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77748A -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7748A
CN101877748A CN2010101681454A CN201010168145A CN101877748A CN 101877748 A CN101877748 A CN 101877748A CN 2010101681454 A CN2010101681454 A CN 2010101681454A CN 201010168145 A CN201010168145 A CN 201010168145A CN 101877748 A CN101877748 A CN 10187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alling
call
enterpris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81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申垣
科林·马克·维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7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a)将通知从呼叫管理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b)在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处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将所述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设备的转移请求;以及c)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将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所述呼叫并将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呼叫断开。

Description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呼叫管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呼叫从第一通信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的用户通常具有多个通信设备。例如,这种用户可以与无线设备(例如智能电话)、模拟或数字电话(例如网络电话或家庭电话)、在计算机上操作的软电话(例如SkypeTM)等等相关联。
用户可能想要在不同设备之间转移呼叫。例如,在台式电话上进行呼叫的用户可能更愿意在另一个电话(例如移动电话)上继续该呼叫。
因此,需要用于对呼叫进行转移的改进的系统。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示例来参照示出了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附图,附图中:
图1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用于管理企业相关呼叫的示例系统,该系统包括企业通信平台;
图2以框图形式示出了该企业通信平台的实施例的更多细节;
图3示出了该企业通信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该企业通信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示出了图3的企业通信平台的更多细节;
图6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在图1的系统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企业通信平台;
图7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在图1的系统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通信设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呼叫进行转移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对呼叫进行转移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对呼叫进行转移的ANI轮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对呼叫进行转移的DNIS轮询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对呼叫进行转移的ANI识别码方法的流程图。
在不同的图中已经使用相似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似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通知从呼叫管理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b)在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处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转移请求,以将所述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及c)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将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所述呼叫,并将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呼叫断开。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管理服务器。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包括用于连接呼叫的通信桥。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相关联的通知模块。所述通知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二设备发送通知,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相关联的请求处理模块。所述请求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连接桥,以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针对将所述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设备的请求时,将所述呼叫连接至所述第二设备,并且所述请求处理模块被配置为随后引导所述连接桥以将所述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对用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计算机指令进行了编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将通知从呼叫管理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包括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请求能够将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设备的转移请求而执行,所述指令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所述呼叫的指令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呼叫断开的指令。
通过查看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操作系统、移动设备架构、服务器架构或计算机编程语言。
本申请涉及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尽管在以下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参照“呼叫”,但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一般适用于基于会话的通信并且不限于语音呼叫。还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不限于会话并且可以适用于基于消息收发的通信。
现在参照图1,图1以框图形式示出了总体指定为10的、用于控制和管理通信的示例系统。该系统10包括企业或商业系统20,在很多实施例中,该企业或商业系统20包括局域网(LAN)。在下面的描述中,该企业或商业系统20可以称作企业网络20。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网络2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网络并可以位于多个地理区域中。
企业网络20可以与广域网(WAN)30(例如因特网)相连(通常通过防火墙22)。企业网络20还可以经由直接向内拨号(DID)干线或主速率接口(PRI)干线来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40相连。
企业网络20还可以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50进行通信,该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50也可以称作无线广域网(WWAN),或在一些情况下称作蜂窝式网络。如本领域公知的,可以经由中继26来进行与PLMN 50的连接。
企业网络20还可以提供以无线接入点为特征的无线局域网(WLAN)32a。其他WLAN 32可以存在于企业网络20之外。例如,WLAN 32b可以与WAN 30相连。
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与企业相关联的移动设备11(仅示出一个)。移动设备11可以包括可以包括被配备为通过PLMN 50进行蜂窝式通信的设备、被配备为在WLAN 32中的一个上进行Wi-Fi通信的移动设备、或能够进行蜂窝式通信和WLAN通信的双模式设备。可以根据IEEE802.11规范中的一个来配置WLAN 32。
应当理解,移动设备11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收发器以及关联的处理硬件和软件,以使得能够与PLMN 50和/或WLAN 32中的一个进行无线通信。在各个实施例中,PLMN 50和移动设备11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多个无线协议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来进行操作,这些无线协议包括GSM、GPRS、CDMA、EDGE、UMTS、EvDO、HSPA、3GPP或多种其他无线协议。应当理解,当用户移动时,移动设备11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在PLMN 50中以及跨越多个PLMN上进行漫游。在一些实例中,双模式移动设备11和/或企业网络20被配置为便于在PLMN 50和WLAN 32之间进行漫游,从而能够将会话(例如语音呼叫)从与双模式设备11的蜂窝式接口的连接无缝地转移至双模式设备11的WLAN32接口,反之亦然。
典型地,企业网络20包括多个联网服务器、计算机以及其他设备。例如,企业网络20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台式或膝上型计算机15(示出了一个)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企业网络20还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数字电话机17(示出了一个)相连接。
