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73209A -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3209A
CN101873209A CN200910137969A CN200910137969A CN101873209A CN 101873209 A CN101873209 A CN 101873209A CN 200910137969 A CN200910137969 A CN 200910137969A CN 200910137969 A CN200910137969 A CN 200910137969A CN 101873209 A CN101873209 A CN 101873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ime
order
carrying
re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7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铮
郑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7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3209A/zh
Priority to KR1020117025980A priority patent/KR20120044923A/ko
Priority to EP10769938.1A priority patent/EP2425543B1/en
Priority to US13/266,688 priority patent/US9337963B2/en
Priority to PCT/KR2010/002658 priority patent/WO2010126293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873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3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包括步骤: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重映射后的各天线符号与之前各天线传输的符号构成一个矩阵,该矩阵具有正交特性,检测时利用该正交特性可以有效的检测信号,接收算法复杂度低,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性能增益。

Description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HARQ是一种差错控制技术,又称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其目的在于保证信息可靠性。在HARQ中,收端首先进行FEC(前向纠错),如果依然不能正确解调则要求发端重新发送数据。因此,HARQ避免了FEC需要复杂的译码设备和ARQ(自动重发请求)方式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并能使整个系统误码率很低。
星座图重映射(CoRe:Constellation Remapping)在高阶调制的HARQ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不增加带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通常采用M阶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方案。但是高阶调制本身是一种不等差错保护调制,对于M>4,映射到M-QAM符号上的各个比特的误比特率(BER)性能是不同的。处于星座图内围的点能量较小,容易受到衰落,构成这些符号的比特可靠性较差,而相比之下构成外围点的比特可靠性较好。星座图重映射正是为了避免某些比特始终受到衰落,改变重传中各符号对应的星座位置,使接收端解调合并后比特可靠性趋于均匀且总体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对于多天线系统来说,进行星座图重映射时除了要考虑高阶调制比特的可靠性,还应利用多天线空间分集的特性,即如果第二次传输时,通过多天线比特映射后,相同传输比特被放到了与第一次不同的天线上。
我们以两个天线QPSK为例进行说明,设要传输的比特序列为b0b1b2b3,按照表1进行第一次和重传时的星座图映射。该映射方法可以有两种实现方法,实现法一是对发送比特按照表1调整其顺序后,每次都采用相同的星座图将其调制后发送出去;实现法二是首先将各个比特分配到各个天线后,不需调整比特顺序,这个调整通过调整星座图来实现,按照两次比特映射关系调整星座图,每次传输采用不同的星座图,调制后将符号发送出去。下文中所述的星座图重映射对这两种实现方法都适用。
表1中重映射版本号0所对应的是第一次传输时的星座图映射方式,重映射版本号0所对应的是第二次传输时的星座图映射方式。第一次传输天线1传输的比特为b0b1,天线2传输的比特为b2b3。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传输b3b2,其顺序和第一次传输时天线2发送的顺序相反;天线2传输b1b0,按照b1b0的顺序采用图1将其映射,其顺序和第一次传输时天线1发送的顺序相反。
表1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21
现有的方法进行多天线重映射时,只考虑了天线分集,通过星座图重映射,用不同于第一次传输的天线将比特发送出去,这样的星座图重映射只考虑了分集,没有从空时二维的角度构造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
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
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设备,包括:
编码器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
星座图重映射比特生成器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
星座图重映射调制器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调整后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
符号分配和发送器将映射后的符号发送出去
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后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重映射后的各天线符号与之前各天线传输的符号构成一个矩阵,该矩阵具有正交特性,检测时利用该正交特性可以有效的检测信号,接收算法复杂度低,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性能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星座图重映射实现方法;
图2星座图重映射生成实现方法1;
图3星座图重映射生成实现方法2;
图4根据星座图重映射规则构造重传天线的星座图;
图5QPSK星座图示意图;
图6重构QPSK星座图示意图;
图7星座图重映射发送器;
图8星座图重映射生成器1;
图9星座图重构器;
图10星座图重映射生成器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多天线的星座图重映射结构,该结构具有如下特性:对于一组发送比特进行星座图重映射,将各天线第n次传输的比特重映射后,得到了一个符号行向量,对该行向量乘以一个系数后被放做矩阵的第n行,由此构造的矩阵具有正交特性。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101生成各天线的发送比特,然后102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可以为多个天线前次发送的符号构成的向量。前次发送是指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一次或先于本次发送多次的发送。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由前N次多个天线发送的符号向量构成的矩阵。前N次是指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的连续N次发送或不连续的N次发送。比如对于第4次发送来说,前N次可以指的是第一和第三次构成的两次,也可以指第一,第二和第三次构成的三次.
