使用的问题。因此,唯一的可能性将是在随机接入时指示此支持。对于带有LATRED的EGPRS的更改,如下所述为方法A解决了此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对带有LATRED的EGPRS的更改,在一阶段接入发送的多时隙类字段中(如表2所示),最后三个值(“11101”、“11110”、“11111”)被预留,它们能够在请求一阶段接入时用于指示LATRED支持。
将通过多时隙类提供以下指示。请求一阶段接入时的“11101”,这指示移动台多时隙类允许2或3个Tx时隙(即,多时隙类5、6、7、9、10、11、19、20、24、25、31、32、37、41及42)。请求一阶段接入时的“11110”指示移动台多时隙类允许4或5个Tx时隙(即,多时隙类12、38、21、22、26、27、33、34、39、43及44)。请求一阶段接入时的“11111”指示移动台多时隙类允许至少6个Tx时隙(即,多时隙类23、28、29和45)。
因此,根据如在方法A中引入的无线通信系统,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可与训练序列消息的选择组合的原因值,以指示移动台对EGPRS2和/或LATRED特性的支持。原因值的比特或字段(例如,11比特中第二最左侧比特)可用于指示LATRED能力的支持。原因值也可包括多时隙类字段,该字段提供支持EGPRS2的移动台的传输能力的多时隙类。对于支持EGPRS但不支持EGPRS2的移动台,在通过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请求一阶段接入时指示的多时隙类字段可用于发信号通知对LATRED能力和某一多时隙传输能力的支持。
现在参照称为方法B的示范方法,根据LATRED支持的指示,方法B的一个方面是提早指配RTTI配置的能力,移动台支持EGPRS还是EGPRS2以及4比特或更少的多时隙超类(参见表14)。EGPRS2的支持在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期间单独在用于数据传送的上行链路RLC/MAC块内发信号通知。
在此方法中,为同时指示请求一阶段接入和支持LATRED特性,如下使用了未使用的“1x1xxxxxxxx”原因值,即,“1m1mmmpprrr”指示一阶段接入、支持LATRED特性,并且训练序列TS1和TS2的含意不变(例如,在上行链路中支持8-PSK调制,在上行链路中不支持8-PSK调制)。通过类似于方法A的推理,采用多时隙超类(4比特或更少)。9比特“’mmmmpprrr”指配到多时隙超类(4比特)、无线电优先级(2比特)及随机比特(3比特)。参见下面的表6和7以了解其它支持。
表6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训练序列(3GPP TS45.002) | 比特11...1 | 分组信道接入 |
TS1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有8PSK能力的EGPRS |
TS2 |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 上行链路中无8PSK能力的EGPRS |
表7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注意,也能定义更小的多时隙超类(例如,如在方法A中的3比特),因此,剩下一些原因值以供将来使用。
继续论述称为方法B的示范方法,根据EGPRS2支持的指示,在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期间,移动台将上行链路RLC数据块传送到基站。能观察到,EGPRS2-A和EGPRS2-B均包含作为如下所示其调制和编码方案系列一部分的EGPRS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因此,从发送这些系列内的MCS开始将允许随后使用EGPRS2特定的调制和编码方案而在RLC无任何破坏,并且对争用解决期间的数据传送有很小的影响,这是因为通信系统此时不具有链路质量测量可用,否则,链路质量测量能允许以高调制和编码方案开始。
在下面陈述示范系列(一般由有效负载单元的大小定义)及调制和编码方案。
表8 系列和MCS
EGPRS2-A | |
系列A | MCS-3(37字节);MCS-6(74字节);UAS-9(2x74字节) |
系列B | MCS-2(28字节);MCS-5(56字节);UAS-7/10(2/3x56字节) |
系列C | MCS-1(22字节);MCS-4(44字节) |
EGPRS2-B | |
系列A | MCS-3(37字节);UBS-6/8/10/12(1/2/3/4x74字节) |
系列B | MCS-2(28字节);UBS-5/7/9(1/2/3x56字节) |
系列C | MCS-1(22字节);MCS-4(44字节) |
能够进行以下观察。只指配有上行链路TBF(在争用解决期间情况尤其是如此)并使用减少的等待时间的移动台将不发送任何捎带的确认/否定确认(“PAN”,没有用于此移动台的在进行下行链路TBF(例如,捎带的确认/否定确认指示符(“PANI”)比特无意义))。RSB比特尚未引入用于EGPRS2,而是保持在EGPRS上行链路RLC/MAC报头中,但可能不会使用它。
因此,人们提议在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期间,具EGPRS2能力的移动台在用于数据传送的RLC/MAC块的RLC/MAC报头内指示它支持{EGPRS2-A}还是{EGPRS2-A和EGPRS2-B}。此指示能通过使用一个比特指示在上行链路中的EGPRS2支持,使用另一比特指示是支持{EGPRS2-A}还是{EGPRS2-A和EGPRS2-B}来完成。基于上述观察,(PANI/一个备用比特)和RSB比特能再用于该目的。此指示包括在报头类型2(用于MCS-5和MCS-6)内和报头类型3(用于MCS-1到MCS-4)内。对于报头类型1,无需修改,这是因为如下描述,人们提议在争用解决期间将不使用MCS-7到MCS-9。
如果移动台指配有上行链路(plink),则如分别示出等待时间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2(MCS-5和MCS-6)、等待时间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3(MCS-1到MCS-4)、等待时间未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2(MCS-5和MCS-6)及等待时间未减少的RLC/MAC报头类型3(MCS-1到MCS-4)的图形4、5、6和7中所示,使用减少的等待时间执行EGPRS TBF。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PANI/E2S(其中,E2S指EGPRS2支持指示符)和RSB比特的含意在争用解决期间如图8所示指配。PANI/E2S和RSB的组合用于指示EGPRS2能力。
在争用解决期间,移动台应遵守以下规则。如果网络要求移动台使用特定命令的MCS(即,在随机接入后的指配消息中),则在该MCS属于EGPRS2-A调制和编码方案(移动台不支持EGPRS2-B)或EGPRS2-B调制和编码方案(移动台支持EGPRS2-B)时,移动台可使用它,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它可使用如下面表9所示同一系列中的下一MCS。
表9:在争用解决期间根据命令的MCS使用的MCS
因此,根据如方法B中引入的无线通信系统,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用于请求一阶段接入和发信号通知支持用于EGPRS或EGPRS2的LATRED能力的原因值,并且EGPRS2的支持在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期间在移动台传送到基站的数据块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报头中发信号通知。如果指示了一阶段接入和LATRED的支持,则对应的原因值也可包括多时隙超类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移动台到基站的传送能力。移动台的处理器也可创建训练序列消息以发信号通知其8符号相移键控(“8-PSK”)能力。支持EGPRS2的移动台的处理器创建数据块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报头,以指示移动台对EGPRS2-A或EGPRS2-A和EGPRS2-B的支持,其中,一个比特用于指示EGPRS2支持,另一比特用于指示EGPRS2-A或EGPRS2-A和EGPRS2-B支持。
