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4205A -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 Google Patents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84205A CN101884205A CN2008801187535A CN200880118753A CN101884205A CN 101884205 A CN101884205 A CN 101884205A CN 2008801187535 A CN2008801187535 A CN 2008801187535A CN 200880118753 A CN200880118753 A CN 200880118753A CN 101884205 A CN101884205 A CN 1018842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ssion control
- session
- message
- specific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1—Details of network access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 H04M7/122—Details of network access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where the PSTN/ISDN access is used as an access to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一种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被配置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控制器,被配置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以提供与电路交换连接相关的额外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情况涉及ICS服务(IMS集中式服务,也即,IP(互联网协议)多媒体服务),其中目前当建立CS(电路交换)语音呼叫时必须形成I1-ps连接,而不考虑在呼叫期间是否需要所述连接。这将在下文中详细解释。
IMS集中式服务(ICS,3GPP TR23.892 V1.2.1,本文档在下文中被缩写为ICS TR)描述了一种能够在CS(电路交换)和PS分组交换(IP-CAN(互联网协议连接访问网络))访问之间提供服务一致性和服务连续性的解决方案。在ICS中所有服务在IMS中执行,不考虑用户设备(UE)使用的访问。ICS是过渡期间的中间方案,所述过渡期是指由于缺少支持VoIP的无线接入(例如,LTE(长期演进)、HSPA(高速分组接入))而VoIP通常不可用的时期。某些运营商将不再向CS网络投资并取而代之在IMS中发展所有业务,但是由于VoIP尚不可能在各处实现,当在这些领域“漫游”时UE必须采用其他方式访问IMS服务。在这些区域中,UE必须使用CS域用于语音呼叫,但是仍然与此同时能够控制IMS中驻留的中间呼叫。所述中间呼叫服务,例如,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是VMSC(访问移动交换中心)中的CS域中执行的会议、呼叫转移、呼叫保持和继续,但是在ICS系统中,取而代之的是所述服务应当在IMS中执行。因此,ICS TR(上述3GPP TR 23.892V1.2.1)已经描述2个主要解决方案I1-cs和I1-ps,他们是所谓的ICS UE能够用于在进行CS呼叫的同时控制所述IMS服务的协议可选择方案。
当由CS建立语音载体时,ICS UE基本上是能够接收电话服务和其他由IMS提供其他服务的用户设备。ICS UE也可以是能通过支持IMS多媒体电话服务的全双工语音组件的IP-CAN访问IMS的UE。
I1-cs使用USSD(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作为传送,而I1-ps基于SIP(会话发起协议)。与I1-ps相比,I1-cs具有一些缺陷。由于USSD带宽限制,在USSD上携带SIP是不可行的。因此,I1-cs必须基于新的能够在USSD上承载的协议,而且所述新协议需要从SIP映射或者映射到SIP(由于IMS服务是基于SIP的)。这意味着对于定义用于SIP的每个新特性、方法、RFC,在所述特性被用于I1-cs之前,到所述新协议的转换需要被标准化。因此,3GPP工作设想是I1-cs在特性方面需要被限制为绝对最小,意味着最有可能的是,在I1-cs中仅支持与GSM补充服务相似的多媒体电话服务(TS 24.173v7.2.0)的子集。同样上述带宽限制可能限制I1-cs能够支持的特性。在另一方面,由于I1-ps基于SIP,每个新的SIP RFC对于I1-ps也可以自动的有效。这将使得在I1-ps上开发新服务更快。
I1-ps具有的缺陷是它需要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DTM(双传送模式)或UTRAN(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络)Multi-RAB(无线接入载体)特性以便与CS呼叫并行运行SIP。这把I1-ps限制到支持所述特性的领域,而且在别处还需要回退解决方案。当前I1-ps中的另一缺陷是它需要控制CS呼叫的SIP会话针对每个CS呼叫均进行发起,即使所述呼叫不调用任何补充或增值服务。实际情况是,呼叫者无法提前得知被叫者是否随后在呼叫中调用某些服务,而且认为太复杂以致于在CS呼叫中间(尤其在CS呼叫建立阶段中间)无法发起SIP对话,并且能够在端点(UE和ICCF)将SIP对话合并至所述CS呼叫。I1-cs不存在该问题,I1-cs也存在同样的需求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协议,可以按照满足需求的方式设计它。
在ICS TR中描述的I1-ps基本概念在图1中示出。当用户发起语音呼叫时,UE发起用于I1-ps的SIP对话,特别指示器指示出该INVITE并不建立常规PS语音媒体,而是指与此同时UE在CS网络上发起的CS呼叫。例如,所述特别指示可以被放置在SDP(会话描述协议)中的m-行中,其中所述m-行给出媒体描述(媒体名称和传送地址)。网络中另一端点(ICCF(IMS CS控制功能))是B2BUA(背靠背用户代理),所述B2BUA将承载在IP-CAN上的SIP对话和来自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的SIP对话合并到一个发送给其余应用服务器和网络-网络接口(NNI)并最终发送到目的地的SIP对话中。
由此,从其余的IMS角度观察,ICCF使所述UE看起来像常规SIP,而且隐藏了UE使用CS网络来承载语音媒体的事实。在CS网络中所述UE的所有补充和增值服务被禁止,UE从IMS中使用I1-ps信令调用它们。
例如,TAS(电话应用服务器,如TS 24.173V7.2.0中描述)向该UE提供会议、呼叫转移等等补充服务。从TAS角度观察,ICCF使UE作为IMS SIP UA(用户代理)。eDTF是多媒体会话连续性(MMSC,TR 23.893V0.2.1)中定义的演进的域转移功能,它锚定SIP会话并提供主群组以在CS和IP-CAN之间转移会话。在R7VCC(语音呼叫连续性,TS 24.206V7.3.0)中它将基于DTM功能性,但是在R8MMSC中被增强以支持例如简单语音媒体之外的多媒体会话。
