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7228A - 通过干扰基站和被干扰的基站之间的直接通信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显著干扰情况进行时隙预留 - Google Patents
通过干扰基站和被干扰的基站之间的直接通信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显著干扰情况进行时隙预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97228A CN101897228A CN2008801207793A CN200880120779A CN101897228A CN 101897228 A CN101897228 A CN 101897228A CN 2008801207793 A CN2008801207793 A CN 2008801207793A CN 200880120779 A CN200880120779 A CN 200880120779A CN 101897228 A CN101897228 A CN 1018972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erminal
- time interval
- interference
- interfering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86 desens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在显著干扰情况中对抗高干扰的技术。在显著干扰情况中,终端可能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在一个方面中,可以通过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来对抗高干扰。终端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服务基站通信,并可以避免可能降低终端处的接收机灵敏度的高干扰。在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测量基站的接收功率,并可以报告其干扰状况。服务基站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报告,确定终端正观测到高干扰,并向干扰基站发送预留请求以预留时间间隔。干扰基站可以许可该请求并返回响应。随后,服务基站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终端通信。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11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LONG-TERMINTERLACE PARTITIONING TO HANDLE DESEN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88,662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涉及通信,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广播之类的各种通信内容,无线通信网络已广泛部署。这些无线网络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网络。这类多址网络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以及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可包括能支持多个终端的通信的多个基站。终端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与服务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服务基站可以在前向链路上向终端发送数据和/或在反向链路上从终端接收数据。在前向链路上,终端可能观测到来自邻近基站的高干扰,并可能无法正确地解码来自服务基站的数据传输。在反向链路上,来自终端的数据传输可能对邻近基站造成干扰,从而可能令其无法正确地解码由其他终端发送给该邻近基站的数据传输。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些技术来对抗高干扰,以便提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显著干扰情况中对抗高干扰的技术。在显著干扰情况下,终端可能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此干扰可能很高以至于终端可能无法接收来自服务/选定基站的期望信号。
在一个方面中,通过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可以对抗在显著干扰情况中的高干扰。预留的时间间隔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交织中的帧,并可以具有减少的(如:低或无)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终端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服务基站通信,并能够避免可能降低在终端处的接收机灵敏度的高干扰。
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测量基站的接收功率,并可以报告其干扰状况。服务基站可以接收关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并且,如果该报告指示终端正观测到高干扰,则服务基站可以为自己预留时间间隔。服务基站可以向干扰基站发送预留请求以预留时间间隔。干扰基站可以许可该请求并向服务基站发送响应。随后,服务基站则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终端通信。
在对时间间隔进行预留之前,终端可能无法检测到服务基站或无法与服务基站开通连接。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能检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并可以发起对某些时间间隔的清理,以便检测到服务基站并与之通信。终端可以向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它清理某些时间间隔。然后,终端可以与服务基站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交换消息,以与该服务基站开通连接。然后,服务基站或终端可以发起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清理过的时间间隔可以短期有效,而预留的时间间隔可以长期有效。
下面对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和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一种交织传输结构。
图3A示出了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图3B示出了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图4示出了为基站预留的交织的例子。
图5示出了一个交织预留过程。
图6示出了一个交织清理过程。
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一种用于在干扰显著情况下工作的终端的过程和装置。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了一种用于在干扰显著情况下工作的服务基站的过程和装置。
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一种在干扰显著情况下针对干扰基站的过程和装置。
图13示出了终端、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网络,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往往交替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型。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闪速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即将发布的UMTS版本,其使用E-UTRA,E-UTRA在下行链路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采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
图1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其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及其他网络实体。为简单起见,图1仅示出了两个基站120和122及一个网络控制器150。基站可以是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称作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B)等等。基站可以针对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基站的整体覆盖区域可以划分成较小的区域,每个较小区域可以由各自的基站子系统来服务。术语“小区”可以是指基站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此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取决于该术语应用的环境。
基站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或一些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一个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如:几公里半径),并可以支持无线网络中所有订购了服务的终端的通信。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可以支持所有订购了服务的终端的通信。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家庭),并可以支持与该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终端(如:属于家庭成员的终端)的通信。由毫微微小区支持的终端可以属于一个闭合用户组(CSG)。用于宏小区的基站可以称作宏基站。用于微微小区的基站可以称作微微基站。用于毫微微小区的基站可以称作毫微微基站。
网络控制器150可以与一组基站耦合,并为这些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50可以经由回程与基站120通信。基站120与基站122也可以互相通信,例如,通过无线或有线接口直接或间接地通信。
终端110可以是由无线网络100支持的众多终端之一。终端110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并且也可以称作接入终端(AT)、移动站(MS)、用户设备(UE)、用户单元、站等等。终端11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等等。
终端110可以与服务基站通信,并可能对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造成干扰和/或从其接收到干扰。服务基站是指定来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为终端服务的基站。干扰基站是在前向链路上对终端造成干扰和/或在反向链路上观测到来自终端的干扰的基站。在图1中,基站120是在系统接入之前为终端110选择的基站,并且是在系统接入之后用于终端110的服务基站。基站122是终端110的干扰基站。
图2示出了一种交织传输结构200,其可以用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的任一者。传输时间线可以划分成以帧为单位。每个帧可以覆盖一个特定时长,例如1毫秒(ms)。帧也可以称作子帧、时隙等等。
可以定义下标为0至M-1的M个交织,其中M可以等于4、6、8或其他一些值。每个交织可以包括由M个帧分隔开的帧。例如,交织0可以包括帧0、M、2M等等,交织1可以包括帧1、M+1、2M+1等等,如图2中所示。交织可以用于混合自动重传(HARQ),并可以称作HARQ交织。对于HARQ,针对一个分组可以发送一个或多个传输,直到该分组被正确解码或遇到一些其他终止条件为止。分组的所有传输可以在单个交织的不同帧中发送。
用于前向链路的交织可以称作前向链路(FL)交织,而用于反向链路的交织可以称作反向链路(RL)交织。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基于一对一的映射将M个FL交织与M个RL交织相关联。例如,FL交织m可以与RL交织r={(m+Q)mod M}相关联,其中Q是FL交织和相关联的RL交织之间的偏移量(以帧为单位),而“mod”表示取模运算。在一种设计中,Q可以等于M/2,每个FL交织可以与相距M/2个帧的相应的RL交织相关联。
