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2704A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2704A CN101902704A CN2010102252935A CN201010225293A CN101902704A CN 101902704 A CN101902704 A CN 101902704A CN 2010102252935 A CN2010102252935 A CN 2010102252935A CN 201010225293 A CN201010225293 A CN 201010225293A CN 101902704 A CN101902704 A CN 1019027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type
- type message
- server
- interwor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用以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所述消息发送方法包括: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并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本发明能够保证通信双方在不同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下仍然可以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采用各种类型的消息进行通信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广泛,一般常用的消息类型包括即时消息、短消息等。其中,即时消息和短消息都是在用户之间传递文本信息,但是在业务特征、网络结构以及实现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即时消息系统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允许用户使用互联网即时地传递文本、图片等消息内容,短消息则是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网,传送文本、数字等消息内容,属于一种非实时的、非语音的数据通信业务。
可见,即时消息和短消息分属不同的网络系统。如果用户需要发送或者接收即时消息,通信双方必须同时接入互联网并登录即时消息系统;同样,如果用户需要发送或者接收短消息,通信双方必须使用移动终端并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到网络条件的限制,通信双方很难保证总是同时接入到同一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中,用户也无法根据需求随时随地自由地选择消息类型进行通信。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使得通信双方接入到不同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中时,仍然可以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用以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型消息由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
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并
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通服务器,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所述存储模块中保存的所述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并将所述处理模块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互通服务器和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用于接收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的第一类型消息,并转发给互通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
互通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并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
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用于接收互通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用户可以根据所处的网络系统自由地设置消息互通规则,并由互通服务器根据消息互通规则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因此通信双方只需接入一种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就可以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同时不影响同一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保证通信双方在不同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下仍然可以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息发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消息互通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消息互通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互通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用以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使得通信双方接入到不同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中时,仍然可以进行通信。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互通服务器102、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103。针对通信双方来说,均拥有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和第二类型消息终端,第一类型消息终可以接入第一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中,具有第一类型消息号码;第二类型消息终端可以接入第二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中,具有第二类型消息号码。通信双方只需接入任意一种消息类型的网络系统,便可以进行通信。其中:
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用于接收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的第一类型消息,并转发给互通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
互通服务器10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并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103;
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包括每一个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第二类型消息号码以及该用户设置的消息互通规则;
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103,用于接收互通服务器102发送的第二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具体实施中,针对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的应用场景,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通信双方的通信:
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还用于根据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相应的,互通服务器102,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第一类型消息。
具体实施中,针对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的应用场景,还可以采用另一方式实现通信双方的通信:
互通服务器102,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
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还用于接收互通服务器102返回的第一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较佳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可以为短消息服务器,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103可以为即时消息服务器,则第一类型消息为短消息,第二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
或者,
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101可以为即时消息服务器,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103可以为短消息服务器,则第一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第二类型消息为短消息。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均以即时消息和短消息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息为例介绍,在上述消息发送系统中,接收方用户和发送方用户均有两个消息号码:即时消息号码和短消息号码,分别用于收发即时消息和短消息。
其中,发送方用户接入互联网并登录即时消息系统发送即时消息时,即时消息的发送方为即时消息终端,发送方号码为发送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接收方号码为接收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即时消息服务器接收到即时消息终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时,转发给互通服务器,互通服务器查找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即时消息转换为短消息,短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并将转换后的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服务器,短消息服务器根据短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将短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
发送方用户接入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短消息时,短消息的发送方为移动终端,发送方号码为发送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即MSISDN号码(俗称手机号),接收方号码为接收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短消息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短消息时,转发给互通服务器,互通服务器查找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短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即时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并将转换后的即时消息发送给即时消息服务器,即时消息服务器根据即时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将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即时消息终端,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消息之间的互通。