如前所述,在目前的ICS解决方案中I1-ps具有的限制是它必须与CS语音呼叫同时被发起。为了去除所述限制,在所述CS呼叫过程中任意时间点,ICCF和UE都必须能够仅使用CS承载通过MGCF发起语音呼叫,而且随后发起用于I1-ps的SIP对话。接下来,通过参照图2描述服务示例,其中A呼叫B,而且B希望将振铃声附着到警告消息,以便B的电话在振铃的同时A能听到特别的振铃音。为了简单,图2没有示出CAMEL(移动网络增强型逻辑的客户化应用)导引所需的用于将发出的CS呼叫路由到家乡IMS的I-CSCF、TAS、eDTF或gsmSCF(GSM服务控制功能)。
在图2中,UE-A向VMSC(拜访移动交换中心)发送CS SETUP消息,其中向MGCF发送ISUP(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AM(初始地址消息),向S-CSCF发送SIP INVITE,向ICCF发送SIPINVITE。现在ICCF需要知道是否等待用于I1-ps的INVITE,或者立即向NNI产生INVITE。这在用于I1-cs的ICS TR中已经解决了,但是I1-ps也可以使用同样的解决方案;UE可以在CS SETUP中使用目的地号码以向ICCF指示是否随后有I1-ps。如果目的地号码是保留用于ICCF的专用E.164,则需要等待在INVITE的R-URI(远端统一资源标识符)中携带真正B方地址的I1-ps。在本示例中UE-A在该点不调用任何服务,因此ICCF向B方产生INVITE。
现在让我们假设UE-B是常规SIP UA,而且它将振铃音附着到振铃响应上。所述振铃音在如RFC 3261中描述的180振铃响应中的Call-Alert头部中承载。所述振铃音可以是在某个外部服务器中或UE-B中的文件的参照,或者所述响应可以在报文中自己携带文件。现在ICCF可以接收具有Call-Alert头部的183响应,而且ICCF必须理解MGCF不能携带Call-Alert信息,因此ICCF应当向UE-A发起I1-ps并通过该信道携带所述头部。问题在于根据RFC 3261,Call-Alert头部仅可用于180响应,它不能被在例如INVITE中携带。另一方面,为了发起I1-ps,ICCF应向UE-A发送初始请求(诸如INVITE)。问题在于如何向UE-A承载SIP信息(在本示例中的Call-Alert)。
在CS呼叫中间调用I1-ps的其他服务示例有:
1.)如RFC 3261中所述的UE-B在用于INVITE的200OK中发送显示名称,而且这需要被传递给UE-A。
2.)呼叫等待:当从UE-A接收呼入会话时,UA-B正忙于另一会话,并采用182 Queued响应,而且这需要被传递给UE-A。
3.)UE-A或UE-B将呼叫保持并需要发送Re-INVITE或UPDATE。
4.)呼叫偏移:UE-B通过发送302响应将会话转发到新的目的地,该响应必须在I1-ps中承载至UE-A。
因此,根据已有技术,由于不能在电路交换呼叫中调用上述服务,因此上述服务不能被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被配置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控制器,被配置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以及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由此,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例如,提供一种在电路交换呼叫期间使用ICS服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参照披露的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用于展示I1-ps的框图,
图2示出呼叫建立期间的信号流程,
图3A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设备,以及图3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以及
图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
特别的,在两个实施例中,定义了根据需要动态形成I1-ps连接的方式,以便不需要过多连接。也即,根据实施例不需要不必要的连接和相关信令。
下文中,通过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了实施例的基本概要,其中图3A示出用于执行根据实施例的流程的设备,而且图3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
图3A中示出的设备包含控制器1、发送器2和接收器3。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能够执行电路交换会话(例如,CS呼叫)。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例如,会话初始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合并在一个单元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图3B示出相应的方法。在步骤S1中,接收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在步骤S2中,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信息,并且在步骤S3中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示例是会话发起协议(SIP),而且用于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的示例是message(消息)/sipfrag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方法可以由用户设备(UE)和/或被配置用于为在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例如,由ICCF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也即,图3A中示出的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或网络控制节点。
所述控制器1可以包括处理器和不同类型的存储单元诸如RAM、ROM等等。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而且可以包含用于执行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软件代码部分。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上,诸如CD ROM,而且是直接可载入到所述控制器的工作存储器中。可替代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网络载入到所述控制器的存储器中。
下文中描述了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邀请消息(例如,SIP中的INVITE)。也即,建立常规INVITE对话以承载所述message/sipfrag内容。如果临时的或最终的响应需要在I1-ps上承载,则ICCF/UE通过要在I1-ps中承载的正文(body)中发送INVITE与响应来发起SIP对话。接收方立即通过发送200 OK接受INVITE。此后,如果针对初始INVITE的另一响应需要在I1-ps上发送,则它将在MESSAGE或INFO方法的正文中发送。一旦已经接收到对于初始INVITE的200 OK,接下来的请求和相应可以直接在I1-ps上发送,而无需sipfrag正文。如果要在I1-ps上发送的第一消息是对所述初始INVITE(例如302)的最终响应,所述响应可以在INVITE正文中发送,但是所述会话通过在针对INVITE的200 OK已经被接收之后发送BYE被立即释放。
