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9867A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柳叶刀组件及推出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柳叶刀组件及推出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89867A CN101889867A CN2010102334761A CN201010233476A CN101889867A CN 101889867 A CN101889867 A CN 101889867A CN 2010102334761 A CN2010102334761 A CN 2010102334761A CN 201010233476 A CN201010233476 A CN 201010233476A CN 101889867 A CN101889867 A CN 1018898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ncet
- protective cover
- assembly
- ejector
- assembly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86—Devices loaded with a single lancet, i.e. a single lancet with or without a casing is loaded into a reusable drive device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use; drive devices reloadable for multiple use
- A61B5/151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 A61B5/1519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lancet unit into the driving device housing
- A61B5/1519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lancet unit into the driving device housing fully automatically retracted, i.e. the retraction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e.g. by terminating the contact with the patient's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blood, pH-value of blood
- A61B5/1405—Devices for taking blood samp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175—Adjustment of penetration depth
- A61B5/150183—Depth adjustment mechanism using end caps moun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sampling device, i.e. the end-caps are adjustably positioned relative to the piercing device housing for example by rotating or screw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03—Single-ended needles
- A61B5/150519—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f hub, i.e. element used to attach the single-ended needle to a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541—Breakable protectors, e.g. caps, shields or sleeves, i.e. protectors separated destructively, e.g. by breaking a connecting area
- A61B5/150549—Protectors removed by rotational movement, e.g. torsion or screw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58—Joining techniques used for protective means
- A61B5/150618—Integrally moulded protectors, e.g. protectors simultaneously moulded together with a further component, e.g. a hub, of the piercing ele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694—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 A61B5/150717—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manually remov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801—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means for indicating when used correctly or incorrectly; means for alarming
- A61B5/150824—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means for indicating when used correctly or incorrectly; means for alarming by visual feedba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885—Preventing re-use
- A61B5/150916—Preventing re-use by blocking components, e.g. piston, driving device or fluid passagewa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linear sliding gui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86—Devices loaded with a single lancet, i.e. a single lancet with or without a casing is loaded into a reusable drive device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use; drive devices reloadable for multiple use
- A61B5/151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 A61B5/151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uni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穿刺部件的突出的前端部处于尽可能从其周围隔离的状态后,使其从推出器组件取下的穿刺设备。柳叶刀组件(100)具有:柳叶刀(101)以及保护罩(102),其特征在于,(1)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104)、柳叶刀套(106)以及穿刺部件(105),穿刺部件跨越柳叶刀身以及柳叶刀套而存在于其中,穿刺部件的前端部(124)被柳叶刀套包围,(2)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的周围,且在穿刺后可移动以使其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06年8月8日、申请号为200680028668.0、发明名称为“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柳叶刀组件及推出器组件”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采集体液例如血液,利用锐利的穿刺部件例如针等而向身体的规定部位穿刺时所使用的穿刺设备以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柳叶刀组件及推出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使用各种穿刺设备来采集少量的血液。这种设备由柳叶刀以及推出器构成,并通过将具有穿刺身体的规定部位的穿刺部件的柳叶刀装入到将该柳叶刀朝向规定部位发射的推出器中,且利用在推出器内压缩的发条的伸长作用朝向规定部位发射柳叶刀而使用。
在采用这种穿刺设备采血的情况下,对使用后的柳叶刀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穿刺后的柳叶刀中,通常情况下,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在沾有微量采血者的血液的状态下从柳叶刀身露出。例如,被采血者本人以外的人(例如实施采血作业的护士)的身体的一部分误接触到该前端部的情况下,前端部划伤该部分,被采血者的血液从该伤口进入到被采血者以外的人的体内,其结果,就会有这个人被感染的危险。
在已知的穿刺设备中,对于穿刺后的柳叶刀的处理,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而提出有一种例如在穿刺后在露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盖上套的方案(参照后述的专利文献1)。该设备中,为了盖上套,有必要对前端部露出的状态下的柳叶刀进行处理,在这种意义上,并没有消除上述的危险。
从而,穿刺设备中,穿刺后的柳叶刀的处理非常重要,期望一种在穿刺后在使之处于更加安全状态后能够对柳叶刀进行处理的穿刺设备。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说明书第5385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设备,其在穿刺后,在穿刺部件的前端部从柳叶刀身突出的状态下,并不从推出器取下,而是将突出的前端部处于尽可能从其周围隔离的状态后,再从推出器取下。