企业网络20可以包括用于协调在企业网络20中操作的客户端设备的电子消息的发送、存储和接收的一个或多个邮件服务器(例如邮件服务器24)。典型的邮件服务器包括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TM以及IBM Lotus DominoTM服务器。典型地,企业中的每一个用户具有企业网络20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账户。与每一个用户账户相关联的是消息地址信息,例如电子邮件地址。将寻址至用户消息地址的消息存储在邮件服务器24的企业网络20上。用户可以使用消息收发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客户端应用程序)来检索消息。消息收发应用程序可以在与企业中的企业网络20相连的用户计算机15上进行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允许用户使用远程计算机来访问所存储的消息,例如在另一个位置处使用VPN连接、经由WAN 30。使用该消息收发应用程序,用户还可以在企业网络20之内或之外编写并发送寻址至其他地址的消息。该消息收发应用程序使邮件服务器24通常经由WAN 30向收件人发送所编写的消息。
中继26用于将在PLMN 50上接收到的消息从移动设备11路由至对应的企业网络20。中继26还经由PLMN 50将消息从企业网络20推送至移动设备11。
企业网络20还包括企业服务器12。与中继26一起,企业服务器12用于将寻址至企业网络20中用户电子邮件地址的输入电子邮件消息重定向或中继至用户的移动设备11,并将经由移动设备11编写和发送的输入电子邮件消息中继出来至WAN 30中的预期接收方或其他地方。企业服务器12和中继26一起便于移动设备11的“推送”电子邮件服务,以使用户能够使用移动设备11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消息,就好像用户使用用户的企业相关电子邮件地址(例如在计算机15上)来与企业网络20中的电子邮件客户端相连一样。
如在很多企业中典型的,企业网络20包括具有与PSTN 40的连接的专用交换分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尽管在各个实施例中该PBX可以是标准PBX或IP-PBX,但为了简明,下面的描述使用术语PBX来指代这两者)16,以对企业的输入和输出语音呼叫进行路由。PBX 16经由例如DID干线或PRI干线来与PSTN 40相连。PBX 16可以使用ISDN信令协议,建立和拆除通过PSTN 40的电路交换连接以及相关的信令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PBX 1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传统模拟电话19相连。PBX 16还与企业网络20相连,并通过该企业网络20与电话终端设备(例如数字电话机17、在计算机15上操作的软电话等等)相连。在企业中,每一个个体可以具有关联的分机号码(有时称作PNP(专用编号计划))或直拨电话号码。典型地,从PBX 16输出至PSTN40的呼叫或从PSTN 40输入至PBX 16的呼叫是电路交换呼叫。在企业内(例如在PBX 16和终端设备之间),语音呼叫通常是分组交换呼叫,例如基于IP的语音(VoIP)呼叫。
企业网络20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消息收发或会话控制的某些方面(类似于呼叫控制和高级呼叫处理特征)的服务管理平台(SMP)18。在一些情况下,SMP 18还可以执行一些媒体处理。SMP 18和PBX16可以共同称作企业通信平台或呼叫管理服务器,总体指定为14。应当理解,在具有适于与PBX 16和/或DID/PRI干线相连并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实现企业通信平台14以及特别是SMP18。尽管可以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实现SMP 18,但应当理解,可以在现有控制代理/服务器中将其实现为逻辑软件组件。如下面将描述的,可以将SMP 18实施为多层平台。
企业通信平台14实现切换以将会话段(session leg)相连接,并可以提供在例如电路交换呼叫和VoIP呼叫之间的转换,或将其他媒体会话的段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语音呼叫的上下文中,企业通信平台14提供包括自动话务员、交互式语音响应、呼叫转发、语音邮件等在内的多个附加功能。其还可以实现对企业用户的特定使用限制,例如阻止国际呼叫或1-900呼叫。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平台14可以实现提供多个通信设备的同时和/或顺序振铃的高级振铃方案。在很多实施例中,会话发起协议(SIP)可以用于建立、管理和终止语音呼叫的媒体会话。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企业通信平台14还可以采用其他协议,例如Web服务、计算机电话集成(CTI)协议、针对即时消息收发和呈现利用扩展的会话发起协议(SIMPLE)以及各种定制的应用编程接口(API)。
企业通信平台14的功能之一是将企业电话的特征扩展至移动设备11。例如,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允许移动设备11执行与在标准办公室电话(例如数字电话机17或模拟电话机19)上通常可用的功能类似的功能。示例特征可以包括直接分机拨打、企业语音邮件、会议、呼叫转移、呼叫停留等等。
现在参照图2至4,图2至4示出了企业通信系统14的示例实施例。再一次,尽管下面参照“呼叫”或以呼叫为中心的特征,但应当理解,所示出和描述的架构和系统一般适用于基于会话的通信并在一些实例中适用于基于消息收发的通信。
图2示出了预期在电路交换TDM上下文中使用的实施例。PBX 16经由PRI连接60或其他合适的数字干线来与SMP 18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PRI连接60可以包括第一PRI连接、第二PRI连接以及信道服务单元(CSU),其中该CSU是一种用于以允许重新定时和重新产生输入信号的方式将计算设备与数字介质相连接的机制。应当理解,在PBX16和SMP 18之间可以存在附加或备选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SMP 18假定同时对呼叫处理和媒体本身进行控制。该架构可以称作“第一方呼叫控制”。在该架构中,SMP 18处理通常由PBX 16实现的媒体处理功能中的很多。例如,寻址至企业内任何分机或直拨号码的输入呼叫始终首先路由至SMP 18。此后,在企业中建立从SMP 18至被叫方的呼叫段,并且将这两个段进行桥接。相应地,SMP 18包括数字干线接口62和数字信号处理(DSP)会议桥64。DSP会议桥64执行呼叫的桥接以实现各种呼叫特征,例如会议、呼叫转移等等。可以将数字干线接口62实现为由总线互连且在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操作的多个电话卡,例如Intel Dialogic卡。还可以使用处理器模块(例如主机媒体处理(HMP)处理器)来部分地实现数字干线接口62。
SMP 18可以包括用于管理呼叫处理的各种脚本66。将脚本66实现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且由SMP 18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例程、功能等等。脚本66可以实现呼叫流逻辑、商业逻辑、用户偏好、呼叫服务处理以及各种特征应用。
图3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PBX 16执行终止和/或桥接媒体流的功能,但是呼叫控制功能大部分由SMP 18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SMP 18可以称作呼叫控制服务器18。该架构可以称作“第三方呼叫控制”。
呼叫控制服务器18例如通过LAN来与PBX 16耦合,使得能够进行基于分组的通信,更具体地,基于IP的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SIP来执行PBX 16和呼叫控制服务器18之间的通信。换言之,呼叫控制服务器18使用基于SIP的通信来管理由PBX 16处理的媒体的建立、拆除和控制。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呼叫控制服务器18可以采用遵循用于计算机支持电信应用(CSTA)的ECMA-269或ECMA-323标准的通信协议。
图4示出了企业通信系统14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反映了利用分离的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来将现有呼叫处理脚本集合适配于依赖于第三方呼叫控制的架构。SMP 18包括呼叫处理服务器74。呼叫处理服务器74包括用于执行呼叫处理功能的脚本或其他编程构造。SMP 18还包括SIP服务器72和媒体服务器76。分离的SIP服务器72和媒体服务器76将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在逻辑上进行分离。SIP服务器72使用诸如ECMA-269或ECMA-323标准之一之类的、计算机实现的通信处理协议,来与呼叫处理服务器74进行交互。这些标准规定了用于实现计算机支持电信应用(CSTA)的、基于XML的消息收发。
SIP服务器72使用基于SIP的媒体处理命令来与媒体服务器76进行交互。例如,SIP服务器72和媒体服务器76可以使用如在IETF文档Saleem A.,“Media Server Markup Language”,Internet Draft,draft-saleem-msml-07,August 7,2008中定义的媒体服务器标记语言(MSML)来进行通信。媒体服务器7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媒体处理(HMP)。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企业通信系统14的其他架构或配置。
现在参照图5,图5示出了具有第三方呼叫控制架构的企业通信系统14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SMP 18是包括协议层34、服务层36和应用层38在内的多层平台。协议层34包括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在应用层38中操作对应应用的多个接口协议。服务层36包括可由接口协议利用以创建更丰富应用的多个服务。最后,应用层38包括多个应用,这些应用暴露于通信设备并利用服务和接口协议中对应的一个来实现应用。
具体地,协议层34优选地包括允许与数据分离地控制媒体的协议。例如,协议层34可以包括会话发起协议或SIP 80、Web服务协议82、应用编程接口或API 84、计算机电话集成协议或CTI 86、以及针对即时消息收发和呈现利用扩展的会话发起协议或SIMPLE协议88。可以想到,接口协议80-88是直接与企业网络20中的对应服务器进行接口连接的插件,下面将进一步描述。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尽管应当理解,系统10可以使用以上公开的或附加的协议来进行操作,但此处将利用SIP 80。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SIP是用于多媒体会话管理的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标准,更具体地,是用于建立、维护、修改和终止两个或更多个端点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知道的,SIP协议80包括用于信令的两个接口:SIP-干线(下文中称作“SIP-T”)以及SIP-线路(下文中称作“SIP-L”)。具体地,当端点是非特定的实体或没有注册时(即,当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进行通信时),利用SIP-T接口。相反,当注册了端点时(即,当拨打特定分机时),利用SIP-L接口。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利用SIP 80的系统10的具体操作。
SMP 18还包括多个使能器:VoIP使能器90、固定移动融合或FMC使能器92、会议服务使能器94、存在性使能器96和即时消息收发或IM使能器98。使能器90-98中的每一个由将一个或多个使能器相结合的、服务层36中的对应服务来使用。然后,将应用层38中的每一个应用与一个或多个服务相结合,以执行所期望的应用。例如,电话呼叫服务可以使用VoIP或PBX使能器,紧急响应应用可以使用电话呼叫服务、即时信使服务、视频呼叫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和/或会议服务。