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可以由接收方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并保存在互通服务器上,具体可以包括将即时消息转换成短消息、或者将短消息转换成即时消息、或者不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当然接收方用户在设置将即时消息转换成短消息、或者将短消息转换成即时消息的同时,还可以设置消息转换的条件,例如,可以设置即时消息终端处于忙碌或者离开状态时将即时消息转换成短消息,也可以设置移动终端处于关机或者无法接通状态时将短消息转换成即时消息,等等。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01、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型消息由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
S202、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
S203、互通服务器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具体实施中,所述消息发送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与现有技术中一致,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第一类型消息。
具体实施中,所述消息发送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
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接收互通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为短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为即时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为即时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为短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为短消息。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消息互通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用户A和用户B都同时拥有短消息号码和即时消息号码。用户A使用移动终端并接入移动终端系统,并在互通服务器上设置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为将即时消息转换为短消息。用户B接入互联网并登录即时消息系统,并在互通服务器上设置消息互通规则为将短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
如图3所示,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消息互通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301、用户A通过移动终端发送一条短消息给用户B,其中携带用户B的短消息号码;
S302、短消息服务器将该短消息转发给互通服务器;
S303、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短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短消息时,根据该短消息中携带的用户B的短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S304、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用户B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将短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则将短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即时消息中携带用户B的即时消息号码;
S305、互通服务器将转换后的即时消息发送给即时消息服务器;
S306、即时消息服务器接收到互通服务器发送的即时消息之后,根据即时消息中携带的用户B的即时消息号码,将即时消息转发给用户B的即时消息终端;
S307、用户B通过即时消息终端发送一条即时消息给用户A,其中携带用户A的即时消息号码;
S308、即时消息服务器将该即时消息转发给互通服务器;
S309、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即时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短消息时,根据该即时消息中携带的用户A的即时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S310、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用户A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将即时消息转换为短消息”,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则将即时消息转换为短消息,短消息中携带用户A的短消息号码;
S311、互通服务器将转换后的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服务器;
S312、短消息服务器接收到互通服务器发送的短消息之后,根据短消息中携带的用户A的短消息号码,将短消息转发给用户A的移动终端。
下面介绍短消息和即时消息的格式转换方法。
短消息的格式,以SMPP协议为例,一般包括发送方的短消息号码字段、接收方的短消息号码字段和短消息内容字段,如表1所示。
表1
发送方号码 | 接收方号码 | 消息内容 |
即时消息的格式,以SIP协议为例,如表2所示。
表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关注以下3个字段:From发送方的即时消息号码,To接收方的即时消息号码,Content消息内容。
即时消息的格式一般包括发送方的即时消息号码字段、接收方的即时消息号码字段和即时消息内容字段,如表3所示。
表3
发送方号码 | 接收方号码 | 消息内容 |
由于即时消息和短消息的格式不同,因此互通服务器在根据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根据即时消息和短消息的格式进行相应转换即可,主要包括消息号码的转换,将短消息转换为即时消息时,即时消息的发送方号码仍为发送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而接收方号码由接收方用户的短消息号码修改为即时消息号码;同理,将即时消息转换为短消息时,短消息的发送方号码仍为发送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而接收方号码由接收方用户的即时消息号码修改为短消息号码。消息内容保持不变即可,具体的消息格式与实际系统中使用的消息格式有关。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互通服务器,如图4所示,其可能结构包括:
存储模块401,用于保存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
查找模块4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402接收到的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存储模块401中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404,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并将处理模块404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
具体实施中,处理模块404,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第一类型消息。
具体实施中,处理模块404,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由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自由地设置不同类型消息的消息互通规则,因此通信双方用户只要接入到不同类型消息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实现相互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实现不同类型的消息互通的问题,同时不影响同一种类型的消息终端之间的消息互通,保证通信双方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都可以实现消息互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通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型消息由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
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并
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以及
所述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所述第一类型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互通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以及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接收互通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为短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为即时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为短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
或者,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为即时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为短消息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为即时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为短消息。
5.一种互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所述存储模块中保存的所述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并将所述处理模块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所述第一类型消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
8.一种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互通服务器和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用于接收发送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发送的第一类型消息,并转发给互通服务器,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
互通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转发的第一类型消息时,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查找预先保存的消息号码与消息互通规则的对应关系,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需要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转换为第二类型消息,所述第二类型消息中携带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并将转换后的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
第二类型消息服务器,用于接收互通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二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二类型消息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型消息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所述互通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直接丢弃所述第一类型消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互通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查找到的所述接收方用户对应的消息互通规则确认无需进行消息类型的转换时,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返回给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
