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582A - 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0582A CN101910582A CN2007801021427A CN200780102142A CN101910582A CN 101910582 A CN101910582 A CN 101910582A CN 2007801021427 A CN2007801021427 A CN 2007801021427A CN 200780102142 A CN200780102142 A CN 200780102142A CN 101910582 A CN101910582 A CN 1019105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llel crank
- internal combustion
- combustion engine
- oil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7—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variable crankshaft posi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B—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OR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e.g. STEAM ENGINES
- F01B3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B31/14—Changing of compression ratio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 F02F7/0043—Arrangements of mechanical drive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4—Crankshafts, eccentric-shaft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6—Crankshaf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86—Gear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能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14、19)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20、21)上;包围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和连接件(22)的箱体(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所述可变压缩比内燃机包括: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14);从动轴(19);在曲轴(14)和从动轴(19)之间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包围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箱体(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能与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14)相连的输入轴(19);在曲轴(14)和输入轴(19)之间的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本发明还涉及可变压缩比内燃机以及变速器,尤其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EP 1082548B1描述一种内燃机用的被称为离合元件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内燃机具有用于改变压缩比的可移位的曲轴,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被称为转动体的离合体和称为曲柄件的连接件。每个转动体可以与第一轴或第二轴连接。每个曲柄件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转动体上。在这种已知的离合体中,两个转动体在平行的转动平面内定向并且能各自连接到曲轴或者从动轴的彼此相应的轴头上。曲轴和从动轴前后相继且沿轴向偏心平行布置,并且连接两个转动体的曲柄件具有对应于偏心率的曲柄半径并且从周向上看相互分开布置。与从动轴连接的第二转动体具有两个固定相连且称为盘形件的分体件,同样被构造成盘形且与曲轴连接的第一转动体设置在这两个分体件之间。所述两个盘形件在其外边缘借助螺栓牢固相连。曲柄件依靠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承在第一转动体上和第二转动体的两个盘形件上。通过第二转动体的这个箱体类型的构造,由两个盘形件限定的内腔被构造成为油室,该油室接在机油环路上。在工作中,该腔室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整个周边被充满,从而通过对应于曲柄件各自轴承的润滑通路来供油。
这种已知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缺点是,油驻留在第二转动体的内腔内快到曲轴中心的位置,并且在工作时产生相应大的摩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摩损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根据权利要求9或根据权利要求11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来完成。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所述离合体可以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相连;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上;以及包围离合体和连接件的箱体。
该箱体例如允许如EP 1 082 548 B1(其公开内容的全文被引用而结合入本文)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如此变化,即第二离合体的已知的闭合箱体类型的构造被开放式构造代替。开放式构造例如可以基于已知的闭合箱体类型的构造来如此实现,即靠近第二轴的第一分体件或者第一盘形件和/或靠近第一轴的第二分体件或第二盘形件具有至少一个缺口。油可以通过此缺口离开由这两个盘形件限定的内腔。缺口最好能构造在盘形件的端面和/或周面上。此外,缺口导致第二离合体和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质量和惯性力矩的减小。另外,现在可以在两个盘形件中以通孔形式加工出用于连接件的容纳孔,这与出于密封性目的而设置在已知的盘形件中的盲孔相比简化了许多。此外,现在在两个盘形件之间不再需要密封。此外,箱体例如允许上述的如EP 1 082 548 B1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如此改变,即具有两个盘形件的第二离合体的已知的两件分体式构造被整件式构造代替,在整件式构造中省掉了靠近第一轴的第二盘形件。
根据需要,箱体可以按照任何方式来构成。因此,该箱体例如可以通过内燃机的曲轴箱或者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来构成。就是说,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于是位于曲轴箱或者变速器箱体内部。但是也可以规定,该箱体通过内燃机曲轴箱的壁板或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壁板,并且通过与所述壁板相连的盖来构成。于是,例如可以规定,盖被构造成与壁板是一个整体或者用螺栓与壁板连接。