应用层38可以包括会议服务应用63,该会议服务应用63与会议服务使能器94一起使多个通信设备(包括桌上电话以及个人计算机)能够通过使用集中式会议服务器55来参与会议呼叫。如图5所示,会议服务器55是在企业网络20中提供的并优选地通过SIP协议80来与会议服务使能器94进行通信,尽管应当认识到,与数据分离地控制媒体的附加协议(例如Web服务协议82或CTI协议86)可以是适当的。会议呼叫服务器55被配置为将媒体和数据流引导至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即移动设备11、电话17以及计算机15)或从该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引导。
再次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通信平台14是适于实现呼叫转移的呼叫管理服务器,该呼叫转移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该设备可以例如是与PBX 16相连的模拟电话19、数字电话机17、在与企业网络20相连的计算机15上操作的软电话、或移动设备11。相应地,如此处使用的术语“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可用于基于会话的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通信平台14被配置为允许通信设备从另一个设备“拉取”呼叫。即,第二通信设备可以请求:企业通信平台14将呼叫从第一通信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
现在参照图6,图6示出了企业通信平台14的示例。从上面与图2至5相关的讨论中可以理解,实现企业通信平台14所需的特定硬件将基于该平台14操作于其中的特定网络而改变。然而,典型地,企业通信平台14将包括通信桥102、控制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的处理器104)、以及与该控制器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10。处理器104在所存储的程序控制下进行操作并执行计算机代码(例如在存储器110(例如永久性存储器)中存储的脚本66)。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脚本66包括用于产生通知信号的通知模块106。可以向与第一通信设备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设备发送通知信号,以向第二通信设备通知第一通信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
应当理解,在一些系统中,不是所有呼叫都将是可转移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例如模拟电话)可以进行不是由企业通信平台14所管理的电话呼叫。例如,进行电话呼叫的两个通信设备可以直接通过PSTN 40进行通信,而不需要企业通信平台14的协助。由于企业通信平台14没有进行这种呼叫,因此企业通信平台14可能不能将这种呼叫转移至另一个设备。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呼叫分类为“可转移的”或“不可转移的”。可转移呼叫是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转移的呼叫,不可转移呼叫是企业通信平台14不可转移的呼叫。在这种系统中,通知模块106可以被配置为向设备发送通知信号,以向这些设备通知呼叫是否是可转移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企业通信平台14将仅知道可转移呼叫,这是由于不可转移呼叫没有通过企业通信平台14进行路由。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0包括关联设备的列表114。该列表114创建两个或更多个设备116、118、120、122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列表114中,蜂窝电话116、台式电话118、家庭电话120和软电话122彼此都互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知模块106被配置为向列表114中的设备116、118、120、122中的至少一个通知设备116、118、120、122中的另一个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即,通知模块106被配置为根据存储器110中的列表114来确定是否存在与当前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的设备相关联的任何设备。如果存在任何这种设备,则通知模块可以向那些设备发送通知符。例如,可以在数据信道上发送该通知符。
应当理解,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列表结构来实现存储器110中设备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数据库来创建设备之间的关联。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查找表来创建设备之间的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关联设备列表114,作为用户简档112的一部分。系统的每一个用户可以具有关联的用户简档,以指定该用户的各种属性。用户简档112还可以包括例如用户的名称、头衔、电话号码、地址等等。
尽管已经将企业通信平台14的存储器110示意为单一组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典型地,存储器110将包括多个存储器组件。例如,存储器11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硬盘驱动器、光存储介质等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将脚本66(例如通知模块106)或其部分临时地加载至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中。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RAM用于存储运行时数据变量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尽管可以针对各种类型的存储器描述具体功能,但这仅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还可以使用对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不同功能分配。
企业通信平台14中的存储器110还可以存储与每一个用户或每一个设备114、116、118、120相关联的识别码(mangling)数据140。识别码数据140是被同时编程至企业通信平台14的存储器110中以及至少一个设备的存储器中的数据。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识别码数据140充当标识符并可以用于标识通信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的语音通信中的自动号码标识(ANI)数据中包括识别码数据140。当接收到呼叫时,识别码数据140可以从ANI数据中剥去并用于确定通信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能不期望向与当前进行可转移呼叫的设备相关联的所有设备都进行通知。一些关联设备可能没有被配备为适当解释通知或请求对该呼叫的转移。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0还可以包括规则230,该规则指定当关联设备116、118、120、122进行可转移呼叫时要通知设备116、118、120、122的条件。即,规则230可以指定要通知哪个或哪些设备116、118、120、122。
用户简档112以及设备之间的关联可以由例如系统管理员或用户来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纵输入设备以与通信设备上的图形用户界面进行交互,来配置他或她自己的用户简档112。通信设备可以向企业通信平台14发送更新后的用户简档112,在企业通信平台14中将该用户简档112存储至存储器110。
现在参照图7,示意了其中可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设备。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是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例如数据通信能力、语音通信能力或例如经由因特网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能力)的手持移动电子设备11。应当理解,尽管通常参照移动设备11来描述此处讨论的示例,但也可以将示例应用于具有与企业网络20的硬线连接的设备。例如,可以将此处描述的方法应用于与PBX 16相连的模拟电话19、数字电话机17、在与企业网络20相连的计算机15上操作的软电话、或移动设备11。
移动设备11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对移动设备11的总体操作进行控制的至少一个处理器240。该处理器240与设备子系统进行交互,该设备子系统包括显示屏204(例如液晶显示器(LCD))、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206、执行通信功能并与无线网络交换射频信号的无线通信子系统211、闪存24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6、只读存储器(ROM)248、辅助输入/输出(I/O)子系统250、数据端口252(例如串行数据端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端口))、扬声器256、麦克风258、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62、以及总体指定为264的其他设备子系统。图7所示的子系统中的一些执行通信相关功能,而其他子系统可以提供“驻留”或设备上功能。应当理解,其他设备配置也是可能的,并且不是可应用本申请的方法的所有通信设备都具有上述所有元件。
移动设备11包括用于容纳移动设备11的组件的刚性盒(rigid case)(未示出)。该刚性盒被配置为在使用该移动设备11的同时被握在用户的手中。
输入设备206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键盘、控制按钮和导航设备(例如可旋转且可按压(“可点击”)的姆指轮或滚动轮)、或者可按压(“可点击”)的滚动构件(rolling member)或轨迹球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设备11由设备用户的一只或两只手握住时(依赖于实施例),输入设备206是向着移动设备11的底端定位的以由设备用户的拇指或其他手指来驱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例如,控制按钮可以位于设备11的顶端或任何侧面,并且滚轮可以位于设备11的侧面以便于由握住设备11的手进行拇指滚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04可以是同时充当显示设备和输入设备206的触屏显示器。可以使用与电子控制器相连且覆盖显示屏204的触敏输入表面来构造触屏显示器。触敏覆盖物和电子控制器提供了触敏输入设备,处理器240经由电子控制器来与触敏覆盖物进行交互。
移动设备11可以在显示屏204上提供用于控制设备11的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该GUI与输入设备一起可以允许用户从企业通信平台14(图1)请求通知,该通知指定与移动设备11相关联的任何其他设备是否当前正在进行可转移至移动设备11的呼叫。对于每一个典型的GUI来说,设备用户可以使菜单显示在显示屏204上,该菜单具有可供选择的多个的菜单条目。这些条目中的一个可以是“拉取呼叫”条目,其允许用户请求将呼叫转移至该设备。
移动设备11的处理器240在所存储的程序控制下进行操作,并执行在存储器(例如永久性存储器,例如在闪存244中)中存储的软件模块221。如图7所示,软件模块221包括操作系统软件223和软件应用程序225,软件应用程序225包括:呼叫请求模块274,用于向企业通信平台14(图1)发送请求,以请求应将呼叫转移至移动设备11;以及可转移呼叫更新模块275,用于向企业通信平台14(图1)发送请求,以请求应向移动设备11发送通知从而向移动设备11通知是否可以将呼叫转移至移动设备11。
