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02997A -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 Google Patents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2997A
CN101902997A CN2007801020299A CN200780102029A CN101902997A CN 101902997 A CN101902997 A CN 101902997A CN 2007801020299 A CN2007801020299 A CN 2007801020299A CN 200780102029 A CN200780102029 A CN 200780102029A CN 101902997 A CN101902997 A CN 101902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absorbent article
boundary member
ventilation component
top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20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斯特伦布姆
M·通德卡尔
P·卡伦图恩
P·贝里斯特伦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B
Original Assignee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filed Critical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90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84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bsorbent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napp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4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 A61F13/51456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properties
    • A61F13/51458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properties being air-pervious or breat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544Permeability
    • A61F2013/15552Air permeabil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不透液体的底片(8)和吸收芯(9)的吸收制品(1)。所述底片至少在一个边界部分(11,12,13)中不由所述吸收芯(9)覆盖。所述吸收制品还包括由通风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每个通风构件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上,并且布置成仅仅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边界部分内。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至少为1mm。通风材料的孔隙度大于80%。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每个通风构件布置成当穿上吸收制品时在穿着者的皮肤和底片之间形成相关的空隙。

Description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或短裤衬垫之类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一个或多个通风构件,每个通风构件由通风材料构成并且仅仅定位在吸收制品的一个或多个边界部分内。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市场上已知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吸收制品(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和短裤衬垫)。这些吸收制品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吸收和容纳像尿液、粪便和经血的身体排出物。然而,对穿着者而言吸收制品还需要是舒适的。
影响吸收制品舒适性的一个因素是使用时吸收制品内的环境(即温度和绝对湿度)。温暖和相对高绝对湿度的环境会让穿着者感到不舒适。此外,该环境可能导致制品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空隙中的相对高的湿度,其中可以形成相对高的皮肤水合作用,该相对高的皮肤水合作用会刺激皮肤且导致皮疹。通常尤其是在腰部周围的区域和腿处(例如在腿部开口处)的区域中出现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大。这是由于制品通常在腰部周围的区域和腿处的区域中与皮肤尤为紧密接触的事实(其中在这些区域中通风可能被抑制)造成的。
为了提高舒适性和降低出现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已经作了许多尝试通过促进通风来降低吸收制品内和/或吸收制品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湿度和温度。已经尝试在吸收制品的一个或多个构件内和/或吸收制品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促进通风。
促进吸收制品的通风的一种方法是用呈现可透蒸汽性(即透气性的)的不透液体的底片来替换通常使用的液体和蒸汽都不可透过的底片,底片通常布置在制品的在使用过程中背离穿着者的那侧上。例如,可以使用多微孔膜来替换。然而,难于构造包括同时具有足够的不透液体性和足够的透气性的底片的吸收制品。在多数情况下,底片具有非常差的透气性,因为通常情况下,相比底片的透气性,优先考虑底片的不透液体性。在那些优先考虑透气性的情况下,会发生液体透过透气性的底片。
在GB2308814中描述了促进吸收制品通风的另一种方法。该文献描述了在至少一个腰带部分中包括湿气传输区域的一种吸收制品。在底片中在每个湿气传输区域中形成可透蒸汽的翼片。此外,所述吸收制品包括湿气传输材料,该湿气传输材料在吸收芯上延伸并且延伸到至少一个腰带部分中,这样湿气传输材料覆盖在至少一个湿气传输区域上。水蒸汽可以从裆部运动通过湿气传输材料到达腰带部分中的湿气传输区域。一旦水蒸汽位于湿气传输区域中,水蒸汽便可以通过可透蒸气的翼片传输出去。然而,由于湿气传输材料在吸收芯和可透蒸气的翼片两者上延伸,因此在液体采集过程(即在将液体从顶片传输到吸收芯的过程)中湿气传输材料中会充满液体,并且液体会通过湿气传输材料传输到可透蒸气的翼片,在可透蒸气的翼片处液体会从制品泄漏出去,因此GB2308814中的通风布置与泄漏的危险性相关。此外,GB2308814中的通风布置还与一种危险性相关,那就是由于液体从吸收芯传输到湿气传输材料,湿气传输材料会至少被暂时堵塞。在湿气传输材料被液体堵塞的情况下,湿气传输材料的通风功能会受到抑制。
另外,在WO01/97739中描述了一种促进吸收制品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通风的方法。该文献描述了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具有沿着腿部开口延伸并与风箱连接的空气储器。该空气储器由柔软且具有回弹性的材料制成,并且起到通过多个开孔向穿着者的皮肤提供气流的作用。然而,具有风箱和空气储器的布置对于生产而言是相对昂贵的,并且对于制备吸收制品的常规机器而言是难于操作的。
因此,一直需要一种促进吸收制品通风的改进的方法,以便提高舒适性并且降低出现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或短裤衬垫的改进的吸收制品,所述制品具有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并且包括:
-前端部、后端部和使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互连的裆部;
-前端部边缘、后端部边缘和两个侧边缘;
-不透液体的底片;
-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的一部分上的吸收芯;
-至少一个边界部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邻近至少一个所述边缘定位,其中所述底片在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中不由所述吸收芯覆盖;
-由通风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上,并且布置成仅仅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边界部分内。
所述目的通过下述事实实现:
-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至少为1mm,优选至少为3mm,更优选至少为7mm,最优选为10mm;
-通风材料的孔隙度大于8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5%;
-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优选大于0.75,最优选大于0.95;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布置成当穿上吸收制品时在穿着者的皮肤和底片之间形成相关的空隙,
其中允许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和离开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从而促进吸收制品的通风。
优选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
从下面的结合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可以明了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然而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是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而设计的,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性的规定,因为上述原因,应该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且还应理解的是,附图不是必须按比例绘制,因此除非另外指出,否则附图仅仅是从原理上解释说明本文描述的结构。
定义
术语“吸收制品(absorbent article)”指的是紧贴穿着者的皮肤放置以便吸收和容纳像尿液、粪便和经血的身体排出物的制品。本发明主要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一次性吸收制品是指制品在使用后不打算被清洗或另外被恢复或重新用作吸收制品。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实例包括诸如卫生巾、短裤衬垫和卫生短裤的妇女卫生制品;用于婴幼儿以及失禁成人的尿布和短裤式尿布;失禁垫等。
术语“通风(ventilation)”用于描述进入和/或离开吸收制品的空气(包括热空气和潮湿空气)或蒸汽的运动。在当前的上下文中,术语“通风”用于描述吸收制品内的通风,即在制品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内部、在制品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通风和/或从制品向外的通风。通风可以是主动的(通过身体与运动或诸如阀或泵的布置促进或限制空气或蒸汽的运动)或被动的(空气或蒸汽的运动不受到促进或受到限制,并且在制品的任意方向上自由运动)。通风与制品的简单透气性的(breathability)的不同之处在于通风包括大量的空气或蒸汽的运动。对流是通风的一种形式。自然对流(也称为自由对流)是自然发生的,其中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度差来驱动空气或蒸汽的运动(即热空气或热蒸汽上升)。这样,由于自然对流,空气或蒸汽可以在吸收制品的不同区域(即内部和外部)之间运动。强制对流不是自然发生的。强制对流可以通过由于诸如泵或风扇的布置形成的例如泵送效果而实现。此外,泵送效果可以由于身体运动而产生。
在下文中,词语“气体”用于描述空气、蒸汽和潮湿的空气。“蒸汽”通常指的是水蒸汽。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全部的若干视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前端部边缘看去的侧视图;
图1c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在由穿着者穿上时沿图1a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
图1d是从面向衣物一侧看去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平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3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型的从面向衣物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5b是图5a中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从前端部边缘看去的侧视图;
图5c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在由穿着者穿上时沿图5a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侧边缘看去的侧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7b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在由穿着者穿上时沿图7a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
图9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在由穿着者穿上时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短裤衬垫等的吸收制品。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在该实例中,吸收制品1是尿布。如图所示,吸收制品1具有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其中纵向方向L沿着纵向(最长的)对称轴线,而横向方向T垂直于该纵向(最长的)对称轴线。此外,吸收制品1具有前端部2、后端部3以及使前端部2和后端部3互连的裆部4。前端部2和后端部3是吸收制品1的在使用过程中分别基本在穿着者的前腹部区域和后腹部区域上延伸的部分,即最靠近穿着者的腰部定位的部分。在图1a所示的尿布1中,前端部2和后端部3可以分别表示为前腰带部和后腰带部。裆部4是吸收制品1的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在穿着者的腿之间的部分(即在穿着者的裆区域上延伸的部分)并且是吸收制品1的在常规使用过程中预计首先被排出的体液润湿的部分。
吸收制品1还包括前端部边缘5、后端部边缘6以及两个侧边缘7。在图1a中,示出端部边缘5、6在横向方向T上基本是直的,并且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腰部开口。两个侧边缘7形成制品1的其余边缘部分。这样,每个侧边缘7在制品1的相应一侧上从前端部边缘5延伸到后端部边缘6,即每个侧边缘7由制品1一侧上的在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之间的制品1的所有边缘部分形成。然而,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不是必须是直的,即它们可以是至少部分弯曲的。这样,可以具有从端部边缘5、6到侧边缘7的“光滑”过渡部,从而使制品1具有圆角。在该实例中,在端部边缘5、6和侧边缘7之间的过渡部限定为制品边缘上的一点,在该点端部边缘5、6相对于横向方向T的曲率最大。
此外,吸收制品1包括不透液体的底片8以及定位成覆盖在底片8的一部分上的吸收芯9。在该上下文中,术语“覆盖在...上”(“overlying”和“overlies”)是指当吸收制品1具有如图1a中所示的定向时,即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吸收制品1时,吸收芯9具有位于底片8上方的定位。然而,其它构件可以介于底片8和吸收芯9之间。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包括顶片10,该顶片10是可透液体的,因为液体和气体都可以通过顶片10。顶片10大体与底片8是共同延伸的并且覆盖在吸收芯9上。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收芯9定位在底片8和顶片10之间。