由FL交织和相关联的RL交织构成的一对交织可以支持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二者上的数据传输。对于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FL交织的帧中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在相关联的RL交织的帧中发送控制/反馈信息。对于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RL交织的帧中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在相关联的FL交织的帧中发送控制/反馈信息。一般来说,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任何用于支持数据传输的信息,例如信道信息、许可信息、反馈信息等等。
图3A示出了利用一对交织的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例如RL交织m和FL交织m+Q。终端110可以周期性地估计针对服务基站120的前向链路信道质量,并可以在RL交织m的帧m中发送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息。基站120可以使用CQI信息和/或其他信息来针对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调度终端110并选择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基站120可以在FL交织m+Q的帧m+Q中发送FL许可和数据。FL许可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终端110可以依据FL许可来处理来自基站120的数据传输,并可以依据解码结果在帧m+M中发送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K)消息。如果收到NAK,基站120可以重传数据,而如果收到ACK,则可以发送新数据。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以及反向链路上的ACK/NAK反馈可以以类似方式继续。
图3B示出了利用一对交织的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例如RL交织m和FL交织m+Q。终端110可能有数据要发送给服务基站120,并可以在RL交织m的帧m中发送资源请求。基站120可以针对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调度终端110,并可以在FL交织m+Q的帧m+Q中发送RL许可。RL许可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终端110可以依据帧m+M中的RL许可来发送数据传输。基站120可以处理来自终端110的数据传输,并依据解码结果在帧m+M+Q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终端110可以重传数据,而如果收到ACK,则可以发送新数据。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以及前向链路上的ACK/NAK反馈可以以类似方式继续。
如图3A和3B所示,一对交织可以支持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在一种设计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发生在不同帧中。在另一种设计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发生在相同帧中,例如,利用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等。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i)第一链路上的一个或多个交织来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及(ii)第二链路上的一个或多个交织来发送控制/反馈信息,来支持第一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在每个链路上要使用的交织的数量可以取决于在该链路上要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量、该链路的交织可用性等。数据可以在第一链路上的一个或多个交织上发送,而控制/反馈信息可以在第二链路上的一个交织上发送。
终端110可能工作在显著干扰情况中,该情况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产生。例如,显著干扰情况可能是由于基站以非常不同的功率等级(例如,对于宏基站是20瓦,而对于微微和毫微微基站是1瓦)进行发射而产生的。终端110可以接收来自两个基站120和122的信号,并且获得的基站120的接收功率可能低于基站122的接收功率。尽管如此,如果基站120的路径耗损低于基站122的路径耗损,则终端110可能期望连接到基站120。这种情况可能是:基站120是微微或毫微微基站(图1中未示出)且具有与基站122相比明显更低的发射功率,而基站122是宏基站(图1中亦未示出)。终端110可能更愿意连接到接收功率较低的基站120,因为以此达到给定数据速率可以对网络造成更少的干扰。
显著干扰情况还可能是由于受限关联而产生的。终端110可能非常靠近基站122,并可能具有针对基站122的最强信道和最高接收功率。但是,终端110可能不属于基站122的CSG,并可能不被允许连接到基站122。那么,终端110可能连接到接收功率较低的基站120,并可能观测到来自基站122的高干扰。
终端110可能观测到显著干扰情况下的高干扰。干扰可能很高或很强以至于其可能降低终端110内的接收机的灵敏度。终端110可以执行自动增益控制(AGC)并可以调整接收机增益,以便于接收机内的提供给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信号处在目标信号电平,从而避免使ADC削波。ADC的输入信号可以包括来自服务/选定基站120的期望信号以及来自干扰基站122的高干扰。ADC的输入信号可能受到高干扰的显著影响,而期望信号的电平可能低于ADC的量化噪声电平。这种情况下,即使干扰基站122在相对于基站120不同的频率资源(如:不同的子载波集合)上进行发射,终端110仍将无法从基站120接收到期望信号,因为该期望信号会被ADC量化噪声屏蔽。因此,高干扰可能降低终端110的ADC的灵敏度。在此种灵敏度降低的情况中,终端110可能无法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期望信号。
终端110可以连接到服务基站120,而干扰基站122可能降低其在前向链路上的灵敏度。很可能的是,终端110又反过来降低基站122在反向链路上的灵敏度。因此,终端110可能在前向链路上是受害者,而在反向链路上是侵略者。相反,基站122可能在前向链路上是侵略者,而在反向链路上是受害者。在这种对称的灵敏度降低的情况中,无论终端110还是基站122都可能无法在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上发送数据。这是因为,在一个链路上的数据传输通常要求在另一个链路上的控制/反馈信息(例如:ACK/NAK)的传输,如图3A和图3B所示。举例来说,即使终端110可能仅在前向链路上是受害者,但由于其不能在前向链路上接收控制/反馈信息,所以终端110可能无法在反向链路上发送数据。
在一个方面中,可以通过为服务基站120预留时间间隔(例如,一组交织)来对抗在显著干扰情况中终端110的灵敏度降低。预留的时间间隔可能受到干扰基站122的低干扰或无干扰,并可以用于终端110与服务基站120之间的通信。这可以使得终端110能够从服务基站120接收到期望信号,并避免来自干扰基站122的高干扰。
一般来说,可以为服务基站120预留以任何单位给出的时间。为清楚起见,下面的很多描述是针对预留一组交织的,其可以称作预留集合。预留集合可以包括为基站120预留的一个或多个FL交织。在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122可以避免使用(即:在其上的传输为空)预留的FL交织,以使得终端110不会在预留的FL交织上观测到来自基站122的干扰。在另一种设计,干扰基站122可以在预留的FL交织上以一种使终端110能够在预留的FL交织上观测到来自基站122的低干扰或无干扰的方式来发送传输。例如,干扰基站122可以降低其在预留的FL交织上的发射功率。干扰基站122也可以将其功率引导到一个与终端110不同的方向,例如通过使终端110处在空间零点上。
可以基于空间信息来执行波束引导,该空间信息可以包括预编码权重(例如:预编码矩阵或向量)、信道估计和/或发射机用来在空间上引导其功率的其他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或提供空间信息。在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122和终端110之间的空间信道可以是基站122已知的,例如从长期来看。在另一种设计中,终端110可以向干扰基站122发送消息,该消息包含关于基站122和终端110之间的空间信道或优选波束的信息。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假设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之间例如由于使用了时分双工(TDD)而有互易性。那么,干扰基站122可以估计终端110的反向链路信道,并可以将该反向链路信道估计量用作前向链路信道估计量。对于所有的设计,干扰基站122可以基于关于空间信道的信息得出预编码权重,或者可以向干扰基站122提供预编码权重。然后,干扰基站122可以利用预编码权重来执行波束引导。
预留集合还可以包括为终端110/服务基站120预留的一个或多个RL交织。终端110可以在预留的RL交织中向服务基站120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干扰基站122可以避免使用预留的RL交织,因为其可能在该预留的RL交织上观测到来自终端110的高干扰。
在一种设计中,预留的FL交织和预留的RL交织可以是互相配对的。在此设计中,预留的FL交织的数量等于预留的RL交织的数量。该配对可以使得预留的FL交织能够携带数据,而预留的RL交织能够携带控制/反馈信息以支持数据传输,且反之亦然,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预留的FL交织可以与预留的RL交织隔开M/2个帧。例如,对于M=8,FL交织0可以与RL交织4相关联,FL交织1可以与RL交织5相关联等等。
图4示出了一个关于交织预留的例子。在此例中,M=8,并且8个FL交织0-7和8个RL交织0-7可用。可以定义8对交织。对A可以包括FL交织0和RL交织4,对B可以包括FL交织1和RL交织5,以此类推,对H可以包括FL交织7和RL交织3。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交织对A和D是为基站120预留的。基站120可以在预留的对A和对D中的FL交织0和3上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并可以在预留的对A和对D中的RL交织4和7上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交织对B、C、E、F、G和H不是为基站120预留的。基站120和/或基站122可以在对B、C、E、F、G和H中的FL交织1、2、4、5、6和7上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并可以在对B、C、E、F、G和H中的RL交织0、1、2、3、5和6上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
对于图4所示的设计,针对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的每一者,预留粒度可以以交织为单位。对于8个交织的情况,预留粒度可以是1/8=12.5%。在一种设计中,交织预留可以是对称的,以使得预留的FL交织的数量等于预留的RL交织的数量。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针对每一链路独立地执行交织保留。对于此设计,预留的FL交织的数量可以等于也可以不等于预留的RL交织的数量。一般来说,可以针对每一链路预留任何数量的交织,交织的数量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所有受影响的基站的负载、要发送的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优先级等等。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为基站120和122预留不同的交织集合。每个基站可以在为该基站预留的交织集合上调度用于其终端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每个基站也可以避免、减少或引导在为其他基站预留的交织集合上的传输。
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为服务基站120预留一个交织集合。干扰基站122可以避免、减少或引导在为基站120预留的交织集合上的传输。未预留的交织可以由任何基站使用以进行传输。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只有基站120可以使用交织对A和D,而基站120和122都可以使用交织对B、C、E、F、G和H。如果需要,可以为基站122预留一个或多个交织对。
可以以多种方式执行对交织的预留。在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互相通信(例如:经由回程或通过终端)以预留交织。在一种设计中,可以使用上层消息(其可以是第3层(L3)消息)来实现交织预留。第3层可以负责无线网络100中的资源划分与分配。