可以通过独立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呼叫请求模块274和可转移呼叫更新模块275等,或者可以在操作系统223和应用程序225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将呼叫请求模块274和可转移呼叫更新模块275等进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将软件模块221或其部分临时加载至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中。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RAM 246用于存储运行时数据变量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或信息。尽管针对各种类型的存储器描述了特定功能,但这仅仅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还可以使用对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的不同功能分配。
软件模块221还可以包括未在图7中具体示出的多种其他应用程序,包括例如地址薄应用程序、消息收发应用程序、日程表应用程序以及记事本应用程序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模块221包括Web浏览器应用程序(即,用于Web使能的移动通信设备200)、电子邮件消息应用程序、推送内容查看应用程序、语音通信(即电话)应用程序和映射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221可以包括根据应用程序对特定域和图形元素(例如文本域、输入域、图标等等)在用户界面(即显示屏204)中的安排进行定义的布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输入/输出(I/O)子系统250可以包括外部通信链路或接口;例如以太网连接。辅助I/O子系统250还可以包括:振动器,用于响应于移动设备11上的各种事件(例如,接收到电子通信或输入的电话呼叫)或出于其他目的(例如触觉反馈),提供振动通知。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1还包括可移除存储卡230(典型地包括闪存)以及存储卡接口232。网络接入典型地经由存储卡230来与移动设备11的订户或用户相关联,该存储卡230可以是用在GSM网络中的订户标识模块(SIM)卡或用在相关无线网络类型中的其他类型的存储卡。将该存储卡230插入或连接至设备11的存储卡接口232,以与无线网络204结合操作。
移动设备11将数据227存储在可擦除永久性存储器中,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该可擦除永久性存储器是闪存244。在各个实施例中,数据227可以包括服务数据,该服务数据包括通信设备11建立和维护与无线网络204的通信所需的信息。数据227还可以包括用户应用数据,例如电子邮件消息、地址簿以及联系人信息、日程表和时间表信息、记事本文档、图像文件以及由通信设备102的用户在通信设备102上存储的其他公共存储的用户信息、以及其他数据。可以将通信设备102的永久性存储器(例如闪存244)中存储的数据227至少部分地组织为多个数据库,其中每一个数据库包含相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条目或与相同应用相关联的数据条目。例如,可以在设备存储器中的各个数据库中存储电子邮件消息、联系人记录以及任务条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44还可以存储可用于对呼叫向设备的转移进行协商的数据227,例如识别码数据229。识别码数据229是被同时预编程进移动设备11和企业通信平台14(图1)中的唯一数据。即,移动设备中的识别码数据229与企业通信平台14(图6)中的识别码数据140相对应。识别码数据229可以用于标识通信源。例如在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语音通信的ANI数据中包括识别码数据229。当接收到呼叫时,识别码数据可以从ANI数据中剥去并用于确定通信源。当不存在可用于建立呼叫转移的数据信道时,识别码数据229、140可用于标识语音呼叫的源。
串行数据端口252可以用于与用户的主机系统(未示出)进行同步。串行数据端口252使用户能够通过外部设备或软件应用程序来设置偏好以及通过提供向移动设备11的信息或软件下载而不通过无线网络204来扩展移动设备11的能力。例如,备选的下载路径可以用于通过直接、可靠且可信的连接来将加密密钥加载至移动设备11上,从而提供安全的设备通信。
移动设备11还可以包括作为电源的电池238,其可以是可进行充电(例如通过与电池接口(例如串行数据端口252)耦合的充电电路)的一个或多个可充电电池。电池238向移动设备11中的至少一些电路提供电源,电池接口236提供对电池238的机械和电连接。电池接口236与向移动设备11的电路提供电源V+的调节器(未示出)耦合。
任何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62是提供移动设备120与不同系统或设备(不需要一定是类似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附加可选组件。例如,子系统262可以包括红外设备及关联电路和组件或符合无线总线协议的通信机制(例如
Figure GSA00000095952700161
通信模块,以提供与以类似方式使能的系统和设备的通信(
Figure GSA00000095952700162
是Bluetooth SIG,Inc.的注册商标)。
可以在制造期间或在制造之后,在设备11上安装包括数据以及可能的语音通信应用在内的、控制基本设备操作的预定应用集合。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204、辅助I/O子系统250、串行端口252、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62、或其他合适的子系统264(其他无线通信接口)将附加应用和/或对操作系统221或其他软件模块221的升级加载至移动设备11上。可以永久地安装所下载的程序或代码模块,例如写入程序存储器(即,闪存244)中或写入RAM 246中并从RAM 246中执行,以在运行时由处理器240执行。应用程序安装中的这种灵活性增加了设备11的功能并可以提供增强的设备上功能、通信相关功能、或二者兼而有之。例如,安全的通信应用可以使得能够使用移动设备11来执行电子商务功能和其他这种金融交易。
移动设备11可以提供两种主要的通信模式:语音通信模式和可选的数据通信模式。在数据通信模式中,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例如文本消息、电子邮件消息或网页下载)将由通信子系统211来处理,并且将该数据信号输入至处理器240以用于进一步处理。例如,所下载的网页可以由浏览器应用程序来进一步处理,或者电子邮件消息可以由电子邮件消息应用程序来处理并被输出至显示器204。设备11的用户还可以使用输入设备206以及显示设备204和可能的辅助I/O设备250,来编写数据条目(例如电子邮件消息)。可以通过通信子系统211在无线网络204上发送这些所编写的条目。
在语音通信模式中,移动设备11提供电话功能并作为典型的蜂窝电话来进行操作。总体操作类似于数据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出至扬声器256,并且用于发送的信号由换能器(例如麦克风258)来产生。通过软件/固件(即,语音通信模块)和硬件(即,麦克风258、扬声器256以及输入设备)的组合来提供电话功能。还可以在移动设备11上实现备选的语音或音频I/O子系统,例如语音消息记录子系统。尽管典型地主要通过扬声器256来实现语音或音频信号输出,但显示设备204也可以用于提供对主叫方的标识的指示、语音呼叫的持续时间或其他语音呼叫相关信息。
仍参照图7,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无线通信子系统211。根据由移动设备11提供的功能,在各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例如是被配置为进行数据和语音通信的多模式通信设备、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或针对无线通信而启用的PDA(个人数字助理)、或具有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系统。
无线通信子系统211与可以例如是PLMN 50的无线网络交换射频信号。无线通信子系统211还可以被配置为在WLAN 32上进行通信。
通信子系统211包括接收器214、发送器216以及关联的组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218和220、本地振荡器(LOs)222以及处理模块(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24)。如本领域公知的,天线单元218和220可以嵌入移动设备11中或处于移动设备11内部,并且单个天线可以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共享。如对于通信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无线通信子系统211的特定设计依赖于移动设备11预期操作于其中的无线网络。
在完成了所需的网络注册或激活过程之后,移动设备11可以在无线网络上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将由天线218通过无线网络101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至接收器214,接收器214可以执行常见的接收器功能,例如信号放大、下变频、滤波、信道选择等以及模数(A/D)转换。接收信号的A/D转换允许在DSP 224中执行更复杂的通信功能,例如解调和解码。以类似方式,要发送的信号由DSP 224来处理,包括例如调制和编码。将这些DSP处理过的信号输入至发送器216,以进行数模(D/A)转换、上变频、滤波、放大以及经由天线220发送至无线网络101。DSP 224不仅处理通信信号,还可以提供对接收器和发送器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在DSP 224中实现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来自适应地控制在接收器214和发送器216中应用于通信信号的增益。
现在参照图8,示出了用于将呼叫从第一通信设备转移至第二通信设备的过程800。在下面的讨论中,将参照图1的系统10和图6的企业通信平台14来描述图8的过程800。应当理解,图8的过程800可以由图1和6的企业通信平台14来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0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图8的过程800的至少一些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程800一般可以由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知模块106和请求处理模块107来实现。
在步骤802,使用通信桥102来接收和连接第一设备与第三方设备之间的呼叫。第一设备可以是与企业通信平台14相连的任何通信设备。由于通过企业通信平台14来路由接收到的呼叫,因此该接收到的呼叫是由企业通信平台14管理的呼叫。相应地,企业通信平台14作为电话呼叫的管理器,可以发起对来自第一设备的该呼叫的转移。从而,该呼叫是“可转移”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企业通信平台14处对呼叫的接收充当触发事件,该触发事件自动提示企业通信平台14向第一设备通知该呼叫是可转移的。
在步骤804,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知模块106确定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相关联,并确定应当向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例如,可以使用关联的设备信息(例如,存储器110中的关联设备列表114和/或存储器110中的规则130)来进行该确定。即,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使用第一设备,根据存储器110中的列表114,来确定当第一设备进行可转移呼叫时是否应当通知任何关联的设备。