底片8和顶片10延伸到吸收芯9的边缘之外,并且例如通过胶合或焊接或者通过热合或超声使底片8和顶片10在它们的伸出部分内彼此连接(密封)。另外,底片8和/或顶片10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方法(诸如通过粘合剂、热粘合等)附连到吸收芯9。吸收芯9还可以仅在特定区域附连到底片8和/或顶片10。
底片8可以由下述材料构成:薄的塑料薄膜(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涂覆有不透液体的材料的无纺材料、阻止液体透过的疏水性无纺材料或者塑料薄膜和无纺材料的层压材料。底片8可以是透气性的,以允许蒸汽从吸收芯9溢出,但是仍然防止液体通过底片的材料。底片8可以是弹性的。底片8的材料在底片的不同区域中可以是不同的。
吸收芯9可以属于任意常规类型。常见的吸收材料的实例是纤维素绒毛浆、薄纸层、气流成网的纤维素材料、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超吸收材料)、吸收泡沫材料、无纺吸收材料等。在吸收芯中通常将纤维素纤维与超吸收材料组合。通常还使得吸收芯包括在液体采集能力、液体分配能力以及储存能力方面具有不同性能的不同材料层。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不是必须进行详细描述。在当今吸收制品中常见的薄吸收芯通常包括纤维素纤维和超吸收材料的压缩混合结构或者是包括纤维素纤维和超吸收材料的层状结构。吸收芯的尺寸和吸收能力可以改变以便适合不同的用途,诸如卫生巾、短裤衬垫、成人失禁垫和尿布、婴儿尿布、短裤式尿布等。
可透液体的顶片10可以包括液体能够透过的开孔,或者可供选择地,液体可以透过独立纤维之间的空隙。所述顶片可以是用于该用途的任意材料,例如无纺材料(诸如连续长丝的纺粘材料、熔喷材料,诸如梳理纤维网的热粘合纤维网、水缠结材料、湿法成网材料等)。顶片10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纤维。例如,可以使用天然纤维,诸如木浆或棉纤维、麻纤维、羊毛和毛发纤维。还可以使用人造纤维,诸如像聚酯、粘胶纤维、尼龙、聚丙烯和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是优选的。还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纤维的混合物,例如50/50的聚酯和粘胶纤维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双组分纤维或粘合纤维。顶片还可以是一层以粘结方式粘结的所谓的丝束纤维(如EP-A-1035818中所公开的),或者顶片可以是穿孔塑料薄膜。适于用作顶片材料的材料应该是柔软的且对皮肤是没有刺激性的,并且容易由体液(例如尿液或经血)透过。顶片材料在吸收制品的不同部分中可以是不同的。
顶片10可以用化学试剂处理以便增强顶片的一种或多种性能。例如,用表面活性剂处理顶片可以使其可透液体性增强。用例如在EP1227776中描述的洗剂处理顶片可为穿着者提供更柔软更舒适的感觉以及增强的皮肤性能。
此外,顶片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单独的但互联的层。每个层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在例如强度、硬度、液体或气体透过性方面具有不同性能的不同材料。每个层还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子层的层压材料。
因为吸收芯9仅覆盖在底片8的一部分上,所以吸收制品1在L-T平面中存在底片8未被吸收芯9覆盖的部分,即底片8上存在没有吸收芯的部分。在该上下文中,吸收制品1在L-T平面中的其中底片8未被吸收芯9覆盖的部分被表示为“边界部分(margin section)”。每个边界部分邻近前端部边缘5、后端部边缘6以及侧边缘7至少之一定位。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边界部分”指的是位于前端部2中的边界部分。第一边界部分可以仅邻近前端部边缘5定位,或者邻近前端部边缘5以及两个侧边缘7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部分定位。可供选择地,第一边界部分可以邻近前端部边缘5以及两个侧边缘7之一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部分定位。然而,第一边界部分不是必须邻近前端部边缘5定位,而是可以仅邻近两个侧边缘7之一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部分定位。术语“第二边界部分”指的是位于后端部3中的边界部分。第二边界部分可以仅邻近后端部边缘6定位,或者邻近后端部边缘6以及两个侧边缘7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部分定位。可供选择地,第二边界部分可以邻近后端部边缘6以及两个侧边缘7之一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部分定位。然而,第二边界部分不是必须邻近后端部边缘6定位,而是可以仅邻近两个侧边缘7之一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部分定位。术语“第三边界部分”指的是位于裆部4中的边界部分。第三边界部分邻近两个侧边缘7之一的位于裆部4中的部分定位。
如图1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包括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以及两个第三边界部分13。更具体地,如在图1a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收芯9具有与底片8的尺寸和形状相关的尺寸和形状,并且在底片8上的定位使得在前端部2中形成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在后端部3中形成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并且在吸收芯9的每一侧上形成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即在裆部4中的每个侧边缘7处形成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边界部分11由吸收制品1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一个部分构成,在该部分中底片8未被吸收芯9覆盖。第一边界部分11邻近前端部边缘5以及侧边缘7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部分定位。类似地,第二边界部分12由吸收制品1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一个部分构成,在该部分中底片8未被吸收芯9覆盖。第二边界部分12邻近后端部边缘6以及侧边缘7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部分定位。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由吸收制品1的位于裆部4中的一个侧边缘7处的一个部分形成,在该部分中底片8未被吸收芯9覆盖。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邻近位于裆部4中的侧边缘7之一定位。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包括两个通风构件:第一通风构件14以及第二通风构件15。每个通风构件14、15由通风材料构成(即制成)。这样,通风材料形成通风构件14、15。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定位成覆盖在底片8上。在该上下文中,术语“覆盖在...上”(“overlying”和“overlies”)是指当吸收制品1具有如图1a中所示的定向时,即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吸收制品1时,每个通风构件14、15具有位于底片8上方的定位。然而,其它构件可以介于底片8和通风构件14、15之间。更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风构件14、15定位在底片8和顶片10之间。此外,第一通风构件14布置成第一通风构件14仅仅定位在(即包括在)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第二通风构件15布置成第二通风构件15仅仅定位在(即包括在)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第一和第二通风构件14、15不覆盖吸收芯9或不在吸收芯9上延伸,即通风材料仅存在于通风构件14、15中,并且不在吸收芯9上延伸。通风构件14、15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方法(诸如通过粘合剂、热粘合等)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中附连到底片8和/或顶片10。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通风构件”和“第二通风构件”分别是指仅仅(exclusively)定位在第一边界部分和第二边界部分内的通风构件。
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的通风材料是特别适合促进吸收制品1通风的材料,即通风材料具有促进通风的特性。因此,通风材料具有允许气体流入通风材料内和流出通风材料(即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的特性。更具体地,根据下述厚度测量方法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通过卡尺测量)至少为1mm,优选至少为3mm,更优选至少为7mm,最优选为10mm。根据下述孔隙度测定方法确定的通风材料的孔隙度大于8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5%。此外,根据下述厚度测量方法在5kPa下与在0.5kPa下测量通风材料的厚度时,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通过卡尺测量)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优选大于0.75,最优选大于0.95。
通风构件14、15的通风材料所具有的定向使得通风构件14、15在制品1的Z方向(即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相应于通风材料的厚度。这样,通风构件14、15的厚度相应于通风材料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通风材料的厚度≥1mm的事实意味着通风构件14、15的厚度(即通风构件14、15在Z方向上的延伸尺寸)≥1mm。通风构件14、15的厚度意味着当穿上制品1时每个通风构件14、15在底片8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形成空隙。此外,通风材料的上述孔隙度意味着通风材料具有相对开放的结构,该相对开放的结构具有相对大的空隙/孔的等级,从而促进气体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即形成的空隙)。气流可以在所有方向上形成,即可以在横向方向T、纵向方向L或者Z方向上形成。
此外,如上所述的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的事实有助于通风构件14、15在经受物理压力(即当穿着制品的人们坐下或躺下时)仍保持相对开放的结构。这是指当通风构件14、15经受根据上述或非上述的物理压力时允许通风,即允许气体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
吸收制品1的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中每个通风构件分别在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extention)取决于吸收制品1的尺寸,即取决于吸收制品1的类型。这样,在例如成人的失禁制品和早产婴儿的尿布之间,通风构件14、15的延伸尺寸可以不同。然而,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中每个通风构件例如可以在制品1的纵向方向L上延伸大约1-10cm,即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中每个通风构件在纵向方向L上具有大约1-10cm的最大延伸尺寸。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在吸收制品1的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例如可以从大约1cm直至吸收制品1在横向方向T上的宽度。然而,关于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的尺寸,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的厚度是实现本发明原理的最重要特性。
例如,通风材料可以是基于纤维或基于纱线的材料、泡沫或起皱结构。基于纤维的材料的实例是编织或纺织的织物和无纺织物。根据本发明,编织的(例如经编、圆型纬编或平幅纬编)或纺织的衬垫织物材料是特别有用的,经编衬垫织物是最常见的类型。“衬垫织物(spacer fabric)”是3D纺织结构,该3D纺织结构包括通过交叉的线连接的两个织物层,即该3D纺织结构包括通过连接层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相区别的织物层。所述两个织物层的纤维组分可以相同或不同。类似地,所述两个织物层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此外,诸如缝编的衬垫织物或回弹性膨松材料的3D类型的无纺材料以及平纹无纺材料也可以用作通风材料。然而,平纹无纺材料需要结合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提供间隔的材料。在这种构造中,提供间隔的材料定位在两层平纹无纺网之间,并且通过任意合适的方法进行稳固,以便将材料保持在一起,并且为所形成的层压材料提供整体性。提供间隔的材料例如可以是网、纤维材料、折叠片材/网材料或泡沫材料,只要提供间隔的材料与两个外部无纺层一起呈现合适的孔隙度、厚度和抗压缩的性能以允许足够的气流通过通风构件即可。合适的无纺材料是纺粘、熔喷、梳理、气流成网、湿法成网或上述层的组合,诸如SMS(纺粘-熔喷-纺粘)。可以利用对于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而言众所周知的任意常规技术将无纺材料粘结。形成基于纤维材料的纤维或纱线可以是合成类型的,诸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氨酯和聚酰胺。基于纤维或基于纱线的材料还可以由基于纤维素的纤维(诸如粘胶纤维、人造丝和莱塞尔)或天然纤维(诸如棉和亚麻,或来自动物源的诸如羊毛和蚕丝之类的纤维)制成或部分地包含基于纤维素的纤维或天然纤维。
纺织物(textile)是由通常称为线或纱线的天然和/或人造纤维的网状物构成的柔性材料。纱线是通过在纺车上对未加工的毛纤维、亚麻、棉或其它材料进行纺纱以便生产出被称为纱线的单纱而进行生产的。还可以利用长丝纱线形式的合成纤维。通过编织、针织、钩编或将纤维压合在一起而形成纺织物。纺织物可以由许多材料制成。这些材料有四个主要来源:动物、植物、矿物和合成。基于纤维或基于纱线的材料还可以由共聚物(诸如烯烃(例如乙烯/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以及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构成,并且可以包括诸如柔软剂和颜料的添加剂或填充料。基于纤维或基于纱线的材料可以包括不同纤维的混合物,并且纤维可以是单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或多组分纤维的类型。基于纤维或基于纱线的材料可以是弹性的。
织物(fabric)是纺织材料。词语“织物”作为纺织物的同意词通常用于纺织物缝制行业(诸如服装加工业和女装裁制业)。然而,在这些术语中存在细微差别。纺织物指的是由交织的纤维制成的任意材料。织物指的是通过编织、针织、钩编或粘结制成的任意材料。通常,织物可以说是基于纤维的并且相对于厚度具有相当大表面尺寸的制品。
无纺织物(nonwoven fabrics)是那些既非纺织也非针织的材料,例如毛毡。通常,通过将短纤维放置在一起形成片材或网状物,然后机械地(在毛毡的情况下,通过齿形针将短纤维互锁,从而纤维间的摩擦导致更结实的织物)、利用粘合剂或利用热(通过施加粉末、浆糊或聚合物熔化物形式的粘合剂并且通过升高温度将粘合剂熔化在网状物上)将短纤维粘结在一起来制备无纺织物。其它制备技术包括直接热粘合熔喷纤维。通过一个连续的工艺来制备纺粘无纺织物。对纤维进行纺纱,然后通过偏转板将所述纤维直接分散到网状物中或者可以利用空气流引导所述纤维。可以利用该原理的几种变型。将纺粘无纺织物与熔喷无纺织物结合,从而将它们共成形为称为SMS(纺粘-熔喷-纺粘)的层状产品。熔喷无纺织物具有非常细的纤维直径但是不是坚韧的织物。纺粘利用热粘合或利用树脂进行粘结。
泡沫(foam)也可以用作通风材料。泡沫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的孔结构。为了有利于本发明,泡沫需要具有高的孔隙度,并且多数孔需要是开孔类型的,以便具有足够的空气透过性。在制备泡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粒子或纤维形状的填充材料对泡沫进行增强,以便获得高的抗压缩性能。泡沫可以由各种合成聚合物和天然的聚合物(诸如象聚氨酯、聚醚、淀粉、纤维素以及聚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制成。如果有必要的话,泡沫还进行表面变性以获得合适的表面化学性能,例如被处理成疏水性的。