图5示出了一个关于交织预留过程500的设计。终端110可以接收来自基站120和122的前向链路信号(例如:导频),并可以测量每个基站的接收功率(步骤1)。终端110可能期望与选定基站120通信,并可能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122的高干扰。例如,选定基站120可以是宏基站,而干扰基站122可以是附近的很强的具有受限关联的毫微微基站。来自基站122的干扰可能很强,以至于其可能降低终端110处的接收机的灵敏度。终端110可以将其干扰状况报告给选定基站120(步骤2)。该干扰状况可以由导频测量报告来传递,其可以提供终端110检测到的每个基站的接收功率。终端110可能能够在某些没有来自干扰基站122的干扰的资源上与选定基站120交换消息,如下所述。
选定基站120可以接收来自终端110的干扰报告,并可以确定终端110正观测到高干扰。然后,基站120可以向干扰基站122发送预留请求(步骤3)。该请求可以指示基站120期望在每一链路上预留一个或多个交织,也可以提供指示了请求紧急度、要预留的交织的数量、要预留哪些交织等等的信息。干扰基站122可以接收该请求,并决定是许可还是驳回该请求(步骤4)。该决定可能基于各种因素,如:请求中的优先级信息、干扰基站122处的负载等等。干扰基站122可以许可全部、某些或不许可基站120所请求的任何交织。许可的交织(如果有的话)可以预留给基站120,且不可以由干扰基站122使用。
干扰基站122可以向选定基站120发送含有其决定的预留响应(步骤5)。该响应可以指示基站120的预留交织、所预留的交织有效的时间段等等。然后,选定基站120可以在预留的交织上与终端110通信(步骤6)。
图5示出了选定基站120发送用于预留交织的请求的设计。在另一种设计中,终端110可以通过向选定基站120或干扰基站122发送消息来发起交织预留。
交织预留可以对于某一时间段有效,其可以称作预留时段。在一种设计中,预留时段可以是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其是基站120和122都预先知道的,并可能不需要在预留请求或响应中传递。在另一种设计中,预留时段可以由选定基站120确定(例如,基于数据要求和/或其他因素),并在预留请求中发送。在又一种设计中,预留时段可以由干扰基站122决定,并在预留响应中发送。例如,预留请求可以提供所请求的预留时段,而预留响应可以提供所许可的预留时段,所许可的预留时段可以是所请求的预留时段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在预留时段过期之后,干扰基站122都可以在预留交织上传输。然后,可以重复交织预留过程以为服务基站120预留交织。
图5中的交织预留过程假设终端110能够在空中与选定基站120通信,例如,以便终端110可以报告其干扰状况。来自干扰基站122的干扰可能足够高,并可能降低来自选定基站120的期望信号的灵敏度。此外,如果在显著干扰情况中终端110从空闲状态醒来,那么终端110可能无法检测到基站120或与基站120建立通信。
存在来自干扰基站122的高干扰时,可以使用引导(bootstrap)方案来使终端110与选定基站120通信。引导方案可以清理(即:清空或撤销)终端110可能用来与选定基站120进行初始通信的交织对,例如,以便开通连接,发起交织预留等等。连接通常是指已建立的通信会话,其允许数据交换以及高层(例如:第3层(L3))的信令消息。可以通过交换某些信令消息来开通连接。
图6示出了一种清理用于终端110的一对交织的引导程序600的设计。终端110可以检测来自干扰基站122的高干扰,并可以向基站122发送用于清理交织的请求(步骤1)。干扰基站122可以许可该请求,清理FL交织和RL交织,并避免使用清理过的交织(步骤2)。干扰基站122可以发送响应以将清理过的交织告知终端110(步骤3)。或者,终端110可以假设该请求将会清理某些指定的交织,而干扰基站122可以不发送响应。无论哪种情况,终端110可以在清理过的交织上与选定基站120通信以开通连接,发起对交织的预留等等(步骤4)。
在第一引导方案中,终端110可以首先开通与干扰基站122的连接。基站122可以是具有受限关联的毫微微基站,并可能不允许终端110经由基站122发送数据。然而,基站122可以允许终端110开通连接并发送控制信息。在开通连接之后,终端110可以发送L3消息以请求基站122清理一对交织。终端110也可以在此时间段内发送用于交织预留的消息。在完成交织清理和/或预留过程之后,终端110可以关闭与干扰基站122的连接。
在第二引导方案中,终端110可以通过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发送控制消息来请求干扰基站122清理一对交织,该控制消息也可以称作第2层(L2)消息。例如,如果不允许终端110开通与干扰基站122的连接时,可以使用L2消息。可以通过已清理过来自邻近基站的干扰的控制信道来发送L2消息。L2消息可以指示对交织的清理是强制性的,例如,不取决于在L2消息中发送的任何优先级信息。L2消息也可以指示该清理对于一个预定的时间段有效,而不是仅对于一个帧有效。L2消息也可以指示要清理的特定交织。终端110可以开通与服务基站120的连接,也可以使用清理过的交织发送用于交织预留的消息。
可以以多种方式确定针对每一链路要清理的特定交织。在一种设计中,针对每一链路要清理的特定交织可以是终端110和干扰基站122预先已知的,例如:在标准中规定的。在另一种设计中,终端110可以在L2或L3消息中指示针对每一链路要清理的特定交织。干扰基站122可以许可或拒绝针对所指示的交织的请求。如果请求被拒绝,那么终端110可以遵循“尝试-出错”的方式,并可以请求干扰基站122清理另一个交织。在又一种设计中,终端110可以发送针对每一链路或两个链路要清理的候选交织的列表。然后,干扰基站122可以从适用于每一链路的列表中选取用于该链路的交织。在又一种设计中,终端110可以发送不标识任何交织的请求。那么,干扰基站122可以针对每一链路选择要清理的特定交织,并可以将清理过的交织传递给终端110。在又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122可以通过广播消息来公告其可能针对每一链路清理的特定交织。然后,终端110可以请求干扰基站122针对每一链路清理所公告的交织中的一个。
一般来说,终端110可以在任意层发送消息来请求干扰基站122清理或预留交织。终端110可以在与干扰基站122建立连接之后发送L3消息。由于建立连接的开销,发送L3消息可能有更长的延迟。但是,L3消息可能具有某些特征,如:加密、验证L3消息的发送者等等。可能期望使用L3消息为延长的时间段清理或预留交织。或者,终端110可以发送L2消息而不与干扰基站122建立连接。发送L2消息可以有更少的延迟和更小的开销。但是,接收L2消息可能会出错。可能期望在出错时避免基于L2消息来作出长期决定。
干扰基站122可能降低终端110的灵敏度,终端110可能需要接收来自服务基站120的广播消息以及寻呼消息。即使终端110处于空闲状态并且没有主动地与基站120通信,上述情况也可能是真实的。终端110可以发送L2或L3消息来清理资源以用于接收携带广播和寻呼消息的广播传输。可以在终端110已知的特定帧中发送广播传输。终端110可以请求干扰基站122清理用于发送广播传输的特定帧(并不是整个交织)。这些帧可以在请求中传递,或者可以是干扰基站122已知的。
为清楚起见,以上已经描述了对交织进行预留以对抗高干扰。一般来说,该技术可以用来预留时间,该时间可以以一个或多个交织、一个或多个帧或时间间隔、或一些其他时间单位给出。预留的交织可以包括周期性的帧(例如图2所示),而预留的帧或时间间隔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周期性的。
本文所描述的时间预留技术可以用来对抗两个或多个基站之间的高干扰,该高干扰可能导致终端110处灵敏度降低。基站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例如,宏基站和毫微微基站。基站也可以是同一类型的,例如,两个毫微微基站。
如上所述,终端110可能无法在显著干扰情况中检测到选定基站120。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辅助终端110对基站的检测,每个基站可以利用时间重用来发送低重用前导(LRP)信号。时间重用可以如下实现:(i)随机时间重用,其中来自不同基站的针对LRP信号的时间段是伪随机选择的;或者(ii)固定时间重用,其中针对LRP信号的时间段是预先分配的,例如,以使得不重叠。终端110可以能够在与干扰基站122的LRP信号不同的时间接收来自选定基站120的LRP信号。这样,可以基于对LRP信号的时间重用(可能还有频率重用)来实现对基站的检测。
图7示出了一种在干扰显著情况中终端进行通信所执行的过程700的设计。终端可以测量基站的接收功率(框712)。终端可以报告该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框714)。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将测量出的接收功率和干扰基站的标识符(ID)发送给服务/选定基站。还可以以其他方式传递干扰状况。终端可以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服务基站通信(框716)。预留的时间间隔可以具有减少的(例如:低或无)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并可以对应于为服务基站预留的至少一个交织中的帧。
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基于由服务基站利用时间重用发送的LRP信号来检测该服务基站。例如,服务基站可以在相对于用于由干扰基站发送的LRP信号的时间段不重叠或伪随机的时间段中发送其LRP信号。终端也可以在执行引导程序之后检测服务基站,如上所述。终端可以基于LRP信号、导频和/或来自不同基站的其他传输来测量这些基站的接收功率。
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与服务基站和/或干扰基站交换消息以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在另一种设计中,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可以交换信息以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例如如图5所示。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向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干扰基站清理一些时间间隔。该消息可以包括L2消息或L3消息。然后,终端可以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服务基站交换消息以与服务基站开通连接。
在一种设计中,预留的时间间隔可以包括预留给前向链路的第一时间间隔和预留给反向链路的第二时间间隔。终端可以在第一时间间隔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前向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终端可以在第二时间间隔向服务基站发送反向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终端还可以在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的时间间隔中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广播传输。
在一种设计中,终端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全部频率资源上或其子集上与服务基站进行通信。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剩余频率资源(如果有的话)可以:(i)如果终端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其不由干扰基站使用;或者(ii)如果终端没有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其可由干扰基站使用。
干扰基站可能具有比服务基站的发射功率和路径损耗更高的发射功率和路径损耗。干扰基站可能具有受限关联,并且可能不允许终端连接到干扰基站。
图8示出了一种用于终端的装置800的设计。装置800包括:用于测量基站的接收功率的模块812、用于报告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模块814以及用于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服务基站通信的模块816,其中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图9示出了一种由服务基站执行以便与在干扰显著情况中工作的终端进行通信的过程900的设计。服务基站可以接收关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框912)。服务基站可以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确定为其预留的时间间隔(框914)。预留的时间间隔可以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服务基站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终端通信(框916)。
在一种设计中,如果报告指示终端正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服务基站可以预留时间间隔。如果在终端处的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终端就可能观测到高干扰,这可以指示终端可能被干扰基站降低了灵敏度。在另一种设计中,如果报告指示终端没有观测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服务基站可以预留时间和频率资源以与终端进行通信。在这种设计中,服务基站和干扰基站可以在同一时间间隔中在不同频率资源上发送传输,因为来自干扰基站的传输不会降低终端的灵敏度。
在框914的一种设计中,服务基站可以向干扰基站发送针对预留的时间间隔的请求,例如图5所示。然后,服务基站可以接收来自干扰基站的响应。
在一种设计中,服务基站可以确定由干扰基站清理过的时间间隔。终端可以发起对时间间隔的清理,并可以将清理过的时间间隔告知服务基站。服务基站可以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终端交换消息以开通用于终端的连接。
