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90081A -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0081A
CN101890081A CN2009101431916A CN200910143191A CN101890081A CN 101890081 A CN101890081 A CN 101890081A CN 2009101431916 A CN2009101431916 A CN 2009101431916A CN 200910143191 A CN200910143191 A CN 200910143191A CN 101890081 A CN101890081 A CN 101890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labris
radix
chinese
processing method
female infer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31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431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0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0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0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治疗女性生理疾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斑蝥5-20g,大黄500g,小茴香30g。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能够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活血通经、化瘀止痛、补血理气,有效缓解并治愈女性常见疾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治疗女性生理疾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女性内分泌紊乱造成的瘀血阻滞,癥瘕闭经,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症状,医学上经常采用西医注射激素针的疗法,其治疗效果一般,而且会造成女性身体损害,不利于女性保持正常的生理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其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活血通经、化瘀止痛、补血理气,有效缓解并治愈女性常见疾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斑蝥5-20g,大黄500g,小茴香30g。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斑蝥5-20g焙干去头、足、翅后研末;
B、将大黄500g和小茴香30g粉碎,与步骤A的斑蝥粉末混合;
C、将上述两步骤得到的混合物用开水搅拌均匀,晒干。
混合物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用于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癥瘕闭经,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冷痛等症状,并对男性精子调理成活率有相应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斑蝥5-20g,大黄500g,小茴香30g。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斑蝥5-20g焙干去头、足、翅后研末;
B、将大黄500g和小茴香30g粉碎,与步骤A的斑蝥粉末混合;
C、将上述两步骤得到的混合物用开水搅拌均匀,晒干。
混合物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方解如下:
斑蝥
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Mylabris phal 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M.cichori i Linnaeus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药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色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antharidin)1~1.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0.97~1.3%。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症积,经闭等。本品丰散而入血分,能破血瘀,消症散结,通经。治经闭不适《济阴纲目》以本品配桃仁、大黄用之。近代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可以斑蝥1~3只放入鸡蛋内煮食,若以斑螯素片内服更佳,(每次0.25~0.5mg)能使症状改善,部分病例瘤体缩小。
2.用于痈疽恶疮,顽癣,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能以毒攻毒,消肿散结。治痈疽肿硬不破,《仁斋直指方》用本品研末,和蒜捣膏贴之,可攻毒拔脓;治顽癣,《外台》以本品微炒研末,蜜调敷,近代有以本品配甘遂研末,醋调外搽治牛皮癣者;治瘰疬瘘疮,配白矾、白砒、青黛等,研末外掺,如《证治准绳》生肌干脓散。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0.03~0.08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及孕妇忌服。外用可刺激皮肤发红发泡,甚至腐烂,不宜大面积使用。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尿血及肾功能损害。
传统炮制目的是为了减轻其毒性。斑蝥传统炮制前要求去头、足、翅。江林等研究认为,头、足、翅的毒性并不比虫身强,只是有效成分含量略低。因头、足、翅三者占全虫重量的20%,故认为炮制前不必去头、足、翅。斑蝥传统炮制方法很多,将其中15种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炮制品进行斑蝥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湿米贴锅炒斑蝥,斑蝥素损失最少,清炒损失最多。斑蝥素既是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故提出只要严格管理用药方法和用量(以斑蝥素含量作为剂量标准),就可以生品直接入药。
炒斑蝥又名米斑蝥。为净斑蝥用糯米炒至呈黄色时,筛去糯米,晾凉入药者。毒性降低。
【炮制方法】斑蝥:拣净杂质,除去足、翅。米斑蝥: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俟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①《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斑猫,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以血余裹悬墙角上一夜用之,则毒去也。″②《纲目》:″用麸炒过,醋煮用之。″【考证】①陶弘景:″斑蝥,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②《纲目》:″斑蝥、芫青、亭长、地胆之毒,靛汁、黄连、黑豆、葱、茶皆能解之。″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
【功效】攻毒,逐瘀。
【主治】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
【性味归经】辛,寒,有毒。《本经》:″味辛,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①《本草经疏》:″入手阳明、手太阳经。″②《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③《会约医镜》:″入肺、脾二经。″④《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②《日华子本草》:″恶豆花。入药除翼、足,熟炒用,生即吐泻人。″③《本草衍义》:″妊身人不可服,为能溃人肉。治淋药多用,极苦人,尤宜斟酌。″④《纲目》:″恶甘草。″
【别名】斑猫、龙尾(《本经》、《说文》)、斑蚝、龙蚝、斑菌、晏青(《吴普本草》)、龙苗(《药性论》)、羊米虫(《陆川本草》)、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中药志》)、花罗虫(《广东中药》)、章瓦(《吉林中草药》)
【处方名】斑蝥、斑毛、炒斑蝥处方中写斑蝥、斑毛指生斑蝥。为原药去头足及翅膀生用入药者。多供外用。炒斑蝥又名米斑蝥。为净斑蝥用糯米炒至呈黄色时,筛去糯米,晾凉入药者。毒性降低。
【商品名】斑蝥。以虫体大而完整、颜色鲜明、干燥、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药用部位】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大斑蝥全长10~25毫米,宽5~10毫米;小斑蝥长10~15毫米,宽5~7毫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河南、广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南、云南、江苏等地。以河南、广西产量较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7~8月间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粘膜。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然后取出晒干。
