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679B - 当安全系统展开时防止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当安全系统展开时防止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9679B CN101909679B CN2007801020867A CN200780102086A CN101909679B CN 101909679 B CN101909679 B CN 101909679B CN 2007801020867 A CN2007801020867 A CN 2007801020867A CN 200780102086 A CN200780102086 A CN 200780102086A CN 101909679 B CN101909679 B CN 1019096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rod
- injection
- component
- injection device
- lock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102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69803 Injury associated with devi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5 prescription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11—Piston or piston-rod constructions, e.g. connection of piston with piston-ro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6—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11—Piston or piston-rod constructions, e.g. connection of piston with piston-rod
- A61M2005/31523—Piston or piston-rod constructions, e.g. connection of piston with piston-rod for reducing reflux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4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e.g. to improve manipulation or functioning
- A61M2005/3247—Means to impede repositioning of protection sleeve from needle covering to needle uncovering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6—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61M2005/3261—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triggered by radial deflection of the anchoring parts between sleeve and syringe barrel, e.g. spreading of sleeve retaining hooks having slanted surfaces by engagement with conically shaped collet of the piston rod during the last portion of the injection stroke of the plunger
- A61M2005/3264—Trigger provided at the proximal end, i.e. syringe end opposite to needle mounting en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2—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needle before use, e.g. ca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1),其包括:接收产品的主体(3),其具有注射针(7)和附接到活塞杆(8)的活塞(5),活塞杆能在储存位置和注射结束位置之间移动;用于保护所述针(7)的套筒(6),套筒(6)能在注射针(7)未被盖的初始位置和注射针(7)被覆盖的最终位置之间移动;用于使套筒(6)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其最终位置的偏压装置(26),用于将套筒(6)保持在其初始位置的固定装置(16,31),其特征在于:活塞杆(8)包括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第二部分(10)能在第二部分(10)固定到第一部分(9)上的锁定位置和第二部分(10)能沿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第一部分移动预定距离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医疗用途的注射装置,例如注射器,其特别地提供有旨在使用后保护注射针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中,部件或装置的远端是指最远离使用者手的端部,近端是指最靠近使用者手的端部。类似地,在本申请中,术语“沿远侧方向”和“朝远侧”是指沿注射方向,术语“沿近侧方向”和“朝近侧”是指沿与注射方向相反的方向。
诸如注射器的注射装置是公知的。这些注射装置通常在它们的远端设置有注射针,该注射针被设计成将插入患者的皮肤中,待注射产品通过该注射针传输到注射部位。通常,这些注射器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远端包括活塞,在注射阶段且在由使用者施加到活塞杆上的远端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产品通过注射针。
该注射装置具有的常见问题之一是在注射后可能发生意外针刺的风险。
为了最小化这些风险,已知的做法是为注射器提供注射后保护注射针的装置,这些保护装置可以是例如采用套筒的形式,该套筒相对于注射器滑动并且需要在注射和从注射部位撤回注射针后覆盖注射针。
这些保护装置中的某些装置必须手动启动,套筒必须由最终使用者手动移动以覆盖注射针。因此,这些保护装置不是很可靠且不是很实用。为了矫正这些缺陷,注射装置已被设计成带有自动启动、例如通过活塞杆的运动启动的保护装置,当活塞杆到达预定位置时,活塞杆通过在注射的结束强制活塞杆朝远侧移动的弹性装置(例如弹簧) 释放套筒,然后套筒在没有附加手动干预的情况下展开。
然而,会出现当针头仍然在患者的皮肤中时自动保护装置被启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套筒开始展开,然后弹簧压靠在其上的患者的皮肤使套筒停止。因此弹簧不能沿远侧方向进一步展开并且倾向于沿近侧方向展开,这导致活塞杆、因此导致活塞再次沿近侧方向上升到注射装置的主体中。在如下文所述的其他情况下,用于启动保护装置的装置弹性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导致活塞杆再次上升。
使用者然后会面临由于活塞杆和因此活塞沿近侧方向的返回运动回吸被注射产品的问题。该返回运动通常在距离上是有限的:但是,它足以导致先前注射到患者身体中的产品的一部分返回到注射器的主体中,由此导致被注射产品的错误剂量。产品的推荐剂量未完全被注射并且由此可能导致对患者的严重后果。
因此,需要一种包括保护注射针的自动装置的注射装置,使得在注射之后,特别是当注射结束之后注射针头保留在患者的皮肤中至少片刻时和当它被撤回之前自动保护装置被启动时,能够防止活塞沿近侧方向返回的现象。
公开文献WO03/068298A1描述了一种带有自动保护装置的注射装置,当活塞杆到达接近剂量的尾量的行程末端时活塞杆启动该自动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由弹性可挠曲侧向凸耳保持在护套中的套筒,所述凸耳被设计成当活塞杆到达行程的末端时由活塞杆的头部偏转。被提供为用于展开套筒的弹簧安置在护套和套筒自身之间。因此,如果在注射的结束,当针头仍然在注射部位中时,使用者停止按压活塞杆,弹簧将仅仅具有向着患者的皮肤按压套筒的作用,而不会导致活塞杆再次上升。然而,该注射装置具有的主要缺陷是不允许控制启动保护装置的时刻。所以很难,甚至不可能在执行剂量的尾量注射之后启动保护装置。可能在剂量注射结束之前进行启动,然后当产品的全部剂量还未被注射时套筒被释放并且压靠在皮肤上,或在不启动的情况下剂量的尾量可能被注射。实际上很难达到获得尺寸和容差的所需准确度的工业过程控制水平。此外,该注射装置的护套包括设置在侧向凸耳和活塞杆的头部之间的弹性可挠曲中间凸耳。当自动保护装置被触发时,如果使用者放松活塞杆的压力,中间凸耳返回到它们的未偏转位置,导致活塞再次上升,因此导致先前被注射的产品的回吸风险。
所以也需要这样一种注射装置,使得有可能在使用者需要的时刻触发保护装置的启动,并且保证产品剂量的尾量被注射而没有回吸。
具体而言,自动保护装置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在它们的使用期间,甚至在注射装置的制造和/或组装期间,过早地或意外地启动它们的风险。另一连带风险是在启动保护装置之后,不再能够注射剂量的尾量。而且,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注射装置必须被制造成带有极紧密的产品公差,以便剂量的尾量与启动装置的启动一致。这些产品公差难以保证;由此用于制造注射装置的工业过程复杂且缓慢,并且注射装置更昂贵。