服务基站可以在用于广播传输的时间间隔中向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该干扰基站减少(例如,降低或避免)干扰。服务基站可以在清理过的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的时间间隔中发送广播传输。
图10示出了一种用于服务基站的装置1000的设计。装置1000包括:用于接收关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的模块1012、用于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确定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的模块1014(其中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以及用于在该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终端通信的模块1016。
图11示出了一种由干扰基站执行的过程1100的设计。干扰基站可以接收对用于服务基站的预留时间间隔的请求(框1112)。该请求可以由服务基站或终端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发送。响应于该请求,干扰基站可以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框1114)。干扰基站可以向服务基站发送响应。
干扰基站可以减少(例如:降低或避免)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在框1116的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可以避免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进行传输。在另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可以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以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发送传输。在又一种设计中,干扰基站可以针对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发送的传输执行波束引导以将传输引导至与终端不同的方向上。
干扰基站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用于请求干扰基站清理一些时间间隔以供终端用于初始通信(例如,与服务基站开通连接)的消息。干扰基站可以减少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干扰基站还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基站或终端的、用于请求干扰基站清理服务基站将要在其中发送广播传输的时间间隔的消息。干扰基站可以减少在用于广播传输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图12示出了一种用于干扰基站的装置1200的设计。装置1200包括:用于接收对用于服务基站的预留时间间隔的请求的模块1212、用于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的模块1214,以及用于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中减少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的模块1216。
图8、10和12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等,或其任意组合。
图13示出了一种关于终端110、服务基站120以及干扰基站122的设计的框图。在服务基站120,发送处理器1314a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1312a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330a以及调度器1334a的控制信息。控制器/处理器1330a可以提供用于时间/交织预留的消息。调度器1334a可以提供用于终端120的许可。发送处理器1314a可以处理(例如:编码与符号映射)数据、控制信息及导频,并分别提供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及导频符号。调制器(MOD)1316a可以处理该数据、控制及导频符号(例如:用于OFDM、CDMA等等),并提供输出采样。发射机(TMTR)1318a可以调节(例如:转换到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输出采样,并生成前向链路信号,该信号可以经由天线1320a发送。
干扰基站122可以类似地处理用于由基站122服务的终端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该数据、控制信息及导频可以由发送处理器1314b处理,进一步由调制器1316b处理,由发射机1318b调节,并经由天线1320b发送。
在终端110,天线1352可以接收来自基站120和122的前向链路信号。接收机(RCVR)13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来自天线1352的接收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解调器(DEMOD)1356可以处理该输入采样(例如:用于OFDM、CDMA等等),并提供检测符号。接收处理器1358可以处理(例如:解符号映射和解码)该检测符号,并将解码后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360,并将解码后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370。
在反向链路上,发送处理器1382可以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1380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370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时间/交织预留的消息)。调制器1384可以处理来自处理器1382的符号(例如:用于OFDM、SC-FDM、CDMA等等),并提供输出采样。发射机1386可以调节输出采样并生成反向链路信号,该信号可以经由天线1352发送。在每个基站,来自终端110和其他终端的反向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1320接收,由接收机1340调节,由解调器1342解调,并由接收处理器1344处理。处理器1344可以将解码后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346,并将解码后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330。
控制器/处理器1330a、1330b和1370可以分别指挥基站120、122和终端120处的操作。终端110处的控制器/处理器1370可以执行或指挥图7中的过程700和/或用于本文所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服务基站120处的控制器/处理器1330a可以执行或指挥图9中的过程900和/或用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干扰基站122处的控制器/处理器1330b可以执行或指挥图11中的过程1100和/或用于本文所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1332a、1332b和137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20、122和终端11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334a和1334b可以调度终端以便分别与基站120和122通信,并可以给被调度的终端分配资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结合本公开而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方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可以用用于执行本公开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而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此二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使得该处理器可以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向其中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中。如果实现在软件中,所述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其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可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模块并可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存储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输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都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所使用的盘和盘片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disc)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组合也应该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提供了本公开的上述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公开并不意在限制于本文所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要与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性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43)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报告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以及
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该服务基站进行通信,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对应于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的至少一个交织中的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报告干扰状况的步骤包括:
测量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以及
将所测量出的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报告干扰状况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干扰基站的标识符(ID)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步骤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导频,以及
测量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导频的接收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由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LRP)信号来检测所述服务基站,其中该服务基站在相对于用于由所述干扰基站发送的LRP信号的时间段不重叠或伪随机的时间段中发送其LRP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服务基站或所述干扰基站或这两个基站交换消息,以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时间间隔;以及
