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74405B -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 Google Patents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4405B
CN101874405B CN2008801177139A CN200880117713A CN101874405B CN 101874405 B CN101874405 B CN 101874405B CN 2008801177139 A CN2008801177139 A CN 2008801177139A CN 200880117713 A CN200880117713 A CN 200880117713A CN 101874405 B CN101874405 B CN 101874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video conferenc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77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4405A (zh
Inventor
Y·撒拉赫
G·帕瑞帕雷
M·都克沃什
K·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Polycom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com LLC filed Critical Polycom LLC
Priority to CN2012104975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2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4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8Interfacing a video terminal to a particular transmission medium, e.g. ISD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使不同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自动化的方法和装置。简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一方法包括,在连接两个视频会议系统后,交换包含每个系统中的屏幕数量和类型的信息,并且该信息被用来在每个本地系统中设置定制的摄像机和/或显示器设置。

Description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这是2007年10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79,533的非临时申请,要求其优先权并且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主题涉及通过在视频会议系统之间交换信息来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realistic presence)的视频会议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日益被用于在不是所有参与者都在相同地点出席时举行会议。通常,近端视频会议系统的用户手动选择近端系统的预先设置(例如,选择视频显示器的数量或类型)以及手动调节在近端系统处的一个或多个摄像机以与远端视频会议系统接口。手动配置对于用户来说变得日益困难,因为用户必须考虑打算彼此接口的不同系统中的不同特征(即,显示器和相应的监视器的数量、每个显示器的长宽比等)。 
显然,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者在创建能够与其他不同的视频会议系统无缝接口的灵活视频会议系统中面临着多种挑战。如上所述,这些视频会议系统的用户在设置其系统以与不同系统无缝通信时面临相应的挑战。所需的是一种有效地使不同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自动化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视频会议系统。 
图1C-4B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公开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多种布置的平面图。 
图5A-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种视频会议系统的显示器配置。 
图8示出了流程图,其示出了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的视频会议系统的配置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配置过程使得具有用于处理(显示和捕捉)视频会议的视频的不同配置的不同视频会议系统之间的配置自动化。当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端视频会议系统被连接时,这两个系统交换表示系统的视频处理能力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系统的视频捕捉能力,诸如可用于捕捉视频的摄像机的数量和位置、系统捕捉视频所使用的长宽比、以及摄像机的视场(例如,摄像机的摇摄/倾斜/变焦方向)。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系统的视频显示能力,诸如在系统处可用于显示视频的显示器的数量和位置、以及系统显示视频所使用的长宽比。配置信息可以被详细地交换,或者两个系统可以使用交叉参照查找表等交换另一系统然后能够用于确定该系统的配置的标识或一些其他标记。一旦配置信息已经被交换,每个系统使用另一系统的信息来设置定制的摄像机和/或显示器设置以适应另一系统的配置。以该方式,两个视频会议系统能够产生为参与者提供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而不需要手动调节设置来获得可接受的配置。 
转向附图,图1A中示出的典型视频会议系统100具有摄像机112、麦克风114、扬声器116、视频显示器118以及控制接口120。尽管这些部件中的每种部件都以特定物理配置被示出,但是这些部件中的每种部件的确切数量、位置和能力都可以改变,如将在下面具体讨论的。此外,图1A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存在于视频会议系统100中。 