由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I1-ps可以被动态发起,所述终端节点(UE/ICCF)应当能够知道该端点和它的对端(UE/ICCF)之间何时已经建立I1-ps,以便所述呼叫控制状态机应当开始执行I1-ps中而不是CS呼叫控制中的事件。根据该实施例,当存在要在I1-ps上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在UE和ICCF之间建立I1-ps。其他终端节点通过发送200 OK确认收到INVITE,所述节点通过ACK对其进行确认。从这一点上,已经在UE和ICCF之间建立I1-ps,并且它们认识到它的存在。所述呼叫控制状态机仍然执行CS状态机。仅仅当接收到用于CS呼叫的CS CONNECT时,所述呼叫控制状态机转移以执行I1-ps通道中的事件。
图4呈现了UE-A和UE-B都是ICS UE而且在CS接入后方,并且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定义的I1-ps的场景的呼叫流程。在警告阶段,用户B希望发送振铃音。首先,在消息1-5中,UE-A建立到UE-B的常规语音呼叫。由于UE-A不需要任何需要在UE-A和UE-B之间传递额外信息的增值服务,此时不需要建立I1-ps。所述语音呼叫通过分别服务于UE-A和UE-B的ICCF-a和ICCF-b路由。一旦UE-B接收到CS SETUP,它开始警告用户B。与此同时,为了向UE-A发送额外振铃音,UE-B已经确定它必须发起I1-ps。因此,UE-B通过在正文中的Alert-Info发送作为message/sipfrag内容类型编码的INVITE与180Ringing(振铃)。UE-B在发送CS ALERTING消息之前,必须首先发起I1-ps并在其上发送180Ringing,等待用于INVITE的200 OK。当ICCF-b接收用于I1-ps的INVITE时,它将所述内容存储在正文中(这里指180Ringing)并向UE-B发送用于INVITE的200 OK。由于接收到I1-ps和在其上的180Ringing,ICCF-b理解以等待来自MGCF的180Ringing。一旦ICCF-b接收到来自MGCF的180Ringing,它就组合到还承载原始Alert-Info头部的UE-A的单独的180Ringing。由于该实例中UE-A是使用CS接入的ICS UE,ICCF-a接收到180Ringing。ICCF-a翻译消息的内容,并确定为了在180Ringing中向UE-A发送所有信息,它必须发起I1-ps通道。因此,ICCF-a向承载180Ringring和Alert-Info头部的UE-A发送INVITE。当I1-ps的建立仍然在进行中时,ICCF-a可以同时产生到MGCF的180Ringing。UE-A可以以任意顺序接收用于I1-ps和CS ALERTING的INVITE。如果UE-A首先接收到INVITE,它存储正文的内容(这里指180Ringing),并使用200 OK确认INVITE。当UE-A接收到CS ALERTING时,它将180Ringing中Alert-Info的内容呈报给UI并开始向用户A播放警告音。如果UE-A首先接收到CS ALERTING,它开始用常规警告语音来警告用户A,而且当它接收INVITE时可以开始将Alert-Info的内容呈报给UI。这意味着在警告阶段用户A听到的警告音可能变化。也存在这种可能,在ICCF-a向MGCF发送180 Ringing之前它等待I1-ps的建立,这样在UE-A已经将呼叫控制状态改变为警告阶段之后,Alert-Info无法到达UE-A。在此处描述的该模型中,呼叫控制状态模型执行CS呼叫控制直到CSCONNECT已经被接收到,此后它开始执行I1-ps事件。
ICS TR描述了ICCF如何能够将它从UE和MGCF接收到的SIP对话绑定在一起的机制。这里可以使用同样的解决方案,ICCF使用通过ISUP和/或CAMEL携带的MSISDN(移动站综合业务数字网)对来自MGCF的SIP对话认证,并且将Tel URI绑定到IMS订购中。ICS TR也讨论了在多个设备之间共享相同Tel URI。
ICCF和UE应能够将I1-ps消息绑定到相应的CS呼叫。这可以通过ICS TR中描述的机制完成——在CS上发起的第二语音呼叫应发起I1-ps信令而且该信令携带指示向另一终端的SIP对话的会话标识符。根据当前实施例,会话标识符可以是当ICCF发起到UE的会话时它产生的Call-ID头部,而且反之亦然。该Call-ID在UE和ICCF之间的I1-ps上NOTIFY正文中的INVITE中承载。对于UE发起的会话,ICCF将该Call-ID绑定到它向目标目的地发出的Call-ID。对于ICCF发起的会话,UE将该Call-ID绑定到它在上层会话控制层和UI中使用的会话。
下面,更加详细的描述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通告消息(例如,SIP中的NOTIFY)。
特别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类似于“参考(refer)”事件分组(RFC3515)的订购被用于使用NOTIFY正文中message/sipfrag MIME(多目标互联网邮件扩展)内容类型(RFC 3420)携带所接收到的SIP消息。该机制最初被描述用于REFER方法(RFC 3515)其中它被用于向参考发送者报告被参考的对话的进度。根据本实施例,一种类似于“参考”和message/sipfrag内容类型的新型事件分组被用于从ICCF到UE在NOTIFY正文中承载SIP消息。在IMS注册之后,ICCF和UE都立刻互相订购新事件分组。ICCF在I1-ps(通过P-CSCF(代理呼叫站控制功能)和S-CSCF(服务呼叫站控制功能))上向UE发送所有它从NNI接收到的SIP消息。UE在I1-ps(通过P-CSCF和S-CSCF)上向ICCF发送所有SIP消息,其中UE在向P-CSCF的常规SIP对话中使用常规Gm上的SIP发送。
RFC 3515将“参考”事件分组的使用限制在REFER方法,当接收到REFER时它被隐性订购,而且不允许显式订购“参考”时间分组。因此,定义没有该限制的新事件分组。
另一个变化是扩展对话事件分组(RFC 4235)以便除了从/到标签和call-id之外还能够承载其他头部。
在该解决方案中,I1-ps是基于NOTIFY方法的,而且当I1-ps在CS呼叫同时被发起时该方案还被用于呼叫场景。因此作为在I1-ps上发送INVITE的替代,UE/ICCF在正文中发送NOTIFY和INVITE。目前在ICSTR中描述的I1-ps假定INVITE在SDP的m-行中承载指示语音媒体在CS呼叫中被发起的特殊指示。根据本实施例,当呼叫被置于保持时,由于SDP需要具有m-行因此使用同样的机制。
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可以完成CS呼叫和SIP对话之间的绑定。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参与的网络节点(UE和ICCF)订购事件分组,以及仅在SIP进程为必要的情况下,发送通告消息(例如,NOTIFY)。也即,I1-ps连接仅在被需要时建立。
下面,比较上述两个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SIP对话已经被针对INVITE的200 OK确认,并且CS CONNECT已经被接收之后,所述协议等于在Gm参考点的常规SIP。这意味着如果网络层移动性进程就位(例如,MIP(移动互联网协议)),由于他们相同因此更加容易在I1-ps上的SIP和Gm上的SIP之间交换。典型地,在这种情况下,UE不需要发送任何SIP消息,但是在I1-ps情况下UE需要发送Re-INVITE以便从CS到PS或者反之亦然,改变承载语音媒体的载体。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UE从基于I1-ps的NOTIFY切换到Gm上的SIP,并且反之亦然。这意味着UE丢弃(或添加)隧道层(在NOTIFY正文中的sipfrag),并且(退订)订购新的事件分组。在该隧道层之上,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该层次中的对话可以例如根据临时响应的接收被启动,所以除了不存在用于已建立的INVITE的真实SIP对话之外,SIP信息与常规的Gm上的SIP相同。