公开文献WO2005/030301A1描述了一种带有自动保护装置的注射装置,当活塞杆到达接近剂量的尾量的行程末端时,活塞杆启动该自动保护装置。该自动保护装置包括被设计成由弹簧展开的套筒。在启动之前,该套筒由固定装置保持在缩回位置中。该注射装置还包括保持套筒的装置。这些固位装置使得有可能在启动固定装置之后防止展开套筒。通过简单地放松施加到活塞杆的远端压力来释放固位装置,以允许展开套筒。然而该注射装置并不可能消除在从注射部位撤回注射针头之前当使用者放松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压力时回吸的风险。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防止在注射之后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设置有注射针保护装置并且容易制造,该注射针保护装置只有当最终使用者这样决定时才被自动启动,使得有可能在保护装置启动之后允许注射剂量的尾量。
而且这种注射装置必需对使用者而言使用简单。从这一点看,该注射装置必需看起来对使用者可靠,不能有任何能够引起使用者怀疑该装置不安全或不能工作的特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使用者而言使用简单且可靠的注射装置,特别是注射器,该注射装置提供有在注射尾部自动启动的注射针保护装置,注射针保护装置的启动由使用者控制,防止不注意地启动自动保护,因而提供与意外针刺风险相对的优秀的安全性,并且也防止活塞在注射后返回。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注射针保护装置的注射装置,该装置有可能注射剂量的尾量且能够容易工业制造。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至少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被设计成接收待注射的产品,所述主体在其远端设置有注射针,所述主体接收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主体中在储存位置和注射结束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推动所述产品通过所述注射针,
-所述注射针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至少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注射针的套筒,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主体至少能在所述注射针未被盖的初始位置和所述注射针至少被部分覆盖的最终位置之间移动,
-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被布置用于使所述套筒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最终位置之间移动,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被布置用于将所述套筒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最终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中,
所述注射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轴向连接,且能在至少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彼此固定,在所述解锁位置,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纵向轴线A彼此移动离开至少预定距离。
在本申请中,由于活塞的第一部分的和第二部分轴向地连接在一起,这意味着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锁定位置或是解锁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活塞杆的纵向轴线保持彼此联接。
文献US4915692描述了一种包括活塞杆的注射装置,该活塞杆包括两部分,即杆部分和用于连接到活塞的部分。然而,不允许用于连接的部分相对于杆部分在两个预定位置之间自由地沿纵向平移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能当在注射结束时注射针保护装置被触发的时候,特别是在注射针仍处于注射部位中的同时执行该触发的时候,防止活塞再次返回移动。
具体而言,因为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解锁位置时活塞杆的一部分能够独立于其它部分移动,例如至少经过预定距离,当套筒被压靠到注射部位时,活塞杆上的偏压装置的向近侧伸展由该部分的向近侧运动吸收,该吸收使其它部分不受影响并且相对于注射装置的主体保持固定不动。因而,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能防止当套筒也就是说注射针保护装置自动移动就位时已经注射的药物的一部分回吸。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能在提供安全使用的同时限制由于失误,尤其是处方药物的给药剂量减少产生的风险。
而且,因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特别在使用前能够采用它们彼此固定的锁定位置,使用者没有元件在注射装置内部自由移动的感觉,并且因此消除疑虑。在这种锁定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能沿活塞杆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不管使用者施加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上的压力如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注射装置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二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上,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接合,和
-失效装置,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用于释放所述锁定装置,所述失效装置能够与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合作,以便将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二部件 脱离接合,因此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其解锁位置。
在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失效装置被设计成通过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到达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活塞杆的位移来操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可挠曲元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当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可挠曲元件接合到所述邻接表面中,所述可挠曲元件能够移动到偏转位置以便在所述失效装置的作用下与所述邻接表面脱离接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失效装置至少包括所述主体的近端的部件,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近端的所述部件与所述可挠曲元件接触,从而将所述可挠曲元件偏转到其偏转位置。
例如,所述主体的近端的所述部件可以是所述主体的近侧区域的内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近端的所述部件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近端的凸缘。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具有第一纵向轴线Ba的第一元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至少包括具有第二纵向轴线Bb的第二元件,当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纵向轴线Ba和所述第二纵向轴线Bb彼此沿径向隔开,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移动,以便在所述失效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Ba和所述第一纵向轴线Bb重合,从而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其解锁位置。