如图1B中示意性示出的,代表近端系统的视频会议系统100能 够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远端视频会议系统104。此外,近端系统100能够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本地视频会议系统102。功能上,视频会议系统100包括控制单元110,以处理系统100的控制和输入/输出(I/O)功能。控制单元110可以是例如专用的微控制器系统,或者是被配置为控制本地视频会议系统100的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组合。控制单元110连接到摄像机112、麦克风114、扬声器116、视频显示器118、用户接口(例如,控制面板)120、状态显示器122、以及压缩/解压缩单元(编解码器)124。这些部件中的每种部件都是本领域已知的,因此在此仅简单讨论这些部件的操作。 
尽管近端视频会议系统100被示出为连接到一个本地系统102,但是任何数量的这样的本地系统可以被连接到近端系统100。在这样的情况下,近端系统100可以作为至其他本地系统102的主系统,从而其可以控制其他系统102的一些功能。因此,编解码器124可以作为用于组合系统100、102的主编解码器。 
在应用中,近端系统100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协议与远端系统104通信,所述协议包括H.224、H.225、H.281、H.261、H.263、H.320、H.323等。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近端视频会议系统100使用已知的信令协议(例如H.225)将配置信息传送至远端视频会议系统104。类似地,近端系统100可以以类似的方式从远端系统104接收配置信息。 
通常,在系统100和104之间交换的配置信息表示在系统处可用的部件的视频处理(显示和捕捉)能力或物理组成。换句话说,配置信息描述给定系统用于显示和捕捉视频会议的视频信号的物理配置或处理能力。例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本地有多少视频显示器可用、本地视频显示器的长宽比、本地摄像机的数量和位置、本地摄像机和显示器的长宽比等。 
在另一示例中,配置信息可以是发送该信息的系统的标识或其他这样的标识符。例如,标识可以是型号或标识系统型号的其他数据集。在此,每个系统100/104中的主编解码器可以将这样的标识(表 示诸如视频显示器和摄像机的长宽比、可用的显示器和摄像机的数量之类的特征)附加至通过H.225设置消息发送至其他系统的软件版本字符串。相应地,系统100/104可以使用这些标识作为对另一系统的配置的指示。换而言之,呼叫系统(例如100)通过H.225发送设置消息,包括其标识。相应地,被呼叫的远端系统(例如104)通过H.225以连接消息作为响应,包括其标识。使用这些标识,系统100和104可以使用存储器中的交叉参照查找表以确定另一系统的配置。以这种方式,配置信息可以作为设置消息的一部分或作为连接消息的一部分在设置视频会议期间被发送。 
基于从远端视频会议系统接收到的配置信息,近端视频会议系统(例如100)自动调节其摄像机112(一个或多个),从而系统100捕捉和发送的视频信号对应于接收该视频信号的远端系统104上的可用的视频显示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112的调节可以包括多个方面。例如,近端系统100可以从全部数量的可用摄像机中自动选择一些数量的摄像机112来捕捉视频。所选择的摄像机112的数量可以根据远端系统104的能力而变化,这将在下面详细讨论。此外,近端系统100可以为用于捕捉视频信号的每个摄像机112自动选择摇摄(pan)、倾斜(tilt)和变焦(zoom)设置。最优地,这些设置对应于远端系统104的视频显示器能力。 
如图1C中所示,具有摄像机112和视频显示器118的视频会议系统100相对于系统100前面的桌子130而放置。摄像机112的视场113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112的摇摄、倾斜和/或变焦被调节,如上面简单描述的。因此,摄像机112的视场113可以被拉近(zoom in)以聚焦到特定区域或个人,或者被拉远(zoom out)以包括更大的区域。此外,摄像机112可以向上和向下倾斜以强调可用视场的不同部分。最后,摄像机112可以从左至右摇摄以移动可用视场的侧边界。所有这些功能可以由视频会议系统100基于来自远端系统(104)的配置信息而执行。 
因为视频会议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多个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被 组合成一个功能单元,如上所述的。在图2A-2B中,视频会议系统200具有两个视频会议部件(100a-b)——两个都类似于上述的视频会议系统100。这样,系统200具有两个摄像机112a-b和两个视频显示器118a-b,以及其它元件。 
如图2A中所示,两个摄像机112a-b通常被放置为使得每个摄像机112a-b具有不同的视场113a-b,使每个摄像机112a-b能够捕捉不同区域的视频信号。不同的捕捉的视频信号的组合无缝地包括将被传播至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期望区域。当视频会议系统200接收到用于在其视频显示器118a-b上显示的远端视频信号时,本地编解码器(未示出)翻译远端视频信号并在显示器118a-b上显示视频信号。最优地,在远端的摄像机所捕捉的视频对应于具有期望视场的单个无缝图像,而在近端系统200处的视频显示器118a-b显示视频以使得该单个无缝图像显现在视频显示器118a-b上。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必要改变摄像机112a-b的设置,从而它们捕捉不同的视场113。在图2B中,例如,第一摄像机112a不捕捉用于发送至远端的视频图像,而第二摄像机112b具有包括所有桌子130的视场113。这样的设置在视频会议系统200发送视频信号至仅具有单个显示器的远端系统时可能是被期望的,如同图1C的系统100。 
如图3A-3B所示,视频会议系统300具有三个视频会议部件100a-c,每个部件都类似于上面讨论的视频会议系统100,并且具有三个摄像机112a-c和三个视频显示器118a-c,以及其他元件。类似于图2A-2B的讨论,摄像机112a-c的视场113可以根据视频会议中所使用的远端系统的配置而改变。 
如图3A中所示,例如,当类似的系统通信(即,近端系统300连接到类似的远端系统)时,所有三个摄像机112a-c都可以用于传播三分之一的期望视场。当系统300与具有不同数量的摄像机和/或显示器的另一远端系统通信时,该设置可以被改变。例如,摄像机112a和摄像机112c在近端系统300与仅具有单个视频显示器的远端 系统(例如,图1C的系统100)通信时可以不被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摄像机112b的设置可以被调节以使其视场113b包括整个桌子130。 
可替换地,如图3B中所示,当近端系统300与仅具有两个视频显示器的远端系统(例如图2A-2B中的系统200)通信时,中间摄像机112b可以不被使用。相反,外侧的摄像机112a、112c可以被使用,并且视场113a、113c可以被调节以包括整个桌子130。换句话说,摄像机112a、112b的设置被调节以便在两显示器系统(200)的视频显示器上获得最优的显示。 
如图4A-4B中所示,视频会议系统400具有四个视频会议部件100a-d,其中每个部件都可以类似于上面讨论的视频会议系统100,并且具有四个摄像机112a-d和四个视频显示器118a-d,以及其它元件。在讨论了前面的系统之后,显然,摄像机112a-d的使用可以根据本地可用的摄像机数量和所连接的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可用显示器数量而被调节。 