可以规定,第二离合体在第一轴区域内和/或第二轴区域内支承在箱体上。这种支承例如可以用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来实现。轴承最好是单排或双排的。当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被实现为双质量飞轮形式时,最好可以采用两侧支承,就是说在第一轴区域和第二轴区域内支承,其中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构成双质量飞轮的初级飞轮质量或次级飞轮质量。
可以规定,最好借助径向轴端密封圈对第一轴完成密封,并且连接件具有长期充填油脂。径向轴密封环防止油可从最靠近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一轴主轴承到达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借助这样的油,因长期充填油脂而使得连接件轴承的润滑也是不必要的。在此情况下,包围离合体和连接件的箱体也可完全省掉。
可以规定,箱体具有至少一个排油孔。排油孔最好可以与内燃机的油底壳或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所述离合体能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上;沿周向完全围绕所述离合体的集油装置。
集油装置与上述的箱体一样例如实现了具有两个盘形件的第二离合体的上述开放式构造以及其中省掉第二盘形件的第二离合体的上述整体式构造。
集油装置优选通过迷宫式密封和/或通过滑环相对于所述离合体密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所述离合体能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上;沿周向部分围绕所述离合体的集油装置,其中,第一和/或第二离合体具有至少一个流油孔,并且其中设有用于流油孔的关闭装置,如此构造该关闭装置,即如果关闭装置扫过集油装置,则流油孔被打开,否则流油孔被关闭。
与上述的箱体和上述的集油装置一样,该集油装置例如实现了具有两个盘形件的第二离合体的上述开放式构造和其中省掉了第二盘形件的第二离合体的上述整体式构造。
根据需要,集油装置可以设置在沿周向的任何位置上。集油装置最好安置在两个离合体的下面。于是,在离合体静止不动时,集油装置也能收容从流油孔流出的油。
在所提出的任一个集油装置中可以规定,该集油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排油孔。排油孔最好能与内燃机的油底壳或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相连通。
在所提出的任一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中可以规定,至少一个供油通路在第一轴和第一离合体中延伸到连接件。供油通路例如可以与用于第一轴轴承的供油机构相连,并且油经此直接到达连接件或连接件的在两个离合体中的轴承。
在所提出的任一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中可以规定,第一和/或第二离合体具有至少一个缺口。在上面可以找到对缺口的详细说明。
在所提出的任一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中可以规定,第二离合体具有靠近第一轴的第一分体件和靠近第二轴的第二分体件,所述这些分体件借助至少一个紧固件被固定在一起,所述紧固件本身在所述分体件彼此相向的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紧固件距第二轴的径向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至少一个连接件距第二轴的径向距离,第一离合体设置在所述分体件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缺口,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缺口凸出。这两个分体件可以根据需要被形成任何形状并且最好被构造成盘形。就是说,具有两个分体件的第二离合体由两部分构成,在上面能找到对这个两件分体式构造的详细说明。与上述的如EP 1082548B1所述的第二离合件的、其中两个盘形件或者分体件在它们外边缘借助螺栓固定相连的两件分体式构造不同,在所提出的第二离合体中,两个分体件在径向更靠内的位置借助紧固件被固定在一起。因此,所提出的分体件的外直径与这些已知的盘形件相比被明显减小,这导致第二离合体和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质量和惯性力矩的相应减小。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中可以规定,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最好构成双质量飞轮的初级飞轮质量或次级飞轮质量。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从动轴;以及在曲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所提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从动轴;在曲轴和从动轴之间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围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箱体。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所述箱体通过内燃机的曲轴箱构成。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所述箱体通过内燃机的曲轴箱的壁板和与该壁板相连接的盖构成。于是,例如可以规定,该盖与该壁板是一个整体,或者该盖和壁板用螺栓相互连接。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体,所述离合体分别与曲轴或从动轴相连接,并且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还具有至少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上的连接件。离合体的曲柄半径例如可以垂直于两个轴。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被连接在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和从动轴之间。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内燃机中可以规定,箱体具有至少一个与内燃机的油底壳相连通的排油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尤其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能与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相连的输入轴;在曲轴和输入轴之间的所提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尤其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能与可转动被支承的曲轴相连的输入轴;在曲轴和输入轴之间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围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箱体。
