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在五金工具中,活动扳手实用的频率相当的高,因其具有可调整两拧板的间距形成的扳口的开口大小来对应多种尺寸的螺帽,而不需根据不同尺寸的螺帽换用各式开口的扳手,从而带来了更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活动扳手,主要包括活动扳头和固定扳柄扳头,固定扳柄扳头由上端的固定扳头和下端的固定扳柄组成,所述的活动扳头与固定扳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固定扳头上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上活动套有外牙螺母,活动扳头上设有与外牙螺母外牙螺纹相旋合且能在外牙螺母旋转带动下驱动活动扳头作直线移动的半螺杆。通过外牙螺母和半螺杆的作用,可以调节活动扳头和固定扳头的拧板间距,即:工作扳口的大小。
活动扳手上的定位轴与固定扳柄呈80°~90°夹角设置在活动扳手上,是指:定位轴轴线和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呈80°~90°夹角设置。使用过程中人们习惯大拇指拨动外牙螺母来控制活动扳头与固定扳头之间的间距,即,拧板的间距,调节扳口的大小。大拇指施力方向平行于固定扳柄的长度方向或者稍微偏移一点,大拇指要时常推动和拨回主动螺杆,时间一长,使用者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使用者不易疲劳的活动扳手。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扳手,主要包括活动扳头和固定扳柄扳头,固定扳柄扳头由上端的固定扳头和下端的固定扳柄组成,固定扳头上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上活动套有外牙螺母,活动扳头上设有与外牙螺母外牙相旋合且能在外牙螺母旋转带动下驱动活动扳头做直线移动的半螺杆,所述的定位轴与固定扳柄呈0°~15°夹角。
作为改进,所述的活动扳头上的拧板由第一拧板和第二拧板组成,固定扳头上的拧板由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组成;第一拧板和第二拧板呈106°~110°夹角,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6°~110°夹角,第二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6°~11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拧板和第二拧板呈108°夹角,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8°夹角,第二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8°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拧板的长度等于第四拧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拧板、第二拧板、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长度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轴与固定扳柄呈0°夹角。
所述的定位轴与固定扳柄呈0°~15°夹角是指,定位轴轴线与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呈0°~15°夹角。
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技术问题的:定位轴轴线与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呈0°夹角设置,定位轴与固定扳柄呈0°夹角,即,外牙螺母和半螺杆均与固定扳柄相互平行,实用过程中,使用着通过大拇指左右拨动外牙螺母来控制活动扳手扳口的大小。由于,人体大拇指左右运动比前后运动灵活的多,因此,实用扳手过程中不易疲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定位轴与固定扳柄设置呈0°夹角,即,定位轴轴线与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呈0°夹角平行设置,外牙螺母和半螺杆均与固定扳柄相互平行,在固定扳头内,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大拇指左右运动来带动外牙螺母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活动扳头与固定扳头之间的间距,即,扳口的大小。大拇指的左右运动比起前后运动灵活的多,自然而然,使用者也不易感到疲劳。此外,本发明活动扳头上的第一拧板和第二拧板呈108°夹角,固定扳头上的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8°夹角,第二拧板和第四拧板呈108°夹角,第一拧板、第二拧板、第三拧板和第四拧板长度均相等,形成一边未封闭的正五边行扳口,在拧动正外五角螺帽时,螺帽上有四个角受力,扳手和螺帽之间不易打滑、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活动扳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活动扳手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活动扳手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扳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定位轴轴线和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扳头,11.第一拧板,12.第二拧板,13.半螺杆,2.固定扳头,21.第三拧板,22.第四拧板,3.固定扳柄,31.定位轴,32.外牙螺母,4.定位轴轴线,5.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活动扳手,主要包括活动扳头1和固定扳柄扳头,固定扳柄扳头由上端的固定扳头2和下端的固定扳柄3组成,固定扳头2上设有定位轴13,定位轴13上活动套有外牙螺母32,活动扳头1上设有与外牙螺母32外牙相旋合且能在外牙螺母32旋转带动下驱动活动扳头1做直线移动的半螺杆13,所述的定位轴13与固定扳柄3呈0°~15°夹角。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将定位轴与固定扳柄设置呈0°夹角,即,定位轴轴线4与固定扳柄宽度中心线5平行设置,同时也保证了外牙螺母32和半螺杆13均与固定扳柄3相互平行,在固定扳头内,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大拇指左右运动来带动外牙螺母32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活动扳头1与固定扳头2之间的间距,即,扳口的大小。大拇指的左右运动比起前后运动灵活的多,自然而然,使用者也不易感到疲劳。外牙螺母32带动半螺杆13的平动,跟现有技术中的带动方式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参照图1、图2、图3,所述的活动扳头1的拧板由第一拧板11和第二拧板12组成,固定扳头2的拧板由第三拧板21和第四拧板22组成;第一拧板11和第二拧板12呈106°~110°夹角,第三拧板21和第四拧板22呈106°~110°夹角.第二拧板11和第四拧板22呈106°~110°夹角。作为优选,选取第一拧板11和第二拧板12呈108°夹角,第三拧板21和第四拧板22呈108°夹角,第二拧板12和第四拧板22呈108°夹角;第二拧板12的长度等于第四拧板22的长度。
其中第一拧板11、第二拧板12、第三拧板21和第四拧板22长度均相等。使得本发明活动扳头1和固定扳头2之间可以形成一边未封闭的正五边形扳口。如图1所示状态。
调节活动扳头1和固定扳头2之间的间距,从而控制扳口的大小来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螺帽。此外,本发明只适合适用在正外五角螺帽上。由于正外五角螺帽的外角均为108°,本发明的扳口的内角也为108°,与正外五角螺帽相配。在操作过程中,相当于本发明的活动扳手形成的扳口将整个正外五角螺帽全部包在里面,拧动过程中,螺帽的五个角中有四个角是受力的。而现有技术中的活动扳手的拧板是平行设计的,在操作过程中螺母上只有两个角是受力的。相比之下,本发明在操作过程中和螺帽之间不易打滑。此外,本发明的活动扳手将螺帽全部包在里面,拧动时活动扳手和螺帽之间不易脱落。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操作过程中,拧动螺帽时的最大扳口状态。
如图2所示实施例,当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拧动的螺帽小于本发明活动扳手的最大扳口时,只需旋动外牙螺母31来调整活动扳头1和固定扳头2之间的间距来适应螺母的大小。
如图3所示实施例,是指:活动扳手的扳口在图1所述状态无法直接套在需拧动的螺帽上,通过旋动外牙螺母32带动半螺杆13,从而驱动活动扳头1的移动,调节扳口的大小适应实际所需,方便扳口套在螺帽外,然后再旋转外牙螺母32,调整活动扳头1和固定扳头2之间的间距来适应螺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