如图4A中所示,例如,当所有四个摄像机112a-d都被用于传输视频信号时,摄像机112a-d的视场113a-d被设置以使得每个视场113a-d包括房间的期望区域、桌子130等的一部分。可替换地,当在远端系统上仅有两个显示器可用(例如图2A中的系统200)时,则可以仅仅使用摄像机112b和112c,而不使用摄像机112a和112d。选择这两个摄像机112b和112c可能是优选的,因为这些摄像机比摄像机112a或112d位于更中央的位置,因此提供更宽的视场113b、113c,以及具有更小的失真。 
可替换地,如图4B中所示,当视频会议系统400与具有三个显示器的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例如图3A-3B中的系统300)通信时,仅使用可用的四个摄像机112a-d中的三个,并且这些摄像机112a-d的设置被调节以便在该三显示器系统(300)的视频显示器上获得最优的显示。摄像机112a-d的其他配置当然也是可以的,取决于由例如布置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在环绕空间中的家具(例如桌子130)的大 小和几何形状、出席的人数、以及其他因素所限定的特定约束。 
理解了交换的配置信息可如何被用来使连接的系统之间的可用摄像机、视场和显示器相关联之后,现在讨论系统的编解码器(或主编解码器)如何处理视频信号。当近端视频会议系统(例如图1B的100)接收到捕捉的视频信号时,其编解码器124根据所接收的视频的格式以及用于显示所捕捉的视频信号的可用的近端显示器的格式来处理视频信号。特别地,可以基于长宽比信令(例如使用H.241视频会议标准)和前面讨论的视频会议系统类型的信令(例如,通过H.225视频会议标准的版本字符串),自动执行视频信号的映射。 
图5A-5B中示出了两个显示器118a-b,其可以来自用于从各种视频会议系统接收视频数据的图2A-2B的视频会议系统200。在图5A中,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具有4∶3的长宽比,并且显示从另一系统接收的视频数据。在这个例子中,从远端的三摄像机系统的摄像机中的两个(例如,图3B中的系统300的摄像机112a和112c)接收视频数据。每个远端摄像机可以具有16∶9的长宽比。因此,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使用类似于用于在传统4∶3长宽比显示器上显示广角(wide-angle)视频图像的遮幅效果(letterbox effect)来显示适当的视频数据。换句话说,每个显示器118a-b的顶部和底部的一部分不被使用。以该方式,来自远端系统的视频作为单个无缝图像显现在显示器118a-b上。 
在图5B中,具有4∶3长宽比的每个显示器118a-b接收来自另一系统的视频数据。在这个例子中,从四摄像机系统的摄像机中的两个(例如,图4A中的系统400的摄像机112b和112c)接收视频。每个远端摄像机(112b,112c)可以具有与视频显示器118a-b相同的4∶3长宽比。因此,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在视频数据从远端系统被发送来时使用相同的长宽比显示视频数据。 
如果来自单监视器视频会议系统(例如图1C中的系统100)的单个摄像机(例如摄像机112)被用于发送数据至示例性的具有显示器118a-b的两显示器系统200,则仅一个视频显示器(例如118a) 被用于显示远端视频,另一个(例如118b)不被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来自该单监视器视频会议系统(100)的远端摄像机捕捉广角格式的数据,则也可以使用遮幅效果。 
在图6A-6B中,如图3A-3B中的三显示器系统300的三个视频显示器118a-c可以具有宽的(16∶9)长宽比并且可以被用于从各种视频会议系统接收视频信号。在图6A中,两个视频显示器118a-b——每个都具有16∶9的长宽比——接收来自摄像机具有4∶3长宽比的另一系统的视频信号。该另一系统可以是例如图2A中的两摄像机视频会议系统200。从图6A中可以看出,当接收来自这样的远端两摄像机系统的视频时,视频会议系统的第三个视频显示器118c不被使用。当然,如果仅单个视频源被接收,则仅单个视频显示器(例如118b)将被用于显示视频信号。在该实例中,中央显示器118b可以因为其中央位置而被用作优选的。可以基于所交换的配置信息来进行这种选择,其中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系统的显示器的位置。 
在图6A中示出的示例中,当所接收的视频信号的长宽比(4∶3)比所使用的视频显示器(118a-b)的长宽比(16∶9)窄时,通常的“柱子(pillaring)”效果不能被用来在视频显示器上显示信号。简而言之,这种柱子效果意味着宽显示器(118a-b)的侧端不被用于显示具有较窄长宽比的视频信号。如果这样的柱子效果被应用在该例子中,则在显示器118a-b中的两个图像之间将存在缝隙(即,在两个显示器的交界处有一个大的部分没有视频数据),这将导致无缝视频会议图像的损失。因此,发送视频数据至视频显示器118a-b的远端系统的摄像机112a-b被调节(例如,如上所述使用摇摄、倾斜和变焦),使得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在从摄像机112a-b发送的信号的顶部和底部的一部分在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中被切除以便显示在每个视频显示器118a-b中时显示合适的视频数据。摄像机112a-b理想地被调节为使得4∶3信号中未使用的部分将不包括远端会议室中期望被观看的人或其他特征。在一个示例中,以及如图6A中所示,4∶3视频信号的顶部和底部由于远端的房间布置而被不对称地裁剪(例如,顶部比底部裁剪得更多)。 
图6B示出了示例性视频显示器118a-c可以如何被用于从具有比可用视频显示器更多的摄像机的视频会议系统接收视频信号。在这个例子中,远端系统是四摄像机系统(例如图4B中示出的系统400),其已经被配置为发送仅来自其可用的四个摄像机中的三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在该示例中,使用从摄像机112a-c发送的视频信号,所有的三个视频显示器118a-c被用来显示三分之一的远端会议地点。类似于图6A中示出的两摄像机系统的接口,从摄像机112a-c接收的视频信号的顶部和底部被裁剪,从而信号的顶部的一部分和底部的一部分被去除,得到跨三个视频显示器118a-c的无缝图像。当然,其他观看选项也是可以的。例如,来自单摄像机系统的单个视频信号可以被显示在一个视频显示器上(例如118b)。此外,当摄像机被用在产生与显示器118a-118c的长宽比相同的视频的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中时,上述裁剪不是必要的。 
图7A-7B示出了示例性的具有正常(4∶3)长宽比的四监视器视频显示器118a-d(即,来自图4A-4B中示出的视频会议部件100a-d)可以如何被用于接收来自各种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信号。当可用的远端摄像机少于近端视频显示器时,仅与发送视频信号的远端摄像机相同数量的近端视频显示器被使用,如图7A中所示。因此,当三摄像机系统被用在远端时,如图7A中所示,仅三个近端视频显示器118a-c被使用。类似于图5A的讨论,当发送视频信号的远端摄像机的远端长宽比比近端视频显示器118a-c的近端长宽比宽时,近端系统使用遮幅效果来显示远端视频信号。 
