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3331A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83331A CN101883331A CN2009102604062A CN200910260406A CN101883331A CN 101883331 A CN101883331 A CN 101883331A CN 2009102604062 A CN2009102604062 A CN 2009102604062A CN 200910260406 A CN200910260406 A CN 200910260406A CN 101883331 A CN101883331 A CN 1018833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home base
- paging group
- paging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家用基站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的方法,该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包括:配置服务器设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并将寻呼组信息发送给家用基站,其中,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为包含家用基站的通信网络的寻呼组配置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填补了通信领域中家用基站寻呼组配置技术的空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寻呼组管理方法及寻呼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并降低使用高速率服务所需要的费用,同时,为了弥补已有分布式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的不足,通常会在家庭、办公区域等场所设置家用基站——家用基站是一种小型、低功率的基站,具有实惠、便捷、低功率输出等优点。
图1是包含家用基站的通信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家用基站可以通过接入网关这个逻辑网元接入到核心网。家庭基站和接入网关之间可以存在一安全网关,以保障家庭基站和接入网关之间链路安全。接入网关的主要功能包括:验证家用基站的安全性、处理家用基站的注册、对家用基站进行运行维护管理、根据运营商要求对家用基站进行配置和控制、核心网和家用基站之间的数据交换。
自组织网络服务器用于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发现/提取家用基站的一系列运营维护参数(例如,家用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家用基站周边的无线环境等),从而为家用基站提供初始化参数配置;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支持家用基站的自举初始化,例如,使用一定的频率规划算法为家用基站提供候选工作频点,为家用基站提供可接入的候选接入网关等。此外,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还可用以支持家用基站的故障恢复。
鉴权、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简称为AAA)服务器是通信网络中的重要设施,用以实现网络运营商对数据、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验证授权及账户服务,通常通网络访问控制、网关服务器、数据库以及用户信息目录等协同工作。
家用基站系统中存在闭合用户组(Closed Subscriber Group,简称为CSG)的概念,允许用户接入一个或多个访问受限的CSG Cell(基站)。当家用基站工作在闭合模式时,家用基站只允许其所属的CSG成员访问。即,仅当一个终端(终端用户)是该家用基站的CSG成员时,该终端(终端用户)才可以接入该家用基站并享受该家用基站提供的业务。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将移动终端设置为处于空闲模式以达到节电目的。处于空闲模式的移动终端无法被呼叫,因此,在需要呼叫处于空闲模式的移动终端时,移动网络必须首先寻呼移动终端。寻呼一般是由移动网络中的寻呼控制器通过基站向被寻呼的移动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来实现的,寻呼能够使移动终端退出空闲模式。
为了实现高效寻呼,运营商会根据基站覆盖范围以及地理位置等条件,将基站逻辑划分为若干个寻呼组。一个寻呼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基站,一个基站也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或多个寻呼组,所有基站都会被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寻呼组中。一般地,寻呼需要一个或多个寻呼组参与。
传统上,基站部署完全受运营商控制,其各种工作、运行参数都是由运营商在网络规划时预先配置的。寻呼组的配置同样也是在网络规划时预先进行的,具体地,由运营商通过网管系统对寻呼组进行手工来配置。对于寻呼组的配置,一方面,需要让基站知道自身所属的寻呼组;另一方面,需要让移动网络(通常是移动网络中的寻呼控制器)知道每个寻呼组中包含的成员基站。
同样地,运营商也需要为家用基站配置寻呼组。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站相比,家用基站至少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家用基站的部署不受运营商控制;家用基站具有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家用基站的数量相对较大。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人工配置方法给家用基站配置寻呼组。
首先,家用基站的部署不受运营商控制。根据家用基站所有者的需要,家用基站能更改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家用基站的地理位置变更通常会导致其所属的寻呼组发生变更。因此,无法使用预先固定配置的方式来进行寻呼组设置。其次,家用基站具有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当家用基站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时,移动网络(寻呼控制器)管理的寻呼组中的成员会发生变化。最后,家用基站的数量庞大,难以由人工配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
因此,现有基于人工的基站寻呼组配置方法不适于含有家庭基站的移动通信网络。
此外,在家用基站系统中,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对终端空闲模式的支持,与传统意义上的基站相比,工作在闭合模式下的家用基站(以下称之为,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具有如下特点:闭合模式家用基站可使用共享的寻呼组,或独享的寻呼组。
共享的寻呼组,是指该闭合模式家用基站所在的寻呼组中可以包含其它种类的基站(宏基站,开放模式家用基站等),传统意义上的基站仅使用此种类型的寻呼组。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维持一个连续的寻呼组区域,以减少触发终端执行位置更新的可能,节省网络和终端的资源。此时,即使终端不是此闭合模式家用基站的CSG成员,也要求该家用基站接受该终端发出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允许向指定的终端发出寻呼请求;
独享的寻呼组,是指该闭合模式家用基站所在的寻呼组中不包含其它种类基站,甚至是独自享有一个单独的寻呼组。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寻呼一个特定终端时,可以明显的减少参与寻呼的闭合模式家用基站的数量,以节约回程网和无线空口资源。此时,当终端不是该闭合模式家用基站的CSG成员时,要求该家用基站不能接受该终端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该家用基站不向此终端发出寻呼请求。
可见,根据所属寻呼组的类型不同,家用基站的工作模式也不同。使用现有的技术中,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能获知自己属于哪个寻呼组,但无法确定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也没有办法来根据寻呼组的类型来正确设置自己的工作模式,因此会导致该家用基站后续不知如何正确处理诸如终端的位置更新请求,寻呼控制器的寻呼命令等消息,不利于家用基站系统更高效地实现对终端空闲模式的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方案,以解决传统的基站寻呼组配置方法不适用于包含家用基站的网络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包括:配置服务器设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并将寻呼组信息发送给家用基站,其中,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寻呼组信息中还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所述寻呼组类型为:共享的寻呼组、或独享的寻呼组。
优选地,寻呼组类型信息用如下方式之一表示:在寻呼组信息中增加用于表示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的标识;或者,使用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标识的取值范围来表示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优选地,配置服务器设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包括:配置服务器针对家用基站可以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关,分别设置寻呼组;或者;配置服务器针对家用基站选定的接入网关,设置寻呼组。
