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02817B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2817B
CN101902817B CN200910085630.2A CN200910085630A CN101902817B CN 101902817 B CN101902817 B CN 101902817B CN 200910085630 A CN200910085630 A CN 200910085630A CN 101902817 B CN101902817 B CN 101902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rate
information
radio resource
logical channe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56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2817A (zh
Inventor
戴谦
王冠宙
陈思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56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2817B/zh
Priority to US13/322,228 priority patent/US8861458B2/en
Priority to EP10780052.6A priority patent/EP243228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089 priority patent/WO20101359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2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2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8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演进型基站根据用户终端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并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或者:接收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后,用户终端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实现前述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的装置。极大地提高了UE对eNB的无线资源调度策略的配合度,在满足基本QoS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系统中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中,上行链路的数据通过上行共享信道传输。由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NodeB)分配资源给每个用户终端。E-UTRAN采用的接入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E-UTRAN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具有大带宽、多时间进程的特点,其无线资源具有时间和频率的两维属性,能够承载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
为了能给每个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按照自己的需求分配资源和提供服务,以在上行传输中实现较好的复用性能,同时也为了充分灵活高效的利用系统带宽,LTE系统为用户的上行传输资源分配制定了专门的控制消息。其中,专用于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进行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是由eNB发送给用户终端的,该资源分配控制消息又称为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UpLink Grant),UL Grant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上发送,并采用下行链路控制信令中的格式0(DCI format 0,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format 0)来发送。
上行无线资源调度的基本过程是:eNB根据目标UE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道状况来判断出哪些频率资源适合分配给该UE,并在前述的控制信令中指定出无线资源的频率位置,将该控制信令下发给UE,UE接收到控制信令并解调出该资源信息,从而获知eNB对UE的频率资源的调度,并在这些指定的频率资源位置进行业务数据的上传。
在LTE协议中,DCI format 0所包含的部分较重要的定义域如下:
跳频指示符:用于指示该信令指配的频率资源是否采用了跳频模式;
资源块指配信息:用于指示UE可使用的频率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调制编码等级(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用于指示UE发送的数据应当采用什么调制模式和编码率;
新数据指示符:用于指示UE是发送新数据还是重传旧数据;
其中的资源块指配信息就是前述的eNB用于通知UE,哪些频率资源可以用来承载上行链路数据的定义域。
在目前的LTE协议中,UE可以从eNB获得的信令信息中,用来决定如何将上行链路数据分配到哪些频率资源的只有“资源块指配信息”和“调制编码等级”这两个。
此外,LTE系统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会发送RRC消息来实现UE和eNB之间建立RRC层链接、配置系统参数和传递UE能力参数等许多操作。其中,下行链路的RRC消息在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
目前的LTE系统支持多种类型的通讯业务,例如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语音业务、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类型的数据业务、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上网业务以及网络游戏业务等,这些业务要求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参数都各不相同,目前的服务质量参数主要包括最大允许的数据包延迟、最低允许数据速率、最大允许误包率、优先保证比特率(PRB,Prioritized Bit Rate)、累积最大比特速率(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等。在UE的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映射为多个逻辑信道(LCH,Logical Channel),并按照其业务的QoS不同,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高低分别划分入4个逻辑信道组(LCG,Logical Channel Group),UE将这4个LCG的数据量以缓冲区状态报告(BSR,Buffer Status Report)的形式上报给eNB,eNB综合考虑UE的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BSR以及UE各个业务的QoS需求后,为UE分配频率资源。
目前的LTE系统Release 8中的上行链路采用的是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发射技术,这样就限制了eNB在进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调度的时候,为UE所指配的频率资源必须是连续的。UE在收到频率资源的指配信令后,如果UE有多个LCH的数据(意味着UE启动了多种类型的业务),那么UE按照以下步骤将资源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
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并且UE在执行上述步骤时,须遵循下述原则:
当待传输的LCH数据中的一个RLC SDU(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Unit,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完整的承载在剩余资源上时,UE不应将该RLC SDU分段传输(即不应在本次资源分配中只为这个SDU的一部分数据分配资源);
如果UE将一个RLC SDU分段,则应当利用剩余资源承载该RLC SDU的尽可能大的一段数据;
UE应当使数据传输量最大化。
其中,LCH的优先级制定的原则是根据运营商的不同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小区,运营商可能要求VoIP业务具有最高优先级,而在另一个小区,运营商可能要求上网业务具有最高优先级。当UE启动了多类型业务时,为了保证各种业务的QoS要求都得到满足,eNB必须按照对信道质量要求最严的那个业务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频率资源,这样做其实对频率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所要求的最大误包率(PER,Packet Error Rate)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频率资源所具有的信道质量也是不同的,如果UE将对信道质量要求低的业务的数据放在高质量的频率资源内,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目前的LTE系统中所定义的UE如何将逻辑信道数据放入频率资源的原则(参见前述描述)中,缺少“针对信道质量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逻辑信道数据放入频率资源”这一类原则,UE只会呆板的将资源先分给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数据。
对于目前的LTE系统来说,由于承载UL grant的资源有限,如果为上行链路调度在UL grant内增加更多控制信息,固然可以提高PUSCH的资源利用率,但是会带来较大的控制信令开销,抵消了很大一部分SCH信道的传输增益。此外,通过利用现有的RRC消息或增加新的MAC控制单元(MAC CE,MACControl Element)的方式也可以承载部分控制信息,但同样存在增加控制信息的开销这一问题。因此LTE系统目前的上行调度机制虽然存在缺点,但性能上尚可以接受。
根据目前的LTE MAC层的协议标准(3Gpp TS36.321)的定义,前述的MAC控制单元是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的组成部分,一个MAC PDU是由一个MAC报头(MAC header)、0个或多个MAC控制单元、0个或多个MAC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以及可选的填充数据(Padding)组成。
随着LTE release 8标准的制定接近完成,为了适应目前以及未来飞速增长的各种无线业务的需求,LTE release 8的下一个演进标准也已经开始进入制定过程,也就是LTE-Advanced(先进的LTE)标准。
LTE-Advanced系统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参与聚合的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UE可以同时在多个载波频段和eNB进行收发传输,在单个载波频段上,仍然维持了LTE release8的特性,也就是说LTE-Advanced系统可以看成是多个LTE系统的“捆绑”。引入载波聚合技术后,LTE-Advanced系统的可使用资源大大扩展,并且上行链路调度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加了。在LTE系统中,eNB只能给UE分配频域上连续的频谱资源,调度灵活性受到很大限制,而多个分量载波聚合之后,eNB可以在各个分量载波频段上都给UE分配资源,相当于引入了频域分布式调度的特性,在调度灵活性和频域分集增益上都有很大提升。例如eNB可以将不同的业务数据调度在不同的分量载波频段上,而不同的分量载波频段的信道条件各不相同(频率不同会导致快衰落、慢衰落、多普勒频移等等信道状况都不同),eNB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的QoS需求把信道质量刚好合适的分量载波资源分配给对应的业务,这样就不会导致对信道质量要求低的业务反而得到信道质量好的频率资源,而对信道质量要求高的业务的数据得不到最优质的频率资源,从而影响该业务的通讯质量,造成系统吞吐量下降。