所述失效装置可至少包括所述主体的所述近侧区域的内壁,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内壁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从而迫使所述第一元件 和所述第二元件彼此轴向对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偏压装置被布置用于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沿近侧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第一止动件,且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止动件,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在所述第二部分已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近侧移动预定距离之后,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能彼此合作,以便防止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进一步向近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距离小于10毫米。
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优选小于或等于3毫米。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偏压装置至少包括弹簧。
本发明另一方面是一种和注射装置一起使用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轴向连接,且能在至少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彼此固定,在所述解锁位置,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纵向轴线A彼此移动离开至少预定距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二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上,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接合,一旦设置在所述注射装置上的失效装置作用到所述锁定装置上,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脱离接合,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所述解锁位置。
附图说明
现在将借助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代表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部分剖开的透视图,
-图2A、2B和2C分别是在注射前,当活塞杆和活塞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时注射结束的时候和在保护装置启动后活塞杆的第二部分已相对于活塞杆的第一部分向近侧移动时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处于注射开始位置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注射装置的保护装置和固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在第一保持装置失效期间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失效的保持装置和启动的中间保持装置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在中间保持装置失效期间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带有保护注射针的保护装置的图1的注射装置的侧视图,
-图9A、9B和9C是分别在注射前、当活塞杆和活塞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时注射结束的时候和在保护装置启动后活塞杆的第二部分已相对于活塞杆的第一部分朝近侧移动时的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9D是在注射前图9A的注射装置相对于图9A沿注射装置的纵向轴线旋转90°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活塞杆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剖视图,
-图11A和11B是图11的注射装置的活塞杆的锁定装置的示意顶视图,
-图12A、12B和13A、13B分别是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的图11A和11B的锁定装置的两个替代实施例的示意部分透视图,
-图14a是处于锁定位置的本发明的活塞杆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部分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活塞杆的部分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处于注射结束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1。该注射装置1包括护套2,该护套能够接收注射装置的管状主体3,该注射装置例如是所示的注射器或诸如药瓶的任何其它容器,该注射装置包括待注射的产品。主体3在其远端设置有注射针7。该注射针7可以焊接到该远端或例如通过路厄型连接器装配。主体3容纳活塞5,该活塞附接到活塞杆8的远端。所述活塞5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例如螺纹连接、焊接(bonding)或其它方式)附接到活塞杆8上。活塞杆8和活塞5能够在主体3中在储存位置和注射结束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在施加于活塞杆8上的远端压力的作用下,活塞5将待注射的产品向主体3的远端推动且因此使之通过注射针7。
图1的本发明的注射装置1还包括注射针7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设置有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套筒6的。该套筒6能够相对于主体3移动,以便能够至少位于初始位置或最终位置,初始位置例如是缩回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注射针7未被覆盖,最终位置例如是伸展位置,如图8所示,其中套筒6完全覆盖注射针7,从而防止使用后意外针刺的风险。在下文中将会看出,在本例子中,通过由使用者放松施加到活塞杆8上的远端压力允许套筒6从其缩回位置行进到其伸展位置。
具体地,套筒6从其缩回位置向其伸展位置的运动是由于先前压缩的例如弹性装置的偏压装置返回到放松状态而造成的。这些弹性装置在示出的例子中是弹簧26的形式。
在图1到2C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到,活塞杆8包括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所述第一部分采用杆的形式,在其远端附接有活塞5,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活塞杆8的近端,且在其上形成头部。如将在下 文说明的,所述第一部分9和所述第二部分10沿轴向连接,且能够在至少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锁定位置,所述第二部分10沿着所述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9固定,在解锁位置,允许所述第二部分10沿所述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9至少沿近侧方向移动至少预定距离。
在图2A示出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的锁定位置:能够从该图看出,第一部分9在其近侧区域设置有限定用于活塞杆8的圆筒壁11b的中心孔11a。因为有中心孔11a,壁11b在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A的方向上是径向可挠曲的,如将从图2B和2C看出。壁11b设置有两个沿轴向隔开的外隆起,即第一隆起12a和与所述第一隆起12a朝近侧隔开的第二隆起12b。第一隆起12a和第二隆起12b之间限定凹部12c。壁11b也设置有近端外部止动件12d。
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包括由横向壁15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同心圆筒裙部,即内裙部13和外裙部14,该横向壁形成允许使用者在活塞杆8上施加远端压力的按压表面。内裙部13的远端设置有邻接表面13a。
在注射之前,在如图2A所示的第二部分10的锁定位置,邻接表面13a与凹部12c接合。因此第二部分10相对于第一部分9固定:第二部分10不能沿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第一部分9移动,既不朝近侧方向也不朝远侧方向移动,不管由使用者施加在所述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上的任何压力如何。因此可挠曲壁11b、外隆起12a和12b、凹部12c和邻接表面13a形成用于将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保持在它们的锁定位置的锁定装置。当然,因为工业过程的约束,可能发生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二部分10可能相对于第一部分9移动微小距离,例如,可以认为第二部分10沿着所述活塞杆8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第一部分9进行小于或等于1毫米、优选小于或等于0.5毫米、更优选小于或等于0.1毫米长度的微小移动,仍处于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的锁定位置,这种距离足够短而不会引起看起来或听起来象产品质量缺陷的产品特性。