以上对所提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和内燃机的制造方式也相应地适用于所提出的变速器。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箱体通过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构成。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箱体通过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壁板和与该壁板连接的盖构成。于是例如可以规定,该盖被构造成与该壁板是一个整体的,或者盖和壁板用螺栓相互连接。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具有与曲轴相连的第一离合体和与输入轴相连的第二离合体,以及至少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离合体上的连接件。连接件的曲柄半径例如可以垂直于轴。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被连接在曲轴和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之间。
在每一种所提出的变速器中可以规定,在曲轴和平行曲柄传动机构之间或者在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和输入轴之间设置起动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有利实施方式。不过,从中得到的单独特征不局限于各自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与上述的其它单独特征或者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单独特征组合成另外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的细节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附图中:
图1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图3的示意横截面图;
图5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以及
图6是图5的示意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第一实施方式,在这里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例如设在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上。在此仅示出了内燃机11的一部分,该内燃机11具有曲轴箱12,在此仅示出曲轴箱的变速器侧的壁板13,该内燃机11还具有曲轴14和偏心环,在此仅示出变速器侧的偏心环15。对于在图1中继续向左延伸的曲轴14,在此仅示出具有变速器侧轴颈16和在左侧与变速器侧轴颈16相连的变速器侧曲臂17的右边的变速器侧的端部。轴颈16偏心支承在偏心环15中,偏心环15又支承在壁板13中。其余在此未示出的轴颈按照相同方式支承在其余未示出的偏心环内,这些未示出的偏心环又按照相同方式支承在曲轴箱12中的未示出位置上。由轴颈16限定的曲轴轴线18可以按照已知方式围绕一个在此未示出的从动轴的、由偏心环15限定且相对于曲轴箱12位置固定不动的从动轴轴线19相对于曲轴箱12枢转。因此,省掉进一步的描述并且参见例如EP 1082548B1中的说明。曲轴轴线18和从动轴轴线19在图1至4和图5中看不到,因为它们在这些视图中遮住,但能在图4和6中看到其位置。
在此,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具有第一离合体20、第二离合体21、六个连接件22和箱体23,图1中只示出一个连接件22,并且在图4和图6中能很好地辨认出这六个连接件22。在此,第一离合体20构造成盘形并且在中心法兰区与曲轴14的法兰固定连接,曲轴14的法兰构成曲轴14的变速器侧端部并且在图1中向右延续至轴颈16。第二离合体21同样构造成盘形,但是呈朝向曲轴14就是说在图1中朝左开放的空心盘形式,第一离合体20位于该空心盘的内腔中。它能以中心法兰区与未示出的从动轴的法兰区固定连接。第二离合体21的空心盘形状在此如此获得,即它具有第一分体件24和第二分体件25,第一分体件在曲轴14附近,就是说在图1中靠左,并且基本上构造为圆环形,第二分体件靠近从动轴,就是说在图1中靠右,并且基本上构造为盘形。两个分体件24、25的外边缘沿轴向弯向彼此并且利用分布在周围的螺栓被固定在一起。
在此,连接件22构造为曲柄,但是也可按照其它方式例如用齿轮来实现该连接件。在此,每个连接件22具有圆柱形中心盘26和偏心的、但与中心盘26轴向平行地布置的销27,销27在此具有比中心盘26小的直径并且从中心盘26的两端面凸出。中心盘26的中心盘轴线28和销27的销轴线29平行于曲轴轴线18和从动轴轴线19并且具有偏心率,就是说中心盘轴线28和销轴线29之间有距离,该距离与曲轴轴线18和从动轴轴线19之间的偏心率一致。这能在图4和图6中清楚看到。中心盘26支承在第一离心件20中,并且在图1中销27的向左和向右从中心盘26凸出的部分支承在第一或者第二分体件24、25中。在此,在两个分体件24、25中的对应支承孔被实施为通孔。供油通路30在曲轴14中从轴颈16支承面延伸至曲轴法兰的端面,从曲轴法兰的端面经过紧贴的第一离合体20的法兰部的端面径向向外延伸至连接件22,确切说延伸至中心盘26。因此,要供给轴颈16的润滑油能够通过供油通路30被送至中心盘26,并且从中心盘26继续被送至支承在通孔内的销27的凸出部分。两个分体件24、25具有在此未示出的缺口,经过所述缺口,从连接件22支承面流出的油可以离开第二离合体21的内腔。
在此,箱体23由壁板13和盖31构成,盖31通过螺栓与壁板13相连。第二离合体21在曲轴14区域内和从动轴区域内支承在箱体23上。为此,圆环形第一分体件24以其内边缘径向向内地借助第一滚动轴承32在轴颈16区域中支承在壁板13的轴向凸缘上,并且第二分体件25的中心法兰区径向向外地借助第二滚动轴承33支承在盖31的中心通孔的内周面上。就是说,第二离合体21支承在第一离合体20的两侧上并且因此保持倾覆稳定性(kippstabil)。在第二滚动轴承33的变速器侧上,就是说远离曲轴14或者说在图1中靠右的那侧,设有密封圈34,该密封圈34防止油从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箱体23漏出。
盖31在未示出的底部区域具有未示出的排油孔,该排油孔与未示出的内燃机11油底壳相连通。因此,从箱体23收集的油通过排油孔返回至油底壳。
在图2中示出了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因此以下仅明确描述区别。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两个分体件24、25没有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在它们的外边缘相连接,而是径向内移地相互连接。为此目的,设有多个紧固件35,在此仅示出其中一个紧固件35。在此,紧固件35相对于从动轴和从动轴轴线19的径向距离小于连接件22相对于从动轴和从动轴轴线19的径向距离,即,紧固件35径向位于连接件22之内。此外,两个分体件24、25径向向外延伸得没有比销27支承所需要的更远。