虽然引入载波聚合技术后,eNB可以灵活调度资源,但是目前eNB下发给UE的资源指配控制信令中与资源分配直接相关的信息只有资源块指配信息和MCS,UE从这两个信息中不能确定eNB希望把哪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给哪个逻辑信道。按照目前LTE release 8标准定义的UE处理机制,UE只会将eNB指配的第一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给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直到第一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完后,再分配第二个分量载波的资源。这样就导致了eNB的调度意图完全没有被UE执行,会引起系统吞吐量下降。
在LTE系统中,由于上行链路资源有限,且上行链路的调度灵活性也较小,因此UE侧采用简单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机制来使用eNB指配的资源的这种方式,从性能上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在LTE-Advanced系统中,由于载波聚合技术赋予了上行链路很大的调度灵活性,并且系统整体带宽大大扩展,因此前述的缺陷所造成的性能损失在LTE-Advanced系统中会是非常大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能大大节约上行无线资源,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并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
优选地,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及信噪比信息中的一种;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中的一种。
优选地,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承载于上行链路授权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设置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设置上行链路授权消息、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的信息与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或将所述对应关系事先存储于所述演进型基站及所述用户终端中。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后,用户终端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分配得到调制编码等级MCS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参照所述无线资源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级所对应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为逻辑信道分配所述无线资源,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于或接近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者,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接近或属于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信噪比、信噪比等级、信干噪比或信干噪比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或信干噪比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或者,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等级或信干噪比等级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步骤包括:
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优先保证比特率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检测结果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道质量越好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将无线资源分配给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相等或最接近的逻辑信道。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为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承载于上行链路授权消息或RRC消息中,或承载于专设的MAC控制单元中;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上行链路授权消息、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的信息与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
通知模块,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或将所述对应关系事先配置于所述演进型基站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中。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以及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分配得到MCS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参照所述无线资源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级所对应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为逻辑信道分配所述无线资源,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于或接近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者,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接近或属于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信噪比、信噪比等级、信干噪比或信干噪比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或信干噪比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或者,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等级或信干噪比等级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步骤包括:
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检测结果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道质量越好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将无线资源分配给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相等或最接近的逻辑信道。
本发明中,eNB参考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以及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为UE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分配好无线资源后,下发无线资源的控制信息来指导UE进行无线资源的调度,由于充分参考了eNB所确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UE为逻辑信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更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QoS,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UE为逻辑信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更符合eNB的资源分配要求。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UE对eNB的无线资源调度策略的配合度,在满足基本QoS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实施例一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实施例二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eNB参考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以及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为UE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分配好无线资源后,下发无线资源的控制信息来指导UE进行无线资源的调度,由于充分参考了eNB所确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UE为逻辑信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更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QoS,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UE为逻辑信道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更符合eNB的资源分配要求。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UE对eNB的无线资源调度策略的配合度,在满足基本QoS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eNB根据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UE分配无线资源,确定为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确定控制信令信息,将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按如下步骤执行:
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执行上述步骤时,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分配得MCS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当待传输的LCH数据中的一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RLC SDU,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可以完整的承载在剩余资源上时,UE不应将该RLC SDU分段传输(即不应在本次资源分配中只为这个SDU的一部分数据分配资源);
如果UE将一个RLC SDU分段,则应当利用剩余资源承载该RLC SDU的尽可能大的一段数据;
UE应当使数据传输量最大化。
本示例中为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增加了一项处理原则,由于MCS等级与信道条件存在一定相关性,从通常的意义来说,MCS等级越高则代表着该频段资源的信道条件越好,因此MCS等级可以作为一项参考信息来指导UE根据QoS指标合适的分配资源。以下通过具体的示例进一步阐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假设在某次调度中,eNB为UE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及其控制信令信息内容为:在分量载波1上,分配4个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MCS=21;在分量载波2上,分配资源8个RB,MCS=10。
假设UE侧有两个LCH的数据待传,其中LCH1为VoIP业务数据,LCH2为FTP业务数据,LCH1的优先级>LCH2的优先级,LCH1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2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1的待传输数据为320bit,LCH2的待传输数据为3Mbit。根据LTE标准(3GPP TS36.213)的定义,由上述场景设置可以查表(TS36.213中的表8.6.1-1和表7.1.7.2.1-1)得知:eNB分给UE的分量载波1的资源可以承载1736bit的数据;分量载波2的资源可以承载1384bit的数据。如图1所示,本示例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UE解调出eNB下发的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102:UE选择出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LCH的PRB要求的LCH,将这些LCH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待分配LCH队列;