在第1要旨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设备,其具有:(a)由柳叶刀以及保护罩构成的柳叶刀组件,以及(b)由推出器主体以及配置于其中的推杆以及推进器构成,且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其特征在于,
(1)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柳叶刀套以及穿刺部件,穿刺部件跨越柳叶刀身以及柳叶刀套而存在于其中,穿刺部件的前端部被柳叶刀套包围,
(2)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的周围,穿刺后可移动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3)推杆对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分进行保持,并以使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穿刺规定部位的方式发射柳叶刀身,
(4)推进器在穿刺后向前方推压配置于柳叶刀身周围的保护罩,并使其移动以使其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在第2要旨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柳叶刀组件,其具有柳叶刀以及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1)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柳叶刀套以及穿刺部件,穿刺部件跨越柳叶刀身以及柳叶刀套而存在于其中,穿刺部件的前端部被柳叶刀套包围,
(2)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的周围,穿刺后可移动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在第3要旨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推出器组件,其具有推出器主体以及配置于其中的推杆以及推进器,且发射具有保护罩的柳叶刀,其特征在于,
(1)推杆对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分进行保持,且以使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穿刺规定部位的方式发射柳叶刀身,
(2)推进器在穿刺后向前方推压配置于柳叶刀身周围的保护罩,并使其移动以使其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在该说明中考虑的“前”以及“后”的方向是发射柳叶刀的方向,即以柳叶刀移动的方向为基准。即,在表示为了穿刺而使柳叶刀移动的方向(从而,穿刺部件露出的前端部朝向规定穿刺部位移动的方向)时,使用“前”、“向前”或“前方向”等用语,表示与其正相反的意思时,使用“后”、“向后”或“后方向”等用语。并且“上”以及“下”等用语是相对于上述“前”以及“后”垂直的方向,是以所参照的图为基准进行考虑的。
在使用本发明的穿刺设备的情况下,穿刺后将柳叶刀从推出器组件拆下时,从柳叶刀身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由于被保护罩包围,因此可以对处于比较安全状态下的柳叶刀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用立体图来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穿刺设备中的柳叶刀组件的图。
图2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在将图1中的柳叶刀组件的靠近面前一侧的一半切除的状态的图。
图3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101的图。
图4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保护罩102的图。
图5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穿刺时使被发射的刺通元件的前端部露出的状态下的柳叶刀组件的图。
图6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穿刺后保护罩移动到前方后的柳叶刀组件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将图6的柳叶刀组件的靠近面前一侧的一半切除掉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俯视图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柳叶刀的图。
图9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可使用于本发明的穿刺设备中的推出器组件的外观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图9所示的推出器组件的靠近面前的一半切除而可看到其内部样子的立体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推杆204的立体图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推进器206的立体图的图。
图13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推杆204的下半主体224的图。
图14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将柳叶刀组件插入于推出器组件中,并使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位于推杆臂间的状态的图。
图15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包含其突出部完全被把持于推杆臂间的状态的图。
图16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推杆从图15的状态向后方移动,推杆的突起抵接于触发器部件的后端部的状态,即柳叶刀组件的装填完成后的状态的图。
图17是在柳叶刀组件中通过扭转柳叶刀套而将其除去的状态,从而,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柳叶刀的发射准备完成的状态。
图18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按下按钮发射柳叶刀,穿刺部件的前端部从推出器组件的开口部突出的状态,即穿刺规定部位的状态的图。
图19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穿刺结束而柳叶刀后退后的状态的图。
图20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对于穿刺结束的柳叶刀身,为了使保护罩向前方移动,开始向前方推压推进器杆,其结果,推杆的悬臂向外弯曲,其前端部朝向推出器主体的内壁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21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从图20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推压推进器杆,突出的悬臂的端部与设于推出器主体的内壁上的挡块抵接的状态的图。
图22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从图21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推压推进器杆,使保护罩向前方移动,而配置于露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突出状态的图。
图23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从图22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推压推进器杆,突出的悬臂的端部返回到原来的形状,其结果,推杆处于可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后,推杆臂的前端部嵌入于设置于推出器主体的内壁上的凹部中,臂向外侧扩张,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处于释放状态的图。
图24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从图23的状态释放的柳叶刀朝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25是与图10一样,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从图24的状态释放的柳叶刀进一步朝向前方移动,其结果从推出器组件飞出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如下:
100...柳叶刀组件;101...柳叶刀;102...保护罩;104...柳叶刀身;
105...穿刺部件;106...柳叶刀套;108...弱化部分;110...小翼元件;
112...抵接元件;114...前方部分;116...后方部分;118...突出部;
120...突出部;122...突出部;124...穿刺部件前端部;125...开口部;
126...穿刺部件最前端;128...保护罩壁部分;130...圆锥面;
131...突出部;132...陡峭面;140...倾斜面;142...倾斜面;
150...后端部;152...突出部;200...推出器组件;202...推出器主体;
204...推杆;206...推进器;208套组件;210,210’...半个主体;
212...上膛部件(cocking);213...推进器杆;214...开口部;
220...主体;222...上半主体;224...下半主体;226...后方部分;
228...上半主体;230...下半主体;232...悬臂;234...后端;
235...倾斜面;236...前端;237...突起;238内...侧面;
239...前方端部凹面;240...内侧面;241...前方端部凹面;
242...凹部(或轴架);243...突起;244...杆状部分;245...凹部;
246...臂;247...凹部底;248...臂;249...倾斜面;250...前方部分;
252,253,256,256...推进器的一部分;260...后方部分的空间;
262...凹部;264,266...臂的前端部;268,270...曲面;
502,504...臂前端部最外部;506,508...凹部;
510,512...臂前端部最内部;514...触发器部件;516...支点;
518...盘;520...发条;524...突起;526...后方端部分;
530...主体后端部;532...上膛部件前端部;534...间隔部件;