在此,每个紧固件35具有两个相互对准的凸起部36,凸起部36从两个分体件24、25的相互相对的内表面轴向向内凸出并且用螺栓相互连接。设置在分体件24、25之间的第一离合体20在每个紧固件35区域内具有缺口37,相应的紧固件35穿过该缺口凸出来。缺口37如此形成,即缺口37不防碍在工作中的和在曲轴14偏离时的两个离合体20、21之间的相对运动。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圈38在第一滚动轴承32之内沿径向设置在壁板13的凸缘和曲轴14法兰之间。由此,防止机油从曲轴箱12漏出至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中。在此,省掉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通路30,因为在此通过其它方式完成了连接件22的润滑,例如所述润滑经过未示出的油槽而实现,在此也省掉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且与油底壳相连的排油孔。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似,因此以下仅明确说明区别。在这个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箱体23设置了集油装置39,集油装置39沿周向完全包围离合体20、21。在图3中,为了清楚起见而没有示出壁板13和偏心环15。集油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中心通孔40、41,第一和第二中心通孔40、41构造在对于未示出的曲轴箱相反的、就是说图3的靠左的侧面或者在相反侧即图3的靠右的侧面上。第一通孔40包围未示出的偏心环和轴颈16,并且借助未示出的滑环支承在壁板13的未示出的凸缘上。第二通孔41包围第二离合体21的法兰,并且借助滑环42支承在该法兰上。在此省掉了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滚动轴承33。两个离合体20、21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那样,但两个离合体20、21也可以被构造成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在集油装置30的底部设有与油底壳相连的排油孔43。
在图4中能清楚看到集油装置39沿周向上完全包围离合体20、21。
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平行曲柄传动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其与第三实施方式相似,因此以下将仅明确描述区别。在这个第四实施方式中,集油装置39没有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那样沿周向完全包围离合体20、21,而是部分包围。在这里,集油装置39设置在两个离合体20、21的下面,集油装置39的排油孔43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移向未示出的曲轴箱12,就是说在图5中朝左移动。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二离合体21具有遍及离合体21的周边分布的多个缺口,这些缺口适于作为用于像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被构造为空心盘的第二离合体21的内腔中收集的油的流油孔44。图5只示出了流油孔44中的下侧流油孔,在图6中示出了五个下侧流油孔,它们恰好位于集油装置39区域里。
对于每个流油孔44设置一个如此构造的关闭装置45,即假定关闭装置45扫过集油装置39,则相应的流油孔44被打开,否则相应的流油孔44被关闭。为此目的,关闭装置在此具有阀销46,阀销46与从集油装置39底面径向内凸的凸棱47配合作用。阀销46位于流油孔44中,并且阀销46的直径小于流油孔44的直径。在阀销46径向内端,就是说在图5中的上端部,阀销46具有球形闭锁体,该闭锁体能紧密贴靠在围绕径向内端的相应形成的阀座上,就是说图5中的流油孔44的上边缘,如在图6中在两个外侧关闭装置45中清楚看到的那样。阀销46在工作中通过离心力径向向外移并且将闭锁体压在其阀座上。于是,阀销46以其径向外端,就是说图5和6中的下端部从流油孔44伸出。但是,一旦阀销46到达集油装置39的区域,阀销46的外端部接触到凸棱47的上边缘,凸棱47沿周向从集油装置39的边缘朝向排油孔43所处的中心相对于集油装置39的底面一直径向向内地升起,并随后又朝向集油装置39的对置边缘径向向外地降低。由此,阀销46在接近排油孔43或集油装置39中心时总是被进一步径向内压,从而闭锁体被顶离该闭锁体的阀座,油可通过现在打开的流油孔44径向向外流并且被集油装置39收集。一旦关闭装置45随后又离开集油装置39,则闭锁体又沉落回该闭锁体的阀座上。
Claims (37)
1.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所述离合体能分别与第一轴或者第二轴(14、19)相连接;
-至少一个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上;
-箱体(23),该箱体(23)包围所述离合体(20、21)和连接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箱体通过内燃机(11)的曲轴箱(12)或者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箱体(23)通过内燃机(11)的曲轴箱(12)的壁板(13)或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壁板,以及与所述壁板(13)相连的盖(31)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盖(31)被构造成与所述壁板(13)是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盖(31)通过螺栓与所述壁板(13)相连接。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离合体(21)在所述第一轴(14)的区域内和/或在所述第二轴(19)的区域内支承在所述箱体(23)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
-最好借助径向轴端密封圈(38)实现相对于所述第一轴(14)的密封,
-所述连接件(22)具有长期充填油脂。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箱体(23)具有至少一个排油孔(43)。
9.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体能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14、19)连接;
-至少一个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上;
-集油装置(39),该集油装置(39)沿周向完全包围所述离合体(20、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集油装置(39)通过迷宫式密封和/或通过滑环(42)相对于所述离合体(20、21)密封。
11.一种尤其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包括:
-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所述离合体能分别与第一轴或第二轴(14、19)连接;
-至少一个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上;
-集油装置(39),该集油装置(39)沿周向部分地包围所述离合体(20、21);
其中,
-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离合体(20、21)具有至少一个流油孔(44),
-设有用于所述流油孔(44)的关闭装置(45),该关闭装置如此构造,即如果所述关闭装置扫过所述集油装置(39),则所述流油孔(44)打开,否则所述流油孔(44)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集油装置(39)设置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的下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该集油装置(39)具有至少一个排油孔(43)。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至少一个供油通路(30)在所述第一轴(14)和所述第一离合体(20)中延伸,所述供油通路(30)延伸到所述连接件(22)。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离合体(20、21)具有至少一个缺口(37、44)。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离合体(21)具有靠近所述第一轴(14)的第一分体件(24)和靠近所述第二轴(19)的第二分体件(25),所述分体件借助至少一个紧固件(35)被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紧固件本身在所述分体件彼此相面对的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紧固件的距所述第二轴(19)的径向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至少一个连接件(22)距所述第二轴(19)的径向距离;