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也可能合并多个部分。例如,NOTIFY可以被用于UE-A和ICCF-a之间,而且基于I1-ps的INVITE可以被用于UE-B和ICCF-b之间。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可能存在多种修正。
例如,可能实现为软件代码部分并使用位于网络单元的处理器运行的方法步骤,是软件代码独立的而且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或者未来开发的编程语言进行规范,只要所述方法步骤定义的功能性被保留。一般地,在实现的功能性方面,任何方法步骤都适合于作为软件或由硬件实现而不需要改变本发明的思想。
可能实现为位于用户设备或基站或任何类似模块中硬件组件的方法步骤和/或设备、单元或装置,是硬件独立的而且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或未来开发的硬件技术或任何所述技术的混合,诸如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互补型MOS)、BiMOS(双极型MOS)、BiCMOS(双极型)、ECL(射极耦合逻辑)、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等等实现,使用例如ASIC(专用IC(集成电路))组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组件、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组件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组件实现。
只要所述设备、单元或装置的功能性被保留,设备、单元或装置(例如,用户设备和网络控制节点,诸如ICCF)可以实现为单独设备、单元或装置,但是这并不排除他们可以在整个系统中以分布方式实现。
根据一个方面,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个或多个或所有以任意组合方式的下列特性:
一种设备,包括:
发送器和接收器,被配置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所述会话控制协议可以是会话发起协议(SIP)。
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可以是message/sipfrag类型。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接收嵌入在另一类型的消息中的会话控制消息。
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可以是邀请消息。
所述特定会话控制可以是通告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订购所述通告消息。而且,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在执行到互联网多媒体系统集中式服务(ICS)的注册之后立即执行所述订购。
在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之后,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会话控制消息和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会话控制消息。
上述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而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被配置用于为在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
可替代地,上述设备可以是被配置用于为在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并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通过使用会话标识符将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绑定到所述电路交换连接。
根据一个方面,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个或多个或所有以任意组合形式的下列特性:
一种方法,包括:
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以及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所述会话控制协议可以是会话发起协议(SIP)。
所述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可以是message/sipfrag类型。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嵌入在另一类型的消息中的会话控制消息。
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可以是邀请消息。
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可以是通告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订购所述通告消息。而且,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执行到互联网多媒体系统集中式服务(ICS)的注册之后立即执行所述订购。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会话控制消息和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会话控制消息。
所述方法可以由用户设备执行而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被配置用于为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
可替代的,所述方法可以由被配置用于为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执行而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通过使用会话标识符将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绑定到所述电路交换连接。
本发明可以进一步通过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过程的软件代码部分。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上面存储有所述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控制器而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被配置用于为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起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