起皱结构(corrugated structures)用作通风材料也是有利的。起皱结构可以由折叠的纤维网状材料构成。所述结构通常需要进行稳固以便防止皱褶被拉开以及变平。在EP0137644中描述了由折叠的网状材料构成并且可以用作通风材料的起皱结构的实例。如上所述,还可以通过将网状材料或片材(诸如无纺织物或薄膜)层压到提供间隔的材料的一侧上而形成起皱结构。如果有必要的话,外层可以另外被穿孔,以便提供进一步增强的空气透过性,从而提高舒适性。
可供选择地,通风材料可以是夹芯材料,该夹芯材料包括两个平行的层,在这两个平行的层之间定位有由类似吸管的通道构成的材料。类似吸管结构的通道基本平行于所述两个层延伸。所述类似吸管的通道的横截面具有任意合适的形状,诸如圆形、六边形、矩形。通道的壁可以具有开孔。所述通道的方向与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平行以允许制品通风。
任选地,通风材料是疏水性的,由此通风材料可以用诸如象表面活性剂的试剂处理以便调节通风材料的润湿性。可以用作根据本发明的通风材料的材料的特定实例是AirXTM(丹麦Ikas的Tytex A/S公司),3mesh(德国Wiehl的Miiller Textil GmbH公司)、Scotknit 3D(苏格兰的Scott & Fyfe Ltd公司)以及Yuanfeng DT16-350(中国福建的Yuanfeng Textiles Co.,Ltd公司)。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gas permeable),这样当穿上制品时,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离开制品1。更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通风构件14、15具有一个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更具体地,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形成于前端部边缘5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而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形成于后端部边缘6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6、17构成气体可以通过其而流出和流入吸收制品的开口。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气体通道开口”是指与第一通风构件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而术语‘第二气体通道开口”是指与第二通风构件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前端部边缘5定位,并且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第二端部边缘6定位。更具体地,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前端部边缘5中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定位,并且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后端部边缘6中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定位。表述“通风构件邻近气体通道开口定位”在此是指通风构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气体通道开口处或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气体通道开口中,这样通风材料借助所述开口是至少部分“朝外开放的”,由此气体可以直接从通风材料到达制品的外部。由于底片8和顶片10在形成相应气体通道开口16、17的相应区域中不是彼此密封的,所以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可以形成于相应的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中。图1b是图1a中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前端部边缘5看去的侧视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在横向方向T上具有分别与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基本相同的延伸尺寸。此外,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在横向方向T上基本上在与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相同的位置之间延伸。
如上所述,通风材料在0.5kPa和5kPa下的所述厚度、孔隙度和厚度比率的组合允许气体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此外,允许气体通过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从制品1流出。由此,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以及与之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从制品1流出,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图1c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品1在由穿着者穿上时的沿图1a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穿着者由附图标记20标示。
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吸收制品通常特别是在腰部周围的区域中与穿着者的皮肤紧密接触,这就可能意味着气体传输(即通风)在腰部周围的区域中被抑制。由于在该腰部周围的区域中穿着者的皮肤与制品之间的紧密接触,使得在该区域中发生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通常是特别高的。通过将通风构件14、15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中,在腰部周围的区域中在底片8和穿着者的皮肤(或者顶片10)之间形成空隙。由于构成通风构件14、15的通风材料的所述特性,所以促进气体流入和流出所述空隙。因此,通风构件14、15的所述布置意味着在制品1的通常气体的通过被抑制的区域中改进了气体的通过性。由此获得了改善的流通。此外,借助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还允许气体从制品1流出。通过允许气体经由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以及从制品1流出,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可以被传输离开穿着者的皮肤和在通风构件14、15处的顶片10之间的区域和/或离开通风构件14、15。更具体地,经由相应的通风构件14、15和气体通道开口16、17可以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区域传输通过顶片10并从制品1传输出去。因此,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由此,可以降低穿着者的皮肤和制品1之间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这就意味着可以降低皮肤刺激和皮疹出现的危险性。
然而,通风构件14、15和气体通道开口16、17不仅意味着促进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在通风构件14、15处的区域传输出去,而且还意味着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在制品其它部分处的区域传输出去以及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内的其它部分传输出去。由此,可以在制品的所有部分处将穿着者的皮肤和制品1之间的温度和湿度水平降低,即改善了整个小环境。此外,可以降低制品1内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这就意味着降低了发生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并且增加了舒适性。
经由通风构件的气体传输可以部分地依赖于扩散。然而,更重要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对流形式促进通风。
如可以从图1c中认识到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意味着在穿上制品1时,制品1在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中是“向上”打开的。此外,每个通风构件14、15起到通道或管道的作用,用于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例如将来自穿着者的皮肤和相应的通风构件14、15之间的区域的湿气)传输到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由此可以获得“烟囱”效果(即对流)。更具体地,借助通风材料的特性以及借助气体通道开口16、17促进“烟囱”效果,借助通风材料的特性促进“烟囱”效果意味着通风构件14、15构成气体传输通道,并且所述通道在穿上制品1时保持“打开”以便气体通过。此外,通过以对流形式促进通风,获得了与仅通过扩散进行气体传输相比的更有效的通风方法,即用于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传输出去的更有效的通风方法。这意味着降低了出现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
此外,如上面所限定的,可以根据本发明获得的通风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可以获得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例如当穿着者坐下时可以获得强制对流。
此外,如图1a中所示的吸收制品1可以包括用于将吸收制品1紧固到穿着者的带状袢18。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吸收制品可以包括用于将吸收制品紧固到内裤或围绕穿着者腰部紧固的其它类型的紧固件,诸如摩擦紧固件、像尼龙搭扣紧固件的机械紧固件或粘合紧固件。一些吸收制品是短裤的形式,因此不需要特定的紧固装置。在吸收制品被穿在特殊的弹性短裤中的其它情况下,不需要附加的紧固件。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制品中可以包括弹性元件(未示出)以便增加适配性和降低泄漏。示例性的弹性元件是腰部弹性件、腿部弹性件或所谓的“直立折裥”(阻挡翼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合适的弹性元件是已知的,因此不需要在此进行进一步的论述。
图1a中所示的吸收制品具有大体I形形状。然而,吸收制品可以具有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尿布可以具有总体上的矩形形状、T形形状或沙漏形。
在图1a中,示出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在L-T平面中是矩形的。然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中,它们可以在L-T平面中具有任意其它合适的形状(诸如三角形形状、圆形形状或任意其它平行四边形形状)。它们也可以具有漏斗形状。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中,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或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在横向方向T上不是在与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相同的位置之间延伸,而是在其它位置之间延伸。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中,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或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在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分别与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在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不同(即比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在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更大或更小)。此外,第一实施方式还可以变型成使得每个第一通风构件14在前端部边缘5中具有一个以上的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或使得每个第二通风构件15在后端部边缘6中具有一个以上的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此外,制品1可以包括位于侧边缘7之一或两者中(即位于侧边缘7的位于前端部2中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类似地,制品1可以包括位于侧边缘7之一或两者中(即位于侧边缘7的位于后端部3中的多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
制品1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然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定位,和/或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定位。
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还可以变型成使得底片8还包括前端部2中的可透气体的翼片(panel)19以及后端部3中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图1d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型的从面向衣物一侧看去的吸收制品1的平面视图,其中可透气体的翼片19分别定位在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下面。
代替相应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完全定位在相应的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下面,相应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下面,或者可以定位在底片8的其它部分中。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底片8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即一个或多个)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这样,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下面,或者可以定位在底片8的其它部分中。然而,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优选定位在边界部分中。
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形成为底片8的一个整体部分,并且是气体可以进入制品1和从制品1流出的翼片。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是基本不透液体的,或者定位在液体通常不能到达的区域中。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由可透气体的材料构成,当根据WSP70.1(05)方法在200kPa下以及在20cm2的样品面积上测量时,所述可透气体的材料所具有的空气透过率至少为50m3/m2/min,优选至少为150m3/m2/min,更优选至少为300m3/m2/min,最优选至少为450m3/m2/min。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的空气透过率与底片8的其余部分的材料的空气透过率不同(即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的空气透过率高于底片8的其余部分的材料空气透过率)。