536...上膛部件后端部;538...指示器;540...开口部;
542...按钮(前方端部分);550...突出部;
560,562...推出器主体内壁凹部;S1...推进弹簧;
S2...复位弹簧;S3...推进器返回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穿刺设备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推出器组件以及穿刺设备中,穿刺部件是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包含穿刺时在内,穿刺前后用于产生使柳叶刀移动的能量的弹簧(或发条)由任何一种适当的材料制成都可以,例如塑料制,优选为由金属制成,其他的部分优选由任何一种适当的塑料材料制成,通常情况是这样。从而,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各种部件或元件都是以这些材料构成的情况为前提进行说明。例如,穿刺部件是金属制(例如金属制针),弹簧也是金属制(例如螺旋弹簧),其他部件是适当的塑料材料制(例如成型品)。塑料材料通常由注塑成型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结构。对于柳叶刀,可使用的塑料材料是例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聚丙烯树脂(PP)等,对于推出器组件以及保护罩,例如可以是聚碳酸树脂(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体树脂(ABS)、聚缩醛树脂(POM)、聚苯乙烯树脂(PS)等。
图1是用立体图来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穿刺设备中的柳叶刀组件的图,另外,图2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将其柳叶刀组件的靠近面前一侧的一半切除的状态下的图。图示的柳叶刀组件100由柳叶刀101以及保护罩102构成,在图示的形态下,表示的是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101的柳叶刀身104周围的状态。
图3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101的图。柳叶刀101由柳叶刀身104以及柳叶刀套106构成。如图2所示,具有穿刺规定部位的前端部的穿刺部件105埋设于柳叶刀内,其前端部存在于柳叶刀套106内,另外,其他部分存在于柳叶刀身104内。
图4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保护罩102的图。在图示的形态下,箭头A所示的方向是柳叶刀的发射方向,即向前的方向。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是通过将柳叶刀的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116沿着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从保护罩102的前端部的开口部123插入而形成的。
这种由柳叶刀101以及保护罩102构成的柳叶刀组件,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被插入于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中而被装入,之后,柳叶刀在使如图5所示的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露出的状态下被发射后,如图6以及图7所示,可处于保护罩向前方移动的状态。这些附图所示的状态,在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露出与保护罩的位置向前方移动这方面上,与图1以及图2所表示的状态不同,其他方面实质上没有不同。
柳叶刀身104与柳叶刀套106通过位于其中间的弱化部分108结合成一体。该弱化部分可以通过在穿刺部件的周围将柳叶刀身104与柳叶刀套106相对向相反方向旋转来破坏,即,可以进行所谓的拧断。该柳叶刀优选地,在将穿刺部件105预先插入于模具中的状态下将塑料材料镶嵌成形而形成为一体,弱化部分可通过将穿刺部件的周围的塑料材料的厚度减薄来形成。
为了容易地进行该拧断,柳叶刀套106具有小翼元件110以便可用手指夹紧而容易进行旋转。这也可以是例如平坦宽大的部分。在图示的状态下,该部分设于柳叶刀套106的前方部分。另外,在柳叶刀106的后端部设有抵接元件112。该抵接元件112是从柳叶刀套主体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凸缘的形态。
从图1以及图2可以理解,在从保护罩102的前端部的开口部123插入柳叶刀身104,并将保护罩102配置于柳叶刀身104特别是其前方部分114的周围时,抵接元件112可起到阻挡的作用,而处于保护罩102的前端部与抵接元件112抵接的状态,保护罩102无法进一步前进。
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如后述可位于推出器组件的推杆的相对置的臂之间,且设于后方部分116的突出部118通过设于臂内侧的凹部夹持并被把持。这样由于突出部118被把持,在推出器组件内柳叶刀被推杆保持。
另外,柳叶刀身的前方部分114,在其后端部上具有突出部120,另外,在前端部上也有其他的突出部122。该突出部120以及122,在将保护罩102配置于柳叶刀身104周围的情况下,相对于柳叶刀101对保护罩102进行定位。通过这种定位,如后所述,通过推进器施加的力来使保护罩102移动,从而使保护罩102与柳叶刀101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即可以使保护罩102向前方移动,但在没有作用这种力的情况下,位置关系实质上不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突出部120在柳叶刀身104的前方部分114的侧面上相对置地被配置,对于突出部122而言也一样。相对置的突出部120间的距离以及突出部122间的距离,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地被配置的情况下,与突出部所在的部位相对应的、保护罩的内壁部位的距离实质上是相同,或比其距离稍微大一些,利用塑料材料的弹性变形,也可以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上述定位。即,突出部120的外侧轮廓与保护罩的内侧轮廓实质上相同或稍大一些,对于突出部122也是一样的。这种定位可以表现出柳叶刀身104与保护罩102是压配合的关系。
保护罩102向前方移动将露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124完全覆盖,之后,当其最前端126位于距离保护罩102的前端面足够靠后的位置即图6以及图7所示的状态时,突出部122嵌入于在保护罩102的后方侧面设置的开口部125中,其结果,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状态下,被设计成即使在使保护罩102相对于柳叶刀身104后退的力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嵌入后退被阻止。即保护罩102的开口部125与柳叶刀104的突出部122协同动作,来防止保护罩102的返回。保护罩的开口部的正前的壁部分128有必要跨越突出部122而可向前方移动,因此突出部122如图所示具有向前方扩大的圆锥面130,另外,为了防止已经超越的保护罩102的返回,相对于保护罩102的侧面具有与圆锥面130相邻接的陡峭面,优选为实际上垂直的面132。这种突出部122作为防止返回突起而发挥作用。
特别优选的方式是,该突出部122如图8所示,从柳叶刀身的前方部分114的前端部或其附近(例如,如图所示,前端部稍靠后)的侧面沿垂直方向延伸,之后,向前方弯曲延伸的形态(其中,折曲的部分也可以是弯曲状态),即,优选的是从柳叶刀身的侧面呈半“U”字状向前方突出的形态。特别是,如图8所示,优选地,以保护罩的后端部特别是其开口部可紧固地收纳突出部的根部附近形状的方式进行设置,或以后端部嵌入,保护罩的后端部夹于柳叶刀身前端部与突出部122之间的方式进行设置。
图9中,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可使用于本发明的穿刺设备中的推出器组件的外观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图9所示的推出器组件的靠近面前的一半部分切除而可看到其内部样子的立体图。该状态是等待柳叶刀装填的状态,即待机状态。
本发明的推出器组件200构成为具有推出器主体202以及配置于其中的推杆204以及推进器206。该推出器组件装填有具有上述保护罩的柳叶刀组件100,并可以发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露出的柳叶刀。推出器主体202由套组件208、一对半个主体210和210’以及上膛部件212构成。另外,为了简单,将组合的半个主体210和210’称为主体220。推出器组件200在其前方端部具有贴紧应穿刺的规定部位(例如指尖部分)的开口部214。更具体地说,套组件208通过其前方端部规定开口部214。另外,套组件208优选的是具有可改变已知的穿刺深度的机构。
如上所述可变换穿刺深度的机构本身是例如WO1997/004707号公报(对应日本国专利第3638958号,美国专利第5,730,753号)所公知的,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内容通过该引用而记载于本说明书中。例如,当发射柳叶刀时,瞬间停止穿刺部件的前端部突出的柳叶刀身104向前方的移动,之后,使柳叶刀身104后退,从而可以改变柳叶刀身104碰撞的元件(设于推出器主体内,并作为挡块发挥作用的元件)与开口部214之间的距离。例如,将这种作为挡块发挥作用的元件设于半个主体的前端部,并可以改变其元件与开口部214之间的距离。
例如,通过螺纹方式将套组件208安装于主体220的前端部从而可以改变距离。通过将套组件208沿着设于主体220的周围的螺纹旋转,在主体220的长边方向上套组件208的位置变化,其结果,上述距离发生变化。
推杆204保持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分116,并且具有将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突出的柳叶刀身104向前方发射的功能,以使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穿刺规定部位。另外,在穿刺后,还具有将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突出的柳叶刀身104向后方拉回的功能。
推进器206发挥如下作用,即:相对于柳叶刀身104向前方推压穿刺后被拉回的配置于柳叶刀身104的周围的保护罩102,并使之移动以位于从柳叶刀身104向前方突出的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的周围。