步骤103:在待分配LCH队列中选出“最大允许误包率”最小的LCH,判断现有资源可承载的bit数是否大于在待分配LCH队列中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需求bit数;若是,则说明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该LCH,进入步骤105;若否,则说明没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该LCH,进入步骤104。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最大允许误包率”最小的LCH是LCH2,比LCH2优先级高的所有LCH的待传输bit数是320bit,现有资源可承载3120bit,3120-320>0,因此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由于没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步骤103选出的LCH,因此在本次资源分配中,UE不给该LCH分配资源,将该LCH从待分配LCH队列中去除,返回步骤103;
步骤105:将MCS最高的分量载波资源分给步骤103选出的LCH,该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完则分配MCS次大的分量载波资源给该LCH,但需保证剩余资源足够承载待分配LCH队列中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资源需求。分配结束后,将该LCH从待分配LCH队列中去除;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分量载波1的资源的MCS最大,因此将其资源分给LCH2,由于LCH2待传数据有3Mbit,大于载波1的资源承载量,因此分量载波2的资源也要分给LCH2。又因为需要保证满足优先级高的LCH1的资源需求,因此载波2的资源只能有1384-320=1064bit分给LCH2,共有1736+1064=2800bit的资源分给了LCH2。
步骤106:判断eNB分配的资源是否还有剩余;若是,进入步骤107;若否,则UE侧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eNB分配的资源没有剩余,因此进入步骤110,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107:判断待分配LCH队列是否已空,若否,返回步骤103;若是,则进入步骤108;
步骤108:判断是否还有有数据待传输的LCH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若是,进入步骤109;若否,则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109:若UE侧还有LCH有数据待传输且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则将这些LCH选出,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新的待分配LCH队列,返回步骤103;
步骤110:UE侧资源分配结束。
实施例二
eNB根据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UE分配无线资源,确定为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确定控制信令信息,将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如果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等级信息时,则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按如下步骤执行:
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执行上述步骤时,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参照所述无线资源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级所对应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为逻辑信道分配所述无线资源,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于或接近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者,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接近或属于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
当待传输的LCH数据中的一个RLC SDU(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Unit,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完整的承载在剩余资源上时,UE不应将该RLC SDU分段传输(即不应在本次资源分配中只为这个SDU的一部分数据分配资源);
如果UE将一个RLC SDU分段,则应当利用剩余资源承载该RLC SDU的尽可能大的一段数据;
UE应当使数据传输量最大化。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示例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了“误包率等级”这一信息,并从节省信令开销的角度将误包率等级化;增加了一项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由于误包率等级与UE的逻辑信道QoS指标直接对应,因此误包率等级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参考信息来指导UE根据QoS指标合适的分配资源。
误包率等级表在LTE-Advanced标准中设定,如表1所示:
  误包率等级   对应的误包率范围
  1   [0.01%,0.1%)
  2   [0.1%,0.5%)
  3   [0.5%,1%)
  4   [1%,2%)
表1
在eNB和UE中均已预设定了上表的内容。
假设在某次调度中,eNB为UE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及其控制信令信息内容为:
在分量载波1,分配资源4个RB,MCS=21,误包率等级1;
在分量载波2,分配资源4个RB,MCS=10,误包率等级4;
在分量载波3,分配资源4个RB,MCS=18,误包率等级2;
上述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包含了“误包率等级”定义域。
假设UE侧有两个LCH的数据待传,其中LCH1为VoIP业务数据,LCH2为FTP业务数据,LCH1的优先级>LCH2的优先级,LCH1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2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1的待传输数据为320bit,LCH2的待传输数据为4Mbit。假设在QoS参数配置中,VoI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2%,FT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0.1%。
根据LTE标准(3GPP TS36.213)的定义,由上述场景设置可以查表得知:eNB分给UE的分量载波1的资源可以承载1736bit的数据,分量载波2的资源可以承载680bit的数据,分量载波3的资源可以承载1416bit的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定义的误包率等级表,可查得LCH1的误包率等级为4,LCH2的误包率等级为1。
如图2所示,本示例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UE解调出eNB下发的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202:在待传输LCH队列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LCH,比较它的误包率等级与eNB分配的哪一个分量载波资源的误包率等级最符合,将该分量载波的资源分给该LCH,若没有最符合的资源,为了保证LCH的传输质量,选择一个误包率等级高于且最接近该LCH的误包率等级的分量载波资源(即该等级对应的误包率比该LCH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要小),将该资源分给该LCH。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LCH1的优先级最高,最符合它的资源是分量载波资源2。
步骤203:判断当前分量载波的资源是否满足了该LCH数据量的需求?若是,进入步骤205;若否,进入步骤204。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分量载波资源2可以满足LCH1的需求,因此进入步骤205。
步骤204:在剩余的其他分量载波资源中,选择一个误包率等级高于且最接近该LCH的“最大允许误包率”对应等级的分量载波资源,将该资源分给该LCH;若没有误包率等级高于该LCH的“最大允许误包率”对应等级的分量载波资源,则选择一个误包率等级低于且最接近该LCH的“最大允许误包率”对应等级的分量载波资源,将该资源分给该LCH。
步骤205:将该LCH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
步骤206:判断是否还有剩余资源,若有则进入步骤207;若没有则进入步骤2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207:判断是否还有待传LCH数据未获得资源,若是,返回步骤202;若否,进入步骤2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还有LCH2未获得资源,因此返回步骤202。LCH2的误包率等级为1,分量载波资源1最符合其要求,因此将分量载波资源1分给LCH2;又因为分量载波资源1不足以满足LCH2,而剩余资源中只有分量载波资源3最接近LCH2的要求,因此再将分量载波资源3分给LCH2;又因加入了分量载波资源3还是不足以承载LCH2,而剩余资源中只有分量载波资源2最接近LCH2的要求,且分量载波资源2在分给LCH1后还有剩余,因此再将分量载波资源2的剩余资源分给LCH2。
步骤2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本示例中,也可将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直接作为控制信令信息发送给UE,而UE根据上述原则为无线资源选择较合适的误包率要求的LCH。如果控制信令信息是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信息,实现方式与图2所示的方法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二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控制信令信息仍为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只是利用MCS来指示,进一步减少控制信令的开销。
具体实现如下:
设定MCS等级和误包率的对应关系表,如表2所示:
  MCS等级   误包率等级   对应的误包率范围
  0~10   4   [1%,2%)
  11~20   3   [0.5%,1%)
  21~24   2   [0.1%,0.5%)
  25~28   1   [0.01%,0.1%)
  29   保留   保留
  30   保留   保留
  31   保留   保留
表2
在表2中,目前LTE标准定义的MCS等级范围是0~31(参见3GPP TS36.213表8.6.1-1),可参照表2来定义MCS等级和误包率的对应关系。每个误包率等级对应的误包率范围应当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的误包率要求来制定,并且根据实际系统试验和系统仿真来确定最佳值。
表2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是在eNB和UE中均预定义好表2,eNB和UE共同遵守该定义,这样就不需要为了传输该表而在eNB和UE之间交互信令;二是在eNB侧预定义该表,且该表的内容可以由eNB半静态配置,UE不预定义该表,而是由eNB通过专用信令将表格内容下发给UE。上表只是MCS等级和误包率对应表的定义方式之一,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定义方法和格式,例如顺序不同、按升序或降序排列、误包率范围和MCS等级的分割粒度不同、误包率和MCS等级分割的级数不同等。
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所依据的资源分配原则与实施例二中所依据的原则相同。
