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7665B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Google Patents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7665B CN101877665B CN200910136240.3A CN200910136240A CN101877665B CN 101877665 B CN101877665 B CN 101877665B CN 200910136240 A CN200910136240 A CN 200910136240A CN 101877665 B CN101877665 B CN 1018776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protection
- network
- tunnel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其中,环网保护方法包括:当环网发生故障时,网络节点接收检测到故障的节点所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环网中出现链路故障或者节点故障时,将业务倒换到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正常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组交换技术普及很快,开始进入运营商传送网络。目前分组交换技术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MPLS)网络通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而传送网络由于其部署特点,通常采用环状拓扑结构。传统的传送网如SDH(Synchronized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制)网络大都采用环状拓扑组网,并根据环网的特点实现了业务的快速保护倒换。实际部署证明,SDH时代,环的应用和需求十分普遍。在传送网由SDH过渡到分组交换网络后,由于事先部署的光纤仍然是环状,因此分组交换网络的环网技术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在,可以在环网中为每条链路建立链路保护隧道或者为每个节点建立节点保护隧道,但是,如果只建链路保护隧道,则节点故障时,无法保护节点;如果只建立节点保护隧道,如图1所示,为节点B建立节点保护隧道T,则如果A、B之间链路发生故障时,对于在节点B上下的业务无法实现正常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能够在环网中出现链路故障或者节点故障时,正确选择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正常传输。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当环网发生故障时,网络节点接收检测到故障的节点所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当环网出现故障时,第一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并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通知所选择的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节点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当环网出现故障时,第一节点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位于环网络中,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保护隧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其中,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短径上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位于环网络中,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
倒换单元,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用于在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倒换单元,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一种环网络,包括:
节点一,用于检测到网络故障,向节点二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节点二,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一种环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相邻,
第一节点,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并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第二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
第三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一种环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相邻,
第一节点,用于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第二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并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响应消息;
第三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并检测到所述端点在其与第一节点短径侧有故障,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在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网络节点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该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状态选择保护隧道,并通过在所选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获知应将业务倒换到该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在两个保护隧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网状拓扑结构中保护链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护隧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环网保护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环网保护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环网保护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网络节点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网络节点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网络节点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当环网发生故障时,网络节点接收检测到故障的节点所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一在网络节点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该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该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该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实施例预先为环网上的每个节点建立保护隧道,即节点保护隧道,为相邻节点间的每条链路建立保护隧道,即链路保护隧道,假定一个环上有n个节点,则该环网上建立的保护隧道个数为:n条节点保护隧道+n条链路保护隧道=2n条保护隧道。以图2为例,假定环网上一共有八个节点A、B、C、D、E、F、G、H,则共建立16条保护隧道,图2中弧状粗虚线为链路保护隧道,弧状粗实线为节点保护隧道。
其中,该实施例一和后续实施例中的节点保护隧道走长径。
实施例二:
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链路故障的保护,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到节点B的单向链路故障,节点B检测到故障,节点B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B在环网上反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源节点信息和宿节点信息,即(B,A),其中,源、宿节点分别是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即源节点为节点B,宿节点为在节点B检测到故障的方向上与节点B相邻的节点,即节点A。
环网上的其他节点顺序接收该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根据该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判断宿节点是否是自己,如果不是,判断自己是否检测到故障,如果否,则将该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透传到下一个节点,该实施例中节点B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经由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G、节点H透传到节点A。
节点A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确认自己是宿节点,根据环网的拓扑,获知节点A与节点B之间的链路故障,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并在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该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
节点B收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后,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
本发明实施例二在节点A到节点B间的单向链路故障时,节点B在环网反方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当确定自己是宿节点时,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三:
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链路故障的保护,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与节点B间双向链路都发生故障,节点A和节点B都检测到故障,节点A和节点B分别在环网上反向发送环网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A和节点B在环网上反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节点B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B,A);