本发明的推出器主体202中,(例如通过卡扣装接)相互组合,在内部规定空间部的成对的半个主体210和210’的前方端部的周围配置有套组件208。在这种规定的空间部上,如上所述,配置有推杆204以及推进器208。
图11示意性地表示推杆204的立体图,图12示意性地表示推进器206的立体图。另外,推杆204由上半主体222以及下半主体224构成,表示将它们(例如通过卡扣装接)相互组合的状态。
推杆204构成为具有在内部规定贯通的空间部的圆筒状的后方部分226以及从前方端部向前延伸的2根相对置的上方臂228以及下方臂230。另外,在后半部分的内部规定的空间的形状,并不一定是圆柱状,图示的形态是角柱状。规定推杆204的半个主体222以及224实质上是同一个形态,但在下半主体224具有悬臂232以及上半主体具有突起524这两方面上有所不同。
图13是用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构成推杆204的下半主体224的图。悬臂232如其名字那样,是悬臂梁的形态,其后端234与下半主体224的后方部分的前方端部附近一体地连接,前端236是自由端,并设有突起237。该突起具有对其进行规定的后方的倾斜面235。推杆204优选地,其整体由塑料制成,因此若悬臂232向其前端236、突起237或其附近作用向下的力,则前端236向下方偏离,作为整体弹性地变形为弯曲的形状。相反,若解除该力,则如图13所示返回到原来的形状。
推杆204的上方臂228以及下方臂230分别在前方端部上具有凹部239以及241。在这些凹部之间,嵌入有在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设置的突出部118的一部分。即,这种臂特别是其凹部239以及凹部241构成卡盘元件。这些凹部的形状优选为突出部118的一部分正好嵌入的形状,即,关于沿着穿刺部件的长边方向的截面,优选地,凹部239以及241与突出部118是互补的。
位于这些臂的凹部的后方的、相对置的内侧面238以及240优选为与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的侧面的一部分相对应。即,内侧面238以及240优选为与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的侧面相补,这样,只要臂228与230不扩张,则后方部分116,不只是突出部118即使是未突出的部分上,不仅是通过臂间简单地夹紧保持,而且即使在有某种力作用的情况下,也会防止柳叶刀身的轴相对于推杆实质上发生偏离,这些内侧面作为后方部分116向后方移动的引导发挥作用。从而,上述卡盘元件优选为位于凹部的后方,且还具有与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相补的内侧面。一个方式是推杆的前方部分优选为在上述的内侧面的后方存在轴架。特别优选的方式是内侧面238以及240构成卡盘元件,并在它们间形成的空间部的最深部,存在轴架。
另外,在图示的形态中,在内侧面238以及240的后方设置有凹部242(参照图13)。设置于柳叶刀身104后端的突出部131的至少一部分恰好嵌入于该凹部242中。即,该凹部242作为承受柳叶刀身的后端部的轴架(或台座)而发挥作用。在图示的形态中,在柳叶刀身104的后端面上设有十字形的突出部131,其一部分为嵌入于凹部242中而构成。若这样,在推杆的臂和柳叶刀身的端部设置相互卡合的机构(例如凹部与凸部或凸部与凹部),则可防止柳叶刀在其穿刺部件的周围相对于推杆相对旋转。
另外,在装填柳叶刀组件时,在如图10中箭头F所表示的,或图11箭头B所表示的方向上,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从推出器组件200的开口部214插入于内部中,并向配置于其中的推杆204移动。这时,插入的柳叶刀身116的后端部通过臂228的前端部264与臂230的前端部266之间,柳叶刀身116的后方部分116的一部分进入到内侧面238与240之间,柳叶刀身116的突出部118与前端部264与266抵接。为了便于理解,推杆优选地是可将上述相对置的2个臂作为整体具有U字状的臂,但其他方式中,只要可以适当把持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则可以具有多于2个的臂。从而,推杆至少具有2个臂。
突出部118例如是轮圈或凸缘的形态,也可以是从柳叶刀身104的侧面突出的形态。一个形态是,如图3所示,突出部108被从柳叶刀身104的侧面朝向突出部的最外轮廓部延伸的倾斜面140(图示状态下相当于圆锥台的侧面)以及142规定。另一方面,臂228以及230的前端部264以及前端部266如图11所示,具有朝向柳叶刀的发射方向扩张的曲面268以及270,优选地,类似该曲面的曲面是与倾斜面140互补的。
从而,如上所述,在插入上述柳叶刀身104,并突出部118与臂的前端部264以及前端部266抵接的情况下,朝向柳叶刀的发射方向扩张的倾斜面140推压朝向柳叶刀的发射方向扩张的倾斜面268以及270,因此分别作用有使推杆的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向上或向下移动的力。
臂228以及臂230由于其后方端部与推杆204的后方部分226成为一体,因此若作用有如上述的力,(箭头C以及箭头D所表示的方向)则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移动,臂228以及臂230稍微弹性弯曲(即,向外扩张)。其结果,前端部264与266之间扩张,一边助长了柳叶刀身104的突出部118,对于沿内侧面238以及240的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向后方的移动的引导,一边通过臂的前端部之间,而嵌入到位于前端部的正后位置的凹部239以及凹部241中。
突出部118嵌入于凹部239以及241中之后,由于这些形状是互补的,因此作用于臂228以及230的力实质上不存在,其结果,弹性弯曲的臂返回到原来的形状,由臂228以及230对柳叶刀的把持完成。另外,在推出器组件内,如上述的臂可进行一时的弹性弯曲,另外,把持后,为了阻止弹性变形,推出器主体具体说是主体的内壁设有具有与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的上侧形状以及下侧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并且,在不存在这种凹部的区域中,臂的前端部无法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另外,在存在这种凹部的区域中,前端部的上侧形状部分以及下侧形状部分嵌入于其凹部中,结果是前端部向上或向下移动,(即,朝向推出器组件的内壁的方向扩张)而可以产生弹性弯曲。
在如上述的推杆204上,组合图12所示的推进器206来使用。推进器206具有前方部分250,该前方部分250是由杆状部分244以及从其前端部向前延伸的臂246以及臂248构成。臂246以及248作为整体是U字状的形态,在其根部附近形成有凹部245,且设有连接凹部的底247与杆状部分244的侧面的倾斜面249。
另外,图示的推进器206,进行其表里(或上下)翻转后,配置于如图11所示的推杆的上半主体222与下半主体224之间,之后,将这些半个主体组合来构成推杆204,由此组合成为可与推杆204进行操作。与推进器206的前方部分250邻接的杆状部分244从其前方端部向后,截面在比较长的一段距离上呈矩形的一定形状(部分252),之后截面的矩形形状逐渐变薄变小(部分254),之后,再次变厚(部分256)。
截面为矩形的一定形状的部分(部分252)在由推杆的后方部分226规定的空间260内前后移动,优选为可进行滑动。若在空间260内推进器206向前方移动,则臂248以及246的根部分上规定的凹部245中嵌入在推杆204的下侧臂设置的悬臂232的前端部236的突起237,之后,若继续移动,则与凹部245邻接的倾斜面249与推杆的倾斜面235抵接。
若进一步继续移动,则倾斜面235与倾斜面249相对反方向移动,另一方面,推进器的部分252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推杆204的上侧臂228以及下侧臂230的后方部分226附近一侧的部分限制,因此结果,推进器206的倾斜面249向下方推压悬臂232的突起237。其结果,悬臂232向下方弹性弯曲。即,悬臂成为向下弯曲的偏倚的状态,且向上方推压推进器的部分253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若进一步继续移动推进器,则推进器206的倾斜面249的更后方设置的凹部262接近推杆204的突起237,之后因悬臂的弹性突起237嵌入于凹部262中。在突起237嵌入的状态中,悬臂处于没有任何力作用的状态,而返回到图13所示的原来的形状。
通过利用如上述的悬臂的突起的动作,推杆204以及推进器208在将柳叶刀组件装填于推出器组件后,直到规定部位的穿刺结束为止,是可相互独立移动,但在穿刺后使保护罩在柳叶刀身的周围向前方移动时,推进器对推杆进行约束而阻止推杆的移动。即,向下弹性弯曲的悬臂的端部与推出器主体,具体说与主体的内壁抵接,且通过悬臂端部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对推杆204作用有向前方的力的情况下,推杆204也无法相对于推出器主体向前方移动,而保持于固定状态。
特别优选的方式是,在推出器主体具体说是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位于向下弯曲的悬臂的端部的正前方的挡块例如突起。如此设置挡块,对于只是通过悬臂的端部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而不能充分防止推杆移动的情况而言,是特别有效的,可以可靠地防止推杆204的移动。优选地,在悬臂的前端部的背面侧(即下侧)设置与突起237一样的突起,这种突起与挡块之间的卡合很容易且可靠。
在本发明的穿刺设备中,通过将上述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装填于上述本发明的推出器组件来构成。从而,处于装填前的状态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上述本发明的推出器组件、即它们分别存在而处于未组合的状态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上述的本发明的推出器组件,构成穿刺设备的成套原件。
参照图10以及图14~图25,按顺序对利用上述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来构成本发明的穿刺设备,并在规定部位进行穿刺,之后将使用完的柳叶刀从推出器组件取出的样子进行说明。
最初,在处于图10所示的待机状态下的推出器组件200上装填柳叶刀组件100。具体来说,如图10的箭头F所示,从推出器组件200的前端面的开口部214插入柳叶刀身104的后方部分116。另外,保护罩102可很容易地通过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特别是其开口部214,在其内侧无法旋转的程度上,相对发射方向垂直的保护罩的截面的外侧轮廓优选的是,与相对发射方向垂直的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特别是与其开口部214附近的截面的内壁的轮廓隔有一些间隙而互补的结构,由此,相对于推出器主体的保护罩,进而柳叶刀组件100的定位(特别是与发射方向的周围相关的定位)变得容易。