优选地,配置服务器包括以下之一: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家用基站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包括:家用基站从配置服务器获取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并将寻呼组信息发送至接入网关,其中,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在获取寻呼组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家用基站向配置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寻呼组配置请求标识的消息,以请求配置服务器为其设置寻呼组。
优选地,配置服务器包括以下之一: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家用基站管理系统。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接入网关接收来自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并基于接收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如下操作至少之一:使用寻呼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与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建立家用基站与其所属的各寻呼组之间的关联;响应于家用基站的请求,将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激活;响应于家用基站的请求,或者在根据预定条件判断家用基站退出网络时,将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与其他接入网关对接收到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寻呼组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寻呼组管理方法包括:接入网关基于家用基站的请求,根据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对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其中,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优选地,对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入网关使用寻呼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与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接入网关与其他接入网关对更新后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同步;接入网关将更新后的寻呼组信息发送给家用基站。
优选地,对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建立家用基站与其所属的各寻呼组之间的关联;响应于家用基站的请求,将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激活;响应于家用基站的请求,或者在根据预定条件判断家用基站退出网络时,将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方法包括:响应于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的指示,寻呼控制器查找与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相关的所有寻呼组;寻呼控制器依次查看各寻呼组中所有的家用基站成员,对于其标识处于激活状态的成员家用基站,寻呼控制器向成员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的寻呼消息,以使成员家用基站开始对指定移动终端进行寻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家用基站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基站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包括:家用基站从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该寻呼组信息中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家用基站根据所述寻呼组信息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根据寻呼组类型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优选地,寻呼组类型为:共享的寻呼组、或独享的寻呼组。
优选地,家用基站根据寻呼组信息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包括如下方式之一:家用基站从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读取表示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的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或者,家用基站从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读取所述寻呼组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的取值范围判断出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优选地,家用基站根据所述寻呼组类型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是共享的寻呼组时,家用基站接受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所述家用基站允许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是独享的寻呼组时,家用基站拒绝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所述家用基站拒绝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家用基站为闭合模式家用基站。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实现了对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为包含家用基站的通信网络的寻呼组配置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填补了通信领域中家用基站寻呼组配置技术的空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包含家用基站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另一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相关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由于家用基站本身固有的特点,目前对常规基站的寻呼组配置所采用的由运营商在网络规划时预先配置、手动配置的方法对于家用基站并不适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由通信网络中的配置服务器对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进行配置的方法,具体包括寻呼组的设置、寻呼组信息的获取、接入网关对寻呼组的操作等处理,其中,家用基站从配置服务器获取其寻呼组信息并发送给接入网关,由接入网关进行后续的相关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中提到的安全网关和接入网关,二者可以合一设置,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法。在该方法中,由配置服务器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并将相关的寻呼组信息提供给家用基站。
这里的寻呼组信息,优选地至少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标识(PGID,Paging Group Identify),由于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应地,寻呼组信息中的寻呼组标识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上述寻呼组信息,优选地还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例如,针对闭合模式家用基站,包括共享的寻呼组、独享的寻呼组两种类型。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有多种表达方式:
方式一、显示地为该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指明寻呼组类型。配置服务器在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时,在寻呼组信息中增加表示该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的标识,例如,增加标识TYPE,令TYPE=SHARED表示共享的寻呼组,TYPE=DEDICATED表示独享的寻呼组。
由于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应地,配置服务器可使用上述的方法,为家用基站所属的每个寻呼组都指明寻呼组类型。例如,以{PGID1,TYPE1},{PGID2,TYPE2}的形式为该家用基站所属的两个寻呼组分别指明寻呼组类型。