现在参照称为方法C的示范方法,根据用于EGPRS的LATRED支持的指示,通过此方法,以类似用于方法B的方式指示用于EGRPS的LATRED的支持。换而言之,通过使用未使用的码点之一并引入4比特(或更少)多时隙超类来指示支持。继续论述称为方法C的示范方法,根据EGPRS2支持的指示,借助于11比特接入突发的新编码来完成EGPRS2支持的指示。检测到此新编码将指示支持EGPRS2。要查看其示例,请参见美国专利7058132。
此方法建议通过用于扩展分组接入突发的信道编码中的变化来向通信系统指示EGPRS2支持(参见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3GPP TS45.003)。用于扩展分组接入突发的信道编码的步骤能总结为计算6个奇偶校验位,通过基站身份码(“BSIC”)的6比特为6个奇偶校验位着色(coloring),通过比率1/2卷积编码器的卷积编码以及删截到36比特的块长度。着色是奇偶校验位和BSIC的按比特模2加法。
EGPRS2支持优选通过执行着色前对6个奇偶校验位取非(negation)来指示。支持EGPRS2的移动台将在以下步骤执行用于扩展分组接入突发的编码,即,计算6个奇偶校验位,对6个奇偶校验位取非,通过BSIC的6比特为6个取非的奇偶校验位着色,通过1/2比率卷积编码器进行卷积编码,以及删截到36比特的块长度。此方法允许定义如下面表10所示不同于EGRP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新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它将在通信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以及请求一阶段接入时使用。
表10 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内容
4比特(或更低)多时隙超类在表14中定义(或表12和表13中的3比特)。注意,对于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编码,应考虑带有3比特多时隙超类指示符的编码。这将为将来使用提供备用组合(例如,EGPRS2-C)。
因此,根据如方法C中引入的无线通信系统,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原因值,原因值由支持EGPRS但不支持EGPRS2的移动台用于请求一阶段接入并发信号通知对LATRED能力的支持。原因值也可包括多时隙超类字段以向基站指示移动台的传送能力。在一个有关实施例中,引入了新的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以指示移动台支持EGPRS2。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原因值,原因值由移动台用于请求一阶段接入,发信号通知对EGPRS2-A或EGPRS2-A和EGPRS2-B及LATRED能力的支持。原因值也可包括多时隙超类字段以向基站指示移动台的传送能力。通过在为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着色前对6个奇偶校验位取非,EGPRS2分组信道请求消息不同于EGPRS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移动台的处理器可使用此来用信号表示(signal)EGPRS2支持。
现在转到多时隙超类和多时隙类到多时隙超类的映射,通常,对多时隙超类的需要是由于无法根据上述的方法A、B和C在随机接入时用信号表示实际多时隙类(5比特)。因此,如果随机接入由移动台用于向通信系统请求上行链路资源,则必须在尽可能保持与移动台的上行链路能力有关的信息的同时操作多时隙类的编组。
多时隙类字段(5比特)指示移动台的EGPRS多时隙类。此字段指示的多时隙类可以与移动台无线电接入能力信息元素(“IE”)中指示的EGPRS多时隙类相同(参见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的3GPP TS24.008)。下面的表11中定义了多时隙类编码。
表11 多时隙类编码
比特5 | 比特4 | 比特3 | 比特2 | 比特1 | |
0 | 0 | 0 | 0 | 0 | 多时隙类1 |
0 | 0 | 0 | 0 | 1 | 多时隙类2 |
. | . | . | . | . | ....... |
1 | 1 | 1 | 0 | 0 | 多时隙类29 |
其它 | 预留值 |
注意,并非多时隙类的定义内包含的所有信息是用于允许快速进行有效指配(诸如在一阶段接入期间)。此外,当前定义的数个多时隙类尚未实现,并且仍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当前不可能指示较高(类30+)多时隙类的支持。应注意的是,多时隙类在3GPP TS45.002的附录中定义。
关于映射的原理,多时隙类的编组应遵守如下原理:重要的是移动台的传送能力(这是因为EGRPS分组信道请求暗示对上行链路(“UL”)资源的请求)。仅在接收时隙的最大数上不同的类应编组在一起。通过假设基站不实现定时偏移,能将类编组在一起。
对于具EGPRS2和LATRED能力的移动台,能如下假设最小交换时间/Tx/Rx能力。对于EGPRS2,最小多时隙类5是Tx=2,Rx=2。对于LATRED,最低要求是Tx≥2。应考虑在内的是通信系统应假设最坏的可能情况(即,它将假设群组中所有类的最低能力),以及不应过度恶化群组内的较高能力类。
关于在无LATRED支持的情况下映射到3比特的原理,以下规则用于构建映射。类型2移动台和低于5的类一般不做考虑。不要求类型1移动台同时传送和接收。类型2移动台一般能够同时传送和接收。根据Tx值和移动台类执行基本映射,其中,Tx≥6编组在一起。根据准备接收时间(“Tra”)值,并且准备传送时间(“Tta”)值辅助映射极少适用(参见3GPP TS45.002)。
这产生了如下面表12所示的以下映射。
表12-用于EGPRS2(非LATRED)的3比特编码
关于在LATRED支持的情况下映射到3比特的原理,能够使用如上相同的映射。然而,以下要点与LATRED相关。RTTI指配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信道对(“PDCH”)对,其中,这些对可能包括连续的PDCH(除在双传输模式(“DTM”)操作中或在与DTM移动复用时外,无需非连续的对)。RTTI的下限是Tx≥2(即,上面的组1一般是不可能的)。一个简单的选择是再使用上面群组1的码点以便为群组6提供更大的颗粒度,如表13所示。
表13-用于EGPRS2(非LATRED)的3比特编码
关于映射到4比特的原理,对于4比特多时隙类,能原则上基于Tx能力,并且也基于Rx能力,再次进行编组。换而言之,在一定数量的时隙上传送/接收的能力。表14中示出了一种可能性。
表14-用于EGPRS2的4比特编码
现在转到图9,示出了为现有EGPRS信令布置当前在移动台(标示为“MS”)与基站(标示为“BS”)之间交换的信息,其中,基站确定移动台的EGPRS和8-PSK能力。移动台在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向服务基站发出EGPRS分组信道请求,发信号通知一阶段接入(标示为910)。基站通过在分组接入准许信道(“(P)AGCH”)上的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回复移动台(标示为920)。移动台在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将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数据块传送到基站,包括其临时逻辑链路指示符(“TLLI”)(标示为930)。随后,基站执行争用解决,并且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通过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回复移动台(标示为940)。移动台接收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时,在EGPRS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完成。