若继续进行如上述的插入,则后方部分116,如图14所示,通过推杆的臂228的前端部264与臂230的前端部266之间,且通过凹部239与凹部241之间,且在具有与后方部分116的侧面互补的形状的臂的内侧面238以及249之间滑动。因此,设置于后方部分116的突出部118与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抵接。
上述前端部264以及266具有向柳叶刀的发射(或射出)方向扩张的倾斜面268以及270,倾斜面的形状是与突出部118的倾斜面140互补的形状,因此若抵接后进一步使柳叶刀组件向后方移动,则如图11箭头C以及D所示,臂228以及230向外侧扩张。该情况下,若以臂的前端部的最外部502以及504相对于内壁部滑动的方式对推出器主体具体的说是主体内壁部进行设计,则这样欲要扩张的作用被抑制,但若在内壁部预先设置凹部506以及508,则前端部滑动并后退,其最外部502以及504嵌入于凹部506以及508中时,臂欲向外扩张相应于凹部的深度的量。
通过该扩张将臂的前端部的最内部510与512之间的距离,以在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116设置的突出部118可通过其间的方式进行设定,由此,后方部分116可以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其结果,如图15所示,设于后方部分116的突出部118嵌入于臂前端部的凹部239以及241之间。另外,通过将规定凹部239与241的面设定为与规定突出部118的面互补的面,而使突出部118向凹部239与241之间的嵌入变得紧密。而且,如图15所示,推出器主体,具体的说是在主体的内壁部设置的凹部506以及508的长度相对于发射方向来说较短,因此,之后即使作用有向后方推压柳叶刀的力,臂228以及230也不会向外侧扩张,而只是后退,因此柳叶刀组件100通过推杆的臂228以及230被牢固地把持。
之后,若以使柳叶刀组件后退的方式作用有力,则推杆可以后退。然而,在推出器组件200上设置有作为发射柳叶刀的扳机而作用的杆状的触发器部件514。在图示的方式中,以点516为支点可移动(轴旋转),且在前方的端部分542与其下方的盘518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下的发条520(为了简单用箭头表示)。触发器部件是可绕支点516做往复运动,在其前方端部分542上通过发条520作用有向上的力,由推出器外壳对触发器部件的前方端部分的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如上所述,若推杆进一步后退,则与其设为一体的突起524也一起后退。该突起524的上部与触发器部件514的后方端部分526接触,之后,一边在后方部分526上作用向上的力(从而,一边压缩发条520),一边进一步后退。并且,若突起524通过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则触发器部件514与突起524之间的接触关系被解除,被压缩的发条520再次延伸,触发器部件514也回到原来的状态(图14的状态)。其结果,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下降,并阻止突起524向前方移动。这样,图16中表示突起524通过后端部526,而触发器部件514正好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的样子。该状态是柳叶刀组件100的装填(即,插装)完成后的状态。
另外,在主体220的内部,在推杆的周围且在突起524与主体后端部530之间,配置有发条S1(箭头表示)。该发条S1可进行压缩。如上所述,在插入柳叶刀组件时,发条S1从如图10所示的状态被压缩到图16所示的状态。与图10的状态相比,在图16的状态下,发条S1的长度(即,突起524与后端部530之间的距离)缩短。如上所述,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阻止突起524向前方的移动,因此阻止了推杆204向前方的移动,从而发条S1保持于压缩状态。
若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从该状态向上方移动,即若向下方按压触发器部件的前方端部542而压缩发条520,则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向上方偏离,其结果,无法阻止突起524向前方的移动,如上所述保持于压缩状态的发条S1一下子伸长,由此,突起524、进而推杆、以至于保持于推杆的柳叶刀向前方移动。在如后述地使穿刺部件的前端部露出的状态下,实施如上述的触发器部件514的操作而解除对压缩状态的发条S1进行的约束,因此,发条S1瞬间伸长,柳叶刀被发射,而可对与推出器组件的开口部214贴紧的规定部位进行穿刺。
另外,在上膛部件212的内部,在推杆的周围,上膛部件212的前端面532与在推杆的后端部安装的间隔部件534之间配置有发条S2,另外,在上膛部件212的后端部536与间隔部件534之间配置有发条S3。另外,间隔部件534在固定于推杆后端部的状态下,在上膛部件212内可以沿其内壁前后滑动。因此,相应于间隔部件534的位置而使发条S2以及发条S3的压缩程度发生变化。
若发射柳叶刀,则推杆204的后端部向前方移动,因此发条S2瞬间被压缩,但之后,立即向原长度伸长。从而,发条S2起到了将被发射的柳叶刀向后方向拉回的作用。如后所述,发条S3具有下述功能:在使保护罩移动到从使用完的柳叶刀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时,将为使推进器向前方移动而施加力向前方移动的推进器杆213,向后拉回的功能。即,作为推进器弹簧而发挥作用。
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图示的推出器组件200中,若对上膛部件212施加力而使其相对于其他部件后退,则上膛部件212的前端部使设置于推杆的后端部的隔离部件534后退。随着该后退,推杆也后退,结果推杆的突起524越过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而可向后方移动。在该状态下,若释放施加于上膛部件212上的力,则推杆的突起524一边向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的后侧作用向前的力,一边处于抵接状态,对于推杆来说,处于可发射柳叶刀的状态。即,处于上膛状态(犹如使用手枪的情况下的上膛的状态),因此,方便地称部件212为上膛部件。
如上所述,在如图16所示,柳叶刀组件100的插装完成后的状态下,(以推出器主体202为基准)推杆204从图10所示的待机状态向后方移动,因此,推杆的后端部向后方移动,从而发条S2处于相对拉伸的状态,发条S3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
另外,当如上述的处于插装完成后的状态时,若设为可从设置于推出器半个主体的作为窗口的开口部看到标有印记的推杆的一部分,则柳叶刀组件的使用者可通过视觉来确认插装已完成。在如图所示方式中,在具有突起524的部位的侧方上设置指示器538。例如,可以在其上添加醒目的颜色(例如绿色),在插装完成状态时,在对应于指示器538的侧方的、半个主体的壁上设置开口部540(参照图9)。这样,当插装完成时,可从开口部540看到该颜色,并确认插装完成。
若插装完成,接着,去除柳叶刀套。如图16所示,相对于具有把持于推杆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使柳叶刀套绕发射方向的周围旋转,即,通过如图16箭头G所示地扭动,破坏柳叶刀的弱化部分108,之后,通过向前方拉拽柳叶刀套106来实施柳叶刀套的去除。将柳叶刀套去除的状态表示于图17。
另外,如上所述,在扭动柳叶刀套时,为了防止柳叶刀身一起旋转,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如上所述设置有突出部131,且使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嵌入于在推杆的内侧面的后方设置的凹部中。该突出部只要不是以穿刺部件为轴轴对称的形状,则可以是任何一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在后方部分的端面上“I(拉丁文的文字I)”字状地突出的形状,或“X”字状(即,十字状)地突出的形状。在如图3所示的形态下,设置有“X”字状的突出部131,在推杆上设置有供其突出部的一部分嵌入的凹部242。
接着,将应穿刺的规定部位例如手指贴于推出器主体的开口部214。在该状态下,若沿着箭头J所示的方向向下按压在推出器主体的侧面上方部作为按钮而露出的触发器部件514的前方端部分542的一部分,则触发器部件514的后方端部526向上移动,其结果,后方端部526与推杆的突起524之间的抵接关系被解除,被压缩的发条S1一下子伸长。由此,穿刺部件105的前端部124露出的柳叶刀身104瞬间向前方移动,并从推出器组件的开口部214突出而穿刺规定部位后,向反方向移动,即后退,而推杆恢复到与待机状态相同的位置。
图18表示穿刺部件的前端部124移动到最前方的状态(即穿刺状态),图19表示之后推杆完全返回的状态。之后,为了将使用后的柳叶刀废弃,进入到从推出器组件将柳叶刀取下的过程。
从图19的状态开始,如图20所示,最初,如箭头H所示,对推进器杆213施加向前的力而使推进器206向前方移动。推进器206的前方部分250的两臂246以及248的前端部,与保护罩102的后端部150(参照图4)抵接。为了容易地进行该抵接,优选地,保护罩102在其后端部上具有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152。该抵接状态表示于图20。如上所述,为了促进该推进器206的移动,推进器206在其臂的侧方具有突出部280,该突出部280可在设置于柳叶刀身的内壁的槽内前后移动。
若从图20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推压推进器杆213而使推进器206进一步向前方移动,则通过其臂246以及248,保护罩102向前方移动,推进器的杆状部分244在推杆204后方部分226内的空间260内滑动。并且,在推进器的臂的根部分设置的凹部247以及其后的倾斜面249与推杆的悬臂232的倾斜面235接触,如图20所示,悬臂232向下弯曲,悬臂的前方端部从推杆的下侧突出。另外,如上所述,优选地,在悬臂的前方端部的下侧,设有与突起237相同的图示的突起243。
这样地弯曲的前端236或突起243,与推出器主体具体说是主体的内壁抵接并作为制动器发挥作用,即使在推杆204上作用有向前的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推杆向前方的移动。优选的方式是,如图所示,在推出器主体的内壁设置作为挡块的突出部550。在该情况下,弯曲的前端236或突起243可容易地与突出部550抵接,之后,推杆无法进一步向前方移动。图21中表示前端236如此地与挡块550抵接的状态。
如上所述,若防止了推杆204向前的移动,则柳叶刀身104向前方的移动也被防止,另外,若进一步向前推压推进器杆213,则在保护罩102的后端作用有向前的力。其结果,只是保护罩102向前方充分移动,并移动到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并且,穿刺部件的最前端部126位于从保护罩128的前端面足够靠后的位置。该状态表示于图22。在该状态下,保护罩与柳叶刀身104的关系,实质上与如图6或图7所示的状态相同。即是下述这样一种状态:保护罩102充分向前移动,而柳叶刀身的突出部122嵌入于在保护罩后端部设置的开口部124内的状态。从而,保护罩102实质上无法从该状态向前向后移动。从图中可理解,推杆的臂228以及230的前端部的最外部502以及504,处于与推出器主体具体说是主体的内壁邻接的状态,因此臂228以及230无法从图示的状态更向外扩张。