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由不同于底片8的材料形成,由此例如通过焊接或胶合将可透气体的翼片的材料结合到底片8的其余部分。适于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合适材料可以是无纺材料或穿孔薄膜。无纺材料可以是纺粘、熔喷、梳理、气流成网、湿法成网以及它们的多层的组合,诸如SMMS(纺粘-熔喷-熔喷-纺粘)。无纺材料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任意常规技术粘结,例如通过热粘合(热空气或点状压花)、乳胶粘结以及诸如水缠结的机械粘结。纤维可以源自于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诸如棉、粘胶纤维、人造丝、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酸酯。纤维还可以由各种共聚物(诸如烯烃(例如乙烯/丙烯)的嵌段共聚物以及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构成,并且可以包括诸如二氧化钛等的各种添加剂或填充料。无纺织物可以包括不同纤维的混合物,并且纤维可以是单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或多组分纤维的类型。无纺织物可以是弹性的。如果需要的话,无纺材料可以进行穿孔。
穿孔的塑料薄膜也还可以用作用于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塑料薄膜可以由任意合适的聚合物制成,但是最常见的是聚乙烯和聚丙烯。薄膜可以包含添加剂和/或填充料,诸如颜料和碳酸钙。需要根据所需的空气透过率和材料强度来设定穿孔的数量和大小。
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优选是疏水性的,以便进一步增强材料防液体的阻挡性能。
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例如可以是:30gsm PP SMMS(WHITES107007,Fibertex A/S)、17gsm PP SSS,1.1-1.3dtex(Elite Soft,Fibertex A/S)、30gsm的生物可降解穿孔薄膜(PVFX271-P9,Poligof)、36gsm的穿孔PE薄膜(Aquidry Classic,Tredegar)以及15gsm PP(4W H05-01;Fiberweb)。
可供选择地,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通过下述事实形成:在形成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区域中对底片8进行穿孔,其中对底片8进行穿孔以便获得上述空气透过性。此外,在底片8由无纺材料和塑料薄膜的层压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在特定区域去除塑料薄膜,以便在底片8的去除塑料薄膜的区域中形成可透气体的翼片19。这样,可透气体的翼片19中的无纺材料具有上述的空气透过率。
借助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进一步促进制品1的通风。气体(例如从制品1的外部进入的空气)可以通过相应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进入制品1中,从而进入通风构件14、15中。进入制品1中的气体流增大意味着制品1内的气体被更有效地置换,由此更为有效地将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和相应且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从制品1传输出去。由此,进一步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具体地,进一步促进了对流形式的通风。结果,穿着者的皮肤和顶片10之间以及制品1内的温度和湿度水平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这意味着发生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更为有效地降低。
为了促进通过对流进行的通风,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在L-T平面中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例如可以是任意通风构件14、15的厚度的至少一半,并且优选至少具有与通风构件14、15的厚度相同的尺寸。在底片8中形成的所有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总面积例如可以高达底片8面积的三分之二。
在图1d中,示出可透气体的翼片19在L-T平面中是矩形的。然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中,所述可透气体的翼片在L-T平面中可以具有任意其它合适的形状(诸如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其它平行四边形形状)。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还可以变型成(未示出)使得所述制品包括位于第一边界部分11中的一个以上的第一通风构件14和/或位于第二边界部分12中的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在制品1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通风构件14的情况下,制品1可以在前端部边缘5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即每个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位于前端部边缘5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类似地,在制品1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的情况下,制品1可以在后端部边缘6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即每个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位于后端部边缘6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未示出)中,根据本发明的制品1在第一边界部分11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并且在前端部边缘5中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但是在第二边界部分12中没有第二通风构件15,并且在后端部边缘6中没有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类似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未示出)中,根据本发明的制品1在第二边界部分12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构件15,并且在后端部边缘6中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构件15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但是在第一边界部分11中没有第一通风构件14,并且在前端部边缘5中没有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其中吸收制品1是尿布。除了下述事实之外,第二实施方式与图1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与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间隔开定位,即它们分别都不延伸到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其中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和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这样,通风构件14、15由此也与相关的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6、17间隔开定位。表述“间隔开”在此用于表示通风构件在L-T平面中在任意方向上与另一构件(例如边缘或气体通道开口)间隔开例如3-20mm定位。然而,通风构件14、15仍然分别定位在第一边界部分11和第二边界部分12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促进气体经由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和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以及从制品1流出。此外,第二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在第二实施方式包括一个以上第一通风构件14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和与之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间隔开定位。类似地,在第二实施方式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和与之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间隔开定位。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其中吸收制品1是尿布。除了不包括任何第一或第二通风构件14、15之外,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不包括任何第一或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6、17。取而代之地,第三实施方式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包括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如上所述,吸收制品1在裆部4中在吸收芯9的每一侧上包括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由吸收制品1的位于裆部4中的一个侧边缘7处的部分构成,其中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底片8不由吸收芯9覆盖。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邻近裆部4中的一个侧边缘7定位。
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由如上所述的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和第二通风构件14、15的材料构成。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成覆盖在底片8上。更具体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在底片8和顶片10之间。如可以在图3a中看出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构件21布置成仅仅定位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中。然而,可供选择地,一个或两个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布置成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第一边界部分11中和/或部分地定位在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将在下文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三通风构件”是指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中的通风构件。然而,第三通风构件21不由吸收芯9覆盖或不在吸收芯9上延伸,即通风材料仅存在于第三通风构件21中并且不在吸收芯9上延伸。
此外,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当穿上制品时,允许气体经由第三通风构件21离开制品1。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在相应的侧边缘7中邻近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形成的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其中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中包括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三气体通道开口”是指与第三通风构件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邻近相应的侧边缘7定位。更具体地,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邻近相应且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定位。
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方法(诸如通过粘合剂、热粘合等)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中附连到底片8和/或顶片10。此外,由于底片8和顶片10在形成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22的相应区域中不是彼此密封的事实,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可以形成于相应的侧边缘7中。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在纵向方向L上分别具有与第三通风构件21基本相同的延伸尺寸。此外,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在纵向方向L上在与第三通风构件21基本相同的位置之间延伸。
通风材料在0.5kPa和5kPa下的所述厚度、孔隙度和厚度比率的组合允许气体流入和流出第三通风构件21。此外,允许气体通过相应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从制品1流出。由此,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21和与之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从制品1流出,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更具体地,如上所述,吸收制品通常特别是在腿处(即在腿部开口处)的区域中与穿着者的皮肤紧密接触,这可能意味着在腿处的区域中气体的传输(即通风)被抑制。由于在腿部的区域中穿着者的皮肤与制品之间的紧密接触,使得在该区域中发生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通常特别高。通过将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22中,在腿处的区域中在底片8和穿着者的皮肤(或者顶片10)之间形成空隙。由于构成第三通风构件21的通风材料的特性,促进了气体流入和流出所述空隙。这样,第三通风构件21的所述布置意味着在制品1的通常气体通过被抑制的区域中改进了气体的通过性。由此获得了改善的流通。此外,借助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22还允许气体从制品1流出。通过允许气体经由相应的气体通道开口22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21以及从制品1流出,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可以被传输离开穿着者的皮肤和在通风构件21处的顶片10之间的区域和/或离开通风构件21。更具体地,经由相应的通风构件21和气体通道开口22可以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区域传输通过顶片10并从制品1传输出去。因此,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由此,可以降低穿着者的皮肤和制品1之间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这就意味着可以降低皮肤刺激和皮疹出现的危险性。
然而,通风构件21和气体通道开口22不仅意味着促进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在通风构件21处的区域传输出去,而且还意味着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在制品其它部分处的区域传输出去以及将潮湿空气、热空气、蒸汽和/或湿气从制品1内的其它部分传输出去。由此,可以在制品所有部分处将穿着者的皮肤和制品1之间的温度和湿度水平降低,即改善了整个小环境。此外,可以降低制品1内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这就意味着降低了发生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以及并且增加了舒适性。
经由通风构件的气体传输可以部分地依赖于扩散。然而,更重要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对流形式促进通风。此外,如上所述,可以根据本发明获得的通风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可以获得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例如当穿着者坐下时可以获得强制对流。