图2B示出这些锁定装置通过失效装置在由使用者施加到活塞杆8的按压表面15上的向远侧力F作用下的失效:在图2A到2C所示的实施例中,失效装置采用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的形式。如将在下文说明的,在注射期间,活塞杆8朝远侧移动:在注射结束时,至少就在活塞5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之前,可挠曲壁11a的第一隆起12a与如图2A所示的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沿径向向内挤压第一隆起12a,使壁11b如图2B所示向内沿径向偏转。第二隆起12b因此沿径向向内偏转,从而释放接触表面13a。因此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处于它们的解锁位置。
图2C示出在套筒6向其伸展位置移动之后,当第二部分10已经相对于第一部分9向近侧移动时,处于其解锁位置的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如将在下文说明的,在套筒6展开覆盖注射针的时刻,使第二部分10相对于第一部分9向近侧移动。如在图2C中明显看到,一旦第二部分10向近侧移动预定距离D,通过第二部分10的邻接表面13a与第一部分9的近端止动件12d接触,防止第二部分10进一步向近侧移动。
现在将参考图1到8描述本发明的注射装置1的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3中,示出注射前处于初始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1,且注射针7仍由帽4覆盖。
如图3和4所示以及如在图5和6中更清楚地看到,注射装置1包括第一保持装置,该第一保持装置用于至少在被称为注射阶段的阶段的开始期间将套筒6固定在其缩回位置,这与增加或放松施加到活塞杆8上的压力很无关。这些第一保持装置包括在护套2的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两个纵向突出部31和从套筒6的近端沿近侧方向轴向延伸的两个弹性可挠曲固定凸耳16。优选地,突出部31沿直径相对。每个突出部31在其近端包括凸出设置的固定表面31a,每个固定凸耳16在其近端设置有固定钩16a,该固定钩的远端面16b能够安置在相对设置的突出部31的固定表面31a上。如下文将说明的,用于使套筒6 固定不动的这些第一保持装置能够在注射期间自动释放,然后所述套筒6由下文中所述的中间保持装置保持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注射针7未被覆盖。
如图3和4所示且如图5和6更清楚地看到,图1-8的注射装置1还包括中间保持装置,该中间保持装置用于在第一保持装置自动释放后,在至少注射阶段结束期间将套筒6保持在中间位置。这些中间保持装置包括以前描述的两个纵向突出部31。因此,每个纵向突出部31在其近端包括凸出设置的固位表面31b。中间保持装置还包括从套筒6的近端沿近侧方向轴向延伸的两个弹性可挠曲固位凸耳17。每个固位凸耳17在其近端设置有固位钩17a,该固位钩的远端面17b能够压到相对设置的突出部31的固位表面31b上。
如将在下文中说明的,在图1-8描述的例子中:
-在注射前和注射开始(见图3)时,用于保持套筒6的中间保持装置处于无效位置,其中固位凸耳17侧向弯曲地休止,因此固位钩17a不与突出部31对准:因此钩17a的远端面17b不与突出部31的固位表面31b接合,且不阻止套筒6的远侧平移,然后该平移仍由第一保持装置阻止;
-在注射期间(见图5),更准确地说接近注射的结束,中间保持装置移动到预启动位置:更准确地说,固位凸耳17在应力下被拉直,从而固位钩17a与突出部31对准,然而不压到该突出部上;
-然后(见图6),释放第一保持装置,套筒6朝远侧移动一短距离直到固位钩17a的远端面17b开始压到突出部31的固位表面31b上:然后中间保持装置处于有效位置且阻止套筒6的远侧平移,然后套筒处于中间位置;
-在注射的结束(见图7),通过放松施加到第二部分10上的压力而失效中间保持装置,由弹簧26作用在其上的该第二部分朝近侧移动,经由下文中描述的中间元件释放固位凸耳17,该固位凸耳17挠曲到其休止状态,然后使固位钩17a与突出部31脱离接合,且在注射结束时允许套筒6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伸展位置。
如在图3和4看到,注射装置1还包括处于护套2的最近端部分35中的中间元件,也就是环18。护套2的最近端部分35包括联接凸耳32,每个联接凸耳32包括径向曲柄32a,该径向曲柄的远端面32c被设计成沿近侧方向保持环18的近端面,所述径向曲柄32a包括内部斜坡32b,其功能将在下文说明。环18能够在凸缘33和联接凸耳32的远端面32c之间相对于护套2在该护套2的最近端部分35的内部移动。环18包括与注射装置1的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相互作用的装置。在示出的例子中,这些相互作用装置以两个沿近侧方向延伸的沿直径方向相对的腿20的形式呈现,这两个腿相对于环18的主体21沿径向方向略微偏移,且在环18的近端由径向桥接件22连接。
如在图5到8中更清楚地看到,环18还包括启动中间保持装置的启动装置,在示出的例子中该启动装置是引导凸耳19的形式,该凸耳朝远侧延伸且大致对称在设置在环18上。每个引导凸耳19限定纵向凹部25,该凹部被设计成接收处于有效位置的固位凸耳17。每个引导凸耳19在其远端设置有启动斜坡19a,该启动斜坡被设计成当中间保持装置从其无效位置运行到有效位置时有利于固位凸耳17的挠曲和插入到纵向凹部25中。环18还包括释放第一保持装置的装置,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是从环18的主体21沿径向突出的表面23的形式,该表面23能够与固定凸耳16相互作用以便使它们沿周向挠曲。在示出的例子中,该表面23具有与每个固定凸耳16相对的外斜坡24。
弹簧26的近端压到环18的远端18a(见图4)上,且其远端压到形成在套筒6的近端的内表面上的环状缘28上。
实际上,图1-8的注射装置1处于注射之前的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在该位置:
-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处于其锁定位置,因此第二部分10相对于第一部分9固定,如图2A所示,
-固定凸耳16与凸出设置的固定表面31a接合,
-弹簧26处于至少部分压缩的状态。
因而系统被很好地锁定,没有触发套筒6的启动的风险。
为了继续进行注射,使用者握住如图3所示的注射装置1,去除帽4,将注射装置1应用到注射部位104(见图5),将注射针7插入注射部位104中,且在活塞杆8上、特别在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的按压表面15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
在该注射阶段期间,在由使用者施加到按压表面15上的向远侧压力的作用下,因为第二部分10固定到第一部分9上,整个活塞杆8,也就是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沿远侧方向移动,且第一部分9将活塞5朝主体3的远端推动,因而注射产品。
从图3中显而易见,在该注射阶段开始期间,用于将套筒6固定在其初始或缩回位置的第一保持装置保持锁定。因而套筒6由第一保持装置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与由使用者施加到活塞杆8上的向远侧的力数值无关。具体地,由于第一保持装置,套筒6保持在其缩回位置,即使使用者放松经由按压表面15作用到活塞杆8上的向远侧的压力也是如此。
接近注射的结束,在注射针7仍插在注射部位104时,如图5所示,注射装置1的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开始与环18接触。具体地,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的外裙部14的远端14a开始与环18的相互作用装置、也就是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腿20接触。通过继续在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并推动该第二部分,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的外裙部14的远端14a推动环18的腿20,且因而环18沿远侧方向移动。在环18的该远侧移动的作用下,套筒6的引导凸耳19的启动斜坡19a使固位凸耳17拉直,且强制固位凸耳进入纵向凹部25中,从而钩17a处于突出部31的轨迹中,且中间保持装置可以阻止套筒6的向远侧平移。接着,中间环18的径向突出部23的外部斜坡24使固定凸耳16沿周向偏转,从而固定凸耳不再与突出部31接合。
如此,用于将套筒6固定在其缩回位置的第一保持装置被释放,并且在试图返回其放松状态的弹簧26的压力下,套筒6沿远侧方向移动很短距离,直到如图6所示,固位凸耳17的远端面17a与突出部 31的固位表面31b接触。然后套筒6由中间保持装置保持在其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仍然是注射针7未被覆盖的套筒缩回位置,只要使用者在活塞杆8上施加压力。在该位置,活塞(图5和6中不可见)在主体3中几乎在行程的末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环18的行程尽量短,以便避免在用于将套筒6保持在其缩回位置的第一保持装置的释放期间使用者不注意地停止在推动器15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在实施例中,环18的行程小于10毫米,优选小于或等于5毫米,更优选小于或等于3毫米。