当更少的远端摄像机被使用时,也使用更少的对应的近端视频显示器,如图7B中所示。在该示例中,使用两摄像机远端系统,因此仅两个对应的近端视频显示器(例如118b、118c)被用于显示来自该两摄像机系统的远端视频信号。当然,如果远端系统仅有一个远端摄像机可用,则近端系统仅使用单个近端显示器(例如118b)。类似地,如果远端系统有多于四个(即,可用的近端显示器的数量)的远端摄像机可用,则仅四个远端摄像机被使用,并且得到的视频信号被显示在所有四个近端视频显示器118a-d上。 
在图1-7中示出的上述每个示例中,因为根据两个通信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能力和配置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摄像机或视频显示器,所以在给定系统中使用的编解码器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两个通信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能力和配置而改变。例如,如果给定的近端系统仅具有两个可用的编解码器来处理视频信号,则仅两个远端视频信号从被配置的远端系统被发送。系统中实际的编解码器数量可以改变,以及进一步地,每个编解码器的能力可以改变。例如,能够处理多个视频流的单个编解码器能够处理来自远端系统的附加的视频信号,等等。近端和远端系统之间的配置信息的交换能够适应编解码器之间的这些变化的能力,从而可以在系统之间考虑类似于上面所讨论的调节。 
图8是示出了配置过程800的流程图,其中视频会议系统将其本身配置为向另一系统传播视频信号以及从该另一系统接收视频信号。应该理解下面的步骤是示例性的,并且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操作可以从下面的步骤修改而来。此外,根据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特定房间的几何形状以及其他因素,可能有必要针对与另一系统的第一视频会议手动调节本地部件来建立一组用于摄像机和显示器的预设值以供在未来的视频会议中使用。然而,如果预设置是已知的,则近端系统与远端系统交换配置信息(块802)。如上所述地,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诸如可用的视频显示器和摄像机的数量和每个显示器和摄像机的长宽比之类的信息,以及其它信息,并且可以使用H.225协议进行交换。 
近端系统确定远端系统是否具有比近端系统的摄像机数量更多或更少的远端显示器(块804)。如果有更少的远端显示器,则近端系统调节其摄像机,以使得发送至远端系统的视频信号对应于在远端系统处可用的远端显示器的数量和设置(块806)。这可以包括,例如,使用比远端系统可用的更少的摄像机,或调节(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的摇摄、倾斜和/或变焦,来对应于在近端系统处可用的显示器。 
然后,近端系统确定远端系统是否具有比近端系统更窄的长宽比(块808)。例如,近端系统可以确定远端摄像机每个使用4∶3的长宽比,而近端显示器每个使用16∶9的长宽比。如果是这种情况,则远端摄像机的预设置需要被调节,使得当近端视频显示器裁剪并显示来自远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时,发送至近端系统的信号看起来覆盖远端摄像机的整个视场。换句话说,远端摄像机的预设置被调节以使得裁剪后的来自每个远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对应于近端视频显示器的长宽比(块810)。然后,近端视频显示器裁剪所接收的视频信号,使其适合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块812)。如果存在多于一个的近端视频显示器,则信号被裁剪为使得连续的图像被显示在多个近端视频显示器上。 
如果远端系统不具有比近端系统更窄的长宽比,则确定远端系统是否具有比近端系统更宽的长宽比(块814)。作为示例,使用4∶3长宽比的近端系统可以确定远端系统是否使用16∶9长宽比。如果远端系统具有比近端系统更宽的长宽比,则近端显示器使用遮幅效果来显示来自远端系统的视频信号(块816)。以类似于上面参考块808、810和812所讨论的裁剪方式,如果存在多个近端视频显示器并且接收多于一个要显示的视频信号,则由于视频信号被遮幅,所以这多个视频信号将在近端视频显示器上显示为单个无缝图像。此外,如果远端系统具有比近端系统更宽的长宽比,则近端系统调节近端摄像机的预设置,使得当来自近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在远端系统处被裁剪时,裁剪后的视频信号具有单个无缝图像的外观。 
当然,上述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被修改。例如,尽管上面一般地解释了比较应用于本地和远端系统的摄像机和显示器的长宽比的步骤,但是应该理解,与摄像机和显示器相关的特征可以在分开的步骤中被分析。例如,(一个或多个)摄像机和(一个或多个)视频显示器的长宽比可以在分开的步骤中被分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尽管每个特定视频会议系统100、200、300、400被描述为具有特定数量的摄像机和视频监视器,并且 用于每个系统的视频监视器被描述为使用特定长宽比,但是这些特征可以被改变并且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换句话说,来自不同系统的不同数量的摄像机和视频监视器可以以类似于上面所讨论的那些方式被组合。类似地,上面没有讨论的其他长宽比可以被不同系统以类似于上面所讨论的那些方式发送和接收。此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例如图2-4中的)示出了每个系统的特定方向,但是也可以使用摄像机、显示器等的其他方向。换句话说,摄像机和视频显示器可以具有被本地系统的用户或管理员考虑的不同的方向。 
作为所述各种公开的技术的一个优点,在使用已知协议的视频会议的开始时发送配置信息使得两个相异的系统能够自动配置它们本身以发送适当视频信息至其他系统和接收来自其他系统的视频信息。换句话说,在两个相异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可以自动产生临场感(telepresence)效果而无需人为干预。此外,每个系统的操作员不需要手动定位每个摄像机以捕捉正确的视场。此外,进行通信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置时间可以被减少。 
尽管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所公开的结果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法被实现,达到跟在此所述的相同的有用的结果。简言之,应该理解在此公开的发明概念能够有许多修改。这样的修改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它们旨在被本专利覆盖。 