可替代地,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为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起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网络控制节点的控制器,而且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
根据一个方面,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个或多个或所有以任意组合形式的下列特性:
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的装置,
用于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的装置,
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的装置,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装置。
Claims (25)
1.一种设备,包括:
发送器和接收器,被配置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控制协议是会话发起协议(SIP)。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是message/sipfrag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接收嵌入在另一类型的消息中的会话控制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邀请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通告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订购所述通告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在执行到互联网多媒体系统集中式服务(ICS)的注册之后立即执行所述订购。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
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接收器被配置用于在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会话控制消息和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会话控制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用户设备而且所述网络节点是被配置用于为在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被配置用于为在电路交换接入网络上发生或终止的会话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的网络控制节点,并且所述网络节点是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的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通过使用会话标识符将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绑定到所述电路交换连接。
13.一种方法,包括:
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以及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会话控制协议是会话发起协议(SIP)。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是message/sipfrag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嵌入在另一类型的消息中的会话控制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设备,其中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邀请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是通告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
订购所述通告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到互联网多媒体系统集中式服务(ICS)的注册之后立即执行所述订购。
21.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
在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之后,通过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向所述网络节点发送会话控制消息和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会话控制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使用会话标识符将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绑定到所述电路交换连接。
23.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软件代码部分,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所述软件代码部分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执行电路交换会话,其中还能够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以及
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以及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在上面存储有所述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25.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执行电路交换会话的装置;
用于根据会话控制协议发送和接收会话控制消息的装置;
用于接收特定会话控制消息的装置,其中所述会话控制消息包括用于建立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信息,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能够支持对网络节点的特定分组服务,其中所述信息以适合于所述会话控制协议的格式编码;
用于从所述特定会话控制消息获取所述信息的装置;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建立所述特定分组交换连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905,581 US20090086719A1 (en) | 2007-10-02 | 2007-10-02 | Dynamic initiation of I1-ps signaling in 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