本示例建立了MCS等级和误包率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协议中将该表进行固定定义,eNB和UE共同遵守;也可以由eNB半静态配置该对应关系,并通过信令方式来告知UE;增加了一项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由于MCS等级和误包率指标建立了对应关系,因此MCS等级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参考信息来指导UE根据QoS指标合适的分配资源,而不需要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另外添加信息。
实施例四
eNB根据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UE分配无线资源,确定为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确定控制信令信息,将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如果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及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或其等级信息时,则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按如下步骤执行:
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执行上述步骤时,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或信干噪比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或者,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等级或信干噪比等级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当待传输的LCH数据中的一个RLC SDU(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Unit,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完整的承载在剩余资源上时,UE不应将该RLC SDU分段传输(即不应在本次资源分配中只为这个SDU的一部分数据分配资源);
如果UE将一个RLC SDU分段,则应当利用剩余资源承载该RLC SDU的尽可能大的一段数据;
UE应当使数据传输量最大化。
图3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在本示例以控制信令信息为SINR等级为例进行说明,SINR等级表在LTE-Advanced标准中设定,如表3所示:
  SINR等级   对应的SINR范围
  0   [-8dB,-5dB)
  1   [-5dB,-2dB)
  2   [-2dB,1dB)
  3   [1dB,4dB)
  4   [4dB,7dB)
  5   [7dB,10dB)
  6   [10dB,13dB)
  7   [13dB,16dB)
表3
eNB和UE均已预设定了上表的内容。本示例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了“SINR等级”这一重要信息,并从节省信令开销的角度将SINR等级化;增加了一项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由于SINR等级与UE的逻辑信道QoS指标有强相关性,因此SINR等级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参考信息来指导UE根据QoS指标合适的分配资源。
假设在某次调度中,eNB为UE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及其控制信令信息内容为:
在分量载波1上,分配资源4个RB,MCS=21,SINR等级6;
在分量载波2上,分配资源4个RB,MCS=10,SINR等级2;
在分量载波3上,分配资源4个RB,MCS=18,SINR等级5;
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包含了“SINR等级”定义域。
假设UE侧有两个LCH的数据待传,其中LCH1为VoIP业务数据,LCH2为FTP业务数据,LCH1的优先级>LCH2的优先级,LCH1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2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1的待传输数据为320bit,LCH2的待传输数据为4Mbit。假设在QoS参数配置中,VoI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2%,FT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0.1%。根据LTE标准(3GPP TS36.213)的定义,由上述场景设置可以查表得知:eNB分给UE的分量载波1的资源可以承载1736bit的数据,分量载波2的资源可以承载680bit的数据,分量载波3的资源可以承载1416bit的数据。
如图3所示,本示例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UE解调出eNB下发的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302:UE选择出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LCH的PRB要求的LCH,将这些LCH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待分配LCH队列;
步骤303:在待分配LCH队列中选出“最大允许误包率”最小的LCH,判断现有资源可承载的bit数是否大于在待分配LCH队列中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需求bit数;若是,则说明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该LCH,进入步骤305;若否,则说明没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该LCH,进入步骤304。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最大允许误包率”最小的LCH是LCH2,比LCH2优先级高的所有LCH的待传输bit数是320bit,现有资源可承载3832bit,3832-320>0,因此进入步骤305。
步骤304:由于没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步骤303选出的LCH,因此在本次资源分配中,UE不给该LCH分配资源,将该LCH从待分配LCH队列中去除,返回步骤303;
步骤305:将SINR等级最高的分量载波资源分给步骤303选出的LCH,该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完则分配SINR等级次高的分量载波资源给该LCH,但需保证剩余资源足够承载待分配LCH队列中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资源需求。分配结束后,将该LCH从待分配LCH队列中去除。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载波1的资源的SINR等级最高,因此将其资源分给LCH2;由于LCH2待传数据有4Mbit>分量载波1的资源承载量,因此再将SINR等级次高的分量载波3的资源分给LCH2;又由于LCH2剩余待传数据=4Mbit-分量载波1的资源承载量>分量载波2的资源承载量,因此还需将SINR等级次高的分量载波2的资源分给LCH2;考虑到需要保证满足优先级高的LCH1的资源需求,因此分量载波2的资源只能有680-320=360bit分给LCH2,最终本次调度共有1736+1416+360=3512bit的资源分给了LCH2。
步骤306:判断eNB分配的资源是否还有剩余;若是,进入步骤307;若否,则UE侧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eNB分配的资源没有剩余,因此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307:判断待分配LCH队列是否已空,若否,返回步骤303;若是,则进入步骤308;
步骤308:判断是否还有有数据待传输的LCH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若是,进入步骤309;若否,则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309:若UE侧还有LCH有数据待传输且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则将这些LCH选出,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形成新的待分配LCH队列,返回步骤303;
步骤310: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本示例中,控制信令信息也可以是SNR及其等级信息,其实现方式与图3所示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eNB根据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UE分配无线资源,确定为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确定控制信令信息,将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如果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LCH标识如LCH序号信息时,则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按如下步骤执行:
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本示例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了“逻辑信道序号”这一直观信息。完全修改了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UE完全按照eNB下发的“逻辑信道序号”来分配资源,保证了eNB的调度策略可以在UE侧如实执行。
图4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假设在某次调度中,eNB为UE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及其控制信令信息内容为:在分量载波1上,分配资源4个RB,MCS=21,LCH序号为“LCH2”;在分量载波2上,分配资源4个RB,MCS=10,LCH序号为“LCH1,LCH2”;在分量载波3,分配资源4个RB,MCS=18,LCH序号为“LCH2”;
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包含了“LCH序号”定义域。
假设UE侧有两个LCH的数据待传,其中LCH1为VoIP业务数据,LCH2为FTP业务数据,LCH1的优先级>LCH2的优先级,LCH1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2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1的待传输数据为320bit,LCH2的待传输数据为4Mbit。假设在QoS参数配置中,VoI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2%,FT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0.1%。根据LTE标准(3GPP TS36.213)的定义,由上述场景设置可以查表得知:eNB分给UE的分量载波1的资源可以承载1736bit的数据,分量载波2的资源可以承载680bit的数据,分量载波3的资源可以承载1416bit的数据。
如图4所示,本示例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UE解调出eNB下发的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402:依次将每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给资源分配信令中指定的对应LCH;若同一分量载波资源上指定的LCH个数大于1,则优先分配给优先级最大的那个LCH;将资源分配得到满足的LCH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分量载波1的资源全部分配给LCH2,分量载波2的资源有320bit分配给LCH1,剩余的360bit分配给LCH2,分量载波3的资源全部分配给LCH2。
步骤403:判断是否还有剩余资源?若有则进入步骤404;若否,则进入步骤4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已无剩余资源,本次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404:判断在eNB资源分配信令内指定的LCH中,是否还有资源分配不足的?若有则进入步骤406;若否,则进入步骤405。
步骤405:判断待传输LCH队列是否已空?若是,则进入步骤4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若否,则进入步骤407。