现在转到图10,示出遵循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方法A,在移动台(标示为“MS”)与基站(标示为“BS”)之间交换的信息,其中,基站确定移动台的EGPRS、8-PSK和LATRED能力,及移动台的EGPRS2和LATRED能力。移动台在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向服务基站发出诸如EGPRS分组信道请求等分组信道请求,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发信号通知,包括移动台的EGPRS、8-PSK和LATRED能力或EGPRS2能力和/或LATRED能力(标示为1010)。基站通过在分组接入准许信道(“(P)AGCH”)上的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020)。移动台在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将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数据块传送到基站,包括其临时逻辑链路指示符(“TLLI”)(标示为1030)。随后,基站执行争用解决,并且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通过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040)。移动台接收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时,在EGPRS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完成。
现在转到图11,示出遵循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方法B,在移动台(标示为“MS”)与基站(标示为“BS”)之间交换的信息,其中,基站在接收EGPRS分组信道请求时确定移动台的EGPRS、8-PSK和LATRED能力。移动台在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向服务基站发出诸如EGPRS分组信道请求等分组信道请求,发信号通知一阶段接入,适当时包括移动台的EGPRS、8-PSK和/或LATRED能力(标示为1110)。基站通过在分组接入准许信道(“(P)AGCH”)上的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120)。移动台在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将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数据块传送到基站,包括其临时逻辑链路指示符(“TLLI”)并使用RLC/MAC报头发信号通知其EGPRS2能力(标示为1130)。随后,基站执行争用解决,并且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通过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140)。移动台接收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时,在EGPRS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完成。
现在转到图12,示出遵循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方法C,在移动台(标示为“MS”)与基站(标示为“BS”)之间交换的信息,其中,基站确定移动台的EGPRS、8-PSK和LATRED能力,及移动台的EGPRS2和/或LATRED能力。移动台在分组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向服务基站发出诸如EGPRS2分组信道请求等分组信道请求,发信号通知一阶段接入,包括移动台的LATRED能力,并通过消息结构包括其EGPRS2能力(标示为1210)。移动台也可在分组随机接入信道上向服务基站发出EGPRS分组信道请求,发信号通知一阶段接入,包括移动台的8-PSK和LATRED能力。基站通过在分组接入准许信道(“(P)AGCH”)上的分组上行链路指配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220)。移动台在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上将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数据块传送到基站,包括其临时逻辑链路指示符(“TLLI”)(标示为1230)。随后,基站执行争用解决,并且在分组随路控制信道(“(P)ACCH”)上通过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回复移动台(标示为1240)。移动台接收包括争用解决TLLI的分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信号时,在EGPRS一阶段接入的争用解决完成。
上面引入的三个方法解决了在一阶段接入的情况下在上行链路中发信号通知EGPRS2、LATRED特性或两者的支持的问题。下面在表15中示出三种方法的比较。
表15 方法A、B和C的优点
方法A | 方法B | 方法C |
一阶段接入:在随机接入时已知的能力 | 一阶段接入:在随机接入时已知的能力 | |
依赖EGPRS PCR的当前PRACH编码指示对EGPRS和EGPRS2的LATRED支持 | 依赖EGPRS PCR的当前PRACH编码指示对EGPRS和EGPRS2的LATRED支持 | 依赖EGPRS PCR的当前PRACH编码指示对EGPRS的LATRED支持 |
对RLC/MAC报头无更改 | 对RLC/MAC报头无更改 | |
与EGPRS2同样适当地支持EGPRS(在LATRED方面) | 与EGPRS2同样适当地支持EGPRS(在LATRED方面) | |
多时隙超类指示的高颗粒度级别 | 多时隙超类指示的高颗粒度级别 |
另外,组成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程序或代码段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中,或者通过传输媒体,用载波中包含的计算机数据信号或载波调制的信号传送。“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括能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媒体。计算机可读媒体的示例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装置、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压缩磁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媒体、射频(“RF”)链路诸如此类。计算机数据信号可包括可通过诸如电子通信网络信道、光纤、空气、电磁链路、RF链路等传输媒体传播的任意信号。可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计算机网络下载代码段。