方式二、隐式地为该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指明寻呼组类型。当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标识(PGID)的取值范围能够表明该寻呼组的类型时,配置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寻呼组标识来指示该寻呼组的类型,不需要在寻呼组信息中增加的额外的标识。
在这种情况下,为家用基站设置其所属寻呼组时,配置服务器还需要将为该家用基站设置什么类型的寻呼组作为先决判断条件之一。例如,PGID取值1-1000表示共享的寻呼组,其余的表示独享的寻呼组;根据为家用基站配置寻呼组的其他先决条件,当前可为家用基站配置寻呼组100,或者寻呼组10000;此时,若配置服务器认为应当给该家用基站分配共享的寻呼组,则将寻呼组100分配给该家用基站;反之,将寻呼组10000分配给该家用基站。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上述那种方式,配置服务器一般依据网络的具体部署策略,结合家用基站的属性(主要是位置属性)来决定为上述家用基站分配何种类型的寻呼组。例如,为位于A地的闭合模式家用基站分配共享的寻呼组,而为位于B地的闭合模式家用基站分配独享的寻呼组。
优选地,寻呼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为家用基站设置的寻呼组的数目,例如,针对每个接入网关设置的寻呼组的数目。
配置服务器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的过程,可以基于系统默认的配置自动执行,也可以基于家用基站的请求而进行。例如,对于应请求而进行的配置过程,家用基站可以通过在发送给配置服务器的请求消息中携带寻呼组设置请求标识,来请求配置服务器为其设置寻呼组。这里的请求消息可以是专用于请求设置寻呼组的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的配置参数请求消息,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方法中,配置服务器可以自行为该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例如,通过某种预定算法的运行,通过计算确定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也可从其他网元提取为家用基站设置的寻呼组,例如从网管系统,家用基站管理系统中提取。此时,可以将其他网元理解为一个配置服务器,用于进行寻呼组设置,而通过另一个配置服务器进行寻呼组信息转发。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方法中,配置服务器本身可以是自组织网络服务器,网管系统,家用基站管理系统,家用基站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等系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在该方法中,家用基站获取来自配置服务器的寻呼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
对于寻呼组信息,家用基站可以从配置服务器发送的响应消息中获取。这里的寻呼组信息与实施例一中的寻呼组信息类似,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优选地,家用基站可在向接入网关注册时,将寻呼组信息发送到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也可在完成接入网关注册后,通过其他消息将寻呼组信息发送至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寻呼组管理方法,在该方法中,接入网关基于家用基站的请求,使用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包括寻呼组管理在内的一系列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寻呼组信息可以由家用基站发送给接入网关,也可以由接入网关从本地获取,例如,家用基站先前已经接入了接入网关,已经将寻呼组信息发送给了接入网关,由于断电等原因,家用基站断开了与接入网关的连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家用基站重新连接接入网关,此时,接入网关可以从直接从本地获取寻呼组信息。
这里的一系列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举的一种或几种:
1.更新操作。接入网关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寻呼组信息,对本地保存的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进行更新,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关可以接受寻呼组信息所指示的所有寻呼组配置,也可以只接受寻呼组信息所指示的部分寻呼组配置,例如,如果寻呼组信息指示了为家用基站配置的五个寻呼组,则接入网关可以全部接收该五项配置,也可以只接受其中的部分配置。这样,对于更新操作,可以使用寻呼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来进行。
2.关联操作。优选地,在进行了更新操作之后,对家用基站及其所属的寻呼组进行关联,具体地,可以通过将家用基站的标识添加到相应的寻呼组来实现。如果该家用基站属于多个寻呼组,则需要对多个寻呼组分别进行关联。
3.激活操作。一方面,在家用基站上电时,可以向接入网关发送请求消息。响应于该请求,接入网关将该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该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激活。此后,当发生寻呼时,接入网关将只向相关的寻呼组中标识为激活状态的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消息。
4.去激活操作。另一方面,接入网关可以根据注销请求或者在注销请求之前发送的其他请求消息,将该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该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当设置为去激活时,此后,如果发生寻呼,则接入网关只向相关的寻呼组中标识为激活状态的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消息。
5.同步操作。如果通信网络中的其他接入网关也想了解相关的寻呼组所包含的成员基站信息,则从家用基站接收到寻呼组信息的当前接入网关,可以与其他网关对更新后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同步。同步可以在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之间的接口上实现。
6.反馈操作。接入网关在进行了寻呼组信息的管理后,需要把管理后的寻呼组信息的结果反馈给家用基站,以保证接入网关侧和家用基站侧的信息一致。
上述的关联操作、激活操作、去激活操作,可以理解为接入网关对寻呼组所进行的管理操作。而上述的更新操作和同步操作,则可以理解为接入网关对寻呼组信息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基站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家用基站获取来自配置服务器的寻呼组信息,并根据该寻呼组信息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再根据所述寻呼组类型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通过寻呼组信息中携带的寻呼组类型信息,家用基站可获知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例如,针对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该家用基站可获知自身所属的寻呼组是一个共享的寻呼组,或者是一个独享的寻呼组。相对于配置服务器的多种设置方式,家用基站也有多种方式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方式一、当利用寻呼组信息中携带的寻呼组类型标识来表示寻呼组类型时,家用基站可在上述寻呼组信息中,通过读取表示寻呼组类型的标识,直接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例如,家用基站读取标识TYPE,当TYPE=SHARED时,家用基站获知自身所属的寻呼组是一个共享的寻呼组,当TYPE=DEDICATED时,家用基站获知自身所属的寻呼组是一个独享的寻呼组。
由于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应地,家用基站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读取自身所属的每个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例如,读取上述{PGID1,TYPE1},{PGID2,TYPE2}中的TYPE1和TYPE2,家用基站可以获知自身所属的寻呼组PGID1和PGID2的类型。
方式二、当家用基站的寻呼组标识(PGID)的取值范围能够表明该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时,家用基站可以根据寻呼组信息中携带的寻呼组标识来判断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例如,当PGID取值1-1000表示共享的寻呼组,其余的表示独享的寻呼组时,若根据家用基站获取到的寻呼组信息,该家用基站归属寻呼组100,则家用基站可以判断自身属于一个共享的寻呼组;若该家用基站归属寻呼组10000,则家用基站可以判断自身属于一个独享的寻呼组。
在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获得自身所属的寻呼组信息(寻呼组标识信息,寻呼组类型信息)以后,该家用基站可以根据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正确地设置自己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该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为共享的寻呼组时,针对该寻呼组,闭合模式家用基站在后续的工作中,接受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在收到寻呼控制器寻呼该终端的请求时,允许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此时,它将通过空口向该终端发出寻呼消息;相反,当该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为独享的寻呼组时,针对该寻呼组,家用基站将拒绝上述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即使收到寻呼控制器寻呼该终端的请求,也拒绝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此时它不向此终端发出寻呼消息。