在图3a中,示出第三通风构件21在L-T平面中是矩形的。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型中,它们可以在L-T平面中具有任意其它合适的形状(诸如三角形形状、圆形形状、波形形状、月亮形形状或任意其它平行四边形形状)。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中,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在纵向方向L上不是在与第三通风构件21相同的位置之间延伸,而是在其它位置之间延伸。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中,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在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尺寸与第三通风构件21在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尺寸不同(即比第三通风构件21在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尺寸更大或更小)。此外,第三实施方式还可以变型成使得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在相应的侧边缘7中具有一个以上的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
制品1可以在每个侧边缘7中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邻近至少一个与之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定位。
此外,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分别在制品1的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上的延伸尺寸取决于吸收制品1的尺寸,即取决于制品1的类型。这样,在例如成人的失禁制品和早产婴儿的尿布之间,第三通风构件21的延伸尺寸是不同的。例如,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在制品1的横向方向T上延伸大约5-20mm,即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在横向方向T上具有大约5-20mm的最大延伸尺寸。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在吸收制品1的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尺寸例如可以从大约1cm直至吸收制品1在纵向方向L上的长度。然而,关于第三通风构件21的尺寸,第三通风构件21的厚度是实现本发明原理的最重要的特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还可以变型成使得底片8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图3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的从面向衣物的一侧看吸收制品1的平面视图,其中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下面定位有一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相同。如上所述,借助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进一步促进制品1的通风。
代替相应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完全定位在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下面,相应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下面,或者可以定位在底片8的其它部分中。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底片8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即一个或多个)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这样,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至少一个通风构件21下面,或者可以定位在底片8的其它部分中。然而,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优选定位在边界部分中。
为了促进通过对流进行的通风,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在L-T平面中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例如可以是任意通风构件21的厚度的至少一半,并且优选至少具有与通风构件21的厚度相同的厚度。在底片8中形成的所有通过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总面积例如可以高达底片8面积的三分之二。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还可以变型成(未示出)使得所述制品包括位于吸收芯9每一侧上的一个以上的第三通风构件21。这样,制品1可以在每个侧边缘7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即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从而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从而第三通风构件21从形成于前端部边缘5中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延伸到形成于后端部边缘6中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再一变型(未示出)中,制品1包括直立折裥,其中位于吸收芯9的每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形成直立折裥的一部分。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在该实例中吸收制品1是尿布。除了下述事实之外,第四实施方式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构件21与相应的侧边缘7间隔开定位,即它们不延伸到相应的侧边缘7,其中在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和相应的侧边缘7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这样,第三通风构件21由此也与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间隔开定位。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促进气体经由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21。此外,第四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在第四实施方式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通风构件21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和与之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间隔开定位。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第五实施方式除了不包括任何第一气体通道开口或第二气体通道开口之外与图1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取而代之地,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当穿上制品1时,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从制品1中流出,因为每个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具有形成于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中的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更具体地,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形成于前端部边缘5中成的一个相关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并且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形成于后端部边缘6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是指与第一通风构件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而术语“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是指与第二通风构件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通过下述事实形成:顶片10和底片8在前端部边缘5的一个区域中不进行密封,并且在前端部边缘5中的不进行密封的区域中在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之间布置可透气体的材料(即可透气体的材料结合到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这样可透气体的材料形成前端部边缘5的一部分)。这可以从图5b中看出,图5b是图5a中所示第五实施例从前端部边缘5看去的侧视图。类似地,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通过下述事实形成:顶片10和底片8在后端部边缘6的一个区域中不进行密封,并且在后端部边缘6中的不进行密封的区域中在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之间布置可透气体的材料(即可透气体的材料结合到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这样可透气体的材料形成后端部边缘6的一部分)。可透气体的材料例如可以通过胶合或焊接结合到底片8和顶片10。
在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通风构件14优选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定位,这样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至少遮盖第一通风构件14的位于前端部边缘5处的部分。类似地,第二通风构件15优选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定位,这样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至少遮盖第二通风构件15的位于后端部边缘6处的部分。每个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是气体可以经由其进入制品1并且从制品1流出的窗口。
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的材料可以是上述的用于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材料。当根据WSP70.1(05)方法在200kPa下以及在20cm2的样品面积上测量时,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的可透气体的材料所具有的空气透过率至少为50m3/m2/min,优选至少为150m3/m2/min,更优选至少为300m3/m2/min,最优选至少为450m3/m2/min。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允许气体经由第一和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流入和流出通风构件14、15以及从制品1流出,因此基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原理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即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代替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开口16、17)。图5c示出当吸收制品由穿着者穿上时沿图5a的线II-II截取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此外,第五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通风构件14,其中吸收制品可以在前端部边缘5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即每个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在前端部边缘5中的相关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类似地,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其中吸收制品可以在后端部边缘6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即每个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在后端部边缘6中的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此外,第五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位于底片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此外,第五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和一个或多个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但是不包括第二通风构件15和与第二通风构件15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反之亦然。
除了不包括任何第三气体通道开口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取而代之地,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当穿上制品1时,允许气体经由第三通风构件21从制品1中流出,因为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在相应的侧边缘7中形成的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更具体地,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在邻近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定位的相应的侧边缘7中形成的一个相关的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在第三边界部分13中。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是指与第三通风构件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每个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通过下述事实形成:顶片10和底片8在相应的侧边缘7的一个区域中不进行密封,并且在相应的侧边缘7中的不进行密封的区域中在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之间布置可透气体的材料(即可透气体的材料结合到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这样可透气体的材料形成相应侧边缘7的一部分)。这可以从图6中看出,图6是第六实施例的从侧边缘7之一看去的侧视图。可透气体的材料例如可以通过胶合或焊接结合到底片8和顶片10。
在第六实施例中,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优选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定位,这样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至少遮盖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的位于相应侧边缘7处的部分,即每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位于侧边缘7中的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25。每个可透气体的窗口25是气体可以经由其进入制品1和从制品1流出的窗口。