US11/905,581 | 2007-10-02 | ||
PCT/EP2008/060879 WO2009043638A1 (en) | 2007-10-02 | 2008-08-20 | Dynamic initiation of i1-ps signaling in 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4205A true CN101884205A (zh) | 2010-11-10 |
CN101884205B CN101884205B (zh) | 2015-05-27 |
Family
ID=4034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18753.5A Active CN101884205B (zh) | 2007-10-02 | 2008-08-20 |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86719A1 (zh) |
EP (1) | EP2208337B1 (zh) |
CN (1) | CN101884205B (zh) |
WO (1) | WO200904363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4999A (zh) * | 2016-02-05 | 2018-09-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监视差异化服务编码点(dscp)和显式拥塞通知(ecn)的数据平面方法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400A (zh) * | 2007-11-06 | 2010-09-29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媒体流服务的递送方法 |
CN101527894B (zh) * | 2008-06-13 | 2010-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显式呼叫转移的方法、设备及移动通信系统 |
WO2010028369A1 (en) * | 2008-09-08 | 2010-03-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sponses when executing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operation |
US9392028B2 (en) * | 2008-09-08 | 2016-07-12 | Blackberry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cro operation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session protocol transactions |
US8358647B2 (en) * | 2008-09-18 | 2013-01-2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IMS based services for legacy CS UE with home node B access |
US8830953B2 (en) * | 2008-09-18 | 2014-09-0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IMS to CS handover for IMS systems for legacy CS UE with home node B access |
US8520682B2 (en) * | 2008-09-18 | 2013-08-2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IMS based services for legacy CS UE with home node B access |
CN101997846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话处理方法和设备及通信系统 |
US8416780B2 (en) * | 2009-11-03 | 2013-04-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header modification |
US8290525B2 (en) * | 2010-01-15 | 2012-10-1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Text alternative to established voice call session |
US10433360B2 (en) * | 2012-02-15 | 2019-10-01 | Apple Inc. | Managing a packet service call during circuit service call setup with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er equipment |
US9191796B2 (en) * | 2012-02-27 | 2015-11-17 |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 Communication sess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6286B (fi) * | 1997-09-30 | 2000-12-29 | Nokia Networks Oy | Matkaviestintilaajan kutsu paketti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
US6940847B1 (en) * | 1999-01-15 | 2005-09-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service nodes from entities disposed in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515985B2 (en) * | 2000-02-08 | 2003-02-04 | Airslide Systems Ltd. | Convergence of telephone signaling, voice and data ove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
US7870196B2 (en) * | 2000-11-08 | 2011-01-11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 application layer control protocol transporting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devices connected to wired and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US20020122401A1 (en) * | 2001-03-02 | 2002-09-05 | Zeng-Jun Xiang | System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lacing a voice call on hold and conducting a data session |