之后,若进一步向前推压推进器杆213,则推进器206在使悬臂232弯曲的状态下,相对于推杆204向前移动,之后,悬臂232的前端部的突起236嵌入于推进器的开口部262,悬臂232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即,解除弯曲状态)。这时,悬臂的前端部已经没有作为挡块的功能,从而推杆也向前移动。从而,若通过推进器206使推杆向前移动,则推杆的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到达在推出器主体的内壁设置的凹部560以及562,这样臂228以及230可向外扩张。这时,推进器206已经向前推压保护罩102的后端,因此柳叶刀身上作用有向前的力,因此臂228以及230张开,其结果,柳叶刀身特别是其突出部118从臂的凹部239以及241被释放,之后被向前按出。
图23表示,推杆的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正好到达在推出器主体的内壁设置的凹部560以及562,并且臂228以及230向外扩张的状态,图24表示之后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116从臂的凹部239以及241释放出来的状态。
为了易于理解,推进器的如上述的相对置的2个臂优选为作为整体具有U字状的臂,而在其他方式中,只要是可适当推压保护罩的后端部,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臂。从而,推进器至少由2个臂而成。
另外,在图22的状态下,由于挡块550发挥作用,因此推杆204无法向前移动,从而,推进器的臂246以及248抵接于后端的保护罩102也无法向前移动。在该状态下,若以只是使推进器206可向前稍微移动的方式对推进器204的凹部262的位置(从而,凹部247与凹部262之间的距离)进行设定,则推杆的臂228以及230的前端部在释放柳叶刀身的突出部118之前,推进器206的臂246以及248处于多少弯曲的状态。紧接着,若推杆的臂的前端部264以及266到达凹部560以及562,则臂228以及230向外扩张,实质上同时推进器的臂246以及248欲返回到原来的形状,瞬间地对释放突出部118的柳叶刀身施加向前移动的力,其结果,在穿刺部件周围配置有保护罩的柳叶刀从推出器组件的开口部214中飞出。其状态如图25所示。另外,推进器213处于释放作用于其上的力的状态,通过发条S3的作用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待机状态)。
在飞出的、或如上述那样释放后的柳叶刀中,保护罩配置于穿刺部件的周围,另外,穿刺部件的最前端部位于距离保护罩102的前端面十分靠里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处理使用完的柳叶刀的情况下,也大大减少了与穿刺后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接触的可能性。
这样,穿刺后将柳叶刀从推出器组件取下的操作,在使用利用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的穿刺设备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不是直接处理柳叶刀,而是通过简单地向前按压推进器杆213,将保护罩配置于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从而来容易地实施。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柳叶刀组件的插装是通过向后按压柳叶刀组件来完成的,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在使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把持于推杆的相对置的臂上后,相对于柳叶刀身220向后方拉拽上膛部件213,而使推杆的突起524位于触发器部件514的后端部526的后方,由此来实施。
从上述说明中可容易地理解,在使用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来构成穿刺设备并实施穿刺操作的情况下,从将柳叶刀组件装填于推出器组件开始到将使用后的柳叶刀从推出器组件排出的过程,实质上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来实施:
步骤1(柳叶刀组件的装填)
将柳叶刀组件100从推出器组件200的开口部214插入并压入到其内部(从图10的状态到成为图16的状态为止的步骤)。由此,推杆204的臂228以及230把持柳叶刀身的后方部分116,而且一边克服发条520作用的力一边慢慢推压触发器部件514的后方部分并且一边向后方移动。并且,若推杆的突起524通过触发器部件514的后方端部分526的正下方,则通过发条520伸长,后方端部分526向下移动。其结果,突起524处于与触发部件514的后方端部分526抵接的状态,柳叶刀组件的装填(插装)完成,处于穿刺准备完成的状态。另外,当到达抵接状态时,触发器部件的后方端部与推杆的上方臂碰撞,其结果,可以感觉到轻微的咔哒声以及冲击感,因此可以容易地感知装填完成。
步骤2(柳叶刀套的去除)
扭拧从推出器组件的前端突出的柳叶刀套106而破坏弱化部分108,之后,抽出并去除柳叶刀套106,使穿刺部件的前端部从柳叶刀身的前端部突出。即,处于图17的状态。
步骤3(柳叶刀的发射)
如图17箭头J所示,按压按钮542,将穿刺部件的前端部124突出状态下的柳叶刀101向规定部位发射。发射后的柳叶刀101向贴紧于开口部214的规定部位穿刺(图18的状态),之后,后退。(图19的状态)。
步骤4(使用后的柳叶刀的排出)
之后,向前按压推进器杆213(图20的状态),通过推进器206来使保护罩102向前移动(图21的状态),并配置于从柳叶刀身的前端部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124的周围(图22的状态),之后,进一步压入推进器使柳叶刀101从推出器组件的开口部214排出(图24以及图25的状态)。排出的柳叶刀可以进行适当处理。
另外,在使用美国专利说明书第5385571号公报所记载的柳叶刀来实施穿刺操作的情况下,从将柳叶刀装填于推出器开始到使用后从推出器排出柳叶刀的过程,实质上必要进行以下9个步骤:
(1)从推出器取下推出器套。
(2)将柳叶刀嵌入于推出器。
(3)从被嵌入的柳叶刀去除柳叶刀套。
(4)如上所述,将取下的推出器套覆盖于推出器上。
(5)将推出器上膛而处于柳叶刀装填后的状态。
(6)按压触发器按钮来发射柳叶刀。
(7)取下推出器套。
(8)将柳叶刀套嵌入于露出状态下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并隔离前端部。
(9)将柳叶刀从推出器取下,并对使用后的柳叶刀进行处理。
若进行比较则可容易理解,在使用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来构成穿刺设备并实施穿刺操作的情况下,穿刺的步骤数大大降低,且穿刺操作具有变得简便的优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从上述记载可知,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提供了一种可以更加安全地采血的穿刺设备。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发明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5-231649(申请日:2005年8月10日,发明名称:穿刺设备以及构成该设备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推出器组件)而主张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参照这些而编入于本申请说明书。
Claims (28)
1.一种柳叶刀组件,具有柳叶刀以及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1)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柳叶刀套以及穿刺部件,穿刺部件跨越柳叶刀身以及柳叶刀套而存在于其中,穿刺部件的前端部被柳叶刀套包围,
(2)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的周围,穿刺后可移动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身与柳叶刀套由位于其之间的弱化部分连接成一体,通过绕它们的轴相对地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扭转来破坏弱化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身在其后方部分,且在其周围优选为在整周上具有通过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的推杆的卡盘元件而被把持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是凸缘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具有从其顶部朝向后方而到达柳叶刀身表面的倾斜面或圆锥面,另外,推出器组件的卡盘元件在其前端部具有与该倾斜面或圆锥面互补地向前扩张的倾斜面或圆锥面,
在将柳叶刀插入于推出器组件时,突出部与推出器组件的卡盘元件抵接后,若进一步向后方施加力使柳叶刀后退,则通过倾斜面或圆锥面,卡盘元件在朝向推出器组件的内壁的方向扩张,其结果,柳叶刀后退,之后,柳叶刀的突出部嵌入到位于倾斜面或圆锥面后方的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具有从其顶部朝向后方而到达柳叶刀身表面的倾斜面或圆锥面,另外,推出器组件的卡盘元件在其前端部具有与该倾斜面或圆锥面互补地向前扩张的倾斜面或圆锥面,