在步骤806,如果通知模块106确定应当向一个或多个关联设备通知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则通知模块106将通知符通信至该设备。该通知符的通信方法将基于预期接收设备的能力而改变。例如,如果关联的设备是移动设备11,则可以通过PLMN 50或WLAN 32的数据信道来无线发送该通知符。
该通知符可以包括描述呼叫的信息。例如,该通知符可以包括标识第一设备的信息,该第一设备是当前正在进行呼叫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知符可以包括标识第三方设备的信息,该第三方设备正在进行与第一设备的呼叫。如果该呼叫由第一设备发起(即,第一设备是主叫方,第三方是接收方),则标识第三方的信息可以是由第一设备呼叫的电话号码或其他地址/标识符。如果该呼叫由第三方发起(即,第一设备是接收方,第三方是主叫方),则可以从来自接收到的呼叫的ANI数据中获得标识第三方的信息。即,标识第三方的信息可以基于与接收到的呼叫相关联的主叫方ID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808和812,企业通信平台14等待,直到已经终止了该呼叫(步骤808)(例如在第一设备处)或已经从关联的第二设备请求将呼叫转移至第二设备(步骤812)为止。如果在通信平台14处接收到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之前终止了该呼叫,则通知模块106可以向任何关联的设备发送另一通知符(步骤810)。备选地,如果第一或关联设备请求企业通信平台14将呼叫转移至关联设备,则企业通信平台14的请求处理模块107可以在步骤814将该呼叫进行转移。
下面将参照图10、11和12来更详细地讨论转移呼叫的过程。
应当理解,图8的过程800提供了自动通知系统,在该系统中,当呼叫可用于转移至那些设备时,自动通知那些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过程900可以向该设备仅通知呼叫可用于在设备进行请求时转移。即,通信设备(例如图7的移动设备11)可以被配置为发送针对被通知任何呼叫是否可用于拉取的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1可以被配置为在用户选择移动设备11上的“拉取呼叫”或“转移呼叫”选项的情况下发送这种请求。当用户选择这种选项时,设备将试图获得用于指定可用于拉取的呼叫的信息。当接收到这种请求时,通知模块106确定是否存在可用于拉取的任何呼叫,并发送用于标识任何这种呼叫的通知符。
相应地,在图9的过程900中,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知模块106可以被配置为在其接收到请求发送通知符的请求时发送通知符。
当通知模块106从关联设备接收到针对向关联设备通知是否有任何呼叫可用于转移的请求(步骤902)时,过程900开始。
在步骤904,通知模块106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用于转移的呼叫。通知模块106可以参照存储器110的关联设备列表114来确定这一点。即,该通知模块106可以确定与发出请求的设备相关联的设备中的任一个是否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更具体地,通知模块106可以确定这些设备中的任一个是否正在进行通过企业通信平台14而路由的呼叫或由企业通信平台14管理的呼叫。
通知模块106可以被配置为将通知符进行通信,以在步骤907处向请求设备通知可用于转移的任何呼叫。该通知符可以包括以上参照图8讨论的任何细节。如果通知模块106确定没有呼叫可用于转移,则在步骤906,通知模块106可以向请求设备通知没有呼叫可用于转移。
接收通知符的设备的可转移呼叫更新模块275(图7)可以被配置为在其显示器204(图7)上显示可用于转移的呼叫的列表。
接下来,在步骤908和912,企业通信平台14等待,直到已经终止了呼叫(步骤908)(例如在第一设备处)或已经从关联的第二设备请求将呼叫转移至第二设备(步骤912)为止。如果在通信平台14处接收到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之前终止了该呼叫,则通知模块106可以向任何关联设备发送另一通知符(步骤910)。备选地,如果第一或关联设备请求企业通信平台14将呼叫转移至关联设备,则企业通信平台14的请求处理模块107可以在步骤914转移呼叫。
下面将参照图10、11和12来更详细地讨论转移呼叫的过程。
现在参照图10,描述了用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过程1000。过程1000包括由请求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11,例如图1和7所示的移动设备11)执行的步骤或操作以及由图1和6所示的企业通信平台14执行的对应步骤或操作。过程1000可以称作ANI轮询(pooling)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1(图7)的呼叫请求模块27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000的设备专用步骤或操作。类似地,企业通信平台14(图1)的请求处理模块107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000的服务器专用步骤或操作。
在步骤1010,发出请求的设备11的呼叫请求模块274对请求进行通信,在步骤1012企业通信平台14接收该请求。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标识与该请求相关联的呼叫的数据。例如,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指定当前正在进行呼叫的设备的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标识请求设备本身的数据。典型地,在数据信道上对该请求进行通信。
在步骤1013,企业通信平台14识别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于标识与该请求相关联的呼叫的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来识别该呼叫。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发出请求的设备11以及企业通信平台14(图6)的存储器110中的关联设备的列表114,来识别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即,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确定与请求设备相关联的哪个设备当前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
响应于该请求,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在步骤1014在数据信道上向设备11发送ANI数据。ANI数据指定企业通信平台14将使用以向设备11进行呼叫的电话线路。在步骤1016,设备11接收ANI数据。
在步骤1018,企业通信平台14使用与所发送的ANI数据相关联的电话线路来呼叫设备11。设备11在步骤1020接收该呼叫。设备11能够将该呼叫识别为与来自ANI数据的请求相关联,该ANI数据与接收呼叫的电话线路相关联。即,设备11将在步骤1016接收到的ANI数据与同接收到的呼叫1020相关联的ANI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接收到的呼叫是否与在步骤1010发送的呼叫转移请求相关联。
在步骤1023,在设备11确定该呼叫与请求相关联之后,应答该呼叫。
在步骤1024,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信桥102对该呼叫进行桥接。即,企业通信平台14将请求设备11连接至该呼叫。然后在步骤1026,通信桥102将与请求设备相关联的设备从该呼叫断开。
应当理解,图10的过程1000允许企业通信平台14呼叫设备11(步骤1018),而不需要设备11呼叫企业通信平台14。这对于具有对输入和输出呼叫有不同处理的无线计划的用户来说可能是特别期望的。例如,一些用户可能具有允许无限制输入呼叫但是对出站呼叫收费的无线计划。
现在参照图11,描述了用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备选过程1100。过程1100包括由请求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11,例如图1和7所示的移动设备11)执行的步骤或操作以及由图1和6所示的企业通信平台14执行的对应步骤或操作。过程1100可以称作DNIS轮询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1(图7)的呼叫请求模块27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100的设备专用步骤或操作。类似地,企业通信平台14(图1)的请求处理模块107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100的服务器专用步骤或操作。
在第一步骤1102,设备11将请求通信至企业通信平台14,以请求应将呼叫转移至设备11。可以在数据信道上通信该请求,并且可以在步骤1104在企业通信平台14处接收该请求。
与图10的方法一样,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标识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的数据。例如,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指定当前正在进行呼叫的设备的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标识请求设备本身的数据。可以在数据信道上发送该请求。
在步骤1105,企业通信平台14识别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于标识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的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来识别该呼叫。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发出请求的设备11以及企业通信平台14的存储器110中的关联设备的列表114,来识别与请求关联的呼叫。即,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确定与请求设备相关联的哪个设备当前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
接下来,在步骤1106,企业通信平台14向设备11发送号码,设备11可以呼叫该号码以转移呼叫。可以在数据信道上发送该号码,并且可以在步骤1108在设备处接收该号码。
在步骤1110,设备11呼叫在步骤1108接收到的号码。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可以在没有任何用户交互的情况下自动执行步骤1110。即,在接收到该呼叫时,设备11可以立即呼叫该号码以发起转移。
在步骤1112,企业通信平台14接收该呼叫。该呼叫是在语音信道上接收的并包括指示其源的ANI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114,企业通信平台14基于ANI数据来识别呼叫的源。
在步骤1116,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信桥将请求设备11连接至呼叫,并在步骤1118将先前进行呼叫的设备断开。
现在参照图12,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的备选过程1200。过程1200包括由请求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11,例如如图1和7所示的移动设备11)执行的步骤或操作以及由图1和6所示的企业通信平台14执行的对应步骤或操作。过程1200可以称作ANI识别码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1(图7)的呼叫请求模块27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200的设备专用步骤或操作。类似地,企业通信平台14(图1)的请求处理模块107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过程1200的服务器专用步骤或操作。