步骤406:在步骤405的资源分配不足的eNB指定LCH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将剩余资源分配给它;将资源分配得到满足的LCH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返回步骤403。
步骤407:在待传输LCH队列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一个LCH,将剩余资源分配给它;将资源分配得到满足的LCH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返回步骤403。
步骤408:UE侧资源分配结束。
实施例六
eNB根据UE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UE分配无线资源,确定为所分配的无线资源确定控制信令信息,将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如果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无线资源对应的LCH优先级信息时,则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按如下步骤执行:
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执行上述步骤时,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将无线资源分配给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相等或最接近的逻辑信道;
当待传输的LCH数据中的一个RLC SDU(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Unit,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完整的承载在剩余资源上时,UE不应将该RLC SDU分段传输(即不应在本次资源分配中只为这个SDU的一部分数据分配资源);
如果UE将一个RLC SDU分段,则应当利用剩余资源承载该RLC SDU的尽可能大的一段数据;
UE应当使数据传输量最大化。
本示例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了“逻辑信道优先级”这一直观信息;修改了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UE完全按照eNB下发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来分配资源,保证了eNB的调度策略可以在UE侧如实执行。
图5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假设在某次调度中,eNB为UE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及其控制信令信息内容为:在分量载波1,分配资源4个RB,MCS=21,对应的LCH优先级为1;在分量载波2,分配资源4个RB,MCS=10,对应的LCH优先级为8;在分量载波3,分配资源4个RB,MCS=18,对应的LCH优先级为3;
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包含了“LCH优先级”定义域,假设优先级数字越大,则优先级越高。
假设UE侧有两个LCH的数据待传,其中LCH1为VoIP业务数据,LCH2为FTP业务数据,LCH1的优先级为8,LCH2的优先级为1,LCH1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2的最大允许误包率。LCH1的待传输数据为320bit,LCH2的待传输数据为4Mbit。假设在QoS参数配置中,VoI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2%,FTP业务的最大允许误包率为0.1%。根据LTE标准(3GPP TS36.213)的定义,由上述场景设置可以查表得知:eNB分给UE的分量载波1的资源可以承载1736bit的数据,分量载波2的资源可以承载680bit的数据,分量载波3的资源可以承载1416bit的数据。
如图5所示,本示例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UE解调出eNB下发的资源分配信令。
步骤502:在待传输LCH中选出优先级最小的LCH,判断现有资源可承载bit数是否对于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需求bit数,若大于,则说明有多余的资源可以分给该LCH,进入步骤504;若否,进入步骤503。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LCH优先级最低的是LCH2,现有资源可承载3832bit,而3832>320,因此进入步骤504。
步骤503:由于没有多余资源可以分给步骤502选出的LCH,因此在本次资源分配中,UE不给该LCH分配资源,将其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返回步骤502。
步骤504:将优先级最低的分量载波资源分给上一步骤选出的LCH,但需保证剩余资源足够承载比该LCH优先级更高的所有LCH的需求。该分量载波的资源分配完,则分配优先级相等或次大的分量载波资源,依此类推。分配资源完后,将该LCH从待传输LCH队列中去除。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分量载波1的资源的LCH优先级最低,因此将其资源分给LCH2,由于LCH2待传数据有4Mbit>分量载波1的资源承载量,因此LCH优先级次低的分量载波3的资源也要分给LCH2,而分量载波3的资源还是不能满足LCH2的需求,因此LCH优先级最高的分量载波2的资源也要分给LCH2。又因为需要保证满足优先级高的LCH1的资源需求,因此载波2的资源只能有680-320=360bit分给LCH2,共有1736+1416+360=3512bit的资源分给了LCH2。
步骤505:判断eNB分配的资源是否还有剩余;若有则进入步骤506;若否,则进入步骤507,UE侧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本实施例设置的场景数据,eNB分配的资源没有剩余,因此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506:判断是否还有待传输LCH数据未获得资源,若是,返回步骤502;若否,则进入步骤507,UE侧资源分配结束。
步骤507:UE侧资源分配结束。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四基本相同,即设置MCS与SINR的对应关系表,利用MCS来指示该分量载波上无线资源的SINR等级,以节约信令开销,MCS与SINR的对应关系表如表4所示:
  MCS等级   SINR等级   对应的SINR范围
  0~10   0   [-8dB,-2dB)
  11~20   1   [-2dB,4dB)
  21~24   2   [4dB,10dB)
  25~28   3   [10dB,16dB)
  29   保留   保留
  30   保留   保留
  31   保留   保留
表4
eNB和UE均已预设定了上表的内容。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一个“逻辑信道优先级”定义域,该定义域用于通知UE,eNB希望该分量载波资源分给具有哪些优先级的逻辑信道。
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所依据的原则与实施例所示的原则完全相同。
本示例在eNB下发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信令中增加了“逻辑信道优先级”这一直观信息;建立了MCS等级和SINR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协议中将该表进行固定定义,eNB和UE共同遵守;也可以由eNB半静态配置该对应关系,并通过信令方式来告知UE;修改了UE侧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的原则,UE完全按照eNB下发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以及MCS等级和SINR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个组合信息来分配资源,保证了eNB的调度策略可以在UE侧如实执行。
图6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实施例一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示例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包括资源分配单元60、确定单元61和通知单元62,其中,资源分配单元6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当前的逻辑信道信息及上行信道的质量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确定单元61用于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单元62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或信噪比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
通知单元62的结构包括:承载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承载于控制信令、专用信令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通知单元6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标识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通知单元6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模块和通知模块,其中,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上行链路授权消息、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的信息与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对应关系;通知模块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或将所述对应关系事先存储于所述演进型基站及所述用户终端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适用于eNB侧,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七中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6所示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中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7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实施例一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示例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包括接收单元70和选择单元71,其中,接收单元70用于接收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选择单元71用于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选择单元71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无线资源的原则因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而异,所依据的原则可参见实施例一至七中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适用于UE侧,其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七中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7所示的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中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演进型基站为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并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接收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后,用户终端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其中,
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及信噪比信息中的一种;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中的一种;