Claims (19)

1.一种视频会议配置方法,包括:
在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处接收来自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远端配置信息,所述远端配置信息表示在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的视频处理能力;
基于所述远端配置信息配置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以捕捉用于发送至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近端视频;以及
基于所述远端配置信息配置一个或多个近端视频显示器以显示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接收到的远端视频,
其中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的所述视频处理能力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近端配置信息至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所述近端配置信息表示在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处的视频处理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能够用于显示视频的远端视频显示器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包括调节用于捕捉近端视频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的数量,以便与远端视频显示器的数量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包括调节用于捕捉近端视频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的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捕捉视频能使用的远端长宽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用于捕捉视频的一个或多个远端摄像机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使用不同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长宽比,并且其中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显示器包括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以适应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的所述长宽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表示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相关联的视频显示器数量和长宽比,并且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具有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视频显示器数量或使用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长宽比。
11.一种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远端配置信息,所述远端配置信息表示用于在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处处理视频的物理配置;
一个或多个近端摄像机,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控制单元,并且可配置为基于所述远端配置信息捕捉用于发送至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近端视频信息;以及
一个或多个近端视频显示器,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控制单元,并且可配置为基于所述远端配置信息显示远端视频信息,
其中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具有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用于处理视频的物理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近端配置信息至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用于显示视频的视频显示器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用于显示视频的长宽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远端用于捕捉视频的远端摄像机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的型号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具有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视频显示器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使用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长宽比。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信息表示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相关联的视频显示器数量和长宽比,并且所述近端视频会议系统具有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视频显示器数量或使用与所述远端视频会议系统不同的长宽比。
CN2008801177139A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Active CN101874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7510.5A CN103002246B (zh)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953307P 2007-10-12 2007-10-12
US60/979,533 2007-10-12