为了终止注射,使用者延长活塞杆8的向远侧移动,直到活塞5到达主体3的底部和其注射结束位置。如此保证剂量的尾量的注射。
如图2B所示,在活塞5的注射结束位置,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已经开始与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的可挠曲壁11b的第一隆起12a接触。内壁3a被压到所述第一隆起12a上,因此第一隆起12a已经沿径向向内方向偏转,也引起第二隆起12b沿径向向内方向偏转,如图3A所示。因此第二部分10的邻接表面13a已与凹部12c脱离接合且自由。因此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处于其解锁位置,如图2B所示。
在正常使用中,一旦剂量的结束得到保证,使用者保持活塞杆8上的压力且从注射部位104撤回注射针7。然而可能由于缺少培训、信息或注意,在从注射部位104撤回注射针7之前使用者放松活塞杆8上的压力。对于包括通过活塞杆的移动而启动的自动保护装置的其它注射装置,这种错误的使用将具有使先前注射的产品回吸的影响,因此导致剂量错误。具体地,现有技术的注射装置通常包括安置在套筒和活塞杆之间的弹簧,在保护装置启动后,如果注射针仍处于注射部位中且套筒由患者的皮肤固定,该弹簧导致活塞杆返回且因此导致回吸现象。
本发明能解决这些问题。具体地,如果在注射针7仍插在注射部位104中,且保护装置、也就是本实施例中示出的套筒6已经被启动时,使用者放松他施加到活塞杆8上的压力,环18在弹簧26的压力 的作用下沿近侧方向移动。因此,从环18的主体21沿径向突出的表面23将固位凸耳17从纵向凹部25释放,如图7所示。这些固位凸耳17恢复其初始的相对于注射装置1的纵向轴线略倾斜的位置,并且钩17c的远端固位面17b不再与突出部31的固位表面31b接合。因为现在第二部分10处于其解锁位置,同时环18的向近侧移动通过腿20导致所述第二部分10的向近侧运动,如图2C所示,其中所述腿20沿近侧方向推动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的外裙部14的远端14a。
此外,由于注射针7被保持在注射部位104中,套筒6不能沿远侧方向移动,因为由于它立即被患者皮肤的表面阻止。
然而,由于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与所述第一部分9分离地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9沿近侧方向移动的能力,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保持固定不动,至少直到所述第二部分10进一步的向近侧运动由开始与第一部分9的近端止动件12d接触的第二部分10的邻接表面13a阻止为止。
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和第二部分10保持轴向连接,这使活塞杆的装配和使用容易,并且避免使用额外零件。
因而,环18在弹簧26的作用下继续沿近侧方向移动,且推动所述活塞杆8的所述第二部分10。由于邻接表面13a和近端止动件12d的合作,如图2C所示第二部分10在它行进了距离D后被停止。
在该步骤期间,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不移动。具体而言,因为该活塞杆8的特殊设计,使其它注射装置引起注射产品回吸的弹簧26的伸展能量这里完全被活塞杆8的第二部分10独立于第一部分9的沿距离D的向近侧运动吸收。因此,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保持固定不动,且与之连接的活塞5也不移动。特别地,它不经历返回运动。因而防止药物回吸的风险。
优选地,距离D,也就是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第二部分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行进的距离,足以吸收弹簧26的伸展的开始,可作为环的行程测量。例如,该距离,在图2C中由字母D标示,可以是从1到10毫米。优选地,距离D小于或等于5毫米, 更优选小于或等于3毫米。
然后只能在这一时刻,使用者可以选择从患者撤回注射针7。
在弹簧26的压力的作用下,然后套筒6沿远侧方向移动且开始覆盖在图8中由点划线示出的注射针7。然后设置在护套2或套筒6上的最终保持装置(未示出),例如腿,将套筒6固定在该最终位置中,所述最终保持装置能够接合设置在套筒6上或者护套2上的凹部。
图9A到9C示出用于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活塞杆的另一实施例。指代图1-8中相同元件的附图标记被继续保持。
图9A到9D示出包括第一部分109和第二部分110的活塞杆108。第一部分109包括在其壁112中切出的两个可挠曲突片111。每个可挠曲突片111设置有两个沿轴向间隔开的外突起,即第一外突起111a和与第一外突起朝近侧间隔开的第二外突起111b。壁112设置有近端止动件112a。
第二部分110包括两个同心的圆筒状裙部,即通过横向壁115连接到一起的内裙部113和外裙部114,该横向壁形成允许使用者在活塞杆108上施加向远侧压力的按压表面。内裙部113的远端设置有邻接表面113a。
第一部分109和第二部分110在图9A和9D中被示出处于其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如图9A所示,邻接表面113a接合在第二外突起111b的远端面上,因此第二部分110相对于第一部分109固定。
如图9B所示,在注射的结束时,至少在活塞杆和活塞到达到它们如前所述的注射结束位置之前,在由使用者施加在活塞杆108上的向远侧力F的作用下,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开始与第一外突起111a接触,且沿径向向内方向挤压这些第一外突起111a。这导致可挠曲突片111沿径向向内方向偏转。结果,导致第二外突起111b沿径向向内方向偏转,且邻接表面113a与所述第二外突起111b的远端面脱离接合,如图9B所示。
因此第一部分109和第二部分阶段110处于它们的解锁位置,如图9B所示,第二部分110与第一部分109独立且分离地沿着活塞杆 108的纵向轴线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9沿近侧方向移动至少一定距离,所述第一部分109和第二部分110在它们的解锁位置保持彼此轴向连接。在套筒6(未示出)展开的时间,如前面图1-8的实施例所述,在从注射部位104撤回注射针7之前使用者放松活塞杆8上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第二部分110相对于第一部分109朝近侧移动预定距离D,如图9B所示。如图9C所示,通过沿近侧方向推动环18一短距离的弹簧26的力作用,引起第二部分110的向近侧移动,此时所述弹簧26沿远侧方向延伸以便使套筒6伸展。在环18的向近侧运动期间,腿20开始接触外裙部114的远端114a,使第二部分10沿着活塞杆108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第一部分沿近侧方向移动。
在第二部分110向近侧移动期间,活塞杆8的第一部分9保持固定不动,且与之连接的活塞5也不移动。特别地,它不经历返回运动。因而防止药物回吸的风险。
图10部分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活塞杆的另一实施例。图10示出包括第一部分209和第二部分210的活塞杆208。
第一部分209设置有两个轴向间隔开的径向止动件,即第一外部径向止动件211和第二外部径向止动件212,所述第二外部径向止动件212与所述第一外部径向止动件211朝远侧间隔开。
第二部分210包括两个同心圆筒状裙部,即通过横向壁215连接在一起的内裙部213和外裙部214,该横向壁形成允许使用者在活塞杆208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的按压面。内裙部213的远端设置有内突起216,该内突起具有近端邻接表面216a和远端倾斜表面216b。内裙部213是可挠曲的且能够沿径向向外方向偏转。
在内裙部213上进一步设置相对于内突起216朝近侧隔开的内凸缘217。
在图10中,第一部分209和第二部分210被示出处于它们的锁定位置。在该位置,邻接表面216a接合在第一外部径向止动件211的远端面上,如图10所示,因此第二部分210相对于第一部分209固定。
在注射结束时,至少在活塞杆和活塞到达它们的注射结束位置之 前,第二部分210的内突起216的远端倾斜表面216b开始与设置在管状主体3的近端处的凸缘3b接触。通过与远端倾斜表面216b合作,凸缘3b使内裙部213沿径向向外方向偏转,从而使邻接表面216a从第一外部径向止动件211的远端面释放。因此第二部分210处于其解锁位置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209沿着活塞杆208的纵向轴线朝近侧自由移动,直到内裙部213的内凸缘217开始邻接抵靠到第一部分209的第二外部径向止动件212上。
图11到13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注射装置的活塞杆的锁定装置和失效装置的替代实施例。
在图11、11A和11B中示出本发明的装置1的活塞杆的锁定装置的替代实施例。