对于本领与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容易理解,以上描述的寻呼组设置、寻呼组信息获取、寻呼组管理方法可以单独或者结合使用,这里不再进行过分细致地描述。
以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在以下给出的实施例中,将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或AAA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实施的需要,也可以采用通信网络中其他合适的设备来实现,例如,在家用基站的初始化阶段与家用基站有交互的其他设备,除了上述的自组织网络服务器(Self-Organizing Network Server)和AAA服务器外,还包括家用基站管理系统(WiMAX Femto Access Point ManagementSystem,简称WFAP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等。在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为例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更名为家用基站管理系统或网络管理系统;同时,将家用基站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消息,更改为适用于家用基站与家用基站管理系统或网络管理系统之间交互的消息,即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其原理和方法本质上没有区别。
另外,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引入了步骤号,但这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附图及如下实施例中所示的顺序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其他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来执行和实现。
如果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则可以在家用基站与自组织服务器的初始化交互过程中,或者初始化交互过程之后,进行寻呼组设置,如果以AAA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则可以在家用基站的接入鉴权流程中,实现寻呼组设置。进一步地,如果由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进行寻呼组设置,则家用基站可以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响应消息中获得寻呼组信息;或者,如果由AAA服务器进行寻呼组设置,则家用基站可以从AAA服务器发送的响应消息中获得寻呼组信息,对于家用基站而言,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其AAA服务器请求寻呼组信息。
实施例一
在该实例中,配置服务器为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这样,在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的初始交互过程中,家用基站请求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为自己设置寻呼组;并在向接入网关注册时,家用基站将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获取的寻呼组信息发送至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
该实例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安全网关发现、建立安全隧道以及鉴权认证。具体地,家用基站发现其所需要连接的安全网关(例如,使用基于DNS的方法来发现安全网关);在家庭基站与发现的安全网关之间建立安全隧道;在AAA服务器的参与下,实现家庭基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通信网之间的相互认证。
步骤202:家用基站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发送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请求获得完成家用基站初始化所需的一系列参数,例如,家用基站的候选工作频点、家用基站可接入的候选接入网关等。
若为家用基站分配寻呼组是初始化家用基站的默认参数或默认操作,则在上述的初始连接请求中可以不用携带请求设置寻呼组的标记,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将根据默认设置自动进行设置;否则,在上述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中,需要携带请求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为其配寻呼组的标记。
步骤203: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根据家用基站的属性,结合网络的具体部署策略,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包括设置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标识,以及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等。
优选地,当上述家用基站是闭合模式家用基站时,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才依照上文描述的方法(显示地,隐式地),为该家用基站设置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如同在步骤202中描述的,如果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不是初始化家用基站的默认参数,但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中携带了为其设置寻呼组的标记,则自组织网络服务器需要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如果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是初始化家用基站的默认参数,则自组织网络服务器默认需要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
优选地,上述家用基站的属性可包含:家用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城市区域、可供家用基站连接的接入网关等。特别地,若有多个候选接入网关可供家用基站连接,则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要针对每个候选接入网关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针对一个候选接入网关,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可为家用基站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寻呼组(即这个家用基站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寻呼组的成员)。
步骤204: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响应,并在其中携带完成家用基站初始化所需的一系列参数,以及为家用基站设置的寻呼组相关的寻呼组信息,包括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标识,以及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等。
优选地,当上述家用基站是闭合模式家用基站时,寻呼组信息才包括该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家用基站收到该响应以后,使用其中的携带的寻呼组信息配置自身的寻呼组(知道自身属于哪个寻呼组)。特别地,对于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根据上文描述的方法来获取或者自行判断出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依照上文描述的方法,根据寻呼组类型为自身设定正确的工作模式。
步骤205:家用基站选择连接一个接入网关,并向这个接入网关发送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在该家用基站注册请求中,携带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获取的寻呼组信息。
步骤206: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保存或更新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并优选地进行相关的寻呼组操作,这里的寻呼组操作可以是上文中提到的关联、激活、去激活、同步、反馈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7,完成家用基站注册以后,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应答消息,优选地,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对家用基站的寻呼组的处理结果。