在将柳叶刀插入于推出器组件时,突出部与推出器组件的卡盘元件抵接后,若进一步向后方施加力使柳叶刀后退,则通过倾斜面或圆锥面,卡盘元件在朝向推出器组件的内壁的方向扩张,其结果,柳叶刀后退,之后,柳叶刀的突出部嵌入到位于倾斜面或圆锥面后方的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身的后端面具有突出部,设于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的推杆的卡盘元件的最深处、且对柳叶刀身的后端面进行阻挡的轴架,具有与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互补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身的后端面具有突出部,设于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的推杆的卡盘元件的最深处、且对柳叶刀身的后端面进行阻挡的轴架,具有与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互补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身的后端面具有突出部,设于发射柳叶刀的推出器组件的推杆的卡盘元件的最深处、且对柳叶刀身的后端面进行阻挡的轴架,具有与该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互补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突出部为十字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2、4、6、8、9或10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套在其后端部具有突出部,在将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周围的状态下,保护罩的前端部与柳叶刀套的突出部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套在其后端部具有突出部,在将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周围的状态下,保护罩的前端部与柳叶刀套的突出部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套在其后端部具有突出部,在将保护罩配置于柳叶刀身周围的状态下,保护罩的前端部与柳叶刀套的突出部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4、6、8、9、10、12或13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具有从其侧方突出的防止返回突起,
保护罩在侧方具有供其突起嵌入的开口部,
在保护罩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方式移动时,构成保护罩的壁越过其突起后,突起嵌入于其开口部。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具有从其侧方突出的防止返回突起,
保护罩在侧方具有供其突起嵌入的开口部,
在保护罩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方式移动时,构成保护罩的壁越过其突起后,突起嵌入于其开口部。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具有从其侧方突出的防止返回突起,
保护罩在侧方具有供其突起嵌入的开口部,
在保护罩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方式移动时,构成保护罩的壁越过其突起后,突起嵌入于其开口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具有从其侧方突出的防止返回突起,
保护罩在侧方具有供其突起嵌入的开口部,
在保护罩以位于从柳叶刀身向前突出的穿刺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方式移动时,构成保护罩的壁越过其突起后,突起嵌入于其开口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2、4、6、8、10、12、13、15、16或1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具有与推出器组件的推进器的臂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具有与推出器组件的推进器的臂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具有与推出器组件的推进器的臂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具有与推出器组件的推进器的臂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具有与推出器组件的推进器的臂的前端部抵接的抵接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2、4、6、8、9、10、12、13、15、16、17、19、20或2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2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护罩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外侧轮廓,是与推出器主体的前方部分的相对于发射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内壁轮廓互补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31649 | 2005-08-10 | ||
JP2005231649 | 2005-08-10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286680A Division CN101237816B (zh) | 2005-08-10 | 2006-08-08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推出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9867A true CN101889867A (zh) | 2010-11-24 |
Family
ID=3772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334761A Pending CN101889867A (zh) | 2005-08-10 | 2006-08-08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柳叶刀组件及推出器组件 |
CN2006800286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7816B (zh) | 2005-08-10 | 2006-08-08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推出器组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286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7816B (zh) | 2005-08-10 | 2006-08-08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推出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69832A1 (zh) |
EP (1) | EP1913872A4 (zh) |
JP (1) | JPWO2007018215A1 (zh) |
KR (1) | KR20080033342A (zh) |
CN (2) | CN101889867A (zh) |
CA (1) | CA2618683A1 (zh) |
WO (1) | WO20070182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95747B2 (en) * | 2010-06-02 | 2017-10-24 |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ancet actuation |
US7867244B2 (en) * | 2006-06-15 | 2011-01-11 |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 Lancing devices having lancet ejection assembly |
GB2451840B (en) * | 2007-08-14 | 2012-01-18 | Owen Mumford Ltd | Lancing devices |
GB0715798D0 (en) | 2007-08-14 | 2007-09-19 | Owen Mumford Ltd | Lancing devices |
JP2010233803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Sysmex Corp | 微細孔形成用穿刺装置 |
EP2260898A1 (en) * | 2009-06-10 | 2010-12-15 | Ulrich Schäfer | Guide wire and method for its use |
WO2011003001A1 (en) * | 2009-07-02 | 2011-01-06 | Facet Technologies, Llc | Lancet |
JP5469397B2 (ja) * | 2009-07-28 | 2014-04-16 | 泉株式会社 | 穿刺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それを構成する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インジェクターアッセンブリ |
US9566028B2 (en) | 2009-09-10 | 2017-02-14 | Asahi Polyslider Company, Limited | Lancet pricking device |
EP2653745B1 (en) | 2009-10-07 | 2014-12-10 | Asahi Polyslider Company, Limited | Lancet pricking device |
DE102010010507B4 (de) | 2009-12-11 | 2013-04-18 | Gerresheimer Regensburg Gmbh | Blutlanzettenvorrichtung mit einer Detektionseinrichtung zur Positionsbestimmung eines Lanzettenelements in einer Stechhilfe |
WO2012046851A1 (ja) * | 2010-10-08 | 2012-04-12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穿刺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それを構成する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インジェクターアッセンブリ |
JP5615125B2 (ja) * | 2010-10-15 | 2014-10-29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ランセット穿刺デバイス |