如上所述,示范实施例不仅提供一种方法,还提供由各种模块组成的对应设备,模块提供用于执行方法的步骤的功能性。模块可实现为硬件(包括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或者可实现为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固件。具体地说,在固件或软件的情况下,示范实施例能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即,软件或固件)以便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结构。
虽然已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优点,但应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不同的更改、替代和变化。例如,上述许多特性和功能能以软件、硬件或固件或其组合的方式实现。此外,许多特性、功能和操作其的步骤可被重新排序、忽略等,并且仍在本发明的广义范围内。
另外,本申请的范围无意限于说明书中所述进程、机器、制造品、物质组成、工具、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根据本发明,可利用当前存在或以后要开发的,执行与本文中所述对应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功能或实现大致相同结果的进程、机器、制造品、物质组成、部件、方法或步骤。相应地,随附权利要求旨在在其范围内包括此类进程、机器、制造品、物质组成、部件、方法或步骤。
Claims (11)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设备,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为创建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原因值,所述原因值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所述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并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字段包含所述设备的多时隙超类能力、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收发信机,被配置为传送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时隙超类字段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
3.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设备,包括:
用于创建包括用于一阶段接入的原因值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部件,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所述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用于传送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部件。
4.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方法,包括:
创建包括用于一阶段接入的原因值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传送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
5.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方法,包括:
创建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并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字段包含多时隙超类能力、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传送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
6.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设备,包括:
收发信机,被配置为接收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并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字段包含多时隙超类能力、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提供无线信道到所述用户设备以传送信息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带有被配置为指示所述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字段及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的原因值。
8.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用于一阶段接入的原因值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部件,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用于响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提供无线信道到所述用户设备以传送信息消息的部件。
9.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用于一阶段接入的原因值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包括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响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提供无线信道到所述用户设备以传送信息消息。
10.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方法,包括:
接收允许一阶段接入的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指示所述一阶段接入的目的和用户设备的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原因值,并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的字段包含多时隙超类能力、无线电优先级和随机位;以及
响应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提供无线信道到所述用户设备以传送信息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信道请求消息包括带有被配置为指示所述等待时间减少能力的字段及被配置为提供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多时隙类编组的多时隙超类字段的原因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8589307P | 2007-11-06 | 2007-11-06 | |
US60/985893 | 2007-11-06 | ||
PCT/IB2008/054549 WO2009060364A2 (en) | 2007-11-06 | 2008-10-31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e-phase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1763A CN101911763A (zh) | 2010-12-08 |