通过该实施例,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实现了在收到家用基站的初始连接请求后立即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并可以使得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获知相关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在收到来自家用基站的初始连接请求以后,不会立刻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而是在后续过程中进行寻呼组设置,并在家用基站参数设置消息中,将寻呼组信息发送给家用基站。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301至步骤302: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01至步骤202。
步骤303: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响应,注意,其中没有携带寻呼组信息。
步骤304: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根据家用基站的属性,结合网络的具体部署策略,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
步骤305: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参数设置消息,并在该消息的配置参数中包含寻呼组信息。
依照步骤204描述的方法,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需要获取或判断出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为自己设定正确的工作模式。
步骤306:家用基站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返回家用基站参数设置响应消息。
步骤307至步骤309:分别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05至步骤207。
通过本实施例,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实现了在收到家用基站的初始连接请求后的后续处理中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并可以使得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获知相关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与实施例一/二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家用基站不再通过家用基站初始连接请求向配置服务器请求设置寻呼组,而是在完成初始交互以后,使用单独的消息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请求设置寻呼组。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401:安全网关发现、建立安全隧道以及完成初始化参数交互。首先,家用基站发现其所需要连接的安全网关并与该安全网关建立安全隧道;接下来,在AAA服务器的参与下,实现家庭基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通信网之间的相互认证;最后,家用基站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交互,以获取家用基站初始化时所需要的一系列参数,与实施例一不同,这里提到的一系列参数不包含为与为家用基站配置的寻呼组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步骤402:家用基站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发送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其中可以包含请求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的标记。
优选地,在本步骤执行之前,例如,在家用基站初始化时,家用基站可确定其使用的初始化参数。例如,在候选空口工作频点中选择了一个工作频点,在候选的接入网关中选择了一个接入网关等。此时,优选地,在上述的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中,可携带家用基站选定的初始化参数,例如,携带家用基站选定的接入网关的标识。
步骤403: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根据家用基站的属性,结合网络的具体部署策略,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优选地,上述家用基站的属性可以包含:家用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城市区域;和/或,家用基站选定的将要连接的接入网关等。
如果家用基站选定了接入网关(例如,上述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携带了这个信息),则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仅针对这个被选定的接入网关给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否则,自组织网络服务器需要找出家用基站的所有候选接入网关,针对每个候选网关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针对每个可能的接入网关,自组织网络服务器都可为家用基站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寻呼组。
步骤404: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参数请求响应,并在其中携带与为家用基站分配的寻呼组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依照步骤204描述的方法,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需要获取或判断出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为自己设定正确的工作模式。
步骤405至步骤407:分别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05至步骤207。
通过该实施例,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实现了在与家用基站的初始交互之后为其设置寻呼组,并可以使得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获知相关的配置信息。
作为该实施例的一种变型,还给出了另一种实现方式:在步骤402和403之间,增加如下处理: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参数请求响应,该参数请求响应中未携带寻呼组信息。在步骤403中执行对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并在处理完毕以后,在步骤404中,使用参数请求响应之外的其他相应消息将参数组信息通知家用基站。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以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并在完成初始化以及开始向接入网关注册以后,再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501:安全网关发现、建立安全隧道以及完成初始化参数交互。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三中步骤401的描述。
步骤502:家用基站向选定的接入网关执行家庭基站注册。
步骤503:家用基站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发送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其中,在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中,需要携带家用基站选定接入的接入网关的标识;也可携带请求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的标记。
此外,此家用基站参数请求消息也可以用于实现家用基站向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报告自身已完成接入网关注册。
步骤504:自组织网络服务器根据家用基站的属性,结合网络的具体部署策略,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上述家用基站的属性包含:家用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城市区域;家用基站已经选定接入的接入网关等。针对家用网关寻定接入的接入网关,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可为家用基站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寻呼组。
步骤505: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参数请求响应,并在其中携带与为家用基站分配的寻呼组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依照步骤204描述的方法,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需要获取或判断出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为自己设定正确的工作模式。
步骤506:家用基站向其选定接入的接入网关发送家用基站参数通知消息,并在此消息中携带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获取的寻呼组信息。