接收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节点根据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判断宿节点是否是自己,如果不是,判断自己是否检测到故障,如果否,则将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透传输出到下一个节点;该实施例中节点A发送的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顺序经由节点H、节点G、节点F、节点E、节点D、节点C透传到节点B;节点B发送的携带源宿节点信息(B,A)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顺序经由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G、节点H透传到节点A;
节点B根据该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确定自己为宿节点,根据环网的拓扑,获知节点A与节点B之间的链路故障,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通过环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B,A),;节点A根据该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确定自己为宿节点,根据环网的拓扑,获知节点A与节点B之间的链路故障,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通过环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
节点A、节点B分别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均已进行保护倒换,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三在节点A到节点B间的双向链路故障时,节点B和节点A分别在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和节点B分别在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当确定自己是宿节点时,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四: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节点故障的保护,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与节点C间的节点B故障,节点A和节点C都检测到故障,节点A和节点C分别在环网上反向发送环网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A和节点C在环网上反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节点C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C,B);
该节点A发送的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顺序经由节点H、节点G、节点F、节点E、节点D透传到节点C;节点C发送的携带源宿节点信息(C,B)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顺序经由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G、节点H透传到节点A;
节点C根据接收到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确定自己不是宿节点,节点C检测到其在节点B的短径侧有故障,根据源宿节点信息和网络拓扑结构,确定节点B故障,将业务倒换到节点保护隧道T3,通过环网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C,B);节点A根据接收到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的宿节点信息确定自己不是宿节点,节点A检测到其在节点B的短径侧有故障,根据源宿节点信息和网络拓扑结构,确定节点B故障,将业务倒换到节点保护隧道T3,通过环网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源宿节点信息(A,B)。
节点A、节点C分别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均已进行保护倒换,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四在节点A到节点C间的节点B故障时,节点C和节点A分别在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和节点C分别在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当确定自己不是宿节点且又检测到故障时,将业务倒换到节点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当环网上发生故障时,网络故障的相邻节点检测到故障后,通过环网保护倒换机制,选择相应的链路或节点保护隧道进行保护倒换,后续本发明各实施例将描述网络故障的相邻节点检测到故障后,将通过线性保护倒换机制,选择相应的链路或节点保护隧道进行保护倒换。
其中,网络故障的相邻节点对故障的检测,可以利用现有IETF定义的快速重路由机制中的方法实现(如链路层协议、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Reservation Protocol,RSVP)的hello机制等),也可以按照ITU-T定义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故障检测方法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并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通知所选择的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节点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其中,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在保护隧道上发送OAM报文,该OAM报文的格式如下表1所示:
Tunnel Label | LSP Label | OAM PDU |
表1
其中,Tunnel Label为所选择的保护隧道的标签;OAM PDU中包括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具体的,保护隧道上的中间节点将该OAM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节点,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节点根据该OAM报文中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确定应将业务倒换到该保护隧道上。
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一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用于业务倒换的保护隧道,并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隧道,通过在所选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获知应将业务倒换到该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后续实施例六中的节点B,或者后续实施例七中的节点A或者节点B,或者后续实施例八中的节点A或者节点C。
实施例六: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到节点B的链路故障,节点B检测到故障,该方法中节点B在保护链路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B检测链路保护隧道是否有故障,如果否,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作为本次业务传输的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并在该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链路保护隧道T1上的中间节点接收到该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接收到正常数据报文或控制协议的处理方式相同,将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节点A(链路保护隧道T1的另一端点)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并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节点B接收到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已实现链路保护倒换,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六在节点A到节点B的单向链路故障时,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上,并在链路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链路保护隧道的另一端知道应将业务倒换到该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正常传输。
实施例七: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与节点B间的双向链路故障,节点A和节点B均检测到环网上的故障,并分别在链路保护链路上发送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上没有检测到故障,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作为本次业务传输的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并在该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上没有检测到故障,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作为本次业务传输的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T1,并在该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节点A、节点B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B、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均已进行链路保护倒换,无动作,在链路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
节点A、节点B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B、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的保护倒换应答消息,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七在节点A到节点B的双向链路故障时,节点A、节点B分别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上,并在链路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链路保护隧道的另一端知道应将业务倒换到该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正常传输。