CN101911763B true CN101911763B (zh) | 2017-05-24 |
Family
ID=40626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4593.5A Active CN101911763B (zh) | 2007-11-06 | 2008-10-31 | 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11296B2 (zh) |
EP (1) | EP2220889B1 (zh) |
KR (2) | KR101321766B1 (zh) |
CN (1) | CN101911763B (zh) |
RU (1) | RU2469502C2 (zh) |
WO (1) | WO2009060364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76551B2 (ja) * | 2009-09-18 | 2015-09-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中継局、中継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EP2534914B1 (en) * | 2010-02-10 | 2015-04-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2387280B1 (en) * | 2010-05-14 | 2017-08-30 | BlackBerry Limited | Downlink dual carrier, DLDC, mobile station |
US20120127951A1 (en) * | 2010-11-11 | 201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wireless network packet resources to wireless terminals |
CN103298134B (zh) * | 2012-02-22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终端竞争冲突解决方法,终端和基站 |
CN103516472B (zh) * | 2012-06-27 | 2017-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移动台 |
US9854574B2 (en) | 2015-01-27 | 2017-1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GSM evolution packet data traffic channel resource transmission management—flexible downlink allocation technique |
US20170156162A1 (en) * | 2015-05-19 | 2017-06-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Contention Resolution |
CN107708154B (zh) * | 2017-09-29 | 2019-11-01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无线调制解调器下行分组数据处理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0447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伊沃柳姆两合公司 | 用于将无线接入容量信息报告给移动无线通讯网络的方法 |
EP1783963A1 (en) * | 2005-11-02 | 2007-05-09 | Siemens S.p.A. | Method for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uplink TBF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7676B (fi) * | 1999-06-21 | 2001-09-1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tyn signaalinkäsittelymetodin käyttämiseksi informaation välittämiseen |
CA2342637C (en) * | 1999-07-10 | 2005-01-18 | Chang-Hoi Koo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signating a reverse common channel for dedicated commun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10008653A1 (de) * | 2000-02-24 | 2001-09-06 | Siemens Ag | Verbesserungen a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US20060072520A1 (en) * | 2000-03-23 | 2006-04-06 | Chitrapu Prabhakar R | Time synchronized standby state to the GPRS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applications to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 |
US6870858B1 (en) * | 2000-05-12 | 2005-03-22 | Nokia Corporation | Training sequence based signalling for enhanc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EGPRS) |
US6701151B2 (en) * | 2001-03-27 | 2004-03-02 | Ericsson Inc. | Short access for realizing a signaling radio bearer in geran |
US6920121B2 (en) * | 2003-03-17 | 2005-07-19 | Qprs Limited | Quality packet radio service for a 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 |
CN1905428B (zh) * | 2005-07-25 | 2010-08-18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低时延特性的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方法 |
US8359033B2 (en) * | 2006-06-13 | 2013-01-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packet-switched handover |
EP2033353A2 (en) * | 2006-06-19 | 2009-03-11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anytime preemptive re-transmissions |
PT2958278T (pt) * | 2006-10-05 | 2016-11-0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 Estação móvel para redução de latência num canal de comunicações |