步骤507: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保存或更新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并优选地进行相关的寻呼组操作,这里的寻呼组操作可以是上文中提到的关联、激活、去激活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8: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参数通知响应消息,优选地,可以在其中携带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对家用基站的寻呼组的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3至步骤508可以看作是接入网关注册过程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完成接入网关注册之后的后续过程,这不影响本发明的本质。
通过该实施例,借助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在完成初始化并开始接入网关注册后实现了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并且使得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获知相关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五
在该实施例中,以家用基站的AAA服务器作为配置服务器,在家用基站的接入鉴权过程中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601:首先,家用基站发现其所需要连接的安全网关,并与该安全网关建立安全通道;其次,在家用基站的AAA服务器的参与下,开始执行家庭基站和与其连接的移动通信网之间的相互认证。
步骤602:家用基站的AAA服务器在对该家用基站进行鉴权认证,期间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在家用基站的认证通过以后,AAA服务器向家用基站发送鉴权响应消息,并在此消息中携带与AAA服务器为该家用基站设置的寻呼组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在上述步骤602中,可选地,也可以在验证通过以后,再为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鉴权认证过程中设置寻呼组,而家用基站却最终认证失败,导致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若家用基站与安全网关之间使用IPSec隧道来保障家用基站与安全网关之间的安全性,则上述的接入鉴权可以与安全隧道的建立同时执行。此时,上述向家用基站发送鉴权响应消息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家用基站的AAA服务器首先将携带寻呼组信息的消息发到安全网关上,例如,此时的消息可以是RADIUS/Diameter消息;然后安全网关再通过另一消息把寻呼组信息转发至家用基站,例如,这里的消息可以是IKE_AUTH消息。
同步骤204,闭合模式家用基站还需要获取或判断其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为自己设定正确的工作模式。
步骤603:家用基站与自组织网络服务器交互,获取家用基站需要的初始化参数,例如,可供家用基站使用的候选空口频段,可供家用基站连接的候选接入网关等参数。
步骤604至步骤606:分别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05至步骤207。
通过该实施例,借助于AAA服务器,在接入鉴权阶段实现了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并且使得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获知相关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六
上述步骤604至步骤606描述的是家用基站在向接入网关注册时实现寻呼组设置,实际上,此流程也可发生在家用基站向接入网关注册以后。家用基站使用单独的消息来触发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为该家用基站设置寻呼组。在这种情况下,步骤604至606与实施例四的步骤506至508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在该实施例中,对实施例一的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步骤205和206之间引入了新的处理。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701至步骤705:分别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01至步骤205;
步骤706-1,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应答消息;与实施例一不同,由于此时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还未对寻呼组信息或寻呼组进行任何操作,因此,在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应答消息不携带寻呼组的处理结果。
步骤706-2: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保存或更新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并优选地进行相关的寻呼组操作,这里的寻呼组操作可以是上文中提到的关联、激活、去激活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7:在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进行了寻呼组操作之后,向家用基站发送应答消息,将处理结果通知给该家用基站。
步骤708:优选地,家用基站对处理结果给出应答。
另外,对于实施例二的步骤307至309,实施例三的步骤405至407,实施例四的步骤506至508,实施例五的步骤604至606,都可以进行与实施例七类似的修改。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四中,接入网关需要向家用基站发送的,是家用基站参数通知响应消息,而不是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应答消息。
通过该实施例,可以在完成了家用基站注册或参数通知过程之后,单独进行寻呼组操作的处理结果通知和/或应答。
实施例八
该实施例中,针对接入网关对寻呼组的处理,具体地,激活处理,进行了进一步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根据家用基站的请求消息,将相应的寻呼组下该家用基站的标识置为激活状态。如图8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801:家用基站向选定的接入网发送家用基站注册请求消息,以完成家用基站在该接入网关上的注册。
优选地,家用基站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指示自己所属的寻呼组的参数,当然,也可以不携带该参数。
步骤802:接入网关,例如,接入网关的寻呼控制器,针对该家用基站,修改相应寻呼组中该家用基站的状态,将其标识为设置为激活状态。如果家用基站属于多个寻呼组,则需要针对多个寻呼组分别进行操作。
步骤803: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返回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响应消息,优选地,携带与对寻呼组的操作相关的信息。
作为该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在步骤801之后即发送上述的家用基站注册请求响应消息。具体实现过程如图9所示:
步骤901:在上电以后,家用基站向选定的接入网发送家用基站注册请求消息,以完成家用基站在该接入网关上的注册。
步骤902-1: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基站注册请求响应消息,但是此时尚未修改与该家用基站的相关的寻呼组,因此不携带寻呼组相关的信息。
步骤902-2:同上述步骤802。
步骤903: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参数设置消息,其中携带该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信息。
步骤904:家用基站向接入网关发送参数设置响应消息。
基于上述处理,在寻呼发生时,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只向与寻呼相关的寻呼组中标识为激活状态的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具体地:在接收到寻呼指定的移动终端的指示后,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可以找出与寻呼这个移动终端相关的所有寻呼组。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依次查看这个寻呼组中所有的家用基站成员,如果某成员家用基站的标识处于激活状态,则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向这个成员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的寻呼消息;如果某成员家用基站的标识处于非激活状态,则忽略这个成员家用基站。此后,收到寻呼信息的家用基站开始对指定的移动终端进行寻呼。通过该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实现在含有家用基站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寻呼指定的移动终端。
实施例九
该实施例中,针对接入网关对寻呼组的处理,具体地,去激活处理,进行了进一步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根据家用基站的请求消息,将相应的寻呼组下该家用基站的标识置为去激活状态或将标识删除。如图10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001:家用基站在正常退网时,向其所连接的接入网关发送家用基站注销请求。