相比于图10和11的方法,图12的方法不依赖于使用数据信道来建立呼叫的转移。在图12的方法中,利用识别码数据来对请求设备11和企业通信平台14进行预编程(分别是步骤1202和1204)。识别码数据是与设备相关联的唯一标识符。可以在企业通信平台的存储器110和设备11的存储器210中存储该识别码数据。该识别码数据可能已由设备11或企业通信平台14产生。在数据信道可用时,可以在设备11和企业通信平台14之间共享该识别码数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激活设备11时可以共享该识别码数据。
为了发起呼叫的转移,设备11将识别码数据附加至与呼叫相关联的ANI数据,并利用在ANI数据中包括的识别码数据来对预定号码进行呼叫(步骤1206)。该语音呼叫充当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
在步骤1208,在企业通信系统14处接收该语音呼叫。在步骤1210,企业通信平台14基于识别码数据来识别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即,企业通信平台14根据识别码数据来识别进行请求的设备,并根据企业通信平台的存储器110中的关联设备的列表114来确定与请求相关联的呼叫。即,企业通信平台14可以确定与请求设备相关联的哪个设备当前正在进行可转移呼叫。
在步骤1212,企业通信平台14的通信桥将请求设备11连接至呼叫,并在步骤1214将先前进行呼叫的设备断开。
尽管已经将过程800、900、1000、1100、1200描述为按照特定顺序出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任何给定步骤的改变后的顺序的结果不会阻止或妨碍后续步骤的出现,就可以按照不同顺序来执行步骤中的一些。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以上描述的一些步骤相结合,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以上描述的一些步骤分离为多个子步骤。
此外,应当理解,尽管以上讨论的实施例已一般指代发出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的设备是呼叫所转移至的相同设备(即,拉取呼叫),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出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的设备可以与呼叫所转移至的设备不同(即,将呼叫推送至另一个设备)。再次参照图9,用户可以在第一设备上进行电话呼叫。该用户可以倾向于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发出针对使用第二设备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三设备的请求。作为示例而不是限制,用户可以在台式电话(第一设备)上进行电话呼叫,并可以决定他们倾向于将呼叫转移至会议室电话(第三设备)。为了发起该呼叫的转移,用户可以使用移动设备(第二设备)来提交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在该备选实施例中,在图9的步骤914,由第二设备发送的、针对转移呼叫的请求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呼叫所要转移至的设备的标识符。作为示例,该请求可以包括与呼叫所要转移至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号码。然后在步骤914,将该呼叫转移至所指定的设备。
尽管至少部分地依照方法语来描述本公开,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还涉及用于执行所描述的方法的至少一些方面和特征的各种组件,如果这些组件是作为硬件组件、软件或二者的任意组合、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的话。此外,本公开还涉及预记录的存储设备或其他类似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其上记录的、用于执行这里描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例如,本公开还涉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该介质上对用于执行图8至12的过程800、900、1000、1100、1200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的指令进行了编码。
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特定的适配和修改。因此,以上讨论的实施例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5)

1.一种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1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通知从呼叫管理服务器(14)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11),以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正在进行可转移的呼叫;
在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14)处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针对将呼叫从所述第一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二设备的转移请求;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
将所述第二设备(11)连接至所述呼叫,以及
将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呼叫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存储器(110)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二设备(11)相关联,
其中,仅当确定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11)相关联时才发送所述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可转移的呼叫是由服务器(14)管理的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发送通知之前,从所述第二设备(14)接收针对与可转移的呼叫相关的信息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通知之前:
接收呼叫;
将所述第一设备连接至所述呼叫;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11)相关联,
其中,所述通知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呼叫而被自动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知包括用于描述所述呼叫的呼叫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标识信息包括用于描述所述第一设备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标识信息包括用于标识进行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呼叫的第三设备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所述呼叫之前:
向所述第二设备(11)发送号码,所述号码用于指定所述第二设备(11)能够呼叫的电话号码以转移所述呼叫;以及
以所发送的号码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11)的呼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呼叫之后:
使用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ANI信息来将所述呼叫识别为从所述第二设备(11)发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连接所述呼叫之前:
从所述呼叫管理服务器(14)呼叫所述第一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呼叫所述第一设备之前:
将ANI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11),所述ANI数据标识电话线路,
其中,使用与所述ANI数据相关联的电话线路,作出向所述第一设备的呼叫。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请求的步骤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11)的呼叫,该呼叫具有与其相关联的ANI数据,所述ANI数据包括识别码标识符;以及
将接收到的识别码标识符与所存储的识别码标识符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11)与该呼叫相关联。
14.一种呼叫管理服务器,包括:
通信桥(102),用于将呼叫相连接;
至少一个控制器(104),用于控制服务器的操作,所述控制器(104)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对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指令进行了编码:
将呼叫从第一设备转移至第二设备,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
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CN2010101681454A 2009-04-28 2010-04-26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18777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58976A EP2247087B1 (en) 2009-04-28 2009-04-28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lling a call
EP09158976.2 2009-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7748A true CN101877748A (zh) 2010-11-03

Family

ID=4111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81454A Pending CN101877748A (zh) 2009-04-28 2010-04-26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247087B1 (zh)
CN (1) CN101877748A (zh)
AT (1) ATE522077T1 (zh)
CA (1) CA2701553C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5939A (zh) * 2013-11-25 2016-07-1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系统架构
CN106416210A (zh) * 2014-05-30 2017-02-15 苹果公司 用于设备之间的电话呼叫路由的用户界面
US10282727B2 (en) 2014-05-29 2019-05-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US10324590B2 (en) 2014-09-02 2019-06-18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0332079B2 (en) 2015-06-05 2019-06-2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loyalty accounts and private label accounts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10334054B2 (en) 2016-05-19 2019-06-2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 device requesting remote authorization