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的材料可以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的材料相同。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允许气体经由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流入和流出第三通风构件21以及从制品1流出,因此基于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原理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
此外,第六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六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可以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通风构件21,其中吸收制品可以在每个侧边缘7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此外,第六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位于底片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前端部边缘5中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延伸到后端部边缘6中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除了下述事实之外,第七实施方式与图1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即位于所述顶片10上)以便在制品1的使用过程中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并且第七实施方式不包括任何气体通道开口。此外,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在第一边界部分11和第二边界部分12内的任意位置包括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该实施方式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从制品1流出,即气体可以经由通风构件14、15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区域(即小环境)流出和从制品1流出。这样,通风构件14、15定位在顶片10上意味着促进了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气体流动,从而促进了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通风。
因为通风构件14、15定位在顶片10上(即位于制品1的外部),所以气体可以经由通风构件14、15的不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任意一侧或顶片10(即经由与制品1的周围接触的任意一侧)离开通风构件14、15并到达制品1的外部。
图7b示出当吸收制品由穿着者穿上时沿图7a的线III-III截取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第七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七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通风构件14和/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此外,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但是不包括第二通风构件15。可供选择地,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构件15,但是不包括第一通风构件14。此外,第七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位于底片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在吸收制品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情况下,气体可以通过顶片10进入通风构件14、15中,并经由通风构件14、15到达制品1的外部。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的从面向穿着者一侧看去的平面视图。除了下述事实之外,第八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即位于所述顶片10上)以便在制品1的使用过程中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并且第八实施方式不包括任何气体通道开口。此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风构件21可以定位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内的任意位置。该实施方式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允许气体经由第三通风构件21从制品1流出,即气体可以经由通风构件21从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区域(即小环境)流出和从制品1流出。这样,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在顶片10上意味着促进了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气体流动,从而促进了制品1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通风。因为通风构件21定位在顶片10上(即位于制品1的外部),所以气体可以经由通风构件21的不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任意一侧或顶片10离开通风构件21并到达制品1的外部。此外,第八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八实施方式可以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通风构件21。此外,第八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位于底片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在吸收制品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情况下,气体可以通过顶片10进入第三通风构件21内,并且经由第三通风构件21到达制品1的外部。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前端部边缘5延伸到后端部边缘6。
除了不包括任何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或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与图1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取而代之地,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当穿上制品1时,允许气体经由通风构件14、15从制品1中流出,因为顶片10所具有延伸尺寸使得顶片10分别在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处在制品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上延伸。这样,第一通风构件14和第二通风构件15分别在前端部边缘5和后端部边缘6处至少部分地由顶片10遮盖。图9示出第九实施方式在使用中的横截面。在第九实施方式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c中截取横截面相似的方式截取图9中的横截面。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气体可以经由在相应的端部边缘5、6中的顶片10进入和离开通风构件14、15以及从制品1流出,从而促进了制品1的通风。因为气体可以通过顶片10,所以在相应的端部边缘5、6中的顶片10作为可透气体的材料工作。
此外,第九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九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通风构件14,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前端部边缘5定位,并且其中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顶片10在前端部边缘5处在制品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上延伸。类似地,吸收制品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风构件15,其中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后端部边缘6定位,并且其中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顶片10在后端部边缘6处在制品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上延伸。此外,第九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变化以使得吸收制品在前端部2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但是在后端部3中不包括第二通风构件15,或反之亦然。此外,第九实施方式可以在底片8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
除了不包括任何第三气体通道开口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取而代之地,第十实施方式的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这样当穿上制品1时,允许气体经由第三通风构件21从制品1中流出,因为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顶片10在侧边缘7处在制品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第三通风构件21上延伸。这样,第三通风构件21在相应的侧边缘7处至少部分地由顶片10遮盖。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气体可以通过在相应的侧边缘7中的顶片10进入和离开第三通风构件21以及从制品1流出,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此外,第十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上述变型进行变化。这样,第十实施方式可以变化成使得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邻近相应的侧边缘7定位。这样,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顶片10在侧边缘7处在制品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上延伸。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型(未示出)中,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前端部边缘5延伸到后端部边缘6。
除了不包括任何气体通道开口之外,第十一实施方式(未示出)与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实施方式或它们的变型相同。然而,第十一实施方式包括位于底片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那样。允许气体经由翼片19进入和离开制品1,从而促进制品1的通风。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定位在通风构件下面。可供选择地,每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可以定位在底片8的任意其它部分中。
在任意上述实施方式的另外变型中,吸收芯9具有与底片8相关的形状和定位,以便在前端部2中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或在后端部3中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二边界部分12和/或在吸收芯9的每一侧上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三边界部分13。这样,在至少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构件14,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风构件15,和/或在位于吸收芯9的每一侧上的至少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三通风构件21。
总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制品1,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或短裤衬垫,所述吸收制品1具有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并且包括:
-前端部2、后端部3和使所述前端部2和后端部3互连的裆部4;
-前端部边缘5、后端部边缘6和两个侧边缘7;
-不透液体的底片8;
-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8的一部分上的吸收芯9;
-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邻近至少一所述边缘5、6、7定位,其中所述底片8在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中不由所述吸收芯9覆盖;
-由通风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8上,并且布置成仅仅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边界部分11、12、13中,其中:
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至少为1mm,优选至少为3mm,更优选至少为7mm,最优选为10mm,
通风材料的孔隙度大于8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5%,
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优选大于0.75,最优选大于0.95;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布置成当穿上吸收制品1时在穿着者的皮肤和底片8之间形成相关的空隙,
其中允许气体进入和离开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中和离开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根据本发明,通风材料(即通风构件14、15、21)仅仅定位在制品1的特定区域内,在该特定区域中,促进通风是最重要的,以便降低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危险性。因此,这是在制品的特定区域中促进通风的最有效的方式。此外,由于通风材料不在吸收芯上延伸,所以降低了从吸收芯经由通风材料泄漏的危险性。
测试方法
厚度测量
可以使用Instron 4301拉力试验仪(Instron USA)确定通风材料在特定压力下的的厚度,该拉力试验仪具有压缩测试软件Instron系列IX自动化的材料测试版本8.28.00,当在活动的平台与固定的基板之间以5mm/min的恒定速度压缩时测量抵抗力。
利用下述公式计算进行测量时的压力:
P=F/Ap
其中:
P=以帕斯卡为单位的压力;
F=作用在平台上的以牛顿为单位的力;
Ap=以平方米为单位的平台的面积(例如7,85e-5m2)。
使用的基板在尺寸上必须比平台的尺寸大。通过进行在平台和基板之间没有材料的压缩测试确定初始高度并且记录接触处的距离。初始高度必须比样品的初始厚度大,这样测试在样品上以零压力开始。样品材料的尺寸可以与平台的尺寸相同,或优选大于平台的尺寸,例如5×5cm。
利用下述公式计算厚度:
t=x0-x
其中:
t=在特定压力下的样品厚度,以毫米为单位;
x=在特定压力下平台位置距离初始位置的距离,以毫米为单位;
x0=初始平台位置距离基板的距离,以毫米为单位。
孔隙度测定
利用等式计算在0.5kPa下的通风材料的孔隙度:
ϵ = 1 - M A m · ( t · 0.1 cm / mm ) · 1 ρ fiber
其中:
ε=孔隙度
M=样品材料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Am=样品材料的面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
Pfiber=纤维密度,以克每立方厘米为单位;
t=在特定压力下的样品厚度,以毫米为单位。
对于由多种纤维构成的网状物,网状物纤维的密度是每个单独纤维密度的重量平均值:
ρfiber Total=wt%fiber1·ρfiber1+wt%fiber2·ρfiber2+...