实施例八: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B故障,节点A和节点C检测到故障,节点A和节点C均检测到环网上的故障,并分别在节点保护链路上发送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A检测到链路保护隧道T1故障,检测到节点保护隧道T3没有故障,选择节点保护隧道T3进行保护倒换,并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C检测到链路保护隧道T2故障,检测到节点保护隧道T3没有故障,选择节点保护隧道T3进行保护倒换,并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节点A、节点C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C、节点A)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均已进行节点保护倒换,无动作;节点A、节点C分别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
节点A、节点C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C、节点A)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的保护倒换应答消息,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八在节点B故障时,节点A、节点C分别将业务倒换到节点保护隧道上,并在节点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节点保护隧道的另一端知道应将业务倒换到该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正常传输。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其中,在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在保护隧道上发送OAM报文。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后续实施例中的节点A、第二节点是后续实施例中的节点B、第三节点是后续实施例中的节点C。
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第一节点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到节点B的单向链路故障,节点B检测到故障,该方法中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都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T1和节点保护隧道T4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链路保护隧道T1和节点保护隧道T4上的中间节点分别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接收到正常数据报文或控制协议的处理方式相同,将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节点H接收到节点保护隧道T4上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检测到自己到节点A侧的网络没有故障,不进行动作。
节点A接收到链路保护隧道T1上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进行保护倒换,并通过该链路保护隧道T1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
节点B接收到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进行保护倒换。
本发明实施例十中节点A到节点B的单向链路故障时,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则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一: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A与节点B间的双向链路故障,节点A和节点B分别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都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时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时在节点保护隧道T4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节点A、节点B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B、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选择链路保护隧道T1进行链路保护倒换,并通过链路保护隧道T1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
节点C、节点H分别接收到节点A、节点B在节点保护隧道T3和T4上发送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但本地未检测到B-C或A-H侧的相应故障,无动作;
节点A、节点B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B、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上发送的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均已进行链路保护倒换,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十一在节点A到节点B的双向链路故障时,节点A和节点B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都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链路保护隧道的对端节点(节点B和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链路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二: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一种环网保护方法,该方法中假定节点B故障,节点A和节点C检测到故障,节点A和节点C均检测到故障,并分别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链路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该方法具体包括:
节点A在链路保护隧道T1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时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C在链路保护隧道T2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同时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节点A、节点C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C、节点A)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且本地检测到A-B、C-B侧相应故障,选择节点保护隧道T3进行本侧链路保护倒换,并通过节点保护隧道T3发送保护倒换应答消息;
节点A、节点C分别接收到对方(节点C、节点A)在节点保护隧道T3上发送的倒换应答消息,均已进行节点保护倒换,无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十二在节点A到节点C间的节点B故障时,节点A和节点C在链路保护隧道和节点保护隧道上都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节点保护隧道的对端节点(节点C和节点A)在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节点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和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可以使用数字平面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报文,但是并不限于使用此报文,也可以使用控制平面的协议报文,或者其他报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实施例十三: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保护隧道选择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其中,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短径上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倒换单元603,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具体的,所述保护隧道选择单元602,用于当所述网络节点是宿节点时,确定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的链路故障;选择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当所述网络节点不是宿节点,且检测到所述网络节点在其与所述源节点的短径侧有故障时,确定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故障;选择所述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该网络节点还包括:隧道建立单元604,用于建立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建立源节点与网络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十三在网络节点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该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该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该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四:
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选择单元701,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
倒换单元702,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发送单元703,用于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具体的,所述选择单元701,用于检测所述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是否故障,如果否,则选择所述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如果是,并且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无故障时,选择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该网络节点还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704,用于建立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建立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十四中该网络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状态选择保护隧道,并通过在所选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获知应将业务倒换到该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五:
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发送单元801,用于在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802,用于在网络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倒换单元803,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该网络节点还包括:隧道建立单元804,用于建立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建立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网络节点在两个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六:
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一种环网络,包括:
节点一,用于检测到网络故障,向节点二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节点二,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十六提供的环网络中的节点二接收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该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确定环网的故障位置,根据环网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七:
本发明实施例十七提供一种环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相邻,
第一节点,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情况,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并在所选择的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第二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
第三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十七提供的环网络中的第一节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保护隧道的故障状态选择保护隧道,并通过在所选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使保护隧道的另一端获知应将业务倒换到该保护隧道,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实施例十八:
本发明实施例十八提供一种环网络,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相邻,
第一节点,用于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和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保换倒换响应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到所述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
第二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并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护倒换响应消息;
第三节点,用于如果在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接收到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并检测到所述端点在其与第一节点短径侧有故障,将业务倒换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在所述第二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上发送保换倒换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十八提供的环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在两个保护隧道上分别发送保护倒换请求消息,将业务倒换到接收保护倒换响应消息的保护隧道上,以保证业务能够正常传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环网发生故障时,网络节点接收检测到故障的节点所发送的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所述源节点是环网中检测到故障并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节点,所述宿节点是环网中在所述源节点检测到故障的方向上与所述源节点相邻的节点;
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在所述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包括:
当所述网络节点是宿节点时,确定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的链路故障;选择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
当所述网络节点不是宿节点,且检测到所述网络节点在其与所述源节点的短径侧有故障时,确定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故障;选择所述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环网上的每个节点建立节点保护隧道,所述节点保护隧道分别连接被保护节点的两个相邻节点;
和,为所述环网上的每条链路建立链路保护隧道,所述链路保护隧道分别连接所述链路的两个端点。
4.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位于环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所述源节点是环网中检测到故障并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节点,所述宿节点是环网中在所述源节点检测到故障的方向上与所述源节点相邻的节点;
保护隧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其中,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短径上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所述保护隧道选择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倒换单元,用于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隧道选择单元,用于当所述网络节点是宿节点时,确定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的链路故障,选择所述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当所述网络节点不是宿节点,且检测到所述网络节点在其与所述源节点的短径侧有故障时,确定网络节点与源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故障;选择所述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隧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源节点与所述网络节点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建立源节点与网络节点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
7.一种环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一,用于检测到网络故障,向节点二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所述源节点是环网中检测到故障并发送环网保护倒换请求消息的节点,所述宿节点是环网中在所述源节点检测到故障的方向上与所述源节点相邻的节点;
节点二,用于根据所述源、宿节点信息,确定故障位置,根据所确定的故障位置,选择保护隧道,将业务倒换到所选择的保护隧道,在所述环网上发送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其中,所选择的保护隧道是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链路的链路保护隧道,或者所述节点二与节点一间短径上的中间节点的节点保护隧道,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中携带所述环网保护倒换应答消息的源、宿节点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6240.3A CN101877665B (zh) | 2009-04-29 | 2009-04-29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CN201310659484.6A CN103701677B (zh) | 2009-04-29 | 2009-04-29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EP10769246.9A EP2418804B1 (en) | 2009-04-29 | 2010-04-16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EP12192932.7A EP2560326B1 (en) | 2009-04-29 | 2010-04-16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EP13177978.7A EP2658182B1 (en) | 2009-04-29 | 2010-04-16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PCT/CN2010/071812 WO2010124557A1 (zh) | 2009-04-29 | 2010-04-16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US13/285,561 US8830824B2 (en) | 2009-04-29 | 2011-10-31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US14/306,971 US9065758B2 (en) | 2009-04-29 | 2014-06-17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US14/306,996 US9137147B2 (en) | 2009-04-29 | 2014-06-17 |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ring networ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6240.3A CN101877665B (zh) | 2009-04-29 | 2009-04-29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59484.6A Division CN103701677B (zh) | 2009-04-29 | 2009-04-29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7665A CN101877665A (zh) | 2010-11-03 |
CN101877665B true CN101877665B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302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6240.3A Active CN101877665B (zh) | 2009-04-29 | 2009-04-29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830824B2 (zh) |
EP (3) | EP2418804B1 (zh) |
CN (1) | CN101877665B (zh) |