【拉丁名】药材Mylabris原动物Mylabris phalerata Pall
【炮制方法】斑蝥:拣净杂质,除去足、翅。米斑蝥: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待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①《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斑猫,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以血余裹悬墙角上一夜用之,则毒去也。″②《纲目》:″用麸炒过,醋煮用之。″
【考证】①陶弘景:″斑蝥,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②《纲目》:″斑蝥、芫青、亭长、地胆之毒,靛汁、黄连、黑豆、葱、茶皆能解之。″
【生药材鉴定】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上有3条谈棕色横带纹。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特异,味初辛后苦。以个大、有黄色花斑、色鲜明、完整不碎看为佳。显微鉴定:(1)南方大斑蝥粉末:灰褐色。①刚毛黑棕色,完整者平直或呈镰刀状弯曲,先端锐尖,基部渐窄,色较淡,长175-500μm,直径4-30μm,表面有纵向条纹,有的条纹向一侧扭曲。②横纹肌纤维淡黄棕色或无色,侧面观明暗带呈水波纹状纹理;断面观少见。另有侧面观肌纤维界线不清楚,肌原纤维隐约可辨,直径约1.5μm。③体壁碎片淡黄色、黄棕色或深棕色,表面可见毛窝及刚毛,有的有短刺状、钉状或乳头状突起。④复眼碎片几无色,表面观呈规则的六角形,角膜透明,其下类圆形小眼间有棕褐色微细色素颗粒。⑤气管壁碎片不规则形,平直或弯曲成弧状或管状;螺旋丝细。(2)黄黑小斑蝥粉末:灰褐色。刚毛黑棕色、淡黄色或无色,较细长,长280-750μm,直径4-13μm。
【中药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1~1.2%,脂肪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此外,一般斑蝥属含斑蝥素1~1.5%。含斑蝥素(cantharidin)0.87%-1.3%;尚含挥发油、酸类和蜡样物质。又谓含脂肪,色素,甲壳质,甲酸。斑蝥素毒性大,其半合成品羟基斑蝥胺(hydroxyl-catharamine)的毒性只有斑蝥素的1/500,疗效类似。
【中药化学鉴定】(1)取粉末行微量升华(加热约20min),玻片上现油状物,稍冷,析出斑蝥素无色杆状结晶。(2)升华物加硫酸(比重1.77)1滴,微热熔解,继续小火加热到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一滴,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3)将升华物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转入试管内,加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显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4)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斑蝥素钡盐的针晶束。
大黄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1.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3.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4.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用法用量】煎服,5~15g;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用药鉴别】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3.《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4.《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F;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另含鞣质类物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2.药理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大黄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生大黄10~20g,木香10g,开水浸泡后饮服,治疗胆绞痛,总有效率91.1%(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183);单用大黄各种剂型,治疗急性胰腺炎266例,痊愈259例,无效7例。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平均2日,腹痛消失3日,发热消退5日(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7:1);用大黄配白及,治疗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91.7%(宁夏医学杂志,2001,2:119);以大黄丹参汤为主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均获良效(吉林中医药,2001,3:28)。另有用大黄治疗冻伤、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及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小茴香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应用】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本品辛温,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用治寒疝腹痛,如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亦可用本品炒热,布裹温熨腹部。与橘核、山楂等同用,可治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如香橘散(《张氏医通》);治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或冲任虚寒之痛经,可与当归、川芎、肉桂等同用。
2.中焦虚寒气滞证。本品辛温能温中散寒止痛,并善理脾胃之气而开胃、止呕。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可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治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呕吐食少,可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诸痿,霍乱及蛇伤。”
2.《本草汇言》:“
Figure B2009101431916D0000091
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及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柠檬烯、葑酮、爱草脑、γ-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等,少量的香桧烯、茴香脑、茴香醛等。另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中主要为岩芹酸,还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等。
2.药理作用:本品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及Shay溃疡和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其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驰作用,并能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已烯雌酚样作用等。
3.临床研究:小茴香4~6g,丹参6~12g,木香4~6g,砂仁4~6g,白芍6~12g,台乌药4~6g,党参4~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小儿脐周腹痛145例,服药3剂后腹痛消失者112例,6剂后腹痛消失33例,全部治愈(中医杂志,1991,11:39)。另有用小茴香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嵌闭性小肠疝、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等。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其在临床使用时,有以下病例:
1、2006年3月7日初诊,黄某,26岁,结婚17个月,未孕就诊;夫妻性生活正常,均已到医院检查过,丈夫完全正常,女方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被诊断为内分泌紊乱,但治疗未效而改看中医。形体高大,高1米78,体重83公斤,面色暗白无华,神倦肢懒无力,喜卧床厌活动,言语少性格内向,胸部发育丰满,对性生活缺乏主动与兴趣,月经初潮19岁,经期1、2个月至2、3个月不定期,来经量少色红淡,仅1、2天;舌淡苔薄白,尺脉沉细;诊断辨证:肾阳虚,冲任未实,治宜温阳壮肾填补,鹿角霜12g、川芎6g、炒白芍10g、炒白术10g、茯苓12g、川椒6g、党参10g、当归8g、炒杜仲10g、炙甘草6g、兔丝子12g、熟地12g、紫河车12g、丹参10g。三帖,每日一帖,600毫升水浸泡一小时,温火煎20分钟,得250毫升,加水500毫升再煎15分钟,得250毫升,混和,分二次空腹饮服,忌生冷。
3月11日复诊,药后无明显感觉,上次月经至今近2个月未潮,早孕试验(-)。脉症同前,肾虚血弱,冲任空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嘱坚持服药,宗原方意加减;鹿角霜12g、川芎8g、当归10g、炙甘草5g、兔丝子10g、熟地12g、紫河车12g、淫羊藿10g、丹参12g、官桂6g、桃仁8g、藏红花4g、泽兰叶12g。三帖煎、服法同前。
3月15日复诊,月经已致,量较以前多,精神明显有力气,面色稍红润,脉细尚有神,舌淡苔少,月经后7天即服调本发明的中药丸剂,睡前用红糖水送服连续服用5晚。
4月19日复诊,14日月经来潮,4天,经量较多,色红,脉症均有明显改善,要求继续服药;治法同前。
5月20日复诊,12日月经来潮,6天,经量较多,色红月经量正常,脉症均正常,要求继续服药;治法同前。
6月15日复诊,10日月经已来,月经量正常。嘱坚持服药,在排卵日(6月27日)前后同房。投安胎散,白芍10g、炒白术10g、砂仁3g、枳壳6g、内金10g、当归身3g、莲房2个、炙甘草3g。三帖,每日一帖煎服。
妊娠期间基本正常,2007年4月17日总产程仅5个小时,顺产,喜得千金,出生体重2960克。
2、陈女,26岁,结婚一年多,没有怀孕;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输卵管堵塞;怕做灌通手术,要服中药;三年前服用人流药,月经来了,阴道少量出血持续二周。几年来月经期间下腹隐隐痛,少腹胀闷,经量少、行不畅,心烦胸痞,精神郁闷,舌质紫苔薄黄,脉沉滞。症属血瘀,瘀阻冲任,当以活血化瘀,通调冲任,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丸剂后,月经后7天开始服用,每晚红糖水送服,一天一次,服6晚,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月经来潮,量增多色红,经致舒畅、痛减,精神较前为好。(因在外地经商,刚返)复诊:服药5个月后怀孕,现在已妊娠8个月,产前检查母体健康,胎儿发育正常。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斑蝥5-20g,大黄500g,小茴香30g。
2.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斑蝥5-20g焙干去头、足、翅后研末;
B、将大黄500g和小茴香30g粉碎,与步骤A的斑蝥粉末混合;
C、将上述两步骤得到的混合物用开水搅拌均匀,晒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制成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制成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制成胶囊。
CN2009101431916A 2009-05-19 2009-05-19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1890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31916A CN101890081A (zh) 2009-05-19 2009-05-19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31916A CN101890081A (zh) 2009-05-19 2009-05-19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0081A true CN101890081A (zh) 2010-11-24

Family

ID=43099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31916A Pending CN101890081A (zh) 2009-05-19 2009-05-19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008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0313A (zh) * 2012-04-15 2012-07-25 郑瑞芹 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3816336A (zh) * 2014-03-14 2014-05-28 李小平 一种育宫培麟丸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04644773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李月静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的中药丸剂
CN107496840A (zh) * 2017-09-21 2017-12-22 苏州仁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0313A (zh) * 2012-04-15 2012-07-25 郑瑞芹 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00313B (zh) * 2012-04-15 2014-02-26 郑瑞芹 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644773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李月静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的中药丸剂
CN103816336A (zh) * 2014-03-14 2014-05-28 李小平 一种育宫培麟丸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07496840A (zh) * 2017-09-21 2017-12-22 苏州仁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7063B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6862B (zh) 一种治疗不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234B (zh)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8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654B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26A (zh) 一种治疗肠鸣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596B (zh) 一种治疗痰湿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2058715B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07A (zh) 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灼口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3041208A (zh) 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953A (zh) 一种胃肠道造影剂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74500A (zh) 一种补血调经的中药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0081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中药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CN102178781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961B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12054A (zh) 一种治疗妇女不孕不育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987A (zh) 一种促进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中药
CN105560842B (zh)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白癜风的中药制剂
CN105325714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4967A (zh) 一种治疗i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69463B (zh) 一种治疗妇科崩漏的中药药剂
CN105233056A (zh) 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1681C (zh) 缩短坐月子时间及治疗人流后遗症产后风的药物
CN105267895A (zh) 用于治疗牛产后血瘀型胞衣不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