其中:
wt%=(组合物中的纤维重量/组合物的总重量)·100%
当测量泡沫材料时,Pfiber是构成泡沫的材料密度。
实例
下述是根据本发明可以用于通风构件的通风材料的材料的实例。
通风材料A
由100%聚酯构成的衬垫织物(AirX,article no.5683,3mm,Tyex)
M=1.4731g
ρfiber=1.37g/cm3
Am=25cm2
t0.5kPa=10.79mm
15kPa=10.30mm
对于材料A利用前述等式计算的孔隙度和厚度给出下述值:
ε0.5kPa=.0.96
t5kPa/t0.5kPa=0.95
通风材料B
由100%聚酯构成的衬垫织物(AirX,article no.5911,10mm,Tyex)
M=0.5451g
ρfiber=1.37g/cm3
Am=25cm2
t0.5kPa=3.06mm
t5kPa=2.88mm
对于材料B利用前述等式计算的孔隙度和厚度给出下述值:
ε0.5kPa=0.93
t5kPa/t0.5kPa=0.94
通风材料C
PP/PE双组分气流成网无纺织物(ES-UB,100gsm,20dtex,ESFiberVisions)
M=0.2183g
ρfiber=1.37g/cm3
Am=25cm2
t0.5kPa=8.19mm
t5kPa=2.44mm
对于材料C利用前述等式计算的孔隙度和厚度给出下述值:
ε0.5kPa=0.99
t5kPa/t0.5kPa=0.30
下面是可以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可透气体的翼片的可透气体材料的材料实例。
可透气体的材料A
30gsm PP SMMS(WHITES 107007,Fibertex A/S)
根据WSP70.1(05)方法测定的空气透过率:59m3/m2/min,STDEV=4,在200帕下进行测量;20cm2
可透气体的材料B
17gsm PP SSS,1.1-1.3dtex(Elite Soft,Fibertex A/S)
根据WSP70.1(05)方法测定的空气透过率:248m3/m2/min,STDEV=19,在200帕下进行测量;20cm2
可透气体的材料C
30gsm穿孔的生物可降解薄膜(PVFX 271-P9,Poligof)
根据WSP70.1(05)方法测定的空气透过率:100m3/m2/min,STDEV=9,在200帕下进行测量;20cm2
可透气体的材料D
36gsm穿孔的PE薄膜(Aquidry Classic,Tredegar)
根据WSP70.1(05)方法测定的空气透过率:181m3/m2/min,STDEV=11,在200帕下进行测量;20cm2
可透气体的材料E
15gsm PP(4W Ho5-01;Fibreweb)
根据WSP70.1(05)方法测定的空气透过率:364m3/m2/min,STDEV=26,在200帕下进行测量;20cm2
如何测量产品中的通风材料的厚度的实例。
在通风材料与制品中的另外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底片)无法分隔开以及不破坏通风材料就无法分隔开材料的情况下,利用前述厚度测量方法测定在特定压力下的包含通风材料和无法分隔开材料的复合物总体厚度,并且进一步在相同的特定压力下仅仅测定另外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厚度。那么通风材料的厚度可以通过从包含通风材料和另外无法分隔开材料的复合物的厚度测量值减去另外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测量厚度则可以计算出通风材料的厚度。
已经参照具体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尽管参照尿布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同样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吸收制品,例如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或短裤衬垫。在需要时可以将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或其变型组合,并且本发明的最终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

Claims (37)

1.一种吸收制品(1),诸如尿布、卫生巾、失禁防护制品或短裤衬垫,所述吸收制品(1)具有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并且包括:
-前端部(2)、后端部(3)和使所述前端部(2)和所述后端部(3)互连的裆部(4);
-前端部边缘(5)、后端部边缘(6)和两个侧边缘(7);
-不透液体的底片(8);
-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8)的一部分上的吸收芯(9);
-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邻近至少一个所述边缘(5,6,7)定位,其中所述底片(8)在所述至少一个边界部分(11,12,13)中不由所述吸收芯(9)覆盖;
-由通风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定位成覆盖在所述底片(8)上,并且布置成仅仅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边界部分(11,12,13)内,其特征在于:
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至少为1mm,优选至少为3mm,更优选至少为7mm,最优选为10mm,
通风材料的孔隙度大于80%,优选大于90%,最优选大于95%,
在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与在0.5kPa下测得的通风材料的厚度之间的比率大于0.5,优选大于0.75,最优选大于0.95;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布置成当穿上吸收制品(1)时在穿着者的皮肤和底片(8)之间形成相关的空隙,
其中允许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内和离开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吸收制品(1)是可透气体的,从而当穿上吸收制品(1)时允许气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离开吸收制品(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布置成当穿上吸收制品(1)时促进通过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的对流流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制品(1)还包括可透液体的顶片(10),其中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和所述吸收芯(9)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具有至少一个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22),其中与特定的通风构件(14,15,21)相关的所述至少一个气体通道开口(16,17,22)在邻近边界部分(11,12,13)的位置处在任意所述边缘(5,6,7)中形成,相应的通风构件(14,15,21)定位在边界部分(11,12,13)中,
其中允许气体经由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和所述至少一个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22)离开吸收制品(1),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22)在任意所述边缘(5,6,7)中形成,因为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相关的气体通道开口(16,17,22)的区域中是不密封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2)包括邻近所述前端部边缘(5)的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
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定位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形成于所述前端部边缘(5)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和与之相关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间隔开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部(3)包括邻近所述后端部边缘(6)的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
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定位在所述第二边界部分(12)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形成于所述后端部边缘(6)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和与之相关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间隔开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4-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裆部(4)包括两个第三边界部分(13),其中邻近每个侧边缘(7)定位有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
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所述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形成于邻近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定位的相应的侧边缘(7)中,其中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邻近至少一个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和与之相关的第三气体通道开口(22)间隔开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形成于所述前端部边缘(5)中的第一气体通道开口(16)延伸到形成于所述后端部边缘(6)中的第二气体通道开口(17)。
1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制品(1)还包括可透液体的顶片(10),其中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和所述吸收芯(9)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
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具有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25),其中与特定的通风构件(14,15,21)相关的所述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25)在邻近边界部分(11,12,13)的位置处在任意所述边缘(5,6,7)中形成,其中相应的通风构件(14,15,21)定位在边界部分(11,12,13)中,并且其中所述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25)由布置在顶片(10)的端部和底片(8)的端部之间的可透气体的材料在所述位置处形成;并且
所述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25)的可透气体的材料所具有的空气透过率至少为50m3/m2/min,优选至少为150m3/m2/min,更优选至少为300m3/m2/min,最优选至少为450m3/m2/min,其中气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和所述相关的可透气体的窗口(23,24,25)离开吸收制品(1),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2)包括邻近所述前端部边缘(5)的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
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定位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具有形成于所述前端部边缘(5)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定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部(.3)包括邻近所述后端部边缘(6)的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
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定位在所述第二边界部分(12)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具有形成于所述后端部边缘(6)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裆部(4)包括两个第三边界部分(13),其中邻近每个侧边缘(7)定位有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
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具有形成于邻近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定位的相应的侧边缘(7)中的一个相关的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其中相应的第三通风构件(21)定位在相应的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邻近与之相关的第三可透气体的窗口(25)定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形成于所述前端部边缘(5)中的第一可透气体的窗口(23)延伸到形成于所述后端部边缘(6)中的第二可透气体的窗口(24)。
2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制品(1)进一步包括可透液体的顶片(10),其中所述吸收芯(9)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以便在吸收制品(1)的使用过程中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2)包括邻近所述前端部边缘(5)的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并且
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定位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部(3)包括邻近所述后端部边缘(6)的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并且
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定位在所述第二边界部分(12)中并且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裆部(4)包括两个第三边界部分(13),其中邻近每个侧边缘(7)定位有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并且
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定位成覆盖在所述顶片(10)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所述前端部边缘(5)延伸到所述后端部边缘(6)。
2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制品(1)还包括可透液体的顶片(10),其中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和所述吸收芯(9)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