步骤1002: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将所有相关的寻呼组下的该家用基站的标识置为去活状态,或者,将该家用基站的标识从与之关联的寻呼组中删除。进一步地,若家用基站属于多个寻呼组,则需要将所属的每个寻呼组中的家用基站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
步骤1003:接入网关向家用基站发送家用基站注销请求应答。
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在家用基站向接入网关发送注销请求时,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才去修改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的信息的。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在向接入网关注销之前,家用基站可先用单独的消息通知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修改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之信息,然后再执行注销。
与实施例八类似,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调整步骤1003和步骤1002的执行顺序,即,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在对家用基站进行应答之后,再对寻呼组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处理,在寻呼发生时,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只向相关的寻呼组中标识为激活状态的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消息。
实施例十
以上描述的是家用基站正常退网时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处理该家用基站的寻呼组的情况。若家用基站突然断电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非正常退网,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也应当能够正确处理该家用基站对应的寻呼组,例如,将所有相关的寻呼组下的该家用基站的标识置为去活状态;将该家用基站的标识从与之关联的寻呼组中删除等等。
在家用基站非正常退网的情况下,可以在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上针对每个家用基站都设置一个定时器T,若定时器超时,则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就修改与该家用基站相关的所有寻呼组的信息。例如,在该家用基站上没有数据流时启动定时器,数据流出现时重置定时器。若定时器超时,则认为家用基站已经退网。
另外,可在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之间设置保活消息(或者称之为心跳消息),该消息以预定的时间为间隔,周期地由家用基站向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发送。若接入网关(寻呼控制器)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该保活消息,则认为家用基站已经退网。
优选地,定时器的时长由运营商根据运营商的策略进行定制。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借助于配置服务器,实现了对家用基站的寻呼组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改变现有的网络架构及配置,与现有网络架构具有较好的适配性,且易于在通信领域获得应用,具有较高的工业适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服务器设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并将寻呼组信息发送给所述家用基站,其中,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还包括:
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
所述寻呼组类型为:共享的寻呼组、或独享的寻呼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组类型信息用如下方式之一表示:
在所述寻呼组信息中增加用于表示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的标识;或者,
使用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标识的取值范围来表示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服务器设置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包括:
所述配置服务器针对所述家用基站可以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关,分别设置寻呼组;或者;
所述配置服务器针对所述家用基站选定的接入网关,设置寻呼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以下之一: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家用基站管理系统。
6.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家用基站从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并将所述寻呼组信息发送至接入网关,其中,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寻呼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家用基站向所述配置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寻呼组配置请求标识的消息,以请求所述配置服务器为其设置寻呼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以下之一:鉴权、授权、计费服务器;自组织网络服务器;家用基站管理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关接收来自所述家用基站的所述寻呼组信息,并基于接收的所述寻呼组信息进行如下操作至少之一:
使用所述寻呼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与所述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建立所述家用基站与其所属的各寻呼组之间的关联;
响应于所述家用基站的请求,将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所述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激活;
响应于所述家用基站的请求,或者在根据预定条件判断所述家用基站退出网络时,将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所述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
与其他接入网关对接收到的所述寻呼组信息进行同步。
10.一种寻呼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关基于家用基站的请求,根据所述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对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接入网关使用所述寻呼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更新本地保存的与所述家用基站相关的寻呼组信息;
所述接入网关与其他接入网关对更新后的寻呼组信息进行同步;
所述接入网关将更新后的寻呼组信息发送给所述家用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进行管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建立所述家用基站与其所属的各寻呼组之间的关联;
响应于所述家用基站的请求,将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所述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激活;
响应于所述家用基站的请求,或者在根据预定条件判断所述家用基站退出网络时,将所述家用基站所属的寻呼组下的所述家用基站的标识设置为去激活或者删除。
13.一种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的指示,寻呼控制器查找与寻呼所述指定移动终端相关的所有寻呼组;
所述寻呼控制器依次查看各寻呼组中所有的家用基站成员,对于其标识处于激活状态的成员家用基站,所述寻呼控制器向所述成员家用基站发送寻呼指定移动终端的寻呼消息,以使所述成员家用基站开始对所述指定移动终端进行寻呼。
14.一种家用基站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的方法,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家用基站从配置服务器获取所述家用基站的寻呼组信息,所述寻呼组信息中包括: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标识信息,和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信息;
所述家用基站根据所述寻呼组信息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并根据所述寻呼组类型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组类型为:共享的寻呼组、或独享的寻呼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基站根据所述寻呼组信息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包括如下方式之一:
所述家用基站从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读取表示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的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获知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或者,
所述家用基站从所述寻呼组信息中读取所述寻呼组标识,并根据所述标识的取值范围判断出自身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基站根据所述寻呼组类型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包括:
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是共享的寻呼组时,所述家用基站接受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所述家用基站允许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
所述家用基站所属寻呼组的寻呼组类型是独享的寻呼组时,所述家用基站拒绝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向其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以及所述家用基站拒绝寻呼不是其闭合用户组成员的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基站为闭合模式家用基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04062A CN101883331A (zh) | 2009-05-06 | 2009-12-03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6412 | 2009-05-06 | ||
CN200910136412.7 | 2009-05-06 | ||
CN2009102604062A CN101883331A (zh) | 2009-05-06 | 2009-12-03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3331A true CN101883331A (zh) | 2010-11-10 |
Family
ID=4305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87475A Pending CN101883432A (zh) | 2009-05-06 | 2009-10-23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CN2009102604062A Pending CN101883331A (zh) | 2009-05-06 | 2009-12-03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87475A Pending CN101883432A (zh) | 2009-05-06 | 2009-10-23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188343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4248A (zh) * | 2011-02-14 | 2013-12-1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寻呼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8156589A (zh) * | 2017-12-22 | 2018-06-12 |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家庭基站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77185B (zh) * | 2012-10-22 | 2015-03-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家用基站之間的切換控制系統及切換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710B (zh) * | 2006-03-20 | 201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处理指示系统方法和装置及终端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
-
2009
- 2009-10-23 CN CN2009102087475A patent/CN101883432A/zh active Pending
- 2009-12-03 CN CN2009102604062A patent/CN1018833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4248A (zh) * | 2011-02-14 | 2013-12-1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寻呼控制方法和装置 |
US9668235B2 (en) | 2011-02-14 | 2017-05-3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Paging control |
CN103444248B (zh) * | 2011-02-14 | 2017-12-26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寻呼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8156589A (zh) * | 2017-12-22 | 2018-06-12 |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家庭基站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
CN108156589B (zh) * | 2017-12-22 | 2022-01-25 |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家庭基站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3432A (zh) | 201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09441B2 (ja) | 方法、ranノード、及びユーザ機器 | |
CN102845084B (zh) | 通过多无线电设备的协同操作进行节电 | |
JP5386351B2 (ja) |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通信装置並びに移動通信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
EP2525602B2 (en) | Processing methods and device for handing over to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 | |
EP2446673B1 (en) | Energy efficient base station entering sleep mode | |
CN101364910B (zh) | 一种自组织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80176079A1 (en) | Internet of Things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Low-Power-Consumption Proxy Device | |
CN1980466B (zh) | 一种寻呼组网络及终端位置更新方法 | |
CN102137395A (zh) | 配置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451231A (zh) | 一种安全低功耗代理设备的物联网配置方法及系统 | |
CN110602682A (zh) | 基于蓝牙BLE和mesh混合的网络管理系统和方法 | |
RU2010100903A (ru) | Способ согласования и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 интервале времени обновления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 |
CN102057741A (zh) | 网关装置、无线发送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2083151A (zh) | 重定向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109548053B (zh) | 组网设备同步无线配置的方法 | |
TW201345290A (zh) | 用於通信網路之基於客戶端之功能管理之方法與裝置 | |
CN112055341B (zh) | 一种低功耗蓝牙Mesh网络的组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20100311427A1 (en) | Control of radio cell activity | |
CN108419305B (zh) | 一种轻量级的wlan小型无线网络组网方法 | |
CN101998578B (zh) | 家庭基站网络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1883331A (zh) | 基于家用基站的寻呼组设置方法、寻呼组信息获取方法 | |
WO2011026413A1 (zh) | 一种家用基站的切换类型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8093394B (zh) | 订购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0127477A1 (zh) | 邻区关系管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1047946B (zh) | 一种网络引导的网络重入过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