所述第一类型消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互通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型消息,根据其中携带的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号码,将所述第一类型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用户的第一类型消息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52935A CN101902704A (zh) | 2010-07-09 | 2010-07-09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PCT/CN2010/077375 WO2012003668A1 (zh) | 2010-07-09 | 2010-09-27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52935A CN101902704A (zh) | 2010-07-09 | 2010-07-09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2704A true CN101902704A (zh) | 2010-12-01 |
Family
ID=4322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52935A Pending CN101902704A (zh) | 2010-07-09 | 2010-07-09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02704A (zh) |
WO (1) | WO2012003668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0245A (zh) * | 2011-04-14 | 2012-10-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即时消息转移方法及即时消息应用服务器 |
CN103117915A (zh) * | 2013-01-15 | 2013-05-2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37025A (zh) * | 2015-06-01 | 2018-01-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输出消息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7411845A (zh) * | 2023-12-14 | 2024-01-16 |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诊疗聊天消息处理方法及医疗聚合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4861B (zh) * | 2020-08-28 | 2023-05-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群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242829B (zh) * | 2022-06-14 | 2023-09-29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ts消息流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9595A1 (en) * | 2003-01-16 | 2004-10-07 | Scott Banister |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using a virtual gateway approach |
US7171190B2 (en) * | 2003-06-25 | 2007-01-30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messaging |
CN101247569A (zh) * | 2007-03-09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发消息的方法和系统、消息中心设备 |
US20100069095A1 (en) * | 2008-09-15 | 2010-03-1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stant message users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e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8181C (zh) * | 2004-01-15 | 2007-01-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软交换系统的短消息和即时消息业务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
WO2008022990A1 (en) * | 2006-08-22 | 2008-02-28 | France Telecom | Gateway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
CN101272544B (zh) * | 2008-05-05 | 2011-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短消息和即时消息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
-
2010
- 2010-07-09 CN CN2010102252935A patent/CN1019027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9-27 WO PCT/CN2010/077375 patent/WO201200366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99595A1 (en) * | 2003-01-16 | 2004-10-07 | Scott Banister |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using a virtual gateway approach |
US7171190B2 (en) * | 2003-06-25 | 2007-01-30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messaging |
CN101247569A (zh) * | 2007-03-09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发消息的方法和系统、消息中心设备 |
US20100069095A1 (en) * | 2008-09-15 | 2010-03-1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stant message users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ers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0245A (zh) * | 2011-04-14 | 2012-10-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即时消息转移方法及即时消息应用服务器 |
CN103117915A (zh) * | 2013-01-15 | 2013-05-2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117915B (zh) * | 2013-01-15 | 2015-12-2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37025A (zh) * | 2015-06-01 | 2018-01-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输出消息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7411845A (zh) * | 2023-12-14 | 2024-01-16 |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诊疗聊天消息处理方法及医疗聚合系统 |
CN117411845B (zh) * | 2023-12-14 | 2024-03-29 | 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聚合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03668A1 (zh) | 2012-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5727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of information without data duplication | |
CN101919215B (zh) | 通信路由器 | |
CN10235563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即时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281213A (zh) | 一种支持语音和视频消息的即时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2307056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处理联系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1902704A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互通服务器 | |
KR100779012B1 (ko) | 타 메신저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100048189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 service | |
US8249560B2 (en) |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email transfer by short message | |
CN101917685A (zh) | 移动通信终端短信息应答系统及方法 | |
US7395204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ush to talk text data | |
US20130067006A1 (en) | Information Comb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IM System | |
CN103096273A (zh) | 一种上行短消息发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KR100913193B1 (ko) | 복수 개의 이종 메신저 서비스들과 이종 비메신저 서비스들 간의 양방향 메시지 서비스 중계 장치 | |
KR100538646B1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로의 메시지 코디 전송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CN101399781A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系统、消息发送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 |
US20120052888A1 (en) | 2-way texting through hosted applications | |
KR100884648B1 (ko) | 이동통신망에서 메시지 및 회신 이메일을 전송하는 시스템및 방법 | |
JP2006166129A (ja) | メッセージ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メッセージ配信方法 | |
CN103476009B (zh)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信息实时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577876A (zh) | 实现行业应用多媒体消息业务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1778345A (zh) | 一种短消息转发方法、系统及短消息服务器 | |
KR100622872B1 (ko) | 수신 용량을 고려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로의 메시지 서비스제공 방법 | |
US20030200271A1 (en) | Reply recognition in communication | |
CN202050440U (zh) | 短信息导入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