当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具体为: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优先保证比特率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承载于上行链路授权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设置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具体为:
设置上行链路授权消息、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的信息与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或将所述对应关系事先存储于所述演进型基站及所述用户终端中。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后,用户终端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其中,
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及信噪比信息中的一种;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中的一种;
当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具体为: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优先保证比特率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演进型基站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分配得到调制编码等级MCS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参照所述无线资源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级所对应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为逻辑信道分配所述无线资源,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于或接近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者,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接近或属于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信噪比、信噪比等级、信干噪比或信干噪比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或信干噪比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或者,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等级或信干噪比等级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检测结果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道质量越好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将无线资源分配给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相等或最接近的逻辑信道。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分配单元,用于为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其中,
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及信噪比信息中的一种;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中的一种;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通知所述用户终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
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步骤包括: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承载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承载于上行链路授权消息或RRC消息中,或承载于专设的MAC控制单元中;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上行链路授权消息、RRC消息或专设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中的信息与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
通知模块,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或将所述对应关系事先配置于所述演进型基站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中。
1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演进型基站下发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是演进型基站为用户终端分配的;
其中,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其中,
所述无线资源能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误包率信息、误块率信息及误比特率信息中的一种;所述无线资源所在上行信道质量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信干噪比信息及信噪比信息中的一种;对应于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户终端的逻辑信道相关的参数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逻辑信道累积最大比特速率信息、逻辑信道优先保证速率信息及逻辑信道最大允许延迟信息中的一种;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
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步骤包括:无线资源按其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分配给对应的有数据待传且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序号信息及逻辑信道组序号信息中的一种;
同一分量载波上的无线资源被演进型基站指配给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时,则按照这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无线资源依次分配给平均数据流量不满足该逻辑信道的PRB要求的逻辑信道;
若还有资源剩余,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剩余资源依次分配给有数据待传的逻辑信道;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按平等机会分配无线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分配得到MCS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参照所述无线资源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其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级所对应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为逻辑信道分配所述无线资源,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等于或接近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或者,逻辑信道的最大允许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接近或属于其所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要求的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信噪比、信噪比等级、信干噪比或信干噪比等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或信干噪比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或者,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噪比等级或信干噪比等级越高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上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检测结果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对误包率/误块率/误比特率指标要求越高的逻辑信道获得信道质量越好的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令信息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时,为所述逻辑信道选择相应的无线资源所依据的原则包括:
根据无线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将无线资源分配给与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相等或最接近的逻辑信道。
CN200910085630.2A 2009-05-26 2009-05-26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2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5630.2A CN101902817B (zh) 2009-05-26 2009-05-26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US13/322,228 US8861458B2 (en) 2009-05-26 2010-05-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0780052.6A EP2432289B1 (en) 2009-05-26 2010-05-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CN2010/073089 WO2010135971A1 (zh) 2009-05-26 2010-05-21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5630.2A CN101902817B (zh) 2009-05-26 2009-05-26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817A CN101902817A (zh) 2010-12-01
CN101902817B true CN101902817B (zh) 2015-07-22

Family

ID=4322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56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2817B (zh) 2009-05-26 2009-05-26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1458B2 (zh)
EP (1) EP2432289B1 (zh)
CN (1) CN101902817B (zh)
WO (1) WO2010135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78B (zh) * 2009-12-28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索引编码方法及基站
CN102651909B (zh) * 2011-02-25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时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9634862B2 (en) * 2011-03-25 2017-04-25 Interactic Holdings, Llc Parallel data switch
WO2013009635A2 (en) * 2011-07-08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mponent carrier traffic mapping