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服务基站交换消息,以开通与所述服务基站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第2层(L2)消息或第3层(L3)消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包括:为前向链路预留的第一时间间隔和为反向链路预留的第二时间间隔,并且其中,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通信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中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前向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中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反向链路数据和控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服务基站进行通信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在全部频率资源或其子集上与所述服务基站通信,其中,如果所述终端观测到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剩余频率资源不由所述干扰基站使用,而如果所述终端没有观测到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剩余频率资源可由所述干扰基站使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具有减少的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干扰的时间间隔中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基站的广播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和路径损耗比所述服务基站的发射功率和路径损耗更高。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基站具有受限关联,并且所述终端不被允许连接到所述干扰基站。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用于:报告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以及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该服务基站进行通信,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测量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以及将所测量出的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时间间隔,以及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服务基站交换消息以开通与所述服务基站的连接。
1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报告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该服务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报告干扰状况的模块包括:
用于测量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测量出的所述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发送给所述服务基站的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时间间隔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服务基站交换消息以开通与所述服务基站的连接的模块。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报告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基于所报告的干扰状况在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该服务基站进行通信的代码,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确定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以及
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关于所述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以及
基于所述报告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针对预留的时间间隔的请求;以及
接收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响应。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关于所述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
如果所述报告指示所述终端观测到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以及
如果所述报告指示所述终端没有观测到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则预留时间和频率资源以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由所述干扰基站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以及
在所述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终端交换消息,以开通用于所述终端的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具有减少的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干扰的时间间隔中发送广播传输。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消息,以请求所述干扰基站在用于所述广播传输的时间间隔中减少干扰。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用于: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来确定为服务基站预留的时间间隔,该预留的时间间隔具有减少的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以及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接收关于所述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的报告,以及基于该报告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向所述干扰基站发送针对预留的时间间隔的请求,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响应。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确定由所述干扰基站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以及在所述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与所述终端交换消息以开通用于所述终端的连接。
3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以及
干扰基站减少在所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针对预留的时间间隔的请求,该请求是基于所述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而发送的,
响应于所述请求,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
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响应。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避免由所述干扰基站进行传输。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的步骤包括:降低由所述干扰基站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发送的传输的发射功率。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的步骤包括:针对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发送的传输执行波束引导,以将传输引导至与所述终端不同的方向上。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用于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时间间隔以供所述终端用于初始通信的消息,以及
所述干扰基站减少在所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基站或所述终端的、用于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所述服务基站将要在其中发送广播传输的时间间隔的消息;以及
所述干扰基站减少在所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4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用于:基于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为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以及由干扰基站减少在所预留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针对预留的时间间隔的请求,该请求是基于所述终端所观测到的干扰状况而发送的;响应于该请求而为所述服务基站预留时间间隔;以及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响应。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在所述预留的时间间隔中避免由所述干扰基站进行传输。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用于请求所述干扰基站清理时间间隔以供所述终端用于初始通信的消息,以及由所述干扰基站减少在所清理过的时间间隔中的干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8866207P | 2007-11-16 | 2007-11-16 | |
US60/988,662 | 2007-11-16 | ||
US12/269,696 US8705506B2 (en) | 2007-11-16 | 2008-11-12 | Time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2/269,696 | 2008-11-12 | ||
PCT/US2008/083685 WO2009065075A1 (en) | 2007-11-16 | 2008-11-14 |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rough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ferred and interfering base st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97228A true CN101897228A (zh) | 2010-11-24 |
CN101897228B CN101897228B (zh) | 2014-01-29 |
Family
ID=4042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0779.3A Active CN101897228B (zh) | 2007-11-16 | 2008-11-14 | 通过干扰基站和被干扰的基站之间的直接通信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显著干扰情况进行时隙预留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05506B2 (zh) |
EP (1) | EP2218292B1 (zh) |
JP (2) | JP5606918B2 (zh) |
KR (3) | KR101458464B1 (zh) |
CN (1) | CN101897228B (zh) |
AU (1) | AU2008322457A1 (zh) |
BR (1) | BRPI0820193B1 (zh) |
CA (1) | CA2705532C (zh) |
IL (1) | IL205654A0 (zh) |
MX (1) | MX2010005363A (zh) |
RU (1) | RU2486712C2 (zh) |
TW (1) | TWI389580B (zh) |
WO (1) | WO200906507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430A (zh) * | 2010-11-30 | 2013-07-31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蜂窝网络的动态干扰减轻 |
CN104080182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无线通信终端的干扰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5324947A (zh) * | 2013-06-24 | 2016-02-10 | 阿尔卡特朗讯 | 增强公平性的帧结构 |