US10339293B2 (en) 2014-08-15 2019-07-02 Apple Inc. Authenticated device used to unlock another device
US10419933B2 (en) 2011-09-29 2019-09-17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10484384B2 (en) 2011-09-29 2019-11-19 Apple Inc. Indirect authentication
US10992795B2 (en) 2017-05-16 2021-04-27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home media control
US10996917B2 (en) 2019-05-31 2021-05-0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037150B2 (en) 2016-06-12 2021-06-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transactions
US11283916B2 (en) 2017-05-16 2022-03-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configuring a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an audio tone signal
US11392291B2 (en) 2020-09-25 2022-07-19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media control with dynamic feedback
US11431836B2 (en) 2017-05-02 2022-08-30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initiating media playback
US11539831B2 (en) 2013-03-15 2022-12-27 Apple Inc. Providing remote interactions with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11620103B2 (en) 2019-05-31 2023-04-0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683408B2 (en) 2017-05-16 2023-06-20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home media control
US11847378B2 (en) 2021-06-06 2023-12-1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routing
US11907013B2 (en) 2014-05-30 2024-02-20 Apple Inc. Continuity of applications across devic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70236B (en) * 2012-02-27 2020-06-17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essions
EP2680555B1 (en) * 2012-06-27 2018-12-12 BlackBerry Limited A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all notifications to activ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247068B2 (en) 2012-06-27 2016-01-26 Blackberry Limite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all notifications to active communication devices
GB2505476B (en) * 2012-08-31 2019-02-27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EP2987311A4 (en) * 2013-04-20 2016-12-28 Elad Pinhas Barkan ESTABLISHING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WITH AUXILIARY DEVICES
WO2015131941A1 (en) * 2014-03-05 2015-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call experience in multiple device scenarios
US10066959B2 (en) 2014-09-02 2018-09-04 Apple Inc. User interactions for a mapping application
US9574896B2 (en) 2015-02-13 2017-02-21 Apple Inc. Navigation user interface
US10254911B2 (en) 2015-03-08 2019-04-09 Apple Inc. Device configuration user interface
US20170357411A1 (en) 2016-06-11 2017-12-1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initiating a telephone cal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003A (zh) * 2004-09-30 2007-10-03 尼姆凯特网络公司 在分布式对等网络中用于桥接呼叫出现点的系统和方法
US7492887B1 (en) * 1998-12-22 2009-02-17 Siemen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roup pickup
US20090097626A1 (en) * 2002-11-02 2009-04-16 Worldco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all pickup in a sip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442A (en) * 1994-06-23 1996-08-13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completing telephone calls
US6947537B2 (en) * 2000-09-15 2005-09-20 Verizon Services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IN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servicing of calls by a group of users
US8259920B2 (en) * 2005-01-25 2012-09-04 Avaya Inc. Call exten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391460B2 (en) * 2005-06-23 2013-03-05 Alcatel Lucent Mid-call hand-offs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2887B1 (en) * 1998-12-22 2009-02-17 Siemen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roup pickup
US20090097626A1 (en) * 2002-11-02 2009-04-16 Worldco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all pickup in a sip environment
CN101049003A (zh) * 2004-09-30 2007-10-03 尼姆凯特网络公司 在分布式对等网络中用于桥接呼叫出现点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9933B2 (en) 2011-09-29 2019-09-17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11755712B2 (en) 2011-09-29 2023-09-12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10516997B2 (en) 2011-09-29 2019-12-24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10484384B2 (en) 2011-09-29 2019-11-19 Apple Inc. Indirect authentication
US11200309B2 (en) 2011-09-29 2021-12-14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11539831B2 (en) 2013-03-15 2022-12-27 Apple Inc. Providing remote interactions with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CN105765939B (zh) * 2013-11-25 2019-03-2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及方法、计算机系统
CN105765939A (zh) * 2013-11-25 2016-07-1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系统架构
US10482461B2 (en) 2014-05-29 2019-11-1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US10796309B2 (en) 2014-05-29 2020-10-0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US10282727B2 (en) 2014-05-29 2019-05-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ayments
CN106416210A (zh) * 2014-05-30 2017-02-15 苹果公司 用于设备之间的电话呼叫路由的用户界面
US11907013B2 (en) 2014-05-30 2024-02-20 Apple Inc. Continuity of applications across devices
CN106416210B (zh) * 2014-05-30 2019-05-28 苹果公司 设备之间电话呼叫路由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16416B2 (en) 2014-05-30 2020-04-0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phone call routing among devices
US11126704B2 (en) 2014-08-15 2021-09-21 Apple Inc. Authenticated device used to unlock another device
US10339293B2 (en) 2014-08-15 2019-07-02 Apple Inc. Authenticated device used to unlock another device