US8395985B2 (en) *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CN102307086B (zh) * 2011-08-19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技术实现混合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704830B (zh) * 2011-11-30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37537B2 (en)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8897248B2 (en) 2012-01-25 2014-11-2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ulticarrie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462688B1 (en) 2012-01-25 2013-06-1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figuration
US8995405B2 (en)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215678B2 (en) 2012-04-01 2015-12-1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ing advance timer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US20130258862A1 (en)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084270B2 (en) 2012-04-01 2015-07-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943813B2 (en) 2012-04-01 2024-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95381B2 (en) 2012-04-16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825419B2 (en) 2012-04-16 2023-1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210664B2 (en) 2012-04-17 2015-12-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reamble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582704B2 (en) 2012-04-16 2023-02-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64593B2 (en) * 2012-04-16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transmission power
US11252679B2 (en) 2012-04-16 2022-0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71280B2 (en) 2012-04-20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9179425B2 (en) 2012-04-17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EP3444995B1 (en) * 2012-05-11 2021-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scheduling
US9179457B2 (en) 2012-06-20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622372B2 (en) 2012-06-18 2023-04-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71298B2 (en) 2012-06-18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on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US9084228B2 (en) 2012-06-20 2015-07-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07206B2 (en) 2012-06-18 2015-08-11 Ofinne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9113387B2 (en) 2012-06-20 2015-08-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signal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210619B2 (en) 2012-06-20 2015-12-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ignalling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device handover
US11882560B2 (en) 2012-06-18 2024-01-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CN104704871B (zh) * 2012-10-03 2018-12-1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2869018B (zh) * 2012-10-17 2014-10-2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认知无线电中保证通信连续性的信道和功率联合分配方法
US9264930B2 (en) 2012-11-07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in multiflow operation
CN102984802B (zh) * 2012-11-15 2015-08-26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与装置
US9210717B2 (en) * 2012-11-15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TE MAC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control data
CN103889000B (zh) * 2012-12-21 2018-01-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144446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无线访问节点服务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320050B2 (en) * 2013-06-28 2016-04-19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radio link performance in a multi-carrier environment
CN104521300B (zh) * 2013-07-31 2018-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58520B (zh) * 2013-08-23 2016-03-3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频域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468060B (zh) * 2013-09-22 2019-05-31 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层上行数据组装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2429B (zh) * 2013-12-26 2017-11-0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利用lte/lte‑a物理下行控制域闲置资源发送数据的方法
EP4436290A3 (en) * 2014-01-29 2025-0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099608B (zh) * 2014-05-12 2018-10-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323862B (zh) * 2014-07-21 2020-02-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网络性能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600694B (zh) * 2014-08-20 2023-07-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协调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43025A1 (en) * 2014-11-17 2016-05-19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logic channel prioritization
CN104507173B (zh) * 2015-01-19 2019-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面向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语音业务上行资源半持续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506417B2 (en) * 2015-01-23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42154B2 (en) * 2015-01-29 2017-05-0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Uplink broadband scheduling in the presence of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US10536970B2 (en) * 2015-01-29 2020-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CH initialization suitable for MTC devices
US9906985B2 (en) * 2015-01-30 2018-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uplink data
EP3060000A1 (en) 2015-02-20 2016-08-24 Thomson Licensing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in residential hybrid gateways
CN106341894A (zh) * 2015-07-07 2017-01-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信道组分配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8432319B (zh) * 2015-11-09 2022-12-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于高速列车的单向单频率网络布置中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JP2019506100A (ja) * 2016-02-22 2019-02-28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ウィストロン テレコム エービー 動的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応答(rar)受信終了
US10602495B2 (en) * 2016-07-04 2020-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792411B (zh) * 2016-08-22 2021-05-11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管理端到端连接的设备和方法
CN107889224B (zh) * 2016-09-29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逻辑信道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91991B (zh) * 2017-01-26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633014B (zh) * 2017-03-22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S2921704T3 (es) * 2017-04-28 2022-08-3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dispositivo, equip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para configuración de portadora de canal