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的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邻近至少一个邻近边界部分(11,12,13)定位的边缘(5,6,7)定位,相应的通风构件(14,15,21)定位在边界部分(11,12,13)中,并且
所述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所述顶片(10)在所述至少一个边缘(5,6,7)处在吸收制品(1)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邻近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定位。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2)包括邻近所述前端部边缘(5)的一个第一边界部分(11),
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在所述第一边界部分(11)中邻近所述前端部边缘(5)定位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所述顶片(10)在所述前端部边缘(5)处在吸收制品(1)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风构件(14)上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部(3)包括邻近所述后端部边缘(6)的一个第二边界部分(12),
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在所述第二边界部分(12)中邻近所述后端部边缘(6)定位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所述顶片(10)在所述后端部边缘(6)处在吸收制品(1)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构件(15)上延伸。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
所述裆部(4)包括两个第三边界部分(13),其中邻近每个侧边缘(7)定位有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
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每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邻近相应的侧边缘(7)定位并且定位在所述顶片(10)和所述底片(8)之间,并且
所述顶片(10)所具有的延伸尺寸使得所述顶片(10)在相应的侧边缘(7)处在吸收制品(1)的Z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上延伸。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和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至少之一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第三边界部分(13)延伸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界部分(11,12)至少之一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部分地定位在一个第三边界部分(13)中、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前端部(2)中的第一边界部分(11)中并且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后端部(3)中的第二边界部分(12)中,这样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风构件(21)从所述前端部边缘(5)延伸到所述后端部边缘(6)。
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8)包括由可透气体的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其中气体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进入吸收制品(1)和离开吸收制品(1),从而促进吸收制品(1)的通风。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下面,其中促进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所述至少一个通风构件(14,15,21)定位成至少部分地覆盖在底片(8)中的可透气体的翼片(19)上。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吸收制品(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透气体的翼片(19)的可透气体的材料所具有的空气透过率至少为50m3/m2/min,优选至少为150m3/m2/min,更优选至少为300m3/m2/min,最优选至少为450m3/m2/min。
CN2007801020299A 2007-12-21 2007-12-21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Pending CN1019029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7/051081 WO2009082312A1 (en) 2007-12-21 2007-12-21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ventilation compon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997A true CN101902997A (zh) 2010-12-01

Family

ID=4080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20299A Pending CN101902997A (zh) 2007-12-21 2007-12-21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49738A1 (zh)
EP (1) EP2222263A1 (zh)
CN (1) CN101902997A (zh)
BR (1) BRPI0722320A2 (zh)
WO (1) WO200908231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221A (zh) * 2012-07-31 2012-10-31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纸尿裤
CN107981985A (zh) * 2017-12-01 2018-05-04 贺帅 一种透气防渗的尿不湿
CN108309575A (zh) * 2018-01-30 2018-07-24 贺帅 能够透气防渗的尿不湿
US11273084B2 (en) 2016-08-24 2022-03-15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Absorbent article with breathable backsheet
CN114376797A (zh) * 2022-02-28 2022-04-22 贵州卡布婴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良好通风效果的防漏纸尿裤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62849S1 (en) * 2012-09-07 2016-08-02 Pet Guardian, LLC Phototherapy diaper
EP2938308B1 (en) * 2012-12-28 2019-02-27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spacer fabric as fluid flow control member
AU2012398098B2 (en) 2012-12-28 2016-06-09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spacer fabric as fluid flow control member
US9402353B2 (en) 2013-06-10 2016-08-02 Waterpulse, Inc. Injector style irrigation system
TWD172317S (zh) * 2014-10-15 2015-12-11 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拋棄式尿布
JP1547533S (zh) * 2015-02-27 2016-04-11
JP1557383S (zh) * 2015-07-10 2016-08-29
USD802754S1 (en) * 2015-09-30 2017-11-14 Drylock Technologies Nv Adult diaper
JP1592702S (zh) 2017-04-18 2020-12-07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1578A (en) * 1985-03-08 1987-07-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antiliner with ventilation areas
EP0269401A3 (en) * 1986-11-26 1989-05-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air pervious flaps
CA2026326A1 (en) * 1989-10-04 1991-04-05 James Arthur Davis Disposable diaper having a humidity transfer region, breathable zone panel and separation layer
FR2699812A1 (fr) * 1992-12-24 1994-07-01 Peaudouce Sa Article d'hygiène absorbant jetable équipé de tunnels d'aération.
US5520674A (en) * 1994-05-31 1996-05-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sealed expandable component
US5549775A (en) * 1994-11-23 1996-08-27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US5904672A (en) * 1995-08-15 1999-05-1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waist region dry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10018579A1 (en) * 1998-12-18 2001-08-30 Walter Klemp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stretchable side waist regions
JP2001327534A (ja) * 2000-05-25 2001-11-27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4024467B2 (ja) * 2000-08-24 2007-12-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7148396B2 (en) * 2004-09-15 2006-12-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isposable garment with system for reducing humidit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221A (zh) * 2012-07-31 2012-10-31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纸尿裤
US11273084B2 (en) 2016-08-24 2022-03-15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Absorbent article with breathable backsheet
CN107981985A (zh) * 2017-12-01 2018-05-04 贺帅 一种透气防渗的尿不湿
CN108309575A (zh) * 2018-01-30 2018-07-24 贺帅 能够透气防渗的尿不湿
CN108309575B (zh) * 2018-01-30 2020-06-23 贺帅 能够透气防渗的尿不湿
CN114376797A (zh) * 2022-02-28 2022-04-22 贵州卡布婴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良好通风效果的防漏纸尿裤
CN114376797B (zh) * 2022-02-28 2022-11-01 贵州卡布婴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风防漏纸尿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49738A1 (en) 2010-09-30
BRPI0722320A2 (pt) 2014-07-01
EP2222263A1 (en) 2010-09-01
WO2009082312A1 (en)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997A (zh) 包括至少一个通风构件的吸收制品
KR100804559B1 (ko) 체액 흡수성 착용 물품
US20090004435A1 (en) Absorber and Absorbent Article
KR102604445B1 (ko) 후면 포켓이 있는 허리밴드를 갖는 흡수성 팬티
KR102557730B1 (ko) 흡수 용품
MX2007007996A (es) Sellado de extremos para un nucleo absorbente.
CN111511327B (zh)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吸收性物品
RU2713355C1 (ru) Трусы-подгузники, имеющие частично неперекрывающуюся структуру панели для талии, не содержащую внутренний материал и эластичные элементы
KR20100100864A (ko) 착용 흡수성 물품
US2019009107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channel
JP2021507767A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2313073B (zh) 具有3d压花的纤维素非织造层合物
CN203988672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06163473A (zh) 包括流体分配结构的吸收制品
KR20210014652A (ko) 신체 순응 구조를 구비한 흡수 용품
WO2023009191A1 (en) Absorbent body for use in an absorbent article
KR102652665B1 (ko) 자기 지지형 흡수 용품 시스템
WO202222687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CN203988673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13164297A (zh) 吸收制品
AU2018419669B2 (en) Absorbent body for use in an absorbent article
KR20140000164A (ko) 통기성 강화 팬티라이너
CN203988674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JP5101753B1 (ja) 吸収体物品
BR112021009114A2 (pt) artigo absorve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