-第一离合体(20)设置在所述分体件(24、25)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缺口(37),所述紧固件(35)穿过所述缺口凸出。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被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
18.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其包括:
-被可转动地支承的曲轴(14);
-从动轴(19);
-在曲轴(14)和从动轴(19)之间的、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
19.一种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其包括:
-被可转动地支承的曲轴(14);
-从动轴(19);
-在曲轴(14)和从动轴(19)之间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
-包围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箱体(23)。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该箱体(23)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箱(12)构成。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该箱体(23)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箱(12)的壁板(13)和与该壁板(13)相连接的盖(31)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盖(31)被构造成与所述壁板(13)是一个整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盖(31)通过螺栓与所述壁板(13)相连接。
2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体(20、21),所述离合体分别与所述曲轴(14)或所述从动轴(19)连接,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还具有至少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上的连接件(22)。
2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被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
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飞轮,优选双质量飞轮,被连接在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和所述从动轴(19)之间。
2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3)具有至少一个与内燃机的油底壳相连的排油孔(43)。
28.一种尤其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输入轴(19),该输入轴(19)能与被可转动地支承的曲轴(14)相连;
-在曲轴(14)和输入轴(19)之间的、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
29.一种尤其是用于可变压缩比内燃机(11)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输入轴(19),该输入轴(19)能与被可转动地支承的曲轴(14)相连;
-在曲轴(14)和输入轴(19)之间的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
-包围该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的箱体(23)。
3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该箱体(23)通过所述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构成。
3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该箱体(23)通过所述变速器的变速器箱体的壁板和与该壁板相连接的盖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该盖被构造成与该壁板是一个整体。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该盖和该壁板通过螺栓相连接。
3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具有能与所述曲轴(14)相连的第一离合体(20)、与所述输入轴(19)相连的第二离合体(21)、以及至少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两个离合体(20、21)上的连接件(22)。
3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被构造为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
3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飞轮,优选是双质量飞轮,被连接在所述曲轴(14)和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之间。
3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曲轴(14)和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之间,或者在所述平行曲柄传动机构(10)和所述输入轴(19)之间设置起动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7/011476 WO2009083023A1 (de) | 2007-12-31 | 2007-12-31 | Parallelkurbelgetrieb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0582A true CN101910582A (zh) | 2010-12-08 |
Family
ID=3967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1021427A Pending CN101910582A (zh) | 2007-12-31 | 2007-12-31 | 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294246A1 (zh) |
CN (1) | CN101910582A (zh) |
DE (1) | DE112007003715A5 (zh) |
WO (1) | WO200908302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53648A (zh) * | 2014-08-05 | 2021-01-22 | 科特雷恩控股有限公司 | 一比一扭矩联轴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114562A1 (de) | 2011-09-30 | 2013-04-04 | Fev Gmbh | Öl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 Parallelkurbelgetriebe,insbesonder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