CN109660935A (zh) * | 2018-11-27 | 2019-04-19 | 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侧阵列天线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05506B2 (en) | 2007-11-16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JP5218425B2 (ja) * | 2007-12-03 | 2013-06-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上り送信電力制御方法並びに通信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8423035B1 (en) * | 2008-07-09 | 2013-04-16 |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apacity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565011B2 (en) * | 2009-06-04 | 2017-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with cross-subframe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9106378B2 (en) | 2009-06-10 | 2015-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downlink information |
CN101925069B (zh) * | 2009-06-15 | 2016-01-0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和装置 |
US8718658B2 (en) * | 2009-06-25 | 2014-05-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edly managing interference using feedback message |
EP2359619B1 (en) * | 2009-06-30 | 2018-0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mmunication |
US8902858B2 (en) * | 2009-07-15 | 2014-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reuse preamble |
WO2011015223A1 (en) * | 2009-08-03 | 2011-02-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dominant interfering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
US9144037B2 (en) | 2009-08-11 | 2015-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y puncturing transmission of interfering cells |
EP2468052A1 (en) * | 2009-08-17 | 2012-06-2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reduction control in home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24563B2 (en) | 2009-08-24 | 2014-05-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detec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US9277566B2 (en) | 2009-09-14 | 2016-03-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ss-subframe control channel design |
US8942192B2 (en) | 2009-09-15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interlac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CN102065544B (zh) * | 2009-11-17 | 2015-02-25 | 索尼株式会社 | 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
US8804586B2 (en) * | 2010-01-11 | 2014-08-12 | Blackberry Limited |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
US8694012B2 (en) | 2010-02-01 | 2014-04-08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wo or more neighboring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access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resources |
US8861446B2 (en) * | 2010-02-03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hannel selection |
KR101635190B1 (ko) * | 2010-03-05 | 2016-06-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레이트 스플리팅 기법을 사용하는 멀티셀 통신 시스템 및 상기 멀티셀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전송 프레임 |
US20110250919A1 (en) | 2010-04-13 | 2011-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qi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271167B2 (en) | 2010-04-13 | 2016-02-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rmination of radio link failure with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cancellation |
US9392608B2 (en) | 2010-04-13 | 2016-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US9307431B2 (en) | 2010-04-13 | 2016-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of channel properti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US9515773B2 (en) | 2010-04-13 | 2016-1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125072B2 (en) | 2010-04-13 | 2015-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s |
US8886250B2 (en) | 2010-06-18 | 2014-1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ubframes |
US9226288B2 (en) * | 2010-04-13 | 2015-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US9350475B2 (en) | 2010-07-26 | 2016-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74092B2 (en) * | 2010-04-20 | 2014-07-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arios |
US8761097B2 (en) | 2010-05-19 | 2014-06-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erios |
US8611295B2 (en) | 2010-06-21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ARPI) transition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US9136953B2 (en) | 2010-08-03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KR101727016B1 (ko) * | 2010-08-10 | 2017-04-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상향 링크에서의 다중 사용자 간섭 정렬 시스템 및 방법 |
EP2618600B1 (en) * | 2010-09-16 | 2018-08-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allevi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s in a multicell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method |
CN102413501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时域干扰避免的触发方法和设备 |
WO2012043307A1 (ja) * | 2010-10-01 | 2012-04-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方法並びに無線端末、無線局、及び運用管理サーバ装置 |
US8886190B2 (en) | 2010-10-08 | 2014-1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
EP2651045B1 (en) * | 2010-12-10 | 2019-03-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in multi-node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9642147B2 (en) * | 2011-02-14 | 2017-05-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number of protected active users based on QoS requirements, throughput and traffic |
US8638131B2 (en) | 2011-02-23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feedback-controlled output driver with minimum slew rate variation from process, temperature and supply |
CN102137478B (zh) * | 2011-04-20 | 2015-09-0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功率信息上报、转发及功率调整方法、系统和设备 |
US8855000B2 (en) | 2011-04-28 | 2014-10-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ing data traffic power and reference signal power |
WO2013000172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France Telecom Research & Development Beijing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NETWORK USING CoMP METHOD |
WO2013005273A1 (ja) * | 2011-07-01 | 2013-01-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
WO2013025158A1 (en) * | 2011-08-12 | 2013-02-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3025236A1 (en) * | 2011-08-12 | 2013-02-21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of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590488B1 (ko) * | 2011-08-17 | 2016-02-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송 포인트 그룹에 대한 셀간 간섭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