WO (1) | WO20101245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6965B (zh) * | 2010-12-24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故障检测方法和流量工程节点 |
CN102882780B (zh) * | 2011-07-15 | 2016-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共享路径的环网隧道配置方法、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03023770B (zh) * | 2011-09-21 | 2017-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环网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WO2013159294A1 (en) * | 2012-04-25 | 2013-10-31 | Abb Technology Ltd. | A fast detecting and locating fault method for intercom system and a system thereof |
CN103516540B (zh) * | 2012-06-29 | 2018-03-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网保护倒换装置及方法 |
CN103684951B (zh) * | 2012-08-31 | 2017-06-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
CN103684831B (zh) * | 2012-09-19 | 2019-01-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2tp网络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9001644B2 (en) * | 2013-02-18 | 2015-04-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ystem for providing fast protection for access rings |
JP6032074B2 (ja) | 2013-03-18 | 2016-11-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中継システム、中継装置、中継方法 |
JP6052044B2 (ja) * | 2013-04-30 | 2016-12-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トランスポー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CN103684955B (zh) * | 2013-12-18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环网中发生故障时路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CN106941436B (zh) * | 2016-01-04 | 2020-06-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888280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复用段保护双向倒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24331B (zh) * | 2017-01-26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528730B (zh) * | 2017-08-28 | 2021-08-27 | 北京格是菁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多重冗余方法、多重冗余服务器以及系统 |
US10693679B2 (en) * | 2018-06-25 | 2020-06-23 | Juniper Networks, Inc. | Using multiple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EVPN) routes for corresponding service interfaces of a subscriber interface |
EP3588857B1 (en) | 2018-06-25 | 2023-06-07 | Juniper Networks, Inc. | Using multiple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evpn) routes for corresponding service interfaces of a subscriber interface |
CN109361597B (zh) * | 2018-12-14 | 2021-06-04 | 武汉光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由选择方法和装置 |
US11256655B2 (en) * | 2019-11-19 | 2022-02-22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andwidth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private fabric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CN111181763A (zh) * | 2019-11-28 | 2020-05-19 |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报障方法和装置 |
CN110912816B (zh) * | 2019-12-02 | 2021-07-20 | 北京邮电大学 | 链路重路由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42620A (en) * | 1992-03-26 | 1995-08-15 | At&T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mmunications circuit misconnections in a bidirectional line-switched 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
EP0744845A2 (en) * | 1995-05-10 | 1996-11-27 | Nec Corporation | Control signal transferring system in a ring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20152A3 (en) * | 1997-11-27 | 2002-09-18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 transmission |
US7170852B1 (en) * | 2000-09-29 | 2007-01-3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sh with projection channel access (MPCA) |
JP3606229B2 (ja) * | 2001-05-30 | 2005-01-0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ション方式、レイヤ2機能ブロック、ノードおよび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 |
US20040105453A1 (en) * | 2001-08-14 | 2004-06-03 | Shpak Dale John | Capacity re-use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149761C (zh) * | 2002-03-19 | 2004-05-12 | 北京邮电大学 | 在全光网中基于业务的保护方法 |
US20030214962A1 (en) * | 2002-05-15 | 2003-11-20 | Mark Allaye-Cha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in network ring topology |
US7986618B2 (en) * | 2002-06-12 | 2011-07-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Distinguishing between link and node failure to facilitate fast reroute |
KR100462408B1 (ko) * | 2002-12-10 | 2004-12-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Gmpls를 통한 빠른 재 루트 방법 |
US7826345B2 (en) * | 2003-07-08 | 2010-11-02 | Sycamore Networks, Inc. | Network span protection using span identifiers |
US7280755B2 (en) * | 2003-09-26 | 2007-10-09 | Minho Kang | Highly utilizable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WDM mesh network |
IL158656A (en) | 2003-10-29 | 2009-02-11 | Eci Telecom Ltd | Rerouting mpls traffic in ring networks |
JP4209758B2 (ja) | 2003-11-20 | 2009-01-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迂回通信経路設計方法 |
CN100352226C (zh) * | 2004-12-13 | 2007-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m:n环网保护倒换操作的方法 |
US8446815B2 (en) * | 2004-12-22 | 2013-05-21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 Failure independent path protection with p-cycles |
CN100345423C (zh) * | 2004-12-31 | 2007-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复用段共享环路保护方法 |
JP4448467B2 (ja) * | 2005-03-18 | 2010-04-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伝送装置および空きラベル探索方法 |
CN100459553C (zh) * | 2005-07-06 | 2009-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传输网中跨环业务的保护方法 |
DE602007007047D1 (de) * | 2007-03-05 | 2010-07-22 | Alcatel Lucent | Absicherung eines Paketrings |
CN101316225B (zh) * | 2007-05-30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通信系统和标签交换路由器 |
US8964571B2 (en) * | 2007-07-06 | 2015-02-2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support of fast restoration and native multicast in IP networks |
US8107383B2 (en) * | 2008-04-04 | 2012-01-31 | Extreme Networks, Inc. | Reducing traffic loss in an EAPS system |
CN102118301B (zh) * | 2009-12-31 | 2014-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保护方法及装置 |
-
2009