JP5948256B2 (ja) | 2011-02-14 | 2016-07-06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ランセット・デバイス |
JP5298210B2 (ja) | 2012-02-08 | 2013-09-25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ランセット |
JP6013025B2 (ja) | 2012-05-18 | 2016-10-25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インジェクター |
TWM482374U (zh) * | 2014-03-27 | 2014-07-21 | Medifun Corp | 用於採血筆之按壓式退針機構 |
WO2015159845A1 (ja) * | 2014-04-16 | 2015-10-22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ランセット |
CN104856698B (zh) * | 2014-05-21 | 2018-08-28 | 广州市银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 |
JP6549185B2 (ja) | 2017-06-16 | 2019-07-24 | 株式会社旭ポリスライダー | インジェクター |
CN108186029B (zh) * | 2018-02-24 | 2019-12-27 |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
CN110742804B (zh) * | 2019-10-29 | 2025-05-06 | 武汉佰科宏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及液体取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61697Y2 (ja) * | 1992-08-28 | 1998-02-04 | アプルス株式会社 | ランセット |
JPH0638910U (ja) * | 1992-10-27 | 1994-05-24 | 株式会社メイテック | 採血針 |
US5795336A (en) * | 1993-02-11 | 1998-08-18 | Beech Medical Products, Inc. | Automatic needle protector having features for facilitating assembly |
JPH06237922A (ja) * | 1993-02-16 | 1994-08-30 | Apurusu Kk | 採血デバイス |
DE4320463A1 (de) * | 1993-06-21 | 1994-12-22 |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 Blutlanzettenvorrichtung zur Entnahme von Blut für Diagnosezwecke |
US5498244A (en) * | 1993-09-22 | 1996-03-12 | American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 Safety guard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
US5628764A (en) * | 1995-03-21 | 1997-05-13 | Schraga; Steven | Collar lancet device |
JP3638958B2 (ja) | 1995-07-28 | 2005-04-13 | アプルス株式会社 | ランセットの刺通深さを調節するためのアッセンブリ |
US5964718A (en) * | 1997-11-21 | 1999-10-12 | Mercury Diagnostics, Inc. | Body fluid sampling device |
US6168606B1 (en) * | 1999-11-10 | 2001-01-02 | Palco Labs, Inc. | Single-use lancet device |
CA2287757A1 (en) * | 1999-10-29 | 2001-04-29 | Medical Plastic Devices M.P.D. Inc. | Disposable lancet |
GB9928876D0 (en) * | 1999-12-08 | 2000-02-02 | Owen Mumford Ltd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mbined lancets and caps |
JP4308483B2 (ja) * | 2002-07-02 | 2009-08-05 |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 穿刺用ユニットおよび穿刺装置 |
US6852119B1 (en) * | 2002-09-09 | 2005-02-08 | Ramzi F. Abulhaj | Adjustable disposable lancet and method |
JP4423473B2 (ja) | 2002-11-15 | 2010-03-03 |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 ランセットおよび穿刺装置 |
JP4450640B2 (ja) | 2004-02-18 | 2010-04-14 | 高園産業株式会社 | 薬剤分配装置 |
US8251919B2 (en) * | 2004-10-25 | 2012-08-28 | Arkray, Inc. | Lancet and lance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US8454641B2 (en) * | 2005-07-29 | 2013-06-04 | Arkray, Inc. | Lancet device |
-
2006
- 2006-08-08 WO PCT/JP2006/315674 patent/WO200701821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8-08 KR KR1020087002814A patent/KR20080033342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8-08 JP JP2007529594A patent/JPWO2007018215A1/ja active Pending
- 2006-08-08 US US11/990,113 patent/US200900698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8-08 EP EP06782500A patent/EP191387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08-08 CN CN2010102334761A patent/CN101889867A/zh active Pending
- 2006-08-08 CA CA002618683A patent/CA261868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8-08 CN CN2006800286680A patent/CN1012378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80033342A (ko) | 2008-04-16 |
CA2618683A1 (en) | 2007-02-15 |
EP1913872A4 (en) | 2011-03-09 |
WO2007018215A1 (ja) | 2007-02-15 |
JPWO2007018215A1 (ja) | 2009-02-19 |
EP1913872A1 (en) | 2008-04-23 |
US20090069832A1 (en) | 2009-03-12 |
CN101237816A (zh) | 2008-08-06 |
CN101237816B (zh) | 201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37816B (zh) | 穿刺设备及构成该穿刺设备的推出器组件 | |
CN104825173B (zh) | 柳叶刀穿刺装置 | |
EP2407112B1 (en) | Device for taking at least one sample of tissue | |
CN103169482B (zh) | 柳叶刀组件以及穿刺装置 | |
JP4642082B2 (ja) |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 |
CN101410059B (zh) | 柳叶刀组件 | |
NZ202355A (en) | Automatic retractable lancet assembly | |
WO2007145102A1 (ja) |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 |
KR20080110859A (ko) | 란셋 어셈블리 | |
EP0858289B1 (en) | Blood sampling device | |
CN103153187A (zh) | 穿刺装置以及构成该穿刺装置的柳叶刀组件和注射器组件 | |
JPWO2009035084A1 (ja) |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 | |
EP3519020B1 (en) | Injection devices | |
CN101861124B (zh) | 穿刺装置 | |
EP2804536B1 (en) | Device for taking at least one sample of tissue | |
EP3188666B1 (en) | Improvements for a full core biopsy device | |
EP2804533B1 (en) | Device for taking at least one sample of tissue | |
CN106163400A (zh) | 刺血针 | |
JP5469397B2 (ja) | 穿刺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それを構成する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インジェクターアッセンブリ | |
EP0790035B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lood sampling devices | |
HK1128399A (zh) | 柳葉刀組件 | |
HK1115521A (zh) | 針頭插入設備及構成該針頭插入設備的柳葉刀組件及注射器組件 | |
HK1125812A (zh) | 柳葉刀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