EP2768268A4 (en) * | 2011-10-13 | 2015-12-02 | Fujitsu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IC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496844A (en) * | 2011-11-15 | 2013-05-29 | Toshiba Res Europ Ltd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base stations with shared operating bandwidth and overlapping coverage areas |
US9888487B2 (en) | 2012-01-29 | 2018-02-06 | Alcatel Lucent | 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744468B2 (en) | 2012-05-16 | 2014-06-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oft cell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handling |
EP2856811B1 (en) * | 2012-05-16 | 2018-09-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hand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EP2688348A1 (en) * | 2012-07-16 | 2014-01-22 | Alcatel Lucent |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s |
US10021600B2 (en) * | 2013-01-02 | 2018-07-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ckhaul traffic reliability in unlicensed bands using spectrum sensing and channel reservation |
KR101401682B1 (ko) | 2013-01-28 | 2014-06-02 |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이기종 네트워크에서 제한된 채널 정보를 활용한 셀간 간섭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
US8989152B1 (en) * | 2013-02-12 | 2015-03-24 | Sprint Spectrum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mmetrical implement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CIC)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
US9166839B2 (en) * | 2013-02-13 | 2015-10-20 | Aviat U.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
WO2014125736A1 (ja) * | 2013-02-14 | 2014-08-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声認識装置、および音声認識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6553601B2 (ja) * | 2013-07-03 | 2019-07-31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干渉制限される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ルチバンド方法 |
KR101853749B1 (ko) | 2013-09-06 | 2018-05-02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스케줄링 및/또는 뮤팅 방법 |
BR112017015676A2 (pt) | 2015-01-29 | 2018-03-13 | Sony Corporation | dispositivo, e, método. |
GB2540596A (en) * | 2015-07-22 | 2017-01-25 | Sony Corp |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
WO2017188471A1 (ko) * | 2016-04-27 | 2017-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밀리미터웨이브를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방법 및 장치 |
WO2018116650A1 (ja) | 2016-12-20 | 2018-06-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US11477699B2 (en) | 2017-09-08 | 2022-10-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
US20230379956A1 (en) * | 2022-05-23 | 2023-11-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full-duplex network entity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11912A (en) * | 1996-04-04 | 1997-10-08 | At & T Wireless Services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rganization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640167A (zh) * | 2002-03-11 | 2005-07-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 |
CN1989775A (zh) * | 2003-12-19 | 2007-06-27 | 英特尔公司 | 使用时隙资源管理的基站干扰控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L121370A0 (en) * | 1996-01-30 | 1999-10-28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all qual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960987A7 (fi) * | 1996-03-01 | 1997-09-02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tukiaseman ohjaamiseksi ja tukiasema |
US5822693A (en) | 1996-04-19 | 1998-10-13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ase station utilizing a dual mode mobile station |
DE19820736C1 (de) * | 1998-05-08 | 1999-09-30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Basisstationssystem zur Kanalzuteil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US6256505B1 (en) * | 1998-05-28 | 2001-07-03 | Ericsson Lnc. | GSM transceiver unit equipped for tim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
US6253063B1 (en) * | 2000-01-25 | 2001-06-2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data rate between mobile and base stations |
US6493331B1 (en) * | 2000-03-30 | 2002-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EP1299956B1 (en) | 2000-07-10 | 2005-09-1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ode power measurement for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
EP1303928B1 (en) * | 2000-07-27 | 2005-09-1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daptive uplink/downlink timeslot assignment in a hybrid wireles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1516202A (en) * | 2000-10-09 | 2002-04-22 | Nokia Corp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JP3912118B2 (ja) | 2002-01-21 | 2007-05-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制御局 |
US7239622B2 (en) * | 2002-09-19 | 2007-07-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ified scheduling technique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586874B2 (en) * | 2003-01-06 | 2009-09-0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services |
GB2403101B (en) | 2003-06-18 | 2005-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Extend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packet data transfer |
CN1617473A (zh) | 2003-11-10 | 2005-05-18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WO2005081437A1 (en) * | 2004-02-17 | 2005-09-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plexing schem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18936B2 (en) * | 2004-07-07 | 2007-05-15 | Nokia Corporation | Transmitting of cel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MX2007004520A (es) * | 2004-10-14 | 2007-09-11 | Qualcomm Flarion Tech | Metodos y aparatos para determinar, comunicar y utilizar informacion la cual puede ser empleada para propositos de control de interferencia._. |
EP1850612B1 (en) * | 2005-02-18 | 2016-02-17 | Fujitsu Limited | Base st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in the base station |
CN1859054B (zh) * | 2005-04-30 | 201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时间软复用的方法 |
EP1734773A1 (en) * | 2005-06-14 | 2006-12-20 | Alcatel | A method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 a base statio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mobile network therefor |
ATE438278T1 (de) * | 2005-06-15 | 2009-08-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zur aufwärtsinterferenzkoordinierung in monofrequenznetzen, basisstation und mobilnetz dafür |