注射装置1设置有活塞杆308。活塞杆308包括第一部分309和第二部分310。第一部分309在其近侧区域设置有由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见图11A和11B)构成的锥形件311,这两个半圆锥由于各自的变形能够沿径向方向相对彼此移动。圆锥件311包括由第二部分310的远端杆313穿过的中心圆柱孔312。远端杆313是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凸缘的单件式元件,所述圆形凸缘形成径向表面313a(见图12A和12B)。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都设置有至少一个邻接表面311c,如作为活塞杆308的部分透视图的图12A和12B所示,其中为了示出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杆313相对于半圆锥311a的相对位置,第二半圆锥311b已被去除。
图11A示出当活塞杆308的第一部分309和第二部分310处于它们的锁定位置时的圆锥体311和远端杆313。如可以从图中看出的,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各自的纵向轴线(Ba、Bb)彼此沿径向间隔开。如图12A所示,活塞杆313的径向表面313a抵靠半圆锥311a的凸缘311c。以同样的方式,杆313的径向表面313a抵靠半圆锥311b的凸缘311c(图12A中未示出)。因此第二部分310相对于第一部分309固定。不允许第二部分310相对于第一部分309移动,因为两个半圆锥311a、311b各自的纵向轴线不重合。
如上面以前实施例所述,在注射期间,活塞杆308朝远侧移动:在注射的结束时,至少在活塞杆和活塞到达它们的注射结束位置之前,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开始与管状主体3的近侧区域的内壁3a接触,如示出半圆锥311a的图11所示。内壁3a压到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上,并且使它们相对彼此滑动直到它们到达图11B所示的相对位置,其中它们各自的纵向轴线(Ba、Bb)如图11B所示变得重合。
一旦两个半圆锥311a和311b对齐以便重新构成圆锥件311,第一部分309和第二部分310处于它们的解锁位置,如图11B和12B所示。参考图12B,在第一部分309和第二部分310的解锁位置,杆313的径向表面313a从圆锥件311的凸缘311c释放。然后如图12B所示,第二部分310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309朝近侧自由移动。
图13A和13B是分别处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的图12A到12B的活塞杆308的锁定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部分透视图。在该变型中,图12A到12B的活塞杆的圆锥件311的凸缘311c由邻接表面311d替代。
图14A中部分示出本发明的活塞杆408的另一实施例,该活塞杆包括第一部分409和第二部分410。第一部分409包括杆,该杆的近侧区域设置有限定近端邻接表面411a和远端邻接表面411b的凹槽411。第二部分410包括两个半环形的夹子412(见图14B)。每个夹子412设置有两个端部,一个端部412a固定到第二部分410的可挠曲突片413上,另一端部412b是自由的,且设置有突起412d。
在图14A和14B中,活塞杆408的第一部分409和第二部分410处于它们的锁定位置。为了清楚的原故,在图14A中仅示出一个夹子412。在活塞杆408的锁定位置,夹子412的突起412d接合到第一部分409的凹槽411中,夹子412的突起412d接合到第一部分409的凹槽411中且停留在邻接表面411a和411b上。因此不允许第一部分409相对于第二部分410沿着活塞杆408的纵向轴线A沿近侧和远侧两方向移动。
当活塞杆408和活塞5到达它们的注射结束位置(未表示)时, 夹子412的端部412a开始与管状主体3的内壁3a接触。这使得可挠曲突片413径向向内偏转,且夹子412的突起412d与第一部分409的凹槽411脱离接合。第一部分409能够相对于第二部分410沿着活塞杆408的纵向轴线自由移动。
从前文明显看出本发明通过能在注射结束,同时注射针仍处于注射部位中时,和在保护装置被启动之后,阻止活塞的向近侧返回,提供了优于现有技术的类似注射装置的突出改进。具体地,因为在使用前且直到注射步骤的结束之前,活塞杆的第二部分固定到活塞杆的第一部分上,使用者不会有在注射装置内部某些东西可能被破坏的感觉。如此打消使用者的疑虑。
本发明使之能受益于一种具有自动保护装置同时保证注射产品的全部剂量的注射装置,而不需要复杂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距离D能吸收尺寸变化。
不用说本发明不限于作为例子的上述实施例,而是相反包含进入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所有变型实施例。
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其它注射装置,例如在引言中在公开文献WO03/068298A1中所述的注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活塞杆的特殊设计,当所述第二部分处于其解锁位置时,在放松施加到活塞杆的向远侧的压力之后,中间凸耳返回到其休止位置的能量被活塞杆的第二部分的近端移动全部吸收。因此,第一部分和活塞保持固定不动,且从而防止药物回吸的风险。
本发明也适用于所有注射装置,其中可变形的弹性可挠曲凸耳例如由下部件替换:
-无弹性和/或枢转凸耳,其由弹性元件侧向作用于其上,
-立柱,该立柱在凹槽中行进且由弹性元件侧向作用于其上,
-附加旋转元件,例如安置在中间环和套筒6之间的颈环,该颈环设置有凹槽,该凹槽能够接收设置在套筒6上并且形成固位或固定装置的突片,该颈环自由枢转。
Claims (15)
1.一种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至少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被设计成接收待注射的产品,所述主体在其远端设置有注射针,所述主体接收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主体中在储存位置和注射结束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推动所述产品通过所述注射针,
-所述注射针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至少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注射针的套筒,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在至少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注射针未被覆盖,在所述最终位置,所述注射针至少被部分覆盖,
-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被布置用于使所述套筒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最终位置之间移动,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被布置用于将所述套筒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最终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中,
-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轴向连接且能在至少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彼此固定,在所述解锁位置,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纵向轴线(A)彼此移动离开至少预定距离;所述注射装置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被设计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二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上,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接合,和
-失效装置,所述失效装置被设置成用于释放所述锁定装置,所述失效装置能够与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合 作,以便使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脱离接合,因此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它们的解锁位置,