- 2009-04-29 CN CN200910136240.3A patent/CN101877665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4-16 WO PCT/CN2010/071812 patent/WO201012455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16 EP EP10769246.9A patent/EP241880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4-16 EP EP13177978.7A patent/EP265818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4-16 EP EP12192932.7A patent/EP2560326B1/en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0-31 US US13/285,561 patent/US88308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17 US US14/306,971 patent/US906575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6-17 US US14/306,996 patent/US913714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42620A (en) * | 1992-03-26 | 1995-08-15 | At&T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mmunications circuit misconnections in a bidirectional line-switched 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
EP0744845A2 (en) * | 1995-05-10 | 1996-11-27 | Nec Corporation | Control signal transferring system in a ring network |
Non-Patent Citations (15)
Title |
---|
《Metro Ethernet Protection》;Metro Ethernet Forum Technical Committee;《URL:http://metroethernetforum.org/_root/members/bostonmeeting/mef_protection_0_30.pdf》;20011025;第18-19页 * |
《T-MPLS shared protection ring, Draft ITU-T Rec. G.8132/Y.1382》;Huub van Helvoot 等;《URL:http://ties.itu.int/ftp/public/itu-t/ahtmpls/readandwrite/doc_exchange/survivability/T05-SG15-080211-TD-PLEN-0501!!MSW-E(2).doc》;20080222;第12页第29-34行,第15页表格15-1,第14页第35-38行 * |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 (APS) protocols and operation |
draft-yang-mpls-tp-ring-protection-analysis-00》.《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2008,对比文件1第5页第23-35行,第6页的第7-8行和第18-25行. |
ETS 300 746》.《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1997,全文. |
ETSI TC-TM.《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TM) |
ETSI TC-TM.《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TM)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Network protection scheme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 (APS) protocols and operation ETS 300 746》.《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1997,全文. * |
Huub van Helvoot 等.《T-MPLS shared protection ring, Draft ITU-T Rec. G.8132/Y.1382》.《URL:http://ties.itu.int/ftp/public/itu-t/ahtmpls/readandwrite/doc_exchange/survivability/T05-SG15-080211-TD-PLEN-0501!!MSW-E(2).doc》.2008,第12页第29-34行,第15页表格15-1,第14页第35-38行. |
J Yang H Su ZTE Corporation.《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Ring Protection Analysis |
J Yang H Su ZTE Corporation.《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Ring Protection Analysis draft-yang-mpls-tp-ring-protection-analysis-00》.《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2008,对比文件1第5页第23-35行,第6页的第7-8行和第18-25行. * |
Metro Ethernet Forum Technical Committee.《Metro Ethernet Protection》.《URL:http://metroethernetforum.org/_root/members/bostonmeeting/mef_protection_0_30.pdf》.2001,第18-19页. |
Network protection schemes |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Recommendation G.841 -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DH NETWORK PROTECTION ARCHITECTURES》.《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1998,全文.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Recommendation G.841-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DH NETWORK PROTECTION ARCHITECTURES》.《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199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293775A1 (en) | 2014-10-02 |
EP2418804A4 (en) | 2012-02-15 |
US20140301186A1 (en) | 2014-10-09 |
EP2418804B1 (en) | 2014-06-11 |
WO2010124557A1 (zh) | 2010-11-04 |
EP2658182A1 (en) | 2013-10-30 |
US20120044803A1 (en) | 2012-02-23 |
EP2658182B1 (en) | 2016-04-06 |
EP2418804A1 (en) | 2012-02-15 |
EP2560326A3 (en) | 2013-05-08 |
US8830824B2 (en) | 2014-09-09 |
EP2560326B1 (en) | 2014-12-03 |
CN101877665A (zh) | 2010-11-03 |
EP2560326A2 (en) | 2013-02-20 |
US9137147B2 (en) | 2015-09-15 |
US9065758B2 (en) | 2015-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7665B (zh)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
CN102136994B (zh) | 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 |
US8289843B2 (en) | Service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 |
US8565071B2 (en) | Protec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i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 |
EP2498454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traffic based on pseudo wires | |
CN105245452A (zh) |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 |
CN102148694B (zh) |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的线性1:n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332683A (zh) |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 |
JP6027688B2 (ja) | 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テクションにおけるラベル自動割当て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11157130A2 (zh) | 路径建立方法和装置 | |
US2015018620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Inter-Domain Fault Information | |
CN102377607A (zh) | 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1247354B (zh) | 针对t-mpls网络组播的快速恢复重路由方法 | |
CN101771610A (zh) |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和链路保护方法 | |
Papán et al. | Overview of IP fast reroute solutions | |
CN108337144A (zh) | Td-lte城域回传网络、路径保护方法 | |
CN101299722B (zh) | 一种改进的快速重路由方法和一种网络设备 | |
CN101160865A (zh) | 一种多播业务路径保护系统及方法 | |
CN102571534B (zh) | 一种基于环网保护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节点 | |
CN102812750B (zh) | 分组传送网络中故障处理方法、分组传送网络及节点 | |
CN102148693B (zh) | 共享链路保护方法、节点和共享链路保护系统 | |
CN103117924B (zh) |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 |
EP2117199B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system and router based on the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
CN105490906A (zh) | 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3701677B (zh) | 环网保护方法、网络节点及环网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