PCT/US2008/079523 WO2009049163A1 (en) 2007-10-12 2008-10-10 Configuring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s to create video sessions with realistic presenc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7510.5A Division CN103002246B (zh)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405A CN101874405A (zh) 2010-10-27
CN101874405B true CN101874405B (zh) 2012-12-26

Family

ID=4054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7139A Active CN101874405B (zh)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CN201210497510.5A Active CN103002246B (zh)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7510.5A Active CN103002246B (zh) 2007-10-12 2008-10-10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17981B2 (zh)
EP (1) EP2201762B1 (zh)
CN (2) CN101874405B (zh)
WO (1) WO2009049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29739B1 (no) * 2008-12-23 2010-12-13 Tandberg Telecom As Fremgangsmate, anordning og dataprogram for a prosessere bilder i en konferanse mellom et flertall av videokonferanseterminaler
US8305421B2 (en) * 2009-06-29 2012-11-06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a configuration for a conference
CN102025891B (zh) * 2009-09-11 2012-11-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82944B (zh) * 2009-11-30 2016-03-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远程呈现会场的会议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2417B (zh) * 2010-12-17 2015-04-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视频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1731B (zh) * 2011-04-29 2015-09-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96018B (zh) 2011-11-08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终端
CN103905776B (zh) * 2012-12-26 201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流处理方法和系统、多点控制单元
US9924252B2 (en) 2013-03-13 2018-03-20 Polycom, Inc. Loudspeaker arrangement with on-screen voice positioning for telepresence system
JP6643928B2 (ja) * 2016-03-22 2020-02-12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4860B2 (en) * 2003-06-20 2006-04-25 Tandberg Telecom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having dynamic picture layout
US7113200B2 (en) * 2004-05-21 2006-09-2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paring video communication image for wide screen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1485B1 (en) * 1994-09-16 2004-03-03 SBC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Versatile multipoint video composition and bridging system
JP2000069461A (ja) * 1998-08-24 2000-03-03 Canon Inc 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の制御を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6625812B2 (en) * 1999-10-22 2003-09-23 David Hardin Abrams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rving and communicating live views of a remote physical location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JP4340084B2 (ja) * 2003-03-11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NO318974B1 (no) 2003-07-07 2005-05-30 Tandberg Telecom As Distribuert MCU
JP4443181B2 (ja) * 2003-10-15 2010-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139015B2 (en) * 2004-01-20 2006-11-21 Poly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compressed video
US20060002373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Michael Denny Terminals,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video communications over a broadband connection based on a call via a PSTN