所述失效装置被设计成通过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到达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活塞杆的位移来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挠曲的元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或者所述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当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能够挠曲的元件接合到所述邻接表面中,所述能够挠曲的元件在所述失效装置的作用下能够移动到偏转位置,以便与所述邻接表面脱离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装置至少包括所述主体的近端的部件,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到达其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近端的所述部件开始与所述能够挠曲的元件接触,从而将所述能够挠曲的元件偏转到其偏转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近端的所述部件是所述主体的近侧区域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近端的所述部件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近端的凸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具有第一纵向轴线(Ba)的第一元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二部件至少包括具有第二纵向轴线(Bb)的第二元件,当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纵向轴线(Ba)和所述第二纵向轴线(Bb)彼此沿径向隔开,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移动,以便在所述失效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Ba)和所述第二纵向轴线(Bb)重合,从而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其解锁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装置至少包括所述主体的所述近侧区域的内壁,至少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到达它们的注射结束位置之前,所述内壁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从而迫使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彼此轴向对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装置被布置用于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沿近侧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第一止动件,且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止动件,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在所述第二部分已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近侧移动预定距离之后,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能彼此合作,以便防止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进一步向近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小于10毫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或等于3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装置至少包括弹簧。
14.一种和注射装置一起使用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轴向连接,且能在至少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纵向轴线(A)相对于彼此固定,在所述解锁位置,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纵向轴线(A)彼此移动离开至少预定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锁定装置的第二部件位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部分上,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接合,一旦设置在所述注射装置上的失效装置作用到所述锁定装置上,所述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彼此脱离接合,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切换到所述解锁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IB2007/004369 WO2009066130A1 (en) | 2007-11-21 | 2007-11-21 | Injection device preventing the return of the piston when the safety systems is deploye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9679A CN101909679A (zh) | 2010-12-08 |
CN101909679B true CN101909679B (zh) | 2013-11-13 |
Family
ID=3987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1020867A Active CN101909679B (zh) | 2007-11-21 | 2007-11-21 | 当安全系统展开时防止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628499B2 (zh) |
EP (1) | EP2227278B1 (zh) |
JP (1) | JP5502743B2 (zh) |
CN (1) | CN101909679B (zh) |
ES (1) | ES2679670T3 (zh) |
WO (1) | WO20090661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Z586892A (en) | 2008-01-11 | 2013-02-22 | Ucb Pharma Sa | Systems for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outer barrel having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to magnify dosage marks on inner barrel |
WO2011130107A2 (en) | 2010-04-16 | 2011-10-20 | Surgivision, Inc. | Mri surgical systems including mri-compatible surgical cannulae for transferring a substance to and/or from a patient |
EP2714142B1 (en) | 2011-06-02 | 2016-08-24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EP2723427B1 (en) * | 2011-06-24 | 2016-09-14 | UCB Biopharma SPRL | Syringe safety assembly |
CN104284690B (zh) * | 2012-05-04 | 2018-03-30 |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 药物输送装置 |
EP2879738B1 (en) | 2012-07-30 | 2019-09-11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EP2879735B1 (en) | 2012-07-30 | 2019-11-20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US9757521B2 (en) | 2012-07-30 | 2017-09-12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US9757513B2 (en) | 2012-07-30 | 2017-09-12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US10099015B2 (en) * | 2013-04-10 | 2018-10-16 | Sanofi | Drive mechanism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
US10137251B2 (en) * | 2013-05-27 | 2018-11-27 |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 Assembly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
US9891296B2 (en) | 2013-09-13 | 2018-02-13 | MRI Interventions, Inc. | Intrabody fluid transf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EP3099351B1 (en) | 2014-01-27 | 2019-11-06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US9821123B2 (en) | 2014-01-27 | 2017-11-21 | Ucb Biopharma Sprl | Auto-injector |
USD765838S1 (en) | 2015-03-26 | 2016-09-06 | Tech Group Europe Limited | Syringe retention clip |