US6871070B2 (en) * | 2001-07-31 | 2005-03-2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roaming betwee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 and a circuit-switched domain |
GB0213728D0 (en) * | 2002-06-14 | 2002-07-24 | Nokia Corp |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898990B2 (en) * | 2003-03-25 | 2011-03-01 | Spyder Navigations L.L.C. | Method, system and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and CS networks |
US7885208B2 (en) * | 2003-09-11 | 2011-02-08 | Nokia Corporation | IP-based services for circuit-switched networks |
GB0321424D0 (en) * | 2003-09-12 | 2003-10-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Bearer setup in a multimedia service |
US7983244B2 (en) * | 2003-12-31 | 2011-07-19 | Nokia Corporation | Interworking between domain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ed based on different switching principles |
EP1560458A1 (en) * | 2004-01-27 | 2005-08-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network arrangement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SDN services in next generation packet 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CN100352312C (zh) * | 2004-09-07 | 2007-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过Iu口实现跨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寻呼请求传递的方法 |
US20060092925A1 (en) * | 2004-10-29 | 2006-05-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oaming between circuit-switched and all-IP networks |
US7508810B2 (en) * | 2005-01-31 | 2009-03-24 | Airbiquity Inc. | Voice channel control of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
TW200642503A (en) * | 2005-03-03 | 2006-12-01 | Nokia Corp | A method to handover dedicated and shared resources while in dual transfer mode |
CN1859723A (zh) * | 2005-05-02 | 2006-11-0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合并的电路域呼叫与ims会话的方法 |
US8694008B2 (en) * | 2005-06-16 | 2014-04-08 | At&T Mobility Ii Llc | Multi-mode handset services |
CN100379316C (zh) * | 2005-07-05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统终端用户接入ims域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ES2325381T3 (es) * | 2005-10-04 | 2009-09-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nica para interconectar dominios de conmutacion de circuitos y de conmutacion de paquetes. |
CN100563235C (zh) * | 2006-01-09 | 2009-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互通功能网元、csi终端与ims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 |
DE102006008055B4 (de) * | 2006-02-21 | 2010-01-2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Kg | Verfahren zum Wechsel von einem paketorientierten Kommunikationsdienst auf einen leitungsorientierten Kommunikationsdienst und vice versa |
DE602006012230D1 (de) * | 2006-02-23 | 2010-03-2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Bereitstellung von diensten auf paketbasis über leitungsvermittelten zugang |
US8023497B2 (en) * | 2006-04-19 | 2011-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nchoring of CS calls for CS-to-VoIP handoffs |
US8611334B2 (en) * | 2006-05-16 | 2013-12-17 | Aylus Network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multimedia objects in conjunction with voice calls from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
WO2007144732A2 (en) * | 2006-06-14 | 2007-12-2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Inter-subsystem transfers |