101生成各天线发送比特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生成实现方法一如图2所示,201将要发送的比特分配到多个天线;然后202调整分配后比特的顺序;生成实现方法二如图3所示,301调整比特的顺序;然后302将要调整后的比特分配到多个天线。对于生成实现方法一中的调整比特顺序包括调整分配后的比特顺序或星座图比特映射的顺序。如果采用调整分配后的比特顺序的方法,对调整后的比特进行映射时,各次传输采用相同的星座,如果采用调整星座图比特映射的方法来实现,需要对星座图进行重构,
星座图重构方法如图4所示,首先401找到第一次传输中与第i次传输天线j传输相同比特的天线k,然后,402按照第i次传输天线j和第一次传输天线k的关系对星座图重构,得到映射图,重构处理包括调整星座图比特顺序,或对星座图比特进行取反操作。以QPSK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星座图重构,QPSK的映射方式如图5所示,比特的映射顺序为i0i1,i0取0和1分别对应了右半和左半平面的星座点,i1取0和1分别对应了上半和下半平面的星座点。设星座图重映射规则中第一次天线k传输为b0b1,第i次天线j传输的为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41
那么星座图重构后,星座图比特的映射顺序为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得到如图6所示的星座图。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设备如图7所示,701编码器输出要发送的信息比特序列,702星座图重映射比特生成器生成各天线要发送的比特;703星座图重映射调制器对各个天线生成后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704符号分配和发送器对映射后的符号进行分配并发送;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为多个天线前次发送的符号构成的向量。前次发送是在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一次或先于本次发送多次的发送。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由前N次多个天线发送的符号向量构成的矩阵。前N次发送可以是在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的连续N次发送或不连续的N次发送。其中模块702可以通过两种设备实现。生成实现设备一如图8所示,801星座图重映射比特分配器将要发送的比特分配到各天线,802星座图重映射比特交织器调整比特的顺序,包括调整分配后的比特顺序或星座图比特映射的顺序。如果采用调整分配后的比特顺序的方法,对调整后的比特进行映射时,各次传输采用相同的星座。如果采用调整星座图比特映射的方法来实现,其构造方法如图9所示,首先901星座图重映射比特匹配器找到第一次传输中与第i次传输天线j传输相同比特的天线k,然后,902星座图重构器按照第i次传输天线j和第一次传输天线k的关系对星座图重构,得到映射图,重构处理包括调整星座图比特顺序,或对星座图比特进行取反操作。生成实现设备二如图10所示,1001星座图重映射比特交织器调整比特的顺序,1002星座图重映射比特分配器将要发送的比特分配到各天线。
实施例
实施例1: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二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3b2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51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52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53
实施例2:两天线两次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三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54
顺序,天线2按照b1b0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1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3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2
实施例3: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四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3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4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4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6
实施例4: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五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7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68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5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1
实施例5: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6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2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3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4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6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5
实施例6: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7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6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7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78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7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1
实施例7: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8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2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3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8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5
实施例8: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9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7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8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9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89
实施例9: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0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3b2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92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0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93
实施例10:两天线两次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1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94
顺序,天线2按照b0b1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95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1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096
实施例11: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2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1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2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3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2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4
实施例12: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3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5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7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3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8
实施例13: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4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9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10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011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4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1
实施例14: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5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2
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4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5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5
实施例15: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6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6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7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18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6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1
实施例16: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7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3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4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7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5
实施例17: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8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6b7b4b5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7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8 16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28
实施例18:两天线两次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19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1
顺序,天线2按照b2b3b0b1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2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19 16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3
实施例19: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0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4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0 16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37
实施例20: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1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42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1 16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44