EP3285630B1 (en) | 2015-04-24 | 2023-08-16 | Avidbots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mi-autonomous cleaning of surfaces |
GB2546499A (en) * | 2016-01-19 | 2017-07-26 | Owen Mumford Ltd | Safety syringe |
WO2017142698A1 (en) | 2016-02-17 | 2017-08-24 | MRI Interventions, Inc. | Intrabody surgical fluid transfer assemblies with adjustable exposed cannula to needle tip length,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FR3058422B1 (fr) * | 2016-11-08 | 2021-05-28 | 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 Applications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pose de disques, tels que des disques d'antibiotiques |
GB2563027B (en) * | 2017-05-30 | 2022-04-06 | Janssen Pharmaceuticals Inc | Grip accessory for a manual injection device |
US11022664B2 (en) | 2018-05-09 | 2021-06-01 | Clearpoint Neuro, Inc. | MRI compatible intrabody fluid transfer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1253237B2 (en) | 2018-05-09 | 2022-02-22 | Clearpoint Neuro, Inc. | MRI compatible intrabody fluid transfer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1684750B2 (en) | 2019-10-08 | 2023-06-27 | Clearpoint Neuro, Inc. | Extension tube assembly and related medical fluid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2090307B2 (en) * | 2019-10-23 | 2024-09-17 |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 Injection device |
CN111544751A (zh) * | 2020-05-14 | 2020-08-18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一种乳腺外科病人使用的自动护理装置 |
CN113975539B (zh) * | 2021-11-25 | 2023-10-20 | 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注射头组件、注射器主体和注射器 |
CN113975545B (zh) * | 2021-11-25 | 2023-10-27 | 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注射器的注射头组件和注射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Y104360A (en) * | 1987-12-30 | 1994-03-31 | Verlier Jacques | Non-reusable syringe |
FR2821561B1 (fr) * | 2001-03-05 | 2003-05-23 |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 Seringue, ou dispositif similaire |
JP4368584B2 (ja) * | 2001-03-05 | 2009-11-18 | ベクトン・ディキンソン・フランス・エス.エー.エス. | シリンジまたはそれに類似の装置 |
FR2860162B1 (fr) | 2003-09-26 | 2006-06-02 |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appareil d'injection |
FR2861310B1 (fr) * | 2003-10-22 | 2006-09-22 | Plastef Investissements | Dispositif de seringue d'injection securise |
EP1893259B1 (en) | 2005-04-20 | 2018-04-18 |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 Injection set and injection assistance device |
FR2905873B1 (fr) * | 2006-09-20 | 2008-11-14 |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Soc Pa | Dispositif d'injection prevenant le recul du piston lors du deploiement du systeme de securite |
-
2007
- 2007-11-21 WO PCT/IB2007/004369 patent/WO200906613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1-21 US US12/744,022 patent/US8628499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1-21 JP JP2010534552A patent/JP5502743B2/ja active Active
- 2007-11-21 CN CN2007801020867A patent/CN101909679B/zh active Active
- 2007-11-21 EP EP07872830.0A patent/EP2227278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1-21 ES ES07872830.0T patent/ES2679670T3/es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2-30 US US14/143,027 patent/US959745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9679A (zh) | 2010-12-08 |
EP2227278A1 (en) | 2010-09-15 |
JP2011504128A (ja) | 2011-02-03 |
WO2009066130A1 (en) | 2009-05-28 |
ES2679670T3 (es) | 2018-08-30 |
US20140114257A1 (en) | 2014-04-24 |
JP5502743B2 (ja) | 2014-05-28 |
US8628499B2 (en) | 2014-01-14 |
US20100324492A1 (en) | 2010-12-23 |
EP2227278B1 (en) | 2018-06-13 |
US9597456B2 (en) | 2017-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9679B (zh) | 当安全系统展开时防止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 | |
JP5264916B2 (ja) | 安全シールドによって移動可能な非作動化手段を備える自動注射器 | |
CN102065938B (zh) | 带有前支撑的自动注射机构 | |
EP2211945B1 (en) | Autoinjector received in external socket | |
CN102639170B (zh) | 药物输送装置 | |
KR940002245B1 (ko) | 바이패스 장치를 갖춘 복수투약의 자동주사기 | |
JP6154061B2 (ja) | 信号装置を備える自動注射器 | |
CN101516423B (zh) | 当利用安全系统时阻止活塞返回的注射装置 | |
JP7374105B2 (ja) | シリンジと保護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注入システム | |
CN109789278B (zh) | 手动注射装置 | |
KR20150105403A (ko) | 주사기용 안전장치 | |
CN108136120B (zh) | 自动注射器 | |
EP3285829B1 (en) | Drive mechanism | |
US6800066B2 (en) | Retractable needle syringe | |
EP1383562A1 (en) | Fluid handling devices, in particular for medical use | |
JP5881762B2 (ja) | 安全システムが展開されたときにピストンの復帰を妨げる注射器具 | |
CN111529819B (zh) | 安全笔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