-
2008
- 2008-10-31 EP EP08846448.2A patent/EP2220889B1/en active Active
- 2008-10-31 KR KR1020107012502A patent/KR1013217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10-31 CN CN200880124593.5A patent/CN101911763B/zh active Active
- 2008-10-31 KR KR1020127021499A patent/KR2012010899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10-31 RU RU2010122727/07A patent/RU2469502C2/ru active
- 2008-10-31 US US12/263,056 patent/US8811296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0-31 WO PCT/IB2008/054549 patent/WO2009060364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0447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伊沃柳姆两合公司 | 用于将无线接入容量信息报告给移动无线通讯网络的方法 |
EP1783963A1 (en) * | 2005-11-02 | 2007-05-09 | Siemens S.p.A. | Method for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uplink TBFs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Introduction of EGPRS-2 capabilities";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3GPP TSG GERAN WG1 ad hoc on HUGE and RED HOT AHG1-070049》;20070621;第2页第1-4段,第12页第3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20889A2 (en) | 2010-08-25 |
WO2009060364A3 (en) | 2009-08-20 |
US8811296B2 (en) | 2014-08-19 |
EP2220889B1 (en) | 2018-04-04 |
KR20120108995A (ko) | 2012-10-05 |
KR20100084187A (ko) | 2010-07-23 |
KR101321766B1 (ko) | 2013-10-28 |
CN101911763A (zh) | 2010-12-08 |
RU2469502C2 (ru) | 2012-12-10 |
RU2010122727A (ru) | 2011-12-20 |
WO2009060364A2 (en) | 2009-05-14 |
US20090168709A1 (en) | 2009-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1763B (zh) | 通信系统中用于一阶段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
US822894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FI105760B (fi) | Matkaviestinverkon aliverkkoriippuvainen konvergenssiprotokolla | |
ES2360307T3 (es) |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recepción de canal asociado a una red de acceso de paquetes de enlace descendente de alta velocidad. | |
CN101682400B (zh) | 提供用于广播和寻呼服务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
US8345611B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data blo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9008819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 |
CN103931229B (zh) | 用于提供tfi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90230682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RU2430480C2 (ru) | Способ снижения задержки передачи в 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х к задержке приложениях gsm/edge | |
EP2515489A1 (en) | Enhanced multiplexing for single RLC entity | |
EP2028868B1 (en) | A method for assigning carrier resources to a mobile station and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 |
WO2009066884A2 (en) |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mobile station to support real time service | |
CN101601218B (zh) | 用于在高速传输中使用的帧协议和信令 | |
JP200953491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肯定確認応答と否定確認応答とを送信する方法、通信エンティティ、及びシステム | |
US7936715B2 (en) |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 |
EP1848162B1 (en) | Method to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latency in GSM/EDGE delay-sensitive applications | |
EP1686822A1 (en) | Improv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on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 | |
WO2002030137A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gprs radio access network to a umts core network | |
KR2013007031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킷 서비스 및 패킷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090102525A (ko) | Egprs2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채널 요청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