US9019953B2 (en) * | 2006-06-30 | 2015-04-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oviding voice calls to a mobile terminal in a packet-switched-only network |
WO2008005046A1 (en) * | 2006-06-30 | 2008-01-10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switched audio |
US20080159223A1 (en) * | 2006-12-29 | 2008-07-03 | Palat Sudeep 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all continuity between packet and circuit domai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668159B2 (en) * | 2007-04-25 | 2010-02-2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variable call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use in originating a SIP call via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from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
US9706045B2 (en) * | 2007-04-30 | 2017-07-1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n outgoing cellular call as an enterprise call in an IMS environment |
EP2140607B1 (en) * | 2007-05-01 | 2013-09-04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ervice capabiliti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EP2158742A2 (en) * | 2007-06-18 | 2010-03-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
US20090034472A1 (en) * | 2007-08-03 | 2009-02-0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Sessions Between Networks |
US8879565B2 (en) * | 2007-08-20 | 2014-11-04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of updating core domain information for routing a ser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
2007
- 2007-10-02 US US11/905,581 patent/US2009008671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
- 2008-08-20 WO PCT/EP2008/060879 patent/WO200904363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8-20 CN CN200880118753.5A patent/CN101884205B/zh active Active
- 2008-08-20 EP EP08803109.1A patent/EP2208337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4999A (zh) * | 2016-02-05 | 2018-09-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监视差异化服务编码点(dscp)和显式拥塞通知(ecn)的数据平面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086719A1 (en) | 2009-04-02 |
CN101884205B (zh) | 2015-05-27 |
EP2208337B1 (en) | 2019-11-13 |
WO2009043638A1 (en) | 2009-04-09 |
EP2208337A1 (en) | 2010-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84205B (zh) | Ims集中式服务中i1-ps信令的动态发起 | |
EP3179675B1 (en) | Inter-domain call routing | |
US8213418B2 (en) | Providing packet-based multimedia services via a circuit breaker | |
US10582061B2 (en) | Network domain selection | |
KR101185669B1 (ko) |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 기반 3자간 통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292489B (zh) | 用于电路交换子系统呼叫的多媒体子系统业务控制 | |
EP2052522B1 (en) | Interworking with media fallback | |
CN101855890B (zh) | 在ims中合并通信会话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 | |
KR101548140B1 (ko) |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매체 속성들에 기초한 선택적 호 포워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JP2010532131A (ja) | 着信された音声/ビデオ呼のためのue接近ドメイン選択方法 | |
JP2009524342A (ja) | Csi端末によるimsドメインを介して受信されたリアルタイムサービスのための要求を含むims端末の呼要求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US20060092925A1 (en) | Roaming between circuit-switched and all-IP networks | |
EP2034688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quest message in multimedia system | |
CN101166162B (zh) | 一种传递业务事件的方法 | |
CN101217797B (zh) |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控制业务的起呼方法 | |
KR101136653B1 (ko) | 발신 단말 또는 착신 단말에 얼리미디어로서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4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