DE102011114561A1 (de) | 2011-09-30 | 2013-04-04 | Fev Gmbh | Verbesserung einer Ölführung in einem Parallelkurbelgetriebe an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352485B (de) * | 1974-06-29 | 1979-09-25 | Chivari Ilie | Kupplung zum kuppeln achsversetzter umlaufender wellen |
US4612882A (en) * | 1983-04-11 | 1986-09-23 | Bonfilio Roberto L | Rotating 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US6167851B1 (en) * | 1998-07-15 | 2001-01-02 | William M. Bowling | Movable crankpin, variable compression-ratio, piston engine |
JP4605907B2 (ja) * | 1999-03-24 | 2011-01-05 | エフ・エー・フアウ・モトーレンテヒニック・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 前後で同軸にかつ互いに横方向間隔をおいて配置された軸線平行な2本の軸を連結する連結要素 |
DE10051271B4 (de) * | 2000-10-16 | 2015-07-16 | Fev Gmbh | In ihr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einstellbare 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integriertem Verstellaktuator |
EP1245803A1 (en) * | 2001-03-30 | 2002-10-02 | Gomecsys B.V.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
FR2844856B1 (fr) * | 2002-09-24 | 2005-12-30 | Valeo Embrayages | Filtre pour transmission a changement de rapport automatise, continu ou non,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CN100482968C (zh) * | 2002-11-14 | 2009-04-29 |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 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 |
US7011052B2 (en) * | 2003-12-11 | 2006-03-14 | Dow Glendal R | Variable crankshaft |
-
2007
- 2007-12-31 DE DE112007003715T patent/DE112007003715A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2-31 WO PCT/EP2007/011476 patent/WO2009083023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31 US US12/811,305 patent/US2010029424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12-31 CN CN2007801021427A patent/CN10191058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53648A (zh) * | 2014-08-05 | 2021-01-22 | 科特雷恩控股有限公司 | 一比一扭矩联轴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83023A1 (de) | 2009-07-09 |
US20100294246A1 (en) | 2010-11-25 |
DE112007003715A5 (de) | 2010-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01608B1 (ko) | 유체 작동 가능한 듀얼 클러치를 구비한 자동차용 기어 변속기 | |
CN109416114B (zh) | 转矩传递装置 | |
US7455159B2 (en) | Torque transmitting unit and power train having a torque transmitting unit | |
JP2818364B2 (ja) | ねじり振動を減衰する装置 | |
CN105485309B (zh) | 扭矩传递设备和传动系 | |
RU2364523C2 (ru) |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ая коробк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и ее смазка | |
US4816006A (en) | Vibration damping apparatus | |
KR20060057579A (ko) | 설치공간 절약적 냉매 공급부를 포함하는 자동변속기에서의 클러치 배치 | |
US5209139A (en) | Flywheel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H09242825A (ja) |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 | |
JPS6326425A (ja) | 捩り振動減衰装置 | |
KR20060121767A (ko) | 방사상으로 접속된 형태의 클러치 | |
JP2001082504A (ja) | 多板ディスククラッチのための潤滑装置 | |
JP2000046114A (ja) | 回転数適応式振動吸収装置 | |
CN113474197B (zh) | 混合驱动系统 | |
JP2019143689A (ja) | プレッシャプレートおよびクラッチ装置 | |
CN101910582A (zh) | 平行曲柄传动机构 | |
RU2382262C2 (ru) | Механизм трансмиссии | |
JP2008517207A (ja) | 内燃機関用のカム軸駆動装置 | |
JP4383708B2 (ja) | 低コストボールベアリングを有する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ロータ | |
US20040238312A1 (en) | Clutch system | |
US5176040A (en) | Transmission for 4-wheel driving | |
JP2001173634A (ja) | オイルフィルタを備えたクランク軸 | |
JP4586323B2 (ja) | スプライン嵌合部の潤滑構造 | |
EP0826900A2 (en) | A twin mass flywhe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achen Applicant after: FEV Co., Ltd. Address before: Aachen Applicant before: FEV Motorentech GmbH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EV MOTORENTECH GMBH TO: FEV GMBH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