WO2018212504A1 (ko) * 2017-05-13 2018-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한된 전송 능력을 가진 단말의 v2x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0721751B2 (en) 2017-06-05 2020-07-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efficient spectrum utiliz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RU2735672C1 (ru) * 2017-06-14 2020-11-05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10271351B1 (en) * 2017-11-29 2019-04-23 Google Llc User equipment grant procedure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9191961A1 (en) * 2018-04-04 2019-10-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packet duplication
CN112352459B (zh) * 2018-06-29 2024-04-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台、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US11196678B2 (en) * 2018-10-25 2021-12-07 Tesla, Inc. QOS manager for system on a chip communications
EP3790203A1 (en) * 2019-09-03 2021-03-10 Imec VZW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requirement aware medium access control
EP4057735B1 (en) * 2019-12-06 2024-11-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259959B (zh) * 2020-02-13 2025-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27426B (zh) * 2020-05-20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339683B (zh) * 2020-09-29 2025-03-2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短距离通信系统及其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WO2025014470A1 (en) * 2023-07-10 2025-01-16 Greater Shine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wtih reduced 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 segment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71A (zh) * 2006-05-23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EP1986455A1 (en) * 2007-04-27 2008-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of scheduling related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31720A (zh) * 2005-12-15 2008-12-24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选择传送格式组合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9421C (zh) 2004-09-29 2009-04-1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资源调度的用户装置和方法
US7839828B2 (en) * 2005-12-15 2010-11-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WO2008041089A2 (en) 2006-10-02 2008-04-10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scheme for lowering uplink control overhead
EP2129151A4 (en) * 2007-03-01 2014-09-10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KR101325920B1 (ko) * 2007-05-02 2013-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장치
US8750917B2 (en) * 2007-05-18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27719B (zh) 2007-09-2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te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
KR20090042128A (ko) * 2007-10-24 2009-04-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스케줄링 방법
KR101505687B1 (ko) * 2007-11-05 2015-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제어 방법
KR101531914B1 (ko) * 2008-01-28 201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유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US8416881B1 (en) * 2008-03-21 2013-04-09 Apple Inc. Effective signal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estimation for multi-order modulation
CN102428682B (zh) * 2009-04-27 2014-12-17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mimo的混合-qrd-sic及不平衡mcs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720A (zh) * 2005-12-15 2008-12-24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选择传送格式组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7471A (zh) * 2006-05-23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EP1986455A1 (en) * 2007-04-27 2008-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of scheduling related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2289B1 (en) 2016-10-05
CN101902817A (zh) 2010-12-01
US8861458B2 (en) 2014-10-14
EP2432289A4 (en) 2012-11-21
EP2432289A1 (en) 2012-03-21
US20120076103A1 (en) 2012-03-29
WO2010135971A1 (zh) 201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81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法与装置
US8325655B2 (en) Multi-carrier HSDPA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the multi-carrier downlink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1835161B (zh) 多小区无线通信系统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EP238785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 on multiple carriers
CA2790671C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guaranteed bit rate service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US8514703B2 (en) Scheduling of logica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0077B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资源重用模式选择
US88113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in a multi-hop environment
US8249609B2 (en)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adio station
IL280543B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s from a mobile terminal to a base station, and a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therewith
US2010025428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60091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056174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770040A (zh) 用于波形选择和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59978A (zh)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连接接纳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60040197A (ko) 기반구조 장비,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및 방법
WO2012042627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60039621A (ko) 통신 단말기 및 방법
CN106572497A (zh) 一种基于比例公平算法的启发式d2d资源分配方法
CN102340878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资源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2932308B (zh) 一种ofdm中继系统中混合业务场景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CN102202413A (zh) 一种联合网络编码和用户配对的资源调度方法
Belghith et al. Efficient bandwidth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3GPP LTE networks
CN10188336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Ouyang et al. Approaching throughput optimality with limited feedback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downlink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