CN101208881A (zh) * | 2005-06-17 | 2008-06-2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中的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US8542655B2 (en) * | 2005-08-23 | 2013-09-24 | Nec Corporation |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apable of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and its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
JP4799202B2 (ja) * | 2006-02-08 | 2011-10-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 |
AU2007265602B2 (en) * | 2006-06-23 | 2010-10-14 |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 Supporting mobile ad-hoc network (MANET) and point to multi-point (PMP) communications among nod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JP2008017318A (ja) * | 2006-07-07 | 2008-01-24 | Fujitsu Ltd | 移動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8165073B2 (en) * | 2006-08-04 | 2012-04-24 | Nokia Corporation | Relay-station assignment/re-assignment and frequency re-use |
JP4579266B2 (ja) * | 2007-04-26 | 2010-11-1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8181079B2 (en) * | 2007-09-21 | 2012-05-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US7912113B2 (en) * | 2007-10-05 | 2011-03-22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Techniques for estimat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and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in OFDM systems |
US8259601B2 (en) * | 2007-10-16 | 2012-09-04 | Mediatek Inc.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chanism for frequency reuse in cellular OFDMA systems |
US8705506B2 (en) | 2007-11-16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KR20100051005A (ko) * | 2008-11-06 | 2010-05-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예약 요청 및 자원 예약 방법 |
US8700085B2 (en) * | 2010-11-30 | 2014-04-15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
-
2008
- 2008-11-12 US US12/269,696 patent/US8705506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KR KR1020127024960A patent/KR101458464B1/ko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CN CN200880120779.3A patent/CN101897228B/zh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KR KR1020107013284A patent/KR101220963B1/ko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KR KR1020137022405A patent/KR20130101591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08-11-14 BR BRPI0820193-5A patent/BRPI0820193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11-14 EP EP08849226.9A patent/EP2218292B1/en active Active
- 2008-11-14 RU RU2010124384/07A patent/RU2486712C2/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11-14 MX MX2010005363A patent/MX2010005363A/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11-14 AU AU2008322457A patent/AU20083224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11-14 WO PCT/US2008/083685 patent/WO200906507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1-14 CA CA2705532A patent/CA2705532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14 JP JP2010534248A patent/JP5606918B2/ja active Active
- 2008-11-17 TW TW097144433A patent/TWI38958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
- 2010-05-10 IL IL205654A patent/IL205654A0/en unknown
-
2013
- 2013-07-05 JP JP2013141778A patent/JP574627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11912A (en) * | 1996-04-04 | 1997-10-08 | At & T Wireless Services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rganization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640167A (zh) * | 2002-03-11 | 2005-07-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 |
CN1989775A (zh) * | 2003-12-19 | 2007-06-27 | 英特尔公司 | 使用时隙资源管理的基站干扰控制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430A (zh) * | 2010-11-30 | 2013-07-31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蜂窝网络的动态干扰减轻 |
CN103229430B (zh) * | 2010-11-30 | 2018-02-06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蜂窝网络的动态干扰减轻 |
CN104080182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无线通信终端的干扰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5324947A (zh) * | 2013-06-24 | 2016-02-10 | 阿尔卡特朗讯 | 增强公平性的帧结构 |
US11191091B2 (en) | 2013-06-24 | 2021-11-30 | Alcatel Lucent | Fairness-enhancing frame structure |
CN109660935A (zh) * | 2018-11-27 | 2019-04-19 | 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侧阵列天线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 |
CN109660935B (zh) * | 2018-11-27 | 2020-12-18 | 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侧阵列天线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00085180A (ko) | 2010-07-28 |
JP5606918B2 (ja) | 2014-10-15 |
TWI389580B (zh) | 2013-03-11 |
KR20120123718A (ko) | 2012-11-09 |
KR20130101591A (ko) | 2013-09-13 |
BRPI0820193A2 (pt) | 2015-12-15 |
BRPI0820193B1 (pt) | 2020-03-10 |
RU2010124384A (ru) | 2011-12-27 |
EP2218292B1 (en) | 2015-06-03 |
AU2008322457A1 (en) | 2009-05-22 |
JP2013255235A (ja) | 2013-12-19 |
BRPI0820193A8 (pt) | 2018-12-11 |
RU2486712C2 (ru) | 2013-06-27 |
TW200937984A (en) | 2009-09-01 |
JP5746272B2 (ja) | 2015-07-08 |
WO2009065075A1 (en) | 2009-05-22 |
KR101458464B1 (ko) | 2014-11-07 |
IL205654A0 (en) | 2010-11-30 |
JP2011504062A (ja) | 2011-01-27 |
CA2705532A1 (en) | 2009-05-22 |
US8705506B2 (en) | 2014-04-22 |
CN101897228B (zh) | 2014-01-29 |
CA2705532C (en) | 2014-09-30 |
KR101220963B1 (ko) | 2013-01-11 |
US20090131065A1 (en) | 2009-05-21 |
EP2218292A1 (en) | 2010-08-18 |
MX2010005363A (es) | 2010-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7228B (zh) | 通过干扰基站和被干扰的基站之间的直接通信来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显著干扰情况进行时隙预留 | |
JP5917575B2 (ja)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制御チャネルのための干渉抑圧 | |
KR10123845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기 간섭 완화 | |
CN102037774B (zh) | 无线网络中进行资源划分的系统和方法 | |
KR101299182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감소 요청 | |
AU200829911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load ind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1522947B1 (ko) |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계층적 제어 채널 구조 | |
US9918318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1933382A (zh) | 基于增强的导频测量报告的干扰管理 | |
HK1151167A (zh) | 通過干擾基站和被干擾的基站之間的直接通信來針對無線通信網絡中的顯著干擾情況進行時隙預留 | |
HK1146511A (zh) |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使用負載指示進行干擾抑制的方法和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1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11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