US7692683B2 (en) 2004-10-15 2010-04-06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transcoder
GB2422065B (en) * 2005-01-05 2008-12-17 Codian Ltd Video multi-conference unit (MCU)
JP4882288B2 (ja) 2005-06-20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7742068B2 (en) * 2005-09-14 2010-06-22 Sorenson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 configuration in a video phone system
US8872879B2 (en) * 2006-01-26 2014-10-28 Poly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deoconference with touch screen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4860B2 (en) * 2003-06-20 2006-04-25 Tandberg Telecom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having dynamic picture layout
US7113200B2 (en) * 2004-05-21 2006-09-2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paring video communication image for wide screen displa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69461A 2000.03.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9163A1 (en) 2009-04-16
CN103002246B (zh) 2016-08-17
US8217981B2 (en) 2012-07-10
US20090225152A1 (en) 2009-09-10
EP2201762A1 (en) 2010-06-30
EP2201762B1 (en) 2020-03-18
EP2201762A4 (en) 2013-11-27
CN103002246A (zh) 2013-03-27
CN101874405A (zh) 201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4405B (zh)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以产生具有逼真呈现的视频会议
US8264519B2 (en) Telepresen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416279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processing images in a conference between a plurality of video conferencing terminals
US11641450B2 (en) Apparatus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TWI389570B (zh) 視訊會議裝置及其方法
US79329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having dynamic picture layout
US90659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a plurality of video streams generated in a videoconference
EP233541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mages during video conferencing
JP2011217374A (ja) 会議出席者間の相互作用に従ってcp配置を適合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07123881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lepresence system
WO2011063763A1 (zh) 一种包含远程呈现会场的会议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109578A1 (en) Digital conferencing for mobile devices
EP2338277A1 (en) A control system for a local telepresence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video conference call
US8384759B2 (en) Video confere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JP2021525035A (ja) 複数のビデオ会議用端末を用いてビデオ会議を提供できるビデオ会議サーバ及びそのカメラ追跡方法
WO2013060295A1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12021364A1 (en) An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gaze, a method and system of videoconferencing
Abler et al. High Definition video support for natural interaction through distance learning
JPH02117291A (ja)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3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uih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olycom,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American Texas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Texas

Patentee before: Huihe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S.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