US10936164B2 (en) 2014-09-02 2021-03-02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2164747B2 (en) 2014-09-02 2024-12-10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0324590B2 (en) 2014-09-02 2019-06-18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1609681B2 (en) 2014-09-02 2023-03-21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0579225B2 (en) 2014-09-02 2020-03-03 Apple Inc. Reduced size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US10990934B2 (en) 2015-06-05 2021-04-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loyalty accounts and private label accounts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11783305B2 (en) 2015-06-05 2023-10-1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loyalty accounts and private label accounts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10332079B2 (en) 2015-06-05 2019-06-2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loyalty accounts and private label accounts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10334054B2 (en) 2016-05-19 2019-06-2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 device requesting remote authorization
US10749967B2 (en) 2016-05-19 2020-08-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remote authorization
US11206309B2 (en) 2016-05-19 2021-12-21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remote authorization
US11037150B2 (en) 2016-06-12 2021-06-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transactions
US11900372B2 (en) 2016-06-12 2024-02-1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transactions
US11431836B2 (en) 2017-05-02 2022-08-30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initiating media playback
US11412081B2 (en) 2017-05-16 2022-08-09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configu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initiate playback of media
US11283916B2 (en) 2017-05-16 2022-03-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configuring a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an audio tone signal
US11095766B2 (en) 2017-05-16 2021-08-17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adjusting an audible signal based on a spatial position of a voice command source
US12244755B2 (en) 2017-05-16 2025-03-04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configuring a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an audio tone signal
US11683408B2 (en) 2017-05-16 2023-06-20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home media control
US11750734B2 (en) 2017-05-16 2023-09-05 Apple Inc. Methods for initiating output of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a signal representative of media currently being played back by another device
US10992795B2 (en) 2017-05-16 2021-04-27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home media control
US12107985B2 (en) 2017-05-16 2024-10-01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home media control
US11201961B2 (en) 2017-05-16 2021-12-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adjusting the volume of media
US11010121B2 (en) 2019-05-31 2021-05-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853646B2 (en) 2019-05-31 2023-12-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755273B2 (en) 2019-05-31 2023-09-12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0996917B2 (en) 2019-05-31 2021-05-0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2223228B2 (en) 2019-05-31 2025-02-11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620103B2 (en) 2019-05-31 2023-04-0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media control
US11392291B2 (en) 2020-09-25 2022-07-19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media control with dynamic feedback
US12112037B2 (en) 2020-09-25 2024-10-08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media control with dynamic feedback
US11782598B2 (en) 2020-09-25 2023-10-10 Apple Inc.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media control with dynamic feedback
US11847378B2 (en) 2021-06-06 2023-12-1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udio rou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01553C (en) 2013-06-11
CA2701553A1 (en) 2010-10-28
ATE522077T1 (de) 2011-09-15
EP2247087A1 (en) 2010-11-03
EP2247087B1 (en)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748A (zh) 用于拉取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744B (zh) 支持在线和首选项的即按即说电话系统
US7283829B2 (en) Management of call requests in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US201002722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lling a Call
US87986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 ongoing communication from a wireless handheld telephony device
US8315609B2 (en) Personal call center
EP226630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ing media streams during a conference call
CN101507210A (zh) 基于诸如sip的计算机协议将电话呼叫与对话相关联
CA2725514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 ongoing communication from a wireless handheld telephony device
EP2018760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itiating file transfers from voice endpoints
US8428647B2 (en) Verifying and identifying incoming PBX calls on mobile devices
CN101616223A (zh) 在软件应用程序中实施分布式语音功能的方法
US200702175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peer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68090A (zh) 用于访问通信特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0602469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enterprise IP-PBX and cellular mobile services
JP2006121470A (ja) 電話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情報処理端末、電話通信制御方法、電話通信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N102148908A (zh) 用于为会议呼叫指定主机控制的方法
CA2722550C (en) Verifying and identifying incoming pbx calls on mobile devices
EP2330837B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suspended for servicing of power supply
CN103081452A (zh) 回呼选项
EP222470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device
CA2693241C (en) Personal call center
CN101820464A (zh) 一种向电话呼叫的接收者提供消息信息的方法
US2011013654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suspended for servicing of power supp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