实施例21: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2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6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9b10b11b6b7b8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4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2 64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47
实施例22:两天线两次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3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b3b4b6b0b1b2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2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3 64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3
实施例23: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4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4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6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4 64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7
实施例24:两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25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8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59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1
为零。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0进行映射,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可以按照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
表25 64QAM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2
实施例25:四天线重传
该实施例的实现如表6所示,设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天线3按照b4b5的顺序,天线4按照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3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4
顺序,天线3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5
顺序,天线4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进行传输,第三次传输,天线1按照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的顺序,天线3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4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进行第四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8
顺序,天线3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9
顺序,天线4按照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10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进行传输。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即如果b1为1,取反后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11
为零。
表26 QPSK多天线重映射
Figure B2009101379692D00001612
可以按照如上分块延伸方法将以上实施例1~24推广到四天线情况。该分块延伸的方法,如下所示:
四天线第0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0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1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1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0版本天线3发送的符号3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0版本天线4发送的符号4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1版本天线3发送的符号3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1版本天线4发送的符号4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2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2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3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3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2版本天线3发送的符号3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2版本天线4发送的符号4对应实施例1~24第0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四天线第3版本天线3发送的符号3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1发送的符号1
四天线第3版本天线4发送的符号4对应实施例1~24第1版本天线2发送的符号2

Claims (34)

1.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
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
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为多个天线前次发送的符号构成的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次发送是在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一次或先于本次发送多次的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由前N次多个天线发送的符号向量构成的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N次发送是时间上先于本次发送的连续N次发送或不连续N次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包括分配比特到多个天线和调整比特的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比特的顺序包括调整分配后的比特顺序或星座图比特映射的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包括调整比特的顺序和分配比特到多个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3b2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11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22
顺序,天线2按照b1b0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2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24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2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31
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34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3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36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41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42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43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4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46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51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52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5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3b2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56
顺序,天线2按照b0b1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61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63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64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65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6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1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2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3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4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5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77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81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82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83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且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84
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86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6b7b4b5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92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两次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b2b3b0b1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1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94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95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096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的顺序,天线2按照b4b5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02
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16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04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b9b10b11b6b7b8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0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分配后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11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两次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12
顺序,天线2按照b3b4b5b0b1b2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13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15
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1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b2b3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b8b9b10b11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2
顺序,天线2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64QAM星座图中,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
在进行第3次重传时,按照第一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
在进行第4次重传时,按照第二次重映射版本进行映射,依次类推,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4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四天线重传时:
第一次传输,天线1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2按照b2b3的顺序,天线3按照b4b5的顺序,天线4按照b6b7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在进行第二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5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6
顺序,天线3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27
顺序,天线4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进行传输;
第三次传输,天线1按照b4b5的顺序,天线2按照b6b7的顺序,天线3按照b0b1的顺序,天线4按照b2b3的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点进行传输;
进行第四次传输时,天线1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31
顺序,天线2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32
顺序,天线3按照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33
顺序,天线4按照顺序分别将其映射到QPSK星座图中进行传输,其中上划线表示取反操作,其中,所述重映射按下述表格进行:
Figure F2009101379692C0000135
34.一种多天线重传发送设备,包括:
编码器对发送比特进行编码;
星座图重映射比特生成器生成各天线将要发送的比特;
星座图重映射调制器对各个天线要发送的调整后的比特进行映射,映射成符号;
符号分配和发送器将映射后的符号发送出去,
多个天线传输的映射的符号构成的向量乘以一个常数后和多个天线之前发送的符号构成的矩阵正交,将正交的符号发送出去。
CN200910137969A 2009-04-27 2009-04-27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873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7969A CN101873209A (zh) 2009-04-27 2009-04-27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KR1020117025980A KR20120044923A (ko) 2009-04-27 2010-04-27 다중 안테나 재송신을 위한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EP10769938.1A EP2425543B1 (en) 2009-04-27 2010-04-27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retransmission
US13/266,688 US9337963B2 (en) 2009-04-27 2010-04-27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retransmission
PCT/KR2010/002658 WO2010126293A2 (en) 2009-04-27 2010-04-27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re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7969A CN101873209A (zh) 2009-04-27 2009-04-27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3209A true CN101873209A (zh) 2010-10-27

Family

ID=4299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7969A Pending CN101873209A (zh) 2009-04-27 2009-04-27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963B2 (zh)
EP (1) EP2425543B1 (zh)
KR (1) KR20120044923A (zh)
CN (1) CN101873209A (zh)
WO (1) WO2010126293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7326B (zh) * 2011-11-10 2017-03-01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0811B1 (ko) * 2014-05-09 2021-01-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합 변조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변조 심볼의 복조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092443A1 (en) * 2014-12-08 2016-06-16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hanced performance hybrid-arq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641A (zh) * 2001-02-21 2003-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信号星座重排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
CN1582540A (zh) * 2001-06-14 2005-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道通信系统内使用选择性信道逆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969522A (zh) * 2004-06-18 2007-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空间频率块编码/解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70335A (zh) * 2006-10-25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1183919A (zh) * 2007-11-26 2008-05-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组合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3247A1 (en) * 2003-02-13 2004-08-26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Europe Gmbh Differential multiple-length transmit and reception diversity
KR20050079392A (ko) 2004-02-05 2005-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방법
US8588326B2 (en) * 2004-07-07 2013-11-19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symbols for MIMO transmission
KR101104005B1 (ko) 2004-09-30 2012-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셔플링을 이용한 패킷 재전송 방법
KR101032666B1 (ko) 2006-04-18 2011-05-06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Mim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를 구현하기 위한방법 및 장치
KR100928391B1 (ko) 2007-04-06 2009-11-23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스케줄링에 기반한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090036534A (ko) * 2007-10-09 2009-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상 재배열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641A (zh) * 2001-02-21 2003-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信号星座重排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的方法
CN1582540A (zh) * 2001-06-14 2005-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道通信系统内使用选择性信道逆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969522A (zh) * 2004-06-18 2007-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空间频率块编码/解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70335A (zh) * 2006-10-25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1183919A (zh) * 2007-11-26 2008-05-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组合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7326B (zh) * 2011-11-10 2017-03-01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4923A (ko) 2012-05-08
WO2010126293A2 (en) 2010-11-04
US20120045021A1 (en) 2012-02-23
EP2425543B1 (en) 2018-07-18
EP2425543A2 (en) 2012-03-07
EP2425543A4 (en) 2014-11-26
WO2010126293A3 (en) 2011-01-27
US9337963B2 (en) 201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45775B (zh) 多载波通信装置和多载波通信方法
EP1850520B1 (en) Mim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transmitting method in mimo system
KR100908004B1 (ko)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자동 반복 요청 장치 및 방법
US8726131B2 (en) Spatial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codeword mapping with flexible rate selection on each spatial layer and with single HARQ process
JP2008193728A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WO2008033423A2 (en) Decoding method for alamouti scheme with harq and/or repetition coding
US8126069B2 (en) Re-transmission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21827A (ja) Qam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の整数拡散回転行列及びデコード−再変調−転送協調的通信方式へのその適用
KR100957011B1 (ko)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에서 자동 반복 요청 장치 및 방법
EP1552637A1 (en) Constellation rearrangement for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WO2009052736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réception et de combinaison
CN100576836C (zh) 多入多出无线网络中对信号进行子载波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KR100617703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공간 부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73209A (zh) 多天线重传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301636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u et al. MISC: Merging incorrect symbols using constellation diversity for 802.11 retransmission
CN101692620B (zh) Lte-a中上行su-mimo的层交换方法
CN101521529A (zh) 一种分集发射方法、系统和装置
KR100790836B1 (ko) 재전송 요구 에러 정정 다중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
CN101877629A (zh) 基于卷积turbo编码的HARQ重传方法及设备
CN101626286B (zh) 重传调制发送和接收方法及通信系统
KR101182856B1 (ko)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86080B1 (ko) 다중안테나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01677265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399639A (zh